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

时间:2023-03-07 19:28:17 心得体会 投诉 投稿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5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5篇)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

  我们不懂孩子的世界,就如他们不懂我们一样。

  公园里、马路边、田野间处处可见的植物,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普通的玩物。因为,小时候的我们没有精致的玩具,没有太多的课外作业,有的就是自然界赋予我们小精灵,那些绿油油的小草和鲜艳的花朵常常能吸引我们的好奇心。于是整个童年,我都与它们为伴。那些活在小镇上的童年,那些与植物相伴的岁月带给我对植物天堂的.无限遐想。

  空闲时,和邻居或者同学去采摘植物,编成花圈或集成花束。跟着父母去田间时,又可以认识各种植物,增加对自然的了解。这些陪伴了我整个童年的伙伴,不管在我天真烂漫时,还是在我内心成熟后,都无法使我抵御它们的诱惑。

  放眼当下,孩子们已经不再孤单。拥有许许多多玩具的他们给了我一种对植物不屑的感觉。可是,今天他们用行动和向往证明了我的感觉是错误的。

  上午整整一节的植物鉴赏课,他们都非常活跃地回答问题,只是为了拿那么一棵微不足道的小植物,更令我想不到的是,他们居然连一棵小草都不放过。对于此,我只能很无奈叹惜:原来是我不懂他们,但我也很高兴我们原来都一样。

  植物对于童年的我们到底有多大诱惑?今天,我得出了答案:尽管时代变迁,我们对于自然界赋予的瑰宝从来都是热爱的。植物对于任何小孩一样,都是一种无声却有着灵性的伙伴。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2

  炎热7月,热血满怀的24位青年来到xx市xx县xx镇开展支教活动,暑期三下乡助教心得体会。作为24名志愿者的一员,在此次支教活动中受益匪浅。

  在此次活动之前,我参加过多次助教活动,不免带着以往的标准去看待此次活动,此外由于我的童年成长环境与xx镇有所相似,让我在活动初期自以为对孩子们的心思了如指掌。但是孩子们的知识水平远远超出我初期的预想,他们对生活常识的了解、对世界的看法,都超过了同年龄时期的我。因此在后来我也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

  通过与他们的接触,逐渐明白志愿者们下乡的目的不应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因为在知识层面上说,他们并不弱于其他同龄的孩子;因此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带给他们开心欢乐,带给他们欢声笑语,带给他们一些正能量,让他们在学习之余能够掌握、理解面对学习、面对生活应该有的的态度。所以,我们开展了心灵之音、手工课程还有风筝等课程,我理解的目的.是重在释放他们隐藏内心中的压抑。相信孩子们的笑声也是全体志愿者开展工作的动力,心得体会《暑期三下乡助教心得体会》。

  与孩子们相处之余,在志愿者团队内部也让我感受到满满的爱。从第一天排队洗漱到最后一天的农家生活,都让我体会到难得的团队精神。首先9位男生在生活中的绅士风度值得赞扬;而十几位女生在这么恶劣的生活环境下也能和团队一起同甘共苦,我觉得非常难得。在厨房忙活半天才上桌的晚餐,十几张桌子拼起来的凹凸不平的床以及男男女女围在教室打牌的日子,都是日后回想,难得的经历。

  一直都在思考参加义工活动的意义何在,我记得我在面试三下乡的时候说过‘我觉得我服务的对象也许有一些特殊的需要,然后我可能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在大一这一年来参加了许许多多的活动,其中不乏有感动。这次三下乡活动,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认识了一群智商超群的小孩,体会了相对恶劣的环境;于是我已经开始在期待下一次的三下乡活动了。

  我非常喜欢志愿者这个身份,不是为了提高生命价值,也不是为了回报社会;我想做的,只是想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已。所以最后也要感谢北理青协提供这样的平台,希望日后尚有机会能够合作,一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志同道合的人,做喜欢做的事!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3

  这次在北贯镇中心小学支教服务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事情,有好的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正是由于这些事情的发生,我们才觉得更有意义和更加的是活动丰富多彩,同时,经历和发生不同的事情也让我们的心情、心态随着加以转变。

  刚开始,即队伍出发前,经过暑期“三下乡”的出征仪式的举行和我队的指导老师辅导员的动员大会的`胜利召开。我们对此次“三下乡”支教活动的意义等各方面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我们明白了身上的责任和义务后,我们各位队员充满激情、激情高昂,那时的我们尤如出征的罗马战士。之后,即出征后,来到实践基地——北贯镇中心小学。突然被通知原有的6个办缩为2个班,这样一来,我们原有的计划被搞得一团糟,对此我们深感失落之情和不满之意,但凭借着我们每位队员的相互激励和相互调配以及共同努力,到最后我们增加了一个班的同学,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对此我们深感欣慰。活动期间,我们开展了各项活动,有慰问老人——探望敬老院老人,有安全知识大宣传,有社会问卷调查,有打扫街道等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以苦为乐,苦中寻乐,苦中生乐,非常开心。从中我体会到了一个优秀团队的作用和效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到活动结束时,难免会留下许多回忆和不舍之情,但想起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学习和深造,一想到这,我的脚步更坚定了,就让它成为人生当中美好的一部分吧。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4

  7月11日,是岭南师范学院化学院阳光社会实践队在高州市大坡中学的暑期三下乡活动第六天。在这6天里,我学会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注重细节。身为宣传组的一员,在活动前期我们要画海报等,深刻体验到“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一份工作,一次活动,都需要去精心策划,需要去细心准备。“三下乡”活动前期由于未经深思熟虑,忽略了很多细节,以致在活动进行时顾此失彼,对各项工作造成诸多不便,也降低效率。同时,我也体会到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良好的团队意识是一切活动成功的前提。我们是一个团体,一个集体,一切都应该以集体的利益为重。

  学会理解包容。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我们要学会理解,包容别人,包容社会,包容世间的一切,做到换位思考。其实从下乡的筹备活动到整个活动的结束,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每次遇到问题时,我们全体队员都会共同商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在商量过程中,各队员的意见不一致,但我们都能互相理解。。

  学会沟通交流。每个人不断地都会有些新的想法与体会,我们要经常分享自己的体会,也要听听大家的心声,了解大家的感想,这样才可以促进理解。同时,我也是支教组的一员,为了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听你的课,要多多与学生交谈,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总的来说,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得到了很多的经验,获得了很多的快乐,也拉近了我们队员之间的关系,更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了责任与团队;这些收获让我明白到要自己去亲身体验,经历成长,锻炼自己,才能发现自身的价值,才能认识自身的的不足。我坚信此次的“三下乡“活动留给我的永远是最珍贵的财富。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5

  七月骄阳似火,我们学校奏响了奉献的激情乐章。向日葵顶着炎炎酷暑。正是这样的盛夏时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正在热火朝天地举行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达到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我们学校纷纷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以期望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达到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在亲身经历了大一结束后暑期的社会实践,我不由要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这次三下乡活动我感触最深的是对工业企业的调研活动。尤其是到几家工厂的参观。一间五金加工厂,一间化工原料工厂,一间木器制造厂。我有幸参观了工厂的车间,在完成问卷调查的时候接触到了工厂的工人。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它们和他们。从这些工厂的负责人在接受我们访问的时候透露,他们的生产模式使得工厂的利润率都比较低,靠薄利多销生存,往年全球经济向好的时候,这些工厂过着只要开工就有订单,生产多少就能卖走多少的日子。而今金融危机下就只能扣扣缩缩地过日子了。化工厂的老板告诉我们,工厂现在只能开着一条生产线,不然生产多了亏得更多。

