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3-05-24 17:29:22 心得体会 投诉 投稿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18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通识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18篇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1

  开学前,我们县教育局组织了全县范围内的全员通识培训。到我校来给我们授课的老师讲的课生动形象,点面结合,课题丰富,内容贴切实用。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在这众多的课中,我尤其喜欢一线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课。通过对该老师的课的学习揣摩,我得出几点体会。

  一、要在学习和积累上动脑筋

  学术论文是学习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也是学习成果的体现、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撰写学术论文能力的“奠基工程”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动脑筋。

  1、资料的积累

  撰写学术论文,离不开参考资料。在研究某一个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他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成果以及所做的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发前人之未发,成前人之未成。

  2、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的过程。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积累知识,不仅要动眼看,动脑想,还要动手写,将有用的东西记录在案,以便克服遗忘,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3、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规律,萌发了许多想法和感受。对这些想法和感受,都应随时做好记录,使之积累为论文创作的富贵财富。

  二、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

  通过学习和积累、研究和探索,为我们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为了能够真正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十分需要的就是在选题和撰稿方面狠下功夫。

  1、从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各类研讨会等指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撰写成文。

  2、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又感兴趣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

  3、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总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心”。只要平时留心,注意积累,好的选题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你的思维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为以后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质量的论文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个学习和思考的夜晚,牺牲了若干个节假日熬炼出来的、撰写论文难,发表论文更难,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于学习积累、善于研究探索的教师,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2

  20xx年8月25——26日,在安海文体中心举行晋江市小学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校本研修通识培训。福建教育学院郭春芳教授的讲座《“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让我深受启发。郭教授的讲座主要分为四大方面:一、“钱学森之问”问什么?二、创新人才为什么“冒”不出来?三、创新人才的培养根在基础教育。四、开展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郭春芳教授指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懂得发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懂得提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无创造力的表现。”他特别强调培养问题意识,发展批判性思维在杰出人才培养中的重大意义。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加强“教法”、“学法”研究,努力变“师本”教育模式为“学本”教育模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师生互动与交往中展开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发展关键是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黄丽萍教授的讲座《例谈教学科研中的思维技巧》中的回形针用途求解更是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3

  本月2日,参加了由县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研究室组织的高级教师通识培训。上午聆听了浦东教育发展学院智深科研员陆爱桢老师《关于课题实施的六项基本工作》,下午听取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主任朱宏英老师的关于“课题下沉到课堂的方法——‘科研目标’引领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的讲座,受益匪浅,使我对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纵观平时教育实际,教师往往只重视教育实践,忽视教育理论的提炼。而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意识地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

  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研究资料的能力等等。同时,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也是我们教师自身专业化的需要。历来人们都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认为只要有点文化知识就能够做教师。不认可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也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

  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也是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因为参加教育科研不仅可以为教育科学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发展应用教育技术科学,而课题研究就是教师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份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与飞跃。

  总之,通过科研体验培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决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将科研体验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4

  根据哈尔滨市教育局对教师培训工作的规划,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长期坚持以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教师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时间上和经费上予以保障和支持,在市、区教育局的支持指导下,我校区教师的远程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培训内容丰富,学习卓有成效

  本学期,我们组织师范附小松北校区全体一线教师参加培训,以学科论坛、交流研讨、岗位实践等活动为载体,通过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学习、专业知识与能力提升、主题活与岗位实践三个维度的同时培训,强化了教师师德的修炼,丰富了理论知识、开阔了教育视野,掌握了新的教学技能,从整体上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学习意识,提升教师思考能力

  在远程通识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还注重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新理念的培训,积极创造机会让老师出去学习参观,校区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3人,参加区里培训30余人次,根据学期初指定的规划,开展新课程、新技术的

  .全员培训,切实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把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

  三、施行分科培训,指导更具针对性

  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工作,我们结合教师的不同岗位,分学科进行了培训活动。如:针对班主任教师的培训——“良好的教学秩序与良好学风的培养;针对英语教师的培训——“故事教学在课堂中的作用”;针对音体美教师的培训——“艺体2+1的`展现”等等,使教师学有专长,使培训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四、召开培训例会,培训学习常规化

  学校开展每周一次的培训例会。例会内容丰富多彩,如:总结完成培训任务情况;布置下一阶段培训重点;优秀教师介绍经验;电教老师做网络应用技术指导;培训教师交流会,等等,不断地引导、督促教师参加远程通识培训,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五、建立有效机制,确保培训实效

  在培训活动中,为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保证学习效果,学校商议建立了有效的研培机制。如:评选网上学习优秀教师、优秀作业展、培训成绩记入学期末教师考核、教师作业校领导初审方案、建立“校园网”、“qq群”、“微信群”等网络培训专用平台,及时发布、反馈信息。

