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1-04-08 15:53:47 心得体会 投诉 投稿

【精选】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模板合集7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教育心得体会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模板合集7篇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做他人做不到的事情,为客户提供他人做不到的服务的企业管理理念。在工作中对质量工作要全员抓、全进程抓、重点抓、只争朝夕抓。在安全上要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当你进到我们工厂时正式成为一位员工时,就要接受三级教育,使大家首先在感性上有了安全的意识。大家知道,过往的“三不伤害”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夸大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说到底只是个人自律行为,更多的要求自己管好自己、保护自己,而对他人违章行为的纠正和保护他人阔别危险则没有提及。加上了这8个字后,是将“自律”与“他律”有机地结合,突出了集体和团队行为,道出了更多的人情味,真正体现了同事间的互助友爱之情,这也是建立团队安全和谐的一个重要保证。

  仔细分析观察我们身旁曾发生的各类事故,固然缘由多是多方面的,但如认真剖析起来,其中操纵时相互间监护不到位而导致惨痛的事故尽不在少数。而之所出现这类情况,就是由于监视护人思想深处缺少足够的保护他人的意识而至,也是长时间以来“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安全理念的缺失酿成的。

  “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很有道理。假如眼看着你的同事在违章操纵或面临事故危险,你不往及时制止、施以援手任其发展,只顾自己哪岂不是在犯法?“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实质就是提倡发要的监护,职工在生产中看到工友要挟到安全生产的操纵行为不能碍于情不指出来,听其自然,而是要主动提示、纠正,有经验的老职工在生产中要担当起照看年轻职工的责任,断不能有“事不关起,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和动机。这不是平空给职工打麻烦,实际上,在生产中共同作业的职工很轻易发现工友是否是违章作业或面临危险,提示、制止工友的违章行为,就避免了自己堕进危险地步。

  对违章者来讲,对保护自己阔别违章和事故,及时发现和制止自己违章行为的同事,除应认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外,还要切实纠正自己的违章行为,深挖思想根源,培养良好的操纵习惯,确保不再违章,从本质上筑牢安全底线。将“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牢记心中,真正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让安全、健康与我们相伴随行!

  工厂是生产产品的地方,只有好的产品质量才能使企业有效益,才能使我们的收进有保障。产量必须服从质量,增强全员质量意识,要加强生产进程控制,强化现场管理。首先,要以质量保效益。工程质量对产品品质工作相当重要。要结合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质量标准,强化责任落实,抓好工程质量,要突出把好原料关、注塑作业关、避免磨具调理不到位关和产品冒落处理关。其次,要加强工作现场管理,果断做到产品摆放位置、投料的时间等等。第三,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进步注塑的成品率,减少废物含量,为精加工创造条件。各生产部分要不断加强生产活动的进程控制,设立关键质量控点,制定控制标准,努力减少废品,从生产源头上稳定注塑质量。增强全员质量意识,要加强生产技术管理,要正确处理生产能力与稳定质量的关系,认真编制中长时间代替规划和短时间代替计划,科学确定代替方向和预备重点。

  实在,再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都不轻易。极致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责任,极致也是精益求精,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全力做到最好。假如说极致生活是一种优雅,那末寻求极致就是一个寻求优美寻求完善的进程,在工厂上班一样是寻求极致的进程,而且这个追逐进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优化制胜的最大窍门,就是把他人不愿意做的,他人做不到的事情脚踏实地做到极致。做他人不愿意做的,做到他人做不到的本已很难,再把这些事情做到极致难度可想而知,做到坚持,成功便指日可待。那他是如何从“门外汉”成为“行家”呢?答案很简单:学习。但做的时候就很难了,特别是对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为生存奔走的人。“专业只是代表自己的知识,走到社会后,知识就不够了,更多的知识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学习和实践。人一生都是一个学习的进程,停止了学习就即是停止了发展。”要学习,要补充新知识,就得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这需要坚强的毅力,这样的人经常都是能成功的。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2

  通过前一阶段的深入学习,我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认为先进性教育活动主要解决的应该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也就是党员的思想认识问题,这是做官为人的最根本问题。前段时间在读《地狱门前》这本书,通过一名新华社记者对李真临死前的采访,描述了李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以至走向死亡的。书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记者问李真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到这一步的,李真回答说这是由于领导的管教不严以及我们国家对权力的监督不够。这时记者反问了一句,难道就没有你自身的原因吗?难道就不是因为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吗?李真哑口了。

