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心得体会

时间:2022-08-29 08:57:56 心得体会范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心得体会(通用7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读《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心得体会(通用7篇)

  读《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心得体会 篇1

  读了《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后,我对自我的专业化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论是实施策略还是具体措施中都对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将对我今后的成长有非常大指导作用。

  要想成为反思型体育教师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简单的过程,它需要体育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与提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知识、信念、行为和各种视之为当然的观点,转变那些不正确的'假设、信念,修正那些不合理行为,把反思的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才能逐步迈向反思之门。

  首先,要将反思渗透教学的全过程。即教师要进行全面具体的课前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对象、过程进行计划、安排、反馈、评价与调控,最后在课后对上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找出问题,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等。教师只有通过这些措施,形成对体育教学的系统反思,养成反思习惯,并使反思伴随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常规化而逐渐自动化。

  其次,要讲究科学的反思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反思方式,以提高反思的效率。

  第三,经常记录并剖析“关键事件”,以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突变事件的能力,促进教师的自身的发展。

  第四,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因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审视那些教学中的直觉判断,帮助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而且还可以为自己的实践提供多种可能,增强陈述自己行为的理论基础。

  要想成为一名反思型体育教师,就意味着要在反思的过程中,把个人的教学活动、集体的经历以及正规的理论、研究视为同样重要的因素,使自身的教育实践和思想更具有合理性。只有在不断的批判与反思中教师的教学才会得到持续地发展。为成为一名具有反思的体育教师而努力!

  读《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心得体会 篇2

  一说到师德,许多老师往往想到“爱心”。这是对的,但不够。师德当然包含着对学生的爱,但仅仅有“爱”还不够,还的有“爱的智慧”――如果真正爱孩子,必然会追求尽可能丰富的教育智慧,因为对孩子的爱,能够使一个教师变得聪明起来。

  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

  可以说,绝对大多数教师都有着真诚的教育情感,因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孩子热爱自己的职业;但作为一项事业,教育仅仅有感情是不够的,至少是不完美的。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由爱而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我们不能仅仅是向学生奉献心血、青春乃至毕生的年华,不能仅仅是因学生的成长和成功而喜悦,我们还应该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和人生品位;在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不断成长并走向成功,从中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为自己的生命喝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奉献的岗位,也应该是一个获取的职业;教师不是一支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一轮灿烂耀眼的太阳!

  而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必须做反思型的教师。何谓“反思型教师”?通俗地说,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工作的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这里的“思考”主要指“反思”,即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

  必须强调的是,我这里所说的“反思型教师”之“反思”绝不仅仅是“想”。20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当然,这四点决不是互相分离的,在反思型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完全是融为一体的,其中,思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各每一个环节。

  不停地实践。这里的“实践”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投入到学生之中,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和一般纯粹老黄牛式的“干活儿”不同,作为“反思型教师”的实践,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情感型”,就是带着感情投入工作,融入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和对学生的依恋之情;第二是“科研性”,就是不盲目地干,而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研究对象,把每一个难题都当作课题,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每一阶段都要有创新,都要有超越。

  不停地阅读。反思型教师同时是终身学习的身体力行者,他把阅读当作像每天都要洗脸刷牙吃饭一样的必须的生活内容。反思型教师的阅读,也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专业性”,教育名著、教学专著、教育教学报刊等等,都是阅读的对象;第二是“人文性”,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除了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反思型教师还要读一些政治的、哲学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学的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触摸历史的同时憧憬未来,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

  不停地写作。这里的“写作”实际上是搜集积累自己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教育智慧教育艺术的过程。和有些教师仅仅是应付职称评定的“写作”不同,反思型教师的写作同样也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日常性”,把写作当作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的写作点点滴滴地积累教育心得,而不是到期末为了应付校长才写一篇总结;第二是“叙事性”,就是写原汁原味的教育案例不必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不借时髦的“理论”和晦涩的名词来进行学术包装,就让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不停地思考。教育本身就是最具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所以教育者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情怀和独具个性的思考精神,当然地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这里的`思考首先指对自己的思考,即把自己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揣摩、琢磨、体验、品味着自己已经和教育水乳交融的日常生活;同时,“思考”也包括关注、研究、咀嚼、审视别人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如果这思考带有对自己进行检讨、解剖的意味,它便成了我所理解的“反思”,而这种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正是任何一个教师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回顾我从教24年的经历,我的反思主要包括:

