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05-03 10:34:21 教案 投诉 投稿

实用的小班美术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小班美术教案集锦7篇

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手指点画活动的兴趣。

  2、注意用食指在指定的颜料盘中蘸颜料,保持手指和画面的干净。

  3、引导幼儿初步学习用食指在指定的范围内点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黑色颜料、抹布若干。小狗实物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小狗玩具,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出示小狗玩具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它是谁呢?(出示玩具狗,引导幼儿和小狗打招呼。)

  2、引出帮小狗印衣服教师:小狗和我们小朋友打招呼的时候为什么不高兴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猜测)教师:我们一起来帮它做一件衣服吧!

  二、教师示范

  用食指点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1、教师伸出食指,启发幼儿用食指蘸上黑色的颜料在小狗的身上点黑色的斑点。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在小狗身上点画圆点时要注意点画均匀。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在轮廓线内画黑斑点,注意画面整洁。点画完毕后将食指在抹布上擦干净。

  四、展示幼儿作品,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

  活动延伸:利用其他形式练习手指点画。

小班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地复苏,春暖花开。”一到春天,大家都爱说这些话,的确,春天给人带来一副美丽的画卷,各种各样的花争芳夺艳的相继开放,让人赏心悦目,看着色彩鲜艳的花朵,想起小时候摘花朵用来涂色,效果很不错,因此,我就设计这节活动,为了使效果很好的展现,本活动选择宣纸,出来的效果犹如水墨画般的感觉。使孩子们跟我一起感受花朵染画带来的不一样色彩,以及用颜色来判断认识不同花朵。

  活动目标:

  1、幼儿在认识各种花朵的同时,学习用花瓣涂染画。

  2、感受色彩的美,体验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收集不同颜色的花朵,篮子(油菜花、玫瑰花或月季花、一串红、迎春花、蝴蝶花、喇叭花……)

  幼儿每人一张熟宣纸(画有简单的轮廓画)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春天来了,你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幼儿回答)

  小朋友们说的真多,想知道老师发现了什么吗?

  2、出示花朵,幼儿观察认识。

  师依次出示一种花朵,提问:这是什么花,你们知道吗?它叫XX花,一起看看它长的'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

  3、引导幼儿用花瓣涂染画。

  ①师:老师想考考你们,请你们想想这些花瓣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幼儿讨论)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出示一张范例画,师:看,这幅画是老师用花瓣涂上的,你们想试试吗?教师示范讲解操作,提出操作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③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幼儿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圆形、方形等基本图形来表现几种常见的蔬菜。

  2、知道有不同颜色的蔬菜,能说出蔬菜的名称。

  活动准备 蔬菜图片、各种蔬菜、幼儿绘画工具、老师范例。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演示。

  嘟嘟嘟,蔬菜卡车开来啦!新鲜的蔬菜营养好,人人吃了身体壮,今天运来什么菜?(逐一出示蔬菜,请幼儿说出名称:辣椒、黄瓜、卷心菜、茄子、洋葱、番茄、胡萝卜、玉米和蘑菇。)

  妈妈说,为了使宝宝身体长得更结实,妈妈买回来许多新鲜的蔬菜。妈妈的菜篮子里有什么蔬菜?(青菜、茄子、萝卜)它们长了什么样子?

  妈妈还想买一些蔬菜,想买一个土豆,土豆像什么形状的?老师示范画一个圆形,并在上面点一些小点子,表示土豆上的根。你们还想吃什么蔬菜,妈妈来买。

  如果幼儿说番茄,请幼儿看看番茄像什么形状?老师示范画一个圆形,并添画上叶子。如果幼儿说洋葱,请幼儿看看洋葱像什么形状?老师示范画一个圆形,并添画线条表示洋葱上的花纹等等……

