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4-22 09:26:09 教案 投诉 投稿

【必备】美术教案范文锦集五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备】美术教案范文锦集五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物体会跳的原理,学习设计会跳的玩具。

  2、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

  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教学准备:

  废弃按压式圆珠笔、彩卡纸、彩线、胶布、彩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带齐所需材料和工具。

  2、谈话:(1)你知道哪些动物会跳?它们为什么会跳?

  (2)你知道哪些动物会跳?它们为什么会跳?

  3、引入课题:《会跳的玩具》(板书)

  4、讨论会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点拨技法难点。

  (1)讨论会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A、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怎样制作?

  B、你觉得自己在制作时,哪一部分比较难?

  (2)老师点拨技法难点:

  A、依靠弹簧的弹力,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B、运用卡纸进行折叠产生弹性,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5、提出制作要求:

  A、玩具会跳的功能要体现出来。

  B、利用彩卡纸、彩线、胶布、彩笔等材料进行恰当的.装饰,使会跳的玩具更加漂亮。

  C、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卫生。

  6、学生大胆设计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

  A、依靠材料的材质,巧妙设计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B、利用适当的材料进行给玩具进行恰当的装饰。

  7、展示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观赏、评价。

  8、延伸活动:游戏“会跳的玩具大比拼”,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动手动脑保持行废物再利用的热情。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经纬编织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学会用多种材料进行编织,利用材料的形、色组成图案或画面。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经纬编织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多种材料进行编织,利用材料的形、色组成图案或画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各种材料编织的动物成品、

  学生准备:吸管、包装绳、废旧挂历纸(裁成条状)、塑料袋、棕叶等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师生互动

  1.利用CAI课件播放动物的视频(鱼、蝴蝶),师生互动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来自大自然的小动物,你们想不想见见它们呢?

  根据课件的播放的视频分别展示已经制作好的鱼和蝴蝶,与学生共舞互动模仿动作!

  2.揭题

  你们瞧鱼儿刚才和我们游玩、蝴蝶同我们一起飞舞,有趣吗?你们看的出来,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是用塑料袋、挂历纸……(略)

  :同学观察的很仔细,这是老师用一些废旧的材料,经过巧妙的编织而成的!(即课件揭题:巧编妙织)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教师分发编织成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究学习。

  你们今天是不是也想来学着编织一个呢?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小动物,你们瞧!(逐一展示)我要将这些编织好的小动物分发给每个小组,同学共同观察一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可以动手拆一拆看看是怎样编织的,最后向我汇报,看看哪个小组观察的最快、最仔细!

  2.学生共同讨论,合作研究编织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教师。

  听了同学们的讨论相信应该有结果了,请每个小组汇报一下吧!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1.拓展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学习,现在已经了解编织的方法,下面你们可以大展身手了:想想你们今天将用什么样的材料来编织呢?要编织一个什么呢?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评教学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五、教学拓展

  1.利用CAI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编织品,教师讲解。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编织品,例如毛衣装饰我们的生活;竹片编织的篮子可以为生活带来方便;节日里的气球编织带来了喜庆的气氛等等你们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编织物吗?

  2.教学升华,学科整合

  我想生活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大家有心,废旧的材料在我们手上也能变成美好的事物,让我们大家共同环保,变废为宝!

美术教案 篇3

  课题:第十四课 旅游节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定一个主题。

  2、根据主题,每个小组完成一组能够反映当地风貌的"旅游节"宣传资料。

  3、增进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4、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充分发扬团队,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当地旅游资源的表现(图、文资料)。

  2、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

  教具学具:调查当地旅游资源,收集当地地图以及收集相应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的各类资料。各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确定一个主题,以反映当地风貌〈桂林山水旅游节、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厦门旅游节等〉,并交流。

  2、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旅游风景区图片、旅游线路图、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等范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范例,了解各种创作手法,启发学生创作思路。

  (2)学生分小组讨论本组作业的呈现方式,制定初步创作计划。

  (3)学生说说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者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明确旅游资源就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种。自然旅游资源有山、水、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种自然风光。人文旅游资源有各种民俗风情、文化遗迹、工艺品等。

  ▲学生回答:旅游线路图可利用旅游图片、旅游地图绘制(图、文资料介绍)。

  ▲旅游图片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内容来表现。特色景点、标志、文字说明等内容来绘制。

  (4)学生根据小组分工,进行设计旅游线路图。

  提醒学生在设计之前,应注意按照既定进行创作。小组的`风格相互协调。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

  ▲学生分小组,以一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和当地特色来表现。

  ▲引导学生说说海报上的组成部分〈特色景点、旅游图片、简易图案、文字标题等〉。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四、作品展示:

  师生评析作业: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相互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

  构图、画面表现旅游景点突出、色彩搭配合理。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接触平面设计知识。

  2、通过分解与构成学习将视觉元素复归于朴,重新组合成一定时空下的视觉式样。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分解构成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基本设计方法。分解是一种原始关系的解脱与破坏,构成则是一种新关系的建立与创造。本课主要通过分解剪贴画的形式使学生初步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及制作方法,开拓创造能力。

  症结剪贴画的各种精巧微妙的直、曲、折、弧分解线将规则的平面几何图形分解成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几个或许多部分。分解出的这些部分经精心构思巧妙组合,刚好能构成一幅生动有趣,有一定主题的画,将所有的部分经还原组合,又能刚好构成原来的那个规则上的平面几何图形。

  分解画主要以三角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规则形为基本形式。分解画必须是对这些规则的平面几何图形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分解,在设计分解中,要确定创作设计内容及限定的几何形式,设计随意尺寸分解图,如直线、曲线、弧线等分解,依据各分解的部分布局构图,形成最满意的构图后即可粘贴成分解画作品。

  分解画的设计创作方法归纳起来有八种:

  1、提炼概括,省略夸张;

  2、顾此及彼,相互照应;

  3、供虚为实,虚实相生;

  4、依形视理,切分移离、

  5、察势观形,挖掏部件;

  6、拼合组装,集腋成裘;

  7、连谐成形,不可零碎;

  8、原形拼合,不可叠压。

  分解化归根到底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制约部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没有孤立的单独的整体和部分。

  教学重点:

  1、初步感受平面构成的视觉效果,掌握分解构成剪贴画的一般制作方法。

  2、理解分解画的核心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

  教学难点:

  剪切基本型分解的方法及组合构成新形象的方法。

  教学建议

  1、教师利用投影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对一张矩形几何形的分解、构成过程,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分解、构成。

  2、欣赏分析几幅分解剪贴作品,感受分解构成剪贴画的新视觉效果,引起学生兴趣。

  3、老师在投影上演示分解剪贴画的制作方法,边讲边示范。

  4、教师可让学生到投影机前设计规则形的不同分解图,也可将分解的各部分让学生组合设计布局,一人一种设计稿,学生动手可促进他们积极动脑设计的主动性和兴趣。

  5、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分析,教师讲解几种常用的分解画及设计创作方法,如概括、夸张、省略、虚实相生、挖掏部件等。

美术教案 篇5

  中班美术活动《爱旅行的蜗牛》

  活动目标:

  1.用螺旋线画出蜗牛的壳,并用各种线条,花纹图案装饰

  2.大胆想象,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认识蜗牛并了解蜗牛的身体构造。

  2.物质准备:(1)绘画练习本 (2)油画棒或水彩笔(3)教学视频《到处旅行的蜗牛》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巩固认识蜗牛的身体构造。

  教师:画面上的蜗牛可爱吗?长什么样子?身上的小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头上有一对什么?

  幼儿自由发挥。

  教师总结:蜗牛身上的小房子是螺旋线形的,头上有一对触角,这只小蜗牛特别喜欢去旅行,它走过很多的地方。

  2.教师讲述故事《爱旅行的蜗牛》

  一天,小蜗牛背着它的'小房子,告别了家人及朋友,一个人独自去旅行了。它慢慢地爬到了山坡上,看见山坡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忙碌着,小鸟欢快的唱着歌,这里美极了!它又慢慢向前爬,爬到一条小河旁,它看见鱼儿在水里欢快的做着游戏,追逐着。小河哗啦哗啦的唱着呢!

  (引导幼儿自由讨论,展开想象,进行讲述。)

  3.探索画蜗牛的方法。

  (1)教师:想不想将蜗牛见到的画面画下来啊?蜗牛的“小房子”该怎样画呢?(引导幼儿书空画一画螺旋线)

  (2)教师:蜗牛出门一定会穿上漂亮的衣服,你想为你的蜗牛穿上什么好看花纹的衣服呢?请小朋友在“小房子”上添画花纹。

  (3)教师:想一想你的蜗牛会去什么地方旅行,它会不会认识一些朋友一起去旅行呢?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为蜗牛添画美丽的图案。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蜗牛所到之处的各种背景。

  5.幼儿作品展示与评价。

  (1)你的蜗牛去什么地方旅行了,请你说一说,讲一讲。

  (2)比一比谁画的蜗牛最漂亮,旅游的地方最美丽。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2-21

美术的教案11-08

中班美术教案03-10

小学美术教案12-29

美术颜色教案02-22

春的美术教案02-21

美术元宵教案02-01

船的美术教案02-01

《南瓜》美术教案02-06

美术教学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