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观后感

时间:2022-10-07 14:44:09 观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观后感

  他们说,“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是刘禹锡以瞿塘喻人心之险,点出自己在现实的经历和体察中悟出的人情世态。不解典故,可以译为只恨人心不如水纯净。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观后感

  或许没有期待,往往有回响。我没有看过《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眠之夜》,所以本不愿意去凑热闹。现在突然想做的一件事是写一封信到“查令十字街84号”,你问我会不会去做?应该不会。但我相信,在地球的某个角落,一定有人已经做了这件事。

  电影情节有两条主线:Daniel(吴秀波)的两段异域之爱、他与不远游的老夫妇之间的买房事件以及与移民母子的交集。姣爷(汤唯)的北大数学男、无情商贾,骗子诗人。前者是一个男人透过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对自己的世界观产生了质疑,通过思考,假以时日成为了生活的“教授”,体现了男人更注重事实和逻辑。后者则是一个女人穿梭于时间这根轴线,相继遇上三个穿有不同“外套”的男人,在爱情这城池里弃甲曳兵而走。恰如其分的体现了女人是感性动物,情感时常占据上风。故事的最后,他们遇到了灵魂经过洗涤的对方。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Daniel曾经劝慰姣爷:这个世界上没有哪种关系是牢靠的,就算是结婚六七十年的老夫妻,说话还是会鸡同鸭讲。电影里那对让人印象深刻的老夫妇表面上就是最好的写照。爷爷是一个知识分子,身在异国,周遭都是外国人,就连孙子都不愿意去学国学,而婆婆不识字,所以他感觉到精神上的孤独,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担忧。爷爷固执己见,性格颇具孩子气,你可能会不喜欢这个事儿多的老头,但我反而觉得他身上体现了人性的本真。特别是他在教堂对婆婆说的那一段话:“你身体不好,估计会先走。我想也好,你本来胆子就小,又笨,如果我先走的话,家里一堆事儿,你怎么处理?你又爱哭,留你一个人在这哭,我也不放心。(没有全部按照原台词,我凭着记忆写的,可能不太专业)人老了,事多,但你放心,我不会嫌弃你。我脾气不好,你要是愿意,到那一边了,先等一等我。”爷爷平时觉得婆婆不如自己懂的多,表现出一副对婆婆无奈的样子。实际上,他心里知道婆婆对他的好,也知道婆婆为了家庭,付出了长达70年之久的漫漫余生。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反复强调。我相信细水长流的爱情远比轰轰烈烈来的朴实无华,但前者似乎更不容易获得,我不想指责现在的浮生世界,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我以为爱是转瞬即逝的浪漫,但有人跟我说,婚姻需要爱与性来维持,强调生活习惯的一致性,我当时轻率地点头表示赞同,但此刻想来,我还是不要对我没有经历过的事做出评价,也许某时某地正在演绎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电影花了很长的篇幅去勾勒这对老人的温情脉脉,Daniel的背信弃义,唯利是图倒是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不可否认,耄耋之爱其实是Daniel对生活的重新思考,还记得苏东坡和佛印关于牛粪的故事揭示的哲理,“你看别人像什么,实际上是你自己内心真实的写照。”Daniel若是心中无爱,怎会动情?

  再说说移民母子的故事,母亲费劲心思在异国他乡为儿子谋划前途,然而曾经成绩优异的儿子却表现得差强人意,他戴着耳机隔绝与世界的交流,说他怀念故土也行,没有人能完全懂另一个人的感受,我说你听,大抵是这样。导演是高明的,他没有只用传统的黑白回忆片去丰满人物的背景。可能我们会觉得这段故事是多余的,然而却是Daniel背井离乡无法原谅父母的缘由交代。在父母眼里,他们是过来人,他们走过的那些弯路,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覆辙,可是人生本来就没有捷径,正如站在舞台上的明星,光鲜亮丽,但谁又知道浓妆艳抹的背后,岁月的痕迹早已悄悄爬上眉梢,得到的并不比付出的多。你曾经说我像过去的你,也许是的,如果我是男孩,没准就实现了“仗剑天涯,四海为家”的信条。也许终能懂得你此刻“心安之处才是归宿”的心情。

  真的不信人间有白头吗?看官,请等到耄耋之年再说此话可好?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电影以姣爷与万人厮杀的梦境开场,一身黑色肃杀的劲装,飘逸的黑色直发,浓艳的红唇,拉风的摩托。我们感受到姣爷的强势气场,这一幕与后来无数时刻含泪受伤的姣爷形成鲜明对比,像极了刺猬,用背上的刺藏住柔软的内心,区别是姣爷从未真正用刺伤害别人。

  北大数学男代表了很多担不起责任的人,他戴著名校的光环,徒有其名。在中国这个大酱缸里,这样人的绝非少数,又或者人人都中了毒,有人此毒停于表皮,有人毒入五脏。花落有时,花开无常,人来又走,台湾的周梦蝶曾经说道:谁又能留待谁一生一世呢?所以北大数学男走了,不过是常态。也许又去祸害别人了,好吧,我不得而知。但他给姣爷留下了价值100万的教训。即使,姣爷的赌徒心态付出的代价未免惨烈了些。

