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06 11:37:42 心得体会 投诉 投稿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五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教育心得体会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五篇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1

  7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暑期培训班。在整整四天的学习培训活动中,我和来自全省各市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认真聆听了心理教育专家们为我们作的生动精彩的讲座,不仅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而且就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得到了专家们耳提面授的零距离的指导。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它让我有机会静下心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各种教育行为,它让我获益匪浅,同时也萌发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是促进学生走向成功、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教育究竟是什么?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言简意赅地向我们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即生长”,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教育的真谛我想就是在提醒我们所有教育者:教育应该珍视孩子生命的诉求,教育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

  教育的真谛也决定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那就是帮助全体学生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以促进他们走向成功、快乐成长、全面发展。为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简单地学科化、知识化;医学化、技术化,它需要老师用心与学生进行沟通,解开学生纠缠的心结,驱散学生心头的阴霾。

  二、“了解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为人父母、为人师长者,大都有这样一种观点:只有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大家站在成人的立场上,规划孩子前进的方向、前进的步伐,甚而前进的速度。可是,孩子究竟是怎么想的?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我们为孩子做出的规划是否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这些问题被我们一再忽略,甚至扔到了一边。于是,郁闷、焦虑、脆弱、自卑、孤僻、逆反。一系列心理问题在成人的主观臆断、行为干预下,进驻了孩子的内心。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师生间的沟通与理解,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生理特点、了解孩子心理需要与诉求。我们必须明白,青少年时期是孩子生理各方面快速发育的'时期,矛盾动荡性是其心理基本特征,青少年认知旺盛,自我意识迅猛发展,情感丰富且不稳定,开始出现了许多成人需求,同时开始出现心理反抗。只有了解了孩子的这些特征,我们才有可能对孩子的行为表象做出理性的分析,从而找到孩子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做出适当干预。

  同时,不同孩子身上出现的心理问题,可能有其共性特征,但必定有其个性特点。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蹲下身子,站在孩子立场更多关注他的个性心理特点,这可能会花去我们很多时间与精力,但我想,心理教育工作是“心”的事业,倘若缺乏水滴石穿的耐心、改天换日的信心、愚公移山的恒心,心理教育工作就只能流于形式,有的只能是蜻蜓点水般的肤浅与无力,而最终遗憾的,还将是我们的孩子,或许还有他们的人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讲究方法和艺术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辅导教师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采用什么样的手段,直接关系到心理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方法得当,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可以有效落实;方法不当,预期的教育效果不但难以实现,还可能抵消其它教育的作用,甚至干扰以后的教育工作。例如,大多学生身上存在着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心理辅导老师必须仔细研究,是家长的过高要求导致的?还是学生身体状况因素导致的?抑或是学生自我意象上存在缺憾?教师必须准确做出分析判断,并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进行相应的行为训练。

  心理健康教育还要讲求艺术,要会聆听、能接纳、有效引导、使人内心悦服。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原则,必须“真诚”,必须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具备“同理心”。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很多“大忌”:简单判断、主观臆断、过于理智、出言不逊……

  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建立“战略联盟”

  影响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固然要有科学的方法,要具有专业资格的人来实施,但我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是一两位心理健康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学生在学校中,接触得最多的还是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如果学校的所有老师都能关注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能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与心理辅导老师沟通,共同分析研究,配合心理辅导老师做好工作,我想这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尽快排解心理问题,形成健康心理。

  家庭是学生栖息的港湾,家庭成员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他们与孩子之间的生活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与学生家长结成心理教育“战略联盟”是很有必要的。在南京市金陵中学苏华老师的心理教育案例中,我注意到她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与孩子沟通的理念,如果老师果真能说服家长改变自己对孩子的错误理解,改变自己固有的家庭教育观念,改变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那对于孩子心理问题的疏导,无疑是最有利最有效的。

  五、加强理论学习,维护教师自身的健康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

  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把目光只停留在学科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上,我们要做的是重新拾起被我们丢在一边的心理学相关论著,并与时俱进地学习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生心理辅导专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要致力于这方面的学习与研究,我们要时刻记住的是,当一个孩子坐进你的心理咨询室,你责无旁贷地要为他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诊断与疏导。你面对的是一颗亟待你帮助的心灵,你肩负着引导他走向快乐与成功的重托,这份沉甸甸的担子,容不得你在工作中有一丝的马虎,半点的不专业。为此,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加强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更离不开教育者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增进师生间的和谐交往,教学效果往往比较明显,每个学生也容易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将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还会直接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我们设想,如果教师本身性格多疑怪癖,情绪喜怒无常,对学生赏罚无度、冷漠无情,又怎么能使学生的心态平衡、情绪正常?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必须树立有利于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职业观,具备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掌握调节压力、整合职业情绪,学会心理问题的自我认识与疏导。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2

