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5-11 19:58:42 教案 投诉 投稿

【实用】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拼搭大炮和枪。

  2、把拼搭好的大炮和枪与长城组合。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与幼儿一起讨论战争时候使用的大炮和枪的样子。

  2、材料准备:雪花片、战争时期使用的大炮和枪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你们知道或者见过的大炮和枪是什么样子的?

  幼:很长、圆的、枪有长的也有短的。

  小结:教师展示战争时期使用的`大炮和枪的图片,并做小结。

  二、幼儿游戏,教师参与幼儿游戏并进行指导。

  1、注意观察建构过程中有构思新颖、富有创造性的内容,向大家展示,让大家学习,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建构水平。

  2、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拼搭的大炮和枪如何与长城进行组合。

  师:你们搭的大炮和枪要怎么放到长城上面去的呢?

  小结:放在舵口和枪口,并固定住。

  三、评价欣赏作品。

  1、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观察幼儿的作品,然后进行讨论,肯定有创意的作品,提出不足之处。

  2、讨论活动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有什么不足,下次要如何改进。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长城的第四次活动了而且我们全班都到音体室建构,他们已经知道了“长城”的结构特征。每个孩子的想象力都很丰富,有的说是它像一条蛇,有的说它是一座城堡……接着出示建构材料然后让他们拼并且引导个别幼儿。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一:纸的承重

  一、设计意图:

  纸是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材料,幼儿都知道纸可以折起来,但发现折起来的纸上可以架积木,幼儿感到神奇,惊讶纸竟然可以承受这么重的东西,通过比赛,游戏,在活动中获取科学知识。

  二、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纸被改变后能够承受重量。

  2、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三、活动准备:

  铅画纸、积木、记录表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探索让纸站起来的方法。

  1、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你们有办法让纸站起来吗?

  2、幼儿探索让纸站起来的方法。(试一试,说说自己的方法。)

  (二)探索站起来的纸是否能承重。

  1、猜测纸改变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进行记录。

  站起来的纸上能放积木吗?猜猜可以放几块?(讨论记录表)

  2、幼儿探索纸的承重并记录。

  (1)究竟能放几块积木呢?试一试。

  (2)记录好的小朋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3)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鼓励黄品涵积极介绍自己的发现)

  3、幼儿再次探索怎样才能在纸上放更多的积木并相互交流。

  引导幼儿重新改变纸的样子,并尝试。

  4、小结:我们发现纸可以站起来,让它变一变就可以放积木,再变一变就可以放更多的东

  西,以后我们还可以试一试,你会有新的、更多的发现。

  活动二:纸莲花

  一、设计意图:

  科学活动应该是有趣的,让孩子感到惊讶的!我设计的《纸莲花》课题就本着这个目的,

  选择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纸,给孩子进行操作实验,感受各种纸在水中的变化,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让人惊讶的现象,初步了解到许多科学知识可以通过游戏和竞赛获得,努力让幼儿从探索游戏中感受快乐获得智慧。

  (一)活动过程的思考:

  1、感受惊讶:

  第一阶段: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折过的纸放在水里会打开的神奇。

  策略:选择颜色鲜艳的彩色打印纸进行猜想实验,结果是让孩子想象不到的,一张折纸放进水里,先漂在水上,过了一会儿居然会慢慢的打开。

  第二阶段:感受各种纸做的莲花在水中开放的神奇。

  策略:采用集体记录的方式,4人一组讨论、猜想,先猜会开还是不会开,再猜会开的莲花,哪个先,哪个后,幼儿在讨论中学习,实验中验证集体的猜想,又让幼儿没想到的是:猜想中不会开的居然开了,而且是第一个。

  2、感受成功:

  第三阶段: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制作开两次的纸莲花,有的幼儿选择了两张相同的纸重叠,有的幼儿选了两张不同的纸。

  策略:以比赛谁先开放的形式,幼儿自己验证出两层宣纸的莲花放进水里最先开放,幼儿从中获得了成功感。

  (二)材料的选择:

  1、纸张的选择:

  在活动用了五种纸。

  第一次是彩色打印纸。一是考虑起色彩鲜艳,二是考虑其能在一定时间内慢慢打开,便于幼儿观察其打开的整个过程。

  第二次是报纸、卡纸、宣纸、铅画纸。这四种纸的选择是根据纸的吸水的快慢来考虑的。它们纸张不同、吸水快慢不同、开放速度不同,利于幼儿讨论观察记录。

  2、盛水器具的选择:

  原先选择了塑料小盆,可是放在桌上发现占用的地方较大,不利于幼儿操作,后改用生

  活中经常可以用到的方便面碗,而它的容积大,边缘窄,更利于幼儿操作。

  二、活动目标:

  1、在试试、做做、玩玩中发现纸能吸水,不同的纸吸水的速度不一样。

  2、尝试小组合作记录并表达实验发现。

  三、活动准备:

  1、报纸、卡纸、宣纸、铅画纸若干。

  2、彩色打印纸、报纸、卡纸、宣纸、铅画纸做成的纸莲花若干。

  3、小盆、抹布若干。

  4、记录表(个人、集体)

  四、活动过程:

  1、第一次实验,发现纸莲花放进水里会开放。

  (1)出示一种纸莲花,幼儿猜想、记录。

  师:桌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纸?把它放进水里,会怎样呢?

  出示记录表,幼儿记录猜想。

  (2)师生共同讨论实验的操作要求。

  师: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样,我们来试试,放纸莲花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放的时候要开口朝上,轻轻的小心的平放在水面上。

  (3)幼儿实验、记录。

  师:我们一起试一试,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将看到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3)幼儿交流记录结果。

  师:原来合起来的`纸变成什么样了?你觉得它像什么?为什么纸莲花放进水里会开放呢?

  师:我们发现纸吸了水后,纸莲花放进水里就会慢慢开放。

  2、第二次实验,发现各种纸莲花吸水不同,开放的速度也不一样,。

  (1)出示集体记录表,小组讨论记录。

  师:这里有四种不同的纸莲花,它们是什么纸做的莲花呢?

  这些纸莲花放进水里会开放吗?哪个先开?哪个后开?请你们四个人讨论,用你们自己的方式讨论,合作记录在小组记录表中。

  请你将原来的记录表放进布袋里,将水中的纸莲花拿出来,放进桌下的垃圾篓中再讨论记录。

  幼儿小组交流记录。

  (3)幼儿第二次实验,观察不同纸做的莲花开放的速度不一样。

  师:和你们猜的一样吗?为什么有的纸莲花先开,有的纸莲花后开?

  3、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发现纸能吸水,而且发现纸做的莲花放进水里还会开放呢,不同的纸做的莲花放进水里,吸水不同,开放的速度也不一样。有的纸吸水快,开放的就快;有的纸吸水慢,开放的就慢。

  4、幼儿第三次实验,自己制作连续开放的纸莲花。

  (1)提出制作要求。

  师:制作一个能连续开放两次的纸莲花,可以怎么做呢?要用两张纸摞在一起对齐叠,如果想让它开的快一点,你想选择什么样的纸?

  (2)幼儿制作实验。

  师:谁的莲花最先开?开了几次?外面什么纸?里面是什么纸?

  为什么有的开的快?有的开的慢?

  5、教师小结

  师:我们发现宣纸和报纸开的都很快,但宣纸放在**里面,却开不开,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去找一找,问问爸爸妈妈,看看它们会有什么样的秘密!

  宣纸吸水快,我们小朋友可以用它来画画,写毛笔字,我们生活中还要用到许多种纸,他们也很神奇,我们可以去找一找,问问爸爸妈妈,看看它们会有什么样的秘密!

