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06 08:53:58 教案 投诉 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集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集合)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

  2、 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角色感情。

  4、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些调皮可爱的标点符号,你们认识吗?请大声喊出他们的名字吧!这些标点符号平时都是友好地相处在一起,可是有一天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板书)标点符号的争吵(齐读课题) 这些标点符号到底在吵些什么呢?让我们到文中去听一听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师有感情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2、 生自由读一遍课文,并圈画生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 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三、研词析句,品读课文

  1、谁能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从这段文字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下面的句子并配有书中的插图。

  感叹号拄着拐杖直跺脚,小问号竖起大耳朵,芝麻粒一样的小顿号急得又蹦又跳。

  1)指生朗读这句话。

  2)请同学们结合这句话在图中找一找这些标点符号。

  3)(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感叹号,————的小问号,————的小顿号。

  (课件出示)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填空

  ————的小逗号,————的小句号,————的省略号。

  4)带上表情动作朗读这句话。

  4、下面就让我们去听一听,它们为了一件什么事而争吵好吗?

  1)自由读文章的2—6自然段。思考:

  标点符号们为什么争吵?

  用直线画出每种标点符号说的话,并试着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思考,圈画。

  3)它们为什么争吵呢?(学生汇报)下面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学生汇报标点符号说的话)同时(课件出示)这几段文字。

  请同学们自由读感叹号的发言,说说从它的话语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感叹号的名字,它的用法,它很骄傲)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呢?(学生汇报师利用课件把这些词语变种颜色:锣鼓敲、烈、重要)应该怎样读出感叹号强烈骄傲的语气呢?学生试读,指生读。

  听了感叹号的发言其它标点符号同意吗?请你代表小问号发言。(指生读小问号的话)从它的发言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学生汇报师利用课件把这些词语变种颜色:不服气、连忙、哼、怎么能)请同学们再次出声读这句话,体会小句号当时的神情和心理。

  听了感叹号和小问号的.发言谁不干了?它们是怎么说的呢?(指生读这段话)“反驳”是什么意思呢?(说出自己的理由,否定别人的意见)从它们的发言中你知道了什么?确实,如果没有了它们,那么句子将变得太长了,一口气也读不完呀!下面谁愿意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

  学问最深的省略号又说话了,听老师读。从这句话中你又知道了什么?(省略号的样子,省略号很深奥)

  最后让我们齐读句号的总结发言。你能用“只有.......才”说一句话吗?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

  4)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每种标点符号说话时的语气。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带上表情与动作。

  5、那么,它们到底谁最重要呢?让我们听听书是怎样说的。指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述:是呀,它们都很重要,各有各的作用,缺一不可,谁也不能代替别人。但是如果离开了句子,段落和文章,它们就失去了具体的意义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在集体中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集体你的力量就会很小。

  三 巩固识字

  开火车游戏:师点字,生开火车读。

  四、拓展延伸,扩大积累

  1、 除了书中的标点符号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学生汇报)

  五 总结

  1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 小结:希望同学们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在我们写文章时灵活运用标点符号。

  评《妈妈的爱》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教学过程:

  一、回忆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情况。让学生代表汇报活动情况,引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二、阅读17页口语交际内容提示,说说你通过阅读明白了什么?想一想你喜欢选择什么内容来和同学交流?

  三、按同学选择内容分为三个组找好位置,并确定好交流方法。

  四、指导辩论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确定好辩论双方的角色,帮助明白各自的任务。

  五、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要求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对辩论小组评选出最佳辩手和获胜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过程:

  一、阅读习作要求,让每一个学生弄明白本次习作的要求。

  二、确定自己写作的内容范围。

  三、带领学生再次重温学过的课文,体会故事怎样才能表达清楚,怎样才能吸引读者,强调真实,有重点,有条理,精彩的地方要善于描写,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采访笔记要注意格式,注意语言的真实,要写出自己的心得。记一次辩论,要写清楚辩论的经过,精彩的地方写具体,写出辩论双方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自己参加过的同学要写出自己在辩论时的`表现,心理活动等。还应该写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四、学生交流选材、写作内容等。