  如同种菜一样,要是简简单单的把种子埋上浇点水等着菜长出来,难免因为天气气温等等因素影响收成,就算菜长出来也卖不出什么好价钱;如果建个大棚,种点有机蔬菜什么的,无论春天秋天,果实一样饱满,价钱也能卖的更高。我们之前以为,对于内蒙古地区乃至中国的加工工业来说,与其做这种低附加值的加工,为什么不趁着金融危机产量下降的时候,做一下升级,引进一些高技术的人才和设备,增加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建个大棚,种点有机蔬菜”。日子就会好起来。

  但是想的容易,做起来难。从我们在这些工厂的调研中发现,难点大致有两类。第一,缺少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在我们对工厂领导的采访中一道问题是:您觉得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工业的政策对您的工厂帮助大吗?而得到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几乎没有,化工厂的老板抱怨政策严重向大型的公有制企业倾斜,国家的减税、鼓励贷款的政策在当地的基层没什么具体响应。私企在贷款等项目上与国企相比劣势明显。企业很难下血本更新生产线。第二,高水平的人才请不到。除了设备人员升级之外,我也很想知道在出口订单减少的时候,企业何不出口转内销。从我与工厂高层的交谈得知情况来看,生产企业在出口和内销时需要不同的流程,比如出口有专门的贸易公司解决上层问题,工厂只需拿到订单把货物运去港口就行了。而内销还要考虑销售的问题,建立销售渠道的巨大投入对小企业来说是不可能的.。另外国情不同,内销时候企业遇到的一些困难,在只做出口生意的时候是碰不到的。关于“何不尝试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的提问,各个企业主都没有正面回应我们,其原因也不得而知了。

  三下乡与其带给我不少的锻炼不如说带给我不少的思考的角度,这次三下乡让我真真正正的从管理者的角度在思考着问题,即使很幼稚,很懵懂,但却是让我思维的方式有了重大的转变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三下乡活动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大家带着一份感动与思考起程,想想我们分别的那一幕,想想我们与增光学生共同度过的那点点滴滴,想想我们志愿者们留下的足迹,想想这些天来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经验和收获,它也是这片天空下不灭的回忆,这将成为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值得我永远珍藏。三下乡就是要我们这些热血青年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来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乡情,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并要在实践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并认识自己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努力去学习和充实自己,去更好地为以后为人民服务作好准备,这才是我们三下乡的意义。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6

  烈日炎炎,大二暑假也如期而至,也终于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我们从小被教育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我一直在为之努力,恰逢学校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以期望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达到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在实践中受教育、干、做贡献、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在亲身经历了这个暑期的社会实践,心中不免有诸多看法和体会。

  三下乡已经结束十多天了,回顾那几天下乡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收获。尽管烈日炎炎,尽管骄阳似火,但我们一直在坚守,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做出一点点付出。这次下乡我是以一个法服人的身份参与的,作为法科学生,作为法服的一员,一直秉持着以我所学,服务大众的宗旨。在下乡的日子里,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也认识到如何去响应党的号召,做一个新时代的四有青年。

  参加暑期三下乡,我感到很荣幸。前前后后的准备工作,下乡的法律宣传、接待咨询,这过程的'点点滴滴,我仍然历历在目,却无法用笔一一记录。每每想起大伙不辞辛苦的排练,想起大伙在烈日下一丝不苟的表演时,想起大伙认真的解答法律知识,我感到都是感动和钦佩。成长似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我知道经历之后才会成长。此次三下乡我收获了很多:

  第一、珍惜。每次经历都是一份美好的回忆,也是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为了共同的目标,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参加三下乡,一起付出,这本身都需要我们好好珍惜。

  第二、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只有经历过才能深刻体会到它的精髓。任何一件事,要想做好,都必须做好每一个细节。否则不是这儿出错误就是那儿有纰漏,顾此失彼。

  第三、团队意识。三下乡活动不是一个人的活动,我们是一个团体,每个人在这个团体一起工作,各司其职。而要想把工作做好,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应该多为团队着想。

  第四、主动。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主动去考虑团队的大小事情,主动去承担责任。虽然简单,却意义重大,主动与被动虽一字之差,其中收获却相差巨大。主动会让自己成长的很快,会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第五、丰富自己。此次三下乡我们主要是宣传法律,为大家解答法律知识。也让我对以后的路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只有丰富自己,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为更多的人做出贡献,而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首先就要学好专业知识,尽可能的丰富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当然,在我们这次活动取得丰收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工作也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或做得不够的地方,如对下乡的总体认识还不够深刻,由于缺乏经验,一些准备工作跟实际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细节也还考虑或做得不到位等。但我们依然相信,有收获,有经验,有挫折,有教训的活动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完整的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坚信:象牙塔里不能不闻窗外事,在新时代下更应该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完善自己。从而适应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7

  这次三下乡活动在时光的穿梭中已过,但它给予我的是锻炼的一个过程。

  这次“三下乡“活动在我的设想之中完全达到了我的意愿。虽然这次三下乡活动的时间很短,便在队长的带领之下,我们队员每个人都过得充实而又有意义。在每项活动中都能体现出我们大学生的做事风格。我参加的是机电系支农服务队。我们队员通过派发传单。意味着调查,零距离的采访,张贴标语,拉横幅,挂海报,出黑板和专题报告会,专题座谈会,现场咨询等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意义有影响的暑假活动。每项活动都能做到有准备,有目的地进行。

  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服务社会,实现自我”是人生的一件乐事,社会是需要我的。社会培养了我,然而我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应该为人民干实事,做有贴亲人民生活的事。虽然自己的力量很小,但总可以让温暖的花朵灿烂碇放。

  “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要好。”这是我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感悟得到的。在支农服务队里虽然很辛苦。但就在这环境里,我意识到我们只能去适应而不是让环境去适应。

  那忙碌的.七天“三下乡”的实践活动,随时间而过。在这七天里总有辛酸与欢笑,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农村贫困的生活。目睹了农村存在的各种现象。给予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受到了本地人的热情的款代和欢迎。他们说:“我们需要你”,这句话给了我无数的力量。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也以一个大学生的具体行动证明了我们的一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每位队员都能相互的关心着对方,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人鼓励我去战胜它。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想的是“我们是一个队团队”。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珍惜着这短短的七天时间。每天我都觉得自己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快乐和愉快。总有一家人的气息缠绕在我的身边温暖着我,给我动力让我前进。

  这次也是我一次参加活动时间最长的一次集体活动,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它让我学习到我缺少的东西。锻炼了我,成熟了我。给予了我人生回忆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8

  为此我们回访滇池,了解滇池,保护滇池。我们准备了100份调查问卷对当地村民进行调查。说句实话,调查难度颇高。问卷数目虽不多,但内容繁多,每份问卷共有3页,题目多达70个。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克服语言不通的障碍,村民的方言我们几乎不能听懂,调查起来很困难。我们唯有不断把问卷的问题重复给他们听,不断跟他们交流,终于明白了他们所表达的大概意思。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一同询问了解他们有关村里污染及滇池污染的情况。该次调查我们8人分为4组,我和杜娟老师是a组,经过几天的调查,我们从村民口中了解到很多,我们的努力及付出没有白费。

