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时间:2023-03-07 09:34:18 偲颖 美文欣赏 投诉 投稿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通用19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应该都对美文很熟悉吧?在网络时代人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微小说等很多网络文章也被笼统的列入美文行列。你有了解过美文的写作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母亲大人美文,欢迎大家分享。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通用19篇)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1

  提笔写下这篇文章,我的眼里充满泪水,无比激动。母爱是世上最无私最纯洁而最容易获得的,但却最容易忽视被大家遗忘的。

  我的母亲本家有五个孩子,母亲排行老五,可母亲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在三岁左右外公外婆就去世了,所以母亲现在都会说外公外婆的样子她都不记得了。母亲从小放在二舅家养大,可二舅家人口众多吃不饱饭,所以母亲也是吃不饱的。二舅母有时劳累了,几个表哥饥饿还要哭闹,二舅母气得对每一个孩子打一顿,包括母亲。从那时起母亲就想着长大一定找一个对她好的人家离开,她一定让自己的孩子吃饱穿暖。所以,从小到大我们仨从未挨饿,从未吃过冷的饭菜,出门做客逛亲戚把我们收拾得干干净净。但现在我们大长了,母亲教育我们要对二舅一家好,她对二舅两位老人象自己的父母亲一样经常看望,从不忘记两位老人的生日。母亲与其他兄长也像父母亲一样对待。

  母亲是一位普通而平凡的“家庭主妇”,世上有千千万万这样的母亲,可我的母亲在家中有时扮演着父亲和母亲的角色。母亲遇到父亲成了家,父亲是独子,爷爷奶奶老去了以后的后事都是母亲一人找人操办完成。由于父亲在外工作,一心放在工作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母亲一个人操持,说她是“家庭主妇”,可在我的眼里她是有工作,而且很辛苦工作的“家庭主妇”。

  对于母亲,我们兄妹三人对她又爱又怕,母亲从小没上过一天学,可懂的知识很多,现在她还经常念叨:要是我认识几个字就好了,我还可以干一些大事,找一份工作,去文艺队(她天生有唱歌舞蹈天分,当时招人可要求是要识几个字),这成为她一生的遗憾。在我的记忆里,年轻时的母亲从未生过病,一天到晚忙里忙外,脸上常常带着笑容,从未叫过苦。

  母亲在外天生是一个外交家,对于村里的人相处融洽,从不轻易与人发生口角。但生活总有风风雨雨,家里没有强劳动力,(在农村有几个强的男的'劳动力,那家就要强势些),邻居中就说老天下的雨从他家地盘流过,要我母亲把雨水拦走,这是无理要求,家里只有幼小的我们兄妹三人和母亲,母亲都尽量和平共处讲道理,让我们心里伤害减到最小。父亲以工作重心为主,回到家时母亲也尽量不让父亲做,常说父亲在外不容易也很辛劳。父亲的同事见面都说:“老王,你家里的那位是个能手,里里外外打理得好好,你不在家,一个女人又当爹当妈不容易,你好福气。”看到父亲满脸的笑容连说家里多亏她,母亲大人在一旁忙着准备水果招呼客人,一脸的幸福,从未看到她有抱怨和不满。

  母亲在家是劳动能手,现在我才明白,当今社会无论是单位还是农村生活都有竟争。每年的春播秋收,一家看一家比,家里虽只有母亲一个劳动力,但她从未落后于人干完农活,每年早早干完,粮食装满家里的大小柜子。我个子小,每次都要搬登子趴在柜边看母亲装粮食,看着母亲满头大汗,但脸上洋溢的是丰收的喜悦,那时幼小的我也随母亲有一种满足感。

  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很严格,每天放学回家,母亲都要求我们先完成作业再做家务,早晨早早起来为我们拿好书包目送我们上学。然后又投入她一天紧张的劳动中。

  母亲是一位很要面子很讲卫生的人,我们仨从未让我们穿得脏烂的衣服,对于她自己的形象也很讲究,我写下这些很多网友可能不相信,但我的母亲能做到,她干劳动会准备一套牢实耐脏的衣服穿上,回到家饿着肚子都要洗洗换上干净的再吃饭。现在母亲年龄大了仍然很讲卫生。我们小时候的上学只有星期天一天休息,母亲让我们完成作业后由姐姐带着小的洗头、洗衣服,然后她检查合格后才可玩耍。

  母亲不识字,但她是半个医生。我们仨一生病,她就用地里的草药给我们贴在额头,效果不错。我们仨生病从未直接找医生,母亲按医生说的开点药给我们吃下,半小时就舒服了。每一种药她记得吃几粒,有什么功效,保质期是几号,要注意什么,这一切她记得清清楚楚。这对于一个不识字的人能做到这些让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母亲大人。

  随着我们仨长大,读书的开销越来越大,仅仅靠父亲的微薄收入,家里很艰难,农忙过后母亲还要骑着单车去农场打工,当时搞基础建设,母亲与工地上的男人干一样的活,挑砂灰搬砖,这一切是我亲眼所见的,由于当时我是最小的,母亲担心我在家的安全,于是带我到工地上叫我远远在一旁玩泥土,母亲满头大汗,可我看她挑着担很轻松,还与大家说说笑笑,一天干下来只为了十三块的工钱。

  现在我的母亲身体不好了,我那坚强不催,风雨无阻的母亲大人病了。血压高、头痛眩晕伴随着她,我那像变型金钢一样的母亲大人病了。她的病是年轻时候苦出来的累出来的,为了不落人后,母亲常常冒着雨把豆种完,姐姐把饭做好叫母亲吃饭,可母亲说累了不想吃,叫我们仨吃,说躺躺就好了。现在一身的病,脾胃不好,身体湿气重,除了看医生我们无能为力。可母亲稍好些,又关心这关心那,我们的孩子她也象我们小时候一样关心呵护着,嘴里只叨念着说我老了,能关心你们一天是一天了。

  母亲,我们爱您,在我们的世界里,您是最美的美人,您是有一份平凡但又收入不菲工作的出色女性,您把家打理得紧紧有条,我们从未感到贫困,从小我们都感受了家的温暖和爱的富足。简短的文字只为勾起更多美好的回忆,记下您的点点滴滴,只为唤醒更多美好心灵。对您的爱和感谢,文字是无法形容的!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2

  缺少母爱的童年,就像缺少棉衣的冬天。我发现时,母亲已经远走了。

  母亲是通过换亲和父亲走在一起的,有了我之后,低头耕耘着日子,过着平实而坚韧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突如其来的变故毫不留情地打破了家的宁静,迫使恩爱双亲劳燕分飞。那时我年仅3岁。

  后来,母亲远嫁他乡,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也相继有了几个孩子。而我,却成了母亲心中永远的牵挂。

  记得小时候,母亲每年都会来村里看望我。受世俗影响,为了避人闲言碎语,只能偷偷在村子后面的树林“无人区”抱着我亲昵一番。在那个节衣缩食的年代,母亲会给我买些新衣服和零食,还不忘往我手里塞些零花钱。我满心欢喜,终于可以在其他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可以理直气壮地反驳那些嘲笑我“有娘生,没娘疼”的死敌。年幼懵懂的我,对母爱的理解还是那么肤浅与模糊。

  随着渐渐长大,母亲的概念在脑海中愈发清晰起来,母爱的情愫在内心潜滋暗长。我逐渐有了主动去看望母亲的愿望,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每次过去相见,母亲都表现得非常兴奋与激动,她会拉着我的手上下打量,看看自己的孩子长大长好没有,有时嘴里还嘟囔道:“孩子长得越来越像我了。”然后招呼我坐下来,对我娓娓讲述从前那些弥足珍贵的往事,回忆和父亲一起走过的那段短暂而又幸福的日子,把一帧帧破碎的片段串联在一起,在我面前循环播放。当然,母亲更多时候都是表达对命运的嗟叹和内心的'自责,以为是自己对命运的屈服才导致夫离子散和家庭的衰败,动情之处不禁泪花涟涟。

  后来,我在远离家乡的城市安家立业,母亲也稍稍安了心,但牵挂如高飘的风筝,永远挣不脱细长的线绳。去年的秋冬之交,母亲第一次专程来看望我,我早早去车站接了她。由于母亲有晕车症,长途颠簸使得她在汽车上呕吐了一路,待到达家中时,已是面色苍白、四肢无力,但仍然掩抑不了激动喜悦的表情。开始些日子,母亲在家里行为拘束,总是小心翼翼,一次还因为紧张把大米撒了一地。早就听父亲说过,母亲年轻时就是勤快贤能的好手,家务活游刃有余。很明显,母亲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家的主人,而更像是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在我的精心陪伴下,才逐渐溶解了母亲心中的耿耿心事,我也收获到了满满一箩筐幸福。这也应了一句话:陪伴是最好的孝道。

  往后的日子,无论物理距离有多么遥远,电话成了我和母亲之间问候和交流的最好方式,历久弥坚。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3

  母亲近七十岁了,依然勤劳,改不了以往的劳作习惯。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家里仅剩的那块地,被她整得有模有样。这个几天,一直念叨着回家收玉米,棒子此时正可以吃,并执意让我回家一同领略丰收的喜悦。近日锁事繁多,忽略了母亲几天前对我的交待,母亲没责怪我,反倒让我处理好事宜再回老家。一路上她聊娘家侄女的近况、舅舅的身体、念叨着不听话的弟弟,姐姐的近况。问起我的生意、孩子可好,还有我们村的一个喊叔的在北京城如何打拼我一面开车一面应和着这天南地北的说事。不管这些言语有没有主题有没有道理,我还是感觉到了一种踏实和温暖。也许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依偎在母亲身旁,便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以致于从前的任性妄为、以致于像孩童时的撒娇,母亲那微微一笑,便阳光般浸染我的整个世界。母亲个子不高还有些瘦小,但干起农活来,男劳力不一定有她能干。

  小时候父亲在部队多年,全是母亲一个人拉扯我和姐姐弟弟长大。记得很多个漆黑的夜晚母亲还在田里忙碌,我们三个孩子拉着架车,到地里扯着母亲的衣襟,挎着竹筐去拾红芋片,说是雨要来了不然红芋片就遭怏,淋了雨损失很大,怕是养不活我们。望着星星点点的白,那么一大片,一大片,啥时能干完啊,别看那时我们几个孩子年龄小,偷懒是不用学的本领哦!也不知捡了几个,不知不觉就地睡着了。想起当年的愚竟有些心酸。等母亲叫醒我们仨,迷迷糊糊,大概很深很深的夜了。小村的`夜安静的有些害怕,听到风吹落叶叭叭作响,母亲却没什么感觉,拉着一车红芋片,让我们仨坐在盛满红芋片的袋子上拉回了家。总算那场雨给躲了去。

