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4-17 09:41:39 教案 投诉 投稿

【必备】中班教案模板锦集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中班教案模板锦集10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一、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

  二、愿意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三、认识“顶、蘑菇、伞、芭蕉、荷叶、折、手帕”等字词。

  事前准备

  一、故事相关的图片四幅,字卡若干。

  二、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本。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放录音)“听,是什么声音?”(打雷、下雨)

  “放学的时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没有雨伞,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激发说话欲望,潜意识感知目的字

  “放学啦,小白兔、小黄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儿园门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们没有伞,怎么办呢?”(出示字卡“伞”)

  1.出示图片一:“兔妈妈来了,小白兔是怎样回家的?”

  活动过程

  (出示字卡“顶”、“蘑菇”)

  1.出示图片二:“小黄狗顶着什么伞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2.出示图片三:“青蛙妈妈带来了什么?小青蛙心里觉得怎么样?”(出示字卡“荷叶”)

  3.出示图片四:“娃娃的妈妈没有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她想想办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三、完整讲述,进一步感知目的字

  1.教师启发:“小动物们回到了家会怎么样?我们看着图来编一个故事,把小动物们怎么回家的、心情怎么样都编进去,好吗?”

  2.幼儿尝试看图讲述故事。

  3.幼儿讲述故事时,教师适当指点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四、游戏“买雨伞”,巩固目的字

  提供音乐、背景,创设下雨天的情景。

  “我们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买什么伞?

  五、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1.;教师启发:“刚才小朋友自己编了一个故事,现在,老师来讲一个故事,听一听,我是根据什么讲的?”(教师边看文字边讲故事)

  2.幼儿尝试阅读大图书。

  六、延伸活动

  幼儿边阅读小图书,边用颜色笔将认识的字圈出来。

  活动效果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并结合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识字,活动构思巧妙,达到了“识字、讲述、阅读”的和谐统一。

  设计说明夏天经常会突然下雨,幼儿对雨天回家也有过担心焦虑,散文《下雨啦》正符合幼儿的心态,文章意境优美,想象丰富,非常适合中班幼儿阅读。在活动中,我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兴趣,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一个邮包》是中班主题“周围的人”中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孩子们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又很有教育价值。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中,这样的不文明现象是有存在着的,因乱扔垃圾而引发了相互争吵产生矛盾。因此通过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活动,更能让孩子们去认识同伴之间的那份友情,体验相互关心与友好交往。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接触、了解周围生活环境的人、事、物、理解并遵守社会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学前期幼儿所要获得的基本经验。”

  在活动中,通过故事,引入现实生活中,从自己出发,从班级出发来寻找文明的事,大家都来争做一个文明的孩子!

  对于目标的制定,想通过故事情节的环环相扣,来引发孩子对与故事的猜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对于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目标取向。

  在环节的架构上,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轻松谈话——引出故事”,第二环节“欣赏故事——表达想法” ,第三环节“交流讨论——文明行为”三个环节目标清晰,层次递进。语言活动可以充分地让孩子们进行表达。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第二环节也是完成第一目标的关键,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的一个个问题都是围绕着故事环节而展开的,层层递进。孩子们在边看边思考的过程中,去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入到现实生活中,狗熊先生的不文明行为引起孩子们关注到班级中的文明行为,注重自身行为的习惯,也更好地爱护自己的班级。

  目标:

  1、理解“一个邮包”的故事内容,猜测故事情节,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争做文明的.好孩子。

  准备:课件、文明图片

  过程:

  一、轻松谈话——引出故事

  1、图片1:看,狗熊先生收到一个邮包,你们知道什么是邮包吗?

  2、猜一猜,邮包里会有什么的东西呢?

  二、欣赏故事——表达想法

  (一)第一段(图片2、3、4、5、6、7、8)

  1、你喜欢这样的小区吗?为什么?

  2、狗熊先生扔了哪些东西?

  3、怎这么美丽的小区会变成什么样?

  4、熊猫太太这时的心情会怎么样呢?如果你是熊猫太太你会怎么做呢?

  (二) 第二段 (图片9、10、11、12、13)

  1、狗熊先生认识这些“礼物”吗?

  2、这是谁送的“礼物”?

  3、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还给狗熊先生呢?它想告诉狗熊先生什么呢?

  4、狗熊先生看了这些东西和信的时候他会想什么呢?

  5、狗熊先生会怎么做呢?

