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案设计

时间:2023-03-17 08:00:34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微课教案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课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微课教案设计

微课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寸、益、彰、豹、障、泰、徒、功、渠”9个生字。会写“寸、落、补、拔、功、助、取、所”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寸”、“障”、“彰”的读音,区别“障”、“彰”字形。

  2、“补”的书写要注意是“衣字旁”,“拔”不能写成“拨”。

  3、认熟生字,初步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用具:ppt、生字卡

  所用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成语的特点。

  2、初读成语,交流意思。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3、听示范朗读。

  4、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

  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我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我能讲这个故事……

  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字,区别难点字。

  2、写字。

  一、读词识字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二、课外阅读指导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三、指导写字: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区别“拔”、“拨”的方法:

  边不是“友”字加一点,其实“犮”本身就是一个字,发音跟“犬”一样,意思呢?

  犮báㄅㄚˊ◎古同“拔”。◎古同“跋”,踩;踏;登。◎犬跑的样子。

  可以参照《汉典》。而记住“拨”其实很简单,记住一个短语就是:拨头发。拨头发来自于射箭,一手持弓,一手拨弦,站稳马步,也就是:两足,一弓,一手拨弦。

  把“犮”的发展形态画出来给学生看,那一点是怎么样变化而来的呢?就是那一短竖呀。记住“犮”是一个完整的字,弄明白来历,就不会写成“友”了。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微课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的达成:

  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能力目标的达成:

  在老师的重点讲解下,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习作水平。

  情感目标的达成:

  通过微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的积极性、自主性。

  教学背景:

  这堂课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着五年的写作功底,积累了一定的词语,但是,文章的创新意识不强,千篇一律,没什么特色。怎样通过外貌的描写就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外貌描写要注意什么?如何抓住人物特征进行细致地描写?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是有难度的。希望通过这短短的视频,紧紧抓住外貌描写的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

  人物描写需要掌握的几个要点:有顺序、抓特点、用修辞、积词语。

  学会观察人物的特点。

  教学策略:

  由于是采用“一对一”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简单,重点突出,简单易懂,教学的有效性高。老师总结描写方法,直接传授习作技巧,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了解含义。

  什么是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喜好。(微点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明确本次微课目的。)

  二、掌握方法。

  方法一:描写有一定的顺序。

  片段对比,思考喜欢哪个片段描写?为什么?

  出示两个片段:

  (1)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长得很好看,衣着朴素。“我叫小丽,请多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2)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中等个儿,梳着两根羊角辫,黑里透红的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穿着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学生装,裤子的膝盖处还缀着两个像眼睛一样的补丁。“我叫小丽,请多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我们不难发现,在第二个片段里对人物的外表进行了透彻地分析,从整体到局部,从上至下,让读者一下子就记住小丽。

  总结:人物片段描写首先要注意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上至下。(微点评:从片段中寻找差异,迅速掌握观察的顺序。片段简单易懂,适合微课方式的学习内容。)

  方法二:抓住人物特点。

  1、游戏:“猜猜他是谁?

  出示三个片段,让学生猜一猜描写的是谁?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系一条花布手巾,提一柄九齿钉耙。

  (2)他有三头六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

  (3)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没错,就是猪八戒、哪吒、孙悟空。因为这三段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这点是最重要的,就像画漫画一样,要能够让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是谁,那是因为作者仅仅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进行夸张化,写作文也是一样的。

  总结:外貌描写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微点评:选取学生熟悉的人物,更便于学习人物描写的技巧——抓住人物特点。)

  2、练习巩固:诊断毛病。

  出示片段:走到镜子前面看一看:浓密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红的小嘴巴能说会道,这就构成了一个这样的我。

  分析:外貌描写模式化,没有突出特征

  修改:我呀,小头长脸像母亲,浓眉大眼像父亲。不够白净的脸上有许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我成了近视眼,这不,最近我的鼻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镜。别看我不漂亮,我可从来没为我的容貌烦恼过。