  五、学生自己动笔形成初稿,教师随机指点,个别辅导。

  六、学生交流阅读习作,相互提出鼓励、帮助和修改意见。

  七、讲评范文。

  八、学生再次修改,誊写。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

  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

  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

  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 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爱护雀,更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也体现了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在整个事件中,处处可以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二是要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二、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难点是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四、教学准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单元内容导入:我们以前已经读过一些名人故事,现在再来认识几位名人。这组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从这些小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不平凡。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也搜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

  2、板书课题:[5、灰雀],学生读题。问:读了课题你有些什么要问的?(学生交流)

  二、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学生自己读课文,有注音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后交流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幕”、“临”等15个生字;积累文中一些生动、优美的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激发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识记数量较多的生字。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产生对北京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谈话激情

  1.谈话:孩子们,我们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美丽的北京”)

  2.谈话过渡,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其实啊,夜晚的北京也是很美的。有位细心的阿姨用自己手中的笔,把北京美丽的夜景描写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2课。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这篇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不认识的字立刻请教拼音朋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1)教师: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你们认识了吗?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一张一张地摆在桌面上,把自己认识的生字读给旁边的小伙伴听,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学生认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2)谁愿意把自己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请小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带领大家读。)

  (3)课件出示:“我会认”不带拼音的生字。

  教师:去掉了拼音,你还会读吗?会读的小朋友请大声地读出来;(教师指读几个生字)不会读的小朋友也跟着大家小声地读一读。(学生齐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感悟北京夜景的美丽,指导赏读

  1.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自己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夜晚的北京的?

  2.学生默读课文。

  3.小组合作讨论,每一节用一句话说说主要意思。

  4.交流反馈,集体评议。(预设答案:①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②长安街、天安门、广场四周很美。③写环形路美。④写王府井真美。⑤写故宫真美。)学生任意讲,一句两句皆可。

  5.教师:在学习本篇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来欣赏欣赏北京的夜景吧!(看课件(或挂图):“不夜城——北京”)

  6.请学生用横线画出写得优美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课文,你觉得写得优美的地方,就用横线画下来,边画边读,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声来。

  教师:你能把自己觉得写得优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吗?

  7.相机欣赏有关课件(或挂图),指导感悟、赏读以下好词佳句。

  A、看课件(或挂图):长安街新夜景及词语、句子。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

  (1)教师:瞧,这就是夜晚的长安街。每当夜幕降临,长安街两旁漂亮的路灯把这十里长街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川流不息的汽车闪烁着点点灯光,使长安街像银河……(学生接读:从天而降。)多美呀!谁能把这句话读得很美呢?(指名读)

  (2)教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银河正从天而降呢!

  (3)教师和学生比赛读句子。

  (4)女孩子来读一下。大家一起读。(女生读,齐读)

  (5)过渡:还有比这更美的地方吗?

  B、看课件:天安门城楼及词语(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句子

  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1)教师引读:我们来看,在灯光的照射下,天安门城楼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齐读: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2)谁想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3)教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知道你已经把这句话读懂了。

  (4)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齐读)

  (5)过渡:你还喜欢夜晚北京的哪个地方?

  C、课件出示:立交桥、句子。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1)教师:多美的立交桥呀!谁能够读得让大家感受到立交桥很美呢?(指名读)

  (2)教师:“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这句话,我们还可以怎么说?(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道道彩虹。

  (好似、就像、好比、好像)

  (3)过渡:是啊!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好像(生接读:道道彩虹)。

  (4)你还觉得哪个地方最美,能给我们读一读吗?

  预设:学生可能说出“街道上,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装点着美丽的北京。”

  也可能说出“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5)出示句子:这么多灯汇集在一起,装点着美丽的.北京,使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生接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6)让我们再美美地把这两句话读一读。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测读,组词。

  2.指导记忆方法

  ①形近字记忆法

  夺()雄()里()勾()

  奇()谁()单()句()

  ②熟字加偏旁部首法

  分十扌→扮乐十火→烁吕十宀→宫

  皇十火→煌韦十亻→伟付十广→府

  ③读一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谁能美美地给大家读一段课文。(指名学生分节读课文)

  2.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中的许多优美词语,看一看谁和他们交上了朋友?

