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22 09:46:01 教案 投诉 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合集】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合集】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的变化。

  2、积极关注周围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颜料。

  2、透明塑料杯若干,透明矿泉水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用变魔术的形式,变出三原色。

  1、老师演示小魔术。

  2、幼儿玩变魔术的游戏。

  3、进一步认识三原色。

  4、揭示变魔术的秘密。

  二、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1、老师演示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2、两个孩子演示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3、全体幼儿操作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4、总结,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三、关注周围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从吃的.方面、穿的方面、从周围环境观察有颜色的物品,正是有了这些漂亮的颜色,我们的生活才会这样美丽,才会这样丰富多彩。

  活动延伸:

  孩子们,咱们今天就玩到这儿,带着咱们编出的漂亮颜色,回你们的活动室,把它放到区角里,用它来画美丽的春天。

  教学反思:

  颜色的变化是所有幼儿都十分感兴趣,要充分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要多准备几套颜色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独立操作。调色游戏可继续在区角内玩,可引导幼儿注意同样用两种颜色调出的新颜色,深浅却不完全一样,激发幼儿多次尝试变色,如有新发现就记录下来。可在区角中让幼儿运用多种绘画工具探索色彩对对碰的变化。

  小百科: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感受,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受到电磁波辐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视觉神经感觉。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2、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操作图若干,透明塑料纸若干,调色卡人手一份。

  4、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

  今天,老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

  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讨论:

  师:谁知道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老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

  ③总结:我们现在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出示大的示范调色卡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

  4、探索操作

  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橙色)

  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调色卡,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

  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

  ①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也想手拉手,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材料试一试,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调色卡,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纸重叠起来看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选材操作并记录)

  ②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③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

  6、操作游戏:变色眼镜

  师:小动物们听说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本领,所以想考考你们,瞧!小猴戴上蓝色的眼镜看黄色的香蕉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狗戴上红色的眼镜看蓝色的蓝莓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猫戴上黄色的眼镜看红色的苹果会变什么颜色了呢?(边说边出示大操作纸)请个别幼儿讲解。

  四、延伸活动: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赶快到教室去用会变的颜色做一条彩色的围巾送给它们吧!

  (陈皆佳)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让幼儿在玩水中感受水的特性。

  2、引导幼儿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发现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3、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节约用水,水的环保等方面的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玩水,启发幼儿了解水的特征。

  教学难点:

  幼儿知道水的三态变化,以及引起发生变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

  1、脸盆10个,不同形状的'瓶子若干,扎了眼的塑料袋若干,毛巾20条。

  2、牛奶、水各一杯。

  3、操作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三个。

  4、投影仪一台,幻灯片4张。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引题

  教师出谜语:手抓不起,刀切不开,早晨起来洗脸洗手需要它。

  (谜语:水)

  2、听录音(水流)

  (1)这是什么声音?(水流动的声音,学学:叮咚叮咚,哗啦啦,双摆手)“那今天呢,老师就领着小朋友们来玩水”。

  二、基本部分:

  (1)启发幼儿感受水的特性。

  水流到了江河上,流开小溪上,流到池塘里,那么,水它有没有形状?

  1、实验:水会流动。

  (1)让幼儿动手自由嬉水(用教师提供的各种小瓶,扎了眼的塑料袋),让幼儿自己感受水的一些特性。

  (2)要求幼儿在嬉水时把衣服袖子拉高,随时用毛巾把手擦干净。

  (3)提问:①小明捧一捧水,水会在你手心里吗?(不会)

  ②用手抓一抓,抓得住水吗?(抓不住)

  ③用塑料袋装水,水会怎么样?(流到了脸盆里)

  ④水是什么形状的?