  总结:抓住外貌特征具体描写,文章不仅形象生动,读者对主人公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微点评:在前面简单而有针对性的学习后,学习分析片段并进行适当的补充,让文段更具体。有了之前的铺垫,学习者会有更多的想法。)

  3、片段赏析(一):

  (1)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

  (2)她大概叫琅琅,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3)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总结:抓住特点的外貌描写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以上三个片段我们发现金豆是个怕羞但天真、活泼的小女孩;琅琅则是个非常文静的小孩子;而片段三的小女孩应该非常聪明。

  4、片段赏析(二)

  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总结:人物的外貌描写不仅能体人物的性格特点,还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仔细欣赏一下三个片段。你能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吗?(微点评:选取了表现人物性格明显的片段,让学生知道外貌描写不仅是外貌的描述,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之前的片段不同的是,体现出更深的层次。)

  方法三:妙用修辞手法

  片段对比,突出运用修辞的优势

  运用前: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

  运用后: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拣出来的似的,人家带的就像才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光鲜。

  总结: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微点评:让学习者知道,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能使人物更形象。教学目的明确,片段的选取有针对性。)

  方法四:积累词语

  出示描写人物各部分特点的成语,有描写脸部、头发、身材等,为学生提供参考。(微点评:不仅能给学习者提供适当的资源,也让他们能积累一定的学习素材。)

  三、归纳提炼

  希望你拥有一双发现个性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有一支神笔去描绘生活,都有一颗盲人似的心灵去感悟生活,这样我们的文章就会多姿多彩形象生动。(微点评:用鼓励的话语结束本次微课学习,希望学习者能以积极的、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习作当中,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技巧。)

  教学总结:

微课教案设计3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中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涵盖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以一定组织关系共同呈现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环境。

  三、微课的设计模式

  1.案例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是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中,通过适当引导,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实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促进相互交流与沟通,在塑造健康人格品质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同时,使学生真正融入真实的管理世界。

  2.问题模式

  基于问题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能大胆质疑,积极提出问题,然后开始查询,直到发现正确的方法,通过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获得知识。最后,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

  3.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是一种课堂交流活动型教学方式。教师教学从设置情景开始,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分析学生知识准备和能力基础,教学过程和问题情景设计应符合教材知识结构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做到情景教学中的技巧引导。

  四、怎样制作微课

  1.准备

  首先教师应熟悉教材的整体规划及难点和重点,根据以往教学经验,研究学生情况,确定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有的疑点和困难点。

  其次从教材和学情出发,充分挖掘教学难点,明确微课程的设计思想。

  再次要有好的教学思维或创新。站在学生角度,用好的策略或创意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就是微课程的内容,包括微课程内容、材料准备、文字的组织等。录制前要先对实验操作进行系统语言组织。录制成功的先决条件是提前组织好下一步操作语言。

  2.录制

  有了微课程设计内容,下一步就是通过手机、照相机、录像机或手持DV等设备进行录制。录制时,可以操作、配音、录制同时进行;也可以只操作,后期配音。注意突出的地方镜头要有推拉,观看时效果会更好。

  录制要点:

  (1)录制背景尽量选白色或浅色,避免出现其他杂物。

  (2)声音音量适中,摄像头清晰,从正面角度摄像。

  3.编辑

  录制好的视频可以剪辑、整合、修饰、包装等,形成完整的微课程。制作微课程时注意微课程的简单化。因为微课教学并非是增加工作量,而在于简化教学设计。录制过程中,就算讲错了,也不必重录,可以修改,或者剪辑,也可补录。用已有的视频资料重新再加工,控制整个时长。

  后期制作原则:

  (1)录制时间在5分钟之内,超过5分钟不能通过初审。

  (2)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声音大小。

  (3)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音频最好采用MP3格式。

  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区别于一对多注重教师教的课堂教学,微课类似于一对一辅导注重学生学,在较短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微课要避免黑板搬家,解决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区别于传统视频课的资源封闭、资源固结、难以修改、教师教为主,微课有着自身优点,如易搜索、易传播、应用范围广,同时微课的录制对象、学习对象可以是任何人。

  总之微课程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学生和教师集中解决某一特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行为,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微课程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第八自然段,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了凡卡写给爷爷的信。谁来说说凡卡为什么要写信给爷爷?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凡卡的生活,是哪一句?