  普遍村民认可我们的举措,积极配合我们,致使我们的调查能顺利展开。为了保证此次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我们在各年龄段的调查人群都有涉及,且比例相距不大。值得高兴的是,此次调查的`100份问卷皆为有效问卷,说明了我们认真负责地对待此次活动。当然,也有人认为这调查与关于滇池的环境保护有何相关呢?此次数据整合的调查报告将于5年前的数据作对比,从而可以得到近几年滇池污染状况,到底是上升呢还是下降呢,滇池附近居民对滇池的满意度如何呢,都可以从数据观察出来。因此,我觉得该调查是有必要的,辛苦些也值得。调查过程中,难免会有困难,但因自己曾参与过类似的几次调查, 心理承受能力要强些,面对被调查者始终保持耐心,谦虚地让他填写问卷,询问有关滇池近几年的情况。因此,困难也容易克服过去。

  从村民口中了解到,八十年代以前的滇池,全是一片春的天地,绿的世界,鱼的湖泊,花的海洋!滇池的水清得能见湖底,滇池的鱼多得人脚都踩得到,滇池的海菜花香得能醉人,滇池的景美得能迷人,整个滇池全是渔火通明,渔民船歌的天水合一,人境和谐,商客云集,经济繁荣的富美景象!但八十年代以后,滇池的水变浑浊了,水面也是一片绿的世界,但这是水葫芦的世界,鱼虾大量被人们捕捞,再加上水葫芦的霸道,使鱼虾大都因供氧不足死亡了,水质渐渐变差,加上市区的污水没有经过严格处理后直接排放到滇池,由于滇池是个半封闭的湖泊,出水口的水量远远小于进水口,使滇池的水循环系统崩溃了,致使滇池越来越脏,越来越臭,人们慢慢地不敢饮用滇池水,现在连用滇池水洗衣服都不敢用了。身为母亲河的滇池此刻被儿女们糟蹋成个肮脏的老太婆了!滇池的环境直接关系到生活滇池周边的居民,保护滇池,洁净滇池,刻不容缓!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保护滇池的严峻性,纷纷配合国家一同整治滇池,近几年的滇池有所起色,慢慢地水不臭了,整治达到一定效果。我调查的一位老爷爷曾说,滇池现在比几年前好了很多,但要想变回五、六十年代的滇池,想再到滇池游泳,饮用滇池的水,是不可能的了!这些都值得我们大家深思,当今社会,人们只顾着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取经济效益,然而我们的地球母亲,无不给儿女们摧残着,她在痛哭,哭诉着她被儿女们无情的伤害的无奈。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在破坏着环境的同时,也是在伤害着自己!环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把家园破坏了,那么我们又怎能居住呢!这就是我在调查问卷活动中的感触。

  然而,让我的感触更进一步的升华是当我遇到这个人的时候。他,是我来云南滇池参加调研的初衷。这个人是谁呢?那么让我想见到,去认识他的呢?他就是xx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云南十大昆明好人代表、中国湖泊卫士——张正祥。他说:“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一起,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让所有人胆寒,他是孤立的,是执拗的,是雪峰之中的傲然寒松。更重要的是,他是全国唯一一个在环保战线上获评的人!因为他,我才开始了解滇池,从而认识到滇池环境保护的严峻性,也因而有了动力为滇池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9

  7月6日这天,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我们班二十多位同学一起去到xx,开始了我们期待已久的暑期三下乡之旅。

  我们的首站是xx花园老年社区。之所以把这里定位第一站是因为我们认为现今社会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老年人,特别是住在的社区和福利院的孤寡老人。一大早我们分队的成员们便到达了目的地,开始了今天的主题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帮助社区做清洁”。

  这里的老人十分和蔼友善,在我们集体宣讲环保常识的时候,也站到我们身边,仔细聆听,尽管有时候会听不太清或是听不太懂,但每一位老爷爷、老奶奶都十分配合,一听我们是暑期三下乡实践的大学生们,就个个竖起大拇指夸奖我们是好孩子,大热天还知道关心老人们,还来陪陪他们。

  那一句句的称赞使我在高兴之余也深刻反省了自己作为一名大二学生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机会,但我总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走走形式,并没有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没有把它当做是一种责任,一项义务。但在今天,面对着这么多亲切的面庞,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那股努力融入这个社会的决心让我不得不佩服。

  在宣传完环保知识后,我们还自发为社区打扫了清洁卫生。其实这里挺干净的,只有少许落叶和灰尘。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很快我们便完成了第一天的行程,并与社区的老人们合照留念。大家都觉得今天的活动十分充实又富有意义,很多同学还流下了不舍的眼泪。

  我想,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与老年人的沟通能力,增强了帮助弱势群体的意识,更让我们认识到这个社会需要像我们一样的大学生,在专注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社会的弱小势力,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心。

  三下乡第二天

  在第二天里,我们进行了“关爱留守儿童,共架爱心彩虹”的主题活动。活动形式主要是以走访和口头问答的方式,地点在xx区步行街和三通街一带。

  这一地带的居民告诉我们,xx的留守儿童不算太多,但要是走在街上,也能看见一些老人带着还在呀呀学语的孩子。还有十多岁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跟着爷爷奶奶过日子,得不到应有的教育,也享受不到应有的物质生活。

  随后,我们小分队又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就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难题进行了讨论。我们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

  1、没钱,缺少关爱、亲情缺失,因此大都表现出不快乐。

  2、留守儿童普遍缺少善良之心、回报社会之心。

  3、严重缺乏自信心,存在自卑心理。

  但面对这样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的关注程度却远远不相称。当地人对留守儿童情况的了解有限,他们普遍认为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家庭生活、环境问题以及心理问题。

  在活动结束之后,我们立即决定返校之后要为当地小朋友寄去礼物和书籍,并成立了爱心书屋。看着这些礼物,我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脸上浮现出了灿烂的笑容,有了这些笑容,我们便觉得自己所做的是值得的,是幸福的。

  但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我们所做的也只不过是稍稍缓解了他们的教育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一难题。我们还能做的,是透过自己的相机,把这一现象和事实告之大众,让这些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注,除了国家的基本补助之外,会有更过的社会爱心人士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三下乡第三天

  今天,我们小分队来到了xx区人民中医院,开始了第三天的下乡活动。医院里的人不算太多,但可能因为都急着看病拿药,秩序比较混乱,所以,我们决定帮助该医院维护就诊秩序,让医生们能更快看病,病人们也能更好地就诊。

  由于医院需要安静的环境,因此我们的活动范围不宜过大,便分成了两组成员,第一小组负责楼下的挂号排队,第二小组负责二楼的排队取药。

  通过我们的维护和时不时的帮助,果然,排队和取药的病人和家属都有序了很多,整个医院也少了很多争执和喧哗。还有同学看到有的病人行动不便,主动帮忙拿号取药,这些都让我十分感动。在家里,我们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但是在这里,这个没有空调的医院大厅,大家一心一意想的都是如何更好的维护好医院秩序,让病人们能高效看病,高校就诊。

  然而,我也意识到,我们的这一举动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想让更多的人远离疾病的困扰,仅仅是维护医院秩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大力宣传这一现象,同时有关部门要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性,确保病有所医,国家也要进一步立定社会保障制度和医保的相关法律法规,真正做到关心病人,为病人办实事。

