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读书心得

时间:2022-10-31 20:26:03 读书心得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行为金融学读书心得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心得了。那么你会写读书心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行为金融学读书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行为金融学读书心得

行为金融学读书心得1

  大多数投资者都不会对于行为金融学陌生,至少对那些具有行为金融学批判的代表性的例子都能绘声绘色地说出几个来。但是能够不在投资中犯相关错误的人属于凤毛麟角,我可以保证的是我自己就经常犯这些错误。因此如果想改正这些坏习惯,仅仅靠听几个有趣的故事甚至牢记在心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系统地学习、实践和反思,并且经常温故而知新。行为金融学的重点不是金融,而是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就像数学一样,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分成经济数学、历史数学或者音乐数学,行为学本身就是一个基础的学科。可能是用在其他领域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吧,于是在金融领域因为经济效益的原因而被大大发展起来,还有人因此得到了诺贝尔奖!看来并不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呀!我们更应该信奉的是“男怕选错行”。

  行为金融学的起点应该是“人类是理性的这个观点遇到的挑战”,人类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虽然我们都认为自己是理性的,或者至少认为我们可以一旦认真起来就可以做到完全理性,但是很遗憾我们其实做不到!这种不自觉的非理性贯穿了我们的一生!在投资上,我们会因为这种感性或不理性而亏损,所以非常有必要好好学习、学习。

  在市场是否有效的观点争论中,最有意思的'是法码和泰勒的争论。前者认为“市场是不可预测的并不意味着市场是有效的”,而后者则反驳到“投资者的非理性也并不能证明市场是无效的”。娱乐和辩论的效果是做到了极致!

  行为金融学告诉我们,包括我们在内的人类经常会犯的错误,很多在人类进化过程形成的有效地思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金融领域是无效的。但问题是如果我们大多数人都学习了行为金融学,并能以此规范自己的思考和行为,那么以前无效的方法现在就有效了,而以前有效的方法现在就无效了。所以和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的对错是相对的,从这个角度上看,金融和投资更应该归属到社会学领域。所以如果我们不是想通过教授经济学和金融学来谋生,大可不必像萨缪尔森那样对待持有异见的学生都这样嫉恶如仇,呵呵!在努力学习和认真思考的同时,对一些经济学里的过度计量和金融学里的过度计算,大可不以为然,以娱乐心态面对之!

  好好学习行为金融学,哪本书都可以,系统是最重要的。

行为金融学读书心得2

  神经科学家发现的最新证据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当个体屈服于群体观点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在上述研究中,使用了3D图像旋转识别,即展示两个图像,受试者必须确定第二个图像是否是由第一个图像旋转得到的。

  当人们独自进行这个测试时,他们的表现非常好,正确率接近90%。不幸的是,当他们可以看到该组的其他成员给出的答案时,他们的表现变得很不一样。答题正确率降到了59%左右。

  作为神经系统科学的研究,受试者在做这个游戏时要接受脑部扫描(核磁共振)。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随大流时,他们与逻辑思维有关的大脑区域的.活动似乎减少了。简而言之,他们似乎停止了思考。

  当一个受试者与群体发生冲突时,大脑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杏仁核活跃了起来,它是负责大脑情绪处理和恐惧的中心。与多数人不一致不仅会引发心理上的恐惧,而且也会导致生理上的疼痛,实验表明与群体发生冲突所引发的社会排斥感会使得受试者大脑的前扣带皮层(cingulate cortex)和岛叶(insula)变得活跃,这两个区域可以被真实的身体疼痛所激活,从而导致生理上的痛苦。心理研究表明,遵循不从众的投资策略的痛苦堪比隔一段时间就把手臂折断一次。

  以上节选自James Montier的《行为投资手册》,我把他的书最近都翻了一遍,发觉这哥们把几乎同样的内容写成了不同名字的书,一会叫价值投资一会叫行为金融学等等,所以你们想读他的书的话找一本来读就可以了。

行为金融学读书心得3

  这是一本教材,也是一本关于投资的好书,尽管我不喜欢其中“严谨”的数学证明,使用一个逻辑严谨的工具去解决一个本来就不严谨的问题有点儿像个书呆子,但是结论依然很有价值。

  1、关于数量投资的“复习”