  五岁那年,母亲在田里干活,把我放在地头树荫下坐着等她,不多久来看看我,每次走到我面前,兴奋地喊着我的乳名,那声音悦耳动听。她把满满一捧的香泡(母亲管它叫香姑娘)抖在我身边的地上,让我尽情享用,又迅速转身拿起镰刀收割起豆子来。这种豆地里的野果又香又甜,大概是我乡下那段时光最好的零食了。我也是觉得受了这种优待而感觉母亲的高大与能量,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敬仰!母亲刚走没多远,不知从哪冒出一头强壮的黄牛,一步步向我逼近,我坐地头没敢起来逃跑。母亲见状,飞一般的蹿到我身边,紧紧地把我揽入她怀中,许久许久那头脱缰的牛最终因为母亲的奋力保护未能伤及到我,否则后果则不堪想象。

  直至有一天,父亲接我们娘几个随军去部队,母亲才脱离了常年压在肩头的那些重农活。但依然不停地操劳,她会裁剪,缝制全家人穿的衣服。母亲由于小时候害了一场病,导致不能正常入学,但她很积极,好学,没过多久,读报、写信都会了。为此父亲还不止一次的夸,让我们几个孩子学学她的精神。是啊,母亲这些不起眼的生活点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份真爱一直伴随着我经过的人生历程,感谢母亲那么多的给予!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4

  如果“母亲”这个词有颜色,我想该是暗绿的。它该比青衫的颜色深些,若襟前有一块泪湿了,就恰相似。写下这个比喻之后,我走出宿舍,站在阳台上。就这样,在一个迎风远眺的时刻,在落花流水的五月,我像一个初次出门远行的小孩,目瞪口呆地看着“绿色”人潮般涌出火车站口,直冲到我脸上。它从衬托的角色里挺身而出,直叩我的记忆之门。

  我的记忆从山重水复的那边姗姗来迟,“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殷勤寄语已在频频回眸里慢慢淡去,嫩嫩的女儿绿静静坐在地上,不再嬉闹。于是,我的记忆才绕过这许多屏障,才来到这里——这曲径通幽的深处,出现一座被遗忘的茅屋,檐角上还有一只蜘蛛在不懈地织网。我顺着潮湿的苔痕拾阶而上,推开柴扉,母亲就坐在油灯的光圈里,膝上蜷着一团衣服,一根淡绿的丝线在指尖牵得很长。她并不抬头看我,眼帘低垂着,脸上明晃晃的。我记起来了,这是书本里的一页插图。《游子吟》的诗行像一挂疏疏的帘子筛出道道温和的火光,它让所有的读者都成为帘外人,让帘内的母亲永远静静坐在我们的目光里。她的脸上看不到忧伤,仿佛还和往常一样,不知道幼子已成为游子,将迈出家门,从此走向天涯海角。那时,一位好友评论那插图画得不像,因为在她心里母亲总是哭哭啼啼的。

  那个遥远的母亲,抬起头来,没有惊讶的神色,她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接着在宽宽的背包带上抚摸起来,就和熨衣服时总要垫块布一样。她的目光在我脑后的苍茫背景中慢慢游移,最后如释重负般落在我的脸上。她说:“小繁,你知道,外婆生病了,我要照顾她,你爸又刚好要出差去,所以不能送你去大学了。我和你爸想,反正以后的'路也要自己走的,正好锻炼锻炼……我们打听了到站时会有人接的。东西在哪你都清楚吧,多放些零钱在外兜里,不要老掏皮夹子……”那一刻,我看到小时候,她还是个年轻母亲的时候,我像一只有着柔顺毛发的白色小猫,睁着好奇的眼睛,拽着她的衣角,紧紧跟在她后面,踩着她踩过的石头,走过蔬菜担子和肉铺,走过挂满漂亮衣服的商店,走过夏日黄昏的悠悠树林……而她则不时回过头来解答我麻雀一般叽叽喳喳的奇怪问题。我跟在她后面,看看被大鞋子压倒的青草,又看看她高大的后背。突然的,那个高大的背不再回过头来复述她的所见所闻了,它主动地移开,让我那两只不安分的眼睛直面这个世界。我有些委屈,可是想到外婆,我只有壮起胆子点点头。

  时间像回到了童年,母亲坐在汽车站的候车室里,我坐在她身边像个麻雀一般说个不停,而她却愈像一棵寂寞的树,周围缭绕着空荡的回音。书籍给了我足够的幻想和勇气,我的心早像被拴在车篷上的气球,在去往天堂的途中摇曳不止了。所以,我远没有曾经的游子那般心情沉重,好像一切顺其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我们的视线都朝着同一个方向,那是我的方向,也是母亲的方向。汽车进站的时候,她比我更着急,一手拎着旅行袋,一手拖着行李箱,向检票口走去。我背着背包,手里捏着票,跟在她后面。这时我才发现,母亲的背一点也不高大。

  于是,在那个令人难忘的夏天中午,我背着背包,一手提着发沉的旅行袋,一手拉着笨重的旅行箱,在陌生的地面上不知所措,灼灼的日光照得我裸露在外的手臂像水泥马路一样发白。终于,我如同一只干瘪的蚂蚁,拥挤在狭小的臭烘烘的接送汽车里,旅行箱笨熊一样左右摇晃,没有任何空间可以盛放我所剩无几的幻想。而幻想中的母亲,大概正倚在门口,久久不曾离开,她的目光穿越千山万水,在我的泪花或汗水里晶莹一闪。

  事实上,母亲根本没有这般闲情,她忙得晕头转向,直到晚饭时多数了一双筷子,才想起我。所以那天晚上,当我和另三个将共处四年的室友谈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我接到母亲的电话。她问我旅途是否顺利,床是否铺好,再三警告我晚上不要贪凉整夜用电风扇吹风。我告诉她,其实我只能拿一本杂志当扇子。电话那边呆了半晌,我眼睛有些发酸,说这里晚上倒挺凉爽,不用扇子就能打发。母亲听说也信以为真了。我便问外婆今天怎么样,她说外婆晚上抿下了一碗粥,下午我还在平田岗的姨婆来看她,她竟能认得。两个老太太一起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话。我想起上次姨婆来时扯起许多当年的不容易,比如外婆怎么用番薯粉和上当时极金贵的面粉做面条给发高烧的母亲吃,姨婆一旁看了直咽口水,又不好意思说;又如下山赶集的时候,外婆到造纸厂怎样说尽好话讨来一叠废纸给母亲订作业本,直把我听得愣愣的。姨婆的到来一定勾起了母亲历历在目的童年记忆,总之,母亲电话里的声音仿佛在把沉重的岁月抽丝剥茧,一缕缕地送过来,让我闻听。她一遍遍嘱咐我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让我保重好身体,说像外婆现在这样躺在床上,让人多么难过。那一刻,我才猛地醒悟到:母亲也是女儿啊!

  今天是母亲节。我站在遥远的阳台上一心一意地回忆着母亲,而母亲天天忙碌在单位和外婆的床榻前,却未必知道今天是母亲节。我又一次想起了《游子吟》里的贞静的母亲,可能母亲都是一样,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有时间哭哭啼啼。

  可是,我的脸颊却已像绣满了绿苔一样潮湿,满目的暗绿铺天盖地地泼出整个世界。在它面前,一切比喻早已失去了意义。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5

  母亲,你是人世间最伟大的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你会为我牵挂。爱无言,而你对我这份无言的爱,便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

  母亲,你是烦恼中一曲清幽的音乐,当在我意气消沉之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我的心中立即一片光亮,烦恼也会烟消云散。你是人世间最平凡的人,一生可能默默无闻,却对子女、对家庭付出自己全部的爱。你用你的青春抚育我长大,在成长的路上,我的快乐向你倾诉,我的伤心向你表达,我的烦忧向你吐露。在这一路上,你默默地为我付出一切,让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你对我的爱。倥偬流年过,此情最长久。

  郑振铎曾说:“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人的一生并不可能一帆风顺,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挫折与失意,而母亲,你是在我遇到挫折时身边不离不弃的人,无论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还是在生活上,你都会一直给我鼓励,伴我走出人生中困难的时期。感谢你,我的母亲。现在作为一名高中生的我,尝尝受到你的教诲,话语句句朴实,却让我牢记心底。你付出一切,而不再回头的,不只是那古老的晨光,也不只是那些个夜晚的群星和月亮,还有你的青春和那渐渐老去的容颜。岁月无情,匆匆流过,渐渐的,你的眼角多了皱纹,头发也些许花白,一丝一缕间,尽是岁月的痕迹。

  很多时候,我在这大千的世界里左冲右撞,而不见你默默为我收拾行囊的辛劳;又有多少次,我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般纵情奔跑,却不见你孤身注视我时那宠溺的目光。母亲,你是世间最伟大的人。你的伟大,不同于闻名的科学家那样,名声响彻世界,也不同于那些伟大的发明家那样,闻名于这大千世界,你的伟大,是平凡中的伟大,你生育我,养育我长大。陪我说人生的第一句话,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我的母亲,你如地下的泉水一般,哺育我成长,我默默地汲取你给我的母爱的力量,而你一次次地奉献自己的养料,无怨无悔。

  母亲,你宛如阵阵清风,当我在惊慌失措之时,为我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凌乱的情绪。你是我的母亲,更是我人生中的良师,你给我成长的哲理,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在成长的路上,你是我坚强的后盾,有你在,我便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你对我寄予希望,我便要承载你所有的希望,飞向更远的地方。

  岁月悠长,静静时光,愿一直伴你漫漫时光。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6

  母亲一个多么熟悉而由亲切的字眼,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名词!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母亲高歌,高颂母爱;感恩母爱,而我,一个平凡的男子,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悦耳的歌声,只有用朴实的语言来叙说我勤劳、质朴、无私、高尚的母亲。

  苦如黄连的母亲。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母亲嫁给父亲时,父亲是村里最穷的一户。母亲和父亲结婚的床也是向伯父借的。母亲一生生养三男两女,我排行老大。

  “三年自然灾害”时,我们村子里很多人因为受饿,患了水肿病,有时每天要死好几个人。母亲饱尝了那种忍饥挨饿的滋味,深深感到土地和粮食的重要性。母亲虽然讲不出“民以食为天,”这样的大道理,但她懂得:有地种,就有粮食吃;有粮食吃,就不会饿死。母亲常常对我们说:千生百计,不如种地。只有自己在土地上种的庄稼打出的粮食,才吃的最香,才能睡的最踏实。

  六、七十年代,父亲在单位工作,顾不了家,母亲便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那时,在生产队里,母亲和所有的男劳力一样干着繁重的农活。田里地里,母亲常常是披星戴月地劳作;回到家里,还要起早贪黑地忙碌,为一家七口人的生计问题而操心。

  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我们兄弟妹五人也相继长大。母亲有多年农田管理的经验,她教会了我们耕地、播种、间苗、施肥、锄草、收割、打晒。那时,我们家种的庄稼出苗齐、长势旺、收获也最多,常常博得左邻右舍的羡慕和夸奖,但付出的'汗水和艰辛也最多。那段时间,是母亲带领我们在土地上创造辉煌的时候,也是母亲最引以为骄傲的时期。

  或许是因为经年累月地在土地上劳作的缘故,也或许是因为曾经饱尝了灾荒年月里饥谨之苦的缘故,更或许是因为曾经过够了贫穷窘迫的日子,母亲已经与土地有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她已经离不开乡村和土地了。

  于是,为我们操持了大半生、辛苦和劳累了半辈子、饱经风霜的母亲,把我们养大成人,让我们从乡村走向城市后,本应该闲下来颐养天年,但由于过惯了淡泊而平静的乡下日子,更由于深深地挚爱着土地,她已经离不开乡村和土地了。城市里,繁华的街道、林立的高楼、豪华的商厦、闪烁着五彩缤纷的霓虹灯……这些现代化的生活已经远离了母亲。属于母亲的只能是:广袤的田野、无垠的庄稼﹐以及栏里的鸡豚、栅里的鹅鸭……这种“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巅”的乡村生活。土地﹐庄稼﹐收成﹐年景﹐村庄﹐乡情……构成了母亲的全部生活世界。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母的爱是无法用小小的文章所包涵的。

  我已记不清多少个黎明醒来,母亲已不在枕边却在田边地头;我已记不清多少个傍晚母亲刚放下手中的活又迅速地扛起了锄头;我已记不清多少个黑夜母亲在那盏煤油灯又拿起了针为我们缝补衣裳;我已记不清母亲多少次冒着瓢泼大雨抢修老房清理沟道。但我记得清在母亲的一手张罗下,家里曾先后多次建房;我记得清母亲披麻带孝送走了爷爷奶奶......

