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4-01-15 07:16:18 电影观后感 投诉 投稿

《深海》电影观后感(优秀)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深海》电影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深海》电影观后感(优秀)

  我看这部电影,一开始是从媒介的角度切入的,注意到参宿使用智能手机试图和妈妈建立联系,她的妈妈由于与爸爸产生隔阂,选择了离婚,参宿唯一与妈妈的交流是在手机上。微信这种媒介具有让“生命在生命之后延续”的某种情感联结功能,这对患有抑郁症的参宿来说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手机从无人回信到打来电话,电影在制造梦境的同时,似乎在向观众释放某种信号——父母的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参宿的一场梦贯穿了整部电影,从在梦中到梦醒的过程,是一场充满冒险、认识自我的旅程。然而,屏幕前方的有些观众并不对这部电影的叙事给出好的评价,而是认为它的特效做的很好。作为一部面向亲子的商业电影,它在其中混入了不少商业元素——色彩、大量的音乐、震撼的特效、熟悉的商品、货币、餐厅评级、商业化剪辑,如此浓墨重彩,令我想到过去的《洛克王国4:出发!巨人谷》,它用色彩斑斓的世界吸引儿童的关注,不仅是电影,还有它的衍生品——游戏、学习用品、漫画书……《深海》这部电影也是如此,它试图通过这部电影,打造一个角色IP,带红它的衍生品。

  如果抛去它的商业内容来看,它的最有价值的点在于儿童的社会化。一个儿童的观影感受或许对画面的色彩斑斓产生某种观影的兴奋,但电影中的人物参宿在通过找妈妈逐渐建立了自我的意识。米德把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主我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世界的大门在向他/她完全敞开;客我是想象中他人印象中的自我形象,一个人最终会与主我和客我达成妥协。我们也许无法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这部电影在制造视觉奇观的同时,也在暗示了某种现实中缺失的东西——成长。一个儿童在长大成人之中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传媒等的共同发力,而最主要的教育来自家庭,也许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唤醒某些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但孩子等待陪伴的心灵始终在路上。

【《深海》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深海观后感02-01

深海电影观后感01-30

电影《深海》观后感12-12

《深海》电影观后感08-10

关于电影深海观后感09-09

2023年电影《深海》观后感01-31

2023年深海电影观后感02-01

深海电影观后感3篇02-01

深海电影观后感2篇02-02

电影《深海》观后感范文通用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