  因此我想先进性教育产生的效果虽然不是直接的,可能一时半会儿还体现不出来,但它的重要性是无疑的,它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只有真正端正了自己的思想认识问题,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有正确的为官之道,才能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端正为谁干事的态度;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切实解决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才能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确保不出问题。作为一名机关党员干部,我认为必须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关键的是要树立以下四个观念:第一,当官不为发财的观念,共产党的国家,领导是人民的公仆。因此,当官不是发财的岗位,就像教师不是看病的岗位一样,想发财,就不要做官;想做官,就不要想发财。第二,为民不遗余力的观念。哪里的矛盾尖锐,哪里的群众办事遇到阻碍,党员干部都要往心里去,都要想办法解决,党员干部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竭尽全力对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民选择了我们,我们就要全权负责。否则,对不起人民。第三,办事不图回报的观念。为民办事是党员干部的天职,个人不应该指望得到什么奖励,什么报偿。

  只要合乎条件,群众要做什么,我们就给予什么方便,没有什么价钱好讲的,也没有什么理由好推辞的,更没有什么好索取的。 “办事图什么?”办事只图功效,只图人民顺心,人民满意。第四,工作不带私心的观念。无数事实证明,有了私心就没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再有利的事情,再好办的工作,都会变得纠缠不清。有了私心,就不能头脑清醒,就不能秉公办事,就不能理直气壮,就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工作只求实际”,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结合办公室工作实际,xxxx年我们着重要围绕全局工作在突出服务上做好文章,要能服务好全局、服务好大局,一方面要做好常规的事务工作,另一方面更要能思考全局、谋划全局,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具体要做到四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做好上下联络、左右协调工作。在工作中要做到及时、认真、仔细、负责,做到每一份通知、每一项工作都能圆满完成,同时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示最佳的窗口形象。

  二是进一步做好文字宣传工作。xxxx年宣传报道争取在量上和质上有明显进步,营造良好的人事人才工作舆论氛围,为各项工作的推进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类台帐。按照市里各项中心工作的要求,认真完成规定动作,确保不扣分,同时要结合本局的实际情况,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活跃自选动作,争取多加分。

  四是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做好机关的后勤保障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局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服务意识,为局里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确保机关的日常运转正常。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3

  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我们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

  作为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尊重他们的人格,在求知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原有的基础与能力,因材施教地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因地制宜,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才称得上不辱使命。

  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走上了法治化轨道。20多年来,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义务教育中的“义务”二字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

  比如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乱收费、上学贵问题,其中固然有部分学校片面逐利等原因,但财政投入不足以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原因。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哪个部门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关于经费的规定,就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再比如群众普遍不满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上学难问题,其中可能有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但确保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公民共享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像义务教育这样的公益事业,更当如此。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出要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并且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还对农民工子女,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都直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更是对“义务”二字的延伸解读。

  受教育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一基本权利所对应的正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义务。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法,正是国家和政府履行这种义务、落实公民权利的必由之路。对于广大公民而言,义务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适龄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义务教育首先是国家和政府的义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学校教育,是现代政府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

  制定并实施义务教育法,也是切实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客观需要。在现代社会,通过实施义务教育,普遍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有170多个国家宣布实施义务教育制度。多方面研究表明,国民的高水平教育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我们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在这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上,政府责无旁贷。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地今天,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抱着过去的应试教育一套而不放,应该让学生走进更广阔领域学习,力求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师德风范,不断更新自己的学识。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为形成良好的师德风尚而出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爱岗敬业,使自己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假日期间我读了《 陶行知先生名篇精逊》一书,感悟很深,通过阅读陶行知先生的著作,我有两点体会: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其含义极其丰富。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做到以学定教。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要“个别对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都能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从而避免学生因为经常不能获得成功而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心理。我们在教育中不能用统一的方法来进行,而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孩子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先生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解决新的问题。

  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让我们在陶行知先生先生的教导下,怀揣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吧。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5

  借着杨老师的教育管理课程,我有幸拜读了陈孝彬老师主编的《教育管理学》,觉得受益匪浅,让我对教育管理学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接下来就谈谈我对教育管理的一些浅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客观世界和自我的认识不断的提高。教育管理学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和特征。陈孝彬老师主编的这版《教育管理学》就是在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保留其精华,更新过时的理论和方法,试图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

  本书从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管理的一般原理,追根溯源,论述了教育管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以及在当前背景下教育管理的性质、特点和理论流派。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则是从教育管理的两个组成部分——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阐述了教育管理诸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特点。教育行政部分着重阐述了教育管理诸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特点。学校管理部分则从微观的角度,介绍和分析了学校中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及其公共关系的管理的意义、工作和成果。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管理理论。相较于之前的版本,第三版增加了影响教育管理发展的理论基础的解说,主要是对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介绍。此外,还增加了对教育信息的管理和公开和学校建筑管理两个章节,力求反映教育管理学在这些领域的进展,体现其"在实践中完善、在改革中创新"的特色。