  ——(屏幕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2、“连狗都不如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生活啊?哪个自然段集中写出了他“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呢?

  二、品读片段,感受“没有指望”

  1、请大家自由朗读第八自然段。(屏幕出示)可以拿起手中的笔,勾划相关语句,或者写下你的理解,在书上留下的痕迹记录着你读书的思考。好,开始读(师随机巡视,个别交流。)

  2、第八自然段从哪几个方面诉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1)挨打(屏幕出示)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a、哪个镜头深深的刺痛了你的心?哪些动作词可以看出是一顿毒打?

  b、此刻,你似乎能看见什么?似乎又能听见什么?再来读一读?

  c、面对老板的凶狠残暴,九岁的凡卡痛苦无助,带着这种理解,谁来读?(指名读——学生评价——分组读——小结方法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

  师:因为常常遭这样的毒打,所以凡卡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除了挨打,还有哪里看出凡卡生活的悲惨?(屏幕出示)

  (2)挨饿

  “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a、读到“稀粥”这个词你似乎看到了什么?而旁边的老板呢?

  b、多么鲜明的对比呀!凡卡一天吃的东西还没有我们一顿吃的多。所以,他感叹道:吃的呢?——简直没有。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赛读——男女生读)

  c、这样怎么活得下去啊!所以凡卡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3)受冻(屏幕出示)

  “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a、什么是过道?在你的想象中过道是个怎样的地方?

  是啊!凛冽的寒冬里,大家缩在暖和的被窝里,而凡卡仍然在睡?

  b、可怜的凡卡哪能好好休息啊!难受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小组读)

  c、从哪个词你能猜想凡卡在过道里也不能自由入睡?(别想、只好)难怪凡卡要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孤独(屏幕出示)

  “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

  就连穷人也欺侮弱小的凡卡,从中可以看出凡卡是多么的.孤独啊!

  3、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深刻体会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孤独的凡卡不仅挨打挨饿,还要挨冻!他唯有向他远在乡下的爷爷诉说。接下来请同学们和我再一起来感受凡卡如此非人的生活。注意听清楚老师的提示,然后大家齐读相应的句子。(屏幕出示)

  (1)夜,如此的凄凉,凡卡浑身的伤口仍隐隐作痛,他强忍泪水向爷爷诉说着这些伤口的来由:

  (2)夜,如此的孤寂,伤口再痛,伙计们也不会来安慰他,因为:

  (3)夜,如此的冷清,凡卡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他有气无力地诉说:

  (4)夜,如此的静谧,凡卡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疲惫地写道:

  (5)夜深了,心凉了,凡卡向爷爷呼喊着:“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读着凡卡蘸着血泪的叙说,听着凡卡悲苦无助的哭诉,我们完全有可能还看到什么情景?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

  三、拓展想象,指导说话。

  (屏幕出示):凡卡在莫斯科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我还看到了有一次 ······

  片段教学设计意图及反思:

  我教学的这个片段主要是抓住课文重点通过阅读第八自然段,来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找出信的内容,并让学生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从中找到凡卡写信的主要目的和原因。接着,围绕“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这句话,让学生采取自读探究、抓住重点词语领悟、朗读体会的方式学习第八自然段,从挨打、挨饿、受欺负和睡不好觉四个方面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凡卡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然后,创设情景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还有可能看到凡卡哪些悲惨的生活情景,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微课教案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刘翔为实现目标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

  4、明白人生路上需要确定目标、积极进取、不断超越,有梦想就有可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语言文字,感知刘翔不断超越、挑战自我、实现梦想的过程,学习刘翔敢于挑战、执着追求、不断超越的精神。

