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案

时间:2023-04-26 13:35:30 教案 投诉 投稿

关于《三峡》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峡》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三峡》教案集合10篇

《三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句。

  3、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

  4、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

  2、欣赏优美文章,积累写作经验。

  [教学设想]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A、对于作家与作品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上互联网查找。

  B、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合作、讨论方式来学习。

  2、采用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

  [学法指导]

  1、“文言文四步诵读法”

  第一步:朗读——读准字音,朗读指导;

  第二步:解读——准确翻译,理解内容;

  第三步:研读——质疑探究,提炼主题;

  第四步:品读——品味语言,赏析亮点。

  2、“文言文固定程序阅读法”

  (1)标题;(2)作者;(3)出处;(4)基本内容;(5)文中涉及的重要史实;(6)文章特点及有争论之处;(7)文中的观点及可取之处。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

  A、导入;B、朗读;C、学生展示所查资料;D、准确翻译、理解内容。

  第二课时主要内容:

  A、质疑探究,提炼主题;B、品味语言,赏析亮点。C、联想想象,拓展思维。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略)

  二、学生展示所查资料。(利用多媒体展示)

  1、关于作者。2、关于《水经注》。3、关于三峡。

  三、朗读课文。(略)(教师说明朗读方法)

  四、解读课文——准确翻译、理解内容。(略)

  要求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字词,先由各组学生讨论解决,再由老师于疑难处点拨。

  第 二 课 时

  一、研读——质疑探究,提炼主题。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友情提示:

  A、文章写了三峡的什么景物?

  B、这些景物有什么主要特点?(请根据原文语句回答)

  C、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归纳成板书,大致内容如下。)










两岸连山,重岩叠嶂。




妙处:




1、抓住三峡主要特征来写,突出其山水风光。




2、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的奇特壮美。




3、动静结合,写出了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










大水猛涨,江流湍急。




冬、春




素湍绿潭,清荣峻茂。







林寒涧肃,哀猿凄清。




  2、请同学们概括本文的主题。

  友情提示:

  A、你们认为这篇文章表现了大自然的什么特征?

  B、你们认为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二、品读——品味语言,赏析亮点。

  体会文章“片言万语”的精炼,音韵的和谐,思路的清晰。

  1.全篇只有一百多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色,罗列山水草木,抒发游览感慨,描绘高猿异相。请同学们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文章语言的精炼。

  2.本文读起来具有音韵美,琅琅上口。你能发现作者是怎样营造这种效果的吗?请同学们注意文章的句式特点并加以分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提出见解。教师可适当点拨。)

  三、联想想象,拓展思维。

  1、同学们,学了这篇优美的文章,你能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歌来概括本文的意境吗?(学生背诵《早发白帝城》)

  2、讨论:文中描绘的三峡,与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峡相比,有什么特点?(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在对比中讨论分析。)

  3、请同学们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你的疑问,看哪个组的同学会思考、善质疑。(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本文。

  2、根据本文的内容和意境,请同学们将本文改写成一篇现代文,作为本周的周记。请同学们不要只是照抄译文,而要展开你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3、对比阅读、开拓视野。

  老师为同学们摘抄了《三峡》原文中的一些语段和著名作家刘白羽的《长江三日》,请同学们课后阅读、欣赏。

《三峡》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这是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古文,教学本文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习惯,废止“字字讲解,句句对译”的串讲,代之以学生自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大体弄懂文句,了解课文内容)、辅以教师的指导、学生讨论的教读方法,使学生悟得学习文言文的门径。在此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努力做到:务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受;文言语句的教学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服务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需要;使整个教学过程带有明显的语言、思维的训练的'特征。

  【媒体运用】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这是一组“长江三峡”邮票(幻灯2),三峡风光能上邮票,必然有其非同寻常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郦道元的《三峡》(幻灯3出示课题),领略三峡独特的美。

  请同学来看一下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4)

  师:请同学们把目标齐读一下:

  1、抓住景物特征,领略三峡的美。

  2、背诵课文。

  重点:在解疑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三峡的山、水之美。

  三、关于作者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先请同学对照注释1,完成下列填空。

  生举手回答

  本文选自《》,作者是____他是____时候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_____、_______、_____(幻灯5)

  四、教学过程

  ㈠朗读课文

  师:伴着音乐,我们来朗读课文,大家说说看,在我们班谁朗读得最好?

