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4-09 11:50:24 教案 投诉 投稿

关于中班教案锦集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中班教案锦集七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爱护小动物。

  教学准备:

  蚂蚁图片、资料、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看看这是谁呀?(蚂蚁)

  请你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1、幼儿回答。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蚂蚁的外形特点。

  提问: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

  哪三部分?(头、胸、腹)

  蚂蚁头上长得是什么?(一对触角、眼睛、嘴巴)

  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请幼儿点数)

  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蚂蚁?(棕色、黑色、白色、红色)

  3、小结:原来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上长着六条腿,蚂蚁还有不同颜色。

  二、通过观看图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1、蚂蚁的食性。

  你知道蚂蚁喜欢吃什么吗?(只要能吃的它都要吃)

  2、触角的作用。

  你知道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吗?(教师讲解)

  3、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蚂蚁喜欢在外面找东西吃,走了好远好远,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家呢?

  小结:哦!蚂蚁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家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都会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自己的家有多远它们都能随着气味找到自己的家。

  4、蚂蚁的家

  刚才我们知道了蚂蚁能闻着气味回到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的.家。

  5.蚂蚁的分工。

  蚂蚁的家真大呀!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有谁吗?它们分别是

  蚁后:负责产卵雌蚁:具有圣旨能力雄蚁:男性

  工蚁:照顾蚂蚁,找食物兵蚁:保护蚁后的安全。幼虫:没有长大的蚂蚁。

  4、蚂蚁的作用

  小朋友知道了蚂蚁大大的家族,那你知道蚂蚁的用处吗?

  1.)药用,可以治病

  2)预报天气,下雨时蚂蚁常搬家到高处

  3)清理环境:搬走我们丢弃的食物、碎渣、昆虫尸体等。

  4)可以松土:让花草树木更容易扎根生长。

  5)保护蚂蚁。

  蚂蚁的作用很大,我们人类能不能伤害它们?我们要怎么做呢?

  三、活动延伸

  通过观察,小朋友知道了蚂蚁分为几个部分?

  头上长了什么?

  有几条腿?长在哪里?

  请小朋友用你观察到的,给蚂蚁画上触角、和腿。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萌发孩子积极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重点)

  2、引导幼儿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纸杯功用。(难点)

  【活动准备】

  1、三个大水盆装满水,纸、笔若干。每组一个一次性纸杯装上水。

  2、幼儿每人事先折好一个小船。

  【活动过程】

  (一)玩纸船。“请小朋友看看教室里有什么?”(水盆,水盆里有水)“你们想玩吗?想想你要怎么玩。”幼儿讨论后自由选择地方玩。提问:

  A你是怎么玩纸船的'?

  B你的纸船怎么了?

  C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蜡不喝水,蜡涂在纸上就好像给纸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护纸的。

  (二)折纸杯。教师出示一个纸折的杯子,让幼儿观察。

  提问:

  A你觉得这个纸杯能装水吗?

  B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杯不漏水。

  幼儿自由讨论后进行操作。小结:蜡涂的厚薄均匀与否会影响效果,涂的厚均匀的不会漏水反之就要漏水。

  (三)发现纸杯的秘密。教师出示另一种一次性纸杯,让幼儿比较发现他们的不同,然后揭晓纸杯的秘密。

  (四)延伸。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请小朋友回去再找找,我们下次再来做实验。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

  2、初步学习儿歌并认读字宝宝:陌生,理。

  3、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轻信陌生人的话。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字宝宝,难点学习儿歌《我不认识你》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大范例,字卡,故事中人物,包裹,火车票,音乐《火车》及小鸟叫声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小动物走路》进场

  出示故事中的主人翁小红帽与小朋友打招呼。

  2、 教师;今天有一位小客人要来我们小朋友玩,小朋友们猜猜是谁?我们向小客人问声好。

  3、 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小红帽去看望住在……

  教师小结:小红帽有没有要陌生人的东西,有没有跟陌生人走,有没有轻信陌生人?

  教师:如果是你们遇到陌生人给你们东西要带你们走,你们怎么办?

  4,、儿歌教学

  教师:小红帽把这个故事编成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欣赏儿歌1次;手指字,眼睛看书,耳朵听,不出声。

  跟读儿歌2次;手指字,眼睛看书,耳朵听,嘴巴轻声跟读。

  5.、字宝宝教学

  教师;今天小红帽给小朋友们送来了一份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礼物。(教师出示包裹)打开包裹拿出字宝宝教师教读后让幼儿认读。

  6、字宝宝找好朋友

  教师;现在让我们开着小火车去找找这首儿歌里面有没有我们字宝宝的好朋友。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找到字宝宝的好朋友了吗?它叫什么名字啊?

