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教案

时间:2023-04-08 09:35:44 教案 投诉 投稿

关于《乌鸦喝水》教案模板合集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乌鸦喝水》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乌鸦喝水》教案模板合集6篇

《乌鸦喝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学会认读15个生字词,会写“找”字。

  2.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精神,体会动手动脑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学会认读15个生字词,会写“找”字。

  2.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让学生知道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录像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在一个炎热干旱的夏天,有一只小乌鸦飞来飞去,他渴极了,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水喝,小乌鸦急得都快要哭了,他想喊妈妈,也想喊爸爸,后来他想,还是自己想办法吧。他找啊找啊,终于发现一个瓶子里还有点水,他高兴极了,他真想一口气把水喝下,可是瓶子太高,瓶口又小,乌鸦的嘴够不着,怎么办呢?他想啊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喝着水了,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板书:乌鸦喝水(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不但要熟读课文,还要会认读15个生字词,同学们之间要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你们有信心吗?

  二、新授课

  (一)读课文

  1.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听清课文中每个字的读音。

  2.自己小声的读一遍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拿起铅笔,用圈儿圈起来。

  3.老师带学生读一遍课文,老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注意听清圈圈儿字的读音。

  4.自己再大声的读一读课文,看看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如果有问问同桌。

  5.出示“衔”字,找小老师教认,并解释“衔起来”的含义。

  6.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读一读圈圈的字,如果都认识了,就把圈儿擦掉,还有不认识的',问问你的同桌或举手问问老师。

  7.同桌的小朋友看着插图互相说一说,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看谁说得好,然后请学生到前面来表演。

  8.表演课文内容。(质疑:为什么石子放进水里水就慢慢升高了呢?)

  (二)认生字:

  1.课件出示课文(请看大屏幕,变红的字或词齐读两遍)

  2.做游戏:“说悄悄话”.

  3.反馈认字情况。同桌两个人都不认识的,问问老师。

  4.脱离课文识词。

  5.游戏:抢读词语。

  6.游戏“听音乐传字卡,看看哪组得红花”。

  (三)课间休息:《劳动最光荣》,跟着音乐一起唱,边唱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做。

  (四)学字

  1.拿出生字卡片,边摆边读,不会的问一问同桌。

  2.做举字卡的游戏,看谁举得最快。

  3.学写字。

  (1)出示“找”字,组词。

  (2)师:认识一个新的笔画:斜钩,跟老师写一遍。

  (3)师说一说字的结构:左右结构。

  (4)师板演,边写边说,注意:斜钩的写法。

  (5)书写练习。

  (6)在田格纸上写一“找”字。

  4.游戏:摘字卡

  把准备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每个小鸟图片的后面都有一个字,如果读对了后面的字,这只可爱的小鸟就和这位学生做朋友。

  在读卡片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好办法区分“喝、渴”。(板书:口渴,喝水)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让学生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乌鸦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后,妈妈会怎么说?

  (六)延伸

  乌鸦还有别的办法喝到水吗?让学生回去以后动脑筋想一想,动手试一试,下节课和班里的小朋友们交流。

《乌鸦喝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课前准备:

  实验用的器具、玩具“乌鸦”或图片等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

  1、(出示玩具“乌鸦”)看,谁认识这只鸟?

  (出示生词“乌鸦”)谁认识这个词?

  教学“乌鸦”

  2、谁能很有礼貌地跟乌鸦朋友打声招呼?

  3、揭题《乌鸦喝水》,教学“喝”。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

  二、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想办法解决;

  读通句子,感觉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读,互相取长补短。

  3、指明逐节朗读。

  师:你想对朗读的同学提一点什么建议?

  师:朗读的同学,你们能接受他们的建议吗?

  师: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们朗读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能超过他们?

  4、随机指导读准“着”、“喝”、“渴”、“渐”的字音。

  5、选用自己拿手的方式再读课文,结合插图,想想刚才同学们向乌鸦提的`问题,你哪些已经读懂了?或标出还不能读懂的地方。

  三、解疑、识字、读文、感悟

  1、继续质疑。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想请教大家吗?

