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3-13 08:06:49 教案 投诉 投稿

实用的大班教案9篇(必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大班教案9篇(必备)

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1、区分以自我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

  2、能指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复合方位。

  准备:

  1、9个格子的塑料地垫每组一块;幼儿画的脚印卡每组5-6个,富有动感的音乐。

  2、 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17面<找找画画>,8种颜色的水彩笔。

  过程:

  一、我会分左右

  1、我说你做,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做相应的动作,如,举起你的右手,摸摸你的左肩膀,碰碰你的'左耳朵。

  2、我说你猜。教师描述一物体的方位,幼儿根据教师的指示判断,寻找。如一物长得长长方方的,它在电脑显示器的右边,请你说说它是什么?

  二、自制跳舞毯:

  1、教师出示一块9个格子的塑料地垫和若干脚印卡。这是一块跳舞毯,脚印贴在哪,就表示脚要跳到哪里。

  2、以中心格为准,将脚印卡依次放在中心格的上,下,左,右。请幼儿快速反应并说出“脚印”都贴在哪个位置。

  3、将脚印卡依次贴在中心格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请幼儿说出以上复合主位。

  4、幼儿分组在跳舞毯贴脚印卡,边贴边说出脚印卡放置的方位。

  5、幼儿分组尝试自制的跳舞毯,一幼儿喊口令,另一幼儿跳到相应的位置上,其他幼儿做裁判,看看有没有按指令跳到相应的位置上。

  6、播放动感音乐,教师喊指令,让幼儿跳到相应的位置。

  三、幼儿作业

  1、找找画画请幼儿翻到活动材料《数学》第17面《找找画画》,根椐画面上的提示,给小花涂颜色。

  2、以红色小花为中心,说说其他颜色的小花在红色小花的什么方位。

  3、请幼儿仔细听提示语

  教师说:请找到第一排第一幅图,找到红花上面的花,并用黄色水彩笔做好标记(在画上点上黄色,先不涂色)。

  4、幼儿听指令依次完成后,再完整涂色。

  四、结束部分

  完成的幼儿互相说说在什么方位涂了什么颜色。

  课后反思:

  选定科学活动《上下左右跳起来》课后,就开始写教案。我自己认为对大班孩子来说:区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是一个难点。所以我把课的目标定为:

  1、以自我为中心区分上下、左右。

  2、通过游戏,学习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复合方位。

  活动过程分三步走:

  一、我会分左右。主要是和幼儿一起复习上下,左右,我觉得只有孩子们分得清上下,左右,才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为了让幼儿感兴趣,我把它分为:我说你做和我问你答两个小点,让幼儿在小游戏中复习上下,左右。通过复习,孩子们都能清楚地分辨上下,左右。

  二、学习区分左上等复合方位。通过给森林里的小动物搬家的游戏,让幼儿学习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方位。孩子们都很愿意帮助小动物,通过这个游戏既让幼儿学习了复合方位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又培养了幼儿的助人之心。

  三、游戏:跳舞毯。请幼儿站在跳舞毯的中间,听指令跳到相应的格子中。

  游戏分三步:

  第一次游戏是老师当指挥官,幼儿听指挥跳格子;

  第二次游戏是请能干的幼儿当指挥官,让指挥官请自己的好朋友来跳格子;

  第三次是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角色游戏。通过游戏,让每个孩子都跳起来,进一步学习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体验游戏的快乐。

  整堂课上下来,我觉得流程还算顺利,孩子们也都很投入,在前两个环节,孩子们都说的很好,就是到了跳舞毯游戏时,有几个孩子有点分不清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这四个复合方位,但经过我和其他孩子的提醒,他们能马上改过来。

  不足:

  1、在第二环节中,搬家游戏后,还应加一个幼儿练习的环节,这样的话,可能在第三环节游戏时,效果会更好些。

  2、跳舞毯游戏中,当指挥官的孩子会直接从右边报到左上,这样,有的孩子就有点混淆,这说明游戏之前我的讲解不太清楚,孩子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总之,课是上好了,但还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自己反思,只有不断反思,才会有进步!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媒体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在自己印制的手形上添画出新颖的形象。

  2.鼓励幼儿想象、大胆尝试,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视频转换仪各一台。

  2.自制软件一份

  3.幼儿绘画用品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哥哥、姐姐的画,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大屏幕上展示作品)

  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这些画中的小秘密?(原来这些画都由各种手形变成的。)

  二、玩一玩、变一变,引导幼儿探索:

  1.让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引导幼儿讲述:我把两手握一握,并一并,翘起小指变成小猫……

  三、多媒体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手形画:

  1.展示手形

  (1)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再展示孔雀)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孔雀的?孔雀的身体在哪里?羽毛在哪里?(手掌是它的身体,手指是它的羽毛,添上头和颈就变成了美丽的孔雀。)

  (2)这个手形能不能再变成其它的呢?(展示刺猬)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刺猬的?手掌是小刺猬的什么?手指部分又是刺猬的什么呢?(手掌是小刺猬的身体,胖胖的,手指是它的刺,长长的,还挂上了一个个果子,多可爱)。

  2.展示手形二

  想一想,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展示鸡)

  添上了哪些部分?(添上了鸡冠、眼睛、嘴巴、翅膀和脚)

  四、幼儿绘画,老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尝试。

  2.指导幼儿在纸上摆好要画的'手形用笔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仔细地沿着手的形状走,一直画到最后一个手指,启发幼儿添画并进行装饰。

  五、用视频转变仪展示作品,请幼儿介绍,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

  简评:

  此活动设计的最大优点是:教师能较好地把握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提高幼儿美术技能的关系,既给幼儿留有较大的想象创造空间,又能帮助幼儿解决绘画技能上的难点。

  开始部分,通过欣赏作品和手形变化游戏,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帮助幼儿积累创作素材。

  中间部分,教师抓住了如何"将幼儿的想象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这个重难点。在方法上,变传统的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注入式、封闭式为教师点拔、幼儿创造的启发式、讨论式;在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将幼儿的想象以动感的画面展示,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观察、比较、判断的机会,找准了由手形添上什么变成什么这一技能上的关键,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结束部分,利用视频转换仪,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同伴面前,便于幼儿参与评价,促进交流。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想象和讲述画面内容。

  2、在理解童谣内容的基础上,有节奏地朗诵童谣。

  3、充分感受童谣有趣而充满想象力的风格,并乐于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课件《一园青菜成了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里面的人物

  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很神奇的绘本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神秘的菜园里。(点击菜园图片1、2)

  提问:菜园在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了。园子里都有哪些青菜?是什么样子的?上面讲的是什么事情,你能看出来吗?猜一猜他们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发挥想象,通过讲述或表演表达故事内容。

  1、观看图片5—7,分组进行表演

  提问: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谁是大王?谁是娘娘?从哪里看出来的?

  提问:菜园里的菜精收到战书后是怎么办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吗?小豆芽是怎么对大王说的?大王怎么说的?胡萝卜又是怎么说的?

  分组进行表演:胡萝卜带着他的.小兄弟们和莲藕即将要展开一次战争。两边的兄弟们大呼小叫的都想争输赢。学一学,他们是怎么叫阵的?

  2、观看图片8-12,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提问:胡萝卜队先请出了谁出战的?莲藕队呢?他们的谁赢谁输?你能结合着三幅图完整的说一说吗?又请出了谁出战的?他们的谁赢谁输?你能结合着三幅图完整的说一说吗?

  提问:胡萝卜虽然输了,但是他回去找来了救兵:葫芦。葫芦有什么本领?其他蔬菜们都被他打得很惨,谁能把这几幅图连起来说一说的。

  3、结束了战争,菜园又恢复了平静

  看看,这时的菜园和前几天的菜园有了什么不同呢?

  (三)完整欣赏童谣,引导幼儿说说这个童谣中哪里是最有趣的

  这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一园青菜成了精。现在我们就完整的来听一遍,好吗?你们觉得这个童谣中哪里最有意思?

  (四)延伸

  在这本书的封底上还有一幅有趣的画面,画面上有谁?他们又即将开始一场怎么样有趣的事情呢?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仰面手脚着地向不同方向蜘蛛爬的技能,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2。能愉快地与同伴合作游戏,共同收拾场地。

  3。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积木、地垫、、雪碧瓶、、小沙包、小球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来当小蜘蛛,一起来做运动吧。

  幼儿热身活动,在老师扮演的蜘蛛妈妈带领下听音乐做《大家一起来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尝试蜘蛛爬行的方法。

  师:孩子们,你们见过小蜘蛛爬吗?小蜘蛛是怎么爬的?

  幼1:横着爬。

  幼2:全部脚着地爬。

  师:请你们找一个空的地方学小蜘蛛爬一爬。

  2。学习仰面手脚着地向前蜘蛛爬的动作。

  师:哪个小蜘蛛愿意来介绍你是怎样爬的?