  “忽如一夜秋风来,妆点青海大油田,培训中心硕果累,全员共筑大安全。”“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头等大事,时刻不能放松,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在安全事故中,生命在刹那间逝去,亲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如果这一切还不能触动我们,那么真的要等亲人、朋友这样呼喊我们时才能觉醒吗?20xx年11月1日下午,培训中心党校院内的多功能厅里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掌声。演讲台上,一个女选手神情凝重,正在缓缓讲述一段亲身经历的幼儿安全教育事例,台下的观众都很认真地听着,有的不住点头,有的若有所思。直到她结束演讲,走下讲台,现场依然一片安静。短暂的沉默后,便是真诚的掌声。……”

  培训中心12个基层选手们紧紧围绕安全这一主题,声情并茂、铿锵有力地讲述着身边的安全事故案例。从疏忽大意引发的触电人身死亡事故案例分析,到谨言慎行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从对耳濡目染、亲身经历的安全事故到严格执行安全规程避免安全事故的评述……选手们震撼人心的演讲内容、超凡的演讲技巧、诠释了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背景和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触及悔恨,感人肺腑,引人深思。

  极富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演讲使现场气氛高潮迭起,选手演讲语重心长,观众聆听掌声雷动,动情之处不免有人为之落泪。选手偶尔忘词的时候,现场观众用更加热烈的掌声给选手加油、打气,整场赛事别开生面,精彩纷呈。

  本次比赛旨在弘扬安全文化,营造安全氛围,夯实中心安全基础。比赛以“安全与责任”为主题,要求参赛选手们结合实际,以演讲的`方式阐述自己对安全和生命的理解和认识。选手们纷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身边的发生的一个个事例,给在场的所有人上了一堂生动活泼却发人深省的安全教育课。每个基层单位的同志既是演讲者又是听众,演讲是围绕安全与生命过程中的所感、所想展开的,每个人所讲的侧重点不同,以事说人,回顾事故经过中,反思事故教训:有的用亲身驾驶经历述说自己家人每日祁盼亲人安全准归的心声,有的以心酸沉痛的表情叙述同行因忽视安全和麻痹大意造成家破人亡的故事,警示着大家在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一不与安全连在一起,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工作方针,“安全在于细节,安全生产离不开认真”二字,愚者在鲜血中总结经验,智者靠经验避免流血……那些血淋淋让亲人心碎真实的事例,与会者听后无不动容。

  参赛选手以情动人,声情并茂,各位选手列举了近年来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用数字说话,震撼人心。除了精彩的演讲,选手们的选题角度也不尽相同,有关注细节的《安全,请关注细节》,有贴近生活的《安全=幸福》,有紧扣主题的《安全伴我行》。通过听这次安全演讲使我深深体会到,安全与个人、与家庭、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爱油田、爱企业、爱工作、爱生活”是我们每一个员工的心声!中心的兴旺发达,离不开每个员工的辛勤劳动,离不开安全保障。今后我们将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从我做起,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用我们的细心、耐心和诚心,换取生产的安全运行,让我们一起共创文明、安宁、和谐、美好生活。

  “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头等大事,时刻不能放松,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朋友们,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携起手来,脚踏安全这块基石,用“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企业生存发展理念,用安全的生活意识、安全的行为方式,去堵百分之一的疏漏,千分之一的侥幸,万分之一的偶然,将安全教育的理念植入您的心中,植入他的心中,植入所有人的心中,为我们的油田填写一份份新的安全记录,谱写一首首灿烂的安全乐章!这也许是我们每一个油田儿女的心愿吧……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3

  通过暑期“新教育”的培训学习以及后期的自我学习,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就一些“新教育”提出的先进理念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

  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这个世代和前一世时代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以前工作的开始是学习的结束,当下的社会则是工作的开始就是学习的开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如果离开学校后不再持续学习,这个人一定会被淘汰!因为未来的东西他全都不会。”因此,今天多读几本书,就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不断追求终身的知识成长,未来才有立足的空间。

  我认为,新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以前,我们只知道学生成长,从来没有人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样真真切切地摆到大家面前。其实想想也是孩子在成长,我们怎么可以用陈旧的思想来进行教育呢?新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师与学生都在成长。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应该是不同的,今天的我会更加珍惜时间读书学习的机会。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学习而遮掩了的心扉。努力读书,用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力争做一个永远富有魅力的老师。

  要很好地行走在新教育的行列里,教师的行走方式极为重要,今后我要加强自我反思的能力,善于学习,随时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反思自己的教学。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改变自己行走方式的同时,也要注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学生的学习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让学生在一种良性的、合作的、对话性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发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有效组织教学,协调与沟通各方关系,随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师生在学校这一精神家园里得以共同成长。