  2、解疑。

  你已经读懂了哪些问题?是从课文的哪一处领悟到的?

  快帮乌鸦来告诉大家。

  3、随机解决重要的知识点。

  1)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乌鸦特别想喝水?

  理解“到处”------表演、体会(会怎么想、怎么说)------指导朗读第一句。

  教学“渴”

  2)联系上下文,理解“喝不到水”的原因。

  指导朗读“怎么办”。

  3)实验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同时理解词语“渐渐”。

  指导完成读读说说。

  指导朗读,特别是“一个一个”、“渐渐”及喝到水时的心情。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也可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

  2、.总结全文,谁能用三句话讲讲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两句话呢?一句话呢?

  3、你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它。

  五、指导背诵。

  六、课本剧表演。

  七、巩固生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形式要多样,要生动活泼,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选卡片填空。

  八、指导书写。

  九、扩展活动

  1、除了小石子,还能用什么也能使瓶子里的水升高?回家试一试,验证一下。

  2、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水不多口又小----------喝不着

  放石子----------喝着了

《乌鸦喝水》教案 篇3

  【课时要求】

  1、讲读2──4小节,使学生知道乌鸦用什么办法喝到水,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2、理解“到处、又、很、也、怎么办、一个一个”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用“看见”一词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2、它是怎么喝到水的?

  【教具】

  1、多媒体

  2、瓶子及石子若干

  3、录音机

  【教学形式】

  分组教学实验法讨论法五官体验法尝试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词语: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9课(指着板书)(齐读)乌鸦喝水的词语,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请小朋友来读词语。

  出示词:乌鸦、口渴、喝水、找水、怎么办、瓶子

  数一数:瓶的第9笔是什么?(乙)

  出示:“喝、渴”一起读。

  你怎么来记住“喝”和“渴”?

  (“喝”要用口来喝,所以是“口”字旁;“渴”要喝水,因为嘴巴干了,所以是“氵”三点水。)

  2、请把书翻到第84页,我们来做课后第2题“读读说说”,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

  自己做。

  交流:谁愿意来说第1句?第2句?第3句?(指名)

  都对了吗?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把这三句句子读一遍。

  (齐读3句句子)

  二、新授:

  1、过渡:通过第1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指着板书)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到底找到水了吗?老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听边想想。

  播放多媒体录象及录音。

  问:乌鸦找到水了吗?(齐答)喝到水了吗?(齐答)

  我们来读读课文。(自己读)找一找哪节写了乌鸦找到水,可是喝不到水。开始。

  你找得最快,请你来说,是哪一节?(第2节)

  2、学习第2节。

  真聪明,找对了。现在请小朋友仔细地读读第2节,你是从哪句话里知道乌鸦找到了水?开始。

  轻声读──交流

  谁来说?把句子读一读。(指名读句子)

  对了,乌鸦看见了一个什么?(齐答)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怎么样?

  愿意把第1句读给孙老师听的.小朋友一起来读第1句话。

  用“看见”说话。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那么你看见了什么?(指名每一组4──6号的小朋友说。)

  你看见了××,××怎么样?(指名1──3号说)谁也愿意向他学习说一说。

  课文里的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它可高兴了,可是(出示多媒体图象)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它喝不着。(学习第2句)

  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在3号组长的带领下读读第2句句子,并讨论一下,找找词儿说说乌鸦怎么会喝不着水的?开始。

  小组自学──讨论

  交流:老师这里有四个瓶子,找找哪个是乌鸦找的瓶子?(因为,模拟多媒体点出高、小、不多。)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在你们桌子上的瓶子和乌鸦,是不是因为这样而喝不到水?小组观察,请哪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来说说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指名2人)

  如果瓶子怎么样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说说看。

  Δ 如果瓶子不高,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里边的水多,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可是,现在(出示多媒体图)(指名说)(瓶子……、瓶口……、里边的水……,它喝不着。)乌鸦遇到的困难可真(多),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读一读。(指名每组派1个代表来读。2对)大家一起来试试,读读第2句。(齐读)(看图)