  对教育实验的反思。既然是“实验”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如果能够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反思,即使失败了的教育实验,也是一笔财富;而对于成功的实验,同样需要以科学的眼光进行实事求是的剖析和评价。比如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搞的“未来班”实验,按说是当时大家都比较公认的成功实验,但我从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进行严肃的反思,结果促进了我教育观念的更新。

  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反思不仅仅是针对明显的教育失误,也包括对自己一切教育(含教学)行为的反思:和学生谈一次心,上一堂课,组织一次活动,甚至和学生交往过程中的某一个蕴含教育因素的细节,都可以成为我们反思的内容。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缘时而新,因人而异,都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完美,更具心灵的感染力。

  读《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心得体会 篇3

  新课改以它全新的姿态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经过近两年的观摩学习和工作实践,略得心得点滴,现整理成文,仅作为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

  一、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是新教材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有这样一则故事:曾经有两个准备外出打工的人在车站相遇了,上车之前听到人们议论:北京的人很善良,到那里就是什么也不干却饿不着。上海却不行,连问路都要钱。于是,原本要去上海的人改变主意要去北京了,而原本要去北京的人却想:还是上海好挣钱,我去上海。就这样,两人互相交换了车票去了各自想去的地方。几年后,两人再次相遇,到北京的打工者依然衣衫褴褛,仍然替人打工,而去了上海打工的人已经成为一名老板。这则故事深刻地启示我们:观念决定行为,而行为可以改变命运。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我们总是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甩不掉的是保守落后的教育思想,丢不开传统的教学方式,生怕学生听不懂,理解不透,因此讲得多、管得多,放手却很少。其实,教学中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即并非授之于鱼,而是授之于渔。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努力寻求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促使其改变学习方式,力求全面发展,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精心设计教案,在教学中善于反思和总结,练好教学基本功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教材的主渠道,而教师则是教材的实施者、学生的引路人。在教学中要务求实效,善于找到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为此,要精心设计教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设置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做到“心”动,再合理地安排活动,主要是思维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将“心”动升华为行动。因此,教师需精心提取问题,缜密地呈现问题并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同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悉心面对学生的每一个提问。课堂教学中还需精心安排教学时间,心中要有“时程表”,为教学的顺利实施留下空间和弹性,以防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和“不测”。课后要善于反思和总结,记录课堂中的成功之事,记下败笔之处、教学机智、学生见解及再教设计,以便于不断的改善教学方法,在反思和总结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练好教学基本功,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不懈的努力。

  三、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是顺利实施新课改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确立新的、正确的教育观念是首要的任务。新课改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培养其兴趣、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做人,同时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的学习信念,使其认识到学习并不光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祖国,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努力。

  教学中提倡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关爱学生,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体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深刻道理,用“爱”给予学生无穷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具有多种智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所在。而我们的学生是发展中的具有巨大的潜能的独立的人,因此我们要树立坚定的信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差师眼中才有差生。

  评价是为了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师应该公正、合理而科学地评价每一位学生,正确评价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善于表扬、敢于否定。要“善待”学生的错误。由此,想起刚来四中不久,学校政教处要各班上报“阳光爱心辅导班”成员名单。由于缺乏调查研究和慎重考虑,只是稍做调查和询问了解便上报了四人名单。后经过调查与了解,发现他们只是有些好动、自制力差,其它并无大的坏习惯,为此我深感懊悔,不该这么心急地把他们送去进行“特别辅导”,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因为我知道“愈是不可爱的孩子愈是需要得到更多的爱”。如果我当时多与他们谈心交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护和关心,那么用这种“爱”的方式远比那种“特别的爱”有效得多。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勇于开拓,具有“冒险精神

