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妈妈》观后感

时间:2022-11-08 21:40:40 洁婷 电影观后感 投诉 投稿

电影《妈妈》观后感(通用17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影《妈妈》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妈妈》观后感(通用17篇)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1

  妈妈是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她身上的标签是热爱看书、看电影、饮食讲究、穿着优雅、过目不忘的记忆力、顽皮、叛逆、自由自在,85岁依然活成了有情调的老小孩形象。

  女儿是出生在同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他们那个年代的知识青年都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特殊时期,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父亲跳湖含冤致死,女儿一直因为父亲的死背负着罪人的身份存活着,她的人生底色没有一丝丝自我,一直活在对父亲的愧疚和不配爱母亲的影子里:她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苦行僧般的日常修行,吃素、生活朴素(从来没有穿过裙子)、热衷于做义工、资助从小学到大学的姐弟学生、救赎偷盗的周夏。在女儿的认知里她认为自己是杀死父亲的`刽子手,断送母亲后半生幸福的刽子手,对过世的父亲她选择过清教徒般的生活,洁癖,吃素,衣着朴素内敛,面无喜色,生活过压抑,爱做义工这样的生活方式,而对于母亲她认为自己不配爱母亲,从来不敢与母亲袒露心声、同床共枕,母女二人的交流通常都是通过暗号和纸笔沟通的,有的只是对母亲默默的关怀、付出。常年活在对父母亲的愧疚之中的她,由于压抑的情感没有得到释放出口,日积月累的病态生活方式导致她最后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病。

  母女二人生活方式的转换是由母亲得知女儿患病开始的,母亲退休的20年间,都是由女儿悉心照料的,而后她得知女儿患病之后母亲的本色上身,保护幼崽的天性被激活。

  奚美娟老师克制的演绎将一个阿尔兹海默病人的患病过程演绎的惟妙惟肖,观影过程中你不觉得是在看电影而就是在经历现实生活,从最初的记忆消退,忘记母亲周三的食谱、忘关水龙头、做环卫产生眩晕、找不到回家的路得知自己患病的过程中这些情节之中几乎都没有台词,没有过多的台词衬托,全靠演技演绎。患病之后她病态的状态下情绪反而得到释放反驳母亲、脾气暴躁、孩子般的哭泣、吃红烧肉的情境、忘记自己名字的反应,雨天叛逆的孩子的形象时时刻刻都体现着阿尔兹患者的特征。

  吴彦姝妈妈的演绎患病前的知性、优雅、顽皮、收留流浪猫、爬高的老小孩形象到得知女儿患病后的冷静、从容、顽强、乐观、对生活有态度、体面有尊严。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2

  2008年5月12日的那场大地震,给四川汶川带来了伤害。多少母亲失去了孩子,多少孩子失去了父母,那种失去亲人的滋味,我想我们永远也体会不到。但是那场电影让我体会到了那种钻心的滋味,让我体会到了亲人永远分离的悲伤,这种痛,胜过任何一种伤,任何一条疤,因为这种痛,永远也不会消失在我们的心头。这场电影中有一个正在读高一的女孩子,在地震来临的那一刻,他们正在上音乐课,那优美的旋律一放完,那突如其来的灾难就降临到了学生们的身上。

  这个女孩子被压在了石板下,在石板下的几个小时里,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渐渐死去,她想救同学们,但不管她怎么用力,也是无济于事。她的妈妈来到了学校,用她那双瘦弱的双手,搬开了一块又一块石板,她用力地呼唤着她的孩子,但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妈妈的.那双手已经沾满了鲜血,但她没有放弃,因为她坚信,她的孩子还活着,一定还等着妈妈去救她,所以妈妈一直在寻找,一直在寻找……最后虽然那个女孩子死了,但她已经感受到了无私的母爱,她已经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我想她离开了这个世界也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了。

  地震来临的这一天,刚好是这个女孩的生日,妈妈带着准备送给女孩的生日礼物来到了变成一片废墟的学校,老师,校长,妈妈,在这片废墟里女孩过生日。女孩走了,但她知道,有那么多人还爱着她,还关心她,她应该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世界夺走了许多美好的事物,但也将许多美丽的事物带来了人间。在这场地震中,不仅有母爱,父爱,还有老师对学生的爱。压在石板下的老师为了找学生,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父母为找到自己的孩子,哪怕再危险也不怕。世界上爱是最伟大的,我相信,那位母亲不会在哭,因为她知道,她的孩子在另一个世界,很好,很快乐。

  母爱是无私的,父爱是伟大的,老师的爱是晶莹的,我们应该用同样的爱,同样的真心去回报他们。不要到失去了才知道去挽回,才知道去珍惜,已经太晚,太晚了…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3

