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25 10:42:20 教案 投诉 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教案[优秀]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能分别用三句话讲述出一幅图的图意,注意用词正确。

  活动准备:

  教具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出示图一。

  “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哪位小朋友能用一句最简单的话将图上的事说清楚。”(山坡上有两只乌龟)教师移动磁性乌龟:“这件事还有谁也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说清楚。”(又爬来了一只乌龟)请小朋友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教师指图:“最后一句话应该怎么说呢?谁会用三句话把图上的事说清楚:幼儿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

  列算式理解其含义。

  “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图上的表情?”

  “这道算式什么意思?我们一起说说看。”

  “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小组活动第一组:玩玩讲讲水果列算式。

  第二组:玩玩讲讲动物列算式。

  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加法。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出结果,尝试到了成功了,所以记得很牢。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大班数学活动《图形守恒》

  教师:姚力

  单位: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三幼儿园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5――6岁幼儿能够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浅显的规律,并且部分的开始理解守恒和包含的关系。但是,他们的思维特点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幼儿的语言表达就是他们思维的体现,所以这次活动中,我将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请他们动手操作,同时为诱饵尽可能多的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他们的亲自尝试,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初步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2、能力目标:大胆想象,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3、情感目标: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三色正方形、剪刀

  媒体准备:硬件:交互性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等

  软件:白板课件

  经验准备:幼儿熟练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像的基本特征,

  并能使用各种图形进行图案拼摆;学习过图形等分。

  活动重难点: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过程:

  活动反思: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提高活动效率的同时为幼儿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为幼儿共同学习,分享经验提供了帮助.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播放、链接、互动操作等功能,实现了白板、教师、幼儿的有机互动。“正方形的面积守恒”这一概念的理解,无论从教师教的角度还是从幼儿学的角度都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也是以幼儿的操作为主,在反复的操作中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但是老师或请小朋友演示起来很繁琐。本节课我将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运用白板和投影展示幼儿的操作过程和拼摆的作品,又运用flash软件增加了课堂的随机性与互动性,方便且直观,幼儿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教师也可以有效的给予幼儿反馈,和幼儿很好的互动起来。同时在这一年龄阶段,认知活动中语言的作用明显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他们的思维,所以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尽可能多的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提问、追问等方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表达想法。

  白板的运用,减轻了教师操作学具、教具的繁琐,使教师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了活动效率。

  同时活动利用了信息技术色彩鲜明、图像清晰、操作快捷方便的优势,延长了幼儿注意的时间,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游戏时,常常会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设计了本活动。意在通过孩子动手操作材料,学习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发展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体验操作的乐趣。

  2、培养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

  3、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四座小房子。。

  2、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的白色、蓝色卡纸若干。

  3、三种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心形或小花即时贴若干。

  4、三种颜色不同、长短不同、宽窄不同的纸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今天我在外面看到一个招聘启事:说白雪公主要过生日了,小矮人想给她个惊喜,他们想帮白雪公主把房间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主要是铺地、贴墙、装饰门帘,但他们太忙,时间来不及,想找人帮忙,你们愿意吗?

  二、幼儿自主操作,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

  1、分组让幼儿操作,依次铺地、贴墙、装饰门帘,从易到难,让幼儿体验操作的快乐。

  A、铺地砖:提供蓝、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卡纸若干,让幼儿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B、贴墙:提供三种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心形或小花即时贴若干,让幼儿装饰墙,让他们自由探索,只要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就要鼓励。

  C、装饰门帘:提供三种颜色、长短不同、宽窄不同的.纸条若干,让幼儿做门帘,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找出按不同特征的排序规律,感受不同的美感。

  2、自主探索活动的交流:

  在每次探索之后,老师要幼儿把他们的活动结果呈现给大家,引导幼儿说出他们是怎么排的,按什么规律,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法,强调按规律排。

  3、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可按形状、颜色、大小、长短、宽窄等多种特征排序。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排序,有规律的排序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4、结束语:

  今天我们帮助小矮人为白雪公主装饰了房间,小矮人和白雪公主一定高兴,小朋友高不高兴呀?我们不仅帮助了别人,还发现了有规律排序的秘密,真值得高兴。

  三、延伸活动: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有规律的排序。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游戏时,常常会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设计了本活动。意在通过孩子动手操作材料,学习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发展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整个活动以帮小矮人为白雪公主装饰房间为主线贯穿始终,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操作积极性,也使他们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活动分三个环节完