  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乌鸦喝不着,它心情怎么样?(很着急)对呀,可着急了,请小朋友自由找伙伴把第3句读一读,读出乌鸦很着急。

  自由找伙伴

  指名2对

  齐读

  现在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第2节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3、学习第3节和第4节。

  是呀,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替小乌鸦出个主意?怎样才能让乌鸦喝到水?(指名说,边说边出示方法)大家想的办法真多,我们的小乌鸦也想出了办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多媒体,师读课文第3、4节。

  老师这里有道填空题,请小朋友在3号小组长的带领下读读课文第3、4节。想想乌鸦的办法是什么,怎么填?

  出示:“乌鸦看见( ),于是,它把( )”

  小组自学。

  哪个小组愿意来读一读读读课文第3、4节?

  请一组派代表来说──说。

  点出:“一个一个地”,乌鸦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地衔石子?在你们的桌子上有2个瓶子和一些小石子,请你们在1号组长的带领下,动手试一试乌鸦的办法,边做边观察边想。

  乌鸦一个一个地把小石子衔来放到瓶子里,会怎么样呢?(水会慢慢升高)

  乌鸦喝到水了吗?

  动手做——交流

  小结:是呀,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心里怎么样?(很高兴)

  请小朋友和孙老师来合作读课文第3、4节。

  师生合作读(注意一个一个地、慢慢地,读得又轻又慢)──学生连起来一起读课文第3、4节。

  刚才你们也为乌鸦出了许多主意,我们来比一比,谁的主意更好?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乌鸦的办法很省力,还能喝到瓶子里全部的水。所以,你觉得这只乌鸦怎么样?

  三、总结全文:

  1、是呀,这是一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小乌鸦。让我们重温一下乌鸦聪明的办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全文

  3、总结:这是一只爱动脑筋、聪明的小乌鸦,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我们也要向这只乌鸦学习,遇到困难多动脑筋,解决困难,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乌鸦喝水》教案 篇4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做任何事情,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获得成功。课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所配图画,色彩鲜明,生动形象

  1.图画作者采用写意画法,把难看的乌鸦描绘成头大目明的样子,以突出乌鸦聪明可爱的形象,使学生看到图画就喜欢阅读课文。也为学生理解课文描写乌鸦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作了形象的揭示。

  2.所配彩图把文章的线索勾画得非常清晰。乌鸦喝不到水(水少瓶口小),乌鸦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往瓶子里放石子),水位上升。乌鸦喝到水了。三幅图画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二、故事简单,含义深刻

  这篇文章是利用一个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道理。乌鸦喝水时遇到困难,作者赋予它以人的思维:瓶里水少,瓶口又小,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水位的高底是可以改变的。于是乌鸦在瓶中放石子使水位升高。通过这个故事使读者受到启迪,悟出道理:“只要开初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

  三、语言简洁,结构严谨

  文章开始作者用“到处”说明小乌鸦口渴的程度及找水的焦急心情;第二段用“看见”、“可是”说明喝不到水的原因;第三段重复使用“看见”,说明小乌鸦善于观察,交代解决问题的依据;第四段用“放”、“渐渐”印证“办法”可行。

  教学本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从图入手,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按图的顺序提出问题:

  图上画的是谁?它想做什么?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

  乌鸦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乌鸦怎样喝到了水?让学生初步了解“乌鸦找到水但喝不到→想办法,放石子→石子多,水升高→喝到了水”这一故事梗概。

  2.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课又是如何描述图画内容的。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细读课文。

  解词析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让学生逐段细读课文,理解字词含意。可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教学。

  1.乌鸦怎么找水喝?(到处)“到处”是什么意思?(可让学生做这里找找那里找找的动作,既让学生理解”到处找”就是找了很多地方,又体会到水很不容易找到。)

  区分“到处”、“处处”