  幼1:侧爬、匍匐爬。

  幼2:手脚着地爬、手脚直立爬、仰面手脚着地爬。

  师:现在我请一名小朋友来示范蜘蛛爬――仰面手脚着地向前蜘蛛爬。

  重点:坐地屈膝,双手分别在身体两侧撑地,身体离地,双脚同时瞪地,手脚交替,依次向前爬行。

  师:现在全部小朋友练习仰面手脚着地向前蜘蛛爬的动作。

  3。探索仰面手脚着地向不同方向的蜘蛛爬。

  师:小蜘蛛除了可以向前爬,还可以怎么爬?

  幼1:仰面手脚着地向后爬。

  幼2:仰面手脚着地向左爬。

  幼3:仰面手脚着地向右爬。

  师:请你们尝试仰面手脚着地向不同方向的蜘蛛爬。

  请个别幼儿介绍示范还有那些仰面手脚着地蜘蛛爬行的方法。

  4。游戏活动。

  师:小蜘蛛们,想来玩游戏吗。

  幼:想。

  师:那我们来玩蜘蛛宝宝运粮、蜘蛛宝宝双腿夹包运粮、蜘蛛宝宝双人夹球运粮的游戏吧。

  蜘蛛宝宝运粮

  师:请你们把把小沙包放在腹部,在由大地垫拼接而成的小路上练习蜘蛛爬。注意不要让沙包掉下来啦。

  师:走起来怎么样。

  幼:很简单呀。

  师:那我们现在把小沙包放在腹部,在由许多圆形小棍连接而成的小路上练习蜘蛛爬。

  师:这次走起来怎么样。

  幼:比走直线要难一些,沙包容易掉下来。

  蜘蛛宝宝双腿夹包运粮

  师:刚才我们是用肚子来运粮食,现在我用腿来运,想想可以这么运。

  幼:夹在腿中间运。

  师:那现在我们来试试吧。

  (1)幼儿双腿夹海绵球连续跳过大地垫。

  (2)幼儿双腿夹海绵球连续跳过小地垫。

  蜘蛛宝宝双人夹球运粮

  师:刚才我们都是一个小蜘蛛在运粮食,我们还可以这样运。

  幼:两个人一起运。

  师:那请你们试一下两个人可以怎样运粮食。

  两名幼儿合作运球。

  三、结束部分:放松活动

  师:小蜘蛛们真棒,真能干,现在我们坐下来来休息一下吧,两个小蜘蛛一起相互捶捶腿,揉揉肩。

  活动反思:

  活动前,我们请班上几名运动能力中等的幼儿试一试蜘蛛爬,他们都能自如地做动作,这说明活动目标难度不大,因而目标调整为:学习仰面手脚着地向不同方向蜘蛛爬的技能,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改动后的.目标无疑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整个活动以“能干的小蜘蛛”为主线,幼儿积极、主动投入于蜘蛛宝宝的角色中,学本领、运粮食。在幼儿尝试探索练习不同方向蜘蛛爬后,幼儿的热情再次被调动了起来,有效地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使整个活动的节奏更为紧凑。在活动中,我们注意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如:蜘蛛宝宝运粮中,教师设置不同的“路线”,一条路由地垫拼接而成,另一条路由许多圆形小棍连接而成,第一条路平坦,第二条路崎岖不平,第二条路比第一条路有一定难度,幼儿在活动中可以自由选择,教师随时个别教育、重点指导,促使每个幼儿的活动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提高。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当今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孩子们感受着来自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宠爱,成为了"家中的宝",多数幼儿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的众人为我的心理倾向。具体表现为:习惯接受别人的关心爱护,而不知道积极主动地用爱心去对待别人,甚至骄横跋扈。本次活动以身边熟悉的"爱的故事"为支点,截取生活中常见的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加深孩子对爱的理解,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快乐生活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我们都要拥有一颗爱心。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分享爱的故事,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最感激的人和事。

  2、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初步懂得人人都应有一颗爱心。

  3、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活动重点:

  分享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活动难点:

  感受、理解爱的不同方式。

  活动准备:

  1、爱心卡片,音乐《让爱传出去》。

  2、公益广告"关爱他人";PPT课件。

  3、心愿卡、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爱心卡",导入活动。

  "这是什么?"(打开爱心卡,认读"爱"字)"什么是爱?猜猜华老师为什么要送爱心卡给你们?"--爱就是喜欢。

  2、感受、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刚才小朋友讲了很多的爱,我这里还有一些爱心照片,我们来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爱?"阿姨这个手势表示什么意思?(爱),模仿手语。

  (逐一观看爱心照片),这里的爱心表示什么意思?