  成,铺地,贴墙,装饰门帘,层次清晰,由易到难,让幼儿自主操作,自己观察总结,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又让他们感受到了有序排列的美感。因为整个活动是装修家的过程,这就告诉幼儿这是生活中的美,再加上后面的延伸活动,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排序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感受到了数学是有用的数学。

  整个活动以操作为主,孩子们学习兴趣很高,只是个别能力差的孩子只能完成较简单的排序,太难的完成起来有点困难。我相信通过锻炼,他们会做的更好。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体验图形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能用几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3.对图形之间的拼组关系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用的大三角形纸卡:红色两个,绿色,蓝色个一个。

  2.幼儿用的红色三角形纸卡每人一个,幼儿剪刀每人一把。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三角形一次分割练习,理解图形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1、 出示红色大三角形。

  教师:这是什么图形?它是什么颜色的.?

  2、取一个红颜色的大三角形,教师演示。

  教师:三角形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

  教师:你们看,一个大三角形变成了什么?

  3、再取一个红颜色的大三角形,教师演示。

  教师:它们还可以怎么变呢?

  教师:你们看,一个大三角形变成了什么?

  4、请幼儿折一折,剪一剪,再拼一拼。

  教师 :请你们每人取一个红色的三角形,折一折,剪一剪,让它变一变魔术把!再把剪下来的图形拼一拼,看还能不能拼成原来的形状。

  二:三角形两次分割演示。

  1、 教师:你们还想看三角形变魔术吗?教师把绿色的纸卡折两下,并沿折线剪下来。

  2、 教师:再将小图形拼一拼,看还能不能拼成原来的形状。

  三:三角形三次分割演示。

  1、教师把蓝色的纸卡折三次 ,(三条折线不交叉)或这两次(两条折线交叉) 请幼儿数一数共分成了几部分(四部分),都是什么形状的(至少有一个三角形)

  2、教师:再将小图形拼一拼看还能不能拼成原来的形状。

  四:打开幼儿用书,完成操作练习。

  1、调动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兴趣。

  2、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操作的要求,并指导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相互检查,交流讨论。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进行10以内钱币的换算。

  2.遵守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各种币值的人民币实拍图;相关商品图片。

  钱币玩具卡人手一份;《神奇购物袋》游戏商品图若干份。

  材料准备:白纸、彩笔若干、铃鼓1个。

  活动过程

  出示钱币图片,帮助幼儿认识不同面值的钱币的样子,初步让幼儿感知货币单位的用途。

  1.出示10元、5元、1元的纸币,再出示1元、5角、1角的硬币;

  ——10元纸币的一面画的是什么?另一面画的是什么?5元的呢?1元的呢?

  ——1元硬币的一面画的是什么?另一面画的是什么?5角的'呢?1角的呢?

  ——这个硬币上面写着5,那个硬币上面写着1,是不是这个就比那个代表的钱多呢?

  ——这是多少钱?这个呢?哪一种币值既有硬币又有纸币?

  出示纸面教具《玩具钱币》,先请幼儿剪下钱币,按照教师的提问,拿出符合要求的钱币。

  ——请用两种方法取出5元钱,怎么拿呢?

  ——请用两种方法取出8元钱,怎么拿呢?

  ——请用三种方法取出10元钱,该怎么拿呢?

  教师组织幼儿比赛,锻炼幼儿的速算能力。

  1.将幼儿分组,给每位幼儿10元的玩具钱币。

  2.播放课件中的商品图片,请幼儿用自己手中的钱币购买商品,哪组算得又快又正确,商品就归哪个组。

  ——这个机器人多少钱?可以怎么付钱?

  ——这个恐龙玩具多少钱?还可以怎么付钱?

  ——哪一组小朋友买的东西最多?

