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19 08:45:36 教案 投诉 投稿

(优)美术教案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优)美术教案7篇

美术教案 篇1

  第一课大脚丫

  教学目标:

  1、用对称的方法画出一对鞋垫,并学习在鞋垫上装饰图案。

  2、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制作鞋垫外形,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教学难点:注意图形图案的对称,而且要颜色、大小也要有对称性学习方法:示范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自主尝试法、辅导练习法、作业评价法、行为指导法

  教学准备:实物课件,白卡纸,记号笔,油画棒。

  导学过程:

  一、(师)激发兴趣,导入新课(3分钟):

  1.鞋垫的作用:垫鞋子、装饰。

  2.形状特征——对称

  (1)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2)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幼儿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

  (3)教师总结: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二、(生)自主学习(自学材料,组内探究)交流展示(5分钟):1、师扮演小兔子开商店,设置情境: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2、如何快速地制作出一双鞋垫?

  生:用复印纸、用鞋垫比着画??

  请学生上台完成示范。

  (1)小助手脱掉一只鞋子,脚踩在垫有复写纸的纸上;

  (2)师沿着学生的脚轮廓画出一只鞋垫的形状(一笔完成),打开画纸后一双鞋垫完成。

  3.学生以2人/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双鞋垫的形状。

  三、(生)交流展示(师)点评解惑(6分钟)

  1、还少了什么?

  生:颜色、花纹、图案。

  2、学生观察鞋垫实物,思考:

  什么材质?——布、线

  有什么花纹?——花、叶子??

  3、师总结图案:花朵纹、羊角纹、云朵纹等等,

  4、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鞋垫上图案对称的关系,并重点讲述。如颜色,大小,形状的对称)

  5、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6.师示范:给鞋垫加花纹

  (1)画中心图案

  (2)画周围花边

  (3)和底色注意对比

  (4)左右脚注意对称

  四、课堂实践(22分钟):

  1、剪鞋垫,师示范提示:

  (1)留下1cm的白边

  (2)用勾线笔再勾一次花纹,强调图案。

  2.生完成。(注意一支左脚,一支右脚。)3、学生添花纹,师指导。

  (1).怎样用最快的方法把一双鞋垫上的花纹画好?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用复印纸勾轮廓,颜料瓶浸染或者用油画棒涂色快些。

  (2)注意底色课图案的对比,以及适当留白

  4.学生给制作的鞋垫上色,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五、教师反馈,作业展评(5分钟):

  1、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评价。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

  2、收拾整理:

  附板书:

  第1课:大脚丫

  学习目标:设计制作一双大小合适的鞋垫外形,并用对称的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形状:对称——位置、大小、花色

  图案:花草、动物类如:羊角纹、花朵纹、

  其他:云朵纹

  色彩:对称、鲜明

  第二课剪刀添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四、材料准备

  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

  水、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的知识。

  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在特有的民俗、信仰氛围中,在农耕经济、手工业生产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的需要紧密相连。

  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功能多样。由于它是各民族、各地之间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并与民生民俗共存,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各种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更应让孩子们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艺术,激发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2.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难点: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启发学生初步认识、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玩具(包括民间、现代的玩具)

  (教师)民间玩具及有关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 “玩具总动员”: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玩具。

  (2) 揭示课题:《中国民间玩具》。

  2.直观体验。

  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有些玩具虽然不是很精致、美观,但距今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接下去我们看一看祖先制作了哪些玩具,翻开课本第36、37、38、39页,以及民间玩具挂图。

  ①燕风筝“五福捧寿”(纸玩具)

  ②大公鸡(泥玩具)

  ③狮子滚绣球(布玩具)

  ④木马(木玩具)

  ⑤螳螂(棕榈叶玩具)

  ⑥面人(面粉玩具)

  ⑦鹿鸟(糖玩具)

  ⑧三勿猴(石玩具)

  3.师生交流。

  (1) 你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玩具?