  可以说,一个学期的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本次学习活动,我们认识到:远程培训为我们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在培训期间,教师们积极学习,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学习教学相关策略,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老师们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拓展了教育视野,提升了教研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培训与教研、培训与教改相结合,集.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保教结合》中,牟映雪和陆莹老师为我诠释了现实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教分离的原因以及保教结合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应该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渗透于各个普通环节之中。

  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利废利旧,低成本高效益”的材料投放,使我思路大开闸门,再也不用为创设环境无材料而发愁了。

  各种民间游戏更加坚定了我对幼儿户外活动和体能锻炼计划改革实施的决心。

  陈洪和黄先梅老师带我们走进“玩具和图书制作”课堂现场,让我惊奇地发现自制玩具和自制图书蕴含的教育价值。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要实现真正的家园共育,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得到家长的支持是相当的重要。家长是教育好幼儿的盟军、伙伴。举办新生见面会,给家长培训讲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必要性等种种实现家园沟通的技巧。

  三天的新课程改革培训,在炎热的天气里快要结束了,心情和这天气一样是炙热的心,热血的情,澎湃的爱。一个学期结束了,伴随来的是一串串教育方面的疑惑和反思。在教育教学中,课程改革中都有很多的不解一直找不到答案,直到这三天的讲座和示范课让我的身心都有了一种洗涤和顿悟。其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对于学生,我们老师应该更多的还是爱,爱是一切问题解决的根本,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和目标。我们教孩子就是在爱孩子,希望孩子学的更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一味的以教书为教书的目的是不能感化学生,也不会让学生学到可以一生受用的本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真的做到这些不外乎真正发自内心的爱孩子,一切粗暴都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

  其次,对于老师,对于新老师来说做的还很不够,我们要成长要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在学习和反思中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增长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作为一个好老师要做的还很多,而唯一成为好老师的途径就是不断的学习和反思。

  最后就是课堂教学,新课程不是流于表面的一种形式,而是真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听的几堂课都可以感受到老师的用心,都是在让学生不断自己的一步步学,老师一步步的指引,让学生深刻掌握知识,而一味的讲,只会让自己辛苦,学生痛苦。要有效就必须认真备好课,不断开动脑筋设计教学,让学生自己学,老师做一个真正的引路人。

  总之,三天的学习受益匪浅,有学习,有经验,有展示,有理论,有实践,有反思。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5

  自从参加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培训以来,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感谢继续教育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教师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能相应的调适。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在此次学习中的收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心理状态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深度,制约着新课改的进程,影响着学生的成才质量。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那么,如何调节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我从以下做起:

  1、转变观念。教师应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学生为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

  2、学会放松。会休息才会工作。当自己的工作压力过大时,不妨到户外运动一下,或者跟朋友爬爬山、喝喝茶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更利于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3、拓宽心胸。有些心胸不宽广、遇事想不开的人经常会有心理疾病困扰。因此,广大教师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有角色意识,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拼搏进取,要知道优胜劣汰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公平法则,只有正视现实、不断奋进,才能适者生存。一味怨天尤人,就会永远是一个失败者。

  总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决定者,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帮助每个学生得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6

  经过十几天的学习,整理了一下思路,说一说新课程改革以后如何上课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课堂上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首先谈老师方面。

  如何以学情为依据分析和处理教材。主要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学习现状和兴趣爱好等情况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所涉及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设置,教学重点的确立及解决,教学难点的设计及突破,教材作用的体现——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材处理能力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思想(理念),只有对教材理解透彻,感悟独特,并对学生学情清楚了解,牢牢把握的执教者才会做到目标定位准确、恰当,重点、难点设计合理、合情;只有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会把教材仅仅当作一个例子——才会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

  如何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组织课堂教学。主要有导语设计、问题设计、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课后作业设计、拓展内容设计、时间分配、节奏控制、内容过渡等。在合理教材分析、处理基础上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并流畅过渡,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条有序地进行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如何使用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针对教材分析处理、学情把握、教学结构安排,运用丰富、多样、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是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有效保证。

  如何体现教学思想(理念)。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涉及学生智力因素的知识、能力的培养,更要对涉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态度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要求我们要有学生意识,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善待“差生”,保护学生个性,运用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育情境,鼓励学生探究、合作、创新、乐学、好学,接受人类文化遗产的哺育与熏陶,进而与教师共享学习成功的快乐;还要求我们要在教学中遵循生活性、生命性、发展性原则,教出语文的诗意,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如何展示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艺术涉及导入艺术、提问艺术、点拨艺术、暗示艺术、启发艺术、评价艺术、过渡艺术、结尾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教学表演艺术、情境设置艺术、人文思想渗透艺术、课堂调控艺术、课堂应变艺术、引导学生乐学进而好学的艺术等。无可置疑,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科学更需要艺术——艺术地教学会使师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情境中通过对话完成高层次的精神交流,既利于学生学,又利于引导他们乐学、好学。清晰、精练(基本要求)、激情、幽默(发展要求)等不同风格、富有个性、抑扬顿挫、变化有致的语言和适度的情感投入,无疑会使教师充满个性魅力和感染力;巧妙的导入会“未成曲