  (1)婚礼现场的爱心气球---------爱是相亲相爱。

  (2)给灾区爱心捐款、爱心车队------爱是互相帮助。

  (3)点燃蜡烛许愿------------爱是一种祝福。

  (4)医院里的爱心气球----------爱是关爱生命。

  (5)爱心书屋--------------爱是一起分享。

  (6)奥运火炬爱心传递----------爱是传递。

  (7)爱心小屋无偿献血----------爱是奉献。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爱,每一颗爱心里面都藏着一个爱的故事。

  3、观看公益广告"关爱他人",分享生活中的爱心故事。

  "在下面这段爱心广告中也藏了许多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提问:你在广告中看到了哪些爱心故事?(幼儿自由交流讨论)(1)小朋友踢足球,差点砸到婴儿车里的宝宝,大哥哥及时用头顶起了球。

  (2)叔叔手里的书太多,快要滑下来时,大哥哥帮忙扶了一把。

  (3)老爷爷骑着装满东西的山轮车,爬不上桥,大哥哥在后面推了一把。

  (4)看见倒在地上的自行车,马上把车扶起来。

  (5)姐姐的羽毛球挂到了树枝上,大哥哥帮忙拿下来。

  (6)大姐姐把可乐罐捡起来扔进垃圾箱。

  :生活中有这么多人给了我们爱和帮助,我们应该从心里感谢他们。我们也要有一颗爱心。

  4、体验爱带来的快乐。

  (1)讨论:有谁帮助过你?帮助你什么事?想对他说些什么?请你大声的说出来,我想他们会听到的.。

  (2)除了用语言来表示感谢,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3)刚才大家在感谢别人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原来被别人帮助是件开心的事,感谢别人同样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4)记录爱的故事。

  "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爱心卡,你们可以把最想感谢的人画下来,还可以画一画你们之间爱的故事,感谢的话不会写可以请客人老师帮忙,画完后可以送出你的爱心卡。"活动延伸:

  1、送爱心卡,共同分享爱的故事,体验爱的快乐。

  2、小小发布会--爱的故事。利用晨间谈话十分钟,讲讲爱的故事。

  3、家园配合。请家长和孩子讲要感谢的人或事;关注身边发生、媒体报道的爱的故事;带孩子一起用行动对周围的人或事表示感谢。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课件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尝试用各种乐器演奏乐曲。

  2.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打击乐器一套,写有三种节奏型的大白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进教室

  幼儿集体听音乐,跳舞蹈进教室,坐在座位上一起拍手至音乐结束。

二、复习已学过的节

  出示写有节奏型的卡片,让幼儿徒手练习打节拍。

  (节奏让幼儿动脑筋,可用古诗“静夜诗”、“悯农”等念出这种节奏型)

三、新课――打击乐“拔根芦柴花

  1.师:小朋友节奏拍得真好!下面请你们听一首音乐(放“拔根芦柴花”音乐)。

  提问:这首音乐好听吗?(好听)

  这首音乐叫什么名字?(拔根芦柴花)

  师:现在请小朋友再听一遍音乐,听一听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节奏?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放“拔根芦柴花”的音乐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的做动作)

  提问: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节奏?(2/4拍)

  这首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活泼、快乐,就像过年一样的热闹、舒服……)

  2.师:今天老师教小朋友演奏这首音乐,先听这首曲子的第一部分。(放第一部分的音乐)

  提问:哪个小朋友能拍出这段音乐的节奏?(让个别幼儿练习拍节奏×××|×××|)请某小朋友上来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放第一部分的音乐让幼儿练习)

  师:继续听音乐的第二部分,听听我们拍什么节奏?(放第二部分音乐)听完音乐后让幼儿拍出××××|××××|节奏,请一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放第二部分音乐)

  师:大家一起听音乐的第三部分?听听拍什么样的节奏?(放第三部分音乐)听完音乐后让幼儿拍出××|××|××|节奏,请一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放第三部分音乐)

  师:小朋友节奏拍得真好!老师把你们拍的三种节奏型写在纸上,现在请小朋友拿起我们喜欢敲的筷子跟着音乐演奏一遍。(放“拔根芦柴花”音乐,出示图――老师指挥幼儿看三种节奏型演奏)

