歇后语的故事

时间:2024-05-20 13:52:23 歇后语 投诉 投稿

歇后语的故事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歇后语都不陌生吧,歇后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那么,都有哪些经典歇后语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歇后语的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歇后语的故事

歇后语的故事1

  今天是大年夜,家家户户挂灯笼,贴对联,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欢声笑语,洋溢着过年的气氛。

  饥肠辘辘的黄鼠狼已经三天三夜没吃饭了。此时,他正盯着兄弟姐妹们手中的鸡呢,他想:兄弟姐妹们都在吃鸡,害得我口水都流下来了,不如我自己去抓一只鸡吃吃吧。他眼珠骨碌一转,便想到了一条妙计。

  黄鼠狼准备好小鸡们爱吃的食物——金灿灿的小米。他蹦蹦跳跳的走向鸡大婶家,一想抓到鸡的.情景,便哼起了歌。

  到了鸡大婶家,他理理发型,清清喉咙,掸去衣服上的灰尘,然后边敲门边温柔地说:“鸡大婶,你快开门呀,我给你拜年来了。”正巧,鸡大婶不在家,只留下了四只小鸡。黄鼠狼见老母鸡没有回应他,里面也只有四只小鸡的声音,便嘴角微微一翘:“哈哈!鸡大婶不在家,真是天助我也。”他又温柔地说:“小鸡们,我是你们妈妈的好朋友,我给你们带吃的来了,快开门吧,让我们一起玩吧。”小四听到有吃的,就立刻跑过去开门。幸好老大聪明,知道他是黄鼠狼,便立即拦住了小四,对小四责备说:“我们和黄鼠狼天生就是天敌,他来给我们拜年,肯定不怀好意,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他想干嘛。”小四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老大把门打开了一条缝,黄鼠狼看见了,马上扑了上去,把门用力撞开了。小鸡们吓得到处乱跑。只有老大最镇定,他立即去找大黄狗帮忙。老大把大黄狗带回家时,黄鼠狼正在叼着老三。大黄狗见状,即刻去帮忙,帮助老三逃脱“狼口”。黄鼠狼见大黄狗狗太凶了,并且死死地盯着自己,便落荒而逃。小鸡们感激的对大黄狗说:“谢谢你,救了老三。”

  鸡大婶回到家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对小鸡们说:“孩子们,一定要牢记,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呐!”

歇后语的故事2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个成语见于《三国志·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三国后期,魏国的大权逐步被司马氏所掌握。魏王只不过是司马氏一家的傀儡而已。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为帝。司马师死后,司马昭继任大将军,朝廷大权仍然掌握在司马氏一家的手里。曹髦看到曹氏的威权一天天失去,司马昭又在暗中策划取而代之,内心非常气愤。便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等人密商对策。曹髦对他们说:“司马昭企图篡权的野心,是人所共知的(原文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坐等被废弃被侮辱,现在,我要与你们一起去讨伐他。王经提出:司马昭重权在握,非止一日,只靠少数人马不解决问题。希望曹髦重新考虑一下。曹髦激动地况,“我已决定这么干,即使死,也没有什么可怕,更何况不一定死呢?”王沈、王业跑出王宫。把曹髦的计划偷偷地告诉了司马昭,当曹髦带领百名宫廷护卫前去攻打司马昭时,被司马昭手下的.人杀死了。

  司马昭看到篡夺王位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曹髦死后,改立曹奂做了傀儡皇帝。直到公元265年底,才由司马炎将曹魏推翻,建立了晋朝。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引为成语,指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

歇后语的故事3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2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歇后语的`故事4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公元208年赤壁战后,孙刘结盟乘胜进军,经年余激战,最终夺取荆州城。由于荆州乃兵家必争的重镇,所以东吴主帅周瑜亲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功劳甚伟的刘备却只能率本部兵马守江南的油江口立营。刘备曾被汉献帝封为左将军,号左公,刘备驻扎油江口后即改油江口为公安,取“左公安靖,日后强雄”之意。刘备居公安,地小物薄,不利于发展,于是他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孙权采纳周瑜的推荐,不仅仅不借荆州,反而利用吴蜀联姻软禁刘备,使50多岁的刘备作了东吴的`娇客。公元210年,周瑜病故,鲁肃继任。鲁肃从吴蜀联盟以抗曹操的战略方针思考,劝说孙权暂时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刘备借得荆州后,即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至今仍有“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俗谈。

歇后语的故事5

  张飞穿针歇后语: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成语故事-张飞穿针】:

  三国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叫《张飞穿针》。

  张飞是个五大三粗的猛夫,性格粗鲁,脾气暴躁,没想到他也会穿针,他也有心细如发的.时候。猛张飞的战袍在白天的厮杀中被撕坏了,晚上在中军大帐喝庆功酒时,孔明激他说,这种细活张将军不会做,只有找个女工来才能缝好战袍。张飞不信,愿和军师打赌,说他不用女工,自己也能穿针引线缝好战袍,孔明于是和他打赌。油灯下,只见张飞鼓着牛眼,屏气凝神,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大气不敢出,全神贯注地穿着针线。

  众人喝酒谈笑,想分散张飞的注意力,然而猛张飞不为所动,张飞大眼瞪小眼,专心致志地做着女工活。他足足用了两柱香的工夫,终于穿好了针,缝好了战袍。

歇后语的故事6

  画蛇添足的歇后语: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画蛇添足的故事】:

  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个痛快。这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再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还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么?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他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故事寓意】:

  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以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画蛇添足”这句成语,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歇后语的故事7

  水滴石穿的歇后语的故事和由来:贵在持久

  那时在一个下雨天发生的事情。

  记得那一次,我就读大班,有一天,我和老妈两个人合打着一把雨伞,从菜场买菜回来。我们经过小巷,巷子的小路上坑坑洼洼的。脚下如果不注意的话,“啪”的一下水就会宁脏你的裤脚。由于我太过粗心,你瞧,裤脚早已弄湿一大半了。

  “咦好奇怪的现象!看,这巷子的.两边,屋檐上水滴滴下来的地方,地面早已被敌的凹陷下去了,这小小的雨滴,冲击力怎样这么大,竟把地面给戳穿。

  我疑惑地停下脚步,想看看水是怎样砸开地表层的。我俯下身子仔细地看了起来。小凹槽是光溜溜的,有深有浅,深得足有5厘米。老妈望见了,说:“孩子,干什么哪”我说:“你说这个水怎样会有这么大的力气,把石头都砸掉了我一脚蹬下去也没有什么动静呢”老妈笑着说:“这件事能够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明,水下下来,长此以往,石头就会穿了,叫什么呢猜猜看。”妈妈地提醒加上我的聪明才智,答案出来了,叫水滴石穿,又叫滴水穿石。

  那一天,我又学到了知识。水滴石穿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歇后语的故事8

  故事:

  曹操杀吕伯奢是《三国演义》中极有意味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说,曹操与陈宫路过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的家,受到吕伯奢的热情款待,杀鸡宰猪的设置晚宴,由于家中无好酒,吕伯奢出门沽酒,结果曹操就起了疑心,来到草堂观察动静,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曹操吓出一身冷汗说,“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接着与陈宫一起二话不说拔剑杀了吕家八口人,当看到厨房里绑着一头猪时才知道错怪了好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也一起杀掉,并说出了一句奸诈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个故事给我们印象很深,也凸显了曹操奸诈多疑的性格及形象,通过这个故事及其以后的演绎情节,使曹操这个“乱世之奸雄”予以了定格,也使他阴险恶毒的形象更加脸谱化。

  但是,根据史实记载,曹操杀吕伯奢其实并不存在。

  一、《魏书》的记载:

  太祖(曹操)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意思是说,曹操为了躲避董卓的追杀,与随从路过吕伯奢家,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伙同宾客盗取曹操的马和物品,曹操才下手杀了人。

  二、《世语》的记载:

  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三、孙盛《杂记》的记载:

  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世语》和《杂记》的`记述已经很直白,易于理解,无需注解)

  综合以上三种史书的记载可以概括为两种说法:一是曹操在吕家杀人是因为吕伯奢的儿子劫夺了他的马匹和财物,曹操正当防卫并无过错。但此说难以成立,因为,曹操路过吕伯奢家的时候,有很多随从,吕伯奢即使有五个儿子加上宾客,也不敢轻易对曹操一群人动手。二是吕家对曹操待以上宾,好酒好菜相待,曹操却因疑心太重而杀人。此说也难以服众,曹操在亡命之中,吕伯奢又是他父亲的结义兄弟,曹操没有任何理由滥杀无辜。如果是怕吕伯奢“报警”,就没有必要投宿吕家,再说,那个时候又没有“网上追逃”“AAAA级通缉令”,杀人不是更留下踪迹吗。所以,无论哪种说法正确,都绝没有杀吕伯奢一说,因为吕伯奢不在家。

  《三国志》根本就没有相关记载,而且,曹操与陈宫投宿吕伯奢家纯粹是子虚乌有,是小说的虚构。曹操杀吕伯奢成了历史上最冤的人(图片来源网络)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三国演义》中曹操杀吕伯奢是采用《世语》和《杂记》的资料改编而成,再加上作者尊刘抑曹思想作祟,便导演了曹操残忍的杀害善良好客的吕伯奢及其一家八口的情节,从而塑造了曹操奸恶的形象。