  组织幼儿玩“神奇购物袋”的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习换算。

  戏规则如下:

  1.幼儿想象自己是一种商品,并拟好价格(不超过5元)贴在胸口,围成一个大圈坐好。

  2.请一位幼儿扮演“袋鼠”站在圈外,“袋鼠”围着椅子走,围观的幼儿齐声问:“袋鼠宝宝、袋鼠宝宝,你要买什么?”3.“袋鼠”根据椅子上的商品回答“我要X,我要X,我要x”,被点到的幼儿就起身,跟随“袋鼠”围着椅子走。

  4.当袋子里商品价格总数超过10元时,袋子就破了,此时“袋鼠” 与所有被点到的幼儿都去抢椅子,没有抢到椅子的继续当袋鼠。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名称:逛超市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会做文明顾客,爱惜商品,轻拿轻放。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

  2.钱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铅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那买东西时需要什么?(钱)那去哪儿拿钱呢?(银行)

  2.(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师:银行开设了四个窗口,你发现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个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认识纪录单,并学习填写。

  师:你去银行拿钱先要填单子,你要拿多少钱,就填在单子上,在这张单子上,我们填在哪儿?(在工标记处)

  师:否则这么多人取钱会把钱取光的,那后边的人就没有钱取了,所以银行有规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钱。你想拿多少钱呢?

  4.请幼儿示范填单子。

  (1)请一幼儿把想取的钱数填在单子上,例:取9元钱。

  (2)师:怎样才能取到9元钱呢?该怎样拿?请一幼儿示范,师生共同检查。例:分别取了5元、2元、2元。

  (3)学习记录取的钱币面额。

  师:他是怎么取的呢?谁来帮他记下来?(请一幼儿示范记在启示单上)。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师:取好钱后可请朋友帮你看看取得钱和你想取的钱是否一样。

  6.幼儿取钱,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检查。

  (二)逛超市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购物要求。

师:这么多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

  今天我们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出门时,请在自动交款处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

  3.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三)记帐

  1.师:今天我们都做了小主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你们记得今天你拿了多少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还剩下多少钱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可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那怎么办呢?(记下来)

  2.引导幼儿学习在记录单上记录。

  师:那我们记在哪儿呢?(记录单上)。买多少钱的东西可记在哪一格?(“超市”格下)还剩多少钱记在哪儿?(“钱”下)边上的“?”表示你是怎么算的?把方法写下来,谁会记?(请一幼儿示范记录,全班检查)

  3.幼儿当自己今日购物的账记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看记录单相互介绍自己购物情况,请个别幼儿在集中介绍。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会用加减运算本领取钱、购物,还会用记录单记录记下自己购物的情况,真能干,那你觉得用记录单记录这种方法好吗?为什么(方便、不易忘、清楚)

  今后我们还可以设计更多的更好的表格来帮助你,你也可以把你的好的方法介绍给爸爸妈妈或小朋友。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7的组成进行推理并列算式,学习7的加减运算。

  2. 探索发现互换、互补规律,灵活进行加减运算。

  3. 能主动参与,养成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7的组成、加减算式,图片或课件(内容:7只鸟:1只先来,6只后来;2只黑色,5只黄色;3只在树上,4只在天上)。

  2.7的组成、加减式中所需的数字和符号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建议

  1. 组织幼儿玩拍手和填数游戏,复习7的组成。

  (1) 拍手游戏。幼儿边拍手边说出7的分合式,如: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就是7。

  (2) 填数游戏。请幼儿又快又对地给缺失的7的组成式填上合适的数。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从中发现数的关系,学习7的加减法。

  (1)从鸟儿先后飞来的顺序,引导幼儿描述并列算式,先列加法,再列减法。

  如:树上飞来了1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6只小鸟,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列出算式1+6=7,并说出各数字、符号代表的意义。

  教师提问:如果先飞来了6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小鸟,怎么列算式?幼儿可列出:6+1=7。引导幼儿发现:将加号两边的数互换位置以后,总数不变。

  引导幼儿运用7的组成进行推理,列出7的第一组减法算式。如:因为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所以7-1=6、7-6=1。

  (2)启发幼儿根据图片上小鸟的黑、黄(不同颜色)或在树上、在天上(不同位置)等情境用的分合式,列出其他7的加减法算式。列出3+4=7、4+3=7、7-3=4、7-4=3。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的数字和符号各代表什么意思。

  3.根据7的加减算式,鼓励幼儿以自己的兴趣和经验编出新的应用题。

  如:根据7-2=5,可编出:我们班有7个小球,借给小班2个球,我们班还剩下多少个小球?