  难点:理解“翻越远方的大山”的含义,学习刘翔的精神,努力翻越自己心中“远方的大山”。

  三、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板块

  一、导入新课,了解人物.1.导入:无数的鲜花与掌声背后,一次次成功与超越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汗水。“亚洲飞人”刘翔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翻越远方的.大山》。

  2.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刘翔:

  “跨栏王”

  两夺世界冠军

  曾创造“12秒88”世界纪录。

  3.在刘翔心里,有一座远方的大山,那是谁?阿兰·约翰逊。简介阿兰·约翰逊:

  美国著名的跨栏运动员

  8次夺得世界冠军统治110米跨栏20年

  4.原来,约翰逊是个这么有名的运动员,难怪被刘翔视为一座“大山”。那么,刘翔是如何跨越这座大山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俩之间的交锋吧。

  板块二:四个回合,逐步赶超。

  第一回合:初战完败,遥不可及。

  时间:20xx年

  地点:埃德蒙顿比赛:世界田径锦标赛结果:刘翔:没能进入决赛

  阿兰·约翰逊:冠军第二回合:再战失败,收获信心。时间:20xx年地点:希腊雅典比赛:国际室内田径赛结果:刘翔进入决赛,但摔倒;

  阿兰·约翰逊:冠军第三回合:多次过招,信心大增。时间:20xx年比赛:近10次

  结果:刘翔屡屡第二,阿兰·约翰逊总是第一第四回合:巅峰对决,成功超越。时间:20xx年5月8日地点:日本大阪比赛:国际田联大奖赛

  结果:刘翔:创造13秒06的亚洲纪录,冠军

  阿兰·约翰逊:第二板块三:理清层次,小结启示。

  学了课文,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微课教案设计6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类型

  1.课前复习类2.新课导入类3.知识理解类4.巩固练习类5知识拓展类设计思路

  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另一部分是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这两部分内容呈现在同一情境图——“采松果”中,图中创设了一个充满童趣的生活场景,在学生读懂图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并能利用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我教学的是第一部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方法探求上,我没有把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我选择接着数、摆小棒,计数器,数的组成,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却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松鼠妈妈要带着小松鼠采集他们爱吃的松果,我们来看看它们的收获吧

  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2.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嗯第一个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第二个问题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第3张幻灯片15秒

  二、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我们今天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通过情景图我们知道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就是把松鼠妈妈采的松果和小松鼠采的松果和起来,那么算式就应该是25+4那么25+4等于几呢我们可以用四种方法来计算

  方法一:我们心里记住25,接着数四个数26,27,28,29……方法二:摆小棒。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方法三: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十位上两个珠子,就是29,那么25+4=29方法四:数的组成,把25分成20和5,先用5+4=9,再用20+9=29。

  三、小结:通过这四种方法多次验证25+4=29那么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十位上的数不变,个位上的数相加,你学会了吗?第4张幻灯片160秒

  第5张幻灯片2秒评价和反思

  1.第一次录微课不是很熟练,在不断摸索中操作,中间有辛苦有汗水,但是收获也很多,让我对微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学生结合问题情境解决数学问题,并在自主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与他人交流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体验与人交流的愉悦,

微课教案设计7

  一、概述

  1、课名:《礼仪展风采》,是思想品德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的一堂思想品德课;

  2、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10分钟;

  3、本课对应的课标为“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懂得礼仪对个人的要求,讲礼仪有什么意义。

  (2)能够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

  2、过程与方法

  (1)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交流等方式,知晓基本社交礼仪姿势。

  (2)通过多媒体给他们演示相应的影像资料、图片、感受礼仪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乐于以礼待人;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懂得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并能熟练掌握社交的一般礼节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如何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落实礼仪知识,从而展示自己的风采是本框的难点。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学生是中学八年级学生;

  学生对基本生活礼仪知识的欠缺;

  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口头汇报的能力较强;

