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难忘的一课》教案

时间:2023-03-30 14:17:17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五年级《难忘的一课》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难忘的一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难忘的一课》教案

五年级《难忘的一课》教案1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

  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

  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1、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2、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

  (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

  (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

  (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

  “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

  (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

  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因此,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了台湾的美丽风景,配以优美的解说,这样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拥有如此美丽的宝岛台湾,是多么的自豪。然后通过了解台湾有关历史,弥补了他们对台湾感知的不足。这样的课堂开端,可以调动学生的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多媒体的合理、有效运用的确能帮助课堂确定感情基调。这种初感,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铺垫。

五年级《难忘的一课》教案2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将于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五年级《难忘的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闽、诸2个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题,激发情感

  1、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同学们,谁能读一读板上的句子。

  2、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二、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黑板上的话出自课文《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介绍文章背景。

  三、初读课文,扫请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四、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课文着重写了那几个主要场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两部分其中一部分。

  3、汇报并说明原因。

  4、出示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这句在文章中出现几次?每一次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出示最后一句设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五、总结全文,了解详略

  《难忘的一课》中一课都包含哪些内容?文章哪一部分详哪一部分略?

  六、感情升华,读写结合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2、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五年级《难忘的一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出示地图

  祖国的板块上,有个美丽而独特的地方,台湾省找到位置了吗?

  引入交流:想了解台湾吗??老师介绍台湾的富饶美丽、特殊地理、久远历史、当前局势、

  导入课文:日本侵略者曾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不仅在中国大陆横行霸道八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等无数大血案,而且侵占并血腥统治了台湾整整50年。我们今天要读的课文就是在台湾刚刚光复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课题:23 难忘的一课

  2、结合文前提示和相关资料自主研读课文。

  (1)齐读课题:从课题你们读出什么?“这一课”到底怎样的“难忘”?

  (2)读出主见:用自己最想用的方式与策略读书。注意读准3个生字。

  (3)互助研读:学生在充分自读基础上同坐研读讨论。

  3、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和谈谈初读课文体会。

  4、质疑交流:主要提出读中疑惑不解的问题。如,作为一个教师,为什么连自己祖国的文字都不会写?这么简单几个字,作者为什么坐进教室跟着读?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到底表达了他们什么样的感情?

  二、切入关键句子,体验“难忘”之情。

  谈话导入:刚才同学们质疑水平非常高。有一个句子贯穿全文,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们会写会读这句话吗?

  1、一生演板写句子——体会老师板书的吃力。

  要求:请你像台湾教师一样来写这9个字。应该怎样写?学生反复朗读文中句子体验:“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为什么会这样?(结合第11自然段,由学生借用资料说背景,老师点拨——当时日本侵略者在台湾实行血腥的统治,不准台湾人民说国语,要台湾人民当忘国奴)面对这个情景,你们有什么话要说?

  2、一生尝试读句子——体会师生朗读的认真。

  引导:(生读后)你现在已经是台湾的那个教师和他的学生了,你应该怎样读?多形式点拨学生读入情境。品味“一遍一遍”、“那么……那么……”、“好像……”的深刻情感意蕴。他们仅仅是在读这几个字组成的这句话吗?你们怎么体会?

  3、一生跟着读句子——体会作者朗读的纵情。

  激发:(生读后)作者是这样读的吗?朗读体会词语“怀着……敬意”、“大声地”、“整齐地”的情感(注意指导看书中插图)。谁再读?(个人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此时,你们有什么感想?

  4、一生对话说句子——体会作者激动的感情。

  互动:(生读后)我听出了一点激动!来,你握着我这个台湾老师的手再说一次。很有点激动了!声音不一定高,关键是说出每个字的情。谁再来?真激动!“他”为会么这样激动?引导学生品读第15自然段。看着看着,作者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为台湾回到祖国怀胞感到心潮起伏,为祖国有这么多伟人感到非常自豪,为这些伟人重新出现在礼堂感到无比激动)。师生共同诵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此时我们和作者一起再读这句话,又有什么新感受?课文最后一句话,能改成陈述句吗?为什么?(其它什么话也没有这句话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全班再读这句话:女生读第一次出现的句子,男生读第二次出现的句子,全班读最后一次出现的句子。

  三、回嚼“难忘”深意,丰富文本外延。

  1、整体把握:你们从这难忘的一课里,从“我”和台湾师生的活动中,集中地体会到了什么?

  2、走入今天: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话对今天的台湾小朋友说吗?

  3、今年温州农博会出现了台湾商人卖水果,你对这可喜变化有什么看法?

  4、搜集爱国名言。

五年级《难忘的一课》教案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4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教学重点

  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教学难点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热爱之情

  同学们,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想去看吗?