  在活动结束之前,我们还采访了一位正在排队取药的病人家属,据他告诉我们,这家中医院每天的人流量很多,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但大家都不注意排队有效地挂号取药,有时窗口那儿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导致医务人员的办事效率无形降低很多。他表示十分感谢我们组织的这一活动,是真正地为病人着想的,也很赞同大学生多搞一些类似的活动,既锻炼了能力又看到了社会百态,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三下乡第四天

  转眼已到了三下乡的最后一天,我们的活动也接近尾声。经过了昨天在中医院维护就诊秩序,我们决定离自己所能帮助医院的病人。

  我们虽然不能与专业的医护人员相比,替病人打针、量血压等等,但是我们可以陪伴他们,让他们不感到孤单。

  我和另一位同学还到一楼的病房里陪一位阿姨打点滴。在短暂的交谈中,我们知道阿姨患了流行性感冒,今天是第二天来打点滴。当阿姨得知我们是重庆师范大学三下乡的学生时,并没有感到惊讶或是路出欣赏的表情。可能是因为现在这种活动太多,活动的效果完全丧失,大多数人仅仅是抱着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而已。但通过进一步交流,我们表达了自己想为病人做些事情的想法,并且已在前一天在医院进行了维护秩序的活动之后,阿姨开始相信我们,言语中也露出一丝关切。她告诉我们,这种实践活动她见得多了,一般都是随便逛逛,露个脸,再拉几个人照照相就算完事。但向我们这种坐下来,花时间陪病人聊天的,还真的很少。我们随后也表示,我们以后会举行更多这样的活动,深入基层,和老百姓们用心交流,不会拘于形式,把三下乡的实践意义发挥出来。

  最后,我们在医院门前合影留念,圆满完成了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家的一张张笑脸,告诉我们这次活动是成功的,以后,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看到社会百态,关注社会焦点,为显著的社会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0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20xx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种种不舍中拉下了帷幕。

  xx庄,一个美丽的村庄,成了我们18名志愿者共同的回忆,同时也是激励着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但“三下乡”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份份感动的画面却永远的刻在了心间,不会忘记。

  “三下乡”的十天时间,我们以支教为依托,以“实践科学发展,服务和谐中原”为主题,结合时代特征,举行了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短短十天时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见到了很多过去没有见过的东西,体验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活,收获了非同寻常的经历。

  “三下乡”教我—学会负责,催化成熟

  “三下乡”教会了我要有责任心,认真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作为小孩子们的班主任,我必须要对我的学生负责,不仅仅是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更是要对他们的人身安全负责任。

  每次进教室,听到小朋友亲切的拉着声音喊我“老师”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背负着很重的担子,他们的清脆的声音里饱含着无限的信任,让我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因为很多小朋友回家要过河或者马路,存在安全隐患,每当放学回家,我都要组织学生排队,然后送他们回家。我主要是负责送大邓庄的学生,回家的路上我总会牵着第一排学生的小手,不停地向后面的学生反复唠叨要注意安全,结伴上学等。

  突然间,我似乎想通了许多事情。曾经父母的一句句唠叨,虽然令人厌倦,但字字都是他们的心声。遇到没有来上课的学生,我还要一个个的打电话向家长询问是怎么回事,家长们一句又一句的“谢谢”让我觉得很欣慰,

  “三下乡”教我—团结协作,收获感动

  作为“三下乡”团队中的一员,我学会了时刻要以大局为重,不能以个人为中心,为所欲为,不听从指挥。同时,在这个团队中,我们有分工也有合作,分工是为了更好的合作,这就要求我们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加强交流。

  孩子们总是那么可爱,记得一个下午,我刚进班,一个叫邓雯的小姑娘往我手里塞了一个甜瓜后就马上害羞的跑掉了。

  此后几天,她还总是给我打电话说要给我带更多的甜瓜。还有一个傍晚,下着蒙蒙细雨,我和另一个志愿者出去调研,没有带伞,我们刚走到村口就老远看见小班学生张丽跑的可快给我们送伞。那一刻,我的心像是被火烤了一样,热乎乎的。

  “三下乡”教我—学会珍惜,不辞辛苦

  “三下乡”让我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学会珍惜。南老庄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特别是作为志愿者,我们要住在学校,条件相对更差。用的是地锅,睡的是桌子拼成的硬板床,用水也不方便,每天拖着忙碌的身子,连洗澡都没法洗,同一件衣服要反复穿,有时候晚上洗洗,第二天早上不干的话湿着也要穿。

  但这些艰苦的条件并没有把我们吓倒,我们苦中作乐,让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我是简报组成员,白天做活动,晚上写简报,每天凌晨2点多才可以睡觉,早上6点多照样可以不定闹钟就起床,却也不觉得辛苦。

  正是这样的生活,才让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珍惜各种资源,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珍惜父母的句句关心,珍惜朋友的声声问候,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三下乡”教我—情深意重,不离不弃

  “三下乡”让我收获了友情和亲情。滚滚红尘,芸芸众生,能在同一个时空相遇,已是一份机缘,正如歌词里所说:“千里难寻是朋友”。

  我们18名志愿者们来自不同的系(院),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相互照顾,彼此珍惜,犹如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带队老师是我们的哥哥,给我们引领出成长的道路。

  离别时的那份依依不舍仍然在心头萦绕,记得回家那天,其他6名兄弟姐妹在火车还有20分钟到站的时候赶到火车站为我们送行,我们一一握手、拥抱惜别,进站后还不停地回头挥手,那份感情像是吸满了水的海绵,满满的都是爱。

  “三下乡”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教会了我成长,让我更加理解“生活”二字的真谛。志愿服务在左,友情亲情在有,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点缀的花香弥漫。

  短暂的十天,我收获了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

  我们带着青春、责任与梦想,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八月的我们,收获荣耀、感恩与感动,结束了“三下乡”的征程,一幅又一幅难忘的回忆深深在心中镌刻。静下心来,我们聆听记忆最深处的.声音。

  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我明白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尽量让自己放松。时间总是在种种第一次的时候走得飞快,短短两节课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下课许久,我还沉浸在讲课的氛围中。虽然腿有点酸,口有点干,喉咙有点痛,声音有点哑……

  但是,这份感受却让我深深铭记,它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开拓起了新的征途。同时,也让我对人民教师更加敬佩。没有体验过作老师,就不知道一节课下来老师有多累有多苦。在此,我向所有的人民教师表示崇高的敬意。

  作为新闻组的成员,每天忙着拍摄素材:发传单、招生、上课、“xx”宣传活动,没有一天是空闲下来的。我扛着摄像机东奔西跑,用手中的机器努力地记录每一个美好的画面,期望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在不断的奔跑中,我思考每一个画面的构图、内容,以及所能表达的画面语言,像个追逐时间的狂人,把世界的每一个组成元素都记录在案,不让它消散在记忆之外。

  每一天的收获都是满满的,每一天都是开心快乐的。特别是面对那些天真的小顽童们,我和他们一起玩耍,给他们拍照,哭的、笑的,每一分钟都是美好。

  来回奔走真的很累,但是,每当清晨的闹钟响起,我总是会急匆匆地爬起来,为了不漏了那美好。美好的风景、淳朴的民风,还有一群小顽童,都值得我记忆终生。

  我想,这辈子让我最难忘记的便是离别时,孩子们为我演绎的手语《爱》。在初一年级的趣味课上,我给他们带去了一堂手语课,小虎队的《爱》。

  考虑到学生们接受这方面的内容比较少,我用了两节课的时间和初一的学生们一起学习了这首歌曲和手语,大家都基本掌握了手部动作,并且可以独立的完成整首歌曲的表演。真的好欣慰,突然间感觉自己有了一名真正的教师的荣耀感。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1