  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默顿等三人的期权定价理论,FAMA的有效市场理论,资本结构的MM理论。

  2、预期效用理论及其挑战

  效用曲线。预期效用理论的公理化假设,优势性(A至少一个方面优于B而其它方面不亚于B,则A优于B)、恒定性(独立性,与描述方式无关)、传递性(A>B>C)。

  对预期效用理论的挑战,三大效应:确定性效应、同结果效应、同比率效应。其实都说明预期与概率的非线性。

  反射效应:非对称,收益范围内的风险厌恶、损失范围内的风险寻求。

  概率性保险:概率性保险不如偶发性保险易于被人们接受。

  孤立效应:忽略选项中共有部分,强调差别部分。

  偏好反转:保险VS赌博。猎人和牧场的例子。买价和卖价巨大的差异。“损失之后为恢复支付的代价”远远大于“事先为避免损失而支付的代价”。

  隔离效应:愿意等到一个已经知道的消息公开之后再决策

  3、股票与基金

  股票的溢价

  封闭式基金的溢价发行、折价交易(折价率大幅波动)、清算和封转开时的价格回归。

  动量效应VS反转效应

  过度反应VS反应不足

  基金的规模与好坏转变规律

  一月效应

  4、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

  贝叶斯规则:好人做好事VS做了很多好事的人差不多是好人,先验。

  人类像“幼稚的科学家一样思考”,认知时:行为者行为的一贯性、统一性、特殊性。认知吝啬鬼。

  算法VS启发法

  (1)启发法分为,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锚定与调整启发法

  代表性启发法的偏差:对结果的先验概率不敏感、对样本规模不敏感、对偶然性的误解、对可预测性不敏感、有效性幻觉、对均值回归的误解。

  可得性启发法的.偏差:由于例子的可获取性(亲身经历、形象)而导致的偏差、由于搜索效率而导致的偏差(R例子)、意向偏差(可描述性)、虚幻的相互作用。

  锚定和调整启发法的偏差:锚定效应、价格黏性、货币幻觉。

  (2)框定偏差:

  背景对判断的影响:对比效应(热冷水试手)、首因效应(高估第一个因素)、近因效应(高估最后一个,时空上距离最近)、晕轮效应(对于军官和老师的各项评价指标之间严重的相关性,每个人的判断都如此)、稀释效应(信息更多时对于决策的实质性因素的削弱,也类似动量和反转效应)。

  框定依赖偏差:一个对于治愈率和死亡率不同描述导致决策不同的例子。框定违背恒定性(描述方式不同)。信用卡推销时把现金和卡买的差价说成现金打折而不是信用卡收手续费。

  (3)心里帐户:

  (4)证实偏差:寻求支持某个假设证据的倾向,而不是证伪。选择性解释。

  (5)时间偏好:今天决定一件事是现在做还是明天做VS10天前决定是今天做还是明天做,决策可能会完全不同。

  5、金融市场中认知、情绪和行为偏差

  过度自信:过度自信与事后聪明偏差、过度自信与过度交易

  损失厌恶:2。5倍。禀赋效应(如果定价,人们为得到一种利益所支付的最大值,远远小于放弃支付的最小补偿值。避免失去现在的禀赋的效应、安于现状的偏差、禀赋效应导致交易惰性,与偏好反转中猎人和牧场的例子的比较)、短视的损失厌恶(追求短期利润,而不是长期收益,过度交易,关注波动)。

  后悔厌恶:不愿意承担责任,尤其是独立承担。

  处置效应:继续持有亏损而卖出盈利的股票。不卖就不算损失。

  投资者情绪:周期、波动。理性交易者、噪音交易者。

  羊群行为:

  模糊厌恶:喜欢做熟悉的事情,而回避不熟悉的。

  本土偏差:

  6、前景理论

  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的理论,系统违背效用预期理论的三大公理。

  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不是中心对称的反射形状。100次赌博和一次赌博的不同决策。刚损失20xx元与没损失人对于一个1000元50%概率赌博的不同决策。39美元两种不同步骤但是规则完全相同的不同决策。

  决策权重函数:小概率高估、次确定性、次比率、端点性质不良。

  前景理论可以解释期权微笑、处置效应。

  7、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金字塔结构:安全性、潜力性、期望值。

  19世纪法国心理学家勒旁的心里群体理论:冲动性、服从性、极端化。很有借鉴价值!