  生:推荐。

  师:好!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为大家朗读。其它同学要当好小评委,等下请你发言。

  学生对朗读同学作评价。

  师:刚才大家评价的很好,朗读的同学也读得不错,在古文的朗读中特别不能把停顿停错。举例“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示范朗读。

  ㈡师:看着这图画,老师要考大家一个字的解释:(由三峡的“峡”字破题导入课文)

  师:峡是什么意思?看它的偏旁和字义

  生:两山夹水的地方(幻灯6)

  师:那郦道元要写三峡,必然抓住什么景物来写呢?

  生:山、水

  师:对,那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幻灯7)

  ㈢出示思考题,请同学思考、讨论完成,做好圈点勾画(幻灯7)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来,分别做好记号。

  2、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用“”表示。

  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关键字词用“~~”表示。

  ㈣分析课文

  1、师:请一位同学把描写山的语句朗读一下。思考:从句中找出关键的字词来说明山的特点。

  幻灯显示一邮票作背景,请同学看一下邮票中的山与所说的特点是否吻合?

  投影打上关键字词:连、高、陡、险、窄,根据那些特点来背诵山的语句。请一个学生来背

  2、师:离开了水,也无以为峡,且奇山之下,必有异水,那三峡的水又有什么独特的美呢?作者又按什么顺序来写水的呢?

  请学生先来看一幅描写三峡水的动画,说说那画面中的水有什么特点,然后根据内容用书中的语言评述一下画面中的水。(抓住“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句作文章,指导学法。)(——齐背)

  3、如果说这是三峡水迅疾、凶险的一面的话,那三峡水也有其恬静、温柔的一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描述画面景物(素、绿、清、影。)(“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值得细嚼)。

  4、师:秋天水枯谷空,这时的三峡又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呢?从那些景中传达了这种情呢?

  生:凄异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

  ㈤在感受了三峡的美后,我们边欣赏录像,边试背课文。

  ㈥布置作业:完成文后练习题。

《三峡》教案 篇3

  课题 三峡

  课型 研究课

  课时 1课

  教材学情分析

  《三峡》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壮丽的景色。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了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150来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眼底。此文文质兼美,不但能加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生学习此文,首先遇到的问题不是对文言词的理解掌握,而是能否做到涵咏文字的内在实质,投入情感地体会出三峡的美;其次在于对景象的意韵把握;第三在于对文言词语的准确理解。目前,初二六班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对于语言文字的内在之美却少有同学舍得花时间作一点品味。不少同学只局限于“考试”,把对古文的学习当成一项为了完成考试而不得不学的任务。对古文的美少有感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理解文言词汇的古今含义

  2、熟读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具有一定的文字组合能力,联词成句,创造新意

  2、感悟三峡之美

  教育目标

  1、热爱祖国壮丽的山河

  2、热爱学校的一草一木

  3、热爱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

  重点 朗读、背诵、感受、审美

  难点 联词成句的文字组合能力

  教学研究及创新策略

  1、注重朗读。引导学生先默读,对照注解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2、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4、朗读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特色。

  5、利用与学生一起对“对联”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接受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美感陶冶。

  课前准备 预习指导

  1、制作识字图片,不同部首不同色彩,注重字词掌握

  2、熟读课文,力争成诵。并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整理学过的对偶句,试自作对联。

  教与学活动过程

  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以聊天的形式进入课堂)请问,哪一位同学到过三峡?请举手示意一下。没有到过三峡的同学能不能就课本中的插图来想象着描述一下三峡的风光?……大家描写的都不错。下面大家边看插图边听老师的描写:“两岸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江面,碎光荡漾;近处江面,绿如翡翠;远方群山,如红宝石闪光;有时,碧波雪浪,海鸥翩飞;有时水天柔和,江船宁静……”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意境,是当代散文名家刘白羽先生对三峡的描写。其实,远在北魏的时候,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就曾经描述过三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个激情的片断。

  板书课题 三峡郦道元

  组织学生看注释 主动获取知识 节省时间又培养自学能力

  读注释后回答

  三峡指的是什么?郦道元是谁?