  学生面临的是青年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人交往,礼貌、礼仪的学习很重要;

  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教师要注意做好调控。

  五、教学策略

  本课以学生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为主,引导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归纳、提炼出主题;

  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在具体教学中,恰当运用角色扮演、自我反省等方法,使学习过程充满趣味。

  六、课前准备

  ⑴、教师准备:

  1、查阅有关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

  2、浏览与礼仪有关的网页;

  3、准备与礼仪有关的图片,制作幻灯片。

  ⑵、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礼仪有关的资料;

  2、思考展示中学生风采的礼仪及做好表演的准备;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生课前问好是我们每天都要进行的,所以再熟悉不过,同学们认为“课前问好有无必要”?通过学生发言,导入本课主题——礼仪展风采。

  礼仪习惯的培养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纠正自身的不文明言行。那么,你都知道哪些礼仪知识?

  活动:礼仪知识大擂台

  1、说一说:

  社交礼仪的掌握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请同学们列举基本的`社交礼仪。

  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老师总结:

  社交礼仪有很多,并且就在我们身边,如:路遇熟人主动打招呼;上公交车女士优先,老人孩子优先,主动让座;还有餐桌礼仪、握手礼仪、待客礼仪、电话礼仪等。

  打电话是现代人交往、沟通的很重要的方式,讲究电话礼仪更能展示我们的风采,有助于塑造我们良好的自身形象。

  2、演一演

  请小主持人主持学生表演见面礼仪。(发现优点,提出改进意见,明确认识。)请学生设计、展示古今中外见面时的不同礼仪。

  学生通过现场演示,能够懂得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见面礼仪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无论何种形式都体现了一种礼貌,一种文明。

  3、想一想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表演,我们发现他们都很讲礼仪,面对这些礼仪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对中国古代的传统礼仪、对外国礼仪、对少数民族礼仪。)

  礼仪对我们个人都有哪些要求?

  如此讲礼仪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展示。老师评价并提出希望。

  4、课下思考

  在学校生活中,哪些场合最能展示我们的风采?这些场合都有哪些特定的要求?

微课教案设计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徐志摩及诗歌背景;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主题;感知诗歌“三美”;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熟读、欣赏和背诵中,深切体会作者的情感,欣赏诗歌的美。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离情别绪,体会作者深深的眷恋与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体会诗歌的“三美”。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诗人:

  1、徐志摩的'人生信仰:

  自由之梦——优裕的家庭、丰富的游历、超群的才华——飞翔

  爱之梦——原配:张幼仪、灵魂伴侣:林徽音、夫人:陆小曼——破灭

  美之梦——新月诗派代表诗人:《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蕴积

  2、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康桥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人文氛围,还有与林徽因那段甜蜜的岁月,都让徐志摩念念不忘。这段日子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唤醒了他的诗魂,成为他的“故乡”“康桥理想”。

  1、1922年,第一次离开剑桥,写下长诗《康桥,再会吧》。

  2、1926年,第二次旅游英国,留下散文《我所知道的的康桥》。

  3、1928年,第三次去剑桥,告别剑桥,留下佳作《再别康桥》。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播放朗读视频,自由跟读,体会情感。

  三、品读意象,领略“三美”

微课教案设计9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灰尘的大小、数量和来源,知道灰尘在人类生活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并懂得要保护环境。

  2、了解说明文常用的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写作方法。

  3、能仿照第2小节的方法,进行读写结合。

  4、锻炼学生搜集信息、查找资料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5、培养学生运用写作方法及概括总结的能力。

  6、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灰尘的大小、数量和来源,知道灰尘在人类生活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并懂得要保护环境。

  2、了解说明文常用的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写作方法。

  3、能仿照第2小节的方法,进行读写结合。

  教学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灰尘的大小、数量和来源,知道灰尘在人类生活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并懂得要保护环境。

  2、能仿照第2小节的方法,进行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细菌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板书:流浪汉,请学生读。

  2、在你们的印象中,流浪汉是怎样的?