  调先有情”,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来;富有艺术的提问、暗示、点拨、评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把握文本,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矫正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地自信心,进而乐学、好学;流畅的过渡,巧妙、隽永、回味无穷的结尾会使课堂教学增色不少;联系生活、设置情境、深入浅出的教学不仅是“巧教”、“巧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地理解与感悟,有利于在无形中渗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可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啊;最后,教师在既定预设教学设计的情况下,如果能够真正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具体接受、反馈情况而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临时机智应变,那就更是教学的高境界了。

  其次谈学生方面。

  新课标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关注老师的教,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毕竟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关注预习准备情况。学生在课前认真、充分地预习准备学习内容,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是语文课和执教者有吸引力、感染力,是学生告别“要我学”,开始“我要学”的具体表现。

  关注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及课堂气氛。以学生发展为本如果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思想、理念中,最终只会流为一个口号,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对之有浓厚的热情和兴趣,他们才会积极思考、回答、讨论进而提出问题,课堂才会呈现出和谐、热烈的气氛,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激发师生的灵感和创造力。

  关注学生的聆听(观察)、表达(说)情况和思维活动。聆听(观察)是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将知识内化的重要手段,表达则是学生将所接受、吸收、消化的知识外化的一种形式,是学生与外界沟通、联系的一种工具。积极、主动地听、说是师生交流、对话的重要前提。而思维的灵敏度、活跃度、广度、深度、批判度、领悟度、创新度往往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定因素。认真、仔细地听、看,准确、得体、流畅、自信地表达,积极、主动、高品质地思维,是学生学习的努力目标,更是我们的培养目标。

  关注学生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本质上说,学生的接受、反应、应变能力是教师教的客观依据,关注以上能力不仅能够反映教师应变能力和教学理念(是否以学生为本),而且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发展。

  关注学生的各种差异。学生的知识水平、各种能力、学习态度、情感投入、思维品质等在客观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现状是否引起执教者足够重视并全盘皆顾也是我们应该大力关注的。

  以上内容,作为指导教师一定要提醒、引导新教师去学习、注意、观察、思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听课中把握要害,不断汲取营养、取长补短,获得进步。

  课后反思阶段,应该做的工作有:

  倾听学生反馈意见(有机会的话),了解教学效果。“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如果学生经过老师的引导乐学、好学,这是教学效果良好的绝佳体现。

  浏览听课笔记,初步思考执教者的教学得失。从自己角度出发,对授课者的整体教学情况、过程及效果进行思考并在心里对之予以评价。

  聆听执教者教学设计思路陈述及对教学实际效果的自评。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授课者进行比较,把自己思考的评价和他的自评相比较,看看有什么差异和差距,并把感想记录下来。

  聆听评课教师的评价。把他们的评价与你的评价及授课者自己的评价对照比较,找出差异或差距并记录。

  以上就是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7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的使命。通过参加这次为期两天的校本研修通识培训,使我对于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学习过程,谈谈体会:我觉得在此次培训中每一个讲座都是这些教授们为花费苦心精心准备的。福建教育学院杨文新教授的《小学名师成长之路》让我体会到了名师应当有六度素养:思想要有厚度、胸怀要有宽度、学识要有广度、研究要有深度、追求要有韧度、引领要有效度。郭春芳教授的《“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让我体会到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重知识传授、重知识积累、重知识再现,绝不能轻思想训练、轻质疑思辨、轻引导创新。黄丽萍教授的《例谈教学科研中的思维技巧》让我体会到了要善于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要想实现大目标,不妨从小要求着手;要想实现小目标,则可以从大要求着手。陈秀鸿教授的`《基于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让我体会到了教师是社会成员、学校成员、学生社会化的承担者、自身社会化的承受者。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既是好的教书匠也是好的学习者。他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养料,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学习的能力。培训结束后我们都应该努力地使自己在校本培训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培养一名师德高尚、教技精湛、知识渊博的优秀教师。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8

  前几天,我们培训了新教材通识,在此过程中,我受益匪浅,下面浅谈我的一点心得。

  新课程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其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语文新课程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其旨在统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本人就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变化。

  一、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的原则。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从“教科本”转变为“用教本”,从某种角度上讲,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很难让学生的困惑之处主动地表现出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始终不能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体现学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及时使学生学习的.状况表现出来,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或困难。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参与到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等,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理解、掌握的情况能够比较迅速地反馈给教师,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大量的重复的或无谓的讲解。这样通过自主学习辅以教师的指导、强调,学生对基本的语文知识信息掌握的效率要高得多。