  小结:只要我们注意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小区才会这样的美丽、干净。

  三、交流讨论——文明行为

  1、刚才你们教了狗熊先生不要乱扔垃圾,做一个文明的人,那么在班级里你们会做哪些文明的事呢?(幼儿自由讨论)

  2、交流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球的各种玩法。

  2、通过游戏,让孩子体验玩球的乐趣。

  活动准备:

  皮球、辅助材料(纸箱,纸棒)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做准备活动。(健康歌)

  二、出示球,尝试探索球的各种玩法。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好多的球(出示球),让我们来玩一玩吧。(幼儿自由玩、教师参与其中)。

  2、让幼儿说出各种玩法,一起来玩玩。师问:你是怎么玩球的?让幼儿来示范一下,再来一起学一学。 (拍球、转球、顶球、抛球接球等)

  3、引导启发幼儿玩出和平时不一样的玩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怎么玩)幼儿合作玩出新花样。

  两人传球(在地上滚着对传;从胯下传球;两人对抛;转身抛球;)三人传球(相互滚地传球;相互胯下传球;相互抛球。)

  小结:

  球可以拍(左右手拍;慢拍、快拍),顶球(跑、跳 ),夹球(跳),背球(走、跑),踢球,转球(快、慢);滚球,坐球(转),趴球(转)。两人传球(在地上滚着对传;从胯下传球;两人对抛;转身抛球)。三人传球(相互滚地传球;相互胯下传球;相互抛球。三人以上合作都可以玩。

  3、教师启发幼儿皮球变变变,能变成什么?(变陀螺、变西瓜、变西瓜等)

  小结:

  我的皮球变变变:变成小兔蹦一蹦,变成陀螺转一转,变成西瓜滚一滚,变成小车推一推。

  三、通过游戏活动《皮球变变变》,感受游戏快乐。

  活动经验:知道多人头上传球、胸前传球、胯下传球、棍棒赶球。

  活动材料:大纸箱四个、纸棍若干。

  游戏规则:

  师问:皮球皮球变变变。

  幼儿问:变什么?

  师答:变成萝卜传一传。(师与幼儿互换,幼儿问,幼儿答,看谁说的多。)(变成果子传一传;

  1、头上传球(果子)。

  2、胸前传球(萝卜)。

  3、胯下传球(西瓜)。

  4、棍棒赶球(小猪)。

  四、随音乐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

  与家长探索更多球的玩法。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通过对图与图之间关系的分析,学习概括规律并接着排序。

  2、引导幼儿在操作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激发幼儿探索问题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 图片三张、图形卡若干

  学具 操作卡人手一张、两种不同颜色的套环、同一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插板,两种不同颜色同一形状的插塑积木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师:今天老师来跟你们玩一个闯关游戏,每一关都有一个问题,你们想试试吗?

  好,我们一起来第一关的问题。

  (1)出示图片:

  一只

  小鸡两只

  小鸡一只

  小鸡两只

  小鸡

  瞧,老师带来好多的小鸡,并给它们排好了对,你们看看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那接下去应该排什么呢?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的?

  师总结:原来小鸡是按照1个2个1个2个这样的规律来排队的'。

  小朋友真能干,顺利通过了第一关。

  (2)那我们来接受第二关的挑战吧!

  出示图片:

  2个苹果

  2个梨2个苹果2个梨

  a、 看看苹果和梨又是怎样排队的?

  b、 想想接下来应该怎样排队?

  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苹果和梨是按什么规律来排队的?

  师小结:原来苹果和梨是按2个2个这样规律来排队的。

  你们真棒,又闯过了第二关。

  (3)第三关,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进行单独闯关,你们有信心吗?

  看,这是第三关的问题

  1个气球2个气球2个气球1个气球2个气球2个气球

  我们一起来看看气球是怎样排队的?(1个2个2个1个2个2个)那请你给这些气球按规律接着排队,一边排一边说你是怎样给它们排队的?

  幼儿操作。

  展示幼儿作业,并总结规律。

  你是怎样给气球排队的?

  师小结:原来气球是按1个2个2个1个2个2个的规律排队的。

  你们闯过关了吗?(没有)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应该接下来排什么?

  2、小组活动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排列规律的知识,自己设计规律。

  交代操作要求:

  师:通过努力我们终于闯过了第三关,接下来是最后一关。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套环、同一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插板、两种不同颜色同一形状的插塑积木。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想一想你要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套环、两种不同形状的图形或两种不同颜色的插塑积木设计一种怎样的排队规律?并说说是按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的?

  幼儿操作。

  3、活动评价。

  你刚才用哪种材料?你是怎样玩的?