  检查预习情况 阙嶂曦襄溯湍出示小黑板:组织同学讨论完成学习任务 领读两遍。

  找一找这些词在哪些句子里,说说含义 小任务莫草率。同桌之间交流,体现合作学习与研究学习

  小结与导入:同学们,“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我们对本文的学习从三个方面进行,大家看小黑板。 出示小黑板

  出示目标

  能悟三峡之美,树爱国之情;能准确理解文言词汇的古今含义。能当堂背诵课文; 领会目标要求 1目标语言表述宜简明2德育目标放首位3给学生时间领会,便于明确任务,集中注意力,使学习有的放矢

  新授 导入新授:三峡美在哪里呢?还是让我们先听一下录音朗读,初步感受一下吧。思考:文章如果分作两部分的话,那么作者先写三峡的什么,后写的是什么。 录音机 组织学生听朗读 任务已明,赶快入课充分利用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习语言设计问题宜简易,不致分散注意力

  落实目标 知识落实:先写三峡地貌,再按不同季节写三峡迷人风光 组织学生回答 大纲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导入新学:让我们所折服的是三峡的“雄”与“险”。我们设想一下:在山的恰当地方凿一副对联于其上,让后来者其同欣赏会怎样?场现在就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就文中的内容进行新的组合,组成一句你喜爱的`对联。学习第一段:*讨论文中文言词义,并找出不明白的词语**结合注释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试把文中描写的重点景物用联词组名的方式成一句“对联”[对联示范:山岩连叠隐天蔽日七百里地不见月]朗读并背诵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与自学齐读 讨论与自学(改写成对联,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兴趣点,适当点拨或示范) 扣大纲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进行改写。”“能在讨论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小反馈测试: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白话: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背诵第一段 小黑板 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同桌讨论,个别回答 当堂巩固

  学习第二段:导课:三峡四季景色各有其美,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请三个同学就不同季节朗读。完成下列问题*讨论文中文言词义,并找出不明白的词语**结合注释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试把文中描写的重点景物用联词组名的方式成一句“对联”[对联示范:襄陵阻绝,朝发暮至,千二百里不为远湍潭素绿,柏怪瀑飞,三峡处处多生趣林寒涧肃,猿啸渔歌,三声悲鸣泪沾裳] 组织学朗读,作好点拨 三个同学就不同季节朗读学生自学与互学结合齐读 学生可能不积极,教师语言激发:如果学生积极举手,就请两名朗读不错的同学和一名朗读一般的同学来读,前者起示范作用,后者就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一纠正扣教学大纲:“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扣教学大纲:“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小反馈测试: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白话: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飞漱其间良多趣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属引凄异2、彩图识字:阙嶂曦襄溯湍3、背诵这三段 同桌讨论,个别回答同桌间试背识字拼音

  全课总结:1、请学生总结学习的重点与自我落实情况2、就四句对联,请你再用一字概括每句的意思再次读一下对联。 提示,如第一句可以用“隐”字,其它几句…… 学生回顾 大纲:“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定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测试 口头作文:你最喜欢哪里的景色?说说看做课本第四大题。 小黑板 学生口头作文

  作业 写一篇家乡景物风情或校园一角的文章,写出美感,用上四字句。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三峡郦道元

  三峡郦道元地貌:山岩连叠隐天蔽日七百里地不见月隐四季壮景:襄陵阻绝,朝发暮至,千二百里不为远绝湍潭素绿,柏怪瀑飞,三峡处处多生趣趣林寒涧肃,猿啸渔歌,三声悲鸣泪沾裳悲作

《三峡》教案 篇4

  【学习目的】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揣摩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品创设的意境。

  4、在诵读中深入体味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赞赏之情。

  【学习重点】

  课文诵读,文意疏通,语言品味,感受体验。

  【学习时间】

  二课时。

  【学习准备】

  熟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作者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三峡风光,感受引读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长江三峡的风景图吧!

  同学们,我们看了长江三峡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是啊,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作者简介:郦道元,字善长,北魏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⑴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⑵学生学读古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中停顿:

  ⑶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⑴略无阙处(毫无)

  ⑵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⑶夏水襄陵(漫上)

  ⑷不见曦月(阳光)

  ⑸或王命急宣(有时)

  ⑹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⑺不以疾也(认为,觉得)

  ⑻绝周谳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⑼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⑽飞漱其间(冲刷)

  ⑾良多趣味(很)

  ⑿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⒀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⒁林寒涧肃(寂静)

  3、背一背: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4、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1、同学们,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 美,你看 ”的句式说一说吗?