  电影主要讲述了小主人公东东和爸爸妈妈在一个小镇的平房里生2活,生活非常拮据,有一天,东东的妈妈下岗了,生活只剩下爸爸来维持生计,可是过了没多久,东东的爸爸也下岗了,妈妈抛弃了年幼的东东和憨厚的东东爸爸,选择了一个早已喜欢她的富有的大老板,东东妈妈与那个大老板以投资为理由,一起去了大连生活。现在,东东连上幼儿园的钱都付不起了,他每天只好在那冰冷无情的铁栅栏外守着栅栏里快乐玩耍着的小朋友,他们是那么可怜,他们是那么无奈。有一天,他们终于忍受不住了,想有一个健全的家庭的两个人踏上了前往大连的火车,到了大连,他们用仅有的存款租赁了一个简陋不堪的小房间,他们天天以捡破烂为生,白天捡破烂卖钱,晚上又要到空旷的柏油马路上扫大街,这些工作还是满足不了他们的生活生计,东东的爸爸,又找了个工作,一个艰苦的工作-------任由练跆拳道的人摔的靶子。直到有一天,东东和爸爸一起捡破烂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鼓鼓的钱包

  里面装了无数张一百元大钞票,他的爸爸知道后,二话没说,带着他找到钱包上的所在公司地址,托付门卫大爷转交给了失主,这个失主正好是大连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一天播节目时,她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说给了听众,正巧被东东的妈妈看到了,她悲伤不已,立刻找到了东东,也把东东接到了自己身边过富日子,两天后,东东爸爸接到了电话,他以前工作的'厂子老板又召他回去,东东也一起走了,回到了以前那片熟悉的芳土,一下火车,没想到东东的妈妈也来了,她抛弃了那个富裕的老板,放弃了荣华富贵,又和熟悉的人、熟悉的环境回到了一起,过上了那精神上富裕的生活。由这部电影我想到了自己,自己是那么的不节约,脾气那么暴躁,我以后也要学习东东,学习他的能经受痛苦的精神。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4

  真正的灾难是,母亲逛完教堂的地下室商店(相当于二手捐赠市场)之后,选择用最便宜的布料给我们做衣服,当然,她也把自己最喜欢的那件衣服放回原位了。当你非常非常穷的时候,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你买不起的。(穷生奸计,但我觉得母亲的自力更生身体力行其实很能说明问题,心术正直,对外说自己的孩子不是三只手,对孩子说你不要再干这种让人瞧不起的事了,用劳动去获得报酬才对)蕾西太太选择不接受教堂的援助,决定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孩子来造一个给自己也是给孩子的屋子,但孩子其实更想要一个玩具。他们想要的只是玩具或者收音机(然而得到的礼物却是扳手等建房子的工具),你只想着这破屋棚,孩子们送给你的礼物都有编织的手套,妈妈送给孩子的却只是工具。太累了,就好像在陡峭的山路推着车,抬起头看到你们几个坐在车里,我又继续推,生活在逼着我向前。妈妈,我们不在车里,我们在帮你推。人生就是会有不如意,我知道你不能参加学校活动,要承担很多责任。所以,用你手里有的,去创造更好的。真的母亲的饰演者不顾形象,完全就是我们的固执的斤斤计较的妈妈,诚然她有众多缺点,但也是有坚不可摧的品格—自食其力,结局就是她的正直独立为她赢得了附近邻居的帮助,虽然房子要重建,但前面的债款邻居愿意借出给她们一家人。电影的结局当然很美好,孩子也有孝顺(帮妈妈建房子,送圣诞礼物)的一面,妈妈同样也是正义的人,但就跟他们一家人有缺点一样,生活也不只是结尾那般的`美好,更多的就好像大儿子所说的,不要欺骗他们一直说会好起来的,实际上一把火我们还是一无所有,的确,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但就此懈怠,真就不如意下去了。

  不如意之下还是得前进,这才是生活的无常,电影固然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结局,但就好像愿景,你没得到这个愿景,就不过了吗?不可能嘛,生活还得继续,人还得向前。故事很简单,但恰恰就是道理通俗易懂。看完,肯定比看我的影评讲道理要更往心里去哈哈。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5

  “世上仅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首童谣早在好几年前学过,在印象中跟随了好久。

  但在看这部影片时,唱出来的不仅仅是歌,而是我们的心声,一个催人泪下的心声。

  尽管一开始就明白这是一部很煽情的电影,可是看着看着眼泪就出来了,就像电影中的小强说的那样“我也不想哭,但眼泪就自我流下来了”。尤其是小强的哭声能够说是震憾着每个人的心灵,拉响了人们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

  以黑色的背景,似乎笼罩着这一层悲哀的情结,尤其小强发烧的那个情节,母亲在黑夜中三步一拜地王爷庙求神灵保佑,其中的漫漫无边的黑不止增加了女主人公行动的难度,更是对其中杯具情绪的渲染。

