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4-15 13:36:47 教案 投诉 投稿

【精华】中班音乐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中班音乐教案集合6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熟悉乐曲旋律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乐曲的曲末能随音乐节奏表现“XX X”并创编该节奏型的动作

  活动准备

  课件,水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游戏“音乐火车”

  师:“看看谁来了?”(鸭妈妈来了)“我告诉你们哦,她想开一家水果店,叫鸭妈妈水果店可是进货的时候她碰到了一个难题,她不知道该进些什么水果,她想问问我们小朋友最喜欢什么水果?

  师:“你们都想告诉鸭妈妈是不是啊?那我们开着音乐火车,一个个轮着告诉鸭妈妈,好吗?我来当火车,第一个告诉鸭妈妈,XXX你要跟着我哦!”

  二、基本部分,欣赏“水果恰恰恰”

  1.熟悉旋律,在乐曲末会用拍手来表现XX X的节奏型。

  (1)师:“在你们的帮助下,鸭妈妈的水果店顺利开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水果店里都进了些什么水果?

  (2)师:“一会儿我们来玩个听音乐找水果的游戏,比比谁的眼睛最亮,谁的耳朵最灵。

  (3)师:“我找到了水果了吗?”“你们怎么知道的啊?” “那我高兴时做了什么?” “拍了几下?” “对了,我找到水果把它说在心里,就拍三下手就表示我找到了。

  (4)师:“现在你们都知道在音乐的时候拍手,我们就可以一起来玩听音乐找水果的游戏了,现在找你喜欢的水果,找到了在心里说,听好音乐拍手,不能拍早也不能拍玩哦。

  2. 走楼梯,在乐曲末会用跺脚来表现XX X的节奏型。

  (1)师:“有我们这么多小朋友的捧场,鸭妈妈的水果店 越开越红火啦!一楼不够现在开到二楼,我们一起上二楼看看,好不好?(好)

  师:“这个楼梯很窄的,我们这么多人要怎么走?(慢慢走,不能挤,扶好走……)这个楼梯有台阶的,我们要一阶阶的走。我们现在要请2个小朋友跟我来走走看。

  (2)师:“你们发现我们是怎么走的吗?什么什么才可以上台阶啊?那我们现在来走走看。

  (3)师:“现在你们都会走了吗?那我们现在要上二楼了哦,小耳朵要听好在音乐的什么时候可以上台阶哦!你们准备好吗?出发了!”

  3.二楼进水果,随音乐创编XX X节奏型的水果。

  (1)师:“二楼到啦!看看有些什么水果

  (2)师:“可是还是有很多顾客不知道,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来帮鸭妈妈宣传一下,好吗?(好)那好,一会儿电脑里的`那只小手点到哪个水果,你们就听好音乐,一边拍手一边说出水果的名称。”

  (3)师:“你们这些宣传员真棒。二楼还有这么多空的地方,鸭妈妈还想再进一些水果,你们再来帮她出出主义还可以进一些什么新的水果呐?”

  (4)师:“鸭妈妈要说话了”,(教师模仿鸭妈妈说话、动作)“呷呷呷,我只想在二楼放名字是三个字的水果。”“真的吗?我还没发现那!那才我们看到的(青柠檬、水蜜桃、西红柿、猕猴桃)名字里都是三个字的哦。二楼都只要放名字是三个字的水果,那还可以进些什么呀?(有哪些是3个字的呀?)

  (5)师:“原来有这么多三个字的水果呀,我们快跟着音乐告诉鸭妈妈。”

  4. 开心表现。随音乐创遍XX X节奏型的动作

  (1)师:“鸭妈妈听了你们的话进水果去了,她特地关照我要谢谢你们。能帮上鸭妈妈的忙,你们高兴吗?”“那高兴的时候可以做一些什么好看的动作呢?

