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20 07:58:30 教案 投诉 投稿

实用的中班教案[集合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中班教案[集合3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歌曲的劳动风格,学习边唱歌边用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2.根据音乐的快慢变化拍出节奏型。

  3.体验用"嗬嗨"的语言表现歌曲的力度。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加油干》和《瑶族舞曲》A段的音乐磁带各一盘、录音机。

  2.幼儿用书:《加油干》。

  活动过程:

  (一)对比欣赏乐曲《加油干》和《瑶族舞曲》的A段。

  1.教师出示一张幼儿抬桌子的图片。幼儿倾听《加油干》和《瑶族舞曲》的A段,将图片与乐曲进行匹配。

  教师: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听听老师放的两段音乐,觉得哪一段音乐和小朋友做的事情比较像?

  2.带领幼儿在《加油干》中的重音处匹配上语音节奏。

  教师:你们听听在音乐的什么地方,需要我们使很大的`劲呢?、

  3.教师和幼儿共同在《加油干》的重音处口呼语音节奏。教师反馈幼儿的语音节奏,例如"嘿嘿""嘿哟"等。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音乐在最用劲的地方说"嘿嘿"。

  (二)学唱歌曲《加油干》。

  1.教师范唱歌曲《加油干》。

  教师:听听我是怎么为大家加油的吧!

  2.教师和幼儿共同学唱歌曲2到3遍。

  3.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力度。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快慢,用拍手的动作表现歌曲。

  1.教师:我们用拍手的动作为他们加油!请大家边唱歌边拍手。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拍手的节奏。

  教师:音乐慢的地方,我们拍手的速度怎么样?音乐快的地方,欧姆拍手的速度又怎么样呢?

  3.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4.幼儿边听音乐边练习身体动作。

  5.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教学反思:

  节奏乐“加油干”大家肯定非常熟悉,是一首劳动号子曲,这首乐曲节奏活泼、轻快、旋律优美。为了更好地将节奏乐和劳动的音乐融合,我根据我班幼儿节奏乐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设计了此次活动。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的需要为主导,以一定的情境为依托,以互动的过程为支撑,以丰富的情感为内驱力,将活动推向高潮。整个课堂表现出了活泼、轻快的气氛,课堂民主、平等,幼儿充分地体验到了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喜悦。

中班教案 篇2

  年龄:

  4岁~6岁幼儿15人

  时间长度:

  约30分钟左右(视情况取舍)

  活动环境:

  室内

  活动准备:

  1.白色布若干块,规格约120cm×80cm和2cm×3cm的木条(也可用竹竿)各16根。取长短两种木条各两根扎成一个近似于“十”字的架子(如图所示),再将布的四角系于木条的四端。寻一安全空间将此架子从中间悬吊起来,使之可以任意摇晃。

  2.大小玻璃珠子若干分别置于几个小水桶中,在桶中加入水粉颜料(或丙烯颜料),并加适当的水搅拌均匀待用。

  3.小漏勺(每个桶中各放一把),小塑料盘若干(每个桶边各放置一些)。

  4.在活动空间旁边另置一个装了小半桶水的水桶,以供收集被大家用过的珠子。

  5.悬挂或晾晒“作品”的地方及方法事先要选择好,才方便及时给每个架子更换画布。

  灵感来源:童年的记忆——自家做豆腐。

  教育可行性分析:帮助幼儿扩大经验范围是艺术教育中,甚至一般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原则。扩大经验范围意味着我们以儿童个人的程度为基准,对儿童思想、情感和感受力通过活动予以启发。寻找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也是启发创造力的开端。

  活动过程:

  1.组对。

  由幼儿自由组对,或者老师根据幼儿个体发展的快慢不同而调配成对。

  2.规则宣讲。

  (1)两人一组,每一次用漏勺在桶里取一勺珠子倒入塑料盘里拿回来,再将盘里的珠子倒入架子上的布里。

  (2)两人各执架子的一端摇晃架子。待珠子上的颜色摇尽后再用盘子将珠子舀出来倒入旁边的大水桶里。

  (3)之后,才可再去取别的颜料桶里的.珠子。

  (4)直到画布上被滚满了彩色的线才可以更换画布。

  3.活动开始。

  4.交流与欣赏。

  在本过程中可带领幼儿参观他们的被展示出来的“杰作”,回顾摇晃成画的过程,交流心得与体会。

  5.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温馨提示:

  1.在此活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严防某些孩子将珠子误吞入口中。

  2.桶中的颜料应调得稠一些,太干或太稀都不方便珠子上挂满颜料。

  3.水粉颜料容易清洗,但留在布上的色彩干后不饱和。丙烯颜料弄到衣服上不易清洗,但色彩饱和。无论选择何种颜料,都要告诉孩子们不可弄到脸上。

  4.须在活动开始前给每个孩子穿好罩衣。并告诫幼儿不可大力胡乱摇晃架子,以防撞伤同伴。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由于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及自然变化的敏感性较差,因此活动一开始就可引导幼儿观察自身及同伴,看看衣着上与夏天有何不同?然后请幼儿想想:娃娃有秋衣吗?没有秋衣怎么办?引起幼儿对此活动的兴趣。

  中班幼儿已会有意识地调换颜色,并能注意与客观事物的固有色相对应,但还不能有目的地配色。因此,在活动中通过观察“花布”这一环节,让幼儿了解同一种颜色有深浅之分,并学习有目的地用对比的颜色配色,避免色彩混乱,使画面更鲜艳。

  活动的最后环节——折衣,可延伸到区角活动中去完成,谁先完成就先在“商店”里展示出来,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区别颜色深浅,会用对比的颜色配色,使以彩鲜艳。

  2、了解季节特征,萌发关心别人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

  知道同一种颜色有深浅之分。

  【活动准备】

  1、彩色水笔、蜡笔、水粉笔、小毛笔。

  2、在角色游戏中的商店里设置好挂“衣服”的绳子。

  【活动过程】

  一、语言诱导,引起兴趣

  建议可用设问:“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到了天气有什么变化?”“小朋友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娃娃没有秋衣怎么办?”等,引起幼儿思考、讨论,激起幼儿为娃娃“织”花布做秋衣的愿望。

  二、欣赏范例、讨论。

  设问:

  (1)为什么叫它“花布”?

  (2)上面印的是什么图案?给花布取名。

  (3)每块花布的图案是否都一样呢?

  说明这部分设问,主要让幼儿通过讨论,知道花布的图案有各种各样的。

  (4)这块花布上的图案有几种颜色?

  (5)是哪二种颜色?哪个深?哪个浅?

  说明这二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幼儿观察、分辩同一种颜色有深浅之分。还可让幼儿在蜡笔盒里找找,什么颜色也是一支深、一支浅?(浅绿、深绿、深紫、淡紫等)提高分辩同种颜色深与浅的能力。

  三、讨论作画方法。

  建议可通过讨论及幼儿示范,帮助幼儿掌握绘画顺序:画图案—>涂底色(小点、线条、色块都可),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想出与别人不同的图案。

  四、幼儿创作。

  建议教师加强观察,及时介绍不同于别人的图案,同时也可使用提示性的.问题帮助较低层次的幼儿,如:画出小铃铛可以吗?画苹果花布行不行?等。

  对先画好的幼儿可建议去涂底色:找一个不同的颜色,使花布更鲜艳。(找对比色)

  五、引导讲评

  幼儿自己介绍花布的名称,集体说说“鲜艳”“不鲜艳”(想想可以怎么改?或提示为爷爷妈妈做件衣)。

  六、折秋衣(四角向中心折的方法)

  建议此环节可在区角活动中去完成,谁先完成了就先把“衣服”挂在“商店”里。随着秋意更浓,秋衣也渐渐增多。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学活动教案10-10

中班综合教案:舞龙_中班综合教案07-08

中班的教案11-05

小鸡教案中班教案01-21

中班教案:魔法学校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体育教案:椅子游戏_中班体育教案07-07

中班综合教案:大南瓜_中班综合教案07-07

中班综合教案:数守恒_中班综合教案07-13

中班综合教案:神奇的号码 _中班综合教案07-08

中班综合教案:春天的朋友_中班综合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