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奏鸣曲》的影评

时间:2022-08-19 08:25:10 影评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秋日奏鸣曲》的影评

《秋日奏鸣曲》的影评1

  相比没有智力或者没有审美力,没有爱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绝症吧,这样的人对于真正爱他们需要他们的人的伤害将是多么的巨大。结尾时艾娃对着镜头一个字一个字的诉说像是在点醒妈妈,在发誓也在恳求每一个正在观看的人。在我看来伯格曼在承担电影人真正的责任,他敏感的发现人情感上的缺陷和可怕(这是他的'天赋),用电影夸张戏剧性地叙述(这是他的能力),这是他想通过电影让我们明白,让我们震惊唏嘘不已然后有所改变。

《秋日奏鸣曲》的影评

《秋日奏鸣曲》的影评2

  相爱相杀。心理学的书没读过几本,也不敢说二十年的人生中有什么深刻的感悟。但是我知道一切的'误解都是因为你以为他也是如你所想,奈何人啊,就是缩小版的宇宙,浩瀚广阔,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的大脑沟回如何传递电冲动。无论是在亲情还是爱情、友情中,沟通才能不让你自以为是。

  影片中的四位主角,就是行走在喧嚣中的你我他的缩影。我以为,你以为。

《秋日奏鸣曲》的影评3

  伯格曼的电影,总带着对于家庭关系深深的恐惧,这部也不例外。影片深入挖掘原生家庭中,家庭关系的相互影响,以及家庭中一切不安定因素的根本原因,即是不完全的情感和不安全感,而且这种隔阂将随着生儿育女代代相传。西方人比我们更早的认识到了原生家庭在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女神英格丽褒曼人到老年不但风韵犹存,而且演技炸裂,整个有点像《八月:奥色治郡》,但绝对的.甩后者好几条街。

《秋日奏鸣曲》的影评4

  你以为亲情就只有挂念、珍惜和相守这种温馨面目吗?同为一家人,他们之间竟然可以是相互猜疑、嫌弃、失望甚至恐惧的。两个女儿一个丑陋、一个重残,离美好这个标准甚远,而母亲却是天赋聪慧,风姿动人,给人以不可接近之感。这种角色设置,不仅说明了他们各自的`不可接近,也很好对应并加深了他们对彼此的印象,还因此更加大了戏剧张力。

《秋日奏鸣曲》的影评5

  母女关系真是奇妙又复杂,爱意关心伤害恐惧怨恨交织。是否每对母女都有互相伤害的冲动。母亲对女儿的怨恨是对自身怨恨的'转嫁,反之亦然。原生关系对人的塑造仿佛是逃不开的魔咒。发现并表达怨恨依旧是是魔咒的产物,谅解才是解开魔咒的第一步。身体残疾说话不便的海莲娜才是最懂得爱最敢于付出爱的,对应于她的姐姐和妈妈的love disable。

《秋日奏鸣曲》的影评6

  影片讲述主要是母女的爱与恨,实际上在更深一层的是人与人甚至亲人之间的那种怎么也化不开的隔阂,影片里每个角色都是缺乏完整表达爱与恨的'能力的,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爱恨情感,同时也却无法从对方身上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以母亲和大女儿的矛盾为主线,母亲与父亲、大女儿与丈夫等为次线,用那段出彩的母女争吵推向高潮,以抽象到极端的缺乏语言能力的小女儿歇斯底里的嚎叫彻底释放。

《秋日奏鸣曲》的影评7

  秋天奏鸣曲——前十分钟,我忘了关播放器里的音乐。随着那沉重的Nachtreich的In Gedanken出来的画面是那样的自然,让我以为是电影的原声配乐,那样恰如其分的烘托了气氛。

  电影更像是一部话剧。一桩房子。一对深爱着对方,却爱恨交织的母女。母亲的自私,女儿的自闭,儿时回忆的场景总是那种深远,色彩温暖的长镜头。

  子女因为与母亲的疏远和自私,所产生的.恐惧。没有音乐,只有一次咆哮的对话。这是一部安静的国度才有的电影。

《秋日奏鸣曲》的影评8

  这部秋天奏鸣曲,是反映母女关系的,也是讲述人与自我的关系的。一个钢琴演奏家的明星妈妈,自然会把大量的时间放到工作与社交上,对两个女儿的关心极少,要求极严,期望极高,于是使女儿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当然这部电影是很标准的弗洛伊德电影,就是把人的心理问题与成长经历联系起来。女儿的不幸与明星母亲有关,而明星母亲的缺乏爱心又与她的成长的家庭有关。

《秋日奏鸣曲》的影评9

  我看过的伯格曼里两部彩色的都很温柔的感觉,重叠的.帷幔,细小的物件,布料折叠时堆起的褶皱,下午四点将落未落的太阳,鼓起窗帘背后的微风,不是收敛的,反倒是发泄的温和。伊娃扮演的是一个被倾诉者,是一个原谅的慈悲者的角色,母亲和海蒂娜是共同的挣扎者,而伊娃的丈夫是旁观者,最后的独白与信将会搅乱母亲的逃离,她将又一次的面对审判而不得解脱。

【《秋日奏鸣曲》的影评】相关文章:

《儿子》影评《儿子》影评怎么写03-13

影评的摘抄11-04

菊豆影评10-15

鼠标奏鸣曲作文08-23

《生命奏鸣曲》教案01-19

《致青春》影评03-13

《大幻影》影评08-19

侧耳倾听影评02-03

心灵捕手影评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