  母亲三步一拜,额头上流下的鲜血,像烙印一般深深地灼伤观众的眼睛,这滴的鲜血不单单是血,而是虔诚,她和普通母亲一样,期盼着自我的孩子能够康复,但给我们的印象却是她用自我的生命去交换,这样不够伟大吗

  看着看着,感动一次一次在我的`心头涌动,泪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我的视线。

  听着周围同学们抽搐的声音,心里特感伤。

  如今的我们,个个都是父母、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长辈的宠爱。生活的安逸使我们都忘了学会去感恩。记得小学就学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讲的就是感恩,而我们之中又鲜有人做到。

  影片中,应对心中的矛盾,她果断地选择了儿子的幸福,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一个自我含辛茹苦养大并且相依为命,甚至爱孩子超过爱自我的母亲,这样的她不够伟大吗

  生活中的我们享受着父母的呵护,对他们的了解却是极少的,我们的心能够坦荡吗能够拍着自我的胸膛说自我对父母不曾亏欠吗

  很遗憾,我也没有做到,心里有说不尽的对父母的愧疚,连他们的生日也没记住,甚至他们平时爱吃什么,喜欢什么也不晓得。并且,父母对我们又是悉心地照顾,愧疚感真的是有增无减呀!

  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们应当多了解父母,体谅他们,关心他们。这是我们做儿女的对父母出的一点微薄之力,报答的还有很多很多。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6

  这是一部家庭影片,妈妈领着六个孩子生活可想而知生活是多么艰难,可是妈妈在生活面前决不低头,不需要同情不求施舍,一切都教育孩子要自力更生,妈妈的坚韧的情怀也影响着孩子们的性格,小孩子们只知道玩耍调皮,但是他们知道每个人都要为这个雷西家的做点事,妈妈必须出去工作否则没有经济来源,照看孩子们的事让大儿子来看管,可是大儿子慢慢长大懂得人事间一些事情了,妈妈把生活说得美好时大儿子准出来反驳,这让妈妈很为难一定要用爸爸的腰带来教训儿子,其实妈妈对哪个孩子都是疼爱,迫于无奈妈妈带着六个孩子又搬家了,没有目标地向前开车不知哪是终点,因为没有什么钱买不起房子,只是在一个小镇上看到一个没人住的破房子,由此跟房东商量一边为他做家务一边还房债,六个孩子齐上阵帮助妈妈把房子盖好算是有了个家,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二儿子看见一个废品站,把一些家里需要的东西用车拉回家,比如沙发、桌子、书架、公桶,都是家里需要的,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圣诞节时孩子们老早就起床要看看圣诞礼物,结果令大家失望的感觉礼物都是榔头钉子钻头之类的`工具,妈妈说这些都是修复房子的礼物,这时神父来送圣诞节礼物,妈妈的那种坚韧的性格又表现出来,告诉神父我们不是最需要帮助的人,把礼物送给最需要的人吧。孩子们眼吧吧看着神父拿着礼物走了,孩子们抱怨地对钉子榔头说这哪里叫什么礼物呀,面对孩子们的质疑妈妈也觉得自己有点太固执了,于是穿上外衣又赶到神父那里,但是礼物已经都分发完了,妈妈的面部表情也显示内疚的样子。

  二儿子觉得家里有了公桶,外面的厕所没有用了就用汽油一把火烧掉了,由于风大火势把自家的房子也顾及到了,这一场大火把房子彻底烧掉了,一家人望着烧毁房子很是茫然,这时四面八方的群众带来木料帮助雷西家盖房子,房东告诉妈妈我们不是施舍不是同情我们是来帮助你盖好房子,这些钱你可以慢慢地还。妈妈再也不固执了接受了大家的帮助。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7

  今天,学校组织去多媒体教室去看电影,这部电影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这份爱的伟大。下午,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多媒体教室,一进门,我就看到一个巨大的屏幕便找了个座位坐下来,此时,有的同学说说笑笑,有的同学把带来的零食撕开,放在桌子的一角,准备随时开吃,有的同学托着下巴,等待电影的'开始…忽然,“咔嚓”地一声,灯被关上了,电影开始播放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名叫毕胜利的男孩,原本生活在一个平淡幸福的家庭,在八岁时却因一次无情的火灾夺走了他们的家,爸爸进屋救儿子时被砸伤了,从此成了瘸子。妈妈也为给儿子换眼角膜自己成了瞎子,她把光明留给了儿子,把黑暗留给了自己(这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最无私的爱,最不求回报的爱)后来儿子发奋读书考上了大学,被一家大公司聘用了,这是事业有成,并且也找到女朋友,爸妈怕城里的女朋友嫌弃,怕给儿子拖累,尽管他们是有多想念自己的儿子,不过他们还是选择在家过苦日子。

