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学教案

时间:2024-03-05 12:40:20 教案 投诉 投稿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上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2、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

  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

  教学重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张

  学具准备:学生三角尺,纸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

  出示角。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角)

  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

  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

  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行板书。

  ①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

  ②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

  ③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

  ④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⑤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

  ⑥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例:A、锐角比直角()

  B、比直角大的是()

  三、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1)请大家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

  (2)请在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3)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

  2、自由活动:找一找!

  老师带我你们去小海龟的家。瞧!小海龟的家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组成的,有锐角,钝角,还有直角。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并说出原因。

  3、出示两道判断题:(课件板演比较的方法)

  A、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B、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钝角?

  4、写有“最”的方形宝盒。

  出示两部分的内容。(课件板演)

  A、用角描述图形。如:红领巾是有2个()和1个()组成的。

  B、用同样的方法描述教室里的物品。如:黑板是有4个直角组成的。(小组自由发言,限制发言的时间为1分钟)

  5、小组合作完成三部分内容,限制时间。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A、拼一拼。把小组内所有小朋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锐角和大小不等的钝角。

  B、画一画。以固定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C、折一折。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四、总结,深化阶段。

  ①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角是钝角?

  ②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经常有两臂的运动,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

  五、课堂练习作业p39第1、2、3题,小组校对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2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尝试平均分。

  3、学情分析:

  “平均分”的概念学生不是很了解,但学生对“每份同样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不是很困难,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分一分,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学习目标

  1、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评价设计

  1、学生尝试分糖活动,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分一分,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我们先来分糖。

  (1)学生用6个小○表示,尝试分一分。

  (2)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3)汇总分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让学生再次分一分,这次要求把6个糖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看清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2)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2题。

  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让学生用12张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摆一摆。摆好后,按要求填空。

  3、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独立完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的第1题。

  (1)回忆:什么中平均分?

  (2)判断:哪是平均分,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练习二的第2题。

  动手在线上画圆,然后填空。

  3、练习二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风车”。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风车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归纳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3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乘法引入

  教学内容:P9-10页教学目标:

  1、从图中发掘重复的行为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2、同数连加和几个几是几。

  3、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同数连加时几个几的语言表述是乘法引入的关键。教学难点:分清几个几。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主题图,游乐场。

  师:今天我们的四个学习小伙伴要带我们一起去游乐场,这里有很多好玩的游戏。看这里有些什么?2、学生独立思考。

  3、师:(引用学习小伙伴的话)这里有小汽车。一辆汽车坐2人有这样的6辆

  4:生:模仿小伙伴的表述,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5、学生汇报:

  (1)小汽车。一辆汽车坐2人有这样的6辆(2)划船一条船上坐3人有这样的6条(3)转杯车一只转杯车中乘4人有这样的5只

  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主题图的内容丰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用学习小伙伴的话示范说一个,让学生感悟观察重点的内容,由多次的相同加数相加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感受身边的数学。

  二、探究新知:

  几个几的语言描述。

  1、师:小朋友玩累了,来到了儿童餐厅,看到里面摆放了很多椅子,这些椅子是怎么叠放的?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4把一叠

  师:(板书)1叠1个4 4

  2、师:依次观察每幅图的椅子数。生:回答,教师板书。

  2叠2个4 4 + 4 = 8 3叠3个4 4 + 4 +4 = 12 4叠4个4 4 + 4 + 4 + 4 = 16

  小结:每叠是4,也就是每份是4,算式中的加数就是4,

  有几叠,也就是有几份,相同加数的个数就是几个。板书:每份数——相同加数

  份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3、师:小丁丁他们坐下后开始点点心,点了些什么?(1)香肠:

  师:能用每盘是几?有几盘,就是几个几表示吗?生:回答,教师板书。

  每盘4根,有6盘6个4?

  师:6个4中6和4分别表示什么?师: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

  (2)吃完了,每盘0根几个几?

  6个0 =

  师:6个0中6和0分别表示什么?师: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p9页第2题,并交流核对。

  小结:6个4中,每份是4,有6个,用加法计算时,加数是4,个数时6个。

  [策略说明:用情景餐厅发生的事件作为一条线索,突出用语言表述几个几,感悟几个几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因为在语言的表述中几个几,这样表述,同时出现两个几,学生不易分清,因此,我们教学时可以引用学生熟悉的每份数与份数来区别抽象的几个几。]三、尝试应用

  1、点子图

  (1)师:看一看有每份是几,有这样的几份?用加法表示是生:每份是2,有6份,就是6个2,

  用加法表示2+2+2+2+2+2= 12

  (2)师:还可以怎么圈?每份圈几,有几份?是几个几?(3)独立完成p9第3题并交流反馈。

  师:比较从这四幅图中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虽然总数都是12,由于每幅图的一份量不同,因此份数不同,他

  们的圈法也不同。用加法表示时,每份数是加数,加数的个数就是份数。

  2、看加法算式,填空。

  加法算式:2+2+2+2+2相同加数是几?就是()个()

  5+5+5+5相同加数是几?就是()个()3+3+3+3+3+3相同加数是几?就是()个()

  [策略说明:运用比较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总数相同,每份数与份数可不同,可有不同的几个几表示,看算式填空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个几与相同加数连加之间的关系。] 3、手上的数学

  请用几个几和加法算式表示。(1)每人2只手,4人有几只手?