  母亲是那么的无私、无畏、无怨,用她深情的无微不至的汗水浇灌了我们兄妹五人长成参天大树,用一双柔弱的肩膀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让我们自由地呼吸伸展,让父亲安心地工作。但是无情的岁月,它掳走了母亲的青春;光阴的洗涤,漂白了母亲的黑发。看着满头银丝、满脸皱纹的母亲,我心生痛楚的同时也在暗暗自责自己年幼无知。

  当夜深人静时,我站在灯火阑珊的城市里遥望故乡,想到这些时,不由得潸然泪下。

  我的孩子是母亲带大的,我一直跟母亲说,如果她愿意跟随我,只要我有饭吃,绝对不会让她及孩子饿着,哪怕是我没得吃,也要省下来给她和孩子吃。我是这样说,也是一直这样做的。尽管自己不算富有,但是,无论什么时刻,却总是想着母亲,这次回家当然也不例外,只要她愿意吃愿意用,我自然是愿意掏钱的。

  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母亲的身体也日渐衰弱,从前看着不起眼的小病也接二连三地不停。吃药、打针、再吃药、再打针……反反复复,病毒未见根除却愈加猖獗。

  每次抚摸着她因过度注射肿的像面包一样紫青的双手,看到她不停地服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我心里的苦水就一个劲儿地往外冒。在我看来,她吞下的已经不是治愈疾病的良药了,而是潜伏在生命中的一个个隐雷。虽说,年龄大了抵抗力会有所下降,可也没见别人家的父母像她这样稍有些风吹草动身体就不能适应,比天气预报还要灵验。于是,我突然意识到她可能是下下凡的耶稣,把旁人的苦难和病痛全都揽在自己肩上。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举步维艰。

  我曾一度认为,她还能陪我走很久很久。可是这次回家看到她的近况,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在自欺欺人,依旧肥硕的身体已经没有了从前的健朗。如果我的茁壮成长要以母亲的日渐衰老为代价,那我宁愿永远都不要长大。可是,不可逆回的,是手心里残酷的时光。

  我也曾认为自己会是一个坚强的角色,做好了充沛的心理准备,能够独当一面。可是兜转了一圈后才发现,我依然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如果母亲离世。倒不是因为生活无法自理还需要别人的照顾才能苟安,而是担心“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不在了”我将如何自持和遣怀?心头这一大朵厚重的积雨云,无论何时想起,都会使我悲从中来,挥之不去。所以,我常常想先她而去,这样,至少我不用忍受那凛冽的悲伤。每当这时,母亲就会黯然道,“你也太残忍了,把所有的痛苦都留给我。”

  我不愿意冥思下去了。生命中隐藏着那么多不可预知的未来,没有看到自己的生死薄之前,再多的猜测和担忧也是枉然。母亲是受难的耶稣,人生若有九九八十一难,那她早已疲惫不堪。如果老天突然召她回去,那就是看她太累了,不忍她在尘世中继续受苦。她替我背了那么多年的十字架,是该卸下来好好歇歇的时候了。我不该企图以早死来逃避现实的可悲。我有苦还可以像母亲求助,母亲有苦又该向谁倾吐呢?

  活着,本来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情,纷纷扰扰,纠缠牵绊。可是正如“生活”这个词语本身的含义:生下来就得活下去。无论有多难!母亲为我树立了最好的榜样。母亲刚病那一会,路都走不好了,手脚一直颤抖,母亲实在是太虚弱了。尤其是母亲在南京医院那几天,母亲整个人都变了样,我的姐妹们全都吓得手脚颤抖了!幸亏及治疗,一切才化危为安!

  母亲出院后,我们自然是要给她补身子。她以前不吃鸽子,还要买来放生,现在也吃了,加了人参清炖的鸽子十分滋补。在母亲家里相聚的几天,姐妹们天天伴在一起,其乐融融,这样的日子好久不曾有过了!

  在母亲病后的这些年里,儿女们都很孝顺,但无论我们怎样孝敬她,都回报不了她辛劳一生为我们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她病危的日子里,她不愿再进医院,说是“你们大家的钱,都是汗水挣来,留着,以后好好过日子。”慈母心肠,由此可见一斑。

  今天,是母亲生辰,只想对母亲说一声:“妈妈,生日快乐!福寿安康!我是爱您的!无论何时何刻!”

  为了我的母亲也为了普天下的母亲,特献上此文,让我们做儿女的珍惜父母吧,莫到树欲静时而风不止,子欲孝时而亲不在。有些事情,当你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你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而有些东西却永远也弥补不了。“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交接的链条,一旦断了,就永远无法连接。趁父母还健在时,赶快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件衣服,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一声亲切的问候......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7

  时间就这么一年一年过去,快得似乎就是一眨眼间的事。年刚过完,清明又到了。以前的清明,于我而言,只是一种形式,一种祭奠祖先的传统。自从三年前父亲离开我们,长眠于青山之中后,每到清明,就会多出一份惆怅的心绪来。父亲把我自小拉扯大,音容笑貌犹在耳畔眼前,就如以前每次长久外出后的偶然回家,似乎父亲总会在客厅里默默地等着我。只有到了清明,才会猝然想起,该去父亲的坟上看看他了。这时才想到他已作千古,再见听不到他的声音,见不到他略带严肃的脸,失落的情感瞬间涌上心头,难以自制!

  扫墓前一天晚上,带着老婆孩子,一路奔波,到家时已是夜里十一点多。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已经睡熟了。大门却没上锁,轻轻一推,门就吱呀一声开了。很久没有尝受过父母特意给我留门的感受,这一瞬间,周身涌过一股很幸福又有点惴惴般的感动。二哥房间也早熄了灯。我们草草洗漱一番,也去睡了。明天要早起,很多事情要做。

  还在睡梦中,听到窗外母亲叫着我的小名,说要起来杀鸡杀鸭准备上坟的物品了。我以为又睡过了头,连忙一骨碌爬起床来。看看时间,还不到七点。母亲是习惯早起的,这个时间点于她而言,已是”光瓦瓦的”了。既然起床了,那就开始干活呗。二哥去杀鸡,我杀鸭,二嫂拔鸭毛,我又去割草纸,扎给阴界人扫灶台用的稻草把儿。母亲则忙着装一小块肉,一小碗米饭,还准备一些香菇、青菜、香烛、柏线叶等。准备好时,已是八点多钟。看看天空,四面阴沉沉的,大雨欲来的样子。不多一会,倾盆大雨落将下来。我、大哥、二哥和他孩子、堂哥和他孩子六个人,只好等这场大雨下过之后再出发。

  下到十点多,天总算又亮回来,雨小了。我们一行人提的提,扛的扛,整装出发。首先去爷爷妈妈及太奶奶的坟上。二哥开皮卡车载我们到团结水库边的新亭旁,就只能下车开始步行。太奶奶的坟最远,去坟上的路又都荒芜了。一路简直可以说是翻山越岭又且披荆斩棘。好不容易把几处坟墓扫完,回到家时,已是下午两点多钟,吃了些饭,我们又开始出发,这次去的几座坟墓都较近。最后去的坟墓,便是我父亲的了。

  未回来之前,我认为到了父亲坟上,我会十分伤感及悲哀。及看到在桃山的'半山腰间,一堆黄土圈着的父亲坟墓时,却并没有预料的那么感伤。站在坟堂里,看着那一小块的墓穴,里面埋着我亲眼所见的父亲的遗骸。曾经抚育一家人的男子汉,如今长眠于此,不知他会不会觉得孤单!这时,忽然想起红楼梦里的一句诗: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虽然姓氏未曾忘,但父亲曾经也是那么年轻潇洒敢做敢为的汉子呀!又想到当年在火化场时,看着父亲的肉体就这么烟消云散,一度痛哭失声的时候,二哥对我说的一句话:其实,谁都避免不了到这个地方走一遭!是呀,天地长存,而人生无常。我们自己何曾不是一步步走向年老的呢!正因了二哥这一句话,我不禁释然了。我回想父亲生前,我虽然谋生艰难,但也未曾亏待良心,未曾不尽绵薄余力去孝顺父亲。想到这些,我便觉得也没必要太过伤感了。“多珍惜眼前人,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才是我应该努力的。

  回家后一家人吃过晚饭,二哥他们连夜出门去了。我留在家里。九点多钟,因喝了点酒,又起得早,我的眼皮开始打架,正准备去睡觉。这时母亲忙完手中的活,到客厅我的旁边坐下。我忽然想起白天的想法,心里道:“母亲现在还健在,今天晚上我不出去,应该好好陪陪她。所谓的扫墓,其实是做给世人看的一种仪式,真正的孝顺,应该趁老人还健在的时候,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不要让他们觉得孤单无依。再说了,以前父亲常和我聊天,但我总贪玩,没说几句,就找个借口去找同学朋友玩儿了。现在就是想听听父亲讲些以往的故事,又哪能够了呢!”心下想着,就和母亲攀谈起来。我先静静地听母亲讲些家常里外的琐碎之事。直到她讲得有些累了,我再与她分享一些我的意见。其间我不断提醒她,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母亲是个容易冲动生气的人。我又找出各种理由和道理,比如她有高血压,比如年龄大了,要看开一些事情,等等,反复劝导她以后不要再去与人动气。我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讲着讲着,母亲抬头看看挂钟,惊讶地说:“呀,十二点多了,要睡觉了。”说着,站起身来,带着一些满意和开心的表情,进了房间去。我也有些惊讶于我竟第一次和母亲俩人坐着聊天聊了这么久。虽然有些困了,但我想,如果当年我也这样好好陪父亲聊这许久的天,听听他给我讲一些过去的故事,也许,父亲在泉下,也会更加开心一些的。

  但过去的就过去了,我也不再想去后悔什么。夜深了,又是刚下过雨,乡下早已漆黑一片,万籁俱寂。我也可以去睡一个充实的觉了。

  第二天上午又是一场瓢泼大雨,到近十一点,我和老婆孩子才开始从家里出发。出来的时候,母亲捉了一头公鸡,装了一大袋芋子,还有一些青菜、地瓜粉、大蒜苗等等,装了一后备箱。车子开始走的时候,母亲在旁一直说:“一路慢些,有空常回来!”

