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教案

时间:2023-05-03 13:14:02 教案 投诉 投稿

实用的中班安全教案范文汇编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中班安全教案范文汇编7篇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认识牙齿,预防蛀牙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的原因及龋齿的危害。

  2.教育幼儿牙齿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明白保护它。

  3.帮忙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电脑、录音机、动画软件。

  2.小牙刷、茶杯。

  3.对牙齿的作用有了必须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猜迷,引出课题,复习牙齿的作用。

  1、猜谜语。

  2、出示牙齿模型,复习了解牙齿的作用。小结:方方的牙齿能够切断食物,尖尖的牙齿能够撕拉食物,扁扁厚厚的牙齿把食物磨碎。它们各有各的作用,能够帮忙我们把食物嚼碎,吸收有营养的食物,使我们的身体长的健康结实。

  二.了解龋齿构成的原因及危害。

  1、看电脑动画,提问:东东的牙齿为什么会疼?

  2、边看边了解引起龋齿的原因。

  (1)吃了东西就去睡觉。

  (2)小细菌"小红脸、小蓝脸"在牙齿里住下做坏事。

  (3)牙齿就会变成什么样貌?

  3、小红脸、小蓝脸"有没有找过你们?引导幼儿结合经验谈一谈自己得龋齿的感受。

  4、了解龋齿的危害。小结:爱吃甜食,吃过东西就去睡觉,不爱刷牙的小朋友,细菌就会在他的牙齿里住下来,把牙齿弄黑、弄坏,弄成小洞。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而且还很疼,影响我们吃饭睡觉,说话也不清楚,牙齿也变得不好看了。

  三.教育幼儿如何保护牙齿。

  1、怎样将"小红脸、小蓝脸"赶走?(念刷牙歌、教东东正确的刷牙的方法)

  2、怎样才能不让它们再来?

  小结:

  牙齿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牙齿。每一天早上和睡觉前要刷牙,刷牙方法要正确,吃完饭要漱口,持续牙齿的清洁,还要少吃甜食,这样才能赶走"小红脸、小蓝脸"这些小细菌。如果牙齿有了小洞,要及时补起来,不要让小细菌再来。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头等大事。幼儿通过看电视、听大人的讲述对地震有一定的了解,但因幼儿年龄小遇到危险不知道怎么办,大多会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特组织此活动,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简单的地震知识。

  2 、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3 、有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 、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 课件: 家庭、学校、户外、公共场所避险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地震后的一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 师启发幼儿:小朋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地震)你怎么知道这里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时还有什么现象?

  2、 幼儿自由发表对地震的看法,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 小结:是啊,大地震给我们人类带来多大的灾难啊!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吗?

  (二)播放地震的课件,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 看完后教师引导: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2、 幼儿交流,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 小结:哦,原来地震是因为地壳的运动产生的,是自然现象。如果有一天我们这里发生大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4、 幼儿自由发表。

  5、 师幼一起总结避险方法:不要慌,不要逃,也不要跳,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听老师或者大人的指挥,就近找安全的小地方躲避,保护好头部。等地面晃动小了再听指挥疏散,撤离。如果是在一楼或平房就可以跑出到空旷的地方去。

  6、 那我们要怎么找安全的地方?什么地方安全?

  7、 播放视频:在幼儿园、在家、在户外、在公共场所怎么找较安全的地方躲避?请幼儿找出来。

  8、 幼儿小结不同地方怎么找地方躲避较安全。在幼儿园是蹲在桌子下双手抱头,再听指挥疏散;在家用枕头或被子盖头,就近在卫生间、墙角、厨房、桌子下、床下等地方;在公共场所要跟着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墙角等地方。在户外就蹲在地上抱头就行。

  (三)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沿楼梯两侧迅速撤离;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幼儿下楼梯的路线是男生靠楼梯扶手,女生靠墙同时下楼.因为男女生的反映、运动能力相比较男生要强,分开可以提高逃离的速度,也可以给女生更多的行动空间)

  4、组织幼儿"实战演习"。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活动结束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

  2、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

  2、实物:鞭炮、气球

  3、录音机、图片、方向盘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们这来玩,看!他们在干什么?