  美国投资分析家尼尔的逆向思维理论:人性基本弱点是互相模仿和互相感染。

行为金融学读书心得4

  本书共分为8个主要部分,1。心理学基础;2。不完美市场;3。投资风格轮动;4。股票估值;5。投资组合构建与管理;6。资产配置;7。公司财务;8。指标。(这次主要是1,下次2)

  其中,5、6、7对小投资者意义不大,这里的介绍会简单带过(几万,十几万,小几十万,没必要研究股债与现金平衡,更没必要也没实力搞什么资产组合配置,老老实实工作生活,多挣点钱就ojbk了)。

  首先。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中的两个主要观点都是持质疑(也理解成否定)观点,1。理性人;2。有效市场。

  这主要是因为,由于交易过程中,交易者存在认知偏差,在交易过程中信息获取也不完全,进而导致,一段交易期内,”理性人“并不存在,进而导致”有效市场“并不能充分体现。

  尽管接受过经典理论教育的经济学研究者很不舒服,但不可逃避的是,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确实不是传统经济学家所热爱的理性人。

  这主要是因为,投资者并不能像经济学家那样,根据实际问题动态求解,他们更多地是用一般性经验法则来处理赢面而来的`海量信息。在这种实际背景下,行为金融学更倾向于用心理学依据而不是“理性人”来研究交易者。

  接受信息不完整,处理信息不符合逻辑,必然会导致交易者出现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的方向不同,会带来三种不同的心理学效应,偏差下的过度乐观,偏差下的过度自信,偏差下的认知失调。

  偏差下过度乐观主要是由于多种心理偏差引起,包括控制力错觉和自我归因偏差。这会使得投资者出现多种投资误区,包括被随机性事件欺骗,总以为自己掌控者局势。而自我归因偏差,则是指,挣钱了我牛逼,亏钱了你咋没去死个马。过度乐观地心理学偏差,简单地说,就是“正面朝上我就赢,而反面朝上不一定会发生”的赌徒心理。

  偏差下过度自信,则是指,人们总是比过高估计自己正确的概率(统计学显示,即使在人类确定自己正确的情况下,也只有80%的结果会如他们所料正确)。表达出过度自信的的个体,通常不太擅长纠偏,也就是校准自己的判断和预期。

  这两种认知偏差,表现在投资上,主要是大多数投资者的买进卖出交易,更多是出于偏差下过度乐观和自信的心理因素影响。投资者还存在偏差下的认知失调。这是指,当市场表现与自己的信念或者假设不符时,人们所经历的内心冲突,他们通常会迅速地自我否定,改变或者放弃原有认知,已规避认知失调带来的心里不适。

行为金融学读书心得5

  我读的这本金融学是一本用于MBA初级教程的入门读本。相比而言,本书的涉猎范围更加广泛并且特别强调一般原理。本书将经融学的所有分支领域公司财务、投资学、金融机构学囊括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金融学更像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期的分配。金融学的分析方法有三个支柱;跨时期的最优化、资产估值、风险管理。这些内容的核心是一些运用于所有分支领域的基本法则和原理。

  本书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解释金融学是什么,对金融体系进行了概要介绍,并描述了公司财务报表结构与运用。第二、三、四部分分别阐述了金融学的三个理论支柱,并重点说明金融学如何运用于家庭与企业的决策。第五部分是资产定价的理论与实践,解释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并对期货、期权以及高风险公司债卷、货款担保、杠杆融资等或有要求权的定价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讲述了公司财务问题:资本结构、兼并与收购、投资机会的.选择权分析。

  这本书总的来书还是比较基础的,运用许多实例说明在金融决策中理论如何起作用。对于一个分本专业的学生来说,我并不能把着本书读得很透,但是了解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各种形式的银行、储蓄机构、投资基金、保险市场等等。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也有这么久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不了和经济打交道,了解一些金融常识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社会。

【行为金融学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行为心理学读书心得06-03

组织行为学读书心得06-16

规范保教行为的心得01-07

金融学案例分析的心得体会11-01

员工行为规范心得01-13

组织行为学学习心得06-20

组织行为学学习心得05-12

学生行为规范心得体会12-29

组织行为学心得体会02-19

学习员工行为守则心得(精选10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