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2-09-20 08:57:25 电影观后感 投诉 投稿

夺冠电影观后感(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夺冠电影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夺冠电影观后感(5篇)

夺冠电影观后感1

  国庆假期,我和妈妈一起去看了《夺冠》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

  电影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震撼了我。女排们刻苦努力训练,那时,什么设备都没有,靠的是她们自己每天练无数的拍球、投球。真的十分好辛苦,不过,人生有苦也有甜。女排们无所畏惧,迎难而上。

  女排们跟日本比赛时的场景,好激烈呀!不知道谁能赢?看得我的心揪成一团,十分紧张。女排们努力奋战,不屈不挠,最后女排拿到了冠军,球场传来震耳欲聋的呐喊,举国沸腾了。

  我们要学习女排吃苦不怕累,拼搏不服输的精神,勇攀高峰。

  2008年奥运会时,郎平在美国当教练,非常厉害。那年,中国奥运会才拿到铜牌,郎平教练十分难过,毅然辞掉了美国教练的职位,重新回到中国当教练,中国女排又有了信心。郎平回来的'时候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中国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练习场也跟上了时代的进步。郎平招来了100人,每天都要训练。2016年中国女排和巴西女排决赛,大家心情都非常紧张。巴西,可是全球排名第一的。郞平带领女排,团结一心,努力拼搏,及时调整战略战术。最终赢得了胜利,女排的精神一直传承到今天。

  看完《夺冠》这部电影时,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我想:我平常练钢琴时,学习时,都不应该偷懒,应该有女排的精神,女排们刻苦训练不言弃的精神激励了我,我要努力学习,勇往直前。

夺冠电影观后感2

  中国女排的精神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是一种不骄不躁,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他诠释的是:“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这种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我。古人云:“人贵能持之以恒。”这句话也不证实了这个道理吗?正如中国女排,他们在经历了11年的低迷期,在关键时候压不弯,踩不扁,打不垮,顶的住,扛得起,最终荣登世界之巅。中国女排因为努力,因为坚持,他们成功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不努力。

  我们要向中国女排学习,学习他们吃苦不怕累的精神。人生有苦也有甜,想过舒服的生活。就得吃得苦中苦。应该用汗水,泪水刻苦钻研,苦中作乐,无所畏惧,迎难而上,勇攀高峰。

  《夺冠》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应该不言辛苦,踏实肯干,勇于创造,奋力拼搏,铭记初心,牢记使命,将女排精神融入生活,融入学习,融入工作,融入人生。为祖国繁荣昌盛,实现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夺冠电影观后感3

  坚不可摧的力量,就是“女排精神”。女排姑娘们即便是失败了,也没有意志消沉、“团队精神”依然存在,“军心”依然牢不可摧。女排姑娘们脚踏实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地狱式”训练,她们将最美年华奉献了出来,不攀美、不浓妆艳抹,整日身处“与世隔绝”的环境,用尽全力塑造了永不言败的斗志和“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好似一颗火种,一代代人被她感召、受她鼓舞,激发出奋进的动力,这力量源源不断、薪火相传。这种精气神,不仅体现在历届女排教练员、队员身上,也展现在每一个被她感染、热爱她、传承她的人身上。

  女排精神也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认可、钦佩,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现场,随着女排队长惠若琪一记利落的探头球,中国女排拿下夺冠的最后一分,英国BBC的解说员激动地说:“中国女排完美诠释了奥运精神!中国证明了,重要的不是如何开始,而是怎样结束。中国是本届奥运的冠军!”

  “用微笑面对蹉跎,看我光明和磊落。仰望着,夜空最亮的星火。所以我爱过,在角落天空海阔。不害怕折磨,因为热爱才值得。风雨过后的洒脱,如出一辙的你我,穿越过,生命之河……”电影《夺冠》的片尾曲《生命之河》中,王菲、那英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徐徐诉说。

夺冠电影观后感4

  一个讲述中国女排成长历程的影片,中国女排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精神,也成为中国一代人的情感。不论影片本身是好坏与否,单就这一份情怀,对老牛这样一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就有无与伦比的诱惑和吸引力,和老婆还不忘带上九岁的女儿,希望她能参与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去,理解我们的感触。

  影片整体的叙述路线清晰,当然对于九岁的女儿只能理解事件,而无法理解整体的情感路线。毕竟,对于我们来说是体验与经历,而对她来说仅仅是旁观与历史。

  影片中的演员和女排的本色出演都非常出色,尤其巩俐饰演的郎平一角,确实无论在演技和情感带入方面都达到了无法超越的境界。

  但导演在整体影片的细片上面把握性还是不够。影片中20xx年与巴西对战的那一场,程中和在家观看时的电视机还是老款的CRT电视,20xx年CRT的电视估计都绝迹了,严重与时代实际情况脱节。这可能是因为陈可辛导演本身缺少内地生活经验导致的`。

  当然,这些并不会影响影片整体,把顽强拼搏与永不言败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并不断的戳中老牛的泪点,偶尔还有笑点。过程中也会不断有观众控制不住在影片的比赛场面时,情不自禁的找回当年观看女排比赛时的激动,呐喊并叫出加油,扣死它!

  导演通过拍摄,演员通过演绎,我们通过观看,让我们一起向女排精神致敬!

夺冠电影观后感5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一部名气很大的电影,名叫《夺冠》。我被这个电影深深吸引住了,这个电影实在太好看了,而且这一次我还是第1次看完整电影。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中间有一个队员牺牲了。可能因为她太过于努力,腰骨折了。郎平是她以前的队友,她死的时候,郎平陪在她的身旁。她说:“下辈子我们再做队友吧”,郎平被她给说哭了!郎平感受到了他们那一代女孩背着沉重的包袱打着比赛,没有放松的打、享受着打。郎平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曾经一位外国记者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排球比赛的输赢呢?郎平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唯一的价值。”

  郎平以前是美国排球主教练,所以我们中国人很多都骂他帮美国打中国(最后郎平辞去美国女孩主教练,当了中国排球主教练)。她说:我是美国的'排球主教练,我有义务帮助他们打排球。我觉得郎平很有敬业精神。

  最后我坚持看完了他们的录制人员名单,我感到,一部电影要通过多少人千辛万苦、团结协作才能创造出来呀!我觉得我们学习也要像中国女排的“女排精神”一样,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为了自己而学,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夺冠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夺冠电影观后感10-26

电影《夺冠》观后感10-19

电影夺冠的观后感11-05

《夺冠》电影观后感11-03

电影《夺冠》 观后感09-19

电影《夺冠》的观后感09-19

夺冠电影的观后感09-19

夺冠电影观后感11-25

电影夺冠观后感12-02

夺冠的电影观后感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