  创新是发展的前提。新课改中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要使学生有创新能力,教师本身就要有敢于“冒险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新教法、新学法。《数学写作》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适时的情况下可培养学生学写数学日记、数学周记、故事、趣事等,这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数学兴趣,同时还可监督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制定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树立自信并培养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又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真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提高能力、提升自我,以推动教育质量得体高,促进教育的发展。

  读《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心得体会 篇4

  一、反思是中外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我们现在所说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以一个研究者的心态和眼光,去审视、思考、分析、探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写教后记、日记、随笔等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写,是最好的反思;写使反思更具体,更深刻,更缜密,更理性,更易于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魏书生强调,不写研究文章的老师只不过是经验型的,而常写者极有可能是创造型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最近发表的《我,长大的儿童》一文总结道:“于是我就拿起笔去写,写随笔,写散文,写经验,写论文,也写了专著",“我觉得通过概括,通过写,把零乱的思路、浅表的认识,变得条理化,清晰了,深刻了。”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二、写作反思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1、教后记。他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小结,也是对自己教学行为和体验的'自我评价与对话,是改进教学策略、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教后记,通常是教师依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氛围与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总结,是教师教学的再备课。一好的教后记,可反映出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意识和吸纳新理念、新经验的能力,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总结教学得与失,经验与教训的能力,学科教学测量和运用评价能力,教育科研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教后记可长可短,长可千言,短可几百字,可总结经验之得,可反思败笔之处,可分析问题原委,可指定补救措施,还可捕捉课堂上的机智亮点等。教后记要力争体现纪实性、客观性、思想性和针对性。

  2、教育日记。即教师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用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苏永新教授认为:“中小学教师,我是不大主张去进行对他们而言比较遥远的理论探讨,绝大部分的老师的科研可以是日记的形式,随笔的形式。”写教育日记能够自己和自己对话,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法宝。

  3、教育随笔。即教师记录观察到的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属于散文体裁的文章。它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是从实际出发,写自己的心思、体验与感悟。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是大教育家,他们的主要作品就是教育随笔。著名学者李镇西是这样评价教育随笔的:“对于普通教师,甚至可以提倡这种表达——教育理念可以朴实地阐释,教育情感可以诗意地抒发,教育过程可以形象地叙述,教育现象可以激情地评说。”

  读《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心得体会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在座的老师们:

  上午好!

  我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代表景小的青年教师们在这里和各位做这样一次主题交流。我先简单地作一下自我介绍。我是20xx年9月加入到景小的教师队伍中来的,算起来,参加工作也已经2年多了,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教师到迅速成长为能够基本胜任教师岗位的青年教师,我想说,我是幸运的。从最初景小构建新三年发展规划之日起,我便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帮助指导下迅速找准自己的定位,结合学校的新三年发展目标,制订了教师个人自主发展三年规划。时至今天,已是规划制订的

  第三年了,下面,我想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及个人规划的制订和实施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对制定三年规划重要性的认识)

  古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只有在做之前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才能在开展的时候比较顺利地进行。就好比上一堂哪怕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课,作为老师,也应该从教学目标入手,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当今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要有一个适时而合理的规划,使自己在进行教育事业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来前进和发展,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于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而言,教龄不长,教学经验不足是我们的弱势,但同时,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尝试是我们的优势。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扬长避短,发挥我们最大的优势呢?很显然,一份合理而适切的职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结合学校新三年发展目标,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20xx年开学初,华师大支持景小合作办学项目工作正式启动。在此契机下,校长室统一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紧紧围绕学校的新三年发展目标,制订教师个人自主发展三年规划。这对于那时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我而言,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学校领导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师资培训学习和专业化发展尤为关注。通过一系列校本培训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让我们迅速适应教师岗位。

  紧接着,又聘请华师大教管系的郭继东教授来为我们作“教师专业发展——今日的要求”、“如何制订教师自主发展三年规划”“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若干”“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等讲座,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为我们青年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指名了方向。于是,我认真学习了景小新三年发展规划的相关文件,围绕景小三年发展的总目标,即“用三年时间(20xx.9~20xx.8),使我校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学校内涵发展方面有显著提升,成为地区有影响的、有综合竞争力的一流的新型学校,力争区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为A等。”