  选词填空:①公园里( )盛开鲜花。

《乌鸦喝水》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长期以来就是小学低段语文的必选篇目,很适合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口渴的乌鸦到处找水喝,它发现了一个装有水的玻璃瓶,可是由于瓶口太小,喝不到水。乌鸦通过动脑筋想办法,把瓶子周围的小石子往瓶里装,水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课文内容短小,通俗易懂,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课文语言简洁,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学生不难理解。文中插图形象鲜艳,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掌握相应的词语,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水的过程。

  4、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利用现有的条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会认9个生字,掌握相应的词语,会写6个生字。

  2、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水的过程,体会用词的准确。

  教学难点:想象乌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喝到水以及“喝”和“渴”的区分。

  教学准备:实验用的瓶子、水等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片和故事导入新课

  1、出示乌鸦图片。这是什么?

  板书:乌鸦

  有认识这两个字的好办法吗?

  2、你听过或看过哪些关于乌鸦的故事?在你的心目中,乌鸦是一只怎样的鸟?

  3、板书:乌鸦喝水,谁认识“喝”字?能用动作表示出来吗?

  4、想读读这个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自读,小组合作读

  1、自己读课文,认识生字。

  2、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提示:“渴”与“喝”可以通过编儿歌的方式区别。

  三、检查:游戏巩固字词,读通课文

  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

  2、谁能用生字组更多的词语,上来教大家。

  3、在小组学习中,你们发现了哪些识字的巧办法?

  提示:编谜语、顺口溜、想偏旁、加减笔画等。

  4、会读课文了吗?谁愿意读?

  四、边读边思,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呢?

  1、谁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看看插图,你知道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吗?是哪句话告诉我们的?把它勾出来。“怎么办呢”说明什么?

  2、谁把第二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乌鸦的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为什么见到小石子就能想出办法?“几颗小石子”行吗?“石块”行吗?

  3、谁把第三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⑴、乌鸦想了个什么办法呢?是哪句话告诉我们的?把它勾出来。

  ⑵、结果怎样?请小朋友一起读出来。

  4、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动手乐园

  我们来当一当小乌鸦,试试看,能不能喝到水。

  要求:一边实验,一边仔细观察,还要小声的说一说发现什么了。

  六、说说想想读读,理解重点段落和词语

  1、实验时,你们是怎样做的?看到了什么?你认为乌鸦能喝到水吗?

  2、出示课文第三段。

  ⑴、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些词语?一边读一边强调。

  ⑵、擦掉“一个一个”、“渐渐”。去掉这两个词,可以吗?为什么?

  ⑶、谁能用动作表示“渐渐”的意思?“渐渐”可以换成什么词?

  ⑷、出示句子: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渐渐——。

  七、深入思考,帮小乌鸦再想办法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你想怎样把它夸?

  2、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谁能比小乌鸦聪明。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又该怎么办呢?小组讨论,看看能想出多少种办法。

  点拨:如果有……,乌鸦就……;如果遇见……,乌鸦就……。

  八、教学效果测评

  1、读一读,说一说。

  2、自由轻声读,分清“喝”和“渴”,不认识的字向别人请教。再试着加快速度,看谁读得又对又快。

  九、拓展性学习

  小声读一读短文,不认识的字请教别人。再评一评乌鸦喝水的办法好不好,读了以后你想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做动作表示词语意思:“喝”、“渴”、“渐渐”,拿出瓶子、小石子、指指脑袋表示“办法”等。

  2、拿出自己做的乌鸦头饰,同桌说说乌鸦长得什么样?他为什么喝不到瓶子里的水?

  二、表演:人人变作乌鸦,逐句体会

  1、这个故事有趣吗?想表演一下吗?

  2、汇报表演,相机指导:

  ⑴、乌鸦口渴了,心里怎样想?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会说什么话?该怎样读好这一句?

  ⑵、找到水时心里怎样想?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会说什么话?

  ⑶、为什么渴不着水?心情怎样?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会说什么话?

  ⑷、乌鸦渴不着水,心里怎样想?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会说什么话?

  ⑸、乌鸦的.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会说什么话?

  ⑹、乌鸦是怎么做的?

  ⑺、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这时,它的心情怎样?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会说什么话?