  如果幼儿说的蔬菜在图片或范例上没有,可以请幼儿动脑筋想想这样蔬菜像什么形状的。

  另外老师准备示范方方的'甜椒、小圆点的玉米、半圆形的蘑菇、花朵样的卷心菜。

  二、创作要求。

  我们一起帮妈妈来买菜好吗?我们在自己的菜篮子里也装上各种好吃的蔬菜吧。

  三、幼儿作画,老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画各种蔬菜品种。

  2、帮助幼儿用基本图形来表现蔬菜。

  四、引导——我们买了一些什么菜?引导幼儿互相介绍,用完整、规范的词语、句子来介绍。

小班美术教案 篇4

  名画欣赏六:《大碗岛的星期天》

  目的:

  1、通过欣赏名画,让幼儿感受美,并能用较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2、让幼儿模仿画面的构图、造型,从而掌握绘画中的一些技巧。

  准备:名画课件,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回忆画过的人有哪些样子。

  2、演示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引导幼儿欣赏:

  (1)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

  (2)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姿态?你能不能表演一下?

  (3)这是什么季节?你能猜出他们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风光?

  (4)从画面上你能看出这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5)画面上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是朝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什么感觉?

  (6)画家画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是怎样安排的?

  (7)画家是怎么安排画面的?(前面画了些什么?后面画了些什么?看上去一样大吗?哪个看上去更清楚些?为什么?)

  (8)看完整幅画后,你感觉怎么样?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9)教师配乐朗诵解说词,让幼儿充分感受这幅画的意境。

  3、让幼儿模仿这幅画的构图方式绘画〈〈快乐的秋游〉〉。

  附解说词: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大碗岛,这里有绿油油的草地,茂密的树林,兰色的、清澈的河水在四周静静流淌着,河面上荡漾着几叶小舟;这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男的、女的、老人、小孩,他们有的坐着轻声交谈,有的躺着休息,有的在河边钓鱼,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我躺在这片嫩绿的草地上,就象躺在柔软的地毯上,舒服极了;我闭上眼睛,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从树枝上传来小鸟动听的歌声,人们隐隐约约讲话的声音,河面上小船划过水的声音……阳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象妈妈的手轻轻抚摸我的脸,我还闻到了花草淡淡的清香,我全身放松极了,这真是美妙的休息,我想永远逗留在这里。

  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这幅名画所传递的信息非常丰富,因此在欣赏活动中幼儿的对话也很精彩,特别是在分析这幅画的构图时,幼儿找到了许多的对比关系:大的人在前面、小的人在后面,近的人明显、远的人模糊,明暗的对比,(人物)高矮的对比,

  多少的对比(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人少),粗细对比,胖瘦对比,直线(地平线)与曲线(河岸线)的对比,绿色和红色的对比……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真令我叹服!

  到目前为止,幼儿已进行了六次的名画欣赏活动,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有的幼儿还只停留在对作品某一个细节的注意,有的能较好地描述画面,有的能对作品进行形式分析(即造型、色彩、构图的分析),有小部分的幼儿甚至能理解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意义。

  因此,在欣赏活动中,有的幼儿只能维持很短时间的注意,有的幼儿却能自始至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实现积极的互动。怎样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相应的指导,是我在以后的欣赏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小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高楼大厦的形状、特征,尝试简单的线条画。

  2、乐意参与绘画活动,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蜡笔、画纸、楼房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楼房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1)提问:你在哪里见到过高楼?它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一说楼房的特点,引发幼儿的创作X望。)

  (2)引导幼儿观察窗户的形状。

  提问:你们家楼房的窗户是什么形状的?你还见到过什么形状的窗户?

  2、请幼儿观察用各种形状构成的楼房图片。

  (1)师: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2)师:你想设计一座什么样的楼房?窗户是什么形状的?