  相应地制订个人发展总目标。即: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不断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紧跟课改新理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思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成为一名既“专业化”又“个性化”的老师。随后,我在认真思考各个基础性指标的前提下,分别从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信息技术信用和发展特色等方面制订了相应的发展性指标,包括每一年所要达成的目标和相关的措施。如果说学校的新三年发展规划为教师制订自主发展三年规划指名了方向,那么反之,教师的自主发展规划也应能够体现学校的新三年发展目标,这样才能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执行和调整个人自主发展规划)

  制订一份规划并不难,难的是身体力行地去实践。我深知,三年,能让你变成一位教育能人,也能让你只成为一名教书匠。因此,唯有脚踏实地,才能为我的专业化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于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从点滴小事做起,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寻求自我突破。在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中,把师资队伍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提出“通过专家引领和指导,加快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并逐步内化为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行为。”我也把它作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之一。20xx年开学初,校领导便为我牵线搭桥,让闵行区研训员朱新亚老师作我的代教老师,深入课堂指导我上课、评课;20xx年5月,我又趁着景小与华师大附小合作的契机,幸运地成为第二批赴华师大附小学习的老师之一。整整两个星期,深入附小的课堂,倾听张计蕾老师和其他附小的老师,倾听学生;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区里的新教材培训学习和听课评课活动,利用每一次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添砖加瓦”,努力将新的教育观念内化为我的教学实践行为。

  当然,在执行个人自主发展规划的同时,也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对某些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换而言之,由于教育的对象参差不齐,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附小学习期间,我有一节汇报展示课《数星星的孩子》。事先,我在本班试教了一下。里面有一处语言训练点,原本以为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没想到得到的答案却是只字片语或者大同小异。几番思考后,针对同一道题,我重新设计了有坡度的语言训练点,后来在附小的课堂上,学生明显开阔了思路,表达的内容也丰富许多。课后我问自己,既然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那么怎么样的语言训练点才是最合理有效的呢?当时我就下决心把这个问题作为近阶段的研究重点,并将它提上了个人自主发展三年规划的教育科研一列。20xx年6月,我在第二届“景东杯”课堂教学评比中执教了课文《找骆驼》,课中,我设计了有效的语言训练点,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课后,我在原先的“如何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点?”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如何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同样将它作为我新学期研究的重点。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它们对于提高课堂实际的效果的研究价值极大。显然,课堂是我实施个人自主发展三年规划的根据地,同时也能帮我及时调整个人自主发展目标。

  (在反思中不断进取)

  在教师自主发展三年规划的实施和调整中,我成长迅速。先后取得了区品社学科设计比赛的三等奖、区好习惯方案设计的二等奖、“景东杯”课堂教学评比优秀奖等好成绩,同时还有多案例和论文在校内获奖。20xx年底,我又和宋书记一起参与了全国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小学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及实践研究》的研究,为推动个人自主发展三年规划的稳步实施迈出了扎扎实实的一步。当然,作为青年教师,在我身上还存在很多不近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专业知识缺乏,反思的自觉性不够高等等。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生的、整体的、全面的、而又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和合理的规划。自觉反思和合理规划才能使教师专业发展道路更顺畅,成功的机会才更多。因此,我会继续紧扣学校的新三年发展目标,朝着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的目标而努力。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读《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心得体会 篇6