  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山──奇险

  水──急流回旋

  夏──急猛水──春冬──清幽

  秋──凄凉

  2、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四、体验,比较拓展

  1、联想体验: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展开想像,感受心中的三峡美景,并用我们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2、比较拓展:

  ⑴同学们,小学里我们一定学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⑵同学们,三峡工程正在实施中,有人认为这将会破坏三峡的美,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2、课外延伸:

  ⑴背诵翻译课文。

  ⑵做好《语文作业本相关练习》

  ⑶尝试写一篇游记散文。

《三峡》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4)、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2、过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

  1、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教法学法

  1、教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拓展法。

  2、学法:诵读、讨论、探究。

  辅助教具

  小黑板、录音机、卡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语

  在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上,有一处无比壮美的景观,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母亲河上,它就是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人们都说,三峡美,三峡奇。那它美在哪里,有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北魏的郦道元,一起去领略三峡的魅力!

  2、请同学介绍作者、作品等

  生A: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生B: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

  二、出示目标

  1、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2、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3、品析课文,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伴乐(高山流水)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韵律及情调),学生初步领略三峡之美。

  2、学生自读(伴乐),自由欣赏三峡之美

  教师指导朗读: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 。

  第二段读快,读出气势;第三段读慢,读出清幽;第四段略慢,读出凄美。

  3、伴乐朗读竞赛(小组推荐或自荐4人,每人一段,评价、鼓励)

  4、学生齐读(美读)

  5、自读课文,理解句意(分小组疏通,教师巡视)

  6、集体解决疑难

  四、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理解了文意。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进入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去领略三峡的美。

  1、小组自学,讨论问题,教师巡视、点拨。

  问题:

  (1):作者从那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作者抓住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归纳其特点并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描述。

  (3):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学完这篇课文后,你觉得作者的哪些写作技巧是值得你学习(可从结构、语言、描写角度等方面入手)

  2、合作探究(小组代表竞答,师生评议、鼓励、)

  (1)三峡之美,美在那里?

  生A:美在山,美在水。

  (2)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归纳其特点并描。

  师:如,三峡的水四季有不同的特点。三峡春冬之水是清幽、激荡、秀丽的。你看:水流湍急如白练,潭水碧绿如翡翠。怪柏、小草欣欣向荣,悬泉瀑布飞流直下。(从 素湍绿谭,回清倒影 可以看出来。)

  生B:三峡的山是连绵的、高峻的'。你看:它们高耸入云,连绵不绝,隐天蔽日(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还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以看出来。

  生C:夏水是湍急的。你看:湍急的水流,阻绝了上行下行的船只,从白帝城到江陵,1200余里,一天就到达了。(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可以看出来。)

  生D:秋天的水是凄清的。你看:树林山涧凄清寂静,高处有哀啭的猿鸣,江上有凄婉的吟唱,让人动情。(从林寒涧肃、高猿长啸等可以看出来。)

  (3)写景是为了抒情,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

  生E: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你觉得作者的哪些写作技巧是值得你学习的?(答出一点即鼓励)

  生F:(1)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2)语言精炼、贴切。(3)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五、拓展介绍

  同学们,三峡的景色这样秀美,你想去吗?(想)现在能看到这样的景色吗?(不能)20xx年5月20日14时,宏伟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梦想已经实现。到20xx年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将全面竣工,那时三峡将充分发挥其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作用。中国人让三峡造福人类的梦想正在实现。

  如今,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令世人瞩目的光辉!远去了,一个古老

  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一个现代而又更加壮美的三峡。虽然,美丽不会永远,但是文明总要进步,当眷恋之手告别千年的风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恒的赞美。

  六、小结

  郦道元抓住特征,仅用155字,就写出了三峡的高峻美、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为我们展现出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读来令人神往。

  郦道元用文笔装点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同学们,你们现在也要发奋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和管理中去,把祖国打扮得更加美丽!

  七、学生根据板书提纲试背课文。

  八、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后练习一、二、三。

  3、查阅有关资料,自办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山-- 绵长 高峻 (高峻美)

  三峡(美) 夏 湍急 (奔放美) 热爱祖国

  郦道元 水-- 春冬 清幽 (清幽美) 大好河山

  秋 凄清 (凄婉美)

《三峡》教案 篇6

  总体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读生字,熟练朗读课文。

  2、 正确解释关键词语,句子。

  3、 描述三峡壮美的景色。

  4、 抒发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二、 教学重点:

  学习简练、生动的语言。

  三、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四、 教学手段:

  图片投影。

  五、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我们中国河山壮丽,每一处自然景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貌,你都对哪些景观有了解呢?