  二、新课程下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唱独角戏,无论语言多么生动、精彩,分析多么深刻、精辟,但未必是很理想的语文课。因为:一是学生一直处于听者、被动的地位,没有思考、参与的机会。二是学生一课听到底,即是在有兴趣,也未免有点疲劳之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听课情绪和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察言观色,因势利导。课讲到那里,学生该有什么反映,产生怎样的共鸣,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心中有数。据此教师便把备课时准备的提问或应变设问立即放出,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因势利导,提出问题,也可缓和学生紧张听课情绪,使学生精神饱满地上完一堂课。例如在讲到必修三专题二第三节内容时,可以适当组织语文知识抢答赛:利用诗词、典故、成语、俗语、歌曲等,活跃教学。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合理的巧用、妙用,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更加多彩。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用到好处、妙处,学生能在愉快、欢笑中接受语文的熏陶。淡化紧张疲劳。这既活跃了课堂,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不仅要育人,还要育己,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实现自身的发展。这要求教师自己要加强学习,首先要把教本吃透,其次要多看一些有关教学的课外书籍。及时的了解史学方面的新观点。另外还要钻研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点。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9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

  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10

  首先感谢天津市教育局和天津市继教中心等相关单位领导和负责同志的悉心安排,才让我们这些农村教师有这个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到教育战线的各位专家,更亲近地走近教育一线的各位语文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聆听了一场又一场的精彩讲座。这次学习,无论从教育理念上,还是从教育理论上,无论从课堂教学能力,还是从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都带给我们很多的震撼,仿佛打开了一扇窗,眼前突然一亮,很多曾经迷惑不解的问题都在这次研修学习中豁然开朗了。可以说,这次研修学习确实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觉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对这次通识培训的内容做一个大概的回顾和总结。

  从20xx年底到20xx年3月,我们利用休息日的时间参加了天津市千名中小学骨干教师通识培训的全部课程。在课程中,各位专家和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从教育前沿、教师成长、课例研究、教学艺术、课改前沿、课堂观察、有效教学、学科研究等等众多方面给我们带来了精彩讲座。

  第一场讲座便是特级教师赵景瑞带给我们的《我的语文教学探索》,赵老师在讲座中让我们了解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的教师要努力做到品尝快乐的"五境界":职业境界、事业境界、专业境界、科学境界、艺术境界。同时,他也进一步指出,要乐在第一次,强调第一次机遇偏向有志者,并且鼓励老师们抓住发展的每一个第一次。同时赵老师还给我们详细讲解了何谓乐在课堂上,什么叫做乐在笔耕田等。这场生动的讲座,让我们首先在教师成长这条路上树立起了正确的方向。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方能更快地成长从而走向成功!

  接下来的讲座还有市教研室主任曹全路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x敏珣教授的《师德与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河西区德育研究室么青老师的《学生学习心理辅导与教师心理调适》、北京教育学院的李晶教授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张广斌老师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等。这些讲座不但从从宏观的角度为我们讲述了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以及近年来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等等;而且从微观的角度为我们讲明了优质课堂教学到底具有何种特征以及如何开展课例观察和课例研修等等。这些讲座,视野之开阔,内容之丰富,确实让我们感觉醍醐灌顶、耳目一新!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课堂就是主战场,所以一切理论最终还是要走向实践,而如何很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大概是每一个骨干教师思索最多的问题。因此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x敏勤教授的《怎么样听课和评课》、天津市教科院陈雨亭教授的《教师如何进行小课题研究》、天津市实验中学董耘老师的《学生学习心理辅导》、天津市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教授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讲座更是受到了广大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的广泛欢迎。这些讲座从教学实际出发,专家和特级教师们援引了大量的教学实例,他们的讲座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深深地吸引了在场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们。专家们更多的是介绍在教学研究中的先进成果,而一线优秀教师更是详细介绍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毫无保留地传授了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并展示了在教学中取得的成果。这种坦诚的朋友式的交流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很感动,同时也备受鼓舞!

  通过这次通识培训,我确实感觉到自己在教育理论、理念上有了不小的进步,而平时自己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如何去解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启发。今后,我们会在各自的岗位中继续发挥骨干作用,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争做一名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争取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蒸蒸发展添砖加瓦!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11

  分别通过“教师怎样做叙事研究”、班级管理模式与班级文化建设”、“如何观课与评课”、“班主任个别教育艺术”、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六个模块来学习,视频的讲解精辟独到,观点新颖,令我收获不少。