  今天通过游戏我们学会了给物体按规律排队的本领,小朋友表现都很好,现在我们休息一下吧!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内容】

  幼儿用书第四册第22―23页。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认识八位神仙。

  2、丰富词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理解其意义。

  3、培养幼儿爱听、会讲、能表演的学习能力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八仙”人物图片,“八仙过海”故事课件 。

  2、拐杖、萧、花篮等道具若干,《八仙过海》歌曲课件。

  3、词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八仙过海”,让幼儿在优美的乐曲中坐好。

  2、谈话引出八仙。

  小朋友们好,谁能告诉老师:你都知道哪些神仙?嗯,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他们都会腾云驾雾,飞来飞去,还会很多变化。小朋友们喜欢神仙吗?接下来老师也给大家介绍几位神仙。”

  3、出示“八仙”人物图片,了解“八仙”人物的典型特征。

  向幼儿介绍“八仙”的名字,引导幼儿观察每位神仙的特征和他们手中拿的宝物 ,引导幼儿模仿一下他的神态,每介绍一位就让幼儿说出这是我们新认识的第几位神仙。

  4、 欣赏《八仙过海》的视频剪辑,并通过下面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①“八仙过海”的故事发生在哪里?”

  ②“八仙”过海要去做什么?”

  ③“他们分别采用什么方式过了东海?”

  5、丰富词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采用多种方式让幼儿读这个词,让幼儿说一说八仙“各”显的`什么“神通”,最后都通过了东海,进一步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

  6、游戏对对碰

  带领幼儿拿着道具到户外做八仙过海的游戏。

  1、小组独立演练(要求形神兼备);

  2、汇报表演,比一比哪个小组演得更好(强化理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含义)。

中班教案 篇6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音乐表演 3、课时:1课时

  4、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

  二、教学课题与目标:

  教学课题:音乐表演《过新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能熟练地演唱歌曲《过新年》,唱准音高和节奏;

  2、能力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对音乐作品的创新能力;及敢于展示自我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从歌曲中感受到欢快的情绪,并快乐的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

  三、教材分析: 《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拍,五声C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曲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锵”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歌曲的旋律,并大胆表现歌曲,有感情演唱。

  难点:歌曲的第9、10小节和第13、14小节节奏紧密,学生在演唱时不容易跟上节奏。 四、教学方法:

  方法:合作、创新、探究、成果展示

  手段:利用百度搜索进行直观的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创设、谈话交流)

  1、师生律动、问好。

  2、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和一首好听的乐曲,想请同学们猜猜,图中的人是在过什么节日”。(播放多媒体课件)

  生:春节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生:??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鞭炮声声锣鼓响”,下联是“唱歌跳舞多欢畅”,你来出个横批。

  生:??

  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过新年》,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好吗?”

  生:??

  (二)初步感知、学习歌曲的旋律

  1、听歌曲的范唱,整体的感知歌曲的旋律,形成初步印象。

  2、教师演唱歌曲,学生用简单的动作为歌曲伴舞,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

  3、用不同方式为歌曲伴奏(拍手、跺脚、拍桌子),在玩中巩固节奏、学习歌曲。

  (三)接龙演唱、合作学习

  1、采用师生合作接龙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2、突破难点:重点学唱歌曲的第9、10小节和第13、14小节,注意聆听和模唱;

  3、学生自己选择演唱形式,合作演唱歌曲。

  (四)创作、实践、展示

  1、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组活动,歌唱组、打击乐组、舞蹈组、秧歌组;

  要求:

  歌唱组: 可以结合自己过春节的生活体验创编歌词演唱;

  打击乐组:根据歌曲的特点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舞蹈组: 为歌曲编排欢快的舞蹈(重点指导这一小组);

  秧歌组:表演舞龙、 大头娃娃,把社会实践融入课堂。

  2、小组准备结束后,各小组展示,师已参与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在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过得

  快乐吗?老师希望你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能像过春节一样,幸福、快乐。

  (六)课后延伸

  亲手制作精美的新年贺卡送给你的亲人;

  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各门学科都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课改热潮,而我作为一名专职的音乐教师,也积极的投入到课改的实验中,其间我走了许多的弯路,认为音乐课改就是让学生动起来,所以我就设计很多律动、游戏、让学生充分的“动”,课堂气氛极其的活跃,学生们都陶醉到游戏中,而忽略歌曲的旋律,基础音乐知识的渗透,我意识到这样的课改不行,我开始静下心来深刻的反思,音乐课改到底应该改什么,怎样改,经过我后来的音乐教学实践我明白音乐课改应该做到活而不乱、音乐知识与音乐游戏结合、课堂中要能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设计要根据歌曲的特点设计,这样才能做到高效课堂。