  教育管理学是以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的、与其他学科也有广泛联系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以一定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构建学校和社区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和健全学校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优化办学资源,调动全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门现代科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教育事业管理、教育组织的管理、教育管理人员的自我管理。

  粗略地通览了这本书,作为一线教师以及学校管理的中层班子的一名成员,笔者和学校管理这一方面接触得较多。笔者根据书中的教育管理学理论出发,结合本人在平日参与学校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现象,发现了我校(甚至说可以代表我区的一大部分的学校)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育管理者理念的落后

  从管理智能来看,做好一个学校管理者时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智能结构,做到与时俱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是对教育管理理念长期都不更新,对教育管理理念没有创新思想,都怀着传统的管理理念,几乎没有改变的思想。对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教育现象也无动于衷。

  2、教育管理中教师管理模式落后

  (1)在对教师的管理中过于重视制度的刚性,缺乏人性化关怀。这些规章制度通常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意志体现,从一开始就没有给组织成员以主人翁的地位,他们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2)在评价考核制度上过于注重绩效和量化的指标。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可以被量化,过于注重量化指标和绩效,可能会扭曲教师本身的首要工作,而将其关注的重点放在量化指标的完成,而不是自身教学质量上的改进等。

  (3)由于教师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形成了对教育改革的挑战,加之人事管理改革滞后,使教师流失、浪费等问题突出。同时,教师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教师职业的魅力下降,也成为妨碍教师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3、教育管理中质量管理观念陈旧

  当前有一部分管理者对于教育指导的质量管理思想较为陈旧,不清楚国内教育管理的变化。有部分教育管理者对教育质量的管理主要是以学业升学为主,往往对学生的体质、思想品德以及综合素质等没有相当的重视。这样的教育可能符合前几十年前的教育质量观,但是已经抛离了素质教育的核心观念,偏离了社会实际的需求。

  阅读了《教育管理学》之后,笔者似乎从中得到一些答案和解决的思路。书中认为现代的学校想要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固步自封。现代教育管理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当前的学校应该以现代教育管理知识武装自己,所以依笔者拙见,中小学在教育管理上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改变:

  一、更新管理者的思想,以权变思想为指导,实现更加灵活多变的管理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管理者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智能结构。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智能大致有五方面:

  (1)概念的管理。学校管理者无论处理任何事件和人的问题,都能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或原则。

  (2)决策论证和可行性分析的能力。

  (3)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沟通和协调应该是全方位的,既要和教职工沟通,也要和自己的上级沟通。

  (4)组织实施能力。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各项常规工作都心中有数。

  (5)自我反省和评价的能力。学校管理者就是通过分析和评价的工具来人事自我、完善自我,必要时还要重塑自我。

  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智能和管理理念,才能准确抓住学校事物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预测学校进一步发展和对其进行控制提供依据。

  权变就是权衡应变的意思。它要求我们一切管理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既要有高度的原则性,又要灵活地选择管理方式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校本身的优点、弱势、机遇和挑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管理方案,从而强化学校的环境适应意识,提高发展的能动性,扩大服务的能力和空间,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挖掘组织内外资源,提升学校内在素质。

  二、以人为本,形成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感的管理模式

  现代教育管理把教职工视为学校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学校管理的中心应该是赋予教职工强烈的工作动机、主动精神和创造才能的发挥。管理者采用心理引导的方式,让教职工自我追求工作完善,由外边激励深化为内部激励。这种变化实质上反映了管理主体观的变化。因此,在教师管理中应遵循以人为本,并不是说放弃规章制度,放弃制度的约束功能,而是在制度的设计、选择和实施中,增加适度的弹性,尊重教职工的需要,以对人性的全面把握建立健全的教师管理制度,使之更为人性化和科学化,将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有机统一在一起。

  如果学校组织内部的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其聪明才智,展示其独立人格,能够为学校的共同目标努力,那么学校将获得一股强大的发展力量。同时教师本身能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对于考评等传统激励手段就会退居次要地位,而这也更能刺激教师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和潜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让教师体会到幸福感。

  三、改进教育管理评价机制,科学引导教育质量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质量管理是以强化教职工的质量意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学习的各项工作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设计、实施、检查和分析,以取得较高水平成绩的活动。但是学校的质量不仅仅是狭隘的学业成绩质量,还包括德育工作质量、体育卫生工作质量、后勤工作质量等。然而在一线教师队伍不乏只认学业质量的教师,这就让我们的教育质量在教学工作中日渐狭隘甚至于扭曲。这种现状让一些教育工作者难免心寒。因此我们要科学引导教育质量观。