  一、就“如何有效的观课评课?”这一问题谈谈自己新的认识与理解。

  为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我们在观课和议课时要积极主动地思考,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由学生的活动中分析与教师教学方面的联系情况,因为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一定要从学生大参与和反应中来品出教师的设计是否合乎学生的需要,只有针对学生设计课堂,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有效和高效的课堂;听课中还要不断的思考如果自己是任课教师,由学生的活动,自己如何的处理教学,这样主要是在评课的过程中能针对不足之处给与一些好的建议,不能只做挑毛病的评课者;观察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思考其行为与教学理念的联系程度;观察教学中学生掌握情况,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学论教”是观课评课的重要思想,也是讲座中重点论述的一个内容。在聚焦课堂教学中,走出一条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观课评课的模式是我们需要解决和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用“以学论教”指导我们的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评课的焦点,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观课评课教师和上课教师都需要牢记并不断在每节课中思考的问题。

  观课评课是提升质量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师生命流淌的过程。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的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因此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作为老师的我们上课是我们的根本,上好课是我们的责任,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知识是我们的存在意义,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很好的重视起观课评课,学会观课评课,在不断使自己进步的同时也带动和引领更多的教师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以人为本是观课评课的核心理念。人是根本,这一理念落实在观课议课中,首先体现在要关心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满足人。以人为本不仅需要心中有人,而且要看到眼前的人,通过对眼前人的关怀使以人为本中的“人”具体化和现实化。观课议课要致力引导教师追求和享受幸福的教师生活。幸福的教师生活来源于创造性的劳动和对创造性劳动的审美性体验。“大创造,大突破,大快乐;小创造,小突破,小快乐;无创造,无突破,无快乐。”,真正的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二、通过学习“教师怎样做叙事研究”,了解在我们的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往往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而把这些点滴体会用文字写出来并进行一定的研究对于部分教师却感到非常困难,不是难在没东西写,而是难在不知如何下手,这从很大程度就制约了部分立刻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知道了造成教师研究的困难与出路:从教育思辨到教育叙事;了解了教育叙事研究的类型;明确了教育叙事的行动研究的操作策略。

  做教育叙事研究应该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我们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一个角度。这里我们需要把握两个原则。

  1、从行动研究到叙事的行动研究。由于教育实验一般为“准实验”,任何教育实验研究都只是教育行动研究。因此,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也可以写成教育行动研究报告。行动研究报告不仅突显教育实验的“准实验”特征,而且在研究报告的撰写上更倾向于“质的研究”的风格。这种质化的研究报告更重视以“教育事件”而不是以“数据统计”的方式分析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影响和变化,也因此,人们直接称之为“叙事研究”报告。

  2、叙事的行动研究的策略。对我们教师而言,所谓行动研究或实验研究,就是在自己的课堂或班级发起一场个人化的教育改革。如果教育实验被理解为“准实验”而不是在实验室操办的严格控制与测量比较的科学实验,那么,教育实验研究、教育行动研究与教育改革几乎是可以互换的名词。将教育实验与教育改革连接思考的效益在于:以教育改革作为教育实验的核心精神。教育实验和教育行动研究的核心精神就是面对真实的教育问题,引发真实的教育变革。没有教育变革就没有教育实验。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教育实验不仅引起某种教育变革,同时它也关注这种教育变革引发的“影响”或“后果”、“效果”。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12

  此次培训令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体会。幼儿教师是一个塑造人的职业,我由衷地为我是一名幼儿教师而感到骄傲。我们要用心爱每一个孩子,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不偏爱。这样才能真正开展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

  特别是对家园结合共同育儿有了新的认识,觉得教师和家长的沟通需要技巧和艺术,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不是一味的家长与老师相互埋怨推卸责任,家长说幼儿教育是老师的责任,而老师总是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说幼儿在园表现很好,家长又说孩子在家不听话,总是和家长对着干,要求老师好好教育,好像教育本身就是老师的事,一但遇到孩子顽皮时,总是听到家长的埋怨是你们老师是怎么教的。我给你们老师告你,家长从不找自己解决的办法等等。这需要老师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多种形式多种方式让家长参与幼儿活动中来,让他们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我觉得家园共育很重要,千万不要只注重形式,一定要让更多的家长理解幼儿园老师的'辛苦,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和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老师要做幼儿的好榜样,因为孩子们都好模仿,而老师正好是孩子们模仿的最方便的对象。所以,作为老师,我们的形象要做到端庄,大方得体,我们的言行要一致,说话要算话,言行举止需文明。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好的熏陶,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我们的正能量。作为幼儿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把吸收新知识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总而言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己变得更加优雅、睿智。

  从今以后,我想我一定会成为一名特别快乐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因为我做着让我感到骄傲的职业!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13

  通过本次全区教师通识培训学习,让我们明确了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在这里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知识,更新了我的一些教育观念……总之,本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感受到名师的风采,专家的人格魅力:

  在本次全体教师通识培训的过程中,被专家关于教育方面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所吸引,使我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有了更深层的感悟和思索。他们的视频报告扣动我的心弦,触及我的内心深处,使我一次次不由自主地扣心自问,我该怎么办,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才能不负众望,才能做到问心无愧。从这些名师的身上,我学到的不只是专业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他们执着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治学、潜心钻研、尽职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人生方式;作为一代名师,他们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人无不为之动容。这些,开阔了我的视野,开拓了我的教学思路,转变了我的教学理念,促使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眼前所面临的挑战,挖掘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祢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是呀,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离优秀教师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一名教师,都渴望自己的课堂,能在瞬间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能与学生心有灵犀。我们在面对学生时,在过多地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时而忽略了他们的善良、可爱的一面,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已变得麻木,缺乏投入学习的热忱。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多读书,读好书,努力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共鸣,才能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才能使他们迸发出好学习的火花,让他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调整我们自己的心态:

  十四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的除了爱抱怨,还是抱怨。抄不完的笔记,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愚笨,领导的不理解,等等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孩子有着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老师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要原谅孩子的错误,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们对自己的关注、对自己的爱和支持。教师要不断创设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自觉地想了解个究竟,同时,教师要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学生自由讨论、质疑、交流、评估。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起来,参与度也就会大大地提高,每个学生才能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三、要善于去总结:

  通过这次通识培训,我深深体会到,一名优秀的教师的成长是离不开反思的。没有反思就不会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也就不会有改进,也就不会有进步。通过反思,让我认识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更多。因此,我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来投入各个方面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才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才能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通过反思,我也深深懂得了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教育教学中的一切好的经验。除此之外,教师要在工作中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当然,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才能找到隐藏在教育教学中的一条条规律,才能坦然地面对那一双双求知似渴的眼睛,才能在尝试中得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整个通识培训流程中,除了名师的风采,一个个曲折感人的成长故事,一个个独到精辟的理论和见解,还有对工作、对生活、对学生的一些深刻的感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培训,我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到:

  一、经常自我反思。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得失。

  二、多学专业知识,博学多长。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无止境,教学无止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修养的最好的途径,知识是财富,人生是财富,教育教学经验和感悟也是财富。要想获得这些财富,我们只有不断地读书和学习,去探索一条条捷径,才能梦想成真。我们一定要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社会。

  三、多和别人交流。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及时找出自己的不足,才能在不足中找到突破口,才能得以提高。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和建议才是发现不足的最有效途径。要听真言,要想听真言,就要和别人好好交流一番,这对我们将大有益处。

  四、充满爱心,忠诚事业。一名好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要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几天的培训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名优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14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来自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科书与课程资源研究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资源开发中心、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课题组核心成员和高密试验区课改专家做了关于“新课程理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透视”、“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的报告,此次培训活动,让我收获最大的,感受最深的就是新课改下“课程”“教学”“评价”的具体定位。

  一、新课程观倡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

  以往大多数教师普遍认同的观点是“课程即教学的科目”“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这种认识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恰恰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是不匹配的,可以说,以往的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这种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而新课程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此外,新课程还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切实地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新课程倡导“交往、互动、发展”的教学观,体现和学生一起成长。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而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这是对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此次培训中深刻地对新课程的教育评价进行分析:“评价就是为了促进发展”“评价就是教育过程”“评价本身就是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在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我们的价值不再是做一根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是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通过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结合专家的建议和我校近一年的实验与探索,我觉得作为一线教师,走进新课程,顺应新课程,可多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点:新课程呼唤教师对原创教材课本的提升。教材只是一个案例,一种载体。教学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而不是新教材。而教师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的信息与素材要靠教师去整合,教材的缺憾和空白靠教师去完善,教材的拓展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所以我们不能把教材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而要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改编、选编、选用、活用,要敢于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第二点: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嘴里表达出来的;更多的动人场面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激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指引学生整理知识,激发激励学生去联想、去创造。给学生知识只是给了学生一双眼睛;而给学生视野和方法才给了学生一台“显微镜”,他们才能用显微镜去发现更有用的东西。

  第三点:新课程呼唤能不断“刷新自我”的教师。新课程条件下,许多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要靠教师去创造。教师应终身保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不断提高,使自己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高尚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可贵的创新精神。

  第四点:教学是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不能刻意追求和照搬一种模式。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内涵无限丰富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而要根据教学内容,敢于展现个人的教学个性

  第五点:新课程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不应是面面俱到,而是创新。主要看课堂师生的互动;看教学流程的独特创意;看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智力的挑战;看师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张扬。

  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很多的想象、思考,也带给我们很多困惑,应该说这些想象、思考和困惑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收获,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15