  生成活动:纸船承重

  幼儿在折纸中学会了折纸船,放进水里后发现纸船可以漂在水面上,“纸船上能不能放东西呢?”幼儿提出了问题,我准备了弹珠让幼儿试一试,幼儿发现纸船上面可以放弹珠。“纸船沉下去之前到底可以放多少颗弹珠呢?”幼儿尝试后惊喜的发现可以放进9颗弹珠,幼儿还发现不同材料的纸船、不同大小的纸船放的弹珠也是不一样的。

大班教案 篇3

  电脑活动:

  认识“s”键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S”的大小写字母及其键的敲击方法。

  2、了解蛇的一些生活习性。

  3、通过学习故事,让幼儿懂得做事要恰当,不做多余的事的道理。

  4、通过游戏,复习学过的.字母键。

  活动准备:

  1、认识“S”键教学软件。

  2、“S”的象形(蛇)、大、小写字母卡片,大键盘一个。

  3、环境创设:电教室周围贴有学过的字母卡片。

  4、多媒体计算机络室,人手一台计算机;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游戏进场,活动手指。

  2、猜谜语,导入课题。

  ①发送屏幕,出示谜面(声音、文字):“身体长长像条绳,无脚可以地上行,老鼠见它快快跑,它见老鹰把身藏”。

  ②引导幼儿猜谜(谜底:蛇)

  3、 播放蛇的生活习性影片,了解蛇的一些基本特征、生活习性。

  思考问题:“蛇哥哥”有脚吗?它爬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为

  什么它的舌头总是往外伸?

  4、 学习“S”的象形(蛇)、大、小写字母。

  ①认识“S”的象形——蛇。

  ②认识大写字母“S”。

  A、让幼儿猜想“蛇哥哥”为什么会把身体弄脏了。

  B、请幼儿找出“蛇哥哥”的头、身体,加深幼儿对大写“S”的认识。

  ③认识小写字母“S”。以介绍“蛇弟弟”形式出示小写字母,让幼儿跟说一句话,认识小写“S”。

  5、找出“S”键的位置,学习敲击“S”键的指法(左手无名指)

  6、通过机上操作游戏——贪吃蛇,练习敲击s键。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敲一下“s”键,蛇会吃掉一只老鼠。

  (2)、幼儿机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通过机上操作游戏——捉迷藏,复习学过的字母键a、b、c、d、f、g、j

  8、通过机上操作游戏——春游,复习学过的字母键h、f、j、k、c、d、e等。

  蛇妈妈(教师)带小蛇(小朋友)去春游,遇到不同的动物(字母)就把他吃掉,在游戏中自然结束。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表达的狮子形象,并能用笔画出狂欢的狮子王。

  2、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画狮子的鬃毛,表现狮子的不同的气势,创造性的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

  3、激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狮王进行曲》音乐、狮子图片PPT、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孩子们,咱们刚刚过完元旦节日,这个节日过得怎么样啊?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节日吗?过节的时候,大家的心情怎么样?

  动物们也有自己的节日哦。你们猜猜看动物会怎么过节呢?咱们来听一段音乐吧!这段音乐可是法国作曲家圣桑作品《动物狂欢节》中的一段。

  (二)播放音乐《狮王进行曲》,结合图片,感受狮王形象

  播放第一段音乐,提问: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狮子、狮子的吼叫……)你觉得狮子王吼叫时应该是什么样的?

  小结:你们听的可真仔细,这段音乐叫《狮王进行曲》,是一段描写狮子王的音乐。

  出示狮子王图片,提问:你们看一下,今天成老师带来不少狮子王的图片,请你们猜一猜,狮子们在做什么动作、狮子王的心情怎么样?

  教师和幼儿一一认识吼叫的狮子王、优雅的狮子王后、可爱的狮子王子、狮子公主、幸福的狮子一家。

  分段听音乐,匹配图片,让幼儿具体感受狮子大王的形象。

  教师用情景化语言配合音乐进行讲解:狮子王的生日到了,动物们吹起号角、跳起欢快的舞蹈为他庆祝生日。狮子宝贝调皮的跳来跳去,狮子王后迈着优雅的步伐走着模特步,狮子大王张大嘴巴在高亢的吼叫……中间穿插提问:谁来了?该放哪张图片?猜猜看狮子们会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迈着什么舞姿和动物们一起狂欢?