  (4)总结:水是会流动的。(请幼儿跟着老师集体说两遍)

  2、实验:水没有固定形状。

  (1)请幼儿用教师提供的各种嬉水工具盛满水,让幼儿自己感受和体会水的形状。

  (2)要求幼儿在自己实验后,把手随时擦干。

  (3)提问:①水装到脸盆里是什么形状?(脸盆的形状)

  ②水装到塑料袋里是什么形状?(塑料袋状)

  ③水装到瓶子里是什么形状?(瓶子的形状)

  12下一页

  (4)总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幼儿说两遍)

  3、实验: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的液体。

  (1)教师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仔细观察,再让个别幼儿上来尝一尝,闻一闻,然后扔两块小石头放到两个杯子里,让幼儿观察。

  (2)提问:①哪杯是水,哪杯是牛奶?为什么?②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尝、闻)

  ③你能从哪个杯子里看见刚才的小石头?

  (3)总结: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要求幼儿说两遍)

  总结水的特性:水是会流动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

  4、实验:水的三态变化

  (教师出示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等)

  把决块放在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让幼儿仔细观察,冰块加热后,化成水,水再加热会变化水蒸气。

  总结:水受热变成汽,遇冷变成冰。

  (二)水的用途

  1、教师启发、引导幼儿发现,什么事、什么时候、什么东西都需要水?

  (洗手、洗脸、洒水、入厕、拖地、擦桌子等)

  教育纪儿节约用水

  (1、关水龙头;2、洗手时不能开太大)

  教师讲小故事:“一位小朋友洗完手,没有关紧水龙头,小水滴叫他回来,他也没有听到,小水滴伤心地在哭泣”。

  提问:我们怎么来帮助小水滴,不让他伤心?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想法,并过渡到故事中,小水滴笑了,夸我们是能干的小朋友。

  (四)、看幻灯片

  (1)让幼儿观察。小红洗四块手捐,分别放在图上的四个地方,哪个手捐干的最快?为什么?

  (2)启发幼儿知道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液体,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冰块。

  2、听音乐,《洗手绢》

  师:“咱们今天认识了水,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小手绢洗干将,晾到院里最容易干的地方。”

  3、听音乐,出活动室。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孩子观察、比较和探究的过程使孩子初步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这个词的含义。

  2、通过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倾听他人的能力。

  3、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次性杯子、绿豆、米、盐、糖、果珍、搅拌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部分

  1、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摸一摸,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东西,请吧。

  2、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大家轻轻地走回来,坐好,乖。谁愿意举手告诉我你都看到了什么?

  二、大胆猜测材料的溶解性

  1、 老师:猜猜,这些东西分别放到水里会怎样?

  老师:到底会怎样呢?我们等会再试试。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杯水里有什么东西?

  2、老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尝一尝,谁愿意来试试。好,你来!

  一名幼儿上来尝水的味道。

  三、幼儿大胆操作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测

  1、教师请幼儿自己尝试探索,让这些材料融解,如果盐暂时溶解不了,我们请小木棒来帮帮忙,帮我们搅拌一下,看看会怎么样?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个别交谈。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桌上的东西都用上,看看哪些能取出来,哪些取不出来了。

  3、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做完了的小朋友谁来讲一讲,你发现了什么?

  三、教师小结

  1、老师:这些东西躲到水中了,我们把这个现象叫什么?刚才非非说的是对的,它们都被水溶解了。这些水时间长了会变质,颜色会发生变化?到底会怎样呢,我们把它们放到阳台上去,过几天再去看看有什么变化,好不好?

  幼集体:好!

  2、带幼儿到阳台上摆放水杯,活动结束 。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2、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实验材料:有盖的罐子若干、黄豆报纸米粒碗勺等

  2、实验记录:记录单、绘画方式记录

  3、时间安排:20——30分钟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装有东西的罐子,摇一摇。

  T、咦,怎么回事?猜猜这个罐子怎么会发出声音?

  C、有东西。

  T、有什么东西呢?

  2、幼儿猜想,大胆表述

  3、介绍制作材料:黄豆、报纸、米粒

  T、选择一种材料装入罐子,盖上盖子,听听是什么声音?要求装时小心,不把材料洒出来。

  4、交流记录:

  T、你用什么材料装进去,发出什么声音?