  (由全国各地的自然风貌引入对三峡的了解、向往)

  出示三峡投影片。

  二、 整体感知。

  1、 请学生默读课文,注意作者,读谁字音。

  2、 请学生介绍作者、作品。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3、 出示生字投影片,让学生注音。

  quē zhng xī xiāng sù yǎn zhǔ

  阙 嶂 曦 襄 溯 属引

  4、 学生练习自读,并进行指导,达至熟练。

  三、 文意理解。

  1、 小组共同解释文意,教师答疑。

  2、 出示投影片,指出解释重点。

  <1>词语:

  ①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 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④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⑦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 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熟练解释词,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指名四位学生各背一段课文,然后齐背。

  二、 分析课文。

  1、 讨论:文中描绘了三峡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归纳并板书:

  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 夏:急

  水 春冬:清荣峻茂

  秋:哀婉凄异。

  2、 体会本文语言特点,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1)动静结合。

  (2)有张有弛。

  3、 再次齐读课文,读出韵味。

  三、 作业:搜集描述三峡的其它文学作品,小组交流。

《三峡》教案 篇7

  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3.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文章描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设计(一)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疏》的《三峡》。(板书文题)

  设计(二)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来吧。

  设计(三)

  电视里不断报道三峡移民乔迁新居的消息,当你为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时,你可曾想追溯三峡的过去,一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呢?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她了。(板书文题)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三峡》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

  1.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2分钟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2分钟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

  三、朗读课文,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1.学生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①

  (2)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1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第4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理清背诵思路

  根据文章想象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选四位同学全班交流。

  1.学生明确:第1段重点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说一层层的悬崖,一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说明江面狭窄,两岸雄峰相连,峭壁对峙,只看见一线天。突出峰峦重迭,雄峻险拔的山势。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山 两岸连山 隐天蔽日

  学生齐读第1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

  2.学生明确:第2、3、4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第2段写夏季三峡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天水涨,江水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不能通航,突出大水猛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说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水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学生齐读第2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3.学生明确:第3段写三峡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丽风光。“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山静、泉飞、柏怪、水奇,构成一幅挺拔超脱的画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用极为精练的四个字状写四种景物,总结全段。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春冬 素湍绿潭 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

  学生齐读第3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悠美。

  4.学生明确:第4段写三峡秋景。“每至清初霜旦,林寒涧肃”是说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充满凄清肃杀的气氛。“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是说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秋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学生齐读第4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五、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1.个体抽查。

  2.集体齐背。

  二、根据课文内容,想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课文对照,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峡奇景,其余同学点评。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扣住山水,扣住季节,扣住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等。

  2.提问: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述出来,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请结合文章试作分析。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

  明确:作者描绘三峡奇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如写群山连绵,高耸入云,体现了作者欣赏赞叹的情感。他 惊叹自然的神奇,盛赞夏日三峡的奔放美,春冬之时的清幽美,秋日三峡的凄婉美,“良多趣味”作者直抒其怀,体现其独特的审美观。特别是秋日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凉,读来使人不觉潸然泪下,那悲凉的渔歌,使人觉得作者是在叹人生多舛,百姓艰难。总之,步入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似乎也走出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揣摩语言,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生涵咏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

  明确:1.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分明。“隐天蔽日”,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烘托山“高”。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3.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学生齐读这三句话,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

  四、拓展阅读

  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读诗,思考,明确:《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为游记散文。文章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五、课堂小结

  《三峡》向我们展示的是一轴三峡四季景色的山水长卷,读来令人神往。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奇险、清秀,我们仿佛置身于那险拔清幽的三峡盛地。郦道元用文笔装点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三峡,用自己的独特歌喉赞美三峡,将来,我相信,三峡古老的历史画卷上会留下属于我们的一笔的!

  六、布置作业

  A(学优生):完成练习册

  B(中等生):背诵课文,理解内容

  C(后三分之一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三峡》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4.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5.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难点: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峡》。

  二、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下面老师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已掌握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评价:同学们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停顿掌握得也不错。请大家看屏幕,来做两个题。)

  哪位同学来说说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对他们的答案,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吗?

  (1)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内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2)既然写四季的景色,那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

  (3)的确,郦道元写文章正是为了突出三峡的特点。那这篇文章到底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征呢?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来的?

