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5-09 19:37:36 教案 投诉 投稿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汇编六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

  2.了解云的变化和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产生关注自然变化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相关教师教学资源,平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各种各样的云。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到室外观察天上的云。

  教师:请你们看看现在外面的云?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像什么?(让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云会不会移动?怎样移动?(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云的位置移动等变化)

  想一想,云为什么会移动?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云。

  教师:云会不会变成其它的样子?你有没有见过别的云?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时候见到的?(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如下雨前的乌云,阴天的云,傍晚时的云彩等等。

  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云呢?(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不同的云是和天气有关系的)

  3.借助教学资源帮助幼儿认识云的多变性。

  教师:这些云你们见过吗?分别说说这些云像什么?

  4.讨论云会变成什么。“谁知道云会变成什么?”(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天上下雨就是云变成的,冬天下雪也是云变成的)

  5.绘画各种各样的云,加深对云的认识。

  让幼儿画一画你看到的天上的云。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房子图里按数字的排列顺序单脚跳和双脚跳。

  2、提高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双脚的跳跃能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在房子图里单双脚跳

  难点:按照数字的排列顺序进行跳跃

  活动准备:

  活动前布置好场地:画好房子图(标好数字)若干。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随音乐跳一跳,活动身体。(随音乐《小乌龟上山坡》做做身体动作。)

  2、基本部分

  (1)、观看房子图

  “这是什么?房子图上有什么?”

  “今天我们会玩什么游戏呢?你来猜一猜。”

  (2)、交代游戏名称和玩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造房子》游戏。”

  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房子是从最下面开始造的`,你们一起看看我是怎么造房子的。”

  教师从标有数字1的格子开始跳,一直跳到数字10,中途可以单脚跳也可以双脚跳。

  (另一玩法:由格1跳到格10,也可以是按双数跳或按单数跳。)

  (3)、幼儿分组玩游戏

  3、结束部分

  “房子造好了,我们也该休息一下了。”

  (幼儿随音乐做放松动作。)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比较古代男孩、女孩与现代男孩、女孩的不同之处。

  2.运用已有经验大胆的进行创作、表现自身的感想。

  活动准备:

  有关古代男孩与女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从故事《木兰从军》引出话题。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讲述故事《木兰从军》。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木兰从军的故事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师幼一起讨论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才能去当兵。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花木兰为什么要扮成男孩代爸爸打仗?":因为古代的时候女人是不能上战场的,行军打仗是男人的事情,所以要女扮男装才能代她父亲打仗。

  (二)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古代男孩与女孩的不同之处。

  1、观察并说一说古代男孩与女孩服装、发型的差异。

  古代的男孩穿衣服和裤子,女孩则穿裙子;古代的男孩全部的头发都是朝上扎起来,女孩则是披着或者挽着发髻。

  2、观察并说一说古代男孩与女孩生活内容的差异。

  古代的男孩要到外面去干活,比如种田、做生意等。还有要读书考试光耀门楣。女孩子则是在家烧饭做菜、织布等干家务活。

  3、大家互相讨论,花木兰为什么不能当兵上战场。

  古代的女孩是不能随便外出的,她们得在家料理家务活。只有男孩子才可以外出打战,所以花木兰不能上战场。

  (三)大家讨论现代男孩、女孩与古代男孩、女孩的不同。

  1、说一说现代男孩、女孩与古代男孩、女孩活动的`不同。

  现代男孩、女孩活动的范围很广,女孩和男孩可以做同样的事情,女孩也可以上学,也可以到外面去玩……。而古代的男孩和女孩则分工很明确,女孩子是不可以随意外出的。

  2、比较现代男孩、女孩与古代男孩、女孩在服装、发型方面的差异。

  现代男孩与女孩服装和发型可以多种多样,男孩也可以扎辫子、穿裙子;古代男孩与女孩却只能穿特定的衣服,梳特定的头发。

  (四)幼儿自由想象:假如我是花木兰……

  1、引导幼儿围绕"假如我是花木兰,我会做……我希望……"展开想象。

  2、帮助幼儿从花木兰的服饰、动作等方面将想象的内容表现出来,也可创编故事情节。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物体排列的规律,愿意用语言表述排列的规律,并学习根据规律进行补排。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进行补排练习,在玩中学,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雪花片、几何图形片若

  活动目标:

  1、体验物体排列的规律,愿意用语言表述排列的规律,并学习根据规律进行补排。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进行补排练习,在玩中学,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雪花片、几何图形片若干,彩带图卡,小猫小兔头饰若干,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找出规律并进行续排。

  1、教师出示一条用两个红色彩环接一个绿色彩环画成的彩带图卡。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条彩带漂亮吗?你能说出这条彩带是怎样排列的吗?(两个红一个绿接两个红一个绿。)

  2、 教师:如果请你按照这样的规律排一排雪花片,你们会吗?请你们试一试。

  教师: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一条由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组成的形状花边:你们能说一说这条花边是怎样排列的吗?(两个三角形、一个圆形接两个三角形、一个圆形。)

  教师:请幼儿用自己的几何图形试一试。

  4、教师按照拍两次手、伸一次大拇指的顺序重复做动作四五遍后,请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按照什么顺序做动作的,请幼儿说一说之后再模仿。

  5、教师:老师按照学两声小猫叫、学一声小狗叫的声音顺序重复四五遍之后,请幼儿说一说老师声音的顺序,然后试一试、学一学。

  6、教师:请幼儿总结颜色彩条、形状花边、动作、声音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说出其中的规律(前面两个一样的,后面一个不一样)。

  二、队列中的补排练习。

  1、教师请部分幼儿上前,按照男孩男孩女孩的顺序排列成一排,解散一次再重新排列。

  2、教师请其他没有参与的孩子闭上眼睛,这时,从排好的队伍里请出3-5位孩子,悄悄躲起来,再请其他幼儿睁开眼睛,提问:几个空缺的位置应该站男孩还是女孩。同时请和躲起来幼儿人数相同的幼儿出列,分别请他们自己选择站在一个遵循规律的正确的空位,其余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3、教师:根据情况重复游戏数次。

  三、打开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请幼儿仔细观察,发现并说出图案和符号的排列规律,按照规律完成补排。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1、 课件。

  2、竹子头饰2-3个,小笋娃头饰1个,小笋娃挂饰若干个。2、认识笋和竹子。

  活动过程:

  (一)、老师朗诵散文,幼儿欣赏。

  1、老师结合身体动作朗诵散文。

  2、提问:

  1)这首好听的散文叫什么名字?