  幼儿:陌生 理

  7.、游戏;开火车

  教师:小红帽觉得觉得我们班小朋友很乖都没有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于是她想请小朋友玩坐火车的游戏。在玩游戏的前提要求拿到车票的小朋友要读出车票上的字宝宝才可以坐上火车哦。

  8、活动结束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坐了小火车开心吗?还想不想坐火车啊?

  教师;好!那现在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出去到更远的地方去。

  9、活动延伸;幼儿自由选择区域活动(绘画火车,玩具火车,积木拼搭火车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轻信陌生人的话。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小木偶剧场,送包裹及开火车等游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字宝宝,提高幼儿识字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讲述故事中能合理利用小鸟叫声的背景音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如果在开火车环节教师能提高自我的感染力教学效果会更好!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初步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用序数词准确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学具人手一份,固体胶、水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动物排第几。

  出示课件第一幅,请幼儿观察排成横排的动物。

  “今天小动物们要到草地上来参加运动会,看看谁第一个到?第二个是谁?某某动物是第几个到的呀?……”

  让幼儿说说动物排的位置,尝试用序数词来表述。

  二、动物运动会。

  1、出示课件第二幅,确定小动物在跑道上的位置。

  “跑步比赛马上要开始了,看看小动物们现在在哪个跑道上?”(让幼儿说说××动物在第几个跑道上)

  2、猜猜谁会得第一。

  “小朋友,你门认为谁会在跑步比赛中得第一名呢?”让幼儿说说。

  3、点击课件第三幅,进行跑步比赛,再让幼儿说说动物跑步比赛的名次。

  “到底谁会得第一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的过程,好吗?”表扬猜对的`幼儿。

  三、动物回家。

  “比赛结束了,小动物们该回家了,但他们实在使太累了,想请小朋友门送他们回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东门的家主宰什么地方呀?”

  出示课件第四幅,让幼儿初步意识从上往下的箭头代表层数,从左往右的箭头代表间数,让幼儿一起来看看、数数楼房有几层,几间。

  四、操作活动。

  “请小朋友帮助这些小动物,把它们送回家好吗?”

  分组操作:

  第一、二组:房子操作纸,尝试记录××动物住第几层第几间。

  第三、四组:看记录把动物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把小动物送回家。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看舞蹈动作,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型;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花狸虎》伴奏。

  2、引导幼儿在乐曲念白处创编不同的节奏型,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3、激发幼儿充分享受参与音乐创编过程带来的乐趣,同伴间学会合作与交流。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碰铃、圆舞板、铃鼓。

  2、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有一只可爱的花狸虎要出去找朋友玩,请小朋友边看老师的舞蹈边想一想它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

  1、老师表演舞蹈,幼儿欣赏。

  提问:花狸虎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

  2、舞蹈结束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想。

  通过讨论幼儿明确了花狸虎找朋友的过程(走——跑——找到朋友快乐的欢呼——好朋友一起出去玩),同时幼儿了解了乐曲的基本节奏型。

  3、逐步出示图谱,带领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二、观看图谱,引导幼儿创编声势讨论配器。

  师:我们用舞蹈的形式表现了音乐,现在请小朋友再帮老师设计一套声势动作。

  1、出示图谱,自由创编声势动作。

  师生讨论结果:走——拍腿,跑——拍肩,欢呼——跺脚,好朋友一起走——拍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老师的.指挥,我们分组做一下声势动作。

  2、看老师指挥,分组做声势动作。

  师:小乐器看到我们玩的这么高兴,它们也等不急了。你们快点想一想小乐器怎样来演奏?

  3、教师出示乐器,集体讨论乐器的配置方案。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编,给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

  师:现在请小朋友拿起小乐器,看老师指挥演奏一遍。

  4、演奏阶段。

  (1)看教师指挥,幼儿用小乐器分组进行演奏。

  练习时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倾听,相互配合。对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解决,注重培养幼儿以强带弱互帮互助的学习品德。

  师:我们用最漂亮的表情,最好听的乐声再来演奏一遍。

  (2)教师指挥幼儿进行多声部乐器合奏练习。

  师:小朋友,当我们在念“哼哪一支 哼哪| 哈那一支 哈”,表示快乐欢呼声的地方还可以怎样敲?