  一部《三国演义》使曹操蒙冤近20xx年,曹操真的成了历史上最冤屈的人,他若在天有灵,不知作何感想。

  不过曹操似乎早有预料,故作《短歌行》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歇后语的故事9

  1、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2、诸葛亮的——神妙莫测

  3、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装样子两相情愿

  5、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6、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7、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8、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9、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10、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11、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12、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3、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

  14、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1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6、诸葛亮要丑——不知

  1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18、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19、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20、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21、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22、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23、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24、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25、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26、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27、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28、张飞讨债——声势凶

  29、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30、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31、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32、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33、关羽开凤眼——要杀人

  34、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35、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

  36、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37、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38、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39、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40、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41、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42、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43、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44、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45、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46、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47、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48、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49、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50、张飞睡觉——不闭眼

歇后语的故事10

  猪鼻子插葱——装象 话说这个星期六,野猪刚吃完午餐,正准备睡觉,忽然觉的地面“呼隆隆”的震动了几下。这一震可把那野猪吓坏了,心想:“呀,不好,地震了!赶紧跑吧!”想完,那野猪撒开全是肌肉的四条腿,“稀里哗啦”就跑个无影无踪。可是跑着跑着,那野猪心里就觉得不对劲,这地震威力可不小,不应该我就跑了这一点路就没感觉了啊!是不是有人糊弄我呢?!

  又跑回去一看,呵,可不是么,要说是地震肯定有树被震倒,可是现在,别说是大树了,就连一块石头都没被震的挪一点位置,看来就是被别人糊弄了。野猪越想越生气,谁这么缺德,竟然敢糊弄我,看我不收拾它。就在这时,野猪在不远处发现了一群巨大的脚印,旁边还有一只被什么东西一下从心窝里穿透的豺狼,已经死了。看来这巨大的脚印应该就是糊弄我的人。

  想到这里,野猪又“抡起”自己的脚,顺着这些脚印就跟了过去。不一会,野猪就跟到了一片丛林的边缘地带,正想再往前走,就听见了一声动物叫的`声音,这声音就如同在晴天里打个霹雳,震的野猪的耳朵跟好一阵的发麻。可把它吓坏了。仔细一看,竟然发现有一群庞大的象群!哇塞!这头野猪平生最佩服大象,佩服它有着一对“粗壮有力”的大尖牙,真是酷毙了!再仔细一看,发现有一头大象的尖角上有一点血迹,看来,那头豺狼就是它挑死的。

  这一下,野猪竟然把大象糊弄自己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沉浸到了大象的那对牙里面。想来想去,野猪还是觉的自己弄一对大葱插自己鼻子里比较想大象的那对牙,再说了,大葱那味道自己非常喜欢。说干就干,那野猪跑到人类种的大葱地里,选了两个最粗最大的折断,插到了自己的鼻子里。之后,赶紧窜!

  就在这时,野猪碰见了一只凶狠豺狼,可野猪并不怕它,想着自己又大象的那对尖牙,一下子就蹿了上去,用“尖牙”挑中了那头豺狼。那头豺狼也见识过大象的尖牙,眼看着自己被挑住了,就知道自己完了,可是过了好长一会,就觉的身上被什么东西挠了一下,痒痒的,睁开眼一看,看见野猪鼻子里的那两根“尖牙”竟然断了!在一闻,有一股大葱的味道,看来自己被耍了,嗖的一下就朝野猪扑去……

歇后语的故事11

  1煮豆燃萁

  比喻曹丕曹植兄弟二人同胞手足自相残杀。后世用以比喻骨肉相残,

  2才高八斗

  谢灵运赞赏曹植的才华,称他占天下才十分之八,是溢美之辞。后以“才高八斗”形容人文才极高。

  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高贵乡公曹髦眼看皇权旁落,曹魏江山毁败有日,气愤不已地说出这句话,意在告诉亲信,司马昭篡权之意昭然若揭,义当共谋之。后以“司马昭之心”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或野心。

  4言过其实

  “言过其实”本谓马谡之为人言辞浮夸,超过其实际才能。引申之,则泛指一切夸饰之辞。

  5穷兵黩武

  穷,尽。穷兵,用尽兵力。黩,滥用。黩武,滥用兵力,好战。

  6三马同槽

  据传说三国时曹操曾作了一个梦,梦见三马同食一槽。魏正始后,即出现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把持曹魏军政大权的局势,详见《晋书·宣帝纪》。后以“三马同槽”比喻几人同掌大权。

  7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与孙权相持于溽须,曹操攻而不能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于是就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语,这又是一句骂署之言。后人常以此比喻希望晚辈英贤。

  8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全部作好,等待行动。

  9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字面意思是鸟巢既倾覆,其卵当皆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老少不得幸免。

