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眀琐忆散文

时间:2021-04-01 16:30:03 短篇散文 投诉 投稿

清眀琐忆散文

  1

清眀琐忆散文

  清明和三月三,在我童年生活的记忆里,这是两个不同的传统节日,情绪是截然不同的!

  清明是哀悼,悲凉,伤感,感慨的。这前后三天,我们生活的主题都在围绕着祭祀转——早早地买好钱纸,香烛,鞭炮等各种祭祀用品;上坟,除草,祭奠;收拾心情。那时,关于清明的记忆印象最深的就是杀公鸡,烧纸钱,磕头跪拜,烧香放鞭炮……还有爷爷奶奶关于老爷爷老奶奶的碎碎絮语。很伤感,奶奶常常会哭出声来,爷爷下巴下的白胡子也在不停地微抖着……

  三月初三,则是愉快的。奶奶会常念叨“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老话,一边忙着从菜地,田头扯上一大把荠菜回家,烧好一大锅水,把洗好的荠菜放进铁锅底部,上面再放上自家老母鸡产的鸡蛋,盖上锅盖,烧起大火……爷爷会讲上一大堆与三月三有关的趣闻轶事,说这是“上巳节”,还说这天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我呢?就只是沉浸在“地荠菜,煮鸡蛋”的顺口溜里,美美地吃鸡蛋。我们会用那水洗一个澡。睡觉前,奶奶就会端出几个饭碗,每个碗里放进小半碗荠菜汤汁,再放进大半调羹白糖,和剥好了壳的两个鸡蛋。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边,聊着各种乡间趣闻,美美地吃着……满屋子都是荠菜煮熟时飘出的那种清香。我在这暖暖的氛围里快乐着。这,是我童年关于三月三的印象。

  2

  今天,二零一一年四月五日,清明,农历三月初三。十九年重合一次的牵手,竟然让我有了远游的冲动。前天,我就去公墓母亲的坟头祭拜了;今天,我竟跑到了南岳踏青。

  我走过雪浪桥,绕过龙口湖,沿着这条春花灿烂的溪旁石径往前走,正是仲春时节,春深正盛。白花檵木旁边是金灿灿的'迎春花,老樟树枝头也萌出来许多的红嫩的新芽叶,垂在静静的湖面,任一团雾气兀自在湖面袅腾……整个山谷很安静,我的心也一下子沉静起来!

  沿着麻石铺成的石梯,拾级而上,眼前的风景更加清幽起来。扑入眼帘的依然是各种树木萌发得正盛的新芽嫩叶,或黄绿,或嫩红,或鹅黄;潺潺的流水声入耳,静默不语的石壁裸岩,偶尔,还有小鸟从眼前飞掠而过的身影……

  脚旁是野生的艾草,没由地竟勾起了我关于做清明饺的记忆。

  每年清明节,我都会买上十几斤的粳米粉和糯米粉,一般人家大多按6:4或是5:5的比例配料,而我则习惯按4:6的比例,因为我更喜欢那种软软,糯糯的感觉。

  其实做清明饺很简单。第一步,买原料,做准备。买来馅料,米粉、黄花艾,没有就用右图这种艾也可以。先把艾放进放了碱的开水里焯煮上五分钟。然后将按比例混合好的米粉,倒入一脸盆里,捞出已经煮软的艾放到粉堆上,趁热使劲地揉。(很烫!揉面有些经验技巧的。)等到面团搓揉得差不多了,就搓成长条,攥成小团,压成小圆片状。第二步,炒馅。炎陵的习惯是将笋干,油豆腐,腊肉,蒜等切碎,炒好备用。其实一二步是可以打乱次序的。第三步就是包饺。在面饼中间放入已炒好的馅,捏成三角形即成!要想做出漂亮的三角艾饺,就得注意手法了。用手托住面片底部,左手中指和大拇指从下往上捏拢,占面片的三分之二。右手中指同时往中间挤靠,最后把粘口处用手捏紧,稍稍整“容”。第四步,蒸饺。将做好的艾叶饺放进蒸笼,蒸十分钟,就可以吃了。如果做多了,一时吃不完,咋办呢?那就把冷却好了的包饺放进冰箱冷冻,想吃时,就拿出来蒸着吃。但一般不会有太多的剩余,因为我们这习惯把包饺送给亲戚朋友分享。

  3

  我收回飘逸的思绪,继续欣赏着山间景致。脚因为刚恢复不久,这时竟疼得无法再往前走了。我就在金牛潭边坐下了。左侧是杜鹃山,岩壁上,向阳处的几丛杜鹃已艳红得逼人眼。在那树不知名的白花,那绿葱葱的小灌木丛的映衬下,妖娆地立在半山腰的石缝里,撩逗着游人的眼。

  山脚的景致,也很美。修竹,怪石,立柏,流水,迎春花黄灿灿地在披拂的枝条间绽放……

  对面是一座陡立的石山石壁几近垂直,坐在它的脚下,仰着头,面对着它,我想到了那些曾经走过的艰难的岁月,那一刹那,眼泪夺眶而出。这时,我看见了那丛杜鹃,在石缝间,静静地开放着,默默地看着流泪的我,似乎读懂了我所有的心思。再看看身边这丛小竹,从石缝里钻出来,在春风里肆意地摇曳着自己的生命的绿,我甚至可以听见它的朗笑。

  那一刻,我笑了,和它们相比,现在的我是多么的幸福!就这样,看着对面这丛杜鹃,我吻吻这丛小竹,竟有了打坐的冲动!我端坐好,将两手掌心朝上放在膝盖上,没来由地用大拇指抵在中指指尖,深呼吸一口,我闭上了眼,什么也不想,只是静静地,静静地感受着溪流在耳边轰鸣的声响……后来,我竟睡着了!醒来,身心感受到一阵难以言喻的轻松。我再看了一眼对面石壁上的杜鹃,我冲它挥了挥手,再抚抚这丛小竹,转身就一瘸一拐地走向来时的路,带着微笑……

  清明,虽然我一整天,都在南岳踏青远游,可当我晚上九点多钟回到家时,门卫拦住我,说有两个学生送了包饺来,都留在门卫处了,还一再叮嘱:“许老师老公来拿,不给!儿子欣欣来拿,也不给!只许你亲手交给许老师!”听着孩子的这些稚语,连门卫都羡慕得有些嫉妒了,我自然早就感动得模糊了双眼。

【清眀琐忆散文】相关文章:

清欢的散文08-20

雨后清荷香的写景散文08-07

有关《琐记》读后感11-24

《琐记》读后感范文11-24

独自清欢08-12

朝花夕拾《琐记》读后感11-24

有关《琐记》读后感范文11-24

琐记读后感300字01-10

忆秋03-23

忆长征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