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电珠教案

时间:2023-03-18 17:05:17 教案 投诉 投稿

玩电珠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玩电珠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玩电珠教案

玩电珠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常用的导电材料。

  2、初步培养幼儿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干电池电珠

  铜线铁丝钢丝铝线橡皮管棉线塑料管纸棒

  手电筒记录纸笔

  三、活动过程

  1、手电筒的发光原理

  (1)出示手电筒

  问题:手电筒怎么会发光?

  (2)探究手电筒的结构

  a、幼儿回答手电筒怎么会发光。

  b、拆卸手电筒

  电珠电池铜片

  结论:光有电珠和电池手电筒是不会发光的,必须有铜片把电珠和电池连接,电珠才会发光。铜片是可以通电的导线。

  2、实验:寻找能通电的导线

  (1)问题:除了铜片,还有哪些是常用的导电材料?

  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提供材料,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

  (3)总结: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思考:在任何情况下金属都是可以导电的吗/非金属都是不可以导电的吗?

  3、电池与电珠发亮的系列实验

  (1)现象:相比较一节电池,两节电池能使电珠更亮。

  a。幼儿实验展示

  b。第一次结论: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2)第一次验证: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a。三节电池做实验,其中一节放反,电珠反而变暗。

  b。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

  幼儿自由讨论

  c。第二次总结:每节电池必须正负极相连摆放,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3)第二次验证:每节电池必须正负极相连摆放,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a。根据第二次的总结,幼儿自由操作实验。

  b。实验结果:电池电压超过电珠负荷电压,电珠会烧坏不亮。

  c。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

  幼儿自由讨论。

  4、延续问题:电对人体的伤害

  设计思路:

  孩子们在玩手影的区角游戏时,对不同型号手电筒发光程度不一样的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电池大的电量就大。”

  “你们看,前面的小电珠有大小的。”

  “这个手电筒装了两节电池,怪不得比较亮。”

  电的`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抽象的。所以在活动设计中,幼儿的所有探索都辅助于小电珠这一很好的载体,通过小电珠的发亮情况,来让幼儿感受电的神奇力量。

  活动主要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试图让幼儿通过自由选材进行电珠发亮实验,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导电材料;第二环节是通过利用电池数量进行电珠发亮实验,初步培养幼儿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从而得出电池数量与电珠发亮程度关系的正确结论。

玩电珠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比较,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导电材料。初步了解电池数量与电珠发亮程度的关系。

  2、知道实验验证的重要性以及培养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干电池、电珠、铁丝、钢丝、铝线、橡皮管、塑料管、纸棒、手电筒、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电筒,引导幼儿探究手电筒发光的基本原理。

  目的:通过手电筒的发亮现象,让幼儿初步知道导电材料有什么作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通过教师的实验示范,让幼儿知道电珠发亮实验是如何操作的。

  (1)问题讨论:手电筒怎么会发光?(2)教师演示电珠发光的实验,引出导电材料这一名词。

  二、实验:寻找能通电的导线目的:让幼儿通过电珠发光实验的结果比较,找出一些常见的导电材料。初步感知在常态下金属材料不是都能导电的现象。

  出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究哪些是导电材料的兴趣。

  幼儿进行寻找导电材料的实验实验结果分享与交流实验结果总结: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金属材料是否都可以导电?

  三、电池数量与电珠发亮程度的系列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设计与验证,让幼儿更深刻地知道了电珠发亮与电池的关系,更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了实验验证对实验结论的重要性。

  引导幼儿观察"相比较一节电池,两节电池能使电珠更亮"的现象。

  (2)验证第一次结论: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验证第二次结论:每节电池必须正负极相连摆放,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问题讨论:为什么电池连接得那么多,电珠却不亮了?

  (引导幼儿感受烧坏的`电珠的温度,引出安全用电的知识。)

  教学反思:

  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对于幼儿来说,既好奇有乐于参加因此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操作的特点,同时作为参与到活动中的指导教师来说,既要及时给与指导又要帮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玩电珠教案3

  游戏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来了解电池的特性和用途。

  2、引导幼儿学习正确安装、使用电池。

  3、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游戏准备:

  1、各种废旧电池、电珠、电线各若干,正确安装电池的操作图示。

  2、铁丝、毛线、记录纸、笔等若干。

  游戏玩法:

  1、将一根电线连接在电池上(一边连接在"+"上,另一边连接在"—")。

  2、把电珠连接在"+"上,看一看电珠是否亮了。

  3、运用铁丝、纸条、毛线等物品做实验,看看电珠是否亮了。

  4、记录游戏结果。

  活动反思:

  活动主要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让幼儿通过自由选材进行电珠发亮实验,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导电材料;第二环节是通过利用电池数量进行电珠发亮实验,初步培养幼儿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从而得出电池数量与电珠发亮程度关系的正确结论。

  活动开始以引起幼儿探索的欲望为切入点,我注重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自己动手,自己去发现。激发幼儿思维的热情,产生想学、爱学的欲望,辅以我的简评、奖励,使孩子们增加了自信心。

  当孩子们认识了电池的正、负极符号后,我又对孩子们说“刚才我们知道了电池有正负极,那怎样才能用两节电池让小灯泡变亮呢?”孩子们早已按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要动手操作,我便把机会让给孩子自己动手探索,通过操作,幼儿都知道把正负极相连,接上电池,使电路接通,小灯泡就亮了。看到孩子们都连接对了,我又用激励的.口吻对他们说“你们能用两节电池接上电线,让小灯泡亮起吗?”