  5、游戏:我们一起摇一摇。请幼儿摇动罐子,听听声音一样吗?为什么?幼儿了解装的东西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6、幼儿再次操作,再次记录,做个和第一次不一样的罐子,装不一样的材料。再次提醒幼儿操作时不把材料洒出来。

  7、活动交流:展示幼儿记录,鼓励幼儿大胆交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明白了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活动中,每一名幼儿都表现的积极,能充分与老师互动,在分享交流环节、在体验游戏环节、在讨论等环节,教师积极鼓励幼儿参与各种活动并及时给予表扬,保证了每一名幼儿都能快乐地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不足之处:有几个幼儿不够大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是太强,还需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锻炼。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加认知活动,能用闻、看、触摸的方法认知草莓的形状、颜色及内外结构特征。

  2.幼儿能仔细观察、大胆操作,乐意积极讲述自己的发现和看法。

  3.学会制作草莓三明治的方法,并感受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新鲜草莓、完整外形的草莓图片一张,塑料小刀,餐盘,蜂蜜,切片面包,小勺,配班老师一名。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猜水果

  师: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吃那些水果呢?它看起来又像什么呢?

  幼:香蕉、苹果·······

  师:可是老师今天只带了一样水果来,很多的小朋友都喜欢吃,下次老师再带其他的水果来好吗?

  幼:好。

  师:你们想知道它是什么吗?

  幼:想。

  师:它呀红果果,麻点点,咬一口,酸又甜。(边说边将遮盖住的草莓让幼儿闻一闻)

  幼:草莓。(若不能猜出,露出图片的一角,引导幼儿猜出草莓)

  师:对啦,就是草莓,大家真棒。

  二、认识草莓

  1.观察图片,说说草莓是什么颜色的?看起来像什么?

  师:草莓和我们小朋友刚刚提到的水果有什么区别呢?

  幼:草莓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

  师:那它们看起来像什么呢?

  幼:草莓看起来像爱心,香蕉像弯弯的月亮。

  ········(引导幼儿说出它们喜欢的其他水果和草莓的区别)

  2.利用食物草莓操作认知:

  (1)观察草莓的表皮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师:我们来看看草莓的表面上有什么?

  幼:有坑、有许多黄色的小点,还有黑色的。

  师:恩,这些黑色的、黄色的小点都是草莓的种子,就是老师刚才在谜语里讲到的麻点点。

  师:接下来,我们摸一摸草莓,告诉老师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幼:XXXXXX

  师:草莓很娇嫩,所以大家要轻轻的捏。

  (2)切草莓:草莓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草莓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指导幼儿使用塑料刀对草莓进行横向、纵向的分切)

  (3)幼儿自由交流看到的`草莓内部结构,个别进行发言。

  师:我们的小朋友切开草莓后可以和自己的伙伴分享你看到了什么。

  幼:XXXXXXX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也和老师分享一下你看到的呀?

  幼:有一条白色的线。

  师:谢谢你得分享。这条白色的线呀可是非常的神奇,非常的厉害。它呀连接上草莓表面上的种子,就是那些小点点,给它们输送营养,然后草莓酒一点点的长大了。

  三、体验活动

  1.谈一谈,说一说

  师:你们想吃草莓吗?

  幼: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品尝吧。(让幼儿集体去洗手,将洗干净的草莓发给幼儿品尝)

  师:草莓好吃吗?

  幼:好吃。

  师:那我们来夸一夸它吧?

  幼:草莓红艳艳的、香甜可口·······

  师:刚刚我们吃了可口的草莓,它除了可以这样直接吃,还可以加工成什么呢?

  幼:草莓味的冰淇淋,草莓味的棒棒糖,草莓味的蛋糕·······

  师:哇,小朋友说了这么多,老师今天也带了材料,想教小朋友们做一样美味的东西,看(将制作三明治的材料展现给大家),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了吗?