  后来,他的女朋友和她在网上聊天时才知道了真像,决定一起回家接父母,不幸的时一场暴风雨吹踏了破旧的房屋,父母双亡……看到这里,同学们都情不自禁的留下了眼泪,我也被这对父母无私的爱感动了,心里空落落的,揪心的疼,感觉鼻子酸酸的,眼泪夺眶而出,就连班上几人调皮的同学此刻也安静了下来。

  这部电影很感人,让我更加体会到了爱的含义,生活中父母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让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我们还是会不满,总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们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我们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爱是付出是奉献,爱是责任是担当,在这里我想深情的说声:爸妈我爱你们!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8

  一部电影,催人泪下。生活就考验着每个人,在困境中长大。

  ——题记

  亚男,坚强的小女孩,从小失去双亲,母亲送她给了卖盒饭的奶奶,奶奶有个女儿,她的小姨,就,艰苦的生活开始了。当她优异的成绩时,小姨和奶奶都会为她高兴。可以就在她拿到中学入学通知书时,奶奶因病离她而去。生活重担压在了小姨身上,亚男,小姨放弃了出国,放弃了学业,而亚男也没钱交借读费而四处求各学校长,直到有一天,一位好心的.校长收留了她,在开学学典礼上,她把的故事告诉大家,把思念寄给天国的奶奶,把微笑送给像妈妈一样的小姨。那句“妈妈,胜似妈妈”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影片就结束了,我陷入了深深的深思中,我,不像亚男有着悲惨却幸福的生活,我有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姨……我是幸福的,然而幸福的我却不懂得,亚男省吃简用,而却成天买着零食大口大口地吃,亚男能理解别人,别人,而却只顾,怨恨别人,……一切的一切,差距就那么大,怎能和需强的她做呢?

  我有四个妈妈,妈妈,姨妈,二妈,姑妈,她们给我的爱远远超出了亚男的像妈妈一样的奶奶,小姨所给她的爱,而我不懂得珍惜,似乎它们本归属于我一样,以后,我要倍爱她们,超出亚男给“妈妈”的爱。

  妈妈,我爱你!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9

  在看过《妈妈》这部电影之后,使我感慨良多。

  影片当中,涉及到了许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而且触目惊心。一个男生由于看多了国外和港台影片的场面,把另一个男生眼睛打瞎了;主人公张帅由于偷窃罪而被三年……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愈加增多,其中存在诸多原因:一是出于狭隘的心理。二是在人生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现在上有许多负面影响,例如港台影片《古惑仔》,里面有许多打斗场面、行为、帮会纷争等。在这些电影的“引诱”下,许多青少年放弃了正确的人生态度,盲目的.去模仿,从而做出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有的为了玩耍,追求,丢下功课,于其中,最后以至于造成犯罪。

  看了这部电影,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被那位女的尽职尽责,关心下一代的所,并从心底里敬佩她。一个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并且还是个少年犯,我想,如果在谁家里,都不会收留他吧!可是,安慧却做到了,他奉献、清白的情操将永驻我的。她对张帅虽不是母爱,却胜于母爱,怪不得张帅会亲切地叫她“妈妈”。

  现在,每当我静下心来想问题时,那部电影的最后一幕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张帅要坐火车走了,安慧站在站台上大声叫着他的名字寻找他,而张帅也在车箱里大声叫着妈妈。那一瞬间,两人的感情不正是“不是亲情,却胜过亲情”吗?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10

  今天下了个早班。

  一个人的悠闲,甚是对不住这美好的下午。于是,盘腿坐。微眯。

  前几天带儿子看了一部电影,《妈妈!》。儿子依旧与往常一样,先打听一下电影内容。我把我从抖音上看来的零零散散的枝叶始末道来。儿子撇着嘴说,我不喜欢看有人生病有人死亡的电影。但他依旧乖顺的陪我坐着,静静的看着。

  看完后,确实觉得不适合他看。所有的`对话,情节,细节都是含蓄的,娓娓道来,就连跌宕起伏也是在风平浪静中缓缓带过。我猜他没看懂,我尝试着告诉他,为什么主人翁为对父亲无比思念又无比内疚甚至一生不婚顶着自责过一生。于是,小家伙接触了一个新词,右派。

  其实电影真的很适合心思细腻的人看一看,像一个午后,在看一本书,平静,又不平静。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11

  冲老戏骨吴彦姝,奚美娟,《人生大事》里少年影星杨恩又几个演员,带孩子们去看了《妈妈》。

  电影里面的妈妈生性优雅浪漫,种满花草的小院,满屋的藏书以及睡前读的诗句和透光洒进房间的阳光,在每天满满仪式感的一餐一食中感受岁月的优雅,以及活得特别精致。

  刚开始看,感受的是妈妈就像一个公主,被呵护,被爱着,宠着。

  而影片中的女儿背负着父亲死亡的愧疚,一生慈悲节俭,古板严谨,素食,做义工,资助学生,她们在一起的老年生活原本是平凡而枯燥的,母女间的关系也很难说多么亲密无间,毕竟母女两人都是告知退休的老人,对待生活的理念和想法也大相径庭。