  (三)运用不同的线条,讲解与示范绘画不同的`狮子形象

  (指着吼叫的狮子)狮子大王吼叫的时候他的鬃毛都是竖起来了,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来画呢?(钢针一样的直线、扭曲的线条)它的嘴巴是什么样的,该怎么画?(张得特别大,还露出利牙)你知道狮子大王什么时候会吼叫吗?(开心或者生气的时候)

  狮子王后的样子可真优雅,用什么样的线条画王后的鬃毛才更优雅、更漂亮呢?(卷曲的线条,微笑的表情)

  狮子王子和狮子公主特别的可爱,他们蹦蹦跳跳的。你觉得该怎么画他们的鬃毛和表情来表现狮子王子、狮子公主的可爱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交代作画任务:狮子大王一家在森林里和动物们狂欢,他们可真是快乐!我们大家用小画笔也画一画狂欢的狮子大王和小动物们吧。

  教师提要求:狮子王和王后、狮子王子、狮子公主和动物们狂欢时会做出不同的动作,他们也许会吼叫、也许会展示自己漂亮的衣服、也许会跳好看的舞蹈,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画吧!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播放背景音乐《狮王进行曲》)(五)活动延伸:欣赏评价作品

  师:说说你画的狮子大王是怎么狂欢的?

  活动反思

  美术是凝固的空间艺术,音乐是流动的时间艺术。我园正在研究的市级课题《幼儿园美术与各领域知识整合运用的研究》认为:音乐和绘画是相通的。秉着这一观点,在绘画《狮子大王》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作品《动物狂欢节》的一段:《狮王进行曲》。全曲共分三乐段,描绘了狮王的威风凛凛的形象:第一乐段是狮子王出场前的情景;第二乐段是狮王大摇大摆出现在小动物的面前;第三乐段是狮王与小动物们共同狂欢的情景。三段音乐表达的内容生动形象,无论撷取那一段、哪一个场景进行绘画,都将是非常奇特、有趣的。带着这种想法,我在把握三段音乐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创设狮子大王过生日、狮子一家和动物们狂欢的情境,旨在引领孩子们在欣赏与感悟音乐的基础上绘画狮子大王。因此,在活动开始,我引导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乐曲中狮王威风凛凛、狮子王后优雅从容、狮子宝贝活泼可爱的形象以及小动物们欢呼的场面,同时启发幼儿在狮子王过生日的情境中想象威风凛凛的狮王、优雅从容的狮子王后、活泼可爱的狮子宝贝是什么样子的,让他们明确本次绘画创作的主体——狮子大王。然后让幼儿把听到的和想到的狮子大王、小动物狂欢的形象画下来。

  由于各人对音乐的感悟不同,每个孩子所想象的狮子大王形象也会有所偏差。正因为这种偏差,幼儿画出来的狮王形象各异,动物们也各具形态。充分体现音乐与美术整合的魅力:声中有画,画中有声。

大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在进行“汽车与环保”这个活动中,有的孩子好奇地问:“汽车的轮胎坏了,他们都放在哪里去了?”当时,谁也没有一个确定正确的答案。于是,顺着孩子的问题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去探索、寻求正确答案;同时,也进一步发展孩子们的发散思考的习惯、能力;尝试各种探究方法;增强探索科学的兴趣、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愿望,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观察了解废轮胎的危害、回收与再利用。

  三、适用对象

  大班幼儿,

  四、适用地点

  班级教室、科学实验室。

  五、活动资源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有一定的关于垃圾回收和环保的知识,有一定的利用废品制作的经验。

  2、物质准备:

  影碟机、请家长录制一盘录像带、

  废旧轮胎干、小锤子、放大镜、钳子、绳子、各种布、针、线、彩纸、胶水、胶带、水彩、各种盒子等废旧材料。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有关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资料。

  六、活动过程实录:

  1、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师:冬冬的'爸爸给冬冬提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冬冬吗?

  幼儿观看录像:“冬冬,你看爸爸在哪里?这是一个废品收购站,大家用旧、用坏的轮胎都在这儿,这么多的轮胎占空间,又污染环境,你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废旧轮胎吗?”