  《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在本节课中,我遵循音乐教学理念,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让学生走进音乐,让音乐走进生活。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主”,从课堂氛围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从问题的设置到学习方法的应用,从实践到理论都认真的进行思考,首先营造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首

  先通过图片、音乐、游戏等方法,为学生营造一种欢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正是在这种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其次多种学习方法的灵活应用,这是一群8岁的孩子,“爱玩”是他们的天性,而且歌曲中多次出现“咚咚锵”的节奏,这正是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的最好时机,所以我设计了拍手、跺脚、拍桌子等形式为歌曲伴奏,学生在为歌曲伴奏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并通过这样的形式,歌曲在学生的脑海中以形成旋律走线,为下一步学唱歌曲做铺垫,让学生们玩得开心,但玩中还注意聆听,玩得有规矩,学习于无形,孩子们通过听、拍、唱、奏、舞等方式,学习、感受歌曲,这些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既简单又实用,实现了课堂的高效;再有教学环节安排合理,从导入到结课,共设计了七个环节,情景导入→节奏训练→接龙演唱→打击乐伴奏→创作活动、展示→小结→课后延伸,这七个环节由静到动、由浅入深、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歌曲,课堂气氛活而不乱、既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又体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

  缺点:

  导入时学生观看了过年情景的图片勾起学生对过年时情景的回忆,并让学生结合自己过年时的情景说说自己最开心的事,在进行这一环节时有部分学生能表述自己过年时的情景,而有一部分学生有回忆但不会用语言表述,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学生创作展示环节,舞蹈组的学生时间比较仓促,在编排动作时,不够主动,队形变化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指导,学生发自内心的想跳,但不会编排,以后在这一方面要加强训练。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通过我们的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音乐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好的一部分。

  另附:

  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针对学前班的孩子,凡事依靠父母,生活不也能自理,也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

  让孩子们在即将不如小学的学习生活时,让他们学会一些生活的技能,

  真正的在生活上能自理。

  活动目标

  第一:认知方面,让孩子们基本掌握系鞋带的方法和步骤;

  第二:情感方面,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父母分担,在活动中,能互相帮助,领略团队的力量。

  第三:可以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度。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孩子掌握系鞋带的具体方法,如何去带动孩子的兴趣,主动去尝试系鞋带,加强孩子们的耐心,克服为难情绪。

  活动准备

  《小白兔采蘑菇》的音乐,小白兔头饰一个,大号的红色鞋子一双,闪光纸制作的鞋子数只,鞋带数根。

  活动过程

  1,播放《小白兔采蘑菇》的音乐。老师扮小白兔,穿着红色的大号鞋子(有一只没系好鞋带),摇摇晃晃的给孩子们打招呼,

  (摇晃的动作是为了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

  2,随着故意的摔倒,音乐停止,老师大哭,再次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红色的鞋子上,老师提问,让孩子们去发现问题的所在,

  有孩子发现真正的问题时,抓住这个契机,

  3,提问,如果鞋带没系好,会是什么样子,让孩子们自由的表演,互相模拟滑稽可笑的样子。

  4,引发怎样去系鞋带?

  5,通过儿歌和讲故事的形式,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怎样系鞋带?老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系鞋带(两条小虫子,转山洞,变呀变,

  变成两只兔耳朵,折呀折,绕一绕,弯一弯呀,拉亚啦,拉出蝴蝶飞飞飞!)

  6,分发材料,分组练习,让孩子们反复的练习,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发扬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

  7.展示区,比比看,哪一组的鞋带最漂亮

  活动延伸:可以带领孩子们用手指穿着鞋子进行角色游戏的表演;还可以用废报纸来制作鞋带和鞋子。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在选择材料时,不够新颖,应采取和孩子们一起用废旧报纸制作鞋子,这样他们更能提高兴趣;

  第二,教学活动的思维不够巧妙,具体的细节,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乃至整个活动有些按部就班的感觉;

  第三,在情感方面的引导有些欠缺,未能带动孩子和激发孩子去学会生活自理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背景:

  喜欢小动物似乎是每一位孩子的天性。小朋友对小动物浓厚的兴趣,促使我们开展了以“可爱的小动物”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创造了让幼儿直接感知和体验的机会,使幼儿对动物的情感和了解逐步加深,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在已有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想进一步表现自己对小动物喜爱之情的愿望。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征,并运用各种材料将自己打扮成各种小动物。

