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观后感

时间:2023-11-08 07:26:19 观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三顾茅庐》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顾茅庐》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顾茅庐》观后感

《三顾茅庐》观后感1

  其一诸葛亮,一出场便吸引了我的目光。白衣飘飘,手持羽扇,虽出自于一林中草堂却有玉树临风之姿,用一个现代化用语来说,就是“美男子”“帅哥”。可诸葛亮何许人也,知天文地理,精通技术,身居草堂一隅,却殊知三分天下之势,决不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如此贤士,是刘备三顾得以相见,及门上却待堂下等候。诸葛亮的“隆中对”,出口成章,通察如今天下大局,俱见其雄才大略。真真令我所钦佩不已,卧龙先生,名副其实。

  望承卧龙之胸襟宽阔,足容天下黎民;望继诸葛之学识渊博,读遍竹简墨笔,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三顾茅庐》观后感2

  诸葛孔明来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不可谓不神。这样一位奇人被刘备得到,使刘备在成就功业的.路上前进了不少。

  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亲自拜访了三次,前两次还未见诸葛亮之面,第三次还被两位弟弟劝说。但刘备力排众议,坚持去拜访诸葛,其诚意可见一斑。

  第三次前去拜访,诸葛亮虽然在家,但却在草堂上就寝未醒。面对诸葛亮如此“无礼”,张飞怒火中烧,要放火。刘备制止了他,让他在门外一直静候,不能打扰。这让刘备的诚意愈加显现。也正因如此,他才成功将这一位“万古之人不及也”的奇人请出山来。

  我认为,无论是拜访,请教他人或是其他的事,都应像刘备那样三顾茅庐,或者程门立雪,以自己的诚意去尽心尽力地做事。只有这样才能成就鸿图伟业。

《三顾茅庐》观后感3

  学过《三顾茅庐》后,我们又看了一节关于他的`片段,这使我的记忆更加深刻了。

  其中,刘备为了大业,不辞辛苦,三次拜访“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孔明,也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为了考验刘备,前两次都以外出为借口,让刘备空手而归。而第三次,他终于在家了,可他却在睡觉,刘备从早上等到中午,终于到了中午。诸葛亮醒了,可他以更衣为由,继续考验他。又过了很长时间,刘备终于以他的真心感动孔明,孔明决定帮他出谋划策。

  这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做成一件事,就一定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三顾茅庐》观后感4

  看完《三顾茅庐》后心生所感,故在此叙我所感:我觉得最让我心生所感的人物无非就是刘备了。

  一方面我能感受出刘备的求贤若渴。第一次到孔明住处未遇孔明。第二次到孔明处仍未相遇,但他并没有放弃,而且还挑了个吉时去。再者,在张飞和关羽为孔明而感到气愤时,或是张飞准备将其绑来时,刘备则是极力劝阻。这两点都能表现出刘备求贤若渴的特点,以至于刘备阵营人才辈出。

  另一方面,刘备作为一个君主,却能“卑躬屈膝”请诸葛亮出山、放下自己的身段而不耻下问。从这些。则能看出刘备礼贤下士的特点,以至于刘备阵营中人心稳定,下属忠诚。

  那么我想。像刘备这样的'君主,如果在位的时间再长一点,兴复汉室也只是时间问题。

《三顾茅庐》观后感5

  今天,在语文课上,与同学们一起观看了《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中的一段。看罢,感慨颇多。

  刘备,乃汉室宗亲,本以贩卖草鞋为生,后与关,张二人桃园结义,走上匡扶汉室之道。他没有高超的武艺,却令关,张二人心口诚服,令得孔明出山相助,这是为什么呢?看过他请孔明出山的过程,就能懂了,刘备前二次拜访孔明,却无缘得见。他毫不泄气,三拜孔明,终于见到孔明。又得知其在午睡,立于堂外多个时辰,再加他,诚心诚意请孔明出山,又讲述了他的雄心壮志,匡扶汉室的决心。最终,打动了孔明。他又说,他得孔明就像“如鱼得水”。他的'诚心真是令人大吃一惊。

