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

时间:2024-04-04 08:39:23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

六年级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1

  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例题、“练一练”,练习四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学会在有横轴、纵轴的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教具准备: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例题的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复合投影片,例题的纵轴、横轴方格图每人一张。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单元教学难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

  以例题中的数据为素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出示。指名学生说一说统计图的意思。提问:你是怎样看出同一年份中两个直条各是哪一个门市部的呢?(根据图例表示的门市部来区别)说明:在复式统计图上,为了区分不同的数量,都要先用图例来说明每种数量各是用哪种图来表示的,才能使人看得清楚。

  2.出示单式折线统计图

  统计图为“××电脑公司第一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其中数据为例题里第一门市部的数据。让学生说说折线统计图的意思,说明是怎样看出来的。你认为制作这样一份折线统计图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年份位置的间隔、纵轴上的数据、相应年份的数据的描点)说明:在折线统计图上,表示经过一年的间隔要相同,像这里的1994年到1996年要间隔两个单位,1996年到1999年要间隔三个单位;纵轴上的.数据要明确,以便于描点,要对应横轴、纵轴找出准确的位置描点。提问: 如果在这个统计图上我们还要表示出第二门市部相同年份的利润上缴情况,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呢?怎样才能在统计图中分清两个门市部的利润上缴情况呢?像刚才这样的问题,就要用到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实际问题。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情况统计表的意思。

  2.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提问:制成折线统计图的名称是什么?先要画什么?(投影横轴、纵轴)横轴上要表示哪几个年份?年份之间的间隔要怎样处理?纵轴上的数量至少要表示出多少万元?(投影方格图)你能在图上用折线表示出这两个门市部各年上缴利润数的增减变化情况吗?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自己的方格上用折线分别表示出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所画的折线统计图,并在全班说说各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在课本上看一看,书上是怎样画出折线统计图的,想想自己画得对不对。(投影课本上的折线表示的数量)提问:图中两条折线各表示哪个门市部的数量?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强调要分清各表示哪个门市部的数量,一定要有图例,这样才能使人看明白,同时说明图例可以自己确定。强调每个点表示的数量一定要写清楚。

  3.加深认识。

  提问:谁来说一说这个统计图的意思?(统计图的名称,每个门市部的数量)

  4.简单分析。

  请同学们看第23~24页统计图下面的几个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让学生在班内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结果。提问:你认为统计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5.加深制图的认识。

  提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在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出:这两种统计图都要有名称和制作日期,都要画出横轴和纵轴来分别表示项目和数量。不同的是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折线统计图用描点表示对应的数量,并连点成线表示增减变化情况。所以条形统计图用来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统计图的意思。指名学生口答下面的问题。

  2.做“练一练”的题。

  让学生说一说统计表的意思。让学生看清图例,在方格图里描点连线,画折线统计图,老帅巡视辅导。让学生相互检查:年、月有没有写?折线与图例是不是一样,数据有没有表示?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想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你认为统计的过程应包括哪些工作?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画法上有什么不同?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2题。(做在课本上,老师巡视辅导。)

六年级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2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学会在有横轴、纵轴的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分析;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导学策略

  讨论法、尝试法

  教学准备

  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例题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例题的方格纸。

  导学流程设计: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

  以例题的数据为素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出示。

  说说统计图的意思。

  说明:在复式统计图上,为了区分不同的数量,都要先用图例来说明每种数量各是用哪种图来表示的,才能使人看得清楚。

  3出示单式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说说折线统计图的意思,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

  你认为制作这样一份折线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提问:如果这个统计图上要表示出第二门市部相同年份的利润上缴情况,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我们就要用到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题

  说说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情况统计表的意思。

  2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统计图的名称是什么?先要画什么?横轴上要哪几个年份?年份之间的间隔要怎样处理?纵轴上的数量至少要表示出多少万元?

  让学生看看课本,想想自己画的对不对。

  提问:图中两条折线各表示哪个门市部的数量?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加深认识

  提问:谁来说说这个统计图的意思?

  4简单分析

  请同学们看第60~61页统计图下面的几个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5加深制图的认识

  提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在画法上有什么相同电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第1题

  学生说说统计图的`意思

  口答问题

  2做练一练的题

  说说统计图的意思

  让学生看清图例,在方格图里描点连线,画折线统计图。

  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想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统计的过程包括哪些工作〉?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画法上有什么不同?

  五、作业

  学生讨论:

  提问:你是怎样看出同一年份中两个纸条各是哪一个门市部的呢?(根据图例)

  学生制作折线统计图。

  学生讨论方法。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所画的折线统计图,并在全班说说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结果,全班交流。

  学生看清图例,在方格图里描点连线,画折线统计图。

  学生讨论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想法?

  学生自己小结。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良好

  教学心得体会:折线统计图学生能绘制,也能读懂

六年级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3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会根据条形和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有关的问题。

  2.能掌握绘制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能独立绘制条形和折线统计图。

  导学策略

  导学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自制投影片、小黑板

  导学流程设计:

  教师预设

  学 生活动

  一.揭题。

  二.展开

  1.投影出示P63练习第1题的统计表。

  先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再回答表后问题。

  (1)20xx年与1991年相比,哪些行业的人数增加了?哪些行业的人数减少了?

  (2)20xx年与1991年相比,哪个行业的人数增加最多?哪个行业的`人数减少最多?

  (3)结合这个地区的总人口是增加还是减少?写理由。

  2.尝试画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完成下图(第2题)。

  投影出示P63练习四第2题。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请学生说说是画什么统计图?

  (1)学生自己试一试,完成统计图。

  (2)学生交流互评。

  (3)教师小结。

  三.巩固

  练习基本练习题

  四.总结

  五.作业

六年级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4

  【练习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62页。自主学习天地P55的练习题。

  【练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进一步学习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练习重点】

  进一步练习复式折线图的意义与统计图。

  【练习难点】

  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说明

  一.课本练习

  谈话导入

  师:P62中两个城市平均气温统计表,根据表里的数据,你了解了什么?。

  生:

  师:同学们很注意观察事物。这说明要从表里了解和收集数学信息。

  回顾旧知

  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能说一说一吗?

  小结学习

  同学们,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4、集体订正

  二.自主学习天地

  P55第1、2题

  下面的统计图是一个什么统计图?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集体订正完成。

  2、智慧树第1题。

  实线表示的是什么?虚线呢?

  3、实践大本营

  自主完成,思考一下,有什么需要一集体解决的。

  集体订正。

  三、拓展

  生活中有什么需要用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

  自由叙述。

  四、小结:

  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P55-56。

  2、小结:

  与同学们一起说一说,你今天的收获和你的疑惑。

  重点让学生就解题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数学知识

  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比较,进一步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会作小结总结自己的收获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六年级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相关文章:

《复式折线统计图》小学数学教案10-07

《折线统计图》教案03-12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10-07

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反思10-07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0-07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06-23

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反思05-04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03-16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