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时间:2022-10-07 19:15:29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学习目标

  1、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重点)

  3、细读课文,探究质疑。(难点)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 :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 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 简介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家庭。五四运动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了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贪腐,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 月15日被特务暗杀。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生。

  3、介绍作者臧克家。

  当代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目标导学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2、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4、思考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概括出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目标导学三 :细读课文,探究质疑

  细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下面问题: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领起本部分,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对比的写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言行一致的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2、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哪些优秀品质?并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

  《唐诗杂论》 严谨刻苦

  学者方面 《楚辞校补》 孜孜不倦

  (做→说) 《古典新义》 日夜不懈

  3、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教学提示】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

  可事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指名对闻一多、臧克家进行介绍,教师做适当补充。

  【学法指导】

  记叙文层次划分的技巧:

  ①首先要注意作者是怎样合理安排和组织材料的,

  ②还要研究段落层次的安排,开头结尾的设计,段与段之间的过渡。一般来说在内容上的转折处,叙述上的总分处,行文上的行止处,都要安排过渡句。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7)

  《唐诗杂论》 严谨刻苦

  学者方面 《楚辞校补》 孜孜不倦

  (做→说) 《古典新义》 日夜不懈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语句,理解含义。(重点)

  2、分析描写,把握形象。(难点)

  3、概括主旨,拓展运用。(重点)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再读课文,探究质疑。

  再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1、 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上是怎样做的?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2、 革命家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哪些精神品格?

  起稿政治传单 勇敢坚定

  革命家方面 群众大会演讲 高大无畏

  (说→做) 参加x威游行 不怕牺牲

  目标导学二:品味语句,理解含义。

  1、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

  2、教师提出如下句子或词语让学生讨论,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2)①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②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3)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6)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目标导学三:分析描写,把握形象。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外貌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目标导学四:概括主旨,拓展运用。

  1、你能否用一句名言概括闻一多先生品质和精神?

  例:鲁 迅——横眉冷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请选择你欣赏的一句话,按照“我欣赏 ,因为它具有

  美,体现在 ”的句式说话。

  示例:我欣赏“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这句话,因为它具有形象美,体现在比喻的运用和“钻探”一词的选择上。

  2、闻一多的说和做给你有什么指导意义,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请你说说关于言和行的成语或名言。请你为自己选一句或者自己写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大丈夫敢作敢当

  言出必行 言必行,行必果 不要做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教学提示】

  可指名朗读,也可以全班齐读。

  教师大力鼓励,引导,赏识评价学生圈点勾画提出不懂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解决。

  教师引导,课堂交流。

  【学法指导】

  语言描写的作用: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因此,人物的语言描写,能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解答此类题,可以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仿照所给的句式进行回答,及时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

  起稿政治传单 勇敢坚定

  革命家方面 群众大会演讲 高大无畏

  (说→做) 参加x威游行 不怕牺牲

  语言描写 高大

  闻一多 外貌描写 形象

  细节描写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 本篇课文生字词较多,预习显得尤为重要。

  2、 朗读的效果较好,通过朗读,让学生很好的把握了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 本课设计了圈点批注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品味,并通过讨论、交流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为学生留出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感受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的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体现个性化阅读。

  不足之处:

  1、 对文中的生僻的词语解释过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效果。

  2、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的评价,不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