  我很幸运得以参加三下乡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我有机会深入山区,感受留守儿童的喜怒哀乐,让我有机会在这个暑假过得如此有意义,让我传递了爱心、收获了感动,让我更懂得珍惜拥有的幸福生活,把握现在的大学生活。

  我们在隆林德峨中心小学里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留守儿童家中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谈,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留守儿童中的很多父母都是难以在自家门前挣钱养家,只好无奈的远走他乡打工挣钱。德峨是个人地矛盾尖锐的地方,它属于云贵高原余峰,耕地面积少,玉米种在只要能种的任何地方,山上的石头缝也不放过,种水稻的地方非常有限,一年四季吃的多数是玉米饭,他们的父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有更好的条件上学,日后有出息,不再走自己的路。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的问题。

  留守儿童多数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或者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看管。他们一般偏于溺爱,文化水平比较低、对于孩子的学习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以导致留守儿童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因素、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百分之九十的留守儿童成绩处于中等以下,百分之十的留守儿童成绩比较好。

  从留守儿童年龄来看,他们的年龄比较小,百分之九十读小学,百分之十读初中,这都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又长期在外打工,长则几年回来一次,短则逢年过节才回来,也不常打电话回家,他们不能常与父母在一起,更别说交流谈心了,这会使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会产生孤独感,心理失横,性格内向等心理问题。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会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但是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论等方面的制约,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十分的有限,而且在校期间侧重于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这些不但制约留守儿童的学习,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现。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这些问题,不仅会危害小孩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它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关系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个阶层的共同参与解决。

  就家庭角度来说,在家看管孩子的爷爷奶奶和母亲不但需要照顾生活方面、而且要关心学习,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的学习;外出打工的父母应该经常写信给孩子、与孩子交流谈心、与此同时也应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并及时解决。父母也可以给子女讲述自己背井离乡打工的奋斗历程、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精神来教育孩子,让他们以父母为榜样,为骄傲、更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中学习上的困难。

  父母外出打工,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便落在学校,我觉得学校应该建立留守儿童的挡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成长变化时刻关注以即使给予帮助,同时常与家长联系即使汇报学生情况;班主任应多与他们交流、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知道他们参于活动,也可以围绕留守儿童开展班会、请外出打工经历丰富的家长参与。讲述他们打工的'奋斗历程和感人故事。让家长和学生有直接的交流,进而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人生观。

  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应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帮助留守儿童、乡镇、村委会应做出相关留守儿童档案,掌握他们的具体情况,针对各类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舍,解决他们实际情况;教育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与措施,加大农村中小学基础建设投资的力度;强化学校对留守学生的监督和教育;还可以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活动,给留守儿童带去关爱,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饿支持和帮助,使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得到有效的保障,解决留守儿童家庭的后顾之忧,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不管是在怎样环境下的留守儿童都可以健康快乐也成长,都能成为有自信有理想的祖国未来。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2

  周 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 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周村长自74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 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 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 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000 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0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 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 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 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 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 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 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 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 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

  周家村之所 以富裕,关键在于和韩国合作的200亩高效田,其实这对村里既是一笔客观的收入,又是一种劳动力的利用。韩国人出种子,出技术,村里出劳力,出土地,收获 后,韩国人回收所有果实和种子,付给村里的报酬只是收益中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还规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种,否则将受重罚。这完全是一种劳动力的欺骗,可是以我 们的知识就是无法掌握其中的技术关键。而我们为了这笔可观的收入,还必须甘受韩国人的这种技术欺骗,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试想如果村里有这么一批农业 知识相当丰富的人才,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韩国人的技术,从而为我们自己所用,那时所有的收益都将归我们自己所有。村里将远比现在要富裕!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3

  经过4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阜阳市颖泉区周棚办事处,在办事处领导的极力帮助和配合下,我们于7月7日正式开始了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有养殖类和种植类的农业生产现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讲座、农业科技现场咨询会和农村社会调查。在活动中,通过大量的走访和调查,深入农户,用我们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农业知识讲座,由专家和教授向村民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帮他们解决现实农业生产中所碰到的问题。

  三下乡活动的第一天。我们一组人冒着雨前往魏庄的农户家中,实地考察养猪场的生产情况。两家养猪户无论从养殖的环境、规模、品种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刘姓村民的养猪场环境比较糟糕,卫生状况不好。教授说夏季往往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养猪户每天都应清扫猪舍,可以大大降低猪染病的概率,从而减小养猪的风险。这点上袁雷养猪场做的较好。但是同时指出:袁雷养猪场仅限于出售猪仔,故要想真正通过养猪致富,就必须开拓业务范围,增加业务内容,建议做到:产仔、售仔、育仔、育肥一体化。但其中由于育肥环节的生产周期较长,猪容易发病,个人无法承担损失风险(轻则4万元,重则7、8万元),所以这方面政府可以考虑给予养猪户适当的损失补贴、风险保障,以调动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从而致富。另一方面也可以稳定猪肉的市场价。

  短短的四天时间里,我们共组织了3场农业知识讲座和一场现场咨询会。每一场都可以说是人满为患,村民们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高温酷暑,大家都热情高涨的来参加。这份热情感染了我们,我们每一个队员都细致的组织好会场工作,尽量在有限的条件中,给村民们提供更好的环境去听讲座。通过这一系列的讲座,我深刻地认识到农民都是十分淳朴的、实在的,他们需要的是能够致富的、改善生活的东西,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宣传的知识必须要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起来,这样才能做到是改革发展的好处归人民共享!

  每天下午的农村社会调查是此行的一大重点工作,也是我们真正了解农村的有效途径。通过大量的实地走访当地居民,我对当地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正如中国的典型农村那样:基础设施差、卫生状况不佳、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收入少……,但周棚镇也是幸运的,周棚办事处位于阜阳市东北郊,公路202省道、京九、漯阜、青阜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耕地面积5.7万亩,人口7.3万人以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为主。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型办事处,这对于农产品的运输是一个绝佳的条件。但是,据我调查发现:当地家家户户基本上都靠农业生产为生,但由于本生缺乏资金和学识、能力,可以说当地的农业生产力的是不够高的。当地村民们说,近几年来上面有不少专家教授下来给他们宣传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但是专家教授们说完就走,农民们在运用新的技术时碰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所以到现在,大多村民仍旧按照原先的技术生产,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再加上销售途径的单一,造成了农产品的大量积压,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这也是导致当地经济不能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吧!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原本以为同高中的学农一样,但是真正体验之后才发现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学农的时候,我们只要按照农民的提示和方法去劳作,但是三下乡让我感受最多的是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一些看到的东西和事情,需要我们真正的去想、去思考发生的原因、解决的办法。

  短短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虽然路途遥远,虽然天气变化异常,虽然有村民拒绝我们的采访,但我的心里依旧还是很充实的,尤其组织农业讲座时那一位位用微笑回应我们的朴实农民。从他们那信任的眼神和开心的微笑中,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青年志愿者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与荣耀。能参加这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感荣幸。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三下乡,我始终保持了高度的热情,吃苦耐劳,充分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与队友们圆满完成调查问卷任务。在一天的活动后,还和其他队员交流经验。通过实践,使我得到了真切的生活体验,受到了当地先进党员的感染,升华了思想,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坚定了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决心。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4

  下乡前,得知只有一节课程安排的我差点儿就崩溃了,压抑着退队的冲动,接受着每一次课程安排变换的信息。从只有一节课,到三节课,到让人忽然有点招架不住的十节课,最后敲定了是七节课,其中五节是心理健康课。

  五节课于我而言是什么意义呢?