  回到谋生的小城市,一切又恢复了平常的忙碌与麻木。有时甚至觉得在这外地,竟然似乎过得比在家里还习惯些。但一想起母亲,就容易想起小时候的许多事与许多故乡的场景来。那些往事往景中,承载着我多少真挚与纯洁的情感呀。而如今,一家人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快快乐乐地相聚在一起了。这似乎与以往所希望的方向,又很南辕北辙了!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8

  昨天是母亲节,打了个电话回家,她正在生病,打着点滴。老爸接了电话就把电话转给了她,说了没两句她就说要挂电话了,我就用很撒娇的语气说我就想跟你多说几句话你都不给我机会啊,今天还是母亲节呢,然后她就笑了,说那我要谢谢你了。其实我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说了一句今天是母亲节呢,在我上高三之前,她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母亲节,我读高三的时候她来学校旁边照顾我,才接受了很多新鲜的东西,虽然那些所谓的新鲜东西在很多人看来其实什么都不是,但是对于她来说却是从来没有听到过接触过的,她也跟我一起学会了很多东西。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怎么和我们好好相处,甚至学会了怎么去面对我们的叛逆。

  其实我曾一直一直都认为她是不爱我的,从小都已经习惯了当一个她眼中的坏孩子,那样的无知和任性,就觉得反正她也不会怎么样管我,我爱变成什么样子就变成什么样子吧,就这样子一直醉生梦死。没有考上高中,没有好的学习成绩,没有好的表现,于是真的成了那个很失败的人了。那个暑假里,我却是真的彻彻底底的明白了很多,她应该没有发现吧,在那个暑假里她很紧张我,生气的时候她还是会用很大声的语气对我说话,会骂我,只是却已经是极度宠溺了,她有时候竟然害怕我会因为没考上高中而想不开!一上午不见了就会很急的去寻找。她对我说因为她不认识任何字,所以她希望我们多读点书以后过得好点,他们再辛苦也值得。是的,她确实不怎么认识字,上过小学一年级,上过三个月的扫盲班而已,到现在也还只会写自己和我们几个的名字而已,但是无可否认,她有一双最美最勤劳的手,她会做很好吃很好吃的菜,会打很漂亮的毛衣,会做很漂亮很漂亮的鞋子,我从小到大穿的都是她亲手做的鞋子,粉色的,紫色的',北京绿的,格子的,棉的,布的,厚的,薄的,春天的,冬天的,什么样子的季节,什么样子的场合穿的都有,真的太多太多了,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到现在来上大学都甚至带了两双过来,一双紫色的布鞋,还有一双是橙红色的毛线拖鞋,上面还有两只兔子是她用花线钩织出来的,勾起来很费力很繁琐,但是就因为我属兔子她就勾了。其实家里面应该就数我的鞋子最多吧,我穿鞋子很伤鞋的那种,每一年她都给我做很多双,上高中的时候她老是说让我去买鞋子穿会比较好点,可是我就是很喜欢她做的鞋子,穿了三年,现在想来我可能是那个高中里为数极少的喜欢穿着布鞋到处逛的女孩子吧,很土但是却真的很喜欢。

  其实我们在骨子里是极相似的那种的吧,我十七岁时候的照片和她十七岁时候的简直一摸一样,脾气性格什么都是那样的相似,所以我们碰到一起的时候更多是在争吵。我想以前我确实是很不好的,老是惹她生气。我总是觉得自己对,所以也从来不会想到要去跟她道歉,她跟我生气就会不理我,我也不会去理她,然后我们两个就一直僵着,她觉得她脾气犟,可是每一次都是她来跟我说话。后来我有时问到她为什么那么生气还是会跟我说话呢,她就会用很无奈的语气说,哎呀,谁让你是我生的呢,生就生了吧,还要那么犟!以后再这样子就不要你了。

  再后来我有时也会去做事情讨她开心了,只要她开心一笑,我就觉得好像我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了。可能她从来都不是个会小声说话的女人,她自己是这样说的,其实她应该是没发现而已,每次她接我们的电话的时候她用的语气都是极温柔极宠溺的那种,她不是那种温柔如水的女人,但是她绝对是那种很坚韧很能抗压的女人,她承受了这个世界太多的苦难,但是她却还是一直相信这个世界的好,偶尔的沮丧之后还是会以微笑的姿态来面对事情,有时候我还对我老爸开玩笑说他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娶了我姨。其实她确实是那种很好很好的人呢,能持家,能吃苦,很聪明,很能干,也很有主见……她真的是有太多太多的优点了!

  我很庆幸我有这样一个母亲,因为她我才是幸福的小孩,也正因为有了她,我的人生变得跟村里面的女孩子不一样了。可是她却一直身体都很不好,我现在也只能一直祈祷,祈祷她的身体会慢慢好起来,会陪着我们一直到老。虽然她不太可能会看到我写的,但是我还是很想说,其实我很想她,也真的很爱她,很感激她。我也想告诉她,我已经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不要担心那么多了。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10

  肆虐的寒风,毫无顾忌地吹过 ,大地蜷缩起僵硬的身躯,山川河流失去了往日的欢悦,鸟儿倦飞,鱼翔浅底,又一个冬天的故事开始了。

  风停的间隙,飘起几片雪花,时而舞,时而伏在大地的怀抱,世界在这瞬间,充满了一份冬日的温情,所有的生命,都安详地呆在自己温暖的小窝里,欣赏着外面的景色 ,叽叽喳喳的小鸟雀,躲在母亲的羽翼下,做着甜甜的梦,无论雪夜下的新绿,还是行人匆匆的脚步,都在重复着冬日的同一个主题-回家。

  我也如这远航的归帆,无论漂泊在何方,流浪在何地,每当雪花飘起,鸟儿倦飞的岁月,我也在重复着自己的故事,回家过年,母亲在家等我。

  有人说,母亲就是家,有母亲的地方就有家,当我们呆在母亲的腹中那个温暖的小家时,母亲跳动的脉搏,流动的血液,就维系着这份浓浓的深情,当我们步履蹒跚地走来,亦或满怀疲惫地来到门前 ,眼里总是在急切的找寻呼唤,多日不见的妈妈,那声呼唤足以融化掉冰封的世界,足以慰抚那颗风霜雪雨涤荡的心灵,因为,我回家了,家里母亲在等我。

  回家的脚步总是轻松愉悦的,洗去了一年的风霜尘埃,忘却了许多的繁华旧梦,走在故乡的`土地上,觉得自己的心灵都在吟唱,朔风也温情许多,雪花也顽皮地奔跑,鸟儿也从小窝里伸出脑袋,回家的脚步,惊醒了故乡的梦,望着远村袅袅升起的炊烟,母亲,一如往昔地站在村头守候。

  放下行囊,母亲端来一盆热水,为我洗去旅途的尘埃,一家人,围在饭桌前,吃着母亲做得香喷喷的饭菜,我陶醉在家的温情里,而母亲,总在年前的几天,忙碌不停。首先得磨上两锅豆腐,泡好的黄豆在石磨里翻滚,然后下锅,点豆腐 ,最后压成豆腐,而当那热腾腾的豆腐尚未成型时,母亲总会先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慰劳我们这些馋虫,再就是要做上一锅地瓜糖,那个年代,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不缺地瓜,熬成糖稀后,加上芝麻,花生,凝固后,切成薄片,大年初一,孩子们前来拜年,这就是孩子们最好的美味了,鱼肉更是不可或缺的,毕竟是过年,有时,把家里的猪杀掉,卖掉一部分,其他的都留作过年,家里的大铁锅里面煮着香喷喷的肉,母亲把煮好的肉和骨头放在大铁盆里,年幼的我总是在享受着这难得的美味,然后就是炸丸子,包饺子,穿新衣,写春联,放鞭炮,守夜,拜年我陶醉在故乡浓浓的新年里。

  母亲总是在我们的成长中,弯起了腰,驼起了背,八十多岁的母亲已经自身都难照料了,但是,每回过年,母亲依然坐在沙发上指挥着我们,准备过年的东西,归来依然是我最轻松的旅程,回家过年,依然是我不变的主题,而母亲,期盼我们回家过年,仍旧是她最为开心的等待,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儿孙们的虔诚祝福和跪拜,外面响起的声声爆竹,还有村里飘起的袅袅炊烟,过年,成为母亲最为开心的岁月,每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都满怀喜悦地背起行囊,我要回家过年,母亲在家等我。

  思乡的风卷起依恋的雪花,无拘无束地挥洒,车站,码头,还有哪行色匆匆的人群,都开始了自己的回归之旅,你看,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的人们,无论是伤心还是幸福与否,在回家的时刻,都变得那么无足轻重,心中充满的是,回家过年的喜悦。

  就在12年全家团圆的新春,母亲在过年初八的晚上,离开了我们,而我,也似乎迷失了回家的方向,当新年的钟声再次敲响,我却不再充满期待和喜悦,村头没有老娘的身影,老屋也变得荒凉冷漠,萧条的院落,孤寂的身影,还有远处村庄外,娘亲孤寂的坟茔,都让我有种撕心裂肺的伤痛,没有了母亲,我也就没有了家,四十多岁的人,成了孤儿,不再有人直呼我的乳名,不再有人心里如此牵挂儿子,今生,我将与娘亲别离,这种心痛,只有没娘的孩子最知。

  回家过年,虽然,没有了母亲的忙碌的身影,但是,娘亲的坟冢还在,娘亲的牵挂还在,静坐在母亲的坟前,回想着每一个回家过年的快乐时刻,那老屋,哪村头,仿佛母亲的身影依然蹒跚在故乡的田间巷陌,母亲的音容笑貌,还在老屋的院落里飘荡,虽然,新年的钟声,无法带给我往昔的欢声笑语,但是,那份深情还在,那份牵挂依旧,那声呼唤依然回荡在耳边。

  雪花飘起,新年又至,我依然收拾好熟悉的行囊,回家过年,因为,母亲在家等我。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11

  这个夜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的手机急促地响起,我没有及时去接起,原因是昨晚一时疏忽我把手机放在了客厅的茶几上,我在卧室里休息,没有及时听到。我不知道它焦急地响了几次。我是起来方便的时候,才看到它放着光,像一个手舞足蹈哭闹不停的婴儿,也就在接的那一瞬,我看清来电显示出是“老爸”,这让我全身松弛麻木的神经一下子惊醒,我知道一辈子有“穷志气”的父亲,自己的事情从来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无“万般无奈”的难处,他是绝不会轻易向我们开口的。

  父亲说:“你总算接电话了,我把你的电话都打通了,也不见有人来接电话。”我说:“什么事?您慢慢说。”父亲说:“我跟你说,你妈昨晚还是好好的,可半夜起来跌倒了,我赶紧来扶,她就不能说话,半个身体也像没感觉,我感觉不好,可这三更半夜的,我也没主意,你说,我该咋办?”