  通过孩子的独立探索、亲自尝试,在解决问题、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孩子能自己从不同角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中,教师不是主宰安排者,而是一旁的鼓励者、引导者,允许孩子失败与尝试,突现个性化探索。面对教师提供的丰富的尝试材料,孩子们大胆的使用,利用其特征去尝试,在尝试中得到成功,孩子们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从而敢于尝试、乐于尝试并能够在尝试中获得成功。

玩电珠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比较,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导电材料。初步了解电池数量与电珠发亮程度的关系。

  2、知道实验验证的重要性以及培养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干电池电珠铁丝钢丝铝线橡皮管塑料管纸棒手电筒记录纸笔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电筒,引导幼儿探究手电筒发光的基本原理。

  目的:通过手电筒的发亮现象,让幼儿初步知道导电材料有什么作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通过教师的实验示范,让幼儿知道电珠发亮实验是如何操作的。

  (1)问题讨论:手电筒怎么会发光?

  (2)教师演示电珠发光的`实验,引出导电材料这一名词。

  二、实验:寻找能通电的导线目的:让幼儿通过电珠发光实验的结果比较,找出一些常见的导电材料。初步感知在常态下金属材料不是都能导电的现象。

  出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究哪些是导电材料的兴趣。

  幼儿进行寻找导电材料的实验实验结果分享与交流实验结果总结: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金属材料是否都可以导电?

  三、电池数量与电珠发亮程度的系列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设计与验证,让幼儿更深刻地知道了电珠发亮与电池的关系,更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了实验验证对实验结论的重要性。

  引导幼儿观察"相比较一节电池,两节电池能使电珠更亮"的现象。

  (1)验证第一次结论: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验证第二次结论:每节电池必须正负极相连摆放,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问题讨论:为什么电池连接得那么多,电珠却不亮了?

  (引导幼儿感受烧坏的电珠的温度,引出安全用电的知识。)

玩电珠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常用的导电材料。

  2、初步培养幼儿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干电池、电珠

  铜线、铁丝、钢丝、铝线、橡皮管、棉线、塑料管、纸棒

  手电筒、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手电筒的发光原理

  (1)出示手电筒

  问题:手电筒怎么会发光?

  (2)探究手电筒的结构

  a、幼儿回答手电筒怎么会发光。

  b、拆卸手电筒

  电珠、电池、铜片

  结论:光有电珠和电池手电筒是不会发光的,必须有铜片把电珠和电池连接,电珠才会发光。铜片是可以通电的导线。

  2、实验:寻找能通电的导线

  (1)问题:除了铜片,还有哪些是常用的导电材料?

  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提供材料,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

  (3)总结: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思考:在任何情况下金属都是可以导电的吗/非金属都是不可以导电的吗?

  3、电池与电珠发亮的系列实验

  (1)现象:相比较一节电池,两节电池能使电珠更亮。

  a、幼儿实验展示

  b、第一次结论: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2)第一次验证: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a、三节电池做实验,其中一节放反,电珠反而变暗。

  b、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

  幼儿自由讨论

  c、第二次总结:每节电池必须正负极相连摆放,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3)第二次验证:每节电池必须正负极相连摆放,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a、根据第二次的总结,幼儿自由操作实验。

  b、实验结果:电池电压超过电珠负荷电压,电珠会烧坏不亮。

  c、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

  幼儿自由讨论。

  4、延续问题:电对人体的伤害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玩手影的`区角游戏时,对不同型号手电筒发光程度不一样的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电池大的电量就大。”

  “你们看,前面的小电珠有大小的。”

  “这个手电筒装了两节电池,怪不得比较亮。”

  电的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抽象的。所以在活动设计中,幼儿的所有探索都辅助于小电珠这一很好的载体,通过小电珠的发亮情况,来让幼儿感受电的神奇力量。

  活动主要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试图让幼儿通过自由选材进行电珠发亮实验,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导电材料;第二环节是通过利用电池数量进行电珠发亮实验,初步培养幼儿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从而得出电池数量与电珠发亮程度关系的正确结论。

【玩电珠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玩电珠教案03-25

小电珠亮起来了_700字01-26

《玩沙》的教案03-19

《玩沙包》教案03-03

《玩泡泡》教案02-19

《玩绳》教案06-11

玩筷子教案06-13

玩音乐教案01-05

玩滑梯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