  每节课对应不同的'年级班级,意味着,针对不同的年龄发展状况我要设计不同的课题来进行设计。有人悄悄对我说,你不想上课的话可以直接放视频给他们看。

  我说不。

  那都是我的珍宝呀,我可不会敷衍珍宝。每节课我都细心查阅文献,一本《发展心理学》被我翻了一遍又一遍,省的心理健康指导也是被我细心看过。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有理有据,分配时间恰好。

  可为什么世珍宝?明明备课的麻烦让人如此心烦气躁。

  我说,那是我的梦想。我说,成为一名老师不容易。我说,一名心理健康老师的训练机会总是少之又少。我说,当一群年龄恰当的小孩子出现在你面前,给你机会上一节课,你为什么不去珍惜呢?我说,于平常而言站上讲台这件事总让人不敢去想,而这次三下乡,如此顺利让你授课,不该心怀感恩认真对待么?

  上课的最后一天,为了留时间去节目排练,问谁不想上课,我安静地待着,守护着我的珍宝。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5

  抱着体验生活的想法,我参与到支部的下乡活动中。很感谢支部,给予我下乡的机会,改变了我对老师这一职业的看法。也很感谢的同学们,你们友好随和,用最大的热情陪伴我度过了难忘的九天。

  既然要下乡,我就对乡下的生活环境不抱有过高的期待。然而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我还是被其恶劣程度吓到了。极其简单的洗澡房,布满苍蝇的厕所,长满青苔的洗手台。一切一切,都是我这个在广州长大的孩子不曾见识过的。但这还不算最糟的,毕竟我一天里在这些地方待的时间还不长。最难熬的要数晚上睡觉。从来没有想过床可以如此简陋。几块凹凸不平,用涂改液写满字的床板便是床的全部了。每个晚上,我都会躺在硬邦邦的床上辗转反侧,看着从窗外透进来的仅有的光线,欲睡难睡。实在困得不行,才能勉强凑合睡上两三个小时。睡眠严重不足是下乡日子里最痛苦的事情了。黑黑的眼圈,是我本次下乡的一大收获。现在回想起来,这份经历应该是我生命里最艰巨的时光了吧。

  下乡环境虽然艰苦,但支教生活却充满乐趣。

  学生没有想象中的淘气,相反他们是那么的`善解人意。他们都是很可爱的一群,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无论我讲的课题是什么,他们都会听得津津有味。也无论我课上得好不好,他们仍会在课后给我报以热烈的掌声。直到这时我才知道,并非所以的学生都是淘气的,或许只是当年的我们太坏罢了。我要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予我这个第一次踏足教坛的新人信心。

  在支教期间,我们要像真正的老师一样,对学生负起最大的责任。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必须要认真备课。我一共只需要准备三个课题,所需的资料我也在下乡前准备好了。我原以为只要站在教坛上把资料读一遍就行,故下乡前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整理教案。但我的这一想法在到达学校的一刻马上转变了。仍然记得我们的领队林大人说过:“你们要记住,一旦戴上胸卡,你们就是真正的老师。”或许是受到这句话鞭策,或许是被学校的气氛感染,在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我竟不由自主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来提醒自己。我愿意花整整一天甚至两天来准备一个课题,我还愿意花上一两节课进行课前试讲。

  在不知不觉间,我把自己完全定位为一位老师,那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此时此刻,我终于感受到老师这一职业有多么大的魅力,同时她又是那么的神圣。备课是一件苦差事,讲课也并不好玩。一节课下来,我会汗流浃背,声嘶力竭。但我不在乎了,因为我的付出会在学生渴望的眼神里,会在学生一声声尊敬的“老师好”里得到回报。我爱上当老师的感觉了。

  在不用上课的时候,我还会去听别的老师讲课。宗衡老师的课堂风格趣怪幽默,谢雯老师的授课内容深入浅出,英纯老师的讲课方式轻松活泼……从他们各具特色的课堂中,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

  博罗公庄第一中学,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学校,在这里我第一次体验到当老师的乐趣。我想,无论将来的我是否会走向教坛,这一次的下乡支教经历绝对是我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我将永远把这份经历珍藏。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6

  金色的七月,让我收获了不少珍贵的果实,这些果实不仅仅包括学习知识的方法与技巧,更重要的是从那些可爱的老师们中学到了认真负责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的激情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暗下决心也要当名志愿者,让我的爱与力量孕育出更强悍的"树苗"。

  他们的激情直陪伴在我的左右,从没有消失过,时刻鼓励着我不要因为实现梦想的道路坎坷而放弃这个梦。为了感谢母校给予我的爱,我直在计划着如何在母校组织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的师弟师妹们从中收获书本之外的知识与人生的意义,也希望他们能把这种精神继承并发扬光大。幸运,泪水没有带走我的梦,而是给予我机会,让我也在这个金色的七月带领着"青春之歌"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茂名电白二中组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大学年级的我们,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了不让这些可爱的小学生失望,我要求"小老师们"抽课余时间准备教学内容并试讲,并要求他们尽量往"快乐中学习"的方向备课。

  同学们备课的热情令我很感动,我相信我们可以带给学生个精彩难忘的暑假。

  满满的.期待拉开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序幕。每个队员都有了自己的职务,而我选择了调研,放弃了支教,因为我依旧没有勇气站在讲台,因为队友们早已认定我是个不自信的人,把我热衷的职务给了其他人,而我只能后退步,但是我很想告诉他们,爱哭的我不是软弱,我依然可以做得很出色。虽然不能支教,但是我会在调研组中好好锻炼,认真完成工作,收获其它珍贵的果实交际能力。

  我们都知道调研是比较辛苦的,但我们乐在其中,因为我们不仅能好好完成工作,还可以与村民们交流心声,体会到村民们的辛勤与快乐。令我们开心的是,他们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有时候还会为我们着想,也会为我们抱打不平,因为队长没有给我们发工资。当然,我们也会因为调研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而被误会我们是推销保险而被拒绝填写问卷。然而令我们愧疚的是,不能为村民们向上级反映他们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看法,因为他们几乎都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希望政府能早点改善政策,真正做到为民着想。

  虽然在调研中也学到不少知识,但是我依旧觉得不满足,因为我少了份与学生交流心声的师生情,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班主任"样收到学生给他们的信,因为信中的内容很令我嫉妒,看到队友们幸福的样子,我就很羡慕。虽然如此,但我只能祝福他们,因为我相信以后我也会有机会的。

  三下乡是段路,时而坎坷,时而沿途风景独好。她告诉了我,没有个人的前进道路是平平稳稳的,即使是河中穿梭航行自如的船只也难免颠簸,因此生活受伤难免,失败跌倒错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只要你没有因此失去方向,你就会欣赏到独特的风景。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7