  (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3.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美丽城市。北京白天美,夜晚更美。谁还知道北京哪里的夜色更美?(导入学习新课)

  二、学习新课文,理解新内容

  1.过渡:你还从哪个地方看出北京亮起来了?

  A、(1)课件出示:(王府井大街新图、西单文化广场)及句子。

  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上,明亮的橱窗,绚丽多彩的广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教师:瞧,这就是现在的王府井大街和西单商业街。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句子)

  (2)课件再出示王府井大街旧图,通过观察、比较新、旧图,理解“焕然一新”的意思。

  我们再来看看50年代的王府井大街(出示王府井大街旧图,学生观察比较)

  教师讲述:改革开放的春风给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说,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教师点“焕然一新”,学生接:“焕然一新”),那里有……,有……,还有……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

  (3)(课件出示新图)老师范读句子。

  (4)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你想对他的朗读说些什么?(师生评议读书)如果要你读,你准备怎么读?

  (5)同学们,我相信如果读的时候能注意刚才说的几点,一定能读得更棒!先自己试试吧!(生自由读)

  (6)谁想来试一试?(想读的站起来齐读)

  (7)过渡:夜晚的北京还有哪个地方吸引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B、(1)课件出示:故宫图及句子。

  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教师:是啊,大家看,连古老的故宫也变得年轻了。那是因为……(生接读句子)故宫这么美,谁能把它读得更美?

  (2)老师相机范读句子。

  (3)我们女孩子先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年轻的故宫读得更动人。(女生读)

  (4)男孩子会比女孩子读得更棒吗?(男生读)

  2.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段。

  教师:是啊,孩子们,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段吧!(齐读最后一段)

  3.再次播放课件:不夜城──北京,让学生再次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北京的赞美之情。(说一句赞美北京夜晚美的话)

  4.全班赏读全文。

  三、课外延伸、拓展练习、激发情感

  1.教师小结: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谁来读一读课后的“我知道”?(指名读课后“我知道”中介绍的北京小常识)

  2.教师:是呀,北京天天都在变,越变越美丽!

  3.积累与运用,用本节课中学到的词句介绍家乡城市美丽的夜景。

  教师:家乡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小朋友们可不可以用上今天学到的一些词语或句子向大家介绍家乡城市的夜景呢?试试吧!

  (1)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展示说。

  四、总结全文

  大家说得真好啊!老师感到很高兴,小朋友们正细心地关注着自己家乡一点一滴的变化。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下,我们的家乡──唐山明天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会认的字8个,会写的字15个,掌握词语14个。

  2、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从文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让学生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

  三、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解课题,学习新课

  板书课题,揭示课题。齐读题目,思考问题:

  (1)“救助”是什么意思?(2)“蚂蚁的救助”是什么意思?

  二、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想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一说课文大意。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词语,检查学习情况。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

  5、理解词语意思。

  四、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2、在书中画出不懂的地方。

  3、小结: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读后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和同学交流。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预习:细读课文,想想蚂蚁是怎样救出它的朋友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昨天的课上,我们结识了一位可敬的动物朋友。我们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蚂蚁的救助(齐读课题)。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语句: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助,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这句话。

  (4)、提问: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书中为什么这样写?(强调原因)

  2、学习第二部分:

  (1)、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

  (2)、按提示填空回答问题。当时( ),我想( ),我准备( )。

  (3)、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换一个词,意思不变。(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4)、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5)、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

  ①、区分“用力”与“奋力”两个词。

  明确:“用力”与“奋力”都是使劲的意思,“奋力”比“用力”程度更深;从“奋力”一词,体会到什么:作者为了与第三自然段区分,避免了重复。

  ②、哪幅插图画出了这个情景?看图说说蚂蚁怎样救遇难的同伴?

  ③、画出描写获救蚂蚁被救出后的动作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④、我看到还在水中的蚂蚁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救助落难的蚂蚁的?

  出示句子: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

  ⑤、品味带点词语,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⑥、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⑦、品味“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等词语并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说什么呢?