  接着电话,我似乎看见了电话那头,惊慌失措的父亲,正在那里急得团团转。我说:“您别着急,我马上就回去,回去送我妈去医院,医院肯定有办法。”

  父亲今年80岁,母亲今年77岁,尽管他们一生艰辛,风风雨雨,俩老人也顶着风霜雨雪,相濡以沫一起走过了五十五年,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真正农民,他们对我们那巴掌大的小山庄始终是爱得死心塌地,不离不弃。他们和其他父辈一样,就是在那片土地上含辛茹苦生养了我们兄妹,他们永远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一直是那样凭着自己的.力气生活着,自力更生,自得其乐。

  我是在十九岁那年,为了寻找心中的一个梦想,背井离乡来到了那个大城市,一晃就是一年有余。等我安定下来,我才写信告诉了父母我的住所。我还告诉他们我很好,不要担心我。我不希望他们来找我,因为,那个城市大得连我自己都走不透。

  可是某一天,父母来了,他们像变魔术一样站在我租的房门前。他们旁边放着两个大大的蛇皮袋,里面装满了青绿色的瓜果蔬菜,还有些青皮核桃,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是自己地里种的。父亲说,好不容易搭了个“横河林场”的“顺风车”,还是“来回脚”!父亲说这话时,眉飞色舞,母亲也是满脸喜悦,好像他们一辈子烧高香的虔诚,终于逮住个大便宜似的。

  我正准备在我简陋的房子里给父母弄口饭吃,横河林场给沙发厂送木料的绿皮大卡车很快就返回来了,我看见戴墨镜的司机,车门都没下,一个劲地按喇叭在催。父母就往外四处张望,慌慌地往外走,父亲边走边对我叮咛,在外时时小心,谁也替不了你,老古人说了,小心没大错。母亲也赶紧插话:“最关键的一条,不敢走错路,不能犯法,不要让人家将来笑话,咱家自古就没出过那号人。”

  我看见那时年近五旬的父母,身体还算硬朗,他们一下子就扒上了高高的大卡车车斗里,车就动了,他们很快融合进车的颠簸中。尽管尘土飞扬,摇摇晃晃,还一直给我打着告别的手势……

  那以后,我因工作原因,迁徙辗转过三个城市,父母都再没有来过。一直到我成家立业在现在这座城市稳居下来,才接父母来城里住过那么有数的几次,每次都是匆匆来,住几天就匆匆去。

  凌晨,我母亲虽然被120及时送到了医院,医院方面也赶紧确定并实施了抢救的方案,但仅仅一天后,医生就表情严肃地告诉我们:“由于病人脑梗死面积较大,药物已经无法打通经脉,现在已经进入深度昏迷了,你们赶紧准备后事吧!”

  母亲要走了!真的要走了!

  我们忍着悲痛,赶紧办理了医院的各种手续,小心翼翼地将母亲抱上了救护车。

  记得,母亲有一次笑着说:“你们天天都那么忙,我将来要有那么一天,不要你们伺候,希望老天能给我个好回收。”一想起母亲说出的这些不经意的话,我就心如刀绞,泪雨滂沱。

  救护车在山路上缓缓地行驶,我紧紧地抱着我的母亲。脑海里浮想着母亲生前艰辛养育我们成长中的各种画面,点点滴滴,历历在目,犹如昨日!

  我告诉司机师傅,把车开得再慢些,不要惊扰了我的母亲,让她老人家就这样静静地入睡吧!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12

  我小时候,家旁边是学校,母亲在那里教书。上学前,就经常站在教室外看老师教生词。上学后,读母亲教的班,原以为我能得到更多学习的机会,受到特别的关照,其实不然。学校每天上午上四节课,经常上完第三节课,母亲就会叫我回家做午饭。等她上完课后,就可以回家吃上饭,然后准备下午的课。

  在那个年代,做饭用的大多是蜂窝煤,生火不易。特别是在四川阴冷的冬天,引火的柴是潮湿的,常常做饭的火没生起来,心中的无名火已燃起,我就用脚踢东西,用身子撞墙,等发泄完后,再生火做饭。我对母亲抱怨过。她却说:“你学得快,?没有必要上第四节课。”后来,我慢慢理解了母亲的心思。她教书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做饭。她要求班上每个学生必须做完规定的作业,能认识教过的生词,会演算学过的数学题。放学后,还要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很晚才能回家。

  在读小学的五年里,我除了在课堂上学的,母亲在家从未教我多认一个生词,多做一道数学题。除了做饭,她也从不教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让我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因放学回家后有很多时间,我就和农民的孩子满山遍野地去玩耍。有时用锄头去刨农民收获后的红薯地和花生地,运气好的话,一会儿即可挖到几颗红薯,或者不少花生,干劲十足,心里甜滋滋的。

  我喂过很多兔子,都是白白的,长大了每只有十多斤重。有一天,我发现家里的地上有好多兔毛,再一看,十多个毛茸茸的小家伙在地上慢慢爬动着,这才恍然大悟,大兔子生小兔子了。小兔子们娇憨伶俐,争先恐后地吃着兔妈妈的奶,这场面让我激动、兴奋,有成就感。后来我还知道了兔子如果放在笼子里养,很容易生一种叫“石灰脚”的脚病,就向当地的`兽医请教,学到了用一种像眼药水似的药去治疗这种脚病。我有一个在农村务农的姑姑,家境比较贫穷,母亲就建议给姑姑几只兔子作为种兔,帮她致富。当我亲手把辛辛苦苦喂大的6只白白的大兔子,放在两个大箩筐里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虽然无偿送给了姑姑,但我心里很满足,就像在路旁捡到了宝物。我为什么感到特别的高兴快乐?我开始琢磨其中的原因,可还是不能全明白其中的道理:人人都说得到是快乐,而无私给予同样快乐!难道人人心中都有这样奇妙无比的快乐“宝藏”?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未给我讲过伟人英雄的故事——尽管我从小对故事是如饥似渴。这对是教师的母亲来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因为即使没有受到任何教育的人都能讲伟人英雄的故事。更让我不能理解的是:母亲也从不教育我向伟人英雄学习,并希望孩子将来也有可能成为伟人英雄。也许,她认为像我这样的“野男孩”也成不了伟人英雄,不如忠实于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最让我不解的是,她不像其他母亲,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做比较,或时时要求自己的孩子向周围好的小朋友学习。她总对我说:“人应该和自己比。任何事,只要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什么结果都要坦然接受。”小学毕业后,我离开了家去读寄宿初中,母亲就彻底放手让我独立自主:所有的日常生活自己打理,?所有的事自己定夺。

  现在,我已长大成人。每当听到别人说起他们的母亲是怎样从小教育他们成长,我就情不自禁地从心里感激自己的母亲。感激她让我从真实的生活和现实的社会里,从纯美的大自然中学到了许多书本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学会自立和做自己想做的事,并懂得日子的艰辛和困苦,掌握生存的能力,当然也包括一手好厨艺。就是在这些丰富的人生体验中,我得到了无尽的欢乐,知道了生活的对与错,认识到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感知到人世间的情与爱,体会到无私给予是最大的收获。当然,我最感激母亲的是她不仅给了我生命,还有她对孩子的不教而教,使我受益一生。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13

  母亲是爱花儿的人儿,窗前摆着花儿,院子里种着花儿,衣服上绣着花儿,连枕头上,被子上,围裙上,茶碗上,墙壁上都是花儿,就是那一袭窗纱也是如梦如幻地飘着花儿。但我知道母亲的梦里最想的,心中最美的还是我这朵让她依恋,疼爱,时刻牵挂的花儿,尽管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平淡无奇,默默无闻的风景。可对于母亲,我是她独一无二的心尖上的花儿。

  依稀记得儿时那个炊烟袅袅的村庄,门前的小溪清澈透亮,阳光化作一团金色的风衣,暖暖地 披在低矮的茅屋上,有燕子把巢筑在土屋内的木头房梁上,叽叽喳喳地和我们友好相处着。几只乳燕还时常从巢内探出头来鸣叫着要食吃,屋檐下飞着几只学着飞翔的雏燕,在小院内飞来飞去。“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看着小燕子,我也总是喜欢对着它们唱这首歌。因为母亲的手很巧,母亲为我缝制的也是和小燕子一样的花衣服,但我的比他们的漂亮。我的鞋子,裤子,袄都是母亲亲手一针一线缝制的。那时候村上还没有电灯,母亲每晚都是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做针线活,母亲为我做的鞋子,鞋面针脚细密均匀,鞋底软和而舒适。每次我穿上新鞋,都会跑出去到小伙伴家去显摆,“看看,我妈妈又给我做新鞋子了”。我之所以这么爱显摆,因为我知道母亲心灵手巧,凡是她缝制出来的,他人看见是一定要夸奖一番的。每当这时候,我心里也是美美的。足足可以满足那颗小小的虚荣心。在我的记忆力,母亲总是很忙,白天洗衣做饭还得去田里干农活,一家人的针线活基本都是母亲熬夜赶出来的。因为忙,母亲总是让我们早早地睡下,怕我们调皮,耽误了她的活计。睡觉前,我最喜欢听的就是妈妈纺线时的纺车声了。母亲一手摇着纺车,一手捏着棉花,一收一放地节奏感特强,我一直觉得那是世上最美的背影。那纺车则像个边舞边唱的歌手,嗡嗡嗡地一遍遍地唱着欢快的歌。在这样美妙的歌谣里,我则会很快地进入梦乡。可纺线的夜晚,十之有三,大部分都是妈妈一个人在默默地聚精会神地低着头飞针走线,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妈妈干活,母亲不让说话,怕分神。只要我一闹,就得挨巴掌,母亲家教很严的,我不敢说话,只是眼睛追着母亲的手来来去去地穿梭,我看都看困了,很无味儿的,就这么静悄悄,干巴巴地等着梦神来接我入梦,越发觉得有纺车唱歌的夜晚美妙,纺车的嗡嗡声,好像是儿时最动听的音乐了。所以听母亲纺线的日子也觉得特别的珍贵。现在想想,那时候母亲一定很累。以至于母亲很早就花了眼,弯了腰。

  小时候我最盼的就是过春节了,那时候过年特别的有年味儿。每逢春节,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也是爸爸妈妈最愁的时候。那个年月经济上都很困难,到了年七事八节的人情世故又多,即使再节约也总是应付不过来。爸妈是从来不添置新衣服的,但为了让我和弟弟高兴,即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给我和弟弟添置一套新衣裤。我所以喜欢过年,还因为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譬如水果呀,鸡鱼啊,到春节就都能吃到了;还可以打灯笼,放鞭炮很是热闹。但最重要的还是每年过春节,母亲都特意把我打扮的像朵花。春节那天母亲总是早早地把我们喊起来,为我们穿上新衣服,小脸儿洗的干干净净的。然后用过年往馒头上点得那种红红的食色,给我抹上红脸蛋,眉间点上一个圆圆的红点,然后用梳子仔仔细细地给我扎上两个俏皮的羊角小辫,还戴上各种颜色的蝴蝶结,走起路来花枝乱颤,远远望去就像西游记里的'哪吒。特别的好看。那时候,我的奶奶,姑姑们给我送的礼物也都是花花绿绿的头花和蝴蝶结,打开抽屉满满的都是漂亮头饰,而弟弟则收获一箱子鞭炮。我最喜欢的是头饰,弟弟最爱的是鞭炮。我和弟弟各得所需,每天乐颠颠的,春节都过得很尽兴。真的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只顾自己玩的开心,从来就没想过爸妈的难处。