  (帮助同伴解决问题,孩子们很有成就感,因此孩子们很感兴趣,冬冬的爸爸是一位汽车方面的工程师,由他提出问题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2、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轮胎,引导幼儿讨论。

  (1)幼儿自由的感知轮胎。

  师:看冬冬的爸爸特意给小朋友准备了几个轮胎,你们快了看看。

  请幼儿自由观察轮胎,请幼儿拍一拍,滚一滚,允许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观察如:可准备些放大镜,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寻找放气口,用鼻子闻轮胎的味道等。

  2)引导幼儿讨论自己的发现。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轮胎的橡胶和厚、很硬。轮胎里有汽体,有放气孔,但很结实,轮胎又很难闻的味。轮胎气漏了以后,滚起来很费劲,三个内胎、有的被修补等)。

  (反思:孩子们经过的“有趣轮子”的活动,对轮胎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很轻松的说出有关轮子的特征,但孩子们还是从细微的地方观察到废旧轮胎与新轮胎的差异)

  3、幼儿间的经验交流,了解有关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

  师:小朋友都看了废旧轮胎,那你们知道废旧轮胎都那去了呢?

  幼儿自由讨论。

  4、观看录像,幼儿了解现在的轮胎回收利用情况,引导幼儿讨论未来的轮胎。

  (1)师:你们回答的和冬冬爸爸的答案一样吗?我们来看看。

  (2)引导幼儿讨论自己想设计的轮胎。

  师:你们长大想设计什么样的轮子?

  5、利用废旧轮胎制作。

  师:我这有这么多的废旧轮胎和有很多的材料,你们现在能用它做什么呢?

  七、活动延伸:

  创编轮胎的游戏。

  九、活动评价建议: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的污染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废旧轮胎哪里去了》这一活动不但让幼儿感知、理解废旧轮胎的危害和回收利用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孩子们增强了环保和对废旧物品在利用的意识。在活动中,教师创设了情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讨论、探索、经验交流得到答案、解决问题,孩子们自始自终都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即使看录像,孩子们也是在比较答案,而不是在“学习”。因此活动气氛很热烈,孩子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有条件把废旧轮胎的利用过程做成幻灯片就更有利于幼儿的理解和学习。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根据有趣的故事情节,进行线条跟画练习、均匀涂色。

  2、养成良好的跟画习惯,对美术活动感兴趣。

  二、活动准备

  记号笔或铅笔、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你最喜欢吃什么?米饭,馒头,面条还是汉堡?许多小朋友喜欢吃汉堡,今天我们就画一个!

  二、幼儿跟画。

  1、教师边讲故事边示范。

  画一条横线,接着加上生菜和色拉。

  盖上面包,撒上芝麻。

  你们看,这个爷爷最爱吃汉堡包,他长者胖乎乎的脸蛋,雪白的胡子和头发;脸上还有小芝麻。哈哈,活像汉堡包,难怪大家叫他汉堡爷爷!

  2、一边听故事一边跟画。

  涂色时候,要注意做到不留小白点。

  一、幼儿作画

  二、欣赏作品

  展示所有作品,让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重难点:学习跟画,并自主添画五官和衣服

  1、(1)画一条横线,接着加上生菜和沙拉。

  (2)盖上面包,撒上芝麻。

  (3)你们看,汉堡爷爷的'脸就露出来啦。

  2、添画

  (1)汉堡爷爷是有眼睛、鼻子和眉毛的。小朋友观察爷爷的表情,添上去。

  (2)瞪着圆圆的眼睛,说明汉堡爷爷很严肃

  (3)笑成弯弯的眼睛,就像告诉我们,汉堡爷爷今天可高兴了。

  (4)汉堡爷爷喜欢穿什么衣服呢?大家想一想,最好每个汉堡爷爷的衣服都不一样。

  (5)格子衬衫、条纹衬衫、花衬衫都非常漂亮。

  3、幼儿涂色

  (1)面包和蔬菜的色彩是不一样的,小朋友们要找到合适的颜色来涂;

  (2)涂色的时候要认真,不让画纸上留出小白点。

  4、作品评价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1-21

大班其他教案:圣诞贺卡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其他教案:孤单的斑鸠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综合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综合教案07-06

大班艺术教案:欢乐秧歌_大班艺术教案07-06

大班综合教案:认识调料_大班综合教案07-06

大班游戏教案:好玩的绳梯_大班体育教案07-07

大班艺术教案:捏面人_大班体育教案07-07

大班健康教案:保护牙齿_大班健康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