  谓"三下乡"?所谓"三下乡",即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大学生三下乡是各高校在暑期开展的一项意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其活动成员以志愿者的形式深入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体验基层民众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以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为了使自己尽快地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准备。于是我参加了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13公管1团支部组织的三下乡活动。这次三下乡我们去了茂名高州市荷花镇高丰村高丰小学,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支教,二是调研。支教的目的是带给小学生课本以外的东西,丰富他们的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也让我们自身得到锻炼。我们支教组开设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是语数英,第二课堂则有手工、音舞、手语、美术、游戏和键绳。丰富的课程让学生享受到了不少乐趣,也让我们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调研组则是在高丰村展开关于粤西偏远地区养老保障问题的调查。调研组的组员们顶着烈日走家入户做调查,关心老人的身体和生活状况,也在当地老人的心里注入了一股暖流。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一项特色活动——健康操,这也为高丰村的妇女增添了几分乐趣,带给她们新鲜感,也让我们得到她们的一致好评。

  弹指一挥间,三下乡已经结束一个月了。虽然三下乡的时间不是很长,只有短短的十二天,但留给我们的却是一辈子的回忆。回想起下乡时候的情景,嘴角还泛起淡淡的微笑,早读课上学生们高声齐读的样子,早操时候师生一起跳跃的身影,课堂上同学们认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情景,还有游戏课和键绳课上同学们那灿烂的笑容,一幕幕再现眼前。放学后,我们的安全护航开始了,支教组的老师负责把学生安全送到家。看着路上的小朋友蹦蹦跳跳的身影,我心里也是满满的欢喜。晚上七点,我们的特色活动便开始了,我们队员和当地的阿姨小朋友欢聚在篮球场,我们在喊着口令耐心地教他们跳健康操,虽然跳的大汗淋漓,但我们的内心无比自豪,为我们能给他们带去点什么而自豪。

  回首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三下乡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成长。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分享,什么是责任,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我们集体强大的凝聚力。对比以前,我感觉自己成熟了不少,变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生活对我如此慷慨,让我在付出一点点的时候却让我收获了如此之多,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这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财富。参加这次三下乡,我真的感到很荣幸。短短的十二天,留给我的尽是一辈子的美好回忆。每次,当我想起大伙在例会上激烈讨论的情景时,我满腔热情;当我想起每次活动中大伙忙碌的身影时,我满怀感动;当我想起学生淳朴的笑容时,我满心欢喜。我的'世界因为有了三下乡,从此不再单调;我的生活因为有了三下乡,从此不再黑白;我的梦想因为有了三下乡,从此不再模糊。

  身为小班主任的我,身上肩负着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每天早上准时的考勤,上课时课堂的纪律,下课时学生的安全,这都是我的责任,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以学生安全为己任,时刻坚守自己的岗位,履行自己的职责,丝毫不敢懈怠。也许上天真的是公平的,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我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也赢得了他们的尊重。他们从刚开始时见面的擦肩而过,到最后见面会问好,这个过程,我们一直在努力。看到他们的改变,我们欣慰的笑了。临近下乡结束的那两天,学生不断的给我们写信,跟我们要联系方式。虽然只是简单的只言片语,虽然他们的信没有一句话可以读得通顺,但却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是的,他们感谢我们带给他们快乐,他们不舍得我们离开,他们希望我们可以回去看望他们。离开的那天,所有人都泣不成声,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句歌儿唱得好"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不必费心地彼此约束,更不需要言语的承诺,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

  通过这次三下乡让我更加坚信:意气风发的我们经历了下乡的再次洗礼,象牙塔里的我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仍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三下乡,让我懂得只要用心付出就能开心收获。前路依旧漫漫,但我坚信自己能勇敢地去挑战。暑期三下乡虽然不能给我们所有,但却让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得到了一个漂亮的旋转,为我们能在人生舞台上舞出更好的舞姿奠定了基础,我们必将会更有勇气更有自信的继续向前走。感谢三下乡,让我的人生不再彷徨,让我有勇气学会成长。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8

  XX年的这个暑假是令我难忘的一个暑假,先是连续两个星期的考试,然后再开始我们的暑期实践活动——三下乡。

  在暑假还没开始的时候我们团队就开始筹划三下乡的事情了,一开始对三下乡这个东西相当陌生,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的。从字面意思上以为是下乡干农活体验乡下生活的一次活动,后来经过学院的培训,各种“扫盲”之后,才了解到原来不仅仅是下乡那么简单,是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于是在培训大会上当听到老师讲了有关某团队支教成功获得实践基地牌子并在学校获得了荣誉之后,我对三下乡的热情更加高涨了。其实是因为本来我很想当一名老师,所以对三下乡支教这一块很感兴趣,但是后来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下乡的时间刚好小朋友们都放假了,我们团队没法做支教这一块的,有点小失望。但是并不影响我对三下乡活动的激情,直到后来到达了目的地,其更是让我留恋往返。整个三下乡都是由组长在组织的,出发前经过我们组员的多方讨论,完成了这个活动策划,让我们很有成就感,同时也更兴奋,恨不得马上就要去实施这个计划。因为有队员是那儿的当地人,所以行动起来会很方便,吃住行都是她在给我们操办,说实话我很感谢张译之同学这次给我们安排得这么周密。在这么顺利的安排下,终于我们也开始了三下乡之旅。我们拿着大包小包去了重庆南坪汽车站,因为我是第一次跟同学们坐车出行,所以显得异常兴奋,到了汽车站就到处探索……

  经过一个小时多的车程终于到了目的地——南川三泉镇。这个地方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很清新,环境很好,四周都是山,三泉镇有一条最主要的大街,两边都是居民街和一些小型的商店,刚来的这天天气太阳很大,所以路上的人不是很多。由于我们对当地的路也不是很熟悉,于是队长决定今天不开展活动,我们先逛逛三泉镇,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敬老院和做农活,还有挂牌仪式。这里面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生活不易,亲情难得,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生活,并努力的创造更好的生活。敬老院的老人都是无依无靠的.老人,身体方面也多多少少有些问题,虽然老人们的物质条件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但老人们并没有被各种不同的不幸打到,都露出了乐观的心。在敬老院里有一个老人让我深深的感悟到生如夏花,她年龄已将近九十是敬老院最年长的住户了,但每天对生活都充满了喜悦,说话洪亮,处处都能听见她爽朗的笑声,对我们很热情,喜爱我们就像她的孙子一样,这顽强的生命无不让我们感动。而挂牌仪式也让我有了成长的感觉,这是三下乡的最后一天一大清早队长就带上全部队员一起三泉镇派出所签订实践服务基地合约。兴致勃勃的来到派出所大门前,却又不知道如何踏入,见到了领导怎么开口……

  踌躇了一会儿,组长面带微笑对我们说:我们进去吧。看来是有了足够的信心与勇气才能踏出这一步,见到了派出所的书记,组长说明了我们的来意,书记也说先前也有很多大学生来他们这儿实习之类的,所以他很支持我们的建议。于是安排负责这块的组织委员来接待我们,经过一番洽谈我们达成了一致,和对方签下了重庆邮电大学实践服务基地的合同,并合影留念,这一刻在场的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组长笑得尤为灿烂。完成了实践基地这个大任务,下午也要回家了,我们又来到了当地,看看这片已经不陌生的土地,村民善良纯朴的笑容,心里充满了很多情绪,想家又舍不得呆了数日的三泉镇。下午全体队员就开始返回重庆,和来的时候一样的归途,只不过方向变了,一路上前几日的所发生的情节历历在目,纷纷浮现在眼前。“我轻轻地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不带走一朵花儿”,在三泉镇待了几天已然对这儿的人事物有了感情,在短短的这几天我学到了很多,如何与人沟通,如何看待团体,如何接人待物,如何取得他人信任……这次的三下乡虽然结束了,但是我所要学习的东西依旧还有很多很多,只是希望以后人生道路上能学习到更多我所没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加强我自己,完善我自己。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9