  (6)、指名读第二部分,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说一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

  3、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

  (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作者写蚂蚁的救助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

  2、总结:

  小蚂蚁虽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险时,它们奋力相救,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面对它们,我们怎能不升腾起敬重之情呢?从它们身上,我们也得到了启示,那就是--(看板书总结)。

  4、请你对小蚂蚁说一句话。赞美它的品质、精神或谈自己的感受。

  四、作业:

  1、积累词语。

  2、小练笔:以“小蚂蚁,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蚂蚁的救助

  用力互相关爱

  奋力互相帮助

  继续衔舍身相救

  关爱他人 关爱生命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认识“心”字底和“八”字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本课拟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两幅课文插图;轻音乐磁带;写字软件;生字卡片等。

  一、激情导入

  1.老师板书“白发”,指名读。(相机为“发”正音)

  2.老师:你们见过谁有白发?(依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完善板书:)

  3.指导读好课题。

  二、读中感悟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小朋友听后说说指导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纠错正音,如:好奇、吭声、怎么、抬起头等。

  4.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画,并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例如我的画用三角标出,奶奶的画用圆圈标出,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标)

  5.同捉分角色练读对话,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情感。

  6.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好老师一起评一评:

  (1)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请他们再读读,为大家作示范;

  (2)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理想,也请他们再读读,让他们作改进。(邀请几对同桌来读,达到对教材充分熟悉的程度)

  三、入境悟情

  1.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

  (1)体会第一处重点句:

  a.小朋友,当我问奶奶为什么她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时候,奶奶笑着告诉我:“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老师边说边出示文中插图1和奶奶的话)

  b.指名读这句话。

  c.小朋友,你们能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来说一说,为什么“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我给的呢“?

  d.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注意奶奶说话时的表情。

  e.小结:奶奶为了我和爸爸十分操劳,才有了这满头白发。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想?(小朋友充分想象,体验“我”当时的情感)

  (2)体会第二处重点句:

  a.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相关句子:

  我抬起头,望着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b.指名读句子,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体会。

  c.指导读好这句话,可加进我说话时的动作,同时体会我的天真以及我对奶奶的关心。

  2.演练整篇对话。

  (1)小朋友,你们能像刚才一样,加上动作和表情把整篇对话演一演吗?

  (2)先请小朋友分角色在小组里演一演,别忘了加上动作和表情,老师也参与表演。

  (3)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比一比哪组表演得最棒。师生一起担当评委,并给优胜组颁发奖品。

  3.小结:

  奶奶对我充满疼爱,我对奶奶也无比关心,这种情感是多么感人啊!相信每个小朋友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样孝敬奶奶、爷爷、爸爸、妈妈。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大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许多同学都喜欢背诵古诗,谁来背一首给大家听?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菊花。

  (板书: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2.解题。

  江畔:江边

  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二)看图、读诗

  1.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图上都有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图意吗?

  2.读诗。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纠正字音。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①一边读诗,一边看图理解诗的意思。

  ②重点理解花满蹊、留连、恰恰。

  ③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一下。

  2.学生自学、交流。

  (四)理解诗意

  1.出示全诗,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说出诗的大概意思即可,给以适当鼓励、评价)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留恋不舍,时时戏耍飞舞,可爱的`黄莺在花间不断地欢唱。

  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怎样的感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给人一种清新优美的感受)

  (五)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1.带着对春景的喜爱之情来朗诵这首诗。

  2.背诵这首诗。

  (六)扩展

  1.自学、讨论杜甫的另一诗《绝句》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2.交流(如果喜欢,可以抄在摘抄本上)。

  (七)总结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齐背《江畔独步寻花》。

  2.分层次让单个学生背诵。

  (二)谈话导入第二首诗《菊花》

  唐代有一位诗人叫元稹,一次在欣赏菊花的时候,有感而发,以《菊花》为题,写了一首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菊花元稹)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①理解秋丛、绕舍、似陶家、篱、更等词义。

  ②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③不懂的地方和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自学。

  (四)理解古诗

  1.出示全诗,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明确:一丛丛的秋菊环绕着屋舍好像是陶渊明的家,我沿着篱笆,欣赏菊花不觉太阳已渐渐地西斜。不是在所有的花中我最喜欢爱菊花,而是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了。