  但平静生活被女儿患病打破后,照顾和被照顾的身份颠倒了过来,患病的'女儿需要被再一次照顾,年迈的母亲则再一次起担起了照顾女儿的重担,再一次重燃起了为母则刚的爱,锻炼身体,做瑜伽,做饭,以及成为无所不能的妈妈,拼尽全力希望守护女儿健康与尊严的种种经历。妈妈85岁,女儿65岁。

  妈妈体面的人生也许走到了最难走的一段路,随着女儿病情的加重,失忆,不识字,脾气变的怪怪的……妈妈都在用心,用行动去照顾和呵护着自己的女儿。北师大语文课本上《父母的心》里曾对孩子们说过: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

  女性本柔,为母则刚。“妈妈是海,我是一滴水,爸爸是一条不会游泳的鲸鱼”这是女儿说的话,也是母爱的诠释,当85岁的母亲陪女儿一起奔跑时,我泪流满面,这是母爱的速度;当母亲在超市零食面前为女儿讨回尊严时,我为母亲而有安全感。当母女俩在养老院女儿在说:这是我妈妈,我感动加欣慰。当母亲用她三年后88岁颤抖的手去喂女儿药时,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整个剧情几乎都是母女俩,却演绎的真实而感人。

  三年后母亲带着女儿依旧精致,依旧优雅,走到涨潮的海边……是对生活的包容:女儿一生不结婚,素食主义,做义工,以及患病等都乐观积极面对,笑着接受,而大海的博大是对生活的旷达乐观。那海边一句妈妈,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胜过万千金币。就像俩孩子喊我一句妈妈,把我的心儿都喊化了。

  奚美娟和吴彦姝两个老戏骨没有太多话语,肢体动作、眼神、皱纹都在诠释这两个年迈的生命彼此照顾相互辉映,面对慈悲、疾病、老去、死亡,对人生最终归宿的很多细节表述闪耀着光辉,让人泪目,让你重新审视母爱、世上只有妈妈好,每个子女都是妈妈掌心的宝贝儿!看电影过程感动过程当中,给妈妈发了微信,并把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词再次送给我的妈妈:有你真好!我永远是爸爸妈妈掌心的宝贝女儿!

  还有一个感受就是面对未来及生命可能会发生的种种,一切皆有定数,谁也无法预料未知的生活,那么现在的每一天就是最好的一天,也是生命历程中最年轻和最美丽的一天。那么关于未来,坦然接受面对吧!既来之,则安之;用随心所欲的心情过随遇而安的生活。让生活争取更好。

  珍惜眼前,活在当下,过好人生的每一天!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12

  一部电影,催人泪下。生活就这样考验着每个人,在困境中长大。

  ——题记

  亚男,一个坚强的小女孩,从小失去双亲,母亲送她给了卖盒饭的奶奶,奶奶有个女儿,就是她的小姨,就这样,艰苦的生活开始了。当她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小姨和奶奶都会为她高兴。可以就在她拿到重点中学入学通知书时,奶奶因病离她而去。生活重担压在了小姨身上,为了亚男,小姨放弃了出国,放弃了学业,而亚男也因为没钱交借读费而四处求各学校的校长,直到有一天,一位好心的校长收留了她,在开学学典礼上,她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把思念寄给天国的奶奶,把微笑送给像妈妈一样的`小姨。那句“不是妈妈,胜似妈妈”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影片就这样结束了,我陷入了深深的深思中,我,不像亚男有着悲惨却幸福的生活,我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姨我是幸福的,然而幸福的我却不懂得满足,亚男省吃简用,而却成天买着零食大口大口地吃,亚男能理解别人,关心别人,而却只顾自己,怨恨别人,一切的一切,差距就那么大,怎能和需强的她做比较呢?

  我有四个妈妈,妈妈,姨妈,二妈,姑妈,她们给我的爱远远超出了亚男的像妈妈一样的奶奶,小姨所给她的爱,而我不懂得珍惜,似乎它们本归属于我一样,以后,我要倍爱她们,超出亚男给自己“妈妈”的爱。

  妈妈,我爱你!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13

  “春天是你的生命,秋天是我的生命。你那绯红的面孔,像春天盛开的玫瑰,我这疲倦的眼睛,像秋日暗淡的光辉。”

  电影的人物清晰明了,妈妈是要强的妈妈,衰老的妈妈,任信,倔强,拧巴,面对女儿的生活起居照顾,她会顶撞,会逆反,像一个不听话的小狗崽。当女儿得了阿尔兹海默,慢慢的忘记自己是老师,是女儿,慢慢的沉沦在那片黑暗得无边无际的海里,满头银发的她变身母狼,脚步蹒跚老态龙钟的她依旧能拾起照顾她的女儿的本能。她说:“忘记了妈妈也没事,妈妈会重新教会你的。”