  (2)说说对这些玩具的感受:引导学生仔细观赏图片,了解民间玩具的材质、造型、色彩、花纹等特色,初步认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探究其制作方法。并以自主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玩具作出简单的评述。

  (3) 教师小结补充:

  续上述玩具:①产于北京,风筝色彩鲜艳,造型简洁对称,其制作主要有扎、糊、绘、放四个基本过程。②产于山西,中间滚圆两头细尖,可做成各种动物形象,尾部有一竖一正两个小洞,用嘴一吹,就会发出呜呜的叫声。③产于陕西,神态威风、可爱,造型简洁又有动感,头部纹饰多样,寓意吉祥和健康。④产于云南昆明,可在地上滚动,曾在民国年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造型与色彩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⑤产于湖南,利用棕榈叶编织而成,南方各省均有棕叶编织艺人。⑥产自上海。⑦湖北、山东、四川等省都有,它是用糖泥吹制或糖油浇著而成。⑧产自山东,用滑石刻制而成,仔细观察可以看到3只猴子的姿态各不相同。

  4.拓展表现。

  (1) 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一下民间玩具。

  ①你想用什么方式表现?

  ②你制作的玩具会用到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

  ③教师适当补充,鼓励学生大胆制作生活中的玩具,并能表现出自己的艺术特色。

  (2) 课后,拜访当地民间艺人,学习制作民间玩具。

  课外资料

  1.中国民间玩具历史悠久。

  长期以来,民间玩具往往被人看作“小玩意”而不加注意。有人还认为这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不屑重视,所以,有关它的历史,文字史料极少,甚至著名产地的县志中也难找到片言只语的记载。比如,无锡泥人早已名扬四海,可是追溯它的历史,只能说“相传始于明代”;又如陕西凤翔,民间玩具手艺世代相传,究其起源,也只能说“相传起于明初”。然而传世和出土的实物史料,却雄辩地证实着我国民间玩具的历史源远流长。

  2.中国民间玩具艺术种类。

  中国民间玩具的分布地域广阔,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各种物质材料几乎都可以被用来制作民间玩具;功能也比较复杂,一种玩具往往具备多种功能;所表现的题材和内容很广,可谓包罗万象。据民间玩具材料和式样的不同,表现技巧和功能作用的差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分类方法。如按玩具性能分,有节令玩具、观察玩具、音响玩具、益智玩具、健身玩具、实用玩具等;按制作材料分,有竹木玩具、面塑玩具、泥玩具、布玩具、陶玩具、纸玩具、食品玩具等;按造型特点分,有飞禽走兽玩具、花虫果蔬玩具、神话传说和戏曲人物玩具等;按使用对象分,又分为低幼儿童玩具、少年玩具、成人玩具等。

  联片、书橱、竹椅等)进行的雕刻。我国南方较为流行。竹雕的`表现方法有镂雕、阴刻、浮雕等多种。还有一种以老竹根作原坯,对其稍作雕刻,创造成意象的人物、动物等各种造型。这些作品作陈设用。

  “木雕”是在上好的木料上进行雕刻而创作出的一种工艺美术品。如书中的明代紫檀九龙纹笔筒,因紫檀木质地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润,故雕刻精美,堪称笔筒中的精品。另外,我国的黄杨木雕也非常有名,一般用于建筑和家具的装饰,陈设作品多采用圆雕的形式。

  “牙雕”泛指兽牙、兽角的雕刻制品,有时也叫“牙角雕”。象牙天生丽质,色泽洁白、柔和,雕成器物更是充满艺术魅力。犀角则因其珍稀而名贵。其技法与竹、木雕刻大体相同,器物造形也以笔筒、镇尺、笔架、屏风等为多。书中的商代象牙雕杯采用了镶嵌的工艺,被称为牙雕绝品。

美术教案 篇3

  类别:绘画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卡通画的历史,分析卡通画的特点。通过学习和观赏,自己设计一个卡通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认识和了解卡通画,要求同学们自己动手设计出一个卡通形象。

  教学难点:卡通形象的设计、环境画面的构成,以及学生对进一步创作卡通画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以提问法进入课堂教学

  问题:同学们喜不喜欢卡通?想不想看一段动画片?(引入课堂教学。)

  请同学们分析动画片中的动物形象与真实生活当中的`动物形象有没有区别?(引入课题:卡通画的特点)