  论文关键词:反思型教师教育价值应用

  论文摘要:高师数学教育中实施反思型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在高师生的三个学习领城即数学学习、数学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实习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可提高他们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反思型教师教育是高师数学教育现代发展的时代要求,对促进高师数学教育改革,提高未来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反思型教师教育,是指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培植教师的“反思”意识,使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构建,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简而言之,就是培养教师具有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研究、改进的能力,对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的社会价值等问题进行探究和处理的能力。而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地对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进行解析和修正,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科顿和斯巴克斯将反思的过程概括为五环节:(1)选择特定的问题:(2)开始收集问题有关的信息;(3)建立各种假设以解释情景和指导行动,深思各种行动的效果;(4)实施行动计划;(5)对行动进行观察和分析,开始新一轮反思循环。在此,我们就高师数学教育中实施反思型教师教育的价值及反思五环节在高师三个学习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高师数学教育中实施反思型教师教育的价值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者的专家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众多的理论与实践证明,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能在反思型教师教育模式中得到较好的改善和发展。对于高师数学教育而言,实施反思型教师教育的价值尤其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具备反思意识和能力是高师生坚持科学数学观的必然要求。数学知识是可误的且可以纠正的,应对数学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反思。数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数学的发展是一个辨证的过程,其中既有连续的一面又有不连续的一面;既有证实,又有证伪;既有猜测,又有论证;既有排斥,又有积累。如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笛卡尔解析几何的创立、微积分的创立以及现代数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都是在反思的基础上成功解决的。由此,要使高师生以科学的数学观为指导进行学习和教学,就必须培养他们的独立反思思维,“对所学知识,能自信地提出异议,不求盲从,只承认合乎理性判定的知识”。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进行监控和调节问题的能力。

  2.反思是高师生通向更新教育观念的道路。张莫宙先生指出:“所谓师范性,就是善于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能力。”这里的“转化”表面看似乎在方法和技术方面,实质上更多的是在观念层面上。现实情况是高师生或多或少地在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数学学习经历以及日常生活中形成先人之见或思维,甚至固守经验之谈,如高师生在解题教学中强调“所有的已知条件都要用”。实践证明:纯粹地着眼于高师生某些过时观念的更新,往往流于空泛甚至悬妙,高师生难以把握和接受。而要使他们内化新观念一般都要经历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等五个由浅人深,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这就需要引导高师生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即正确认识其中不当或矛盾的成分,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解释情境或指导行动,体验实施行动计划的效果,从而相信,认可新的教育理论,达到更新教育观念的目的。

  3.反思能使高师生对教学行为的认识由必然王国上升到自由王国。教育实践具有高度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情境性,由此,教学需要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但是高师生在教育实习中很少反思教学行为的适用范围,也不了解或没有挖掘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如他们把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挖掘数学教材全部归因于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因此,教师必须引导高师生反思,即对他们教学行为的表现及行为之依据进行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达到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从而对教学行为的认识由必然王国上升到自由王国。

  二、反思五环节在高师生三个学习领域中的应用

  高师反思型教师教育要达到高师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由他控到自控到自主地反思,应提供条件和机会让他们接受反思训练,掌握反思的.策略,体验反思所带来的学习效能和教学效能的提高,从而善于反思,重视反思,勤于反思,乐于反思。而反思作为一个过程,应有相应的模式作为反思者操作的凭借。综合杜威、科顿和斯巴克斯等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在高师生学习的三个领域即数学学习、数学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实习中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可遵循反思五环节兰产生具体问题一反思学习一制定计划一检验一评价。由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为高师生做好这五个环节提供条件:(1)创造外部环境促进高师生的自我反省并引起必要的“认知冲突”,如教师可以经常向高师生提出三个问题:“为什么?”、“什么?”、“怎么?”,培养高师生的问题意识;(2)抓住关键问题加以启发,激发和指导高师生查阅相关资料;(3)监督他们制订解决方案;(4)给他们提供机会检验;(5)让高师生进行自我或集体评价,从而相信、认可所获得的知识。下面是反思五环节在高师生三个学习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1.数学学习中反思。数学学习需反思的内容很多,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思考过程、与数学活动所联系的问题等,其中每一个方面包括一些子问题,如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涉及哪些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是如何应用的,运用的过程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科研成果,如引导高师生在数学学习中根据自己的情况、反思中所提出的问题,做好反思五环节。例如,高师生提出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子问题一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教师试图回答问题一获取有关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一迁移到另一数学问题一评价自己的迁移效果。