  1、播放风景并解说:

  台湾四面海水环绕,山清水秀。大自然的神斧天工把它雕琢得多彩多姿,分外妖娆。阿里山风光绮丽。云海瞬息万变,云雾时而升腾,似浪花飞溅;时而平静,似白云朵朵;时而聚集成团,如山间堆雾。山峰树林,时隐时现,神秘莫测。日月潭就像一颗美丽的宝石,镶嵌于翠玉般的碧波之中。柳林成群,阳光白浪,轻风椰林,即便是日月潭同一天的早晚,景色也有不同,各具独特的风姿。

  台湾的风景很多。别具一格的湖光山色,小桥流水。这是晚风吹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的澎湖。到了春天,阿里山成了樱花的海洋。台湾有许多珍惜的动物,名贵花木。台湾是兰花之乡。台湾也是蝴蝶的天地,素有“蝴蝶王国”的美称,这些罕见的蝴蝶色彩斑斓,奇丽壮观;台湾生长着许多珍稀树木,巨大的灌木、藤蔓。

  2、同学们,欣赏了台湾美丽的风景,你想对台湾说些什么?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台湾至今还是一个没有回家的孩子。台湾曾经饱受荷兰的侵略。后来在清政府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日本人占领和统治台湾达50年之久。想一想,在这50年中,日本人会对台湾做些什么?

  (让学生想象台湾人民遭受的苦难,为学生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师生深厚的爱国情谊作铺垫。)

  4、总结:是啊,饱受欺凌的台湾人民多么渴望赶走侵略者,回到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难忘的一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台湾人民的心声。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读准音。

  2、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释

  3、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汇报交流

  1、字音汇报

  停泊

  真挚

  崇高

  诸葛亮2: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

  四:研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找出哪句话在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一共出现了几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出现的次数最多,一共出现了三次。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3——6段)

  师:默读课文,文章的哪些字,词,句,段给你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一笔一划”,“认真”看出老师态度很端正。用心的教孩子学习国语。看出老师热爱自己的国家。(让孩子们一笔一划,认真地写下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让同学们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的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个别读,齐读。)师:为什么老师会写的那么吃力那?(补充当时的历史背景。)

  (二)、读讲第二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7——8段)

  师:默读课文,文章的哪些字,词,句,段给你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看出他们学习国语非常认真。他们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感。

  (三)、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1.指名读。

  2:学生简介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的'资料。 3.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4.“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学生读出激动的感情,指名读,齐读。)5.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作者为什么对那节课终身难忘?

  作者被老师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所感动。

  作者在自己的国土上深情的朗诵“我是中国人,我在中国。”作者感受到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六: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

  七、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相信台湾有一天也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

五年级《难忘的一课》教案6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体会文章表达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义。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大意,体会蕴含在文中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炽热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板书:

  难忘的一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祖国语言,觉得没有太多感动,而在《难忘的一课》中,作者对一节国语课铭记在心,作者经历了怎样震撼?请大家首先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课文。

  二、概括文章大意

  师: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依次读文章各段。7、8自然段及16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默读并思考。

  师:来说说。

  生1:作者在乡村小学听一节国语课。

  生2:一位X的年轻教师领着作者参观学校的小礼堂。

  师:介绍一件事,有几点一定要说清楚,这几点是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师:谁能说得更完整些。

  师辅助生概括大意:

  课文讲述了抗战胜利后,作者在X的一所乡村小学听了一节国语课,课后,教师带作者参观学校的小礼堂,作者为师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义深深震撼和感动的事。

  板书:

  抗战胜利 X 国语课 小礼堂 感动 震撼

  三、品读重点段,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真挚爱国情感

  师: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多次,请大家再读课文,划出这句话,思考这句话出现在怎样的情形下,可以动笔写一写。

  学生默读思考并做批注。

  师: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

  生:三次。

  师:找到第一次出现的情形,读一读。

  指名读一至四段。

  师:作者在抗战后,走进一所乡村小学,看见一位年轻的教师在教国语。他正在黑板上写字。文中用了几个词语形容这位教师写字的样子

  生1:一笔一画。

  生2:很认真、很吃力。

  师:写字时一笔一划,说明教师

  生1:很认真,怕写错了。

  生2:很敬仰祖国的汉字。

  师:这位国语教师,怀着敬仰的心情,端端整整的写下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他写下的是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他写得

  生:很认真、很吃力。

  师:一个中国人,写中国字,怎么会吃力呢?

  生1:他好长时间没写过汉字了。

  师:是啊,日本统治下,不许X民众学习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永远依恋自己祖国的文化。哪怕是断断续续的.说。年轻的教师也是如此,那吃力的一笔一划,代表着他的

  生:爱国心。

  师:他先用

  生:闽南语。

  师:先用家乡话读,然后又用国语

  生:一遍一遍的读。

  生齐:老师和孩子火热而真挚的心。

  师:那火热而真挚的心吸引了作者

  生自由读7至12段。

  师:文中第二次出现了这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作者坐在教师最后一俳的空位上,和师生一起读

  生:我是中国热,我爱中国。

  师:作者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怎样在读?

  生: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师生们是否发现了作者?

  生:发现了。

  指名读第9段。

  师:很奇怪,孩子们在上课,一个陌生地成年人走进来,还一起读,孩子和老师却反对,不觉得意外?

  生1:人们都希望学习汉语和汉字。

  生2:日本人不许中国人学习汉字,光复了,中国人可以学习自己的语言了。

  生3:每个中国人都渴望学习汉语和汉字。

【五年级《难忘的一课》教案】相关文章:

《难忘的一课》教案01-16

《难忘的一课》教案10-11

《难忘的一课》教案15篇01-16

难忘的一课-五年级作文05-17

难忘的一课12-17

五年级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01-24

难忘的一课作文03-09

作文难忘的一课12-22

难忘的一课作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