  引导幼儿创编主题新颖的应用题,发展幼儿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

  4.利用快问快答的形式,帮助幼儿反复练习7的加减运算,提高幼儿快速准确的反应能力。

  如:教师说出3+4,幼儿快速答出3+4=7。也可变成幼儿出题,教师或全体幼儿回答等形式。

  活动反思

  记得在教一年级数学的时候,7的分解组合和加减运算是作为教学内容,重点学习的,但从幼儿园改编教材以后,10以内的分解和加减运算,就成了大班的教学内容了,上学期是5以内的加减运算,孩子们学习起来,还算轻松,但下学期6,7的加减运算就有些困难。如果单纯的进行算式计算,大家就习惯性的.利用自己的小手指来算,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陋习,不利于孩子们思维的发现和动脑的积极性,学前孩子的运算应该是借助于一些学具,实物和图例来完成,在熟练的基础上,慢慢的学会运算,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对陋习的依赖,居然极致到对学具和图片视而不见的地步,真是悲哀!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于家长对孩子早起的错误引导,家长们总过早的让孩子们学算数,而且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极不科学,甚至是典型的错误,再就是作为老师,我们是否真正读懂《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发展目标的要求,是否有拔高超标的因素,可怜的是孩子们,要立即改变以前的陋习,又要重新适应视物思考的过程,孩子们的劳心费力,谈何兴趣啊!

  综合以上思考,计划近期召开家长会,合理指导家长形成有利于幼儿的适合幼儿的早教理念和方法,再就是加强对《指南》的学习和研讨,让我们的教学更高效准确!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学习从交叉的图形中找出几何图形,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

  观察力和分类能力有所发展。

  活动准备:

  画有各种图形的纸正方形纸、圆形纸人手一张。

  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1、“变魔术”游戏。

  请幼儿都来做小小魔术师,用一张圆形纸变出半圆形或扇形等形状,幼儿自己探索用不同的折叠方法来变魔术。

  幼儿探索正方形(或长方形)纸可变成的图形。

  2、“捉迷藏”游戏。

  依次出示图一:谁躲在三角形里?有几个三角形?还有什么形状?

  图二:谁躲在长方形里?有几个图形?

  图三:谁躲在圆形里?有几个圆形?几个半圆形?

  拼图形:引导幼儿用几何图形拼贴各种物体,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孩子很感兴趣,我利用了游戏的形式学习了分成不同的分法,孩子们很容易掌握。但有部分孩子比较困难。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

  2.感受和体验8的组成中所分的两个部分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观图1种的贴绒数字1-8级分合号若干套,放大的记录单子(如附图所示)。

  2.学具:按小组准备,幼儿用书第1页小铅笔卡每人8张,放大的记录单,笔。1份双色画片8个,记录单,笔、剪刀等。幼儿用倏地9页的格子纸头。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活动。

  1.分铅笔:请幼儿每次讲8块铅笔分成两分。并用熟悉作记录,要求每一次分的答案都不一样。分一次记一次,最后找出想象的两组,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标记,想想怎么分才能分的又快又对。

  2.剪贴格子:

  请一名幼儿介绍活动规则,启发幼儿按序进行分合,最后找出想象的.两组,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标记。

  3.翻片片:

  请幼儿将8个片片拍成一派,然后翻动前面一部分片片的变化颜色,说说两种颜色的片片各有几个,用数字记录下来。要求每次翻出的另一种颜色的片片数目都不能相同,最后找出想象的两组,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标记。

  二、归纳总结8的分合纪录。

  1.展示个别幼儿的分合纪录,引导幼儿检查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或遗漏,分得合计得是否一样,知道8分成有7种不同的答案。

  2.请幼儿根据记录单上给想象的两组作出的标记,说说分成两分的7个答案中分别有那两组分合式是想象的。

  三、学习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1.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记录单上的那几组分合式可以省略?为什么?

  2.启发幼儿思考并说出理由。

  四、相互交流与分享。

  1.请幼儿选择张自己做的记录单,尝试省略盖章记录单上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2 . 展示个别幼儿重新调整后的记录单,请幼儿猜测,说说该张记录单上那几组分合式省略了。

  活动延伸:

  提供纽扣、换班、记录单等材料,继续让幼儿进行分合活动,并用标记表示想象的两组分合式。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管子变形的秘密_大班数学教案07-13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动物叫声_大班数学教案07-06

大班数学教案10-26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9-09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31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9-0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25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8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6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