  板书:空气中的把课题补充完整

  齐读课题

  3、出示第一小节,引读。

  空气中的流浪汉就是——(灰尘)

  板书:灰尘

  4、找出第一节中表示灰尘特点的词。

  说说“流浪汉”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灰尘的?一边读,一边可以用笔做做记号。

  2、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梳理课文

  大小

  数量

  来源

  32、空气中的“流浪汉”——灰尘用处

  坏处

  管教的方法

  3、结合板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二节,了解灰尘的大小、数量和来源,体会作者介绍灰尘的方法。

  1、了解灰尘的大小,学习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1)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灰尘的大小?

  出示:灰尘很小,一千颗灰尘紧挨着排成队,也只有一厘米长。所以平常除非灰尘特别多,人们是不大感到这些小东西的存在的。

  师:从这句句子中,我们知道(灰尘很小)

  出示:灰尘很小,

  (2)究竟有多小呢?(抓住“一千颗”“一厘米”“紧挨”“除非”“不大”这些词,引导学生体会。了解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板书:列数据

  师小结:列数据是科学类文章常用的写作方法,它让读者更形象地了解描述对象,也更具说服力。

  2、了解灰尘的'数量,学习列数据、作比较的写作方法。

  (1)出示:据试验,城市街道上的一酒杯空气中,有几十万颗灰尘,草木繁茂的山林地带灰尘就少得多,一酒杯空气中只有一百多粒灰尘

  师:出示句型:

  城市街道上的灰尘很多,。

  草木繁茂的山林地带灰尘少得多,。

  (2)从这组数据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了解列数据、作比较的写作方法

  板书:列数据、作比较

  3、了解灰尘的来源,学习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1)灰尘无处不在,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引读。(师读问句,学生读答句,明确这里的问句是一句设问句,具体写了灰尘的来源。)

  (2)进一步了解分号的用法。

  四、出示表格,小组讨论3-6节,体会灰尘在人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

  1、空气中的灰尘对于人们究竟是有用处的,还是有坏处的呢?

  请学生轻声朗读3-6小节,出示表格小组讨论

  2、每小组派代表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引导体会灰尘在人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

  4、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用“管教”这个词,最简单捕捉灰尘的方法以及最积极、最根本、最主要的捕捉灰尘的方法。

  五、交流资料,读写结合。

  1、小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作者的写法,写写细菌。

  2、请学生拿出有关细菌的资料,介绍资料的来源。

  3、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并分别仿写细菌的大小、数量及来源。

  4、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5、小结,并请学生回家仿照课文3-6小节,写写细菌的用处、坏处以及管教他们的方法。

微课教案设计10

  知识点描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时间、表现及认识意义

  知识点来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品德第二单元第三课

  基础知识

  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了解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及影响

  教学类型

  演示型

  适用对象

  学生:本微课是针对本学科平时成绩40-60分的学生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

  内 容

  画面

  时间

  片头(20秒以内)

  内容:您好,这个微课重点讲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时间、表现及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第1至3张PPT

  20秒以内

  正文讲解(4分20秒左右)

  第一节内容:讲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第4 张PPT

  40秒

  第二节内容:讲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

  第5至6张PPT

  60秒

  第三节内容:讲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

  第7至9张PPT

  110秒

  第四节内容:讲解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第10张PPT

  20秒

  结尾(20秒以内)

  内容:感谢您认真听完这个微课,我的下一个微课将讲解我国的`发展战略

  第11至12张PPT

  20秒以内

  教学反思(自我)

  初中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生社会知识比较贫乏,对我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深刻的认识。本微课通过一些具体的、有说服力的材料,使他们对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巨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微课教案设计11

  微课作品介绍

  本节微课是美术校本教材系列内容,旨在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会用废旧布料来表现动物,探索动物的不同表现方法。动物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孩子们通过收集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废旧布料,运用灵巧的小手把一块块碎布料变成一幅幅精美的布贴画,孩子们不仅能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还能增强环保意识,感受传统布贴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教学需求分析

