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11 11:23:55 教案 投诉 投稿

语文教案(通用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通用9篇)

语文教案 篇1

  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有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tuǒ)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zhuì)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好像涂了层蜡,再配上有着铁锈色短柔毛的叶背和那微呈波状的边缘,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有了它的衬托,玉兰花便显得格外皎洁、格外清丽了。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理解文义,体会文章的情味。

  2、积累一定的文言虚词(如“其”“而”“之”“以”的用法及意义)和实词。

  3、理解作者的议论,寻求生活的启示。

  【教学设想】

  1、本文篇幅短小,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成诵,应把朗读作为本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行领悟文章的意义,教师作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

  3、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

  4、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两点:

  一是故事的“奇”,一是作者的议论。抓住这两点,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一读,重读音学生读课文,注意读准加线的字的音:

  缀行甚远。屠大窘 积薪其中 苫蔽成丘 眈眈相向 目似暝 意暇甚止露尻尾 前狼假寐 狼亦黠矣

  二、二读,重翻译

  1、注意加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 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问其故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顾野有麦场 弛担持刀 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一狼洞其中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翻译下列语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积累虚词的用法:

  虚词意义以及用法举例:虚词意义及用法举例其 之 以 而

  4、翻译课文。

  5、依照原文复述故事。

  三、三读,重理解

  1、名结构: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叙事,写屠夫和狼争斗的故事。

  第二部分:议论,点名文章的主旨。

  第一部分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可以分为四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2、析形象:

  ① 找出文章中表现狼的语句。

  ② 找出文章表现屠夫的语句。

  ③ 概括屠夫和狼的形象特点。

  四、四读,重想象

  本文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夫和狼的形象的。请你根据文章的故事,试补充屠夫和狼的语言、心理描写使故事的内容更加丰富。

  根据你的想象,编写白话故事《狼》。

  五、五读,重创造

  将课文改写为课本剧。

  由全班同学推荐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狼》。

  六、六读,重启示

  1、屠夫在狼面前的表现怎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2、对比屠夫,你受到什么启示?

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课文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学生体会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根据学段目标、学生认知、课型和内容特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有效综合。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设计富有情趣的读、说、写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电脑住宅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

  2. 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3. 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4. 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边读边想象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字,体会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导入: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人类从产生到现在,都住过什么样的房子吗?(山洞、茅草房、木房、砖瓦房,直到我们现在用钢筋水泥建造的高楼大厦),在现代社会,我们居住的房子不仅在材料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性能、功用方面也出现了新的突破。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电脑住宅。(板书课题)??能否后写。马上写。

  二、质疑初读

  1.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3个左右(电脑住宅的样子,布置、功能、怎样工作)

  2.看来大家对电脑住宅都很好奇,首先我们来读读文前的'阅读提示。(学生读)同学们,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一个学生说要求)好,那就让我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还是先放声读。

  3.我发现****已经开始读第二遍了,真是爱读书的好孩子。我们来认认本课的词语(节能、风向标、即便、悦耳、分门别类、集装箱、储存、烹饪、防盗、综合)??可以指读1人,或分两部分,齐读。

  二、深入研读

  1.孩子们,刚才你们都去电脑住宅参观了,现在你知道我们居住的普通住宅与电脑住宅有什么不同吗?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课件:一切都由电脑控制)的确啊,一百多台电脑控制的住宅,肯定有它的神奇之处。我们来找找课文中的这一切包含了哪些地方?默读课文,画一画。改为:课文中的这一切包含了哪些地方?我们来默读课文,找找。画一画。

  生:大门 门口 会客室 厨房 卧室 浴室(板书 )

  师:你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顺序来排列呢?(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的,也可以说是空间变换的顺序)那全篇课文的结构是怎样安排的呢?(总分总),你们真是善于观察和动脑的好孩子。 (这里改得非常好!)

  3.孩子们,这么多地方你对哪里最感兴趣(印象深刻)?提出要求,去读那一段。

  预设1:大门外的风向标

  这风向标是什么东西啊?(指风向的仪器)有什么功能?它是如何工作的?(同电脑相连,为主人提供既节能又舒适的家居环境)老师听到了,你这个关联词语用得好。既又(课件)/article/你还能用这个关联词语说一句话吗?谁再来试试?(一个同学说)

  孩子们,要是你有这样的装置,你有什么感受?(方便 舒适)

  预设2:门口

  门口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你感兴趣?