  父亲是一个考古学家,爱他的女儿,只在他的女儿阿尔兹海默病发的时候会出现,带着女儿嬉笑转圈出游。父亲是女儿的一座山,我猜想女儿是内疚得不能想起父亲,切肤般的疼痛。她将他尘封,小心翼翼的锁在记忆最深处。可是在女儿病得连自己也不知道,也妈妈也遗忘时,她重启了父亲的日常,一点一滴都从未遗忘。她记得妈妈是大海,女儿是大海里的一滴水,爸爸是不会游泳的鲸鱼。

  女儿济真是一个倔犟的女儿,沉默寡言。最爱他的父亲被打成右派,是人人口口相授的坏蛋。父亲回来了,敲门,8岁独自在家的女儿跟着别人那样,喊他坏人,不给开门。父亲投入了冰冷的湖里。直到她努力的优秀成为大学老师直到她想嫁为人妇,她愿意做一切事情只要她父亲回来。可是,父亲没有回来。她不容许自己幸福,她一生朴素寡淡,生活中只有教书育人和整理父亲的考古日记。阿尔兹海默来了,父亲也回来了,父亲还是年轻的样子,她也是几岁的样子。

  除了这一家,还有一个被救赎者,开朗无拘无束的小女孩,她走的是犯罪的道路。可是济真却觉得她应该被救赎。济真本是受害者,却依旧拿着钱给女孩,让她朝向光明。女孩的被救赎和济真一辈子无法被救赎,女孩成为单身妈妈带来的一个粉粉嫩嫩的小天使和济真的`一生未婚孤苦伶仃,女孩的自考大学走入校园追求自我奔向光明和济真的离开讲台忘记自己忘记妈妈忘记走路吃饭,样样针锋相对,又样样共生传承。女孩带给了济真和妈妈无比的又短暂的欢乐,她留言,她上学去了,等放假了再来。可是我猜想,这是最后的美好了。电影的最后,甚至失去吞咽功能的济真,妈妈喂饭都颤抖的无能为力,她们穿上了最漂亮的衣服,从养老院出来,一个精神病人的“出去了就不要回来了”这样的伏笔,以及海边她们搀扶着跳舞,海浪一点点吞噬她们,济真叫出了一句“妈妈”,片尾,镜头整个被海水淹没,像极了父亲的视角,浪潮中的她们体面又凄凉,让人涌上了“老无所依”的悲伤感。

  “我不认识你,谁能证明你是我妈妈?”“所有人!太阳和月亮,都能证明我是你妈妈。”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14

  《妈妈》还没看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写观后感,影片一开头就牢牢吸引住了我,一缕阳光照在温馨的小院,母女两精致的早餐,一书柜的'书和有文化且俏皮的对话,一切都正中我下怀,不看内容,光看生活场景就非常的治愈。

  女儿还没有发病的时候,妈妈俏皮,孩子气,像个孩童,有句话说老小老小,老了就会变成小孩。女儿海默兹综合征发病后,不管多大年龄,变成孩子的妈妈又回来了,本以为会是一直被女儿照顾的妈妈,谁又能知道女儿先需要照顾。为母则刚,为了能更久的照顾女儿,妈妈开始锻炼身体,情急之下能为女儿翻窗。突然又想到了同样躺床上的奶奶,同样已经不认识人,同样需要喂饭,也有三个孩子…..不禁泪流满面。谁又能想到自己的生命何时出现状况,一切都不敢想象。刚刚又街道妈妈的电话,牙龈反反复复化脓,在拔牙和不拔牙之间举棋不定,问我的意见。老老小小,循环往复,谁又不会老,谁又不曾小?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15

  《妈妈》由杨荔钠导演,影片聚焦银幕极少关注的老年人群和阿尔茨海默病,不仅真实展现该病不被人熟知的多种症状及患病人群的困境。通过影片中这对母女面对命运捉弄时的坦然和无畏。

  主题仍然是歌颂母爱,但是影片对母性的诠释是质朴的,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人性的真诚。

  影片开头是温馨又恬静的画面,妈妈和女儿坐在开满鲜花的院子里。屏幕左侧出现的画面是,用稚嫩的笔触,一笔一画的写出妈妈两个字。母女二人相依为命,父母和女儿都是大学教授,属于高知家庭。家里面有很多的藏书,女儿照顾着妈妈的饮食起居,每天检查妈妈的牙齿是否刷干净,反复给妈妈洗手,照顾妈妈无微不至。

  妈妈和女儿坐在一起吃饭的场景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生命活到极致,一定是简与静”。她们的生活充分体现出这句话的真谛:普普通通的饭菜不奢华,闲时母女俩会在开满鲜花的院子里面静静的看书。