  2、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创造和表现,充分展现自我,感受做中玩,玩中乐的愉悦。

  3、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同伴间合作互助,相互交流,体验游戏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通过教室内的环境布置、父母提供的参观条件,幼儿积累了有关常见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材料:广告纸、旧衣服、包装纸、雨披、树枝、吸管、无用的长布、雪碧瓶的盖子、软泡、果冻壳、毛线、一次性杯子、头箍、蛋糕盒、发夹、羊角球、独木桥等;工具:剪刀、透明胶、双面胶、强力胶。

  3、环境:宽敞的活动室。

  4、磁带《快乐的动物园》,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讨论孩子们心目中“可爱的小动物”。

  由于我们在前一阶段进行了相关的主题活动,所以幼儿对小动物的印象极深。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2、引导幼儿回想、讨论各种小动物的特征,试想自己变成什么。

  活动中幼儿纷纷发表意见大胆地畅所欲言。

  如:路路想要变成一只可爱的小山羊;思思想变换成一头小猪;欣欣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惹人喜欢的`小花猫……

  3、幼儿自主选择各种各样材料,装扮自己。

  4、幼儿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教师以合作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制作,为他们出谋划策。

  5、对于同伴的装扮,进行彼此评价、相互欣赏。

  6、布置运动会比赛场地,并介绍游戏规则。

  幼儿分4组比赛,每组从第一位幼儿开始(即坐在羊角球上),高兴地跳起来,手握紧手把向前跳动,穿越“山洞”,走过独木桥,拿到水果后,按原路返回。

  7、幼儿进入游戏,教师作为裁判,指导幼儿游戏。

  8、活动结束,引导幼儿收拾物品回家休息。

  幼儿、教师一起拾的拾、背的背、抬的抬,将活动室场地收拾干净。

  活动反思:

  喜欢小动物是每个处在学龄阶段幼儿的共性,它们可爱、听话、讨人喜欢。而这一活动,正是在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基础上,开展的。原本在设计这一活动时,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大胆创作,试着用各种材料装扮自己。但在实际地操作活动中发现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远远超出了我的设想。

  而我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仅以合作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帮助幼儿,引导幼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动手操作,做中玩、玩中乐,注重了幼儿情感的交流,使整个幼儿真正地达到了教育目的。

中班教案 篇9

  "我要感谢你"

  活动目标:1、运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他人的谢意。2、懂得身边的人曾为自己的成长默默奉献,应该把他们铭记在心。活动准备:挂图第23-24。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老师:三年里,有很多人天天和我们在一起,他们是谁呢?

  老师小结:有的孩子说和自己天天在一起的`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2、老师:那我们要感谢谁呢?为什么?(幼儿观看挂图材料,看一看、说一说他们是谁?为什么要感谢他们。)

  老师小结:小朋友都说要感谢爸爸妈妈,因为他们每天为了让我们生活在开心、快乐、舒适的环境中,辛苦工作,每天早出晚归。而爷爷奶奶年纪那么大了,走路都很辛苦,一不小心就会摔跤,但爷爷奶奶没有因为自己身体不方便的原因,而不来幼儿园接送你们,在家可能还要照顾你们。所以我们要感谢他们。

  二、说说感谢的话。

  1、老师: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教育我们,细心的引导我们改正缺点;保育员阿姨为让我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学本领,帮我们打扫教室,帮我们叠被子;厨房阿姨为我们做香喷喷的饭菜;我们说一句什么感谢的话给他们呢?

  请个别孩子用响亮地声音讲给大家听,老师给予肯定。

  2、启发孩子们分组讨论对老师、保育员阿姨、厨房阿姨说什么感谢的话。

  3、请几名孩子有礼貌的邀请客人来到我们的活动室,鼓励大家热情的向他们道谢。

  老师:孩子们,你们最想对保育员阿姨说什么感谢话?现在我们要邀请保育员阿姨来我们教室做客,谁愿意大胆有礼貌的去邀请?

  老师小结:阿姨谢谢您,您幸苦了,我们爱您。

  4、老师:孩子们,那你们最想对老师说什么感谢话呢?

  老师说祝福或希望的话:老师听到你们真诚的话语,心里特别的感动。那么谢老师希望你们每天开心、健康的成长,与小朋友团结友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家是个乖宝宝,在幼儿园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三、还要感谢谁。

  1、老师:除了这些人,我们还要感谢谁呢?