  (2)师:“我们来听着音乐做给客人老师看看。”

  (3)师:“我们在来表演一次好不好,看看谁的动作每一次都不一样,而且还很漂亮呢,让客人老师也来帮我看看水谁的动作最漂亮。”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能跟着音乐合拍地跳舞。

  2、尝试自由讨论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并遵守规则。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会找空位跳舞。

  教学重点: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能跟着音乐合拍地跳舞

  教学难点:尝试自由讨论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教学准备:在地上画上巨人的大嘴巴、录音机、磁带、已学会歌曲。

  教学过程:

  (一)以“今天我们来当跳跳糖一起来跳舞”引出课题。

  (二)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并合拍地跳。

  1、复习歌曲《会跳舞的跳跳糖》把跳跳糖快乐的样子唱出来。

  2、你这颗跳跳糖会怎么跳舞呀?(启发幼儿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有脚的动作,再加上手的动作)

  3、听着音乐一起来跳舞,可以自由做各种手和脚跳舞的动作。指导小朋友听着音乐的节拍,一拍一下地跳。门—3遍人

  (三)自由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听歌曲后尾奏一句,自由想象,跳跳糖怎么了?

  2、看,地上有一张巨人的大嘴巴,跳跳糖到巨人的嘴里去跳舞一定很有趣。今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想一想

  ①跳跳糖什么时候跳到巨人的`嘴里去好呢?

  ②把刚才尾奏的音乐也加到游戏里去,可以怎么玩呢?(鼓励小朋友自由想出不同的玩法和规则)

  3、根据小朋友自己讨论创编的游戏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尝试用不同的玩 法和规则游戏,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体验自由创编游戏的快乐。)

  1=F 4/4

  3 2 1 — ︱ 3 2 1 — ︱ 1 1 1 1 ︱2 2 2 2 ︱

  跳 跳 糖 , 跳 跳 糖, 又 香 又 甜 又 香 又 甜

  3 2 1 — ‖

  跳 跳 糖。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春天是春雨绵绵的季节,而孩子们也异常喜爱雨天。对雨兴趣昂然、情有独钟。歌曲《春雨沙沙》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春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尝试用不同的力度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大胆运用肢体表演春雨,感受春雨悄悄下的意境和种子发芽的喜悦。

  3、学会正确的演唱姿势,会用自然声音唱歌,集体能够一起开始,一起结束。

  活动重点:

  学习用不同力度来表现歌曲中的不同形象。

  活动难点:

  学唱歌曲并能唱准强弱的唱法。

  活动准备:

  1、歌曲《春雨沙沙》、图谱、春雨和种子的课件。

  2、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节奏练习:《摘果子》

  2、复习歌曲《袋鼠》

  要求:唱出袋鼠的活泼可爱,前两句活泼跳跃、后两句连贯优美。

  过渡语:袋鼠妈妈和乖乖正玩得高兴呢,突然怎么样了呀?

  二、学习歌曲《春雨沙沙》

  (一)、看图引出主题

  过渡语:春天来了,天空下起了小雨、春雨落在泥土里,和谁在说话?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欣赏歌曲

  1、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安静聆听,培养幼儿良好欣赏音乐的习惯。

  过渡语:你们听到谁在说话呀?在说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遍吧。

  2、教师清唱歌曲。边唱边做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内容唱出来)

  过渡语:小朋友们都听的很仔细,那老师再来考考你们,

  提问:春雨是怎么样唱歌的?种子又是怎么样唱歌的?听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因为春雨落下来是轻轻地、柔柔的,所以在唱歌时要轻轻的、柔柔的;而种子听到春雨在叫他,他就很着急的想出来,所以种子说话时要活泼的稍微响一点。

  3、幼儿跟着旋律看图谱学唱歌曲。(可以边唱边做动作)

  4、用不同的力度来演唱歌曲。

  刚才老师说春雨和种子唱歌是不一样的,那我们唱的时候也要唱不一样。(引导幼儿看着图谱再次学唱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听听、唱唱、玩玩中感受附点节奏,并初步学唱歌曲《小鸭嘎嘎》。

  2.尝试用分组形式进行歌唱,体验和朋友共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分组标志、吉他;

  2.ppt课件、《小鸭嘎嘎》音乐

  活动过程:

  一、水中游来小鸭子

  欣赏媒体、引发兴趣今天我请来的是一位喜欢水的.朋友,它是谁?

  二、小小鸭子呷呷叫

  1.完整感受、摘句练唱---重点:引导幼儿听辨附点节奏。

  你们喜欢小黄鸭吗?为什么?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吗?请你来听一听。

  请你们来做我的小黄鸭,和我一起来做游戏吧。(感受附点)听一听,找一找,这两种叫声中哪一种是我的小黄鸭的?(摘句练唱)

  2.添加象声词---重点:引导幼儿在句尾添加象声词。

  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领?