  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母女俩平静的'生活。当女儿被确诊为阿尔兹海默症后,女儿首先想到的是妈妈的晚年生活怎么安排,她不想让年迈的母亲得不到照顾,于是女儿决定把母亲送到养老院,自己独自面对病痛。可是母亲无法适应养老院的生活,最终被送了回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女儿无奈的告知了母亲自己的病情。母亲说得病的应该是我,女儿说,我也没有准备好。她们的真情告白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母亲坚毅的性格,母爱的力量没有被女儿的病情打倒。妈妈以85岁的高龄承担起了照顾女儿的责任。妈妈对女儿说的一番话让所有人动容。“每个母亲都是母狼,保护幼崽是天性。”

  在后来的日子里,本来都是女儿照顾妈妈,但是在这个残酷的故事里,一切都颠倒了。

  85岁的妈妈给女儿喂饭;处处安慰照顾女儿,给女儿念无字信温暖她;进不去家门时,妈妈砸碎玻璃爬窗户进去开门;女儿被人诬陷时妈妈为此奋不顾身大打出手;女儿离家跑走时,妈妈努力追赶;妈妈推着轮椅上的女儿走向大海……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笑中带泪的画面,突显了母性的伟大和坚韧不拔。

  妈妈也是优雅的知识女性,面对女儿患阿尔茨海默病这个巨大的人生灾难,妈妈焕发了磅礴的生命力。她没有畏缩退避,没有悲伤绝望,反而把这人生无常的意外当成对自己的救赎。她对女儿说:“我退休二十年也休息了二十年,本来觉得活够了,你又无意当中挽救了我。”她为了好好活着照顾女儿,积极锻炼身体,在地毯上做健身动作时,腿踢得那么高,充满喜剧效果,让人含泪而笑!

  真有一天,你不会阅读了,不认识路了,就让我做你的眼睛。你什么样我都爱你。是啊,这就是妈妈,“你什么样子,我都爱你”!看到这里我泪雨滂沱,泣不成声。在照顾一个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过程中是何等的艰辛和困难只有妈妈自己知道。几年时间过去了,母亲最终也力不从心了。母女俩双双住进了养老院。

  母亲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当成为母亲的那一刻,就会成为钢铁勇士。无论遇到任何狂风巨浪,母亲永远会成为你的避风港。这部影片用细腻的女性视角,展现爱与亲情在生命尽头,绽放出的无限力量,让人回味无穷。

  剧情不仅令人感动,同时,也被两位优秀的演员用精湛的演技刻画着母亲与女儿的角色所感动。吴彦姝实际年龄是84岁,奚美娟60多岁,我觉得她们的老是漂亮的,优雅的,端庄的……我看过采访吴彦姝的报道,生活中,她愿意接受新事物,网购,生活独立,注意锻炼身体,爱学习,热爱工作。为她肃然起敬!原来变老也可以这么优雅!

  每个母亲都会一样的老去。当我老了,我会不会站立在桥头哭泣,因为遗憾,因为无奈,因为······但不论何时都要时时想着要做最好的自己,积极面对生活,每天都要深刻的活着,只为留下永久珍藏的记忆。这个世界上没有唯一的标准来评判对错与好坏,是谁拯救了谁又或者是谁成全了谁,都未可知。只知道,阳光照进房间,一整天都会很暖。最幸福的是,当我老去,还可以左手挽着母亲,右手挽着女儿......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16

  很喜欢这部电影,最近才看完,很难去说明自己的感受,感觉反映了很多社会现状,其实并不只是表达了母爱,也不只是倾向于对于母亲情感上的歌颂。

  一代高知分子在退休后的生活,会有个人对于整个社会的微小付出,无私奉献,也会有对于过往习惯的坚持,对于现有生活的保存和延续。

  他们太清楚自身的处境,很多情况下,也无比清楚自身所出现的所有问题,他们会根据现状及时调整,但似乎时代的烙印下,让他们把更多的问题留给自己,放在心里。

  晚上对于父亲日记的整理,似乎成为一种坚守,也是情感的寄托,总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自己是会感觉到会有时代的原因,社会舆论的压力,只是作为孩子在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会一味地将所有的负面情绪压在自己的心里。

  哪怕会造成千钧的重担,直到最后,挑不起。

  其实并不是个人选择的原因,时代的变幻之下,有太多个人无法决定的因素与事情,随着时代的起伏而发展,是个人能够做到最好的事情,不要太纠结于无法改变的过去,又或许活着就是要学会放下自己。

  老龄化社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的生育所能够解决的.问题。个人的选择自然有其坚守的道理,暮年的不如意并不是由于年轻时选择的问题。