  生:输入密码

  哦,要想进入住宅,需要输入密码,那我们的住宅也有密码门啊?

  生:如果电脑确认你才会打开

  师:要登记或者是主人同意才能进入住宅。这么神奇啊!

  那我们来读读这种神奇吧!生齐读。那我们来试着填一填。

  课件:( )你想进入电脑住宅,( )必须是经过登记的,或主人同意入内的客人。

  这样的设施有什么作用?

  生: 控制进入 安全。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读背对联,初步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体会祖国语言的美丽。

  2、阅读短文,了解我国古代名人爱读书的故事,从中受到热爱读书的教育。

  3、指导学生审作文题,并能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

  重难点: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丽。

  2、阅读短文,从中受到热爱读书的教育。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

  1、读背对联,初步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体会祖国语言的美丽。

  2、阅读短文,了解我国古代名人爱读书的故事,从中受到热爱读书的教育。

  教具准备:对联一幅

  过程:

  一、谈话

  1、过年了,你们家要做什么?(引出帖春联)

  2、说说看,你知道哪些对联?背一背

  3、小结,逢红白喜事都兴帖对联来表情达意。

  二、学习“读读背背”

  1、出示对联,齐读

  2、说说读懂了什么。

  (1) 前半句是上联,后半句是下联

  (2) 4个字的词是横额,也叫横批

  (3) 上联与下联对仗工整。

  (4) 下联的最末一个字一般是第三、四声,下联的.末字常是第一、二声。

  3、出示事先准备的对联,让学生说说读对联或帖对联的知识。

  4、逐句学习文中对联,说说每幅对联描写的什么?歌颂的是什么

  第一幅:歌颂祖国江山美,表现祖国蒸蒸日上的情景。

  第二幅:喜庆对联,表现出祖国不老,大地同乐的情感。

  第三幅:歌颂祖国人材多,祖国气象兴旺。

  第四幅:科技发达,经济腾飞。

  第五幅:昐祖国早日统一,亲人团聚

  5、指导朗读,注意语气与停顿

  6、试着选中其中之一背诵,说说你是怎么背的

  7、指导背诵

  三、学习“阅读”部分

  1、快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1)、课文讲了哪些人?谁是最主要的人物?

  (2)、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

  (3)、画出文中用来解释题目“手不释卷”的意思的句子。

  2、检查阅读成效。

  (1)课文讲了吴王孙权、大将吕蒙、主将鲁肃三个人,主要讲的是大将吕蒙。

  (2)课文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在吴王孙权的影响下教育下,由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变成一个爱读书的学问家,并做了吴国主将的事。

  (3)课文最后一节解释了标题意思。另孙权的话中也有一句从事物方面讲了这一意思:“手不离书本”(孙权、光武皇帝)

  3、针对“我爱读书,可是没有时间读书”(即吕蒙语)展开一个辩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本文的启示:

  (1)只要肯挤,都能挤出时间。(孙权语)

  (2)读书可以得到许多知识,还可以为人们争来许多荣誉(如文中倒2节)

  (3)读书很重要,只有多读书,才能找到更多的方法把事情办得更好。(孙权语)

  4、齐读课文。

  5、课堂练习。

  四、小结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语言优美,我们要利用大好时光,多读有用的书,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为自己将来为祖国做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作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学会写7个字。学习课外识字。

  2、认识新笔画:“横撇、竖弯钩”。

  3、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交谈、请教的能力。

  4、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2、3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观察插图,学习课文,认识5个汉字,学会写2个,掌握新笔画“横撇”。

教具准备:小黑板、彩色粉笔、插图

  教学过程:

  一、自学提示:

  (一)导入:小朋友,每天上、放学或是周末休息,你们都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那么你们愿意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吗?想发现更多新奇有趣的东西吗?

  1、观察32——34页图画,图上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3、学习书写“外、多”。

  (二)、学生观察图画,自主学习

  二、自学检测

  说一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板书词语:“外面、世界、认识、中山路”,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认读生字:外、面、世、界、多、路

  三、合作探究

  (一)、识字方法总结

  1、你还认识了哪些汉字?怎样认识的?