  (2)每只手有5个手指,6只手有几个手指?学生独立练习后评讲。

  生:(1)每份是2,有4个,就是4个2 。算式2+2+2+2=8生:(2)每份是5,有6个,就是6个5。算式5+5+5+5+5+5=30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第二课时从加到乘

  教学目标:

  1、懂得同数连加用乘法简便,会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2、知道几个几,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几乘几。 3、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会对同数连加得到的和与乘式的积标出单位名称。

  教学重点: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教学过程:一、出示游园图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啊?(游乐园)你们想去玩吗?我们的小伙伴们都来了,(游乐园图2)玩得可开心了!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活动项目?你最喜欢玩哪一项呢?二、出示划船图

  1、你们看,游乐园里每只小船上规定坐几个人啊?

  (1)游乐园里的'景色真美啊!有一条船慢慢地划到了这里,我们看到了几个3?板书:1个3又划来了一条船,现在有几个3?加法该怎么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划船?(板书:2个3 3+3=6,3个3 3+3+3=9)

  (2)老师还看到远处也有些小朋友在划船,现在一共有6个3(板书:6个3),你知道远处有几条船?每条船上有几个小朋友呢?(有3条船,每条船上有3个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4个3、5个3、6个3。)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划船?板书:3+3+3+3+3+3=18

  (3)小船越来越多,现在有(7个3、8个3、9个3、10个3)如果写成加法算式是越来越长了。板书:10个3 3+3+3+3+3+3+3+3+3+3 2、仔细观察这几个加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都是加法,加数都是3。)我们发现这些算式都是由相同加数3连加起来,这里的3是指?(加法中的加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同数连加”(板书:同数连加)“同数”是什么意思啊?(加数都相同)原来,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题目可以用同数连加的这种加法算式来表示。

  3、刚才,我们数到10个3,算式已经很长了,如果再多,黑板上都要写不下了!(1)我们的小伙伴想和大家说:小胖:算式太长了!

  小亚:同数连加,我有好办法!

  你猜猜是什么好方法?(乘法)板书:乘法听到过乘法的小朋友举手。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加到乘”(出示课题,齐读)4、我们就先来看6个3这道题目。

  6个3已经能用同数连加的算式来表示,用乘法算式表示,该怎么写?怎么读呢?让我们来看书P12。 6个3 6×3=18 6乘3等于18。

  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符号“乘号”,乘号怎么用一个叉来表示呢?你们想知道吗?让乐乐来告诉我们吧。(原来发明乘号的数学家是这样想的,既然乘法表示一种特殊的加法“同数连加”,那就把加号转一转,由十字变成叉,用来表示乘,这样乘法和加法的关系也包含在里面了。)6写在×的前面,有6个几?6个3,3写在×后面。几个几的个数现在×前面,相同的加数写在×后面,这样用乘法表示几个几的读、写顺序都一样了。 5、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几道同数连加的题目改写成乘法算式。 2个3 3个3 6个3 10个3

  3+3=6 3+3+3=9 3+3+3+3+3+3=18 3+3+3+3+3+3+3+3+3=30 2×3=6 3×3=9 6 × 3 = 18 10×3=30 1个3呢?1×3=3了不起,1个3也会用乘法表示。

  6、我们都学会了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表示,体会一下,用乘法表示和原先用同数连加相比?(式子就简便了。)

  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式子就简便了。(补充板书)齐读7、我们知道在加减法中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乘法也一样。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P25~P26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以及数学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2、通过本节课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书的顺序,会数会读万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拨一拨、数一数

  说一说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认一认拨一拨

  看书24页了解算盘的历史结构进一步理解数位顺序

  三、练一练

  1、完成书25页第2题

  ⑴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一个同学读

  ⑵各自填写书上的空白

  ⑶学生完成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文精神

  ⑷学生上台板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2、试一试

  ⑴看一看书上的内容,说一说对2128的理解

  ⑵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⑶交流千位上的2和十位上2个表示什么意思

  ⑷仿照举例说一说

  3、完成书25页1题

  4、做数学游戏:谁的第一

  ①学生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②怎样算出机灵狗得了多少分

  ③同样的方法计算淘气的了多少分

  ④说说谁的第一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随堂作业

  1、从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千零五十

  2、从一千零二,一个一个地往回数,数到九百九十六

  板书设计:

  2128=20xx+100+20+8

  计数器表示

  方块表示

  20xx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拨一拨(书24页)