  (3)引导幼儿在念白处创编不同的节奏型。

  幼儿讨论,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新创编的节奏型。

  师:你们最喜欢哪一种节奏呢?我们听音乐演奏一遍。

  (4)师生根据新创编的节奏型,进行演奏。

  师:这次我们交换乐器,再换一种新的节奏来演奏。

  (5)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师:有没有小朋友想当一当神气的小指挥呢?

  (6)孩子当指挥演奏一遍。

  (7)学演奏家站起来演奏一遍。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花狸虎和它的好朋友在小朋友们好听的乐声中玩的更高兴了,花狸虎想请小朋友和它一起出去玩,你们接受它的邀请吗?(接受)好,我们一起出发吧。(听音乐做动作下场)

  四、活动反思

  本堂课打破了打击乐以单纯的奏乐活动为目的的课堂模式,把舞蹈的形式加入其中,让孩子们在课堂中能够动静交替,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图谱的设计使用,让孩子们有了具体的感知对象,使原本抽象的乐曲,具有了形象化的特点。依据图谱设计声势动作和配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关系融洽,展现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缺点方面,安排的内容有点多,一节课上起来有点仓促,可以适当分解内容,减轻幼儿课堂压力。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体现“教学游戏化的”教育理念。整堂课充分调动幼儿多方感官,幼儿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中体验音乐,交流互动。我想,好的音乐课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玩轮胎锻炼幼儿四肢力量及动作协调能力。

  2、让幼儿在玩轮胎的`过程中积极动脑想出各种玩法,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及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幼儿是否能通过合作一起完成游戏,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多种玩法,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发展动作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若干轮胎、场地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二、请幼儿尝试搬运轮胎。

  1、幼儿自由探索搬运轮胎的多种方法。

  教: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玩轮胎,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帮我把轮胎抬到活动场地上来。(幼儿自由探索,搬运轮胎)

  2、从中尝试寻找最省力的搬运方法。

  教:谁能告诉我你搬运最省力的方法是哪一种?(请部分幼儿示范)

  三、幼儿分组自由玩轮胎,引导幼儿积极动脑想出各种玩法。

  教:小朋友们,有这么多好玩的轮胎,你们想怎样玩?(幼儿分组自由玩轮胎)

  四、玩游戏

  (游戏一):滚轮胎比赛

  1、介绍游戏规则

  2、分组比赛

  3、教师点评

  (游戏二):俩人一组搬运轮胎

  1、介绍游戏规则

  2、分组比赛

  3、教师点评

  (游戏三):小白兔跳轮胎

  1、介绍游戏玩法

  2、师幼共同游戏

  3、教师点评

  五、放松活动,活动结束。

中班教案 篇7

  蜗牛,是一种很常见的小动物,《变色蜗牛》教案是根据画面上实物及蜗牛的颜色,猜测想象故事情节。让孩子关注画面中“第X天”的提示,大概讲述故事内容。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2、能关注画面中“第×天”的数字,并初步学习根据“第×天”的提示翻阅图书。

  3、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述,并在讲述过程中充分享受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1、能根据画面上实物及蜗牛的'颜色,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

  1、能关注画面中“第X天”的提示,大概讲述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变色的蜗牛》图书。

  2、白色蜗牛一只。

  3、各色蜗牛各一张。

  4、树叶、桔子、喇叭花等图片。

  5、ppt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蜗牛图片,导入活动。

  1、出示彩色蜗牛图片。

  教师:窸窣、窸窣、窸窣;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是谁来了?

  2、引导幼儿边学边说。

  教师:窸窣、窸窣、窸窣;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的爬来了。

  二、引导幼儿根据实物图片提示,猜测小蜗牛颜色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彩色小蜗牛。

  教师:这只小蜗牛每天要吃许多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吃了东西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3、出示大图书《变色的蜗牛》。

  3、引导幼儿观察大图书,并根据图书画面进行简单回忆,了解图书内容。

  教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小蜗牛是吃些什么东西?它又变成了什么颜色?

  4、教师翻阅图书,并提醒幼儿故事情节。

  三、播放 ppt 幻灯片,巩固幼儿对故事的记忆。

  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小蜗牛一样神奇,变出漂亮的颜色?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小蜗牛是怎么变的?

  四、活动延伸

  教师:小蜗牛每天吃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可开心了。如果让你给小蜗牛的宝宝送好吃的东西,你会送什么给它吃?它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学活动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综合教案:舞龙_中班综合教案07-08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03-01

小鸡教案中班教案01-21

中班综合教案:神奇的号码 _中班综合教案07-08

中班综合教案:春天的朋友_中班综合教案07-08

中班教案:魔法学校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体育教案:椅子游戏_中班体育教案07-07

Copyright©2013-2024duanmeiwen.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