  新教育这条路还很漫长,但“行动,就有收获”这一新教育的理念鼓舞了我,虽然我不够优秀,虽然我起步很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勤于学习,勤于反思,不断充实提升自己,让新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们要向朱永新老师学习,做一名对未来有理想的教师,做一名对社会有个性的教师,做一名对事业有思考的教师,做一名对自我会学习的教师。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在师大学习教育心理学,收获很多,学习到了许多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曾经的教学工作行为进行了一定的反思。通过学习,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行为,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懂得学习,并且能够成为自己的'未来的设计师。

  在学习中,我发现学习动机理论的应用,对职业中学的学生尤为重要。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是学习上的失败者,他们很少有学习的成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机和热情。运用学习动机理论,适当地采取一些策略,能够更好地让我们的学生关注学习,关注发展,关注自我突破。

  通过杨帆老师的讲解和教材的解读,我懂得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

  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情境”不仅指实际生活情境,还包括模拟交际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想象情景等。情境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还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积极参与的好方法。

  2、运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为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B、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C、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3、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A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竞争的利弊,教给学生公平竞争的方法或手段,教会学生学会竞争。

  B按学生的能力等级进行竞争,让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

  C进行多指标竞

  D提倡团体竞争。

  E鼓励个人的自我竞争和团体的自我竞争。

  懂得这些理论之后,我们就需要把它转化为具体的实施行为,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获得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甚至是教育教学的灵感。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5

  利用假期时间阅读了《创造适合学生 的教育》一书。书中的九个主题,从不同的方面关注了教育的发展,给我了许多思想上的启迪和行动上的帮助。尤其是阅读主题七《自我提高—实现教师 专业发展》时感触颇深。

  1、读书、学习是伴随从教的永恒主题

  读书,一直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但是往往因为我们每天在学校要忙碌很多事务性的工作,在家又要尽好自己的各项职责,冲淡了学习的时间。有时候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应付考试往往也是囫囵吞枣的读完。但是当我读到"养成读书习惯,享受读书乐趣"中的事例时,让我深刻的感到:要想教好学生真得活到老。现在我们处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如果我们不读书就无法跟随时代的步伐。 读书未必能让我们在教育上走向出色和成就卓越,但不读书不学习就注定我们与出色和卓越无缘。例如: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能列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但是要想快速并且没有遗漏的列举出来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以前我有需要时也是采用不断尝试的方法。但是有一次偶然阅读了有关记忆100以内的质数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让我能够快速不遗漏的列举出这些质数。这是我以前不曾学过的方法。因此读书、学习应该是伴随我们从教的永恒主题。以读书为支撑,教师可以立足课堂,从从容容播种传道,以读书为信仰,教师可以积极坦然而宁静,明朗的面对人生;以读书为生活,教师可涵养自己的丰富的感情、健全的理性、敏锐的判断,和不竭的创造力,更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以读书为己任,可使教师的生命之树常青,无声的润泽学生也悄悄的葱茏自己。

  2、学会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书中提到:"一个优秀的教师和一个普通的教师的区别在于,一个一般的教师总是沾沾自喜自己曾经上过的那节课有多么成功,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永远认为教学是一个令人遗憾的行为科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课永远是还没有上……"一节课下来,评课时也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在课改年部已经快两年了,对于课改年部的课堂流程已经很熟悉,每节课都按照流程授课。几次教研课后,总体感觉是课堂流程完整、条理清晰、点拨及时……但是总觉得课堂缺少亮点没有引起共鸣,效果不如平时的课堂。虽然有学科的差异,但是怎样在数学课堂上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激荡出智慧的火花呢?这一直是我不停思索的问题。通过和同事的交流,使我终于找到了原因。一节教研课我更多的关注了课堂的完整和流畅;更多的关注了学案习题设计的广度和深度;而忽略了学生的探究过程。使课堂表面上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太强。为此,在以后的课堂上,我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生学习的疑难处引导探究,这样的课堂也就更有效了。"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3、学会合作为教育教学增光添彩。

  书中说:"除了读书和反思,要想做最好的自己,还需要我们学会合作。"确实如此,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但要是能团结别人的力量,就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尤其现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教材的更替,有不少知识已经进行了删减或变化。我们通过教师间的合作及时发现教材中变化的地方,及时调整教学。比如:以前学习的"约数"改名为"因数";"公约数"改为"公因数".教师就要跟随教材的变化,使用新的名称。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打破了教师个体思维上的局限性和模式化倾向,促进教师间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对教师观念的更新和专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其实,读完一本书要想说说体会,总是千头万绪的。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我们的感受不同,也许我们的做法不同,但是我们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引领下,必将会在教育实践中播种幸福。让我们和学生共享我们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