  2、同学们说一说我们还可以在哪里认识生字呢?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3、把刚才认识的字给小组的字给小组同学读一读,让他们听你的字音读得准吗?

  4、讨论怎样向别人请教,谁来评价一下他这样做合适吗?生生互评。

  5、小结:向别人请教时要谦虚、有礼貌,这样才能赢得别人好感,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二)、出示句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要留心看,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认识很多字。”指名认读,纠正字音,从句子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写字

  (1)观察“外”是怎样组成的,怎样写好看呢?(左短右舒展)

  (2)、“多”字两个“夕”字上下排列,第二个“夕”的撇从第一个字的点处开始写。

  (3)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学生书空。

  四、达标训练

  学生练习写一写生字,互相评一评。

  五、堂清检测

  1、按笔顺规则写字

  外:共()笔

  多:共()笔

  2、读一读

  外面世界认识很多

  3、说一说:怎样向别人请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课文,完成课后认字习题,

  教学过程;

  一、自学检测

  昨天,老师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我们在哪里能认更多的字,你们把这些字带来了吗?

  1、学生展示,在生活中认识的汉字。

  2、小组中互相教一教。

  3、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吗?你是怎样向别人请教的?

  二、自主学习

  1、读一读金钥匙和冬冬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2、采用喜欢方式认读课本35页的字词?

  三、合作探究

  1、这段话中有什么不明白的词吗?

  2、昨天你们为什么找到了这么多字呢、(因为留心)那在你找到字的同时一定看到了自己没见过、没听过的事情吧?对呀,这就新奇有趣。

  3、你知道哪些识字方法?

  4、开火车读字词,纠正字音。

  四、达标练习

  1、同桌之间互相检查11、12单元的字会不会认,要求会写的字会不会写?如果都学会了,奖励自己三个五星。

  2、开火车读字词。

  五、堂清检测

  1、读一读

  道站所店角市路

  2、你知道哪些识字方法?

  3、课外认识15个以上汉字。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不的快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站在这里,我更多的是一种期待,你们猜猜老师期待什么。

  生:老师期待我们精彩的表现。

  老师期待我们精彩的发言。

  ……

  师:其实老师期待我们今天的40分钟是一种愉快的聚会;期待我们今天的40分钟是一次愉快的学习过程;期待我们今天的40分钟,能唤起大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起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课文中写的.是村子里的人对水的渴望。

  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缺水地方的孩子需要水。

  ……

  师:那潺潺流淌的溪流、淙淙奔流的江水都可从这个字想到。

  2、作者想借这个字说什么呢?请打开书本读一读。

  生读。

  师:作者想借这个字说什么?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告诉我们。

  生:作者想告诉我们: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一下子就瞅准了作者想说的话。板书:最珍贵

  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学生读。

  师:不错,学习了课文后一定会读得更好,体会得更深刻。

  3、这课有四个生字新词,我们再读读。

  出示:水窖储藏钥匙一勺

  请生读词,表扬。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请生再读文章中心句。

  4、

  师: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请同学们一小节一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就边听边想象那些生动的画面。

  学生开火车读课文。(教师待一生读完即纠错、表扬。)

  5、课文围绕这句话,通过哪几个场景的描述写出了水的珍贵?

  学生回答。

  教师随机总结板书:挑水洗澡浇水

  二、精读课文,感悟描写,体悟情感。

语文教案 篇7

  《花的学校》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节选自泰戈尔《新月集》。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这首诗共有四节,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一些效果:

  1、画出“花的学校”。这篇课文语句优美,景色很美,画面感很强,为此我让学生在课前把“花的学校”根据自己的认知,用画笔画下来。这样使学生对课文的导读扎实有效。

  2、直观教学,扩展想象空间。这堂课,我利用多媒体,采用看图、看录像、课堂表演等多种手段,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让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如“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再如,教师预先用手机录制的课间校园小视频,看录像:“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让学生演一演,自己会怎么想。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通过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等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

  3、放飞想象,说写结合。教学三、四、五自然段,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可以引导学生解决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迎春花、喇叭花……然后说一说,写一写,小练笔,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二、成功之处