  三、读读背背:谁读得好,谁背得快

  1、表演得真好。把课文连起来读读,看看读得怎么样。

  2、请自认为读得好的小朋友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3、小乌鸦现在遇到一道难题: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很快地背下来?同桌商量一下。

  4、背给同桌听。

  四、写字

  1、今天会哪几个字?它们是什么结构的字。

  2、谁当小老师,教教这些字怎样记?

  3、提示容易错的地方。

  4、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5、希望老师教一教哪个字?

  示范:找、可

  6、巡视、指导,表扬姿势端正、写字漂亮的学生。

  五、教学效果测评

  轻声读音节,看看连成什么词,再写下来。

  六、拓展学习

  轻声读故事,想想小鸡遇到了什么困难。想想小河周围可能有什么?小鸡可能会遇到谁?你能帮它想多少种办法呢?

  七、作业

  1.抄写字词。

  2.回家把本课的故事表演给家长看。(自选)

  板书:

  19、乌鸦喝水

  水不多,瓶口小喝不着

  见石子,想办法……

  扔石子,水升高——喝着啦!

《乌鸦喝水》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通过《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启发学生遇到困难要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还应启发学生感悟到,做事情要有耐心,坚持下去,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2、学会本课8个生字:喝 渴 处 找 可 办 法 就

  3、会读写8个词:喝水 口渴 到处 找 可是 石子 办法 喝不着

  4、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通过《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启发学生遇到困难要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还应启发学生感悟到,做事情要有耐心,坚持下去,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3)背诵课文。

  2.难点:

  (1)理解“到处”“可是”的意思。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教学用具

  幻灯片3张、图片一张、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材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理解课文,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能初步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背诵课文,指导生字书写。(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好朋友,就是这只小乌鸦,(贴乌鸦图)别看它全身乌黑,长的不怎么好看,可它却很不一般,在它身上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知道吗?这个故事就是课文的第七课《乌鸦喝水》,请同学们边看幻灯边听老师讲这个故事,注意听清老师的语气。

  老师边演示幻灯边范读。

  二、你们愿意读读课文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40页,老师给你几分钟时间,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并做到词连读,按句逗停顿。

  三、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刚才读的是否认真,我这有一些生字词,看谁读的最准确。(指名读,全班读,读完贴在黑板上)

  喝水、口渴、到处、找、瓶子、可是、喝不着、石子、办法、衔、渐渐、喝着水

  四、这篇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大家标出来。老师请六名标对的同学检查其他同学,如果有人标的不正确请你帮助他们改正过来。

  五、老师想请四名同学读课文,谁愿意读1、2、3、4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到目前为止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学完了,我相信同学们的问题一定能解决。

  六、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段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出声读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我们怎么理解“到处找水喝”?谁能到前边一边演示一边说说什么是“到处”。

  3、那你们想想“到处”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 说明乌鸦去了很多地方找水喝,很不容易。很渴)

  4、谁能读出乌鸦渴极了到处找水喝那种急切的语气?

  (二)学习第二小段

  1、乌鸦渴极了,到处找水喝,那它找到水了没有?你从哪儿知道的?能读出来吗?

  乌鸦终于找到水了,那此时此刻它该是什么心情呀?

  谁能用高兴的语气再读读这句话。

  2、乌鸦找到水了,那在这一段里,它喝着水了没有?为什么呀?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找找乌鸦没喝着水的原因,找到了用铅笔把它划下来。(一人在幻灯片上画)

  谁来读读乌鸦为什么没喝着水呀。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也拿来了一个瓶子,和书上画的瓶子多像呀,谁能到前边来,一边指着这个瓶子,一边给大家讲: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请你用手比做乌鸦的嘴,试试是不是真的喝不着。

  3、 在这段话里出现了“可是”一词,有些同学不明白,这里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呀?同学们请看,这段话前面写乌鸦找到水了,后面应该写它能喝到水,实际上它却没喝到水,中间用可是。我们再看一句话,在第五课《春雨的颜色》中也有一句话里有“可是”谁来读读?前面写春雨是没有颜色的,后面应该写它不能给春天带来万紫千红,实际却写它给春天带来了万紫千红,中间用上了“可是”。通过这两个句子,我想大家对“可是”一词的意思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4、明明找到水了却喝不到,假如你是那只小乌鸦,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呀?