  能不能加上有趣的声音?

  教师小结:原来在歌曲中加上一些象声词,歌曲会变得很特别。

  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三、小鸭嘎嘎合唱队

  1.齐唱练习许多小黄鸭都来了,来了几只?

  我们也来参加合唱队吧!

  2.分组游戏---重点:师生一同寻找接唱的简单要领。

  有什么办法让小黄鸭分成三组来唱歌?

  我们也去和他们一起分组歌唱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诙谐的特点

  2、愿意根据歌词的内容表达表现双层汽车开来的欢乐情趣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诙谐的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歌词的内容表达表现双层汽车开来的欢乐情趣

  教学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对双层汽车有一定的了解,幼儿有赶车的经验

  物质准备:图文并茂的人物、双层汽车图片、音乐、歌曲录音带、创设汽车站场景

  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摆成半圆形,以利于幼儿进行表现。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育理论依据(设计思路):

  1、来源于主题。《双层汽车开来了》是主题《我在马路边》的一次音乐活动,通过交流收集汽车资料的过程中,幼儿对身边各种车辆有了进一步的探索与了解,虽然我们的孩子生活在郊区农村,没有双层汽车,在交流中,幼儿却对双层汽车很感兴趣,幼儿对双层汽车的造型、功能交流的相当热烈,有的说“汽车里面有楼梯的,跟其他的车是不一样的,能乘很多的客人,我乘过双层汽车”这位孩子自豪的介绍给全班小朋友听,有的说“双层汽车有两层的,可是,只有一个驾驶员”还有的说“我们春游的时候看见过双层汽车的,汽车很高”小朋友对双层汽车的讨论相当的热烈,所以,选择《双层汽车开来了》是主题下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2、来源于《指南》的引导。《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提出“要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双层汽车开来了》是一首生动活泼、欢快诙谐的.歌曲,歌词生动形象。好表现、爱模仿是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所以想通过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诙谐的特点,引导大胆夸张的表现歌曲中的不同人物的特征。

  3、来源于本班孩子的发展需要。我班孩子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幼儿处在一个模仿力很强,对刺激很敏感的时期,可是,在一些表达表现的活动中,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还不是那么有自信,动作表演较单一,所以想通过本次音乐活动,增强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增强孩子们的自信,使孩子们获得情感的愉悦与交流,大胆尝试用声音和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给幼儿原有基础有一定的挑战。

  教学过程:

  一、兴趣激发

  1、师:“去看看,汽车站开来了一辆新车,是辆什么车?引导幼儿听一听,说一说 (这辆车子有六个轮子、两层楼,车厢里面有楼梯)什么车?幼、、、

  2、“对了,双层汽车开来了,(转动展板)你们看到了双层汽车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今天还有一些人也在赶过来看双层汽车,他们是谁?(出示歌曲中的图片:爷爷,奶奶,姐姐,弟弟),他们看双层汽车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音乐!

  二、欣赏感受

  1、欣赏旋律

  (1)提问:老爷爷、老奶奶、姐姐、弟弟他们赶车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听出来了?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2):这段音乐听上去很欢快的、感觉跳跳的,说明他们看双层汽车的心情是很快乐的。

  2、欣赏歌曲

  师:“谢老师把他们很快乐的赶双层汽车这件事编成了一首歌,叫《双层汽车开来了》我们一起来听听!”

  (1)幼儿欣赏第一遍 提问:“歌曲中听到他们在赶什么车?他们是怎么赶车的?是走的还是跑得?”

  (2)幼儿再次欣赏 提问:“听听他们赶车时跑的样子是怎样的?”(根据幼儿的回应贴上相应的图片)

  §他们在赶双层汽车时,老爷爷高兴的胡子怎么样了?《贴上胡子翘》

  §奶奶看到双层汽车怎么样的?《贴上笑哈哈嘴巴》

  §姐姐看到双层汽车跑的时候像什么?(飞鸟)

  §弟弟跑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情况?(摔倒了)

  (3)幼儿欣赏第三遍 提问:“他们为什么要跑呢?歌曲里面是怎么说的?这次我们要边看图片边听歌曲”