  幼:草莓面包,三明治。

  师:我们要做的就是三明治(配班老师将装在餐盘内的切片面包、小沙锤、小砂罐,草莓分发给幼儿),小朋友们先不要自己弄额,等一下我们大家一起制作。

  2.制作三明治

  师:现在我们小朋友们中间都放着制作三明治的材料,你们要有好合作额。首先,我们把草莓放入砂罐内,用砂锤把草莓捣碎,然后举手告诉老师让老师给你们加入蜂蜜,最后我们用小勺子把草莓酱均匀的抹在一片面包上,然后合上另一片。像老师这样切开,变成三角形的形状就成功啦!每人分一块(和配班老师一起帮助幼儿操作),开动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道瓶子的作用,能根据瓶口的特征(大小、有无罗纹),选择合适的盖子匹配。

  2、能积极尝试拧紧瓶盖,获取拧、按的技能,发展手部动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帮助小鹿妈妈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小鹿妈妈准备带小鹿去郊游,准备了很多的东西放进瓶子里,可是不小心瓶盖子全乱了,这该怎么办呢?

  2、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帮助小鹿妈妈的方法。

  3、提问:没有盖子,会带来哪些不方便呢?

  4、组织幼儿自由讨论。

  5、师:没有盖子,瓶子里面的东西会掉出来,会被弄脏,吃的东西就会变得不卫生。

  6、师:那我们一起来帮助小鹿妈妈吧!

  二、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尝试根据瓶子瓶口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盖子。

  1、教师出示小鹿妈妈的瓶子,以及各种不同的盖子,幼儿观看。

  2、请个别幼儿根据不同的瓶口,挑选合适的盖子。(塑料瓶、玻璃瓶……)

  3、教师进行检查、讲解,幼儿倾听。(如塑料瓶配塑料的瓶盖,红酒瓶可以配木塞瓶盖,玻璃瓶可以配金属材质的瓶盖……)

  4、小结:瓶盖和瓶口正好合在一样才能盖上。

  三、组织幼儿根据瓶盖的特征,尝试将瓶盖拧紧、盖紧。

  1、师:在拧、按的时候要把瓶口和瓶盖盖紧,这样里面的东西才不会漏出来。看,这个瓶子的盖子怎么样?谁来试一试。

  2、邀请个别幼儿上前盖紧瓶盖。

  3、请幼儿介绍自己盖瓶盖的.方法。

  4、教师重点介绍拧的方法,发现瓶口和瓶盖上都有罗纹,所以要用拧的方法。

  5、教师介绍按的方法,没有罗纹,需要按,按的时候要用点劲,按按紧。

  6、组织幼儿再次根据提供的材料来练习拧和按的技能,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四、结束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1、师:你们帮助了小鹿妈妈,它可高兴了,想邀请你们一起去郊游呢!

  2、播放音乐,组织幼儿一起跟随音乐律动。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糖、盐、味精若干; 一次性杯子(装有清水); 鸡蛋一人一个;毛巾 ;课件《淹不死人的死海》;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 幼儿观察物体“沉与浮”的现象

  1、感知物体的“沉”和“浮”的现象

  师:小朋友们, 你们看看,老师今天准备很多东西,我请几个小朋友们来帮我把它们放进水里,看看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

  2、教师小结:对了有些东西放在水中是沉的,有些东西放在水中是浮起来的。

  二、 变魔术“鸡蛋浮起来”

  1、鸡蛋在清水中的沉浮

  师:那鸡蛋放在水中是沉下去的还是浮起来的呢?好,有不一样的答案,那老师请小朋友自己试试看。

  2、幼儿将鸡蛋放入装有水的一次性杯子里实验,发现实验结果。(幼儿操作,发现实验结果。)

  师:刚刚小朋友都试验了,谁能告诉老师,你的鸡蛋放入水中怎么样啦?

  师小结:鸡蛋在水里是会沉下去的

  3、变魔术“鸡蛋浮起来了”

  教师出示一份水,放入鸡蛋,鸡蛋浮起来了。

  师:现在我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小朋友要注意看哦!咦?我的鸡蛋怎么样啦?猜猜为什么鸡蛋放入这个水中会浮起来呢?”