  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和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走进文本。在本段中我是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来想象的。首先确定重点词语是“跳舞、狂欢”,然后我把自己当成那些花——如果让我狂欢,我该怎么做,同学们怎么做?再想想:花在风雨交加的情境中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就会理解花儿的'活泼、可爱、向上,体会到童趣。

  三、不足之处

  回顾本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三年级学生读泰戈尔的文章,难度较大,要细细地品读,才能读懂。诗人总能把平常的事物写得那么清新自然,犹如雨后新鲜的空气,沁人心脾。但是学生会产生许多新奇的问题,如:“他们的老师是谁”?“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句子中,既然是“狂风”又怎么是“簌簌”地响。作为教师,在备课中未能把这些作为教学预案去充分准备。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制定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备课,进一步熟悉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教学预案做详实,可操作。

  2、学生在课前画的“花的学校”,在课文研读结束以后,可以让学生再次画“花的学校”,并把两幅画进行对比。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2.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3.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

  教学重点:

  1、通过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诗歌主题思想。

  2、理清诗歌结构特色,赏析诗中精妙的修辞。

  教学难点:

  1、用意象方法,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感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语言美,领悟修辞下蕴含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说——悟——练,三步一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以“说”导入:以学生个性化的“说”引入新课。

  1、课前让学生针对《星星变奏曲》自主找一个话题,搜集相关资料并加以整合。

  2、学生上讲台“说”:① 简介朦胧诗(特点、产生背景)②什么是变奏曲?③谈谈星星的天文知识。 ④朗读一首与星星有关的诗歌。

  3、揭题:同学们,读好的文字是一种享受,读美的诗歌更是一种熏陶。诗歌与诗人之间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因为诗能传情。诗人江河作为朦胧诗派代表诗人,在那特殊的年代——大革命时期。对现实进行了反思,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望。现在,让我们细细品味这首《星星变奏曲》。(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堂上的“说”不能漫无边际,一定要有的放矢,如诗歌《星星变奏曲》,朦胧诗概念,变奏曲的认识对理解诗歌背景,理清诗歌构思特点是有必要意义的,所以要让学生课前弄明白;同时,星星知识的补充,有关星星的其它诗篇的的阅读对课堂解决重点意象和主题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联系讲课内容之余,提高学生“说”的自主性和“说”的表达能力,由此也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本文自主阅读的状态。

  二、 读中悟学

  (一)、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理清结构:

  第一节

  (前4行):

  (后12行):

  第二节

  (前4行):

  (5至12行):

  (后4行):

  (二)、领悟角度:析主题,赏语言

  【析主题】:老师设计两个层递式的问题,领悟诗中星星的象征意义。

  1、体会诗句中的意象——老师对意象进行解释阐述

  (1)诗中出现的下列意象,哪些象征光明美好的世界?哪些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

  星星、诗、蜜蜂、柔软的晚上、湖、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冻僵的夜晚、寒冷、僵硬的土地、冰雪、飘动的旗子、瘦小的星、火

  此题难度层面较小,主在让学生先在判断上对认识意象的特征。

  (2)指出下列星星的指代意义: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象星星落满天空: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学生联系具体语句发表见解,教师适当点拨)

  明确:“星星”这个意象在诗中出现次数最多,但每一次都不是单独依存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意思了解其具体所指,能更深刻地理解星星的象征意义及作用。

  领悟

  感悟 我读 ,这句话象征

  表达诗人 情感。

  设计意图:领悟部分的设计是让学生明确解读意象之象征意义的方法:“星星”指代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象征光明。

  感悟部分让学生懂得通过诗歌意象作用来感知诗人情感,从而达到了解主题的地步。如:我读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这句活象征着一个安宁平静的世界,表达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次环节主要以课堂合作的形式,通过“星星”这个意象特点来领悟象征意义,最后用意象方法,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感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赏语言】:

  1、找出诗歌结构、形式的特点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主要然让学生比较上下两节诗的形式,绝大多数同学能找出来。