  弹指挥手间,母亲已年迈,苍苍的白发,累弯的腰身。母亲节来临之际,望着日渐苍老的母亲,万千感慨,真的不知从何而言。为了表达那份感恩之情,有人送给母亲康乃馨,有人给母亲买时尚的衣服,有人给母亲买各种各样的美食。而我,则要把自己带到母亲面前,带着阳光的明媚,带着春风的温暖,带着幸福的笑脸,把自己打扮成一朵花儿,就像儿时母亲把我打扮的花枝招展的那样,芬芳地绽放到母亲的怀里。

  今天,因为爱,我为母亲盛开.....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14

  母亲没上过学,不识字,经常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有你爸了,大字不识一个也好活的光景。”母亲就是这样的自信,因为她贤惠善良。

  那年我坐了个空月子,因难产孩子没有存下来。我的情绪极度郁闷,整天不言不语,母亲急的不知道该咋办。我看到母亲明显的消瘦下来,我知道我也在痛苦中挣扎着,我不知道如何安慰母亲,我也不知道如何让自己从苦痛中走出来。

  一天母亲怯怯地对我说:“中美,咱俩没事干,要么你教妈学学字哇。”母亲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小本子和两截铅笔,还有一把小刀。

  我不知道母亲是怎么绞尽脑汁地想出了这样一个排解忧伤的法子,也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时候买的这些学习用品。但是,我知道母亲学习也是为了我,为了转移我的思想。我当时就哭了,亏我母亲这样的费心费情地整日琢磨我的心思。我说:“妈,我教您。”

  从那天起,母亲成了我众多学生里的最老的也是最认真的一个学生,我成了母亲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

  现在想起来,真是一种幸福,但是,那些日子,真的是难为母亲为我如此操心劳神。

  我教母亲识字第一入手的就是我们一家人的名字。

  首先我写了我爹的名字,母亲看着我说:“你爸的名字我会认也会写。”我看着母亲有些诧异:“您不是说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吗?这不是认识两个?”

  我妈嘿嘿一笑说:“刚结婚那时,你爸教我两个名字,我的和你爸的。”

  “哦,看来我不是您的第一任老师,我爹才是啊!”

  母亲看着我说:“那货还叫老师了,我不喜欢那老师,厉害的,认了好几次不会还打过我手了。他还真把我当成他的学生了。”

  我妈有时候就这样叫我爹,一声“那货”就算是称呼,我爹也答应。不过现在我妈很少这样叫我爹,一般都很文明的叫一声“大老李”。我爹个大,这是我妈对我爹的特殊称谓。

  之后我开始教母亲认识我们姊妹的名字。母亲记心真好又特别认真,我要求一个字写三个,母亲一准写五个。母亲说:“滴水还穿石了,一天识它五个字,一个月卡认它些字了,妈说不定就能读报了。”

  母亲真的做到了。那一个月,我倒是有时候不想教母亲了,但是母亲却怕我心里想别的,心甘情愿的当个好学生。

  母亲认字时还拿出来我爹在我们小时候教育我们的话来鞭策自己,母亲说:“学习不能门背后头吃馍馍,自哄自。”

  我把眼面前涉及到的字列了个清单,每天就这样五个五个的.教母亲。母亲把新字掌握了还让我检查前几天的旧字,看看忘了没有。我嫌麻烦有时候说不用检查了,我知道您儿会了。

  母亲又拿出我爹的话:“哎,你爸不是说要温故知新了。”我嘴里鼓捣着:“这又不是我爹的名言。”母亲没听见我说什么,母亲就认为我爹说的话就是我爹编的。她就把我爹看成了个最有文化的人。

  母亲什么牛鬼蛇神,甚至佛呀道呀大仙呀都不信,就信我爹,我爹就是母亲的信仰,我爹也是母亲的天。

  一个月下来,母亲真的没少识字,一个本本写的满满的。最好笑的是母亲让我给她举行了一次考试,母亲考了98分,一百个字就错了两个。

  一个是“厕所”的厕字母亲忘了咋写,但是母亲一定认识。一个是“超市”的超字,母亲给新造了一个字,走字拉了个刀,把口给丢了。我到字典上没查出这个字,属于母亲造字。

  那份珍贵的试卷可惜我没有保留下来,这是我给母亲当老师最遗憾的事情。

  郁闷不堪的一个月就这样在给母亲当老师的忙碌中度过了,灰色的日子被忙碌也洗礼的褪色很多。

  眼看着时间都过去了二十多年了,突然有一天我问起母亲当年认字的心情,母亲看着我说:“妈就是怕你心上不痛快,想让你养好身体了,才想起个那折套,妈学习哇有啥用了,妈有你爸有你们就啥也有了。”

  我看着母亲又想起她学习认真的样子,我本来就知道她学习都是为我呢。此时回忆,我黯然泪下。母亲啊,您还要怎么伟大呢?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15

  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从没进过学堂门。从我记事时起,她总是随父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辛勤劳动着。所以在她头脑里只有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收获,怎样才能把从集市上买来的猪仔喂得又肥又壮,至于什么是中秋,与农事来说无关紧要的,她全然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节气。

  今年遇到干旱,田地里半年来的劳作算是打了水漂,收获全无,重新下种可又没下雨,父亲就与同寨的三叔去三穗打工了。本来我们是不让去的,可父亲认为在家里也是闲着,于是母亲就一个人在家里料理家务及农事。中秋节到了,想到母亲一个人在家,我决定从江口回到石阡赶去老家看望她,陪母亲过中秋节。

  我利用没课的下午,准备好了月饼等其它吃食,到石阡后我商量小儿一同回老家,小儿说老家的路太难走了,就没去。对于小儿来说,老家在他的记忆里是那样的熟悉而又陌生 只记得是春节要去的那个地方,那里有爷爷和奶奶,除此什么也记不得了。第二天就是中秋节,直到那天下午我才赶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母亲见我骑车出现在她面前,甚是高兴,激动得合不拢嘴,半响才说你回来了!我说放假了,是中秋节。母亲喔了一声。母亲问我饿没有,家里吃的东西放在什么地方,让我自己去拿。我坐在台阶上休息,母亲在院坝里不停地翻弄着那些干瘪而发黑的稻谷,从众多的空壳中筛出饱满的穗粒,我竟然想不出安慰母亲的一句话来。而母亲说这是她今天中午的劳动成果,一天的口粮是吃不完的。虽然她是面带笑容而心怀满足的在说,我却从她的神色里看到了农人一年辛苦之后无果的无奈和心酸。随后母亲说还要去田里干活,无论收获多少,总得去看一下。我也跟随母亲去,母亲说我干不了这活,我笑着说: 小时候你们不是让我学过吗? 那时候是怕你们不努力学习,让你们知道干农活的辛苦嘛。 母亲解释道。但我从没有怨恨过他们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很多时候都是我以 要做作业 为借口给搪塞了。来到田里母亲在前面将完全没有稻穗的割倒,我就在后面给这些稻穗扎成个,晒干之后就是牛过冬的料草了,直到太阳下山,天快黑了,我多次催促母亲说今天没做完明天再做,活是做不完的,她才停下手中的活。我去解牛绳,母亲捆绑了一梱已晒干的谷草回家了。

  吃晚饭的时候,母亲特意为我做了一个鸡蛋汤。听别人说城里的鸡蛋不好吃,让我多吃一点,而她自己却不吃,说在家里能天天吃到,比我们方便。但很多时候,她都是将鸡蛋请人或自己上街带给我们吃了。

  吃饭后,我拿来月饼想让母亲尝尝,问她要什么口味的?五仁的、肉松的、火腿的、荔枝的、草莓的` 我念出一串的名字,可母亲也许从没听说过这些名字,更不清楚它们倒底是什么口味。不就是一个月饼吗?竟然还有那么多不同。我给母亲挑了一个火腿的,说里面有肉馅,挺好吃的。母亲接了过去,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了看,放在鼻子前闻了闻,却又将月饼放回了原处。她说现在才吃饭,吃不下了,并说一天在坡上干活饿了的时候吃。在母亲看来,月饼就是饿了的时候,还能当饭吃的。这与我们吃月饼的意义是如此迥异,母亲的这种看法更是实在和真切,而我们的看法却显得虚无和缥缈罢了。

  随后我一边与母亲聊天,一边看电视。电视上正直播中秋的圆月夜景。但我和母亲都没有出去看。月亮对于母亲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农忙时节,月亮能照着她出门,又能照着她回家。我与母亲谈到了父亲在外打工的情况,又谈到了我工作上的事。夜渐渐深了,母亲显得很是疲倦,竟不知不觉打起了瞌睡来,我再三提醒叫她去休息,她就是不肯。我好久没有回家了,她也许想多陪我坐一会,我将电视的音量调到最小。实在支撑不住了,母亲才去休息。第二天早上,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母亲又不知什么时候出门干活去了。

  这个中秋节,父亲不在家,只有我和母亲。我没有看到圆月,母亲也没有吃月饼,虽有太多的缺憾,但母亲收获了她的快乐,我得到了我的幸福!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16

  家徒四壁都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困窘。面对如此境遇,母亲着手的第一件事竟是指导没上过一天学的父亲认字识数。

  母亲20岁时,姥姥就去世了,那时舅舅、大姨已经结婚生子,姥爷常年忙得不着家,于是两年后,母亲草草嫁给了父亲。年轻的父亲除了脑壳活泛点、人品不错外,实在乏善可陈,即使在当时的本地农村,父母双亡、无房无粮的父亲也是下下之选。让人唏嘘的是,嫁到蔡家后,母亲的磨难才真正开始。

  婚后几年,她接连生下我们兄弟三人,其时,计划生育抓得正紧,一点陪嫁全被计生人员拉去充当罚款,只剩下两口红漆的樟木箱子和一个衣柜,家徒四壁都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困窘。面对如此境遇,母亲着手的第一件事竟是指导没上过一天学的父亲认字识数。从此,只上过小学三年级的母亲成了有模有样的周老师,在她的教诲下,父亲终于认识了湖北、广东、深圳等地名,虽然拆分后就又不明所以,但这仅有的一点文化确实起到了睁眼看世界的作用。

  每当日子难以为继时,母亲就到娘家化缘,几乎每个农忙季节,大姨、姨夫都会走几十里山路来帮忙。在舅舅的协助下,母亲又在乡村中学旁边开起了村里第一个小卖部。做生意的母亲确实是一把好手,对穷学生也言语温暖,以至于多年后,走在深圳街头,还有不少在广东打工的当年学生向她问好。