  适用对象分析本微视频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美术课的学习,对学生的造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孩子们在美术课中已不满足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可爱的小动物,他们想尝试用其它的方法来表现。本课采用废旧布料来表现动物,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造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体验了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学习内容分析

  本微视频是《动物布贴画》第二课时,可作为苏少版美术教材的延伸教学内容,适用于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设计好了自己喜欢的动物绘画稿,本课是在绘画稿的基础上尝试用布贴画的形式表现动物。首先欣赏部分同学的动物绘画作品,接下来通过观看两位布贴画小巧手的示范视频学习布贴画的制作方法,教师讲解制作难点。接下来欣赏教师布贴画示范画。最后通过欣赏我校布贴画兴趣小组同学的优秀作品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制作的信心。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欣赏部分同学的动物绘画作品,增强对动物特征的认知;

  2、通过观看布贴画制作微视频,学习布贴画的制作方法;

  3、通过欣赏教师的示范画,进一步理解布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4、通过欣赏同伴们的布贴画优秀作品,培养学生学习布贴画的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微课是我校美术校本教材系列内容,可作为苏少版美术教材的延伸课程。

  首先让孩子们欣赏同伴们优秀的动物绘画作品,接着欣赏两幅动物特征不明显的学生作品及其修改后的作品,旨在增强学生们对动物特征的认知。

  在观看两位布贴画小巧手的制作微视频环节中,孩子们能基本掌握动物布贴画的制作方法,随后教师讲解了制作的难点。

  接下来通过欣赏教师的'示范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布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最后的环节,通过欣赏我校布贴画兴趣小组同学的优秀作品培养学生学习布贴画的兴趣,增强布贴画制作的信心。

  学习指导

  喜欢动物并认知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了解布贴画的历史和制作工具对布贴画的制作方法有初步的了解。

  配套学习资料与苏少版二年级美术《动物朋友》一课配合使用,可作为苏少版美术教材的延伸教学内容。

  制作技术介绍本微课运用了camtasia studio、photoshop、power point、会声会影等多种图像及视频软件。运用photoshop进行图片的设计和编辑,如PPT页面设计等;用会声会影软件进行视频的编辑和处理;运用power point制作微课PPT;运用camtasia studio录制PPT及音视频。

微课教案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全文抓住“父亲”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

  2、鉴赏本文清新质朴自然的语言,感悟文字中蕴涵的父子深情。

  3、调动文学积累和生活感知,关注普通形象背后饱含的深情。达到情感共鸣,收获写作感悟。

  二、教学重点:

  1.抓住“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领会朴实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从文字中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导入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对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全文疏通了一遍,学习了生字生词,分清了层次,还了解了作者的相关背景知识。那么,在正式开始今天的讲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次课所学的生字生词!哪位同学敢于挑战,自告奋勇上来听写?

 复习生字生词,并听写

  交卸xiè 奔丧sāng 橘子jú 晶莹yīng 迂腐yú 琐屑suǒxiè栅栏zhà 差使chāi 照看行李kān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解决以下问题。

  作者在课文第二部分提到几次流泪?

  (2)作者在课文第二部分提到了几次背影?并予以概括。

  四、给学生放第六自然段的录音,要求在课文中找到描写“父亲”外貌、动作的字词。

  (1)外貌: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2)动作: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两手攀、两脚缩、身子微倾

  五、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六段以理解作者的感情。

  六、学完了整篇文章后,要求学生用心中最美的一个句子来形容一下自己的'父亲!