  (4)郦道元抓住特征,仅仅用155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这篇《三峡》被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先导,被誉为千古美文!今天我们就要反复朗读,来品味它的美,最后要有感情地背诵它。

  (过渡)要想品味文字之美,就必须学会运用想象,领略文中美景。做到“目中有景”。(板书:目中有景)

  2、 品读三峡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色,准备用“三峡的 美”说一句简单的话。

  (1).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三峡?

  (2).如何描写三峡山的?抓住了山怎样的特点?

  (3).如何描写三峡的水的?

  (4).概括三峡不同季节的美.

  三峡的水美。三峡的秋色美。哪位同学来说说?

  三峡的春冬美。你看,雪白的急流,回荡着粼粼的清波;碧绿的深潭,晃动着秀美的倒影。还有那绝壁上的怪柏,苍劲嶙峋;还有那 “悬泉瀑布”,水声阵阵,细沫飘洒,让人心驰神往。

  3、赏读三峡:

  三峡美景让人赏心悦目。请同学们带着对美景的想象,出声朗读课文。

  (1).写景是为了抒情,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在写山、水、四季的时候,文中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知道本文动静结合.摇曳多姿的写作风格

  (4).体会语言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4、吟诵三峡:

  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不过,要想感动别人必须先感动自己。读的时候,一定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用心体会山的高峻,水的湍急,春冬的静谧,秋的凄凉,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情”。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背课文。

  三、拓展练习:

  水是三峡的灵魂,请仿照文章写景方法描写你见到过的最美丽的水。(50字左右)

《三峡》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读生字,正确解释关键词语或句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大意,反复朗读课文。

  2.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三峡壮美的景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2.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丰富其文学素养和古代文化的修养。

  教学方法:诵读法,拓展法,讨论点拨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想和大家聊个天,喜欢旅游吗?十月一就要到了,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个我们国内旅游的好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进行免费的旅游。放(三峡风光视频)早在1700多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像我们展示了三峡的美景。

  二、走进作者

  (学生简介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三、整体感知,通过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美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幻灯片,检查字的读音。

  2.轻读课文,初步感知三峡的美景

  3.指导朗读,体会三峡的美

  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读课文,注意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我相信随着大家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加深,逐步感悟到三峡之美时,朗读得会更好。

  四、合作交流,质疑解答

  1.小组为单位,找出你不太理解得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色?

  师总结峡的特点:两山夹水的地方就是峡。(板书)

  3.那我们就先去看看三峡的山。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下写山的语句?其他同学请注意听,看看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四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山峡的不同景象。

  总结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1.选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三峡的奇景(教师提醒学生想象要扣紧山水、季节、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啼、悲凉的渔歌等)

  4.站在美学的角度,同学们来总结一下三峡具有怎样的美?

  老师总结: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

  夏水:迅疾奔放美

  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秋:凄凉凄美

  5.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对三峡进行赞美,并说出理由。

  6.找同学分析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借渔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哀转久绝的猿声来侧面衬托三峡的凄凉与悲哀。)

  在三峡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来描写事物,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写作中我们能借鉴什么?

  五、拓展延伸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动工。

  以下这首诗表现了三峡工程从提出到开始兴建的漫长曲折历程及三峡工程给长江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峡吟

  沈克昌

  探研论证七十春,中外古今五代人。

  白帝彩云天已晓,长江三峡梦成真。

  万吨船队达宜渝,千亿电量供汉申。

  巫山云雨不为患,高峡平湖映女神。

  “预警放水”防空袭“蓄清排浑”库长存。

  生态环境可保护,多种源泉积资金。

  除害兴利振国威,脱贫致富得民心。

  环宇瞩目西江壁,华夏欢呼东风临,

  三峡工程利国利民,而宏大的工程建设也使其成为长江三峡旅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峡是我们民族古文化的繁衍之地,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值得我们探究的东西还很多。如今:“高峡出平湖”的奇观的出现,中国人70年的梦想就要出现了,其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意味着三峡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请大家凭着对三峡的热爱和了解,思考一下,你将确立在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

  教师小结:

  你们关注三峡、研究的领域很广阔,三峡的文化的确很丰厚,同学们,随着你们走进三峡、研究三峡,美丽的三峡将在你们心中永恒。

【《三峡》教案】相关文章:

《三峡》教案06-23

《三峡》优秀教案04-23

关于《三峡》教案02-22

三峡之秋教案08-04

《三峡之秋》教案08-28

《三峡》教案7篇01-01

《三峡》教案(精选15篇)03-12

《三峡》教案7篇02-23

《我爱三峡》教案02-28

三峡语文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