  如果…… 如果……

  谁不愿意…… 谁愿意……

  温情、浪漫 ———— 寒冷、残酷

  对比

  2、结合构思的特点,说说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此题难度系数稍微增加,主要让学生结合“音乐变奏曲”的特点来认识诗歌结构相称,意境变化的特点,回应题目为什么叫《星星变奏曲》。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能从诗中找出“如果……谁不愿意……”与“如果……谁愿意……”这两个句式,欣赏诗歌诗节对称,意境对比的手法。课后再学会仿写。

  修辞特点:

  选出两则例题,进行分析阐述,让学生从中领悟修辞的分析手法。

  (1)“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星星为什么会颤抖?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心灵的寒冷孤寂,表达诗人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境必定出现在晴朗而平静的夜间,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接着,让学生从中领悟解答修辞的分析层次。

  领悟 比喻、反复、类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描绘了生动的意象,能营造优美的意境,美化文章的语言,也传递了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的设计主要是在典型例题的示范下,让学生能准确地判断修辞,并对修辞作用能够从象征意义——反映的情感作逐层分析。能够让学生的思维由课内走出课外,从而学到语文的学问而不仅仅是《星星变奏曲》的知识。最后,在方法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实战演练。

  三、课堂演练

  (1)“柔软得像一片湖”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体会加点字词的表达作用

  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

  这一过程,老师选派2名学生上黑板做题,其余学生座位上完成。完成后,我让下面的同学仔细审视黑板答案,并不急于判断其对与错,而是从答案中获取启发,完善自己的答案,进而对黑板上的答案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在悟的基础上有实战的演练。动脑还要有适当的动手,才能真正将知识落到实处,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得到实时的反馈。演练过程中,如何理解如何运用都带着学生个性化的感知,不应以教师的思维习惯代替学生的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以,在练习完成的时候,老师并不急于为学生定夺对与错,而是让学生去审视黑板上的答案,从中得出启发与借鉴,进而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做题方法。

  四、小结(板书)

  1、意象:“星星”象征光明。

  2、语言:变奏曲式的构思;精妙的修辞。

  作业:

  【同步阅读】

  一、课内精彩语段阅读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1、这节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说说这些意象的特点,并想想从这些意象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2、“寂寞地燃烧”意味着什么?

  3、诗的最后四行,用“谁不喜欢……”的句式,着重表现什么?

  4、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既是对课堂知识的一个巩固,也是对课堂知识的一种补充。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注意拓宽学习资源,使课内外有机的融合,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总结】

  我准备的是初中三年级语文星星变奏曲。以作者简介,朦胧诗简介作为导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此诗前了解相关内容,包括文章背景,情感基调,朦胧诗的主要艺术风格等,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导入过程的5分钟内,其实很难,学生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至于老师一直在灌输这些基本知识,学生们只是单纯的接受,课堂气氛不积极活跃。如果作为改正的话,可以让同学们在上课前自己查阅相关作者资料,提前预习诗的内容,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

  接下来的上课内容是从六个问题的讨论进行的,一个是圈画诗中的意境,四个问题是围绕两节诗的相关问题来讨论,最后一个问题是思考回答两节诗的关系。问题是从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和诗的内容联系很紧密。本来很自信的,可是在上课的时候困难重重,同学们在找答案的时候会有很多疑惑和困难,最后讲完了,很多同学也被绕进来了,表示没有听懂。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没有充分预习,对诗的内容把握不好;第二,没有积极参与课堂,所以跟不上课堂节奏;第三,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速度稍快,讲的内容不仅凑。所以如果改进应该在这里方面多下功夫。

  上课内容是诗,本来就有一定难度,上的过程中真的就是有点艰难。所以,教学技能、技巧还需要多加练习和学习。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认读、书写i和y。

  2.学会认读音节yi,并读准四声。

  3.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儿歌,有兴趣地学拼音。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i、y、yi的发音。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孩子们,咱们在学校里已经有好几天了,相信你一定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吧,谁愿意拉着你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听?你还认识哪几个拼音朋友呢?能介绍给大家吗?(我认识拼音朋友ɑ,它还经常戴着不同的帽子呢!)

  今天,又有几个拼音朋友想和你们交朋友,想认识他们吗?

  二、学习单韵母i及四声

  1.让学生借助图片学习单韵母i(课件出示:衣服图)。

  (1)指导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一件毛衣)

  (2)你觉得这件毛衣怎么样?