  2、讲解卡通画的历史以及卡通画的特点

  讲解卡通画的历史、来源。

  分析卡通画的特点:夸张、变形、抓特点、拟人化。(重点)

  3、播放各国动画片,激励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从小培养学生爱国,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学科整合,让学生从各学科都能受到教育)

  4、教师演示如何画卡通画

  5、布置学生作业:对自己喜爱的形象来进行创作。(包括动植物、人物、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

  6、让学生以自己的眼光来点评同学的作业,促进相互间的交流。

  7、播放2段具有教育意义的卡通片,来结束本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动画片不仅只是起到娱乐的作用,同时也能受到教育。

  四、课堂小节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了卡通,同时也创作出自己的卡通形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基本思路:

  A、教材主要处理的是美术家的自我认同跟社会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说,美术家究竟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教师可以通过历史的透视和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来理解美术家的自我跟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美术家的自我和社会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社会试图分派给艺术家一个明确的身份:工匠、杂役、职业画师、艺术家;但美术家却往往把自己看做一个完整的“人”,游离于各种身份之间。画家或雕塑家仅仅是一种通常的称谓和职业身份,不能反映某个具体艺术家的个性特点。而美术家更重视的,可能正是自己的人格和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这条中心线索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联系起来,层层深入地体现这条线索,并且贯彻到教材提供的两个“活动建议”当中去。

  B、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提供的美术作品可以分为三组,反映出美术家表现自己的不同方式:《拉斯科岩画》和《埃及墓室壁画》是通过匿名的手段来表现自我的。这几件作品年代较早,艺术家还没有充分的自我意识,并且社会也没有给予艺术家很高的地位,不允许他们过于明显地突出自己。严格说来,在这些作品创作的时期,还没有我们现在意义上的“艺术家”,原始时期的“艺术家”实际上是巫师,而在古埃及和中国的商周时期,“艺术家”的准确身份是工匠,甚至是奴隶。

  第二组作品,是14世纪以来的一些美术家的自画像。自画像这种形式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艺术家对自己的认识和角色定位。这里要提到的一个历史背景是,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的传统中,职业画家或雕塑家并不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从社会的角度看,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别人服务、换取报酬以养活自己的人。所以艺术家往往不愿意把自己仅仅看做一个工匠,而是负有某种文化使命的人。教材中的几幅自画像已经涉及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阿尔泰米西亚·真蒂莱斯基之外,其他画家的自画像都没有用作画的工具来暗示自己的画家身份。相反,丢勒像基督,普桑像贵族,金农像隐士,而伦勃朗则把自己画成一个真实、朴素、平凡、有血有肉的市民。

  真蒂莱斯基的自画像稍微有点特殊,或许因为她是一个女画家。实际上,当时女画家的自画像往往也不把自己画成画家,而是画成淑女。绘画对女性来说是一种文化教养。真蒂莱斯基在自画像中突出自己的画家身份恰好是要突破人们的习惯看法,肯定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女画家,而不是以绘画来标榜自己“才艺”的女性。传说绘画是古希腊一位陶匠的女儿发明的,她的情人要出门远行,这位女子就把情人的影子画下来,从而发明了绘画。另外,按照西方的传统观念,包括绘画在内的艺术由九位“缪斯”掌管,而缪斯们都是女性。真蒂莱斯基借用了这样一些观念,使自己的画家身份跟作为“缪斯”的女神联系起来。

  除此之外,真蒂莱斯基和金农都是用的侧面像,这也具有某种心理暗示的意味。一般而言,在正面像中,美术家可以和观众达成交流,而侧面像则似乎表明画家更愿意自行其是,因而其个性也更加孤僻和鲜明。

  第三组作品是处于创作或生活场景中的美术家。在这里,美术家的工作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含义。委拉斯贵支的画室是在皇宫,侏儒、侍女、小公主和镜子里的国王和王后清晰地表明这个场所的性质。画家本人是“宫廷画师”,负责记录这些人物和事件。而维米尔却是耐心地坐在自己那狭小的画室里描绘一位抱乐器的姑娘。跟《宫娥》相比,这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地方。委拉斯贵支自画像面前那块巨大的画布表明他记录的是重要的事件和宏伟的景象,而维米尔那块小画布则说明他更专注于普通生活的细节。