  2.数学教育理论学习中反思。在数学教育理论学习中,高师生应以获取新的教育理论作为促进反思的契机,从而发展或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具体地说是将新的教育理论与自己对教学实践的理论假说进行比扩和鉴别,主动地质疑和释疑,将所倡导的教育理论转化为所用的教育理论。一般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等帮助高师生做好反思五环节。例如,针对高师生认为情感目标很假或不重要的情况,笔者组织他们听取了一节能较好地实现情感目标的数学课:教学法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以及精神需要,学生在轻松愉快、乐观的体验中强化了智力活动,课后还意犹未尽。高师生认识到实现情感目标能使中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此,他们提出反思学习(询问教师或借鉴科研成果)一反思计划(设计教案,实事求是地制定情感目标)一检验(解释新情境或实施相应的教学改进计划,并进行观察调节)一评价(高师师生交流讨论,加强结果反馈)等感兴趣的问题,最终达到更新观念。

  3.教育实习中反思。人总是遵循着“实践一反思一实践”的规律成长、发展的,田此,教师可根据已有的科研成果,如中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川,引导高师生以理性态度审视自己或他人的的教学,使他们不断反思自我对数学,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对经验的认识,改进教学,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例如,高师生发现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什么上新课要复习相关知识,为什么教师加人生活化例子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一反思学习(高师生询问指导教师或查阅资料知道这是数学建构观的应用,接着理解其实质及思考如何应用)一反思计划(设计教案,如以“物以类聚”引出集合的概念)一检验(在教学中积极实践,适时进行观察调节)一评价(中学生和指导教师点评,加强结果反馈)。

  读《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心得体会 篇7

  如今,“教学反思”这个词汇在教育教学界非常时髦,可以说是遍地开花,读后感:做反思型的教师。为了不使自己“落伍”,更重要的是让自己了解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经验方法,我也赶紧找了一些相关的书籍来阅读。因此有了以下的感受和思考。第一要把新课程理念作为反思的参照标准。具体说,就是以新课程理念为出发点,用其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常思考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今后还要做些什么,这样的反思就能使新课程的理念逐步在课堂上得到体现和落实。第二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学生时时刻刻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教师,从学生的行为、思想状态、学习成绩及学生对老师的期待都会反映我们的教学状况。有一次我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原来上课一直认真听,积极回答问题的个别同学精神状态大不如以前,课堂纪律也有些松散,上完课后我经过反复思考总结,原来由于某一些知识点在课前准备不充分,使得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另外由于教学方法不灵活,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造成这种状况。

  第三、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从教师的角度来对我们自己的教学观念、行为,设计理念进行深刻审视,要抓关键事件,从而捕捉住发展自己的机会。反思我自己,优点是善于学习,责任心强,但教学水平不高,平时教学中的关注点是学生的考试能力及考试成绩,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落后,读后感《读后感:做反思型的教师》。寻找原因:思想懒惰,接触范围狭窄(只限于本校教师),教育文献读的太少,与同行或专家交流不够。及时寻求对策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用理论武装自己;拓宽与充实学科知识;注重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交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尽快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第四、通过邀请同行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听别人(包括老师、学生)的评价。教学反思,需要“镜子”,别人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和反应,是最好的参照物。通过虚心听取别的.老师的意见,积极地开展课后的学生调查工作(一周一次或者一月一次),从中获取改进的办法。邀请同行或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与他们交流和对话及自己的潜心琢磨,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会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部分或全部的重建。 第五、通过阅读教育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学习教育教学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接受新的信息、观点,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与自己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差距在哪里,找出原因及时调整。最后,对于反思后得到的经验或方法要用于实践,因为反思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在于变革实践,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运用于实践也是为了检验反思后的方法经验是否正确,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循环往复,就可以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教学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在实践中掌握了它,无疑为我们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增添了一件重要的工具。

【读《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做一个研究型老师培训心得10-22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学习心得领悟三篇09-16

做智慧型的教师心得体会05-14

做智慧型教师心得体会05-02

做学习型教师心得体会02-09

双师型教师培训心得体会05-07

美术手型画教学反思11-07

做一个幸福教师的心得体会02-06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