  两个周的新课程通识培训课已经结束,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很浮躁。不知道是不是受环境的影响,我也没有认真听进去。本来,我对教育也挺感兴趣,可是因为诸多原因,我并没有很刻意地去关注,而是偶尔在遇见各种现象时,内心独自感慨,立志将来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当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从小学上到大学,从家庭到学校,迄今为止,我们仍然是被教育的对象,尽管我们已经成年。有一天,我们走出社会,也仍免不了学习,免不了被教育。教育是终生的,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直到后来的每一次心灵的自我发现。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很难跳出来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去思考现存教育本身的各种优缺点,尽管我们会怀疑,甚至会抱怨我们的教育体制。但我们却很少会想,我们应当接受怎样的教育,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接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甚至于一种教育方案实施的方法和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如何克服等,这是一个很庞大的问题。新课程通识培训课给我们另外一个思考的角度,即站在施教者的位置上,我们应当如何去把教育办得更出色,使教育真正适应每个人的自身发展,同时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此,我想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教育应当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个性发展,培养自我发现能力。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培养兴趣,并在快乐中学习。如此,才能让每一孩子都有棱有角,有自己的特长,有一份自信。另外,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要求应试教育必须向素质教育转型,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减轻压力,注重学生多方面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注重性格的培养,而不是一味把重心放在自然科学知识的教授上。培根曾说:行为播种习惯,习惯播种性格,性格播种人生。因此,对学生性格的培养是决不能忽视的。作为一个负责的施教者,必须考虑到自己在哪方面影响了学生,从而间接的影响着未来的社会。美国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把在学校学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剩下的就是教育。个人觉得,一个人把在学校学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剩下的就是精神和性格了。按照培根的说法,是那剩下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的一生,并对人生施加强有力的内在影响。一群人或者一代人的.精神和性格足以影响社会,教育有什么理由不去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培养呢?尤其是在童年到成年的这一阶段时期,更是性格形成的主要时期,教育更应该投入更多力量到学生性格的培养中。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有了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性格培养的教育理念,就要想法设法贯彻落实和实施。首先,要有良好的教育行政机制,保证整个教育体系顺畅流通运行。其次,建设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更不容忽视,尤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平困偏远山区需要国家政策支持。最后,教育发展应当受到社会上每个人的关注,家长和老师应当避免走极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要立足长远,更需要当下从事教育的人们或将来有志于从事教育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以金钱物质和待遇的回报来影响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选择和决心。

  我深深感动于宁夏一中的校长所做的演讲报告,感动那个学校的老师们对孩子们的关爱和设身处地的着想。有谁,不是从高中的课堂走到大学的讲堂?看了那些孩子们成长记录袋,我深深感到老师对孩子们的尊重和悉心疼爱,以及师生间感人至深的情感。当下,很多人都厌倦了作为初高中老师的繁忙,厌倦了作为小学老师的无聊,很多人都羡慕大学老师的收入高,假期多,上课少,轻松闲逸。然而,这却未必是最真实深刻的体会。我要毫不客气地说,有这种想法的人,是不适合做任何老师的,甚至幼儿园的老师也不要做,除非转变观念,否则不可能称职。

  想像着当你站在那么多孩子中间,看着那么多双纯朴明净的眼睛深深地注视着你,你感受到孩子们心灵深处的渴望以及对你深深的期待,难道这不是爱吗?难道这不是生命的魅力吗?生命的价值不是由收入的高低来衡量的,也不是有闲暇时间的多少来划定的,而是在有生之年,是否用心充实地度过了每一天,感受到这世间的爱与温暖,并深深的眷恋,然后不求回报地投入。冯骥才曾说,永恒没有终极,只有它灿烂而轰鸣的过程。这一代又一代温暖与爱的传递,便是永恒。我相信,人类文明是因为有爱和温暖才更加辉煌灿烂的。但愿每一个有感于此的人,都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心中的那份至真至善至美。同时,我也要向那些奉献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深深地致敬!在此,我要感谢我的高中老师对我的培养,是他们促成了我众多重要价值观的形成,让我感受到生命,爱和温暖。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16

  我很荣幸参加20xx年3月教育部门组织的学前教育《通识》培训。通过学习,我体会当幼儿老师不容易,要当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更不容易。在《通识》培训中,经过幼教专家和名师名校的同行点拨,真的给我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在教学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自身的理念水平及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一:

  专家的讲解,让我知道幼儿教师的四个基本理念: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做一名幼儿教师就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还有教会我们如何对幼儿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同时也教我们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其实在很多人眼中把我们“保姆”,实际上我们每天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手段、选择一定的形式作用于幼儿,使幼儿在情感——-社会性方面获得发展的过程。

  其二:

  《通识》培训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有一位老师叫幼儿书写1~ 5,这是“小学化”的教学,是农村幼儿园常有的一个误区。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过早教小学的知识,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伤害孩子。为此,幼儿入园的一日活动应该是以游戏为主,教师是游戏活动中的设计师和合作者,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各类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因为游戏是幼儿天性,他们在游戏中能获得情感体念,还能促进多种能力的发展、认知和成长。

  其三:

  在听专家讲游戏活动时间时,我硬是牢牢记住: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我园的活动场地很宽,户外的大型玩具、美观漂亮的小型玩具、乡土气息的自制教玩具比比皆是,应该多让幼儿到户外尽情活动。在活动的同时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年龄特点,引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方式方法。

  其四: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品德行为形成的最佳时期,好模仿,是非观念在萌芽阶段,我们教师要有更高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温柔、可爱,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高于母亲的教育。那么,世上的“虐待儿童事件”就不会发生,孩子就不会受到伤害。我们不要指望自己是“雕塑家”而是一个“园丁”,应该遵循手里种子的基因特性去培养,如果手里的种子是百合就是让他开出娇艳的百合花;如果手里是玫瑰种子就是把他培养成能开玫瑰花的植物,让每个幼儿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很神圣的很了不起的`个体。

  其五:

  在艺术领域学习活动中,回顾原来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有时是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幼儿就会枯草无味地跟着唱;有时是教师预设的目标太简单,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时是预设的目标太难,幼儿根本完成不了。通过这次培训活动,我深刻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老师经常有效地创设情景,让幼儿能够被合理的教学目标所激发,在各种不同的情景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那么老师也培养了幼儿的各种能力。如观察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等。

  这次培训学习的感觉是快乐而又充实,每一次学习都能感受思想火花的碰撞,每一次都有丰硕的收获,我是受益多多,感受多多。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17

  这次通识培训,我感到受益不少,我想一定要通过这次的学习而有一个大的的转折点,并能学以致用。再不能用那老套套去给幼儿灌输生硬的识字和加减法。要让他们在快乐中度过童年。在快乐中成长,在游戏中去学习,在游戏中去启迪他们的智慧,去开发他们的智力。我们要用心地爱每一个孩子,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不偏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展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

  要做好幼儿的好榜样,因为孩子们都好模仿,而老师正好是孩子模仿的最方便的对象,所以作为老师,我们的形象要做到端庄大方得体,我们的言行要一致,言行举止需文明,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好的熏陶,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我们的正能量。

  幼儿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不容易,但是要当一名好幼儿教师却是非常不易的,通过本次的培训,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要性。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就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身教重于言教,幼儿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幼儿幼小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所以幼儿我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感染幼儿和教育幼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给予他们正面,积极的教育,使幼儿从小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幼儿在园一日常规活动也是家长与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学习以后觉得幼儿园保育工作是整个幼儿教育期间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实行保教结合的政策,在通常情况下是做好幼儿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完善幼儿的保育工作。幼儿教育与保育应该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再有在教育和保育二者有机结合的情况下,才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教育中要渗透保育,保育中也离不开教育。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生长发育和发展的时期,身心各方面的机能尚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力比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一代人的身体素质。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为幼儿提供适应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本次学习中老师讲的家园沟通的策略也让我懂得了一些沟通技巧,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必须了解家长的心理,需要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采用访谈式类、会议类、活动类、记录类现代通讯类,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家园协作更密切,教育环境更和谐,孩子的成长更健康,让沟通成为多赢。与家长的沟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沟通更有效,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总之,从今以后,我想我以后一定会是一个特别快乐的幼教工作者,做他们生活中的照料者,学习中的启迪者,游戏中的合作者,成长中的支持者,科学保教的实践者。让每一个幼儿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18

  在这些培训的日子里,我听了优秀教师的事迹,看了老师们分享的视频,了解了一些案例,收获了许多未曾懂得的知识与技能。虽然培训、做作业有些累,可是我的心里是充实的,甜蜜的。因为我分享着智慧,享受成长的喜悦。在通识培训中,我获得一个个的灵感,我的视野开阔了,我的见识深广了,我的思想活跃了。

  通识培训让我获得了很多的信息。每一专题对我在未来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疑问和困惑,都会有很好的借鉴和启迪。也期待着自己能更好的消化,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学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学习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通过培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观念在更新,能力在提高,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认识到了学生是教育主体,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的道理。

  我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通过学习,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我要以这次通识培训为契机,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改进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并更多的了解教育以及学生心理。

  体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现在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

  能力结构,以适应当今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

  需进一步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课堂教学应在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出发,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位学生充实提高发展的机会。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角,一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通过学生体现出来的。

  我非常喜欢这次通识培训课程的组织形式,通过与讲课教师以及新教师的交流学习,在短短的通识培训学习过程中,让我受益匪浅。这次的学习让我如沐春雨,使我明白了许多: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民主、开放的管理能力,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自身成长就要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爱为动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也坚信在教育天地中,我会走得更宽,更远。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01-24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15篇02-11

教师通识培训学习心得(精选11篇)08-27

2022义务教育新课标通识培训心得(通用6篇)09-30

2022义务教育新课标通识培训心得(通用14篇)12-11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心得10-15

班班通培训总结11-22

云识天气的谚语04-12

闻香识女人美文04-15

学成识识成智智成谋谋成业的美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