  师:演奏得真好,今天就用我们小乐器演奏这首音乐,幼儿听音乐分别用响筒、摇铃、碰玲演奏第一段音乐。

  师:第二段音乐我们要分组演奏,先用响筒演奏音乐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用演奏,第三部分用摇铃演奏,最后两小节大家合奏。

  师:我们学会了合奏,分组演奏,现在我们完整演奏这首曲子,第一段音乐合奏,第二段音乐分组演奏,第一部分用响筒演奏,第二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摇铃演奏,第二段音乐最后两小节大家合奏。

  让幼儿练习演奏两遍。

四、跳“单簧管波尔卡”舞。让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示音乐节奏强弱、快慢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舞吧!请你们用自己想出来的动作学一学这些美丽的花和枝条在音乐声中跳舞的样子,音乐一样的地方做一样的动作,音乐不一样的地方做不一样的动作。(最后,老师同幼儿一起随欢快音乐出教室)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展开想象,尽量运用完整的语言表述故事情节的发展。

  2、感受故事离奇的情节与出人意料的结果,从中得到快乐。

  3、乐于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述自己的变化,快乐地参与游戏活动。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一套;

  2、请一配班老师扮演收旧货的人。

  活动过程:

  一、引出:听着轻松的音乐集体向“稀奇王国”行进。

  老师听说山脚下的稀奇王国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去见识一下。

  二、结合课件演示,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从开头“在美丽的稀奇国里”――呀,响亮的“汪汪”声怎么变成“喵呜”声

  1、在一座漂亮的小房子里,住着谁?他们是什么样的?(尽量引导幼儿将动物的特征表述清楚。)

  2、有一天,来了一个什么人,他怎么了?

  3、结果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可加上肢体动作)

  4、你觉得猫咪、小兔子和大狗会喜欢这样的变化吗?为什么?

  (二)从“小兔子着急地说:‘还我的头来!’”

  ――“大狗着急地绕着大树兜圈子:‘喵呜,怎么办呢?喵呜!’”

  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变回原样呢?

  (三)从“他们商量了一会儿说”――“于是老虎就和他们一起上路了”

  1、他们在路上碰到了谁?

  2、老虎是什么样子的?看了他的样子,你心里感觉如何?

  (四)从“走着走着,他们又碰到了一只奇怪的小猴,”

  ――“你来猜猜看,小猴哪里很奇怪?”

  故事里没告诉我们小猴怎么了,请小朋友来猜猜看,你觉得喷嚏会把小猴打成什么样子?

  (五)从“走呀走呀,他们看见了一间歪歪斜斜的房子,”

  ――“说着,他坐了下来,准备打魔力喷嚏。”

  1、他们最后在哪里找到了收旧货的人?(理解“歪歪斜斜”)

  2、你觉得收旧货的人打的喷嚏会帮助他们变回原来的样子吗?

  (六)从“现在,请在我的鼻子上撒点胡椒粉。”――“大家乘他的'喷嚏还没打出来,拼命逃走了。”

  1、兔子、猫咪、大狗、老虎、猴子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你们为他们高兴吗?

  2、如果要给这个故事取一个题目的话,你觉得取什么好?说说你的理由。

  三、游戏:变变变

  1、引出“收旧货的人”一起游戏:

  稀奇王国里的这个收旧货的人真是一个有趣的人,能把别人变成奇怪的模样,又能把人变回来。老师好想把这个人请来跟我们一起做游戏,你想吗?

  集体呼唤:“收旧货的人,你在哪里?到我们这里来玩吧?”

  2、集体游戏。

  收旧货人出现:我来了!谁想变变变啊?

  引导幼儿大声说出自己变出的模样。

  3、结束。

  活动反思:

  新《纲要》的语言领域目标,明显地多以“体验、乐意、大胆说”为基准,从孩子本位出发,如目标第一条就是“乐意与人交流”,并且纲要强调了“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纯粹淡化了以前得视语言形式学习的特点,而是强调了语言的“人本”精神与交际作用。因此,对于每个语言活动,我样首先应以新《纲要》为指导,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以幼儿为本”的目标,而不是停留在象《魔力喷嚏》这样理解表面情节的层面上。

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提出以活动为特征的课程组织,强调活动的价值,注重活动的过程体验,以改变幼儿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活动取材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临近毕业,孩子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小书包、在书包的选择上他们往往关注的是款式、名牌、色彩、功用等,而忽视书包肩带的宽窄,忽略小书包对自己身体的保护作用。因此,教学活动--背背小书包,从幼儿身体的自我保护入手,与科学小知识: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相结合,重在幼儿的体验探究过程,将科学知识浅显、易懂的传递给幼儿,并能在生活中去有效运用,进一步激发幼儿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宽窄肩带的书包,带给身体的不同体验。

  2、积极探索,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不同宽窄肩带的.书包,带给身体的不同体验。

  2、难点:发现宽肩带比窄肩带的书包背起来更轻松的小秘密。

  活动准备:

  材料:不同肩带的书包若干、图书若干、小实验:两块海绵和小椅子

  活动过程:

  一、不一样的小书包--发现不同,引出话题

  1、这些都是小学生的书包,它们一样吗?