  4、尝试(加入)不同的材料观察鸡蛋(在水中)的现象

  (1)幼儿猜想并记录猜想结果。

  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老师在水里加了一种神奇宝贝,到底是什么,是盐、是糖还是味精呢?现在就请小朋友自己试一试,记住每种颜色杯子只加一种材料,搅拌溶解后再加入鸡蛋,看看到底是哪种材料是神奇宝贝。

  实验后讲述:现在请小朋友放下手中的材料,谁能告诉老师,你在水里加什么杯子颜色的材料,你的`鸡蛋怎么样了?”

  加强巩固:请幼儿将幼儿将鸡蛋按照加的的材料进行分类。

  实验得出结论:在水中放入盐可以使鸡蛋浮起来,放入糖和味精不行。 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蛋浮起来。

  三、(结合课件了解)死海的秘密

  1、观看课件,了解死海能使物体漂浮的成因。

  师: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可以浮起来呢?那我们一起来看看。

  2、看完后提问:死海为什么能让人浮起来啊?

  师:死海的盐含量很高,可以让东西浮起来。

  四、活动延伸

  师:好,今天我们用生的鸡蛋放入加盐的水里会浮起来,那熟的鸡蛋会不会浮起来呢?请小朋友回去后自己试验一下,好不好?明天来告诉老师。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自身的探索活动,初步认识沙子和石头的特征,知道沙子和石头是多种多样的。

  2、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发现沙、石的用途以及它们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3、学习用沙、石来表现各种造型,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知道准备:

  1、平时散步、参观、春游及秋游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用沙、石做的各种建筑,看石人、石马、石子路,看工人用水泥、沙子造房子,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2、游戏中让幼儿玩沙,科学桌上放置幼儿捡的'各种石头。

  物质准备:每人一块石头,每组一个盆,放上水,供给幼儿的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石头,黄沙(粗的和细的),玩沙工具若干,有关石头建筑的图片,沙盘两个(分别装干沙和湿沙

  活动过程:

  一、出示石头和一盘沙,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教师引导进行探索活动,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初步概念。

  1、探索活动:沙、石的由来。

  ⑴提出问题,让幼儿讨论,“是先有石,还是先有沙?”

  ⑵做沙、石的实验。

  将一团捏在一起的湿沙,用吹风机吹,观察其变化。

  教师小结:小球上的沙,由于湿度的变化和挤压,可变成岩石,而在岩石经过风吹、日晒或水浪的冲击可变成大石头。大石头可在变成小石头,小石头可变成粗沙。粗沙进一步又可变成细沙。所以,可以说沙是石头变的,石头也是由沙变的。

  ⑶让幼儿再次做上述沙、石实验,验证是否正确。

  2、探索活动:认识石头。

  ⑴让幼儿自己玩自己的石头(每人一块,颜色、大小、形状不一),

  ⑵启发提问:

  ① 石头是什么样的?(硬硬的)

  ② 摸上去有什么感觉?(粗糙、光滑)

  ③ 你手里的石头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④ 把石头放在水里看看有什么变化?

  ⑶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形成认识:

  “你听了其他小朋友的发言,你发现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石头是多种多样的,颜色有……,形状有……)

  教师小结石头的特征。

  ⑷讨论:石头有什么用?

  铺路、铺地、筑防洪堤、做假山、石桥和石凳、石栏杆(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幼儿看),还可用来做工艺品。

  教师小结得出结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石头。

  3、探索活动;认识沙。

  ⑴请幼儿到大沙盘了玩沙。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它与石头有什么不同?

  ⑵让幼儿玩干沙和湿沙。

  教师提问: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干沙捏不拢)

  ⑶给幼儿看各种不同的沙子。

  让幼儿触摸粗沙、细沙,问他们有什么不同感觉。

  ⑷讨论:

  ① 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沙子?(土地上、海边、电视上的大沙漠里……)

  ② 沙子有什么用?能为人们做些什么?(造房子、给小朋友玩建筑游戏……)

  幼儿创造性活动请幼儿集体用沙子和石头来建筑美丽的公园(分成小组进行)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7-02

中班科学教案07-2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8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9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4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9-06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03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9-03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14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