  10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

  三,表示起码的多数。三日,即使是三两天。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原是鲁肃夸赞吕蒙学有长进的话,后以形容对人重视,另眼相待。

  11老牛舐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舐犊比喻年老的父母爱怜自己的子女。曹操杀了杨修,杨彪惨愧自己不能象汉武帝时的'金日磾一样有先见之明,如今对儿子杨修仍不能忘怀。这含有对曹操委婉讽刺之意。

  12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之事表现出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得及前源”。后以“望梅止渴”比喻虚偿所愿。

歇后语的故事12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哪吒闹海——惊天动地

  龙王的战士——虾兵蟹将

  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盘古的斧头——开天辟地

  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二郎神斗孙悟空——以变应变;你变我也变

  如来佛治孙悟空——强中还有强中手

  孙悟空拔猴毛——变化多端;转眼就变;变化无常

  孙悟空保唐僧——忠心耿耿;降妖拿怪

  孙悟空变魔术——花样多

  孙悟空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孙悟空打猪八戒——倒打一耙

  孙悟空戴上紧箍咒——无法可使;有法难使

  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封为王;自个儿称王

  孙悟空到南天门——慌了神

  孙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广大;能大能小

  孙悟空登上金銮殿——毛手毛脚

  孙悟空翻跟头——一步十万八千里;拿手好戏;一步登天;出不了如来佛的手心

  孙悟空放屁——猴里猴气(.)

  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到

  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孙悟空进了八卦炉——越练(炼)越结实

  孙悟空拿(捉)猪八戒——能人之上有能人

  孙悟空七十二变——花样多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降妖拿怪

歇后语的故事13

  瞎子点灯歇后语:

  【瞎子点灯】—— 白搭;白费蜡;白费功夫

  【瞎子点灯的故事】:

  在—个漆黑的夜晚,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了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村民们络绎不绝在默默地你来我往。

  苦行僧转过一条巷道,他看见有一团昏黄的灯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身旁的一位村民说:“瞎子过来了。”“瞎子?”苦行僧愣了,他问身旁的一位村民:“那挑着灯笼的真是一位盲人吗?”

  他得到的答案是旨定的。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就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柳绿桃红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可笑?

  那灯笼渐渐近了,昏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芒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自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了?”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了。”

  “为你自己?”僧人又愣厂。

  盲者缓缓向僧人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还不留心被两个人碰了一下。”盲人听了,深沉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更让别人看到了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着找佛,没有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原来佛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燃厂它,即使我看不见佛,但佛却会看到我的。”

  为别人点燃我们自己的生命之灯吧,这样,在生命的夜色里,我们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平安和灿烂!

  【“瞎子点灯”法则】:

  有位男子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路上,看到对面来了一个提灯笼的人,走近一看却是个瞎子,于是他问盲人:“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盲人说:“我提灯而行,是要你们看见我”。

  启示:

  1、凡事不要只看表象,而应学会思考事物的内在联系;

  2、2、换位思考,利人利己。

歇后语的故事14

  1.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2.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3.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4.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5.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6.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7.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8.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9.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10.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11.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12.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13.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14.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15.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16.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17.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8.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19.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20.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21.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22.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23.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24.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25.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26.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27.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28.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29.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30.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31.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32.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33.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34.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35.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36.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37.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38.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39.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歇后语的故事15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爷爷经常会给我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有一天,他告诉了我一个关于歇后语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民,他非常勤劳努力,每天早上都去田里干活。他认真地耕种,细心地照料着庄稼。一天,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农民赶紧收工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看到一个孩子站在雨中,他看起来很饿,衣服也破破烂烂的。农民心生怜悯,立刻把自己身上的饭团递给了孩子。

  孩子接过饭团,高兴地说:“老公公就是好人!”农民听了,觉得很奇怪,他问孩子:“为什么你叫我‘老公公’?”

  孩子笑了笑,说:“这是一个歇后语,意思是你是个好人。”农民听后恍然大悟,他明白了歇后语的独特之处。

  从那天起,农民开始收集各种歇后语,他觉得这是一种很有趣而且富有智慧的语言形式。他常常用歇后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歇后语,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以讲歇后语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帮助他们学会人生的道理。他也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歇后语,大家在笑声中增进了友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歇后语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语言形式,更是一种传递智慧和情感的方式。它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让我们一起学会欣赏和运用歇后语,在生活中感受智慧的力量。

【歇后语的故事】相关文章:

歇后语的故事10-20

歇后语编故事的作文02-02

快刀斩乱麻歇后语的故事10-06

经典歇后语09-27

动物歇后语09-27

歇后语造句10-10

趣谈歇后语10-07

猫的歇后语10-07

鸡蛋歇后语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