  (大班幼儿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

  老师问:大班哥哥姐姐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2、观看录像,讨论娃娃丫丫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娃娃、丫丫的妈妈不在家,他们做了许多不安全的事,请小朋友仔细看,他们做了哪此错事,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镜;不能玩煤气;不能玩插头;不能玩刀。

  ②手破了不能用脏抹布擦;不能乱吃药;喝水前要试试水温;不能用手捡碎玻璃。

  ③不能在看电视时离电视太近;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玩锤子;不能乱掏耳朵、眼、鼻。

  3、平时在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请幼儿讲述。

  4、电话铃响,原来是邀请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图片展(征求小朋友的同意)

  幼儿判断图片上安全行为的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当幼儿讲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时,与幼儿一起唱滑滑梯歌曲,并与幼儿一起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安全小卫士大全

  出去玩滑滑梯,然后结束。

  活动延伸:

  ①在滑滑梯过程中再次渗透安全教育;

  ②可将活动中的'一些安全知识编排成情景游戏,让幼儿自己比比谁对谁错,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的安全意识;

  ③结合阶段安全教育的要求,在教室设置“安全小卫士”评比栏,巩固教育的内容。 ④通过亲子活动家园配合,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和家长的安全意识。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1、知道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集体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3、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耳朵谜语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看看小朋友聪明不聪明。

  师: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见面。

  二、引导幼儿创编故事。

  1、师:你的耳朵长在哪里呀?

  2、师:请小朋友摸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耳朵,说一说: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3、师:谁来说说,耳朵有什么用?没有耳朵会怎么样呢?

  三、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

  1、师:耳朵可以听见声音,耳朵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呢?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交流已有的经验。)2、教师小结:不能往耳朵里放东西,不能随意地挖耳朵,轻轻地和别人说话,不要对着耳朵喊叫,听到很响的声音时,要张大嘴巴或快快地走开,有水进入耳朵,用棉球吸干,耳朵不舒服要及时去医院。

  四、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1、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看你的耳朵灵不灵!

  2、介绍游戏玩法:请一幼儿弯腰趴在教师腿上,蒙上眼睛,再请一个幼儿走到他身后轻轻拍他,同时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说完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请趴在腿上的幼儿站起来猜一猜,拍他的人是谁?幼儿猜出后,再换幼儿继续玩猜人游戏。

中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上报导某某地方又着火了,损失惨重,或有人员伤亡。孩子们来到幼儿园也会相互说着他们在电视上的所见所闻。安全教育无所不在,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因此,展开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初步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

  2.教育幼儿不玩火,避免发生火灾。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育幼儿懂得最基本的安全防火知识,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玩火。

  活动准备

  幼儿:蜡烛、打火机、扇子等

  教师:录像、图片、水、沙子、湿布等

  人手一份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在着火的时候,几个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灭火方法)。

  活动过程

  1.游戏:灭蜡烛

  教师出示蜡烛,点燃。"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

  幼儿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幼儿到前面试一下,教师小结。

  2.讨论,"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现在天气干燥,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3.请幼儿看录像。

  "前几天,有个地方着火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和我们想出的办法一样不一样?"

  看完录像,提问:"他们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些办法是我们没想到的.?"(开窗,捂着嘴、鼻跑出烟火区)。

  小结:火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灭火器等灭火,火很大的时候,我们拨打119电话,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烟火区,学会保护自己。

  4.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在着火的时候采取的不同的办法,每幅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圆圈,你认为办法好的就在圆圈内打上"?"号。

  讨论: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小朋友想一想,爷爷、奶奶生炉子的时候,用扇子轻轻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来灭火行不行呢?着火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

  5.怎样避免火灾?

  "一旦发生了火灾,对我们的危害特别大,房子没有了,人也受伤了。那我们平时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呢?"

  幼儿讨论回答。

  延伸活动

  户外游戏:"勇敢的消防队员"

  目的:

  训练幼儿在垫上滚动、爬行和往返跑的能力。

  准备:

  体操垫、红布

  玩法:

  教师发出指令,排头幼儿迅速跑到垫子前,从有红布的地方爬行或滚过去,表示避开烟或滚灭火源,然后爬起来,绕过垫子,跑到队伍前拍一下第二位幼儿的手。被拍的幼儿迅速起跑,重复前一名幼儿的动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实际生活中有过多次体验的事情——着火为主题,对幼儿进行灭火、防火教育,带有普遍性与典型性。让幼儿带着问题“着火了,怎么办”,边思边做,从而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到“火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从教育活动过程来看,教师的目标意识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每一个提问都紧扣“着火了怎么办”这一中心。一开始,教师在做完“灭蜡烛”游戏后,马上转入引导幼儿讨论“出现了火情怎么办?”充分激发幼儿想出各种灭火的办法。当幼儿看完录像后,发现自己想出的办法还有不足后,从而为“怎样避免火灾”问题的深入进行埋下了伏笔,使幼儿知道火灾给国家、集体造成的损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增强了防火、灭火的意识。

中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鞭炮的主要外形特征,知道放鞭炮是中华民族文化风俗。

  2、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鞭炮的图片。

  2、放鞭炮视频一段

  3、电视机、电脑。

  教师的指导与注意点

  一、认识鞭炮,知道鞭炮的特征。

  1、出示图片,提问: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你知道什么时候要放鞭炮吗?