  2)你喜欢哪些好听的话呢?

  (二)看课件,熟悉散文中的对话,丰富词“诱人”。

  1、看课件,进一步熟悉散文中的内容。教师导语:散文中还有哪些好听的话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2、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散文内容。

  1)春雨带着带着春天的问候来到了大地上,唤醒了谁?他们怎么样?(他们使劲用尖尖的脑袋顶着头顶上的泥土)

  2)谁第一个钻出了地面,是怎样钻出来的呢?(那个长得细细长长的小个子钻得最快)请幼儿学一学小笋娃钻出地面的样子。

  3)小笋娃钻出地面后看到了什么美景呢?(大片诱人的草地像一块块绿色的地毯铺在小山坡上,星星点点的红、黄、蓝缀在上面,那是一簇簇刚开的小花)a、丰富词“诱人”,诱人就是很吸引人。b、请幼儿用“诱人”说一句话。

  4)好多的小笋娃钻出地面后他们说了什么呢?(“妈妈,妈妈,你在哪里?”)竹子妈妈又是怎样说的? (“好孩子,妈妈在这儿呢。”)幼儿分角色表演笋娃和竹子妈妈的对话。

  5)小笋娃们看到竹子妈妈后,心里是怎么想的?(难道那穿着绿衣裳、个子高高的竹子就是妈妈?她怎么和我们一点也不像呢?)幼儿一起复述一遍。

  6)妈妈是怎么对小笋娃说的?(“好孩子,别奇怪,过不了多久,你们就会和妈妈长得一样了。 ”)

  7)听了竹子妈妈的话,小笋娃是怎么说的?(“是吗,那要过多久呢?我们好想快快长大,长得和妈妈一样高,好看见更远的地方。”)小笋娃为什么想快快长大?(好看见更远的地方。”)幼儿分角色表演笋娃和竹子妈妈的对话。

  8)你们想长大吗?为什么?

  9)笋娃们在慢慢地长大,终于有一天,当笋娃们能拉到妈妈的手臂了的时候,他们高兴地怎么样啊?(高兴地叫了起来:“哦,我们长大啰,长得和妈妈一样高啰。”) 我们学一学他们高兴的样子吧。

  3、幼儿表演散文。请2-3个幼儿戴着头饰当竹子妈妈,一个幼儿戴着头饰当钻得最快的小笋娃,其他的幼儿当好多好多的小笋娃。 散文:笋娃“滴答、滴答”,小雨带着春天的问候,来到了大地上,唤醒了躲在泥土里的笋娃们,它们使劲用尖尖的脑袋顶着头顶上的泥土,都争着想看看大地究竟是什么样的。那个长得细细长长的小个子钻得最快,他使劲吸了一口气,用力一顶,哇,终于钻出了地面。小笋娃争大眼睛,看着眼前的`美景:大片诱人的草地像一块块绿色的地毯铺在小山坡上,星星点点的红、黄、蓝缀在上面,那是一簇簇刚开的小花。没多久,好多好多的笋娃也钻出了地面。“妈妈,妈妈,你在哪里?”笋娃们大呼小叫着。“好孩子,妈妈在这儿呢。”笋娃们的头顶上传来了“沙沙沙”的声音,他们抬头一看,心想:难道那穿着绿衣裳、个子高高的竹子就是妈妈?她怎么和我们一点也不像呢?小笋娃们看着自己黑不溜秋、头上长着几根绿毛的身子,再看妈妈那一节一节圆圆的、长长的身子,非常奇怪。妈妈好像知道笋娃们的心思一样,低着头笑咪咪地说:“好孩子,别奇怪,过不了多久,你们就会和妈妈长得一样了。”“是吗,那要过多久呢?我们好想快快长大,长得和妈妈一样高,好看见更远的地方。”春风轻轻地吹着,春雨轻轻地抚摩着,笋娃们慢慢地在长大,黑乎乎的外衣太小了,已经包不住他们渐渐变粗、长高的身体了。不久,细细长长的竹枝上,又长出了绿绿的小嫩芽。阳光暖暖地照着,终于有一天,当笋娃们能拉到妈妈的手臂了的时候,他们高兴地叫了起来:“哦,我们长大啰,长得和妈妈一样高啰。”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感知散文优美、宁静的意境美,感受小笋娃的活泼、稚拙美。

  2、喜欢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散文内容,感受小笋娃和竹子妈妈的对话的亲切、可爱的情感。

  3、丰富词 “诱人”。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着的形状特征。

  2、 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 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

  2、 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 准备部分复习几何图形。

  1、 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 出尝试问题

  1、 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 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

  3、 提示记录方法。

  三、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 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 教师讲解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着的形状特征。

  1、 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 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 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学活动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综合教案:舞龙_中班综合教案07-08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03-01

小鸡教案中班教案01-21

中班教案:魔法学校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体育教案:椅子游戏_中班体育教案07-07

中班综合教案:数守恒_中班综合教案07-13

中班综合教案:神奇的号码 _中班综合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