  老师小结:还有叔叔阿姨、外公外婆、警察叔叔、保健医生、清洁工等。

  2、老师:那当我们遇见他们的时候,你们又会对他们说什么感谢的话呢?

  老师小结:孩子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说一说吧 。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猜测、证实桔瓤数量的过程中,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法。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桔子、果盘、塑料筐、小碗、擦手毛巾、笔、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比较讨论大小桔子的数量。

  1、教师语言导入:今天很冷,小朋友都吃早饭了吗?吃的什么?(请个别幼儿讲述,还可以请旁边的幼儿说刚才同伴说的答案,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2、你能把喜欢吃的东西用动作表示出来吗?(一幼儿做动作,其余孩子来猜,看谁猜的最接近。)

  3、猜猜老师最喜欢吃什么?(幼儿猜测)看看,我最喜欢吃什么呀(出示大小两个桔子)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提示孩子把话说长了,我们就会听的.更清楚)教师小结:原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颜色也不一样。

  4、出示大小两盘桔子小朋友来猜一猜,两盘桔子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

  你猜大桔子有几个?小桔子有几个?(引导孩子用目测的方法进行判断)怎样就知道盘子里究竟有几个桔子了?(数一数)教师带领孩子一边数一边排成一排,然后进行记录(大桔子有X,小桔子有X)。

  5、刚才一个一个数,数了几次(12次)。

  (1)还可以怎么数,就能快一点(两个两个数,2、4、6、8、10、12,带领孩子一起数一数,是不是快一点?)

  (2)还可以怎么数?再快一点?(3、6、9、12、)(3)还有没有更快的呢?(6、1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找到了比一个一个数快的方法,可以两个一数或3个一数,其实还有更多办法,以后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去找一找,你会发现其中更多的奥秘。

  6、刚才我们这个盘子里的大桔子多少个,小桔子呢?看看这两个盘子一样大吗?为什么一样大的盘子,装的桔子数量不一样呢?那我们把它装满,看谁装的多谁装的少(教师演示操作)咦,同样大的盘子为什么大桔子装的少,小桔子装的多呢?(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原来大桔子长的大,占的位置比较多,几个就把盘子装满了,而小桔子长的小占得位置比较少,所以就能多装一些。

  二、猜测记录大小桔子里的瓤数。

  1、你们吃过桔子了吗?桔子里有什么?(肉、汁、籽)2、桔子里面那一片一片的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瓤,你来猜猜大桔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教师用红笔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话说长。)

  3、小桔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教师用红笔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话说长。)

  4、教师:你们猜的好像都是大桔子里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想不想知道答案?那我们怎样来找答案?(剥开来)

  三、验证大小桔子里的瓤数

  1、桔子老师已经洗干净了,小朋友先把小手擦一擦,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桔子剥开来,把桔子皮放在中间的篓子里,保持桌面干净才像中班的哥哥姐姐哦!

  2、幼儿自己动手剥桔子。

  3、剥好的小朋友先数一数,有多少片瓤?你是用什么办法数出来的?

  4、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请你回答我三个问题:

  1、你剥得是大桔子还是小桔子?

  2、有多少片瓤?是怎么数出来的?请你用一句长长的话一起告诉我。

  (1)请若干个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以一片为中心开始数、一片一片数)谁剥大桔子的,有几片瓤?是怎么数的?还有谁的结果和他不一样?你是几片?(教师记录结果)剥小桔子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有几片瓤?怎么数出来的?(记录结果)

  (2)我是怎样数的呢?(教师演示分成两半,先数一半,再数一半)

  (3)我还有一种数桔子的好办法,你们肯定会喜欢。(一片一片吃,边吃边数)

  (4)你们想这样做吗?请小朋友用这个办法再数一次,边吃边数记在心里。

  5、教师:桔子吃完了,刚才我们都猜大桔子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记录结果。

  大桔子最多多少片?

  (12)最少多少片?

  (9)小桔子最多多少片?

  (11)最少多少片?

  (9)那是不是桔子大瓤就多,桔子小瓤就少呀?对了,桔子瓤的多少和桔子大小没有太大关系。如果小朋友还不相信的话,回家后还可以再来试一试,看看我们今天找到的答案对不对。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给与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学活动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综合教案:舞龙_中班综合教案07-08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03-01

小鸡教案中班教案01-21

中班综合教案:数守恒_中班综合教案07-13

中班艺术教案:分清左右_中班艺术教案07-05

中班教案:魔法学校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体育教案:椅子游戏_中班体育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