  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把画家安排在文人聚会的庭院里。画画在这里不是换取报酬、维持生计的手段,而是文人之间应酬、遣兴的一种方式。这些画家本质上不是通常所说的职业画家,而是文人。宋徽宗是一位爱好文艺的皇帝,以皇帝的身份来作画,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画家了。研究者认为,《听琴图》中最上面那位作道士打扮、抚琴的人,就是宋徽宗本人。旁边两位官员在恭敬地聆听他的琴声。左下角有宋徽宗“天下一人”的画押,虽然不能据此认为这件作品是他本人的亲笔,但这位皇帝对待绘画的态度是很明显的:他会不遗余力地支持绘画,并利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和伦理理想。

  2、教学目标:了解美术家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同文化、经济、政治因素的关系;了解创作者的自我意识在作品上的表现方式;学会把特定的视觉图式以及风格特点跟艺术家的生活、生存环境联系起来,以一种历史的观点来看待美术作品。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重点:美术家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化;自我和社会的关系。本课的难点: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自我和社会的关系。

  4、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在学习中了解分析类似的美术现象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术欣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讨论,丰富视觉审美经验,发展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5、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a、教材或课程所需图片的多媒体课件。在制作的课件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特点的自画像或肖像画作品供学生参考,领会塑造、表现性格的一些方法。将观察的内容一一地加以列举并比较,引导学生将观察与分析科学化、系统化,并运用教材所介绍的知识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

  B、在课前,请同学们从网上或者书中查阅一些关于肖像刻画(绘画、摄影),然后到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二、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但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可能对本课的主题理解的不够深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手段要尽量多样化,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或者故事拿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查找资料,大胆想像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体会美术作品的美术语言与形式特征。

  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从学生对美术家工作和生活的想像入手,结合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主要思想和内容。一方面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另一方面通过历史背景的讲解来加深学生对美术家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认识。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主要采用“比较鉴赏法”,提问法,讨论法、观察法等。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理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借助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资料进行教学。

  四、教学程序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诱发探究

  A、图片欣赏导入

  1.图片欣赏:每个艺术家即使在表现同一个对象时,也会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并且还欣赏过金农的作品《月华图》。(出示图片)

  2.提问:请同学们想像一下,画《月华图》的这位艺术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口头描述对金农的想像。)

  B、讲授

  1。思考提问:现在我们来看艺术家本人对自己的描绘。(出示金农的《自画像》)

  看看跟我们想像的有什么不同?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学生讨论)

  小结:美术家对自己的看法可能和我们想像的不一样。

  2.作品欣赏:《拉斯科岩画上的手印》、《埃及工匠正在制作狮身人面像》。

  思考:这几件美术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有没有艺术家留下的痕迹?怎样留下来的?

  进一步思考:这些作品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当时属于什么样的历史时期?艺术家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学生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3.作品欣赏:三幅《自画像》(丢勒、普桑、真蒂莱斯基)。

  这是一组自画像。仔细观察画面,回答下列问题:

  a。是正面还是侧面?男画家还是女画家?年轻还是年老?

  b。你是否知道这些艺术家的相关背景?他们分别属于什么时期?

  c。画面是否暗示出创作者本人是一位画家?通过什么方式来暗示的?如果没有这种暗示,那又是为什么?(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

  4.完成第61页的“思考与交流”:伦勃朗的三幅自画像。

  这些自画像各自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中年以后的伦勃朗接连遭受不幸,晚年竟然落到靠救济金度日的地步,自画像也表现出一种浓厚的沧桑感。)

  C、集体讨论:对比分析《宫娥》和《画室》。

  1.画家所在的环境或场所有什么区别?

  2.画家自己是以什么方式出现在画面上的?

  3.能否看出画家对自己职业的看法?

  D、分组讨论:1.讨论和分析对象:《听琴图》、《西园雅集图》。

  2.思考:a.画的是什么样的场景?b.作者是以什么身份在画画?