  如果没有前面的输,或者姣爷就不会沦陷于富豪邓先生(王志文)的援交圈套。姣爷其实是个通透的人,她明白自己的底线。无奈,有时候女人的心太柔软,多愁善感。在她面临追债的混乱生活里,邓先生的安慰无疑是一杆大烟管子,麻痹了姣爷。谁知邓先生却习惯用金钱践踏人心,虽然后来他告诉姣爷想要和她去敲钟,正式给姣爷一个身份。只是在爱情里,不是人心经不起推敲,而是所谓的试探犹如烙铁,烫得伤口直接结了痂。这一次,姣爷果决而勇敢地抽身离去,当然,她的赌运在此刻爆发,剧情不免戏剧化了些。但是内心里的伤应该会在夜阑人静时隐隐作痛,又或者不自觉就会两行清泪掩面。幸运的人会遇到一个救赎他的天使,但更多时候,我们其实学会了如闰土一般麻木不仁,然后再去伤害别人。

  关于骗子诗人,我倒是觉得是姣爷不识庐山真面目。当她心心念念的教授在另一个人身上流露出影子的时候,她犹如每一个陷入爱情的女子,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不过,姣爷未免有失公平,她爱上的不是骗子诗人,却误以为是骗子诗人。她给骗子诗人的其实是一场不需要他参与的感情。许多年来,走遍大山河川,遇见形形色色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想一想,是不是自己手执画笔,为那人浓墨重彩,对着自己不爱的人,也能唏嘘一场所谓的爱情。最后骗自己,我是爱她的,而她刚好适合与我杯盏对饮,和寝共眠。骗子诗人也体现了中国男人自古以来三妻四妾的劣根性,娶正房太太当管家,寻一个红颜知己满足自己的精神空虚,所有的侧室就是为了一时的新鲜感。幸而还有这么一句话调笑,男人靠征服世界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征服世界。

  姣爷,一蓑烟雨任平生,你真的做到了吗?

  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前面言辞犀利不代表我对世界不信任。和很多姑娘一样,我也曾期待在图书馆里,能和某个人同时拿起同一本书,来一场所谓浪漫的邂逅,可是我身不逢时,此话怎讲?现在更多的人选择用电子书代替纸质阅读,所以此番心思早已经扼杀在摇篮里。问一个问题,你会对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产生怎样的感情?在电影宣传的时候,记者曾经问过吴秀波,如果姣爷和Daniel相遇时,与自己想象的样子差太多会怎样?吴秀波概括为惊艳时喜极而泣,假如对方样貌列为下等,他会哭得更惨。我觉得他是实话实说。想起了一句话,外貌决定要不要在一起,性格决定在一起多久。很多网友见光死,其实,是不是犯了姣爷的病症,你把自己对对方美好的想象强加给别人,最后却觉得是别人让你失望了。但我想说,无论是同学还是同事,当你没有事先为别人润色的时候,你其实并没有因为一个人的外貌而决定是否和他接触,是的,可能你会说,这不是别无选择么?但别忘了古人也说过,日久见人心。小女孩喜欢小鲜肉,英雄爱美人,无可厚非,人皆有爱美之心。女孩长大后也许会爱上一个大叔,因为岁月已经将大叔打磨成璞玉,可是别忘了,陪他一起穿越沙漠的不是你,陪他遍体鳞伤的也不是你,所以你和他只有平淡无奇的生活要过,偶尔跌宕起伏,却永远替代不了

  峥嵘岁月里的挥斥方遒。每个人多多少少有点过往,我实在计较不起来,更在意的是当下,也绝不是未来。所以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本身就不现实,诗人就是理想啊。

  尾声

  不得不提电影布局,男女主角数次擦肩而过,命运的齿轮终于在电影谢幕之前让他们相遇了。我姑且认为,剩下的也许会在茶米油盐里转化为亲情。其实,我倒是更想看看他们怎样经营爱情之外的生活。总体而言,还是觉得电影情节本身有点拖拉,像极了中国的电视剧,一个矛盾冲突需要太多的铺垫。不过,就像我写东西的人不喜欢别人在自己的文字上动手动脚一样,导演估计也是一样的心情,虽然我们都知道不可能十全十美,多少有点瑕疵。书信,包括《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为两个各自生活的人营造了交集。不过,不好奇为什么会有书信来往么,毕竟他们都把信寄到了同一个地方呢。电影桥段确实不够有新意,不过数次的擦肩而过倒是让我在观影过程中不断地期待他们的相遇,实在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两个小时的电影可以拆分为两部简述男女主角成长史的短片了。

  长恨人心不如水,其实我是有点欲言又止的。我不敢自称文人墨客,但是直言不讳还是做得到的,当我逃避的时候,只是因为我很害怕。倘若你问,我也会斟酌一二,将故事娓娓道来。毕竟,我是个说故事的人,愿意给看客来点下酒菜。

  本文系拓跋秋墨原创,转载需注明作者出处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观后感】相关文章:

《北京遇上西雅图2不二情书》经典台词07-05

给“完美”的不二情书10-07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通用9篇)08-23

北京之游作文10-15

遇上秋天遇上你美文10-07

不二法门造句10-06

《西雅图夜未眠》影评02-09

西雅图夜未眠影评04-07

与人交往的不二法则散文10-06

遇上秋天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