  3.这首诗前两行描写了什么?后两行呢?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前两句着重描写了诗人欣赏菊花的情景,后两行是作者的感触,菊花开过后就再也没有花了,作者对菊花作了热情的赞赏。

  (五)有感情地朗诵《菊发》并背诵

  带着对菊花赞赏的感情朗诵。

  (六)把两首诗结合起来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七)总结

  (八)课堂练习

  1.理解词语。

  江畔: 蹊: 留连: 恰恰: 秋丛:

  2.理解诗句的意思: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3.默写两首古诗。

  (九)板书设计

  5古诗两首

  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

  杜甫 元稹

  黄四娘家/花/满蹊,秋丛绕舍/似/陶家,

  千朵万朵/压/技低。遍绕篱边/日/渐斜。

  留连戏蝶/时时/舞,不是花中/偏/爱菊,

  自在娇莺/恰恰/啼。此花开尽/更/无花。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学会声母Z .C .S ,能认清形,读准音。

  2、能借助图学会Zi .Ci.Si 3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认清形,能读准它们的四声.

  3、能熟练地拼读书的音节.

  4、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整体人读音节.

  教学重点:

  1、Z . C . S. 和Zi.Ci.Si 发音方形。

  2、区分声母和整体音节形的不同点。

  教学难点:

  拼读与直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二、讲授新课:

  1、出示Z的图。

  看图师问:小学生在干什么?(小学生在黑板上写字)。

  (1)指导读音。

  师说:“小学生中黑板上写字,“写”音读成一声轻短些就是Z。”

  发音方法:Z是平舌音,发音时舌头伸平,面住上门齿背,憋住气流,然后稍微放松。让气从窄缝中挤出来。

  师范读――领读――自由读――指名读。

  (2)指导记字母形。

  Z与2相似,就是把Z的头稍变成角形。顺口溜,像个2Z 、Z 、Z。

  2、学习C

  (1) 出示C的图。

  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画一只刺猬)

  (2) 指导读音。

  师说:“刺猬的“刺”读和轻短些就是C。

  发间方法:C是平舌音,发音动作加Z基本相同,只是吐气流较强。

  范读―――领读―――指名读

  (3) 指导记字母形。

  半个圆圈C、C、C。

  3、学习S

  (1)出示S的图。

  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三的是蚕吐丝。)

  (2) 把“丝”读得轻短就是声母“S”。

  发音方法:S也是平舌音,发音时,舌尖平伸,顶住上门齿中间挤出来。

  范读――领读――指名读。

  (3) 记字母形。

  丝弯的样子很像S。

  顺口溜:半个8个S、S、S。

  4、规纳:

  刚才我们声母Z、C、S都是平舌音,我们把这三个声母的音和形用顺口溜的方式牢牢记住,读顺口溜。

  像个2个Z、Z、Z。

  半个圆圈C、C、C。

  半个8个S、S、S。

  5、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1)出示,Zi、Ci、Si

  师问:这三个字母与我们刚学的Z、C、S有什么不同?(多一个i )

  师说:“这是整体认读音节,其中的i不不发衣的音,不要拼读,只要把Z、C、S读得长些。响亮些,就是Zi、Ci、Si 的音,我们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去记,去读,也可以表示一个字的音。因此也有四,标调在i 的头上。

  (2)指导读四声。

  zī zí zǐ zì

  cī cí cǐ cì

  sī sí sǐ sì

  6、指导书写

  Z、C、S都是一笔写成。占中格;

  ZI CI SI占上中格,i的圆点在上格靠下写。

  7、指导读音节。

  (1)

  声母读得轻短,韵母读得重些,连续快。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直呼音节。

  例:摆好声母Z的发音口型,心里想着a的读音。一口呼Za。

  老师边说,学生边做。

  学生学生练习直呼共它音节――指名读――齐读。

  8、做读音节的游戏。

  (1)猜一猜。(投影)。

  (2)看准能得小红花。

  三、读13课

  四、作业:

  1、写拼音。

  2、读课文。

  板书设计:

  zi zī zí zǐ zì ci cī cí cǐ cì si sī sí sǐ sì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2-02

小学语文《春》教案01-29

小学语文《鲸》教案01-13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01-18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2-30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1-10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14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02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