  只是在想或许福利也能够些许的涉及,而不是所有的负担都应该在个人的肩膀上,直至压得喘不过气,直至最后放弃自己的生命。

  养老院不应该作为最后的归宿,就像是很多负面能量的累计,会剥夺一个人对于原本生活的希望和生机。

  这个社会,应该给予人们拥有选择的权利,他们有选择的自由,而这种自由,不应该成为被指责的结局。

  类似于阿尔兹海默症的病例,多的是医疗水平无法涉及,可他们有自己生活的权利,尽管他们可能无法辨识清楚整个生活,就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但,生活在自己的执念之中,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母亲与女儿的相处,从少言少语变为最后角色颠倒,时时刻刻的操心。用绝对包容的情感去面对一切的苦难,总不能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

  她们的生活有属于自己的乐趣,相互的陪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些许的慰藉,可衰老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

  体面的去面对这件事情而不去回避,大概需要很大的勇气。每个人都会老去,不同程度的,又或许我们现在就已经老去,不过是在心灵,而不是身体。

  在想会有怎样好的方式好的途径,人生的结尾,不会丧失自己的尊严,同时,也不会去后悔哪怕是年轻时做下的决定。

  很多事情不是外部能够解决的,又或许更多的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坚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建设又或是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我们个人的选择也不过只是像她们最后在海边的肆意,偶尔去享受情感创造的奇迹,她们是自由的,是快乐的,海声呼啸,她们值得拥有更好的结局。

  一团乱麻的思绪,也一次又一次为母亲为女儿所做的一切感动,温和而又坚定地面对生活中所有的苦难,自始至终的优雅,从来不去埋怨生活中所有的事情。

  是一部很推荐的电影,会去思考很多,虽然也并没有思考出来什么事情。

  电影《妈妈》观后感 篇17

  昨晚一个人跑去看电影,看完后已经凌晨十二点多,但是:非常值得一看。

  昨晚带言言在芹英家玩,说起看电影,她说:就要看轻松的,看完啥也不记得的哈哈笑笑就好了,不想看要哭的那种,你这么晚跑去看,可能就你一个人。

  我当时听了简直想放弃了,我觉得我一人看悲伤的电影,氛围好可怕啊,但又不舍得浪费钱,还是去了,果然就我一个人,后来才来了一对不知是情侣还是夫妻,大黑夜的看不清,倒是把我吓一跳。

  不过,这电影确实是优质,怪不得拿大奖呢,也没有刻意煽情,主角还怪诙谐幽默风趣,以一种温和的手法刻画残酷的:衰老。

  年轻的时候我们只关注:美和丑,谁长得漂亮,谁不漂亮,到了一个年龄,才知道年轻真好,疾病与健康、年老与年轻、生与死,都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的65岁的`女儿和85岁的妈妈之间的故事。

  打动我的有几句台词。

  65 岁的女儿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后说:我也没准备好。

  是啊,谁对待“衰老”准备好了呢,就是让你猝不及防,大自然的规律无法阻挡,就像我:我明明就是一张干净皮肤细腻又白皙的脸,咋也会有一天发现斑始终缠着我呢。

  85岁的妈妈说:我想好了,我要做个好榜样给你,要积极的面对生活。

  于是85岁的妈妈开始积极锻炼身体,一字马都来了。

  85 岁的妈妈说:每一个母亲都会会保护自己的幼崽,化身为一头母狼。尽管她85岁,又开始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记录女儿病情发展的情况,用呵护和耐心延缓女儿的病痛。

  85岁的妈妈说:你一定要穿裙子,她给65岁的女儿买了条裙子,看着她穿上,然后惊呼:我的女儿也太美了吧。

  一个65 岁的女性,大概夸她太美的人,几乎没有了,好在还有母亲,只有母亲才会始终爱你如初啊。母女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我很喜欢她们的台词。

  这个65 岁的女儿没有结婚没有生育过孩子,电影最后的片段很温情,母女两一起去海边看海,我不知道真实里会咋样,所以还是最好生孩子啊,当然最好是要有一个女儿,难道我老了让我儿子给我洗澡么。

  另外还是要学习,瞧这对知识分子母女,一起读诗,多浪漫。人老了,青春美走了,还是有内涵有气质有丰富的精神灵魂,如果没有疾病,日子还是有趣的。

  今天开车带我父母去大夫山转转吧,珍惜陪伴。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她不是芹英说的那种哈哈一笑啥也记不住的放松,可以说很沉重,直面衰老和疾病,但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一种磅礴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获得面对生活中不如意的勇气。

  以前总互相打气:会好起来的,会越来越好的。其实:日子不会越来越好,反而是越来越难,越老不就越难了吗?

  更重要的是:面对生活的态度。

【电影《妈妈》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妈妈观后感11-17

电影《妈妈》观后感11-05

鬼妈妈电影观后感06-21

电影妈妈观后感(20篇)06-12

电影妈妈观后感15篇11-17

电影网络妈妈的观后感11-15

妈妈别走电影观后感11-09

电影妈妈观后感合集15篇12-09

可怜妈妈电影观后感(通用7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