  (教师讲解:在中国古代,纯粹的画家地位很低,被称为“工匠”;而文人兼画家这一身份却具有很高的地位。)

  五、总结

  在各个历史时期,美术家的社会地位不同,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也不尽一致。例如《听琴图》,宋徽宗是一位画家,但又是一位皇帝。这件作品既体现了他对绘画的兴趣,也表明了他至高无上的身份。

  活动交流:课下完成“活动建议一”,教师选出一些作品进行评议、交流。

美术教案 篇5

  第一课 美术概说

  课型:单一型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分类:民用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

  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

  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

  三、课本学生范画赏析

  图:紫灰色主调,对比很弱,短直线条杂乱无章,表现出一种灰暗、乱、挣扎的情感。

  图:黄绿色主调,少量红、紫色,整个画面明亮,对比强烈,犹如阳春三月,春游在外,给人以充满活力、精神饱满的感觉。

  四、作业:

  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要求:、用少量文字概括作业表现的情感。

  2、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运用。

  第二课美术作品造型的基本要素(2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

  1、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2、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 3、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4、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5、通过对本课的学习,6、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7、从而8、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9、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3、教具、学具准备4、

  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挂图一张,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学生:课本、作业本、软心铅笔、尺。

  5、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

  大千世界的各种物象形体,首先是被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对视觉形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会使我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多种知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板书:视觉形象的分类(约23分钟)

  尽管视觉形象复杂多变、丰富纷呈,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形和人工形。由自然力造成的,叫自然形(如山石、河岸、动植物等),人类出于某种目的造成的形,叫人工形(如产品、工具等)人工形中以表达思想观念和审美感受为目的的,叫艺术形(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

  板书:自然形

  人工形

  艺术形:表达思想观念、富于审美价值。

  提问:分别举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艺术形的物象。

  形还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类,如材料上分,有纸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属材料造型、石质材料造型等。

  (以问答形式讨论欣赏作品,再作总结)

  《饮水的熊》作者在创作中,用造型的基本法则之一即对称手法,巧妙地表现了饮水的熊和它的倒影,且将石质材料打磨光洁,以表现小熊的可爱和水的清盈感。

  《怀抱》以金属材料制作的富有动感的造型表现了母子欢快的神情。《母子》则用概括的手法打磨光洁的木质,表现丰润的母子形象,摇篮式的造型,激起了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板书:造型要素:(约18分钟)

  造型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块与空间、光与色、质地等。在艺术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要素,将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

  (结合造型要素范图讲解)

  点:最小的视觉单位。包括各种不同形状的点,能成为注意中心确定结构以及组成体面(参看课本P4生活中的点和表现点的节秦的绘画)。图①中,我们看到运用点的组织,产生疏密有致的变化,富有节奏感。

  线:可看作点运动的痕迹,有方向和运动感,可以表达情感,限定形状,表现质地和描绘阴影(讲解挂图)

  面:由长度和宽度构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种方式:线的包围、分割和表面色、质的变化。面可以分为几何形和自由形两大类(讲解挂图)。

  体块与空间:体块即长度、深度三维空间的占有形式,或者说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构成的主体形。(参看P4生活中的体块)。空间指物体间的远近层次关系和包容关系。(如雕塑)具有实在的体积和空间,而绘画艺术,则是在平面上创造体块与空间的幻觉。如《长城》一画,就是在平面上通过平俯视构图,运用了大-小的透视缩形规律,以

  及近实远虚的视觉规律,加上光与色的烘托渲染,画面气势磅礴,使我们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光与色:有光才有色,视觉世界是由光显示出来的。(参见P4大自然中的光与色)。色彩的正确表现能使画面获得真实感。不同倾向的色彩还能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绪的变化,如红色能给人以温暖、刺激的感受,蓝色则可能给人以冷、宁静的感受。

  质地:指物体表面的解觉性或这种质地的视觉表现。(参看P4《雕塑》的质地)《雕塑》用粗扩的石质表现男性皮肤的质感。

  6、总结和布置下一课时内容(约2分钟)