  2、说说它们哪里不一样?

  3、小结:小小书包,有这么多的变化,你一定能找到一个你喜欢的小书包。

  二、背背小书包--体验感受,发现秘密

  1、刚才,你们发现了书包的肩带有的宽,有的细窄,如果在这两个书包里放入一样多的图书,背在我们的肩上,哪个会更舒服、更轻松呢?

  2、请你们2人合作,一起完成一个任务。

  小提示:2人合作--在书包中分别放入5本图书--两人轮流背背小书包,慢慢绕走一大圈。

  3、幼儿合作探索,相互交流。

  4、交流分享?说说感受,哪个书包背起来更舒服?

  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

  1、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实验,海绵代替我们的肩膀,小书包背在我们的肩上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细肩带书包压在我们的肩上,会刻出深深的痕印,我们背起来会觉得痛,很不舒服,而宽肩带的书包不会把我们的肩膀勒疼,背起来舒服和轻松。通过小实验,我们知道了宽宽肩带的书包能保护我们的肩膀,让我们背起来更舒服,所以,我们以后选择小书包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宽宽肩带的书包。

  三、迁移运用--尝试运用,拓展生活经验

  1、这是细肩带的书包,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它变宽,让我们的肩膀背起来更舒服、轻松呢?

  2、出示加肩带的书包,加上一个小小的宽肩条,就能让我们背得更舒服。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好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你想一想它什么部位加宽了?加宽了以后有什么用处?

  活动反思:

  教学活动在张弛有序的过程下逐一展开,幼儿学得很快乐、很轻松,教学环节的设计为教学活动目标而服务,活动的有效性得到体现。活动注重幼儿的体验和探索;注重科学小实验的论证,让幼儿在即时有效的观察中,得到论证,达成共识;注重科学道理与生活的结合,将科学知识浅显化、生活化的传递给幼儿,活动中的延伸环节,让幼儿更多地关注自己生活周围的事物,去发现更多这样的好方法,科学和生活的结合更具有教学的意义。

  活动评析:

  活动取材源于幼儿的生活,过程中注重幼儿的探索和体验过程,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将科学道理浅显、生活化的传递给幼儿,幼儿在快乐中学习,获得经验。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掌握运用多种材料在山芋上进行造型创造的技能。

  2.在老师的示范引领下大胆创新,积极表现出不一样的山芋造型。

  3.喜欢在山芋上进行装饰、创新活动。

  【活动准备】

  1.供幼儿创作的洗净的山芋人手一只。

  2.各种装饰材料(彩色即时贴、双面胶、彩纸、勾线笔、剪刀等)每桌一份。

  3.老师的示范山芋一个(已装饰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1.我们看到的山芋除了可以吃、可以造成粉丝、粉条等还可以做什么吗?

  2.你们能不能把它打扮一下呢?你想怎么打扮它呢?需要哪些材料呢?

  鼓励幼儿利用已有的装饰经验大胆发表见解

  二、出示装饰好的山芋,探讨可以装饰的.方法,掌握装饰的技能

  1.这个山芋装饰成什么造型了?(娃娃造型)

  2.它是用什么材料装饰而成的呢?

  3.除了装饰成山芋娃娃,还可以装饰成什么样的造型呢?

  (幼儿大胆讨论,发表自己想装饰成的造型以及介绍自己想怎样装饰的方法)

  三、幼儿进行创造性装饰活动

  幼儿在装饰的过程中老师注意提醒:

  1.注意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多种材料、工具进行装饰活动,尽量装饰出不一样的造型来;

  3.及时表扬在装饰过程中出现的新创新。

  四、展览幼儿作品,结束活动

  将幼儿装饰的山芋作品放置在专门的展区,供大家欣赏。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1-21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精选】08-05

大班教案【经典】08-14

【经典】大班教案08-01

(精选)大班教案08-04

[经典]大班教案08-04

大班教案(经典)08-04

大班教案(经典)09-17

[精选]大班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