  六、配乐《神秘园之歌》,为同学们朗诵第六段。

  七、总结

  (1)概括这堂课所学的所有内容

  (2)父亲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亲昵的做作。父亲的爱,是沉沉甸甸的,不会直接表达,不会展现关心。但是,他的爱就像影子一样,无时无刻不存在。所以,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我们都要记得父亲是我们永远的依靠,他永远爱着我们。

  八、布置作业

  (1)朗诵课文的第二部分

  (2)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九、板书设计

  第一次流泪 家破人亡 伤心

  第二次流泪 浦口送别 感动

  第三次流泪 见信思念 伤感

微课教案设计13

  微课猜猜我有多爱你

  一:谈话导入

  今天蔡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爱的故事,故事叫什么名字,你们认字吗?猜猜我有多爱你。

  其实,这么多字当中其他字都不要紧,最重要的就是爱。因为这是一个爱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讲述故事

  ★夜深了,小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拉着妈妈的耳朵不放,要他听她说话,他说:“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妈说:“哦,这我可猜不出来”。小兔子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我爱你有这么多。”妈妈一看,也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我爱你也有这么多”

  1.小兔子做了什么动作表示对妈妈的爱呢?我们站起来做做看。大声说,我爱你有这么多。

  2.兔妈妈也把手张开,说什么了3.咱们和兔妈妈比一比谁的爱多

  三、学习第2节:举手1.播放ppt,教师讲述故事

  ★小兔子把手举得高高的.,说:“妈妈,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妈妈一看,也把手伸得高高的,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小兔子一看,阿,真高啊!小兔又在原地一蹦一跳说:“妈妈,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妈妈一看在原地蹦得老高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一看,阿,那可真高啊

  2.小兔子还做了什么动作表示对妈妈的爱,还说了什么?3做动作来比一比谁的爱多。

  四:幼儿讲述小兔子看到的风景,练习说句式:...有多...,我就有多爱你。1.小兔和兔妈妈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山脚下,小兔子惊奇的看到一副美景,它看到了什么呢?

  2.你们能用你看到的景色来表示对妈妈的爱吗?幼儿回答五.扩展延伸

  1.我们可以用眼睛所看到的东西来表示心里的爱,现在你的眼睛里看到了什么美景?你会用它来表示爱吗?六.教师讲述最后一段故事

  小兔子和兔妈妈就这么说着说着:小兔子她有点累了,看着月亮说,妈妈,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那里,说完就躺在地上睡着了,妈妈看了看她说:你知道吗?,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那里,又从月亮那里回到这里。说完吻了吻它

  八.谈谈自己爱的人故事讲完了

  1.这个故事爱多吗?2.家里你最爱谁?

  3.家里都自己爱的人对吧,那在幼儿园有没有你爱的人?(老师)九:总结活动,把你的爱告诉你的爱的人

  我们在幼儿园,家里都有自己爱的人,所以,今天别忘了午睡的时候,对你的小伙伴说:hi,猜猜我有多爱你,晚上回家睡前别忘了,对家里你爱的那个人说:hi,猜猜我有多爱你,一会儿,也别忘了对老师说:hi,猜猜我有多爱你。

微课教案设计14

  一、教学背景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五、教学时间

  8分钟微课堂

  六、教学适用对象

  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

  八、教学设计与过程

  开场白:

  你们好!我是来自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的语文老师金颖,以下是我的微课作品《“的`、地、得”的区分与使用》

  (一)问题与疑惑

  1、重要性

  同学们,汉字中的“的地得”作为一级字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字,经测算,每100个汉字中就会出现四次。可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却经常出错!你瞧!

  2、错误使用案例的纠正

  (1)使用错误:

  因为我地表现好,老师高兴得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地更好!

  疑问:这个句子哪里出问题了呢?

  (2)纠正错误:

  因为我的表现好,老师高兴地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得更好!

  释疑:原来正确答案应该是这样的!

  3、过渡质疑: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区分“的、地、得”呢?赶紧来找

  找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吧!

关于语文微课教案设计

【微课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微课的教案02-13

艺术课教案设计08-24

画风说课教案设计04-16

微课的教学设计02-20

微课教学反思04-22

优质课社戏教案设计08-27

麦哨交流课教案设计08-25

《最后一课》教案设计03-28

自我介绍课教案设计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