  1990年代,母亲和父亲一起到惠州搞起汽车运输,也挣过不少钱,但汽运终究有风险,一次事故就足以资不抵债,父亲还为此身陷囹圄。母亲独自回乡,从舅舅家拉来棉花加工成棉褥售卖。她用一根小竹竿,挑着棉褥走过了方圆百八十里的每一个村庄,愣是挑出了我们兄弟三人的学费和生活费。多少年后,我从电子地图上看到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村庄名字,一次次想起挑着棉褥走在崎岖山路上的母亲,禁不住热泪盈眶。

  日子有时苦得让人看不到希望,母亲也会大哭一场,但哭过之后,又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忙碌起来,一直熬到父亲出狱,全家团聚。再后来,父母重返深圳,开餐馆,做保洁,不管读书无用论如何甚嚣尘上,她坚持培养了3个大学生,还盖起了漂亮的楼房。为此,她整整10年没回老家过春节。

  去年5月30日晚上,父亲从深圳打电话来,说母亲突然消瘦很多,并且伴有间歇性头痛。6月3日,母亲请假从深圳回武汉,我带她到同济医院检查,很快确诊为肺癌晚期,已转移至骨髓盆腔,化疗也不再有意义。我托同学的姐姐转院到湖北省肿瘤医院,只奢望能减轻她一点痛苦。给她看病的主任医生医术精湛,还不时同她拉家常,鼓励她乐观面对。多少年粗粝地活着,一旦享有这样的.待遇,母亲竟有些不习惯,不停表示感谢,叮嘱我要好好感谢医护人员。她也觉得这次的病不同以往,精神稍好时对我说,“要真的是不治之症,就出院回家,不用花冤枉钱,反正你们兄弟仨已经长大了,只有军军(我小弟乳名)没结婚,这个家已经不再那样需要我了。”我们宽慰她是早期肺癌,再活5到10年没问题,再说为了没出世的孙子(当时我大弟媳已怀孕),也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听到这些话,母亲笑了。

  多方打听得知,印度产的易瑞沙对这种病可能有用,我们几经周折买了一瓶,母亲服用后有些效果,但终究无力回天。6月25日早上,表姐夫开车将母亲从医院接回老家咸宁,父亲和我们弟兄仨一起,到处敬神烧香磕头,还请了巫师、教徒到家中做法事、祷告,都毫无效果。此时的母亲已是油尽灯枯。临终前两天,母亲不停说话,声音清脆,逻辑清楚,内容广泛,用咸宁话安排家事,要我们起床去种玉米、栽油菜,又用普通话安排工作,凌晨5点强行要起床去为公司员工准备早餐。当时,我们都不认为这是回光返照,更愿相信奇迹发生了,甚至神迹显灵,但母亲还是在7月13日凌晨永远离开了我们。

  母亲一生爱憎分明、聪明要强,但有两件事她有苦说不出,一是因为宅基地引起纠纷,吃了亏却不能据理力争,因为对方是她视作长辈的二哥二嫂。比这更让她痛苦的是我小家庭的不幸,为了让我不至于太难做人,母亲从不在我面前表现过多的忧虑。只有一次在医院聊天,她叹了叹气,对我说:“这辈子没有一件事情值得开心。”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17

  母亲说:“小木匣的锁坏了,你给我换一个吧。”我接过母亲手中那把带着岁月锈迹的锁说:“行,下班后我去修锁匠那里看看。”

  还没下班,接到多日未见的同学电话,说他来出差,想见面聊聊。我想锁早一天买晚一天买没事儿,下班后便拉着同学一起吃晚饭。吃完饭还没到家,单位领导打来电话,让我明天出差一周。

  出差回来,妻小声对我说:“咱妈那木匣子里装的是什么宝贝啊?”

  “咱妈能有啥宝贝?”

  “整天走着坐着抱着那个木匣子,仿佛里面有天大的秘密。”妻努努嘴示意我,“喏,你看,睡觉都抱在怀里呢。”我望向坐在躺椅上睡着的母亲,果然,她的双手妥帖地把小木匣搂在胸前。

  这个小木匣是外公做的。外公是个木匠,那年有人拿了木材给外公,请他给即将出嫁的女儿做两个柜子。柜子做完,外公用下脚料做了这个小巧玲珑的木匣。外公虽是木匠,但外婆是个病身子,加上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的吃喝,没有余钱给就要出嫁的母亲买木材做嫁妆,小木匣成了母亲唯一的陪嫁。

  母亲欢喜地抱着空空的小木匣走出外公的`家,进了奶奶家的老宅子,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记忆中,母亲总把小木匣放在自己的枕头边,上面的小铜锁一直是锁着的。少年的我对小木匣充满了幻想与好奇,终于趁母亲不在家,用锤子把小铜锁砸开,迫不及待地打开小木匣,里面除了一股淡淡的松木香味儿,什么也没有。母亲回家后很生气,一把拉过我,摁在床边,照着我的屁股啪啪狠劲儿打,边打边说:“让你起邪心。今天不让你长记性,以后你也会对别人的东西起邪心。人,不能对别人的东西起歪心和邪心,你知道不知道?你说你记住了没……”那顿打啊,我的屁股都被打开花了,好长时间都得趴着睡觉。

  小木匣也不總是空空的。刚参加工作那年,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女孩喜欢书和苹果,我想用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赢得女孩的芳心。母亲拿出小木匣,拿来两个红红圆圆的苹果洗净、擦干放进去,把我给女孩买的书放在苹果上面。十几天后打开小木匣,里面的书散发着淡淡的苹果香。我把带着苹果香的书送给女孩,女孩望向我的眼神充满了欣喜与娇羞。

  后来女孩一家南迁,我的恋情就如风筝一般断了线。

  “锁买来了吗?”母亲醒了。

  “没,我明天一定买。”说完这话又过了四五天,我才去买了锁。母亲很高兴,没有责备我的拖延与忽略。小木匣上了锁,母亲依然一刻不离地抱着它。

  “我跟你说,我那天看见老王头和咱妈一起逛街,两人聊得挺热乎。你说咱妈是不是黄昏恋了啊?”妻说。

  “咱爸去世快二十年了,咱妈要真找个老伴,我还真同意。”

  妻说:“我也同意。”

  “妈,我看王叔挺好的,哪天请他到家里来吃饭吧。”我试探着对母亲说。

  “你王叔一点都不好。哦,我是说他可悲惨了,儿子儿媳要抢他的银行卡,这不,他说让我给他保管着。我说可不能放在我这里,我让他约了他的儿子儿媳,我去和他们谈了。我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再欺负老王头,就让老王头和他们脱离关系,然后把所有的钱和房产全部捐出去。我会陪老王头一起和他们战斗到底。他们都吓坏了。我这像不像你们说的‘女汉子’啊?”母亲笑了。

  过了一会儿,母亲抚摸着小木匣严肃地说:“我的小木匣,不能装别人家的东西,装别人家的东西,沉啊。”

  母亲走得很突然,却很安然,就那么抱着小木匣在躺椅上睡着了,再也没能叫醒。

  母亲离世一个月后,我让妻拿出小木匣放在桌子上,小木匣在母亲的抚摸和时光的浸润里闪着光。我轻轻扭动钥匙,打开小木匣,一股说不出的厚重味儿扑面而来。

  里面放着我和妻的结婚证。

  “妈这是怕我们离婚,把我们的结婚证藏着,日夜抱着……妈……”妻禁不住哭泣起来。妻用泪眼望着我说:“我们再也不要一吵架就说离婚好不好?”

  “嗯。”我的眼睛也开始潮湿。

  小木匣里本应装着属于母亲的故事,而普通平凡的母亲一辈子没有秘密。

  妻擦干泪,郑重地把结婚证放回小木匣里,锁好,放在了枕边。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18

  5月13日,也不知哪年哪月兴起了母亲节。想想自己,母亲离开我们整整三十年了,没有母亲的母亲节,我只好回忆有母亲的那些日子……

  母亲是满族人,当过几年小学代课老师,拿现在的话来说,大龄女青年嫁给了父亲。一过门,未生儿育女,却先当上了母亲,原因是父亲的第一个妻子因病去世了,有我的四个姐姐,三个大姐那时都出嫁了,只有最小的四姐才五六岁的样子。由于父亲在外地供销社工作,加上二大伯家有两个儿子,没有闺女,就托付给我的二大妈暂时扶养。母亲结婚后,和父亲一商量,又把我的四姐要了回来,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把四姐从小带到大,以至于出嫁成家。后来,母亲又养育了我们五个兄弟姐妹,把一个个养大成人。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来不知道累。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吃母亲奶水最多的孩子。母亲天不亮就起床,早早做完一家老小的饭菜,便一个个地叫我们起床上学,之后,她喂完家中的鸡呀猪呀,便下地忙农活了。母亲夜里睡得很晚,那时村里没有电,在昏暗的油灯下,不是给我们纳鞋底,就是给调皮的我们补衣裳。常言道“花不花,四十八”,由于长期熬夜,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刚四十多岁,眼睛花了,但她依然戴上老花镜,点着电灯,忙这忙那。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来不知道苦。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没有分田到户,由于子女多,劳动力少,分的口粮少,我家的粮食总不够吃。尤其在青黄不接的三四月,更是寅吃卯粮,可母亲从不向亲朋好友家借粮,别人问及此事,总是笑呵呵说,“够吃,够吃,家里粮食可多着呢”。母亲善于做饭,一开春,满树的榆钱挂满枝头,母亲叫上七岁的我,摘满一大筐榆钱,洗干净,再撒上玉米面,滴几滴香油,上锅一蒸,香喷喷的榆钱饭出锅了。有时刚下完雨,到山上挖野菜,把菜切碎,撒上芝麻面,把红薯干用碾子压碎,用筛箩过细,开水一烫,做红薯面野菜蒸饺,一出锅,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碗就吃,那叫一个香啊!至今,再也找不到童年的饭菜滋味了。

  在夏季三伏天,庄户人闲了,可母亲却更忙了,和我的大娘、嫂子们一起,合伙织老粗布,先经线,再染色,后装到土织布机上。土织布机就放在我家,母亲一有时间,手脚并用,就“叮咣,叮咣”地织个不停。顽皮好奇的我,看了几遍织布过程,悄悄趁母亲不注意时,也歪歪扭扭地织起布来,可母亲再次织布时,看见我的横竖不成行“杰作”,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又得重新返工,接着又“叮咣,叮咣”地织起布来。我本来想替母亲干点活,可却帮了倒忙,后来我也不干织布这个技术活儿了,没事拿起篮子割猪草或者砍柴火了。母亲为我们六个兄弟姐妹每人织了三铺三盖老粗布,也就是被面和褥面,也不知熬过了母亲多少个日日夜夜。如今,每当看见家里客厅沙发上的老粗布垫子,我便仿佛看到了母亲那“叮咣,叮咣”织布的身影。