  不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一个“诚”字,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的也就是这个了。

《三顾茅庐》观后感6

  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都未看见庐山真面目。刘关张三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各有不同。

  张飞眼中,诸葛亮是一介“村夫”。“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而在刘备眼中,诸葛亮却是一代“大贤”。三顾之时,距离草庐半里之外便下马步行;见先生仰卧草堂几席之上,便拱立门下;“望先生不弃卑贱,曲赐教诲”,“开备愚鲁而赐教”。

  刘备的求贤若渴和谦虚的`态度,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不出茅庐,便知天下之事,上演了一场隆中对,读遍了天下之书,知尽了天下之事,不愧于刘备这种求贤若渴的精神。

  一个求大贤,一个思明君,双剑合璧必能成大业。

《三顾茅庐》观后感7

  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礼贤下士。

  在第三次终于得以请见,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足见主角刘备的诚意。既使张飞鲁莽,依旧拱立阶下。然而诸葛亮高卧不起,刘备继续等待,足见刘备的耐心。诸葛亮入后堂更衣戴冠,半晌不出。足见刘备的'耐心等待。到最后,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足见玄德心中天下百姓。

  诸葛亮避而不见,多次考验,但刘备诚心、敬意满满,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心系天下的百姓苍生。为了见到诸葛亮,甘愿等上“半晌”“一个时辰”。而态度“恭恭敬敬”。刘备心怀大志,为人谦恭,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善于发现人才。而这其中的高尚品德无不需我们自身学习,我们对于学习,更应认真,有耐心,有诚意,做事才会成功!

《三顾茅庐》观后感8

  今天,语文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观看了电视剧版《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这一桥段。我的观后感如下:

  刘备是一个有鸿鹄之志的'人。他为求诸葛亮这一贤士三次拜访诸葛亮,亲自拜访以礼相待,可见其求贤若渴。在对诸葛亮诉说了自己的志向时,他虚心向诸葛亮求教,望图天下太平。最后,他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眼泪都流了下来,其意甚诚。正因为刘备不仅有太平天下兴邦安民的远大志向,还有求贤访贤,善用人才的行动力,才有之后,刘备打下的基业。

  不说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都有情有义。诸葛亮被称“卧龙先生”,其才能之高,令无数人心服口服。也是有了诸葛亮的助力,刘备才有打下基业的力量。

《三顾茅庐》观后感9

  今天观看了视频《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而三顾茅庐,诸葛亮终被刘备打动出山辅佐他的故事。

  刘、关、张三兄弟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张飞。虽然他脾气火爆,前两顾茅庐失败后,竟扬言“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第三次拜访,孔明高卧不起,张飞又闹着要烧诸葛亮的后院。脾气火爆到了极点,语言粗俗令人忍俊不禁。(他可真的算个“大可爱”。)

  不过这种种行为还是表现了张飞对大哥刘备的'敬爱。被责怪了也不错怪刘备,最后还是乖乖听了刘备大哥的话,也算是忠义之士。不得不敬佩他的忠实。在我看来,张飞真的是整个三国演义里最可爱的人了。

《三顾茅庐》观后感10

  在《三顾茅庐》这一回合里,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谋划策,三次前往诸葛亮的住处。我在这里看出,刘备为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大业的诚心诚意。

  比如从刘备的'举动:“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文官落轿,武官下马。这是古人对特别有地位或对自己特别敬仰的人表示极大的尊敬的礼节。“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可见,刘备对诸葛亮是多么尊敬。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是多么高呀。

  在诸葛亮休息时,刘备在屋外等候,动作轻而恭敬,让两个弟弟在门外等候,怕人多嘈杂打扰到诸葛亮。由此可以看出,刘备的心意是多么真诚啊!

【《三顾茅庐》观后感】相关文章:

三顾茅庐作文06-02

三顾茅庐造句07-11

三顾茅庐教案09-12

《三顾茅庐》教案02-20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06-23

三顾茅庐教学反思01-14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03-05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0-26

三顾茅庐作文15篇06-11

【精选】《三顾茅庐》教案四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