  3、学唱歌曲

  (1)师:“呀,他们赶双层汽车真快乐,那我们也来唱一唱,把他们赶双层汽车快乐的样子唱出来”集体唱一遍

  (2)表扬个别幼儿唱歌时没有叫喊,用自然声唱的,教师提出唱歌时的要求:坐姿端正,口型上下打开,声音欢快的、跳跳的, 集体再次演唱(视幼儿的现场情况定遍数)

  三、表达表现

  师:“双层汽车开来了这首歌你们唱得真好,今天还要来学学他们赶双层汽车跑的样子”

  1、 观察老爷爷:刚刚我听到爷爷跑胡子翘,爷爷跑的时候胡子向上翘的是怎么样的呢?谁来学学老爷爷的胡子翘的样子?动作捕捉:跑的时候怎么让胡子翘起来呢?

  2、观察图片老奶奶:“老奶奶跑过来看双层汽车是怎么样的”? 哈哈笑的动作怎么表演出来? 动作捕捉:老奶奶年纪大了,怎么跑?哈哈笑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3、观察图片姐姐:“姐姐跑过来看双层汽车是怎样的?”小鸟是怎么飞的? 动作捕捉:比比哪只小鸟飞的时候翅膀很轻巧。

  4、观察图片弟弟:“弟弟怎么啦?”弟弟摔倒的样子怎么表现? 动作捕捉:比比谁学弟弟摔倒的动作最合适,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表演的时候手、膝盖不能碰地。

  5、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动作,能根据歌词表演出角色的不同的动作。教师及时鼓励并捕捉幼儿的独特创作,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表现。

  教学评析:

  1、从使用的教学方法来看,教学方法使用得当。教学方法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活动中直观的教学方法较适合本次的音乐活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形象的图片能较好的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和表达表现歌曲,为完成目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借助这些图片让幼儿更直观的感受到歌曲的活泼、欢快、诙谐的特点,所以,方法得当,目标的达成度也就好。

  2、从整个活动的现场来分析,较好的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教师始终将幼儿推在活动的前面,比如,幼儿在模仿歌曲中人物跑的动作时,通过图片的暗示和教师语言的引导,激发幼儿主动尝试,引导幼儿自主大胆的用动作表现,教师及时捕捉个别幼儿的创新与优美动作,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体现的较好,所以幼儿的兴趣始终是很高,也增强了孩子们表演的自信心。

  3、从环节的设计上来分析,较好的体现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近。开始部分是兴趣的激发,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源自幼儿的前期经验,是幼儿对双层汽车的认知再现与经验的提升,双层汽车是幼儿感兴趣的汽车,幼儿容易产生共鸣,所以幼儿快乐的情感容易激发出来,同时为下一环节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今天还有一些人也在赶过来看双层汽车他们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听旋律倾听歌曲,并借助图片熟悉歌词感受歌曲的欢快诙谐,最后到表达表现歌曲,将歌曲中一些诙谐的动作引导幼儿大胆的表现出来。整个环节,幼儿从听听、说说、唱唱、跳跳的过程中进行,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体现层层递近。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目标

  l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l 能根据歌词内容与同伴共同创编表演动作。l 体验律动的`快乐。

  准备

  l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熟悉歌曲旋律。l 学会用“啦”字哼唱。l 音乐磁带。

  过程

  l 教师变魔术,让幼儿理解歌词。

  ——看教师用瓷泥变出盘子和碗,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是什么?变成了什么?”

  ——边看教师制作一边听教师清唱歌曲。

  l 学唱歌曲。

  ——用“啦”字跟琴声哼唱。

  ——自己尝试将歌词添入旋律中唱出来。

  ——学唱2~3遍,用活泼的歌声唱出来。

  l 创编泥宝宝变成小碗和盘子的动作.

  ——逐句创编:模仿泥宝宝,大家围个圆圈一会儿变小,一会儿变大。

  ——重点创编:“变出小碗来,变出盘子来”的动作。如:所有幼儿围个圆圈将手举起表示大碗,蹲下表示盘子,

  ——完整地表演两遍。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5-26

中班音乐奥尔夫音乐教案06-21

中班音乐买菜教案06-22

中班音乐动物教案03-11

中班音乐《买菜》教案06-18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06-24

中班音乐教案春天12-04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2-22

中班音乐教案:苹果01-11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