  人生苦短,岁月如歌。我上初中一年级那年,早就分田到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了。生活的艰辛,家务的操劳,四十九岁的母亲明显老了,鬓角多了几缕白发,背也微微有点驼了。由于我小学毕业考了全乡第一,母亲硬是求人托关系,把我送到一个教学水平好的中学读书。那时每星期只休一天半,往返六十公里的山路,由于没有通班车,十三岁的我只能步行,有时半个月回一次家,母亲变着样为我做好吃的'饭菜。临行前,心灵手巧的母亲,用芥菜、黄豆、豆腐、碎粉条炒一大罐头瓶咸菜,带到学校再吃,在那物质匮乏、生活困难的年代里,这也是改善我在学校生活的最好食物。每每周日下午返校的日子,母亲总是送我到村口,扶着路边的白杨树,望着我很久很久,有时我猛一回头,走了很远了,母亲依旧站在那里,只有我走到了山路拐弯处,她才肯回家。可惜这样幸福的日子,才过了半年。在这一年的寒冷冬天,母亲为一大家人蒸了好几锅粘豆包,冻到外面,为来年春天再吃,一家人说说笑笑,很晚才睡觉。第二天早上,母亲再也没有醒来,就这样悄悄地离开了我们。

  如今,我早已娶妻生子,为人父母了,早已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又从内地支援新疆。在这个没有母亲的母亲节日子里,但愿母亲下辈子还做我的母亲,更愿天下母亲快乐平安,幸福安康!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19

  艾叶门前挂,香浓粽子情,回想昔日事,泪水满衣襟。

  又一个端午节就要到了,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母亲。

  屈指算来,母亲她老人家离开我们已经三个年头了,在这一千多个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我的母亲。

  在我们家乡有一种习俗,每逢端午节来临之前,家家户户都是要在门前挂上青青的艾叶或者是一种长条青植物避邪祈福。记得小时候我母亲就很相信这个,每逢端午节来临之际,她都要从外面找一些艾叶和和那种青色植物回来,然后,就让我们兄妹几个把它插在自家门框两边,说是能辟邪祈福,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幸福。

  那时候,我们还小,根本不懂得母亲话里的意思,只知道照着母亲的意思去做。再说了,我们兄妹几个也很乐意为家里做点事。安插艾叶和青条的时候,由于我年龄还小,个子不够高,于是,我就让姐姐给我找来一张小凳子垫在脚下,把母亲采回来艾叶和青条插在自家门前上,那绿色青翠的艾叶,散发着浓浓的植物天然香味,闻在鼻子里感到舒服极了。

  到了晚上,母亲便要把白天摘来的艾叶和几种我不知名的植物叶子混合在一起熬一锅子水,让我们姐弟几个洗澡,说是这样做就可以以驱邪欺负了。那时候,我们还小,不懂得避什么邪,不过,我们倒是觉得很好玩的,因为,浸泡在母亲亲手为我们熬制的药水里觉得很好玩,而且味道很香,而且,我们洗过澡的那天晚上,感觉到还真的`没有那么多蚊子咬我们身上稚嫩的皮肤了,晚上睡觉也觉得香甜多了。

  这种传统,直到到今天以外出车祸那年每端午节还一直保留着,只不过,那时候,我们兄妹七人都已经长大成人,都已经成家立业了,母亲便在每年端午节到来的前几天提前给我打电话,提醒我们一定要找一些艾叶和青条回来给我们的孩子们插在门上或者是熬水洗澡,虽然,我们觉得那是迷信,不可相信,但是,因为有母亲的叮嘱,我们便会满口答应母亲说,好的,妈,我们知道了。

  当然,端午节来了,最让我们感到开心的事还是跟母亲包粽子。那时候,由于家里穷,母亲包的粽子很单调,不像今天那么多种类,只不过,那时候母亲给我们报道粽子吃起来感到特别香。每年端午节前几天,母亲带着我们到后面山上去采一种不知名的植回来,把它物烧成灰做成灰水和在做粽子的材料里,这样做成的粽子,不仅色香浓厚,吃起来还感到味道独特,透着一种自然的草木清香,可口急极了。

  晚上包粽子时,我们兄妹几个跟着母亲打下手,感到高兴极了,因为我们觉得自己那一做,不但可以为家里做点事情,还能够吃上一顿美味粽子,心里自然感到悬赏分高兴了。

  那时候,我最爱吃母亲亲手为我们包的粽子了,等母亲刚刚包好粽子,我们一家人立刻围坐在桌子旁团团坐着,一边吃着香甜美味的家乡粽子,一边听母亲絮叨着她自己小时候的那些陈年旧事。母亲是个很怀念旧的人,只是由于她的娘家远在邵阳市隆回县,据母亲说,他们娘家那个地方跟我们这里大不一样,端午节包粽子每家每户都要在粽子里面放一些咸蛋或者是肉类做配料,虽然我从没去过母亲的老家,但是,我爸爸和我大哥以前去过,他们亲口品尝过母亲老家的粽子,听我老爸说,母亲老家哪里的粽子要比我们这里的的粽子味道可口,吃起来清香极了。

  以前,母亲在世时,不但要亲手为我们包粽子吃,还会跟我们讲端午节的故事,说农历五月五就是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我们家乡政府每年都要组织赛龙舟,家家户户晚上还要包粽子吃,说是为了记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那时候,由于我们都还小,根本不知道屈原是谁,只知道人们对那位名叫屈原的人非常崇敬。

  由于我们家乡是个山区,赛龙舟的小河距离我们那儿有二十几里路远,我们想去看赛龙舟都没有去成,原因是母亲不放心我们兄妹几个,而他们自己又要忙农活,根本就抽不出时间带我们去。

  虽然,我们从没有亲临赛龙舟现场,但是,我们却从电视上看到过赛龙舟。那阵势那场面真的是好热闹,好壮观哟!龙舟上鼓声阵阵,吆喝声声,“咚咚,一二,咚咚,一二”,选手们齐声呐喊着划浆声和漂流在江河上各种颜色的龙舟留在记忆的长河中,永远难以忘记。

  当然,最难忘的还有我那苦命的母亲!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 篇20

  小时候,家里日子拮据,母亲带着我们在学校西边的垃圾堆边,开了块菜地。

  菜地开得很辛苦,母亲先将散乱在坡地上的垃圾,拥在大堆上,再垒起一道石坎,将垃圾拦住,然后再将高坡上的土挖下来,垫到低洼处。我后来下乡了,发现梯田就是这样修的。当时我们姐弟年岁尚小,当教师的父亲几次要来帮忙,都被母亲拦回去了:“改你的作业去吧,这不是你干的活!”父亲心疼地看着母亲,歉意地搓着手,改作业去了。

  就这样,母亲带着我们姐弟扒扯了一个冬天,终于平整出了一块五六十平方米的菜地,我至今都想象不出,母亲瘦弱的身体里蕴藏着怎样的力量:白天为一家七口浆洗劳作,晚上我们都睡下了,她便就着父亲改作业的油灯,缝补衣裳,当年我们兄弟三人爬高上低,鞋子穿得很费,每天晚上我都是听着吱啦吱啦声入睡,那是母亲纳鞋底的声音。天亮了,一睁眼,便能看见母亲灶前忙着做早饭,母亲啥时睡觉,啥时起床,我从不知道,母亲辛苦,却从没听她抱怨过一句。

  到了清明前后,母亲便带着我们姐弟,用铁锨将整块地齐齐地翻一遍,用铁扒子把地里的石块清出来。把土块拢到一起,砌成田埂。每次干活时,母亲都笑眯眯,夸我们活干得好。地分成了垄,母亲又用铁丝编的小扒子,将地细细地梳扒一遍,把扒出来的小土块都打碎,整个地块就像绸缎般平整,漂亮极了。我不解地问母亲:“别人家种菜咋没有这样细呀?”母亲一边干活,一边擦着汗说:“孩子,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待地如人啊,你待它多好,它对你就有多好!”我当时只是看着母亲,茫然地点点头。

  结婚成家后,无论住在哪里,只要有可能,我都会在房前屋后,开一点荒地,种点青菜。到了西安,实在没地方种菜了,我便在杜陵租了一块菜地,星期天有空便去种种菜,我用母亲当年种菜的方法,精耕细作,菜长得特别的好,每当我蹲在菜地边上,吸上一支烟,看着一畦畦绿茵茵的青菜,就像看到了满面流着汗水,笑眯眯的母亲,我也理解母亲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待地如人。

  母亲在地里种了好多的菜,菜长得快,荒草也长得疯快,那段时间里,每隔几天,中午吃完饭,母亲就拿着锄头,顶着大太阳,到地里锄草。太阳晒得人满头大汗,我问母亲:“为什么要中午锄草?”母亲说:“凡是杂草命都旺,只有中午锄下的草,大太阳一晒,才能死掉。所以古人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一天。锄草时,我发现菜地里有几颗蒲公英,正开着一朵一朵黄灿灿的小花,我一阵惊喜,对母亲说:“这几颗蒲公英留下吧!你看它们多好看,多可爱呀!”母亲爽快地说:“好啊!不过孩子你要想清楚了,一块地里,你要想长好菜,就不能留其他的花草,你自己定吧!”

  长大了我终于明白了,人生有一种选择叫舍得,舍去的未必是不好的,舍也未必有得,但只要想得就必须有舍。只得不舍的好事哪里有啊。

  种菜的日子里,最高兴是每年十月的收获,由于母亲的精心和勤劳,我们家地里的菜总是比别人家地里的菜长得好,尺长的萝卜上青下白,实心的白菜宛如石枕。我们全家人肩扛手抱,忙活一天才把菜全部收回来,能堆半个厨房,总有好几百斤吧。这时母亲就会把我们姐弟叫过来,从菜堆挑出最好最大的萝卜白菜。让我们姐弟挨家挨户给邻居们送去两颗白菜和两个萝卜。送菜之前,母亲都会把萝卜上的`泥洗干净,把白菜上的老叶子剥掉。邻居们收了菜,都来谢母亲,母亲这时却反倒不好意思了:“自己地里长的,不值啥,都尝尝。”

  邻居们走后,母亲便带着我们把大一点好一点的萝卜、白菜挑出来。萝卜在院子里挖个坑,埋起来冬天吃,白菜就摆放在厨房的案板下边。其余的母亲就都腌制了萝卜干和酸白菜。这是我们全家人冬天的菜蔬了。年三十是白菜饺子,正月初一是萝卜烩菜。尤其是喝玉米糊糊时,母亲切一盘萝卜干,拌点辣面,滴几滴香油,呵呵,那真是又筋,又香,又有味。也许人生最珍美的,恰恰就是苦难的岁月里,那些最简朴的东西吧,就像母亲菜地里的那些萝卜白菜。

  今年春节,我用母亲生前的做法,清炒了一盘萝卜丝,醋熘了一个酸白菜,姐弟们一吃顿感味真情切,吃着吃着,大家突然就静了下来,我们都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的菜地。小弟默默地添了双筷子……

【我的母亲大人美文】相关文章:

我的母亲大人情感的美文03-30

父母大人的美文04-10

我的母亲美文04-27

纪念我的母亲美文04-27

我为母亲穿寿衣的美文04-24

我爱我的母亲优秀美文02-25

留住母亲美文经典美文04-10

母亲大人生日祝福语03-17

感恩母亲的美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