  我们认识造型的基本要素,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视觉形象,认识艺术家取自自然之法则,创造出的瑰丽艺术世界。我们下节课将进入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世界。

  4

  第二课时

  1、复习旧知,

  2、导入新课

  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来之于生活,但不是对生活的复制。“艺术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从事美术创作时,艺术家会根据特定表现目的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美术表现形式。

  3、表现形式的分类

  就表现形式的明显特点而言,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两种基本形式。具象造型与抽象造型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客观的现实形象,而后者中我们则不能看出任何客观的现实形象(结合教材范图讲解)。

  具象造型又可分为写实造型和变形造型。写实造型指忠实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面目的造型,或者说,在这种造型中,客观物象基本上按我们日常所见的样子被反映出来(见《苹果树》之二、《小提琴手》)。变形造型则是运用夸张、省略等方法,表现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尽管变形造型反映的对象与我们日常所见不同,但我们仍可认出它们。变形造型即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式,层次十分丰富,既可偏于写实造型,又可偏于抽象造型(见《苹果树》之

  三、《人物》)

  抽象造型在古代艺术中就已出现,而现代抽象则主要通过抽象的线、形、色的不同组合表达人的主观情感(见《即兴》、《岩石间的小镇》)第三课中国古宋代美术作品欣赏(1课时)

  课型:单一课

  教学方法:讲述、欣赏与思考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成就。

  三、教学步骤

  (一)引言与组织教学

  中华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她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有着自己璀璨的民族文化。中国画----则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一颗绚丽的明珠。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多以中国画见长。下面请欣赏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全盛时期的作品,中国古代最大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板书课题,挂出画卷,约3分钟)

  (二)作者简介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生卒时间不详。约生活在十二世纪,为北宋未年著名的风俗画家。早期游学于京师。后习绘画,专攻界画,擅长舟船、车马、人物、街市、城郭等。宋徽宋熏和、宣和年间供职于翰林图画院侍诏(画院最高职称)。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画》、《西湖争标画》、《武夷图卷》等。

  三)《清明上河图》创作的历史背景

  公元十世纪后期(960年),赵匡胤统一中国,建立了北宋皇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政治上实行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农业上注重了精耕细作、使用良种;陶瓷、纺织等手工业产品闻名于世, 5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进一步巩固画技法,通过学习用画技法描绘蔬果。

  重点难点:

  如何用笔用墨才能使画面更具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内容,强调用笔用墨方法.

  二:构思引导

  1:生活中常见的蔬果有哪些?打算画几样?

  2:怎么样画出白菜萝卜、西红柿、黄瓜、梨等?

  3:怎么样安排画面?

  三:教师示范

  以白菜为例。先用课件分析白菜的'形象特征,再讲用笔用墨方法。

  中白云笔调淡墨,墨中水分不宜多。

  先画菜帮和菜根,勾画线条手灵活。

  大提斗笔浓墨浸,自上而下侧锋行,

  水分多来叶儿嫩,一笔下去深浅分。

  白帮绿叶大白菜,画叶毛笔用大楷。

  墨色中间稍加深,浸透颜色添叶脉。

  为使画面不单调,可添加萝卜、香菇等,但必须注意画面上的蔬果有大小之分、蔬密之分、浓淡之分等。

  三:创作练习

  鼓励学生大胆用笔用墨和用色

  四:作业讲评,下课。

美术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场景等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

  2、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

  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想象。

  三、教学难点:

  用各种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

  四、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观察老师的.动作,谁知道老师在做什么?

  2、交流:

  (1)请几位同学做几个跟老师的动作不一样的洗澡动作。

  (2)分析洗澡时的手、身的不同动态。

  (3)说说洗澡时的趣事。

  3、欣赏:

  (1)欣赏洗澡的图片。

  (2)还有什么事物也喜欢洗澡。

  (3)欣赏表现其他事物洗澡的作品。

  4、学生作画:

  (1)提出作业要求。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大胆创作。

  5、小结:

  作品评讲,小结。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2-21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经典)08-08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精选)08-23

美术教案【经典】08-24

美术教案(经典)09-19

美术教案[经典]09-20

美术教案(精选)09-30

[经典]美术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