  那我们应该怎么读这两句话呀,你们先练练,看谁能读出那种着急的语气。

  下面我们把整段话读一遍,注意读出语气的变化,刚看到水时很高兴,有水喝不着时又很着急。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有的同学一着急就慌了,不知该怎么办了,可这只小乌鸦不是,“怎么办呢?”说明它虽然很着急,可仍然在干什么?

  出示卡片:动脑筋想办法

  (三)学习第三小段

  1、乌鸦喝不着水急得在那儿想办法,那他想出办法了没有?课文中哪儿告诉我们了?你能读读吗?

  2、那乌鸦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用读书来告诉我们吗?

  3、乌鸦想出办法了一定很高兴,谁能用高兴的语气再读读这段话。

  (四)学习第四小段

  1、乌鸦的办法是什么呀,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

  2、下面我们来演示一下乌鸦喝水的办法。谁来读第一句,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用手比做乌鸦的嘴,衔起一块小石子,“衔”是什么意思。

  乌鸦每次只能衔起一个小石子,为了能喝到水,它就这样一个一个地把胸石子往水里放,同学你们说这个乌鸦做事怎么样?(做事有耐心)

  现在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渐渐”是什么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步增减。慢慢的.、一点一点的)

  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水就升高了。)

  同学们,你们愿意做这个实验吗?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共同做实验,大家都来学做小乌鸦,希望你们也能像小乌鸦一样做事有耐心。

  出示卡片:做事有耐心

  3、乌鸦动脑筋想办法,终于喝到了水,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看能不能够到水。

  通过演示你觉得乌鸦的办法好不好,好在哪儿?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来吗?请小组讨论一下。

  4、乌鸦的办法多好呀,下面我们再把它的办法读读,注意“一个一个”要读慢些,表示乌鸦很有耐心。“渐渐升高”也要读的慢些。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五、总结课文

  1、课文学完了,你们喜欢这只小乌鸦吗?喜欢它什么?

  老师没说错吧,这确实是一只不一般的小乌鸦,它遇到困难动脑筋想办法,做事还很有耐心,我们要想它学习。

  2、下面我们再读读课文,你喜欢读哪段就多读读哪段,一会儿汇报。

  指名读1——4段

  3、谁能按黑板的提示把课文背下来,背不下来的同学可以看书。

  小结:这节课上得好。

  布置作业:

  有语气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

  7、乌鸦喝水

  口渴 到处 找

  瓶子 可是 喝不着 动脑筋

  石子 办法 ↓ 想办法

  衔 渐渐 喝着水 做事有耐心

  思路:

  1、老师引入,演示幻灯并范读

  2、学生读

  3、检查生字

  4、标自然段

  5、读书,质疑

  6、学习一段

  读书,读懂什么——理解“到处”,边演示边说——说明什么——有语气读

  7、学习二段

  找到水没有,读出来,用高兴语气读——看见水,没喝着,为什么读书划——用瓶子演示——渗透“可是”——读2、3句,读全段,评读——怎么办在干什么

  8、学习三段

  想出办法没有,读——怎么想出来的,读——用高兴语气读。

  9、学习四段

  办法是什么,读——老师演示——学生演示——办法好在哪儿,还有办法吗?——读书,评

  10、总结,喜欢乌鸦吗?为什么——老师小结——读书——背诵——布置作业。

【《乌鸦喝水》教案】相关文章:

《乌鸦喝水》教案03-07

乌鸦喝水教案08-30

《乌鸦喝水》教案12-18

乌鸦喝水的教案03-02

关于乌鸦喝水的教案04-20

大班乌鸦喝水教案06-25

幼儿教案:乌鸦喝水07-15

关于《乌鸦喝水》的教案09-06

乌鸦喝水优秀教案03-07

小学教案:乌鸦喝水03-11

Copyright©2013-2024duanmeiwen.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