  (3)教师示范画各种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等,组成一座漂亮的楼房,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3、幼儿进行大胆想象并创作绘画。

  (1)指导个别幼儿正确地绘画简单的线条。(直直的)

  (2)鼓励幼儿给楼房涂上漂亮的颜色。

  (3)引导幼儿适当的在周围进行简单的装饰。如:太阳、小草等,使画面的内容更加丰富。

  4、展示幼儿作品,简单讲评。

小班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收集整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2.学习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

  3.通过讲故事做彩灯感受元宵节的热烈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设计有特色的彩灯。

  2.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彩灯的制作过程。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A.有关元宵节的故事和由来。

  B.制作彩灯的工具材料,小刀,剪刀,卡纸,双面胶,

  各种装饰材料等。

  C.几个自己喜欢的灯谜。

  2.教师准备:A.元宵节的来历,故事,和一些图片,视频等文学作品。

  B.三盏制作好的彩灯。

  C.有特色的小奖品。

  五.教学过程

  1.设计教学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欣赏一段视频,让学生看一下是中国的哪一个传统的节日。

  (2)老师提问:元宵节除了舞狮,扭秧歌,放烟花,在我们当地还有哪些庆祝方式?

  生齐答:挂彩灯。(并由此引出课题——元宵节里挂彩灯)

  (3)伴随美妙的音乐和图片为学生生动的讲解关于彩灯的童话故事。

  2.讲授彩灯的制作过程

  (1)让学生观看各式各样彩灯的图片,欣赏美丽的彩灯。使学生从中获得灵感为学生制作彩灯提供思路。

  (2)让学生了解彩灯是由三部分组成:灯身,灯穗,灯绳。

  (3)老师运用讲解,演示,讲授,示意图等方法介绍2—3种彩灯的制作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自己的方法,建议学生运用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制作彩灯。

  (4)让学生观看学生的优秀作品,开阔学生思路。

  (5)分组讨论各小组的制作思路,并互相交流。老师给出适当的评价和建议。

  (6)组织各小组按着自己的`思路制作彩灯。

  3.要求:(1)两个人一个小组完成一盏彩灯。

  (2)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保持教室的整洁。

  (3)在制作的过程中注意安全。

  4.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老师要巡视与指导,帮助同学制作较难的步骤,指导彩灯三个构成的组合。

  5.装饰美化彩灯。(剪穗、描绘或剪贴。)

  6.多元化评比:

  (1)由自己推荐自己小组设计的彩灯说说构思与制作特点。

  (2)由同学之间互相评比,选择较好的一组。(3)由老师选出较好的一组,颁发小奖品。

  六、课后拓展:思考:彩灯除了用纸质来做,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比如:釉子皮、废弃物等)

小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搓圆和连接的技能。

  2.初步尝试运用大小不同的圆球进行组合造型。

  3.学习用刻画的方法表现细节。

  活动准备:

  1 . 卡通熊玩具或图片,教师范例一件。

  2 . 陶泥人手一份,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小熊的图片,导入课题。

  (1)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看是谁?它长什么样? (幼儿观察并讲述)

  (2)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感知小熊是由不同大小的圆组成的。

  要点提示:

  在活动的欣赏部分,不用毛绒的小熊玩具,而用卡通图片,是因为毛绒玩具不能让幼儿很容易发现不同大小圆球的组合。教师在提供欣赏材料时应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图片,这对幼儿的观察和制作有决定性的作用。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1)教师:今天老师也用陶泥做了一只可爱的小熊,看!(引导幼儿观察大小不同的圆球)

  (2)教师示范、讲解不同大小圆球的组合方式,注意圆球之间的连接。

  3.幼儿操作。

  (1)教师提示幼儿要搓不同大小的圆球。

  (2)幼儿进行圆球组合制作小熊,并用刻画的`方法表现小熊的五官,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集体评价。

  区角活动:

  提供一些圆球组合的图片,如小猫、小老鼠等,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圆球制作出更丰富的作品。

  【评析】

  将陶泥分成大小不同的几份,对小班幼儿来说是很难的。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并没有让幼儿在创作前就学习分泥,而是在幼儿制作过程中进行实际指导。这样,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和教师的提示下,随机地进行调整和改变;而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反映出问题所在,并从教师那里获得有效的建议,或者得到同伴有针对性的帮助。最终,大家都能制作出大小不同的圆球。

【小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06-18

老鼠小班美术教案11-17

小班太阳美术教案10-17

小班美术欣赏教案12-17

小班美术教案涂色11-03

小班美术的宝宝教案01-09

有关小班美术教案01-09

关于小班美术教案02-02

小班美术教案《彩虹》02-06

小班美术球教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