  2.学习单韵母i。

  (1)在这件漂亮的毛衣前面,来了一个拼音朋友,哪个小朋友认识它?(课件i)认识的小朋友大声地喊一喊它的名字好吗?

  (2)同桌互读,观察口型的变化,然后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i的发音要领:发i的音时,口开得很小,上下牙齿对齐,舌面前部抬高,嘴角稍往两侧咧。

  (4)学生练读,教师随机指导。

  (5)说说你是怎样记住i的。学生自由想象。编出儿歌帮助孩子们记忆:牙齿对齐iii,小棒加点iii,小1加点iii。

  3.学习i的四声。

  (1)孩子们,还记得ɑ戴帽子的.样子吗?复习ɑ的四声。

  (2)小i也想戴帽子,我们来给它戴戴好吗?(课件出示i的四声)仔细看看,小i戴上帽子后有没有什么变化?

  (3)学生观察后回答。

  (4)教师小结:小i小i戴小帽,头上小点都丢掉。

  (5)分组读小i的四声:开火车读;抽读带调卡片。

  三、学习大写字母Y

  1.读准Y的音。

  孩子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单韵母小i(课件i),你们想不想知道小i的妈妈是谁呀?

  (1)(课件:Y)这就是小i的妈妈。知道小i的妈妈叫什么吗?

  (2)它的读音跟小i一样,为了分清楚,我们就叫它大Y。

  (3)老师范读Y。

  (4)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齐读。

  2.认清Y的形。

  (1)孩子们,你们仔细观察,Y像什么?(生:像树杈)

  (2)编一首儿歌:树杈树杈YYY,小i的妈妈是大Y。

  四、学习音节yi及四声

  1.教顺口溜引出音节yi:小i小i胆子小,出门要把大y找,大y在前小i后,组成音节yiyiyi。

  2.认读yi的四声。

  (1)音节yi和小i一样,也有四种声调,要注意,音节yi的声调也是加在小i的头上的。课件出示:yī、yí、yǐ、yì。怎么读呢?我们先来听听课件中小朋友的朗读。(放课件中的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读、齐读,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小朋友读。

  (4)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读,请一个小朋友把老师读的音节指出来。(老师打乱顺序读音节,让学生上台指。)

  (5)认识了音节yi就可以帮助我们认字啦,瞧,这个字(课件:姨)你认识吗?如果老师给这个字注上音(课件:yí),你一定会认识的。那么这几个字念什么呢?(课件:医yī、椅yǐ、意yì)

  (6)练习含yi四声的儿歌。

  妈妈是医生,阿姨来看病,坐在椅子上,妈妈注意听。

  3.师小结:汉语拼音的用处真大呀,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很多很多的字呢。

  师生一起念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学习普通话,我们一定学好它,学好它!

  五、看图学儿歌

  1.孩子们,拼音能帮助我们认识字,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啊?

  2.指导看图:图上画的谁?在干什么?你看到过妈妈为你织毛衣吗?容易吗?

  3.有人把这幅图写成了一首儿歌,我们来读读好吗?

  (1)先用笔从儿歌中找出刚才我们学过的音节画上圈。

  (2)老师教读儿歌。

  (3)自由读、同桌互读。

  (4)背一背。

  六、指导书写i、y

  1.今天,我们在拼音王国里又结识了几位拼音朋友,他们是谁?读读书中第一题。它们已经和我们成了好朋友了。不管是站在我们面前,还是藏在儿歌里,我们都能把它找出来,并大声喊出名字。可是拼音朋友出来的时间太长了,我们还是送它们回家吧。

  2.观察i、y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1)教师范写。

  i的笔顺是先在中格写小竖,要占满格,然后在竖的头上离开二线的地方写小点。

  y占中下格,先写右斜,再写左斜,两笔写成。

  (2)学生在课本上临摹。

  (3)在拼音本上练习。

  (4)师巡视检查指导。

  七、练习设计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连连。

  2.用带调的音节yi和yɑ口头组词语。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的教案02-07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10-15

语文桥的教案01-13

语文备课教案08-07

语文写作教案07-12

语文下册教案07-15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语文《咏柳》教案11-09

语文《赵州桥》的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