  由于学校育人的质量目标归根结底是学校公众利益要求的结果。而学校米阿队的公众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学校的质量管理应该是一点多面的,这个质量基准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为内容的发展性素质,这也是教育事业对高科技时代社会要求的回应,也体现了对人的未来命运的真正关怀。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的目标,我们可以从改变评价机制开始。

  (1)关注形成性评价。

  所谓的形成性评价是对教育过程所进行的评价,它的功能是揭示问题、改进工作。只有通过评价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实施质量的约束和保证,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2)评价内容向全方位发展

  传统的教育评价限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等,范围比较狭隘。现代教育评价充分注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改进各种因素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管理。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6

  义务教育法实施20年后重修,增加内容很多。做老师就应该是懂法、守法的老师。因此,利用空余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作到既教书又育人,为培养新一代而作出最大的努力,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在对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指导和保障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与准则。法律将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并重点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障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规定。新法律着力建立和完善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各项制度,在很多方面有创新、有突破,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程,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上的重大成果,也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必然,为学校办学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新《义务教育法》中,四处提到特殊教育,充分体现了这届政府人文化的关怀和亲民的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升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让这些有残障的孩子、这些家庭看到希望,看到党对他们的这种关怀。从这一点上看,新《义务教育法》凸显了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教育工作者感到振奋和欣慰。学习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

  新《教育法》真正以人为本,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孩子、所有学校、所有老师的基本权利,这是我通读新《义务教育法》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新《义务教育法》立法的理念有了较大的突破,其中最基本的一个立法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同时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新的《义务教育法》更加突出公益性,还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这三个基本支点,虽然不是直接的教育行为,但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却非常关键。”

  新法明确了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第一次将素质教育明确写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要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学的活动中。这些内容必然影响到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在实施新《义务教育法》过程中,我有这样的思考。

  目前,整个社会对考学越来越重视。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的中学, 很多家长不惜重金买学区房,北京的一个妈妈甚至花十万元买了个门洞,为的是孩子有个好学校上。再有就是家长为了孩子能择校,周六、周日给孩子报很多班,为的是拿这证书和那证书,使他们成为进中学的敲门砖。心得体会

  针对近年来义务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择校热”等新问题,新义务教育法明确“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我相信在新法的保护下,每个孩子都会受到同等的教育的。

  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在《义务教育法》中都有了明确的说明,我相信教育将走上规范的法制化的道路。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7

  俗话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几乎每个涉及安全工作的人员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都会提到海因里希法则,通过对这一法则的了解,我觉得利用好这个法则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事故的出现,但似乎真正做好很不容易。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规律,也致力于防范29件轻伤或故障事件和300隐患或违章事件的发生,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但你对于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很少有人去反思为什么29件轻伤或故障事件和300隐患或违章事件没有被重视?员工和管理人员没有从中吸取教训?

  有句话说的好,事后诸葛亮,追悔莫及。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的一直工作在安全红线的员工,事后应好好反思事故给我的经验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从教训中找到更好的工作方法。这对于每一位空防安全的守护者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如果不去反思,就任凭糟糕的事情肆意发展,那么安全事故是迟早会再次发生的。

  海因里希法则给我的启示是极为深刻的,对于空防安全,更是不能有丝毫事故的。

  我理解的海因里希法则是通过对事故的分析,让人们少走错路、弯路,把影响到空防不安全的因素通通消除在萌芽状态。但是怎样才能保证空防安全呢?关键恐怕还在于正确处置小错和隐患,对于任何的小错和隐患,都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且坚持零容忍的管理准则,所有人都要仔仔细细的思考发生问题的原因,认认真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这些小错和隐患,即便没有导致事故的发生或者造成任何后果,即使无人知晓,也没有受到任何处罚,但我们也不要存在一丝一毫的侥幸心理,也不要放过任何疑点。如果这些小错和隐患放任不管,任由其重复发生,那么小错必然会铸成小错,但是假若我们及时纠正,小错很可能会止于小错。

  海因里希法则说明了任何事故不仅仅事出有因,而且会有征兆,事故的发生是量不断积累的结果,水滴石穿,这些小错和隐患击穿整个安全防线。由此可见,及时发现征兆,及时妥善处理,事故也是可控和避免的。所以,要重视和善于发现工作中的每个细节的小错和隐患先兆。即使再小,也不放过,只有这样不断发现,不断治理,才能使我们的空防安全稳步发展,独占鳌头!

【【精选】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模板合集7篇】相关文章:

学习教育的心得体会03-02

学习教育法心得体会(精选15篇)04-02

学习教育法心得体会 (精选15篇)04-03

教育学习教师心得体会02-25

学习学前教育心得体会04-05

教育法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6篇)04-25

精选暑假学习计划模板合集9篇07-21

【精选】暑假学习计划模板合集7篇05-27

精选教师学习总结模板合集五篇02-03

2022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