  教学目的: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数位顺序表: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二、新课

  引入:今天我们继续来拨一拨、数一数生活中的大数。

  ㈠教学拨数

  第(1)题,教师板书“二千九百三十二”

  ①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学,拨好的同学请举手。

  ②学生举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拨的,为什么是这样拨?然后提问学生怎样读这个数。

  ③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三十二。整百整百的数数到九百接着整千的数数到二千

  ④说一说2392中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⑤要求学生先4人一组一起数,一起拨。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⑹教师让学生打开书本第24页自学拨数,(九千零四十)(一千零一)自习后,教师请学生到教坛前当小老师指导大家拨。

  ㈡。教学读数、写数

  学生试着读拨出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1、第一类:不带0的数。

  (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

  (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3)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然后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

  (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的数

  (1)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老师归纳。

  (2)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三)你拨我写

  ⑴拨出书上看一看上的数并试着写一写

  ⑵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1)每位是几就写几。

  (2)哪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补足

  (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

  三、强化训练

  1.书24页认一认拨一拨简单介绍算盘

  2.书26页第3题

  (1)指导学生观察图,让学生发现这里有100块糖一袋,有10块糖一袋。

  (2)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

  (3)说说自己是怎样算出来的。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检测

  975、( )、995、1005、( )、1025

  997、( )、( )、1000、1001、( )

  3800、( )、4000、4100、( )、( )

  板书设计:

  读数时

  (1)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并跟上计数单位。

  (2)中间有一个或两个、三个零,只读一个零

  (3)不管末尾有几个零都不读

  写数时

  (1)每位是几就写几。

  (2)哪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补足。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65、66页。

  教材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直角有了初步的模糊的认识。本节课教材首先呈现三个学生身边的生活物品——数学书、黑板、三角板,用红线在物品上描出直角,让学生直观认识直角;通过“比一比,认一认”、“折一折,画一画”等多种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直角锐角钝角的特点,加强对这三种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直角的过程,直观认识直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会借助三角板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判断三种角。

  教学难点:

  掌握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画法。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卡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图形王国中的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呀?

  生:角。

  师:你都知道哪些关于角的知识呢?

  生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生3:画角方法: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

  师:看来角真的是大家的老朋友了。

  2、课件出示图片。

  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你能找出它们里面藏着的角吗?(学生观察并指认。)

  课件演示从图中抽离出直角。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品上描出直角的过程。)

  教师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直角。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直角

  (1)认识直角符号。

  (2)肢体语言表示直角。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你能想象出直角的样子吗?你能用身体做出直角吗?请学生上台展示。

  2、判断直角

  方法一:直观判断直角。

  方法二:借助三角板辨认。

  (设计意图:教师重点示范方法,通过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比一比,这是对直接观察的一种验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密性与准确性。)

  3、找一找直角。

  师:我们的教室哪里还有直角?说一说。

  比一比你找到的直角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测量,得出结论: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4、用活动角摆直角。

  5、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6、感受三种角的大小关系。

  师:如果将这三种角按大小排队,怎么排?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可以从大到小排列,也可以从小到大排列,最后集体交流。)

  三、游戏延伸

  游戏要求:说出老师用活动角变出的角的名字。

  (1)判断锐角。

  教师用活动角做出锐角,并逐渐变大,但仍然是锐角。

  得出:锐角有大有小,但再大都比直角小。

  (2)判断直角。

  变出直角,用三角板比一比。

  得出:直角都是这么大。

  (3)判断钝角。

  教师操作,得出结论:钝角有大有小,但再小都比直角大。

  四、动手操作。

  1、用纸折出三种角。

  2、画三种角。

  (教师示范,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五、总结思考。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课本第66页第1、2题。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春天到了,光明小学的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春游,他们要分发一些食品。而且还给你们带来了礼物)今天老师要分给你们。请小组长来领礼物(12块糖)同学们动脑筋想办法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而且要求每个同学都满意)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3)你们用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教学反思:学生初步感知了平均分的含义,并会动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平均分。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7

  活动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方法

  表演前请观众心里想好一个两位数,再请观众将自己想的两位数乘167,然后加上2500,请观众把最后得数报出来,表演者就知道观众心里想的是哪一个两位数.

  例如:观众想的是59,他按规定计算出

  59×167+2500=12353

  表演者根据报的`得数计算

  53×3=159

  于是就知道观众想的是59.

  活动过程

  1.教师进行表演

  2.学生探讨其中的奥妙

  3.学生自己设计这样的几个游戏.

  猜数方法

  将得数末两位乘3,取乘积的末两位就是观众心中所想的两位数.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知旋转

  教学过程:

  一、体会感受

  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动手做一做

  1、完成43页第三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同样注重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须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打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模板01-06

《上和下》小班数学教案(精选9篇)06-17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07-21

二年级语文上教案01-05

身体上的单双数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09-20

二年级上《假如》教学设计05-18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04-03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06-19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08-25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