  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服务活动已于7月16日落下帷幕,在这期间,收获了许多感动、鼓励与真情。

  此次三下乡,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支教支农、宣传耕种环保与种植科技、调研民情民意等,而我是调研组的成员之一,负责联系当地村的村长、村书记等领头人物进行采访和调研,也可以到学生家里采访家长。

  对于我们这样一批下乡服务队,不少村上的人都是避而远之的,因为在我们向路上的村民派发我们的环保知识、种植甘蔗的科技以及调查问卷时,很多村民都是拒绝接受的,更有甚者,我向一户人家的孩子递过去一份种植科技时,她畏畏缩缩的把手背在身后,一步一步退回了家,接着就是她家里传来一阵狗吠……

  不得不说,在这个邹圩镇里,农民们的思想始终是带着十足的警惕性的,即使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坏人。我们不知道,农民叔叔阿姨们是怎样看待我们的服务活动的,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无法按照原计划的进行每家每户的家访,所以我们的工作也是做得像蜻蜓点水一般,但还是略有收获。

  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从调查问卷看,大部分家长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即让孩子上大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他们表示,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在必要的时候还是愿意提供高额费用让自己的儿女上一个好的学校就学,因为他们觉得,假如不接受高等教育,在以后的社会中就不能找得到好的工作,生活就没有保障。从这些言语中,我切身体会到了作为父母的那份苦心,为孩子的长远考虑得很周全。就像这几天,我们在简陋的教室里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写暑假作业,家长也没有阻止说不允许我们乱教小孩子之类的,反而是越来越接受我们,有时给我们送来了一些青菜冬瓜,这已然让我们感动与欣慰。我想,不管条件如何艰苦、观念如何封建,不变的是他们坚信教育为本。

  在支教组,从孩子们的口中我们也大致了解了这里农民的.生活状况。虽然一路进到这个村子里都会看见推行计划生育的横幅,但每一个家庭都会有3~4个小孩子,父母在外工作,留守儿童很多。在一个偏避的地方,有一个幼儿园,叫多多幼儿园,那里是留守儿童的聚集地,我们去教他们写名字、画画、玩游戏,脑海里满是回忆与怜惜。

  除此之外,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村委副书记,在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邹圩镇农民关于教育的思想观念、对学校完善的期待与支持,还有各方面的生活条件情况。

  第二天,在我们即将登车离去的时候,很多小孩子纷纷来到我们身边送别,我们互赠纪念礼物,满心的感动,无法言语。而就在我们启动离开后,孩子们的身影消失在眼帘,我的手机显示一条短信:姐姐你们刚才走的时候,大家都很伤心,有些小朋友哭得哇哇叫,希望你们一路平安,等待你们再来教我们唱歌跳舞……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20

  “三下乡”活动把组织活动与机制建设结合起来,既抓住当前效果,也考虑长远利益,通过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三下乡”,常下乡。下面是整理的关于xx年过80的朱小香老人。我们到朱小香老人所在的杨柳下村时,得知朱小香老人正在番薯地里劳作,我和另外几位队员便又赶往番薯地,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我们见到了挥舞着锄头的朱小香老人,老人得知我们是来慰问他时,十分开心,几位队员在老人的指导下帮老人做完了农活,随后,我们与老人一起赶回老人家中,在老人家里,他跟我们讲述了他当年的革命史。

  老人是在6岁得时候被党组织吸纳的,老人的左腿也不怎么方便了,是当年参与对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战斗中受伤遗留下来的,老人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起他们那会,真的是好上百倍,他们那个时候,连加急文件都只能靠双腿跑着送,现在还有车有电脑。在与老人交流的最后,乡政府的领导和我们台州电大暑期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实践小分队的副队长李贞贞同学一起送上了慰问金和慰问品,老人也欣慰的收下了。我们第一次拜访老党员之旅圆满结束。随后几天,我们陆续拜访了姚西华、姚西唤、吴胡南、滕西乾等七位老党员,老红军。从与他们的接触攀谈中,我真正认识到了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所应该具备的那种愿意为了国家,为了我党,为了人民,能够并愿意付出一切的精神实质。我作为一名党校结业的学生,想要达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自身的素质要求,所需要从他们身上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我认为,那些生活在革命年代的老党员所具备的不畏艰险,宁死不屈,实实在在为人民做事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这个年代的党员以及党外份子们学习的。

  7月6日早上8点,我们小分队根据行程安排出发前往姚岸村参观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因为时不凑巧,我们去的那几天正值纪念馆翻修,所以的文字资料都被转移,我们只能从纪念馆中陈列的物品中去了解当年中共仙居县的革命历史。纪念馆里陈有当年边区委曾使用过的党旗,枪,火枪还有一些生活用品,边区委的`房间仅仅只有一张床,一条箱凳,一盏油灯和一张办公桌,我简直不敢想象,当年边区委是如何在这种环境中,组织起仙临黄三地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进行不懈的斗争的。

  7月7日上午x点,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方敏德老师与我校团委副书记陈红华老师等一行3人到我们实践的上张乡视察指导。中午,我们实践小分队全体成员在厨房亲自动手,为老师们准备午餐,并邀请上张乡政府领导与我校领导会餐。下午3点,我们参观了善音村的瓯江彩锂稻田养鱼生态基地,在基地里,我们队员主动的向农户请教稻田养鱼基地的基本情况,农户们也非常乐意的告诉我们队员,他们的基地是xx年在仙居县政府和海洋渔业局的指导与支持下建立的,一个有着50亩地的瓯江彩锂立体养殖基地,在水稻田中间有一个个的鱼坑是平时用作鱼儿休息以及收割稻谷的时候蓄鱼用的,瓯江彩锂可以用作观赏也可以用来食用,一般鱼苗会在5厘米长时投放下去,等到x厘米左右时捕捞销售,这些鱼一般销往本地的一些农家乐。

  7月8日,早上我们拜访了姚岸村的4位老党员。下午,我们带领台州电大系统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老师前往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参观,随后,我们在纪念馆门前与队旗合影留念。7月9日,行程的最后,我们拜访了住在方山村的老党员。我们为老人送上慰问品时,老人竟然对我们深鞠一躬,大家在掺扶起老人的同时,心里也非常感动,我们本就是抱着向老党员学习的目的而来,在学习之余,为老人们送上些微不足道的慰问品,老人作为一个老辈,却向我们鞠躬,这让我们队员在不敢受礼的同时,也再一次体会到了老党员们的素质之高。上午9点,所有工作完毕,我们登上了返校的路途。此次活动让我们感触颇深,从我个人来讲,我着实被老党员们的精神所感动,根据我们的了解,8位老党员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4岁了,但是他们每天都还坚持在做农活,发挥出他们人生最后的余光,为我们国家的建设献出最后一点力量,我认为,我们此次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因为我们团队的成员都非常优秀。

  在5天的实践活动中,有人受伤,也有人生病,但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没有一个人抱怨生活条件的艰苦。每次团队活动中,大家分工明确,互帮互助,团结努力。大家都在此次活动中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我相信大家会在接下来的在校生活亦或毕业工作后都会运用到。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1-21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03-07

暑期三下乡助教心得体会03-15

暑期三下乡调研心得体会04-23

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体会05-15

暑期三下乡助教心得体会05-15

暑期实践团三下乡心得体会03-25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5篇03-07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5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