  2、小结,帮助幼儿了解鞭炮的特征。

  师:鞭炮红红的,细细长长串起来的。一般过节或者是有喜事的时候都会放鞭炮。

  3、教师讲述鞭炮的故事。

  师:相传在古代的.时候,一些妖怪每逢过年就跑到人们村子里来干坏事。后来人们想出了办法——放鞭炮,鞭炮一想起来噼里啪啦,把妖怪都吓走了,他们再也不敢来做坏事了。后来人们就形成了习惯,用鞭炮除恶驱邪,表示庆贺。

  二、了解鞭炮爆炸的现象、原因及危险。

  1、鞭炮为什么会发出声响?

  2、小结:鞭炮里面有火药,火药遇到明火会爆炸,火星到处四溅,同时发出巨响。

  2、放鞭炮有没有危险?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3、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又能表示喜庆,又能减少危险和浪费呢?

  三、观看鞭炮爆炸的录像,知道放鞭炮时要注意安全。

  1、你会放鞭炮吗?放鞭炮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2、放鞭炮是要远离草、点线、人群,小孩子不能放鞭炮,看大人放鞭炮时要离得远一点。

  3、我们来看看录像里的小朋友,他们做的对不对?

  4、他们做的那里对?哪里不对?如果这样做会有什么危险?

  效果分析

  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鞭炮应该并不陌生,他们可能都参与或者观察到过放鞭炮的生活情境,对于鞭炮燃放时的巨大的声响小朋友们也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今天活动的一开始,当看到鞭炮图片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我图片上的鞭炮,对于鞭炮的特征,也能比较全面的进行描述,兴趣都比较高。

  活动中,通过运用图片和视频的辅助,较好的讲解了燃放鞭炮时所需要注意的一些安全地事项,幼儿也能结合图片进行理解,对于一些燃放烟花不恰当而引起的人身和财产的伤害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了小朋友不能独自放鞭炮的道理。

中班安全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一年一度的暑假即将来临,在漫长的暑假里,孩子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安全、愉快的暑假,特此设计此活动。

  考虑到幼儿未真正懂得暑假的含义,于是,在活动的前端,便设计了让幼儿了解“暑假”这个词语的含义。以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让幼儿对暑假这个词汇容易理解和接受。由于幼儿大多是在家里过暑假,这便需要家长对安全知识有深刻的认识,需要家长认真配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于是,我便设计了让家长填写一份《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借助家长的力量帮助加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了解暑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向往过暑假的情感,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暑假。

  3、 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40份(附后);《暑假俱乐部》手册40本(摘取手工制作、数学操作、智力开发等书本装订而成);安全图片每人一套;蜡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 使幼儿了解暑假的`含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暑假的兴趣。

  1、 教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这个假期叫做暑假。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 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3、 教师总结暑假的含义:这个假期是在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暑假,暑:就是热的意思。

  二、 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合理地过暑假,培养幼儿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 教师引导幼儿:“暑假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 幼儿互相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想像能力。

  3、 那么在暑假里,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判断能力。

  4、 出示各个家长填写的《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挑选几个家长所写的暑假安全知识,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不可以做这些事情吗?运用家长的话语来帮助提高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加认真、投入地参与活动。

  三、教师总结暑假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 如果回老家的小朋友,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游泳。

  (2) 不能玩火、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3) 夏天的太阳毒辣,不能到太阳底下长时间地玩,要保护自己的皮肤。

  (4) 吃冷饮时,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

  (5) 吃西瓜时,要把瓜洗干净,请爸爸妈妈切好西瓜,吃的时候不讲话,以免瓜子呛人,还要防止西瓜汗流到衣服上,另外,不可乱扔西瓜皮。

  (6) 独自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进来,不要告诉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7) 出外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110报警,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四、请幼儿看安全图片操作。每个幼儿一套安全图片,请幼儿在正确的图片上打上对号,错的图片打上错号。

  五、延伸活动:

  发给每个幼儿一本《暑假俱乐部》手册,要求家长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幼儿做手册中的作业,并带领幼儿去游泳、旅游等,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

  活动评价:

  1、 幼儿期待着暑假的到来,在谈论暑假时做哪些事情时,孩子们都表现得兴高采烈,很多幼儿都说要去游泳。看来,孩子们对水的喜爱非常之深。

  2、 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很多,都能明显区分出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这是有关于平时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得比较好。

  3、 小部分幼儿的普通话水平较低,表达能力较弱,要加强做好家长的工作,要求家长在家要多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帮助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和语言表达能力。

  《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

  暑假里幼儿可以做的事情:

  暑假里幼儿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姓名: 日期:

【中班安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安全教案08-17

中班安全教案07-22

中班安全教案《安全乘车》03-20

户外安全中班安全教案12-15

中班安全吃药安全教案03-12

中班安全教案:吃药安全03-28

中班安全教案《安全的玩》03-19

中班教案安全用电11-26

幼儿中班安全教案12-31

《安全用电》中班教案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