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

时间:2023-03-13 12:12:33 教案 投诉 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1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4/4拍节奏,能够通过身体模仿动作、乐器演奏熟练掌握乐曲的节奏。(重点)

  2、能根据教师指挥的手势迅速做出动作反应,注意乐器相互协作演奏,演奏出苹果丰收的愉快场景。(难点)

  3、感受苹果丰收的快乐场景,体验与同伴创造性的配器和合作演奏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苹果丰收音乐;铃鼓、碰铃、圆舞板若干。

  教学过程

  一、伴着欢快的音乐幼儿模仿摘苹果的动作进入活动场地,体验摘苹果的愉快心情。

  1、教师引导幼儿交流:你摘苹果时心情怎么样?

  2、教师小结:摘苹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乐曲,这首就是表达了人们丰收苹果时的愉快心情,我们再看看人们是如何庆祝苹果丰收的?

  二、教师运用视听欣赏法,引导幼儿通过边看图片边欣赏乐曲相结合的方法,感受乐曲的节奏特点,了解丰收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1、幼儿欣赏后回答:这段乐曲感觉怎么样?那乐曲是几拍的呢?教师带领幼儿尝试拍打乐曲的节奏并简单介绍乐曲。

  2、刚才苹果丰收了,人们都干了什么?请幼儿模仿,初步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丰收的快乐。

  三、结合图谱,引导幼儿探索用身体动作表现苹果丰收的场景,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

  1、出示身体动作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图谱上有哪些劳动动作?请幼儿自主探索。

  2、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规范幼儿动作,我们现在完整表演一遍,提示幼儿男孩、女孩的动作幅度可以有差别。

  3、幼儿跟随音乐完整表演身体动作,提示幼儿注意用表情和眼神与动作协调。

  四、变换图谱,引导幼儿回忆乐器的使用方法并尝试自己练习演奏不同乐器的节奏并完整演奏乐曲。

  1、教师变换图谱,请幼儿观察:图谱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乐器?

  引导幼儿初步掌握乐器图谱的节奏。

  2、请幼儿取出自己椅子下的乐器,演示乐器的使用方法,教师规范幼儿的动作及姿势。

  3、跟随音乐幼儿演奏乐曲,提醒幼儿控制好自己的.乐曲并注意节奏的准确性。(配班教师进行录像)

  4、利用回放体验法请幼儿欣赏刚才演奏的片段,引导幼儿自我评价:你们认为刚才演奏的怎么样?哪里演奏的好?怎样会演奏的更好?

  5、幼儿完整演奏乐曲一遍后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6、请幼儿来当小指挥,带领大家演奏。

  五、演奏结束,请幼儿分组收好乐器,提示幼儿轻轻放到指定的地点,出活动场地。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2

  活动目标:

  1、看看、想想、猜猜动物们摘苹果的方法,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感受故事情景的趣味性,体验小伙伴间互相帮助的乐趣。

  3、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苹果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介绍鼠小弟。

  2、鼠小弟想吃苹果,它能摘到吗?

  二、展开

  1、小鸟、小猴来摘苹果

  它们能够摘到苹果吗?怎么摘的?

  看到小鸟和小猴摘到了苹果,鼠小弟是怎么想的?(观察图片并讲述)

  2、 猜猜是谁又来摘苹果?

  鼠小弟在学谁的样子?

  (出示图片,幼儿和同伴一起看看猜猜)

  学学小动物摘苹果。

  3、海狮和鼠小弟摘苹果

  海狮来帮忙了,怎么摘苹果呢?

  海狮和鼠小弟用什么方法摘到了苹果?

  活动延伸:

  好吃的苹果大家分享。

  谢谢鼠小弟!

  活动反思:

  1、对目标的反思

  整个活动的目标是:看看、想想、猜猜动物们摘苹果的方法,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故事情景的趣味性,体验小伙伴间互相帮助的乐趣。

  这是基于孩子经验基础和年龄特点所制定的目标,围绕着一个有趣的情景大家来看看、想想和猜猜,在这样的情景中孩子们愿意说、乐意说、喜欢说。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也确确实实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故事的趣味性,很好地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不过在活动后我也在反思,如何在活动的过程中更好的让孩子们体验小伙伴互相帮助的乐趣呢?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这个目标的体验有,但似乎分量还有加强的余地,也许围绕这个目标对于活动的一些环节进行调整,能够更好地达成这个目标。

  2、对材料的反思

  活动利用多媒体来营造一种情境,利用有趣的动物形象吸引孩子参与活动,同时利用动态帮助幼儿理解角色动作的含义,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形象所做的事,同时依据自己的观察来进行猜测,在其中体会乐趣,理解含义,多媒体对孩子来说很有吸引力,可爱的动物形象,有趣的情景,这些都能够帮助孩子投入其中进行学习。活动尾声部分结合多媒体出示实物,出乎孩子们意料,把孩子们的情绪调动到了一个**,快乐的情绪延续着,活动的趣味性更是达到了一个顶点。适当地利用多媒体很好地推进了活动的进程,同时对于孩子在活动中的理解和表达也提供了相当的辅助。

  3、对过程的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我和孩子们的距离相当近,我们一起猜、一起想、一起学、一起笑,大家都在快快乐乐的氛围中活动,互动的过程我也注意到结合个别与集体,考虑孩子已经到了小班的下期,因此更多的'注意提供给孩子个体表达的机会,让孩子们有机会说、愿意说、喜欢说,营造愉快的氛围让孩子放松的说,小班的孩子,活动的趣味性很重要,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材料以及活动的过程,都要充分考虑到其中的“趣”在哪里,今天的活动正是考虑到了“趣”。活动过程中和孩子的互动是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但是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可能有的时候还需要让孩子更多的想一想,辅助的提问也要更多的考虑如何拓展或是深入,例如孩子说 “等苹果落下来”,我的回应是“那可能要运气好一点才行哦!”如果我的回应是“怎样才能让它落下来啊?”这样是不是更加能够拓展孩子们的思维呢?也许这样的回应会让孩子更深入的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设想成功。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3

  活动目标: 1、喜欢听音乐做动作。

  2、感受一字一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苹果实物一个、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以直观的实物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

  (1)今天有一个水果宝宝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学本领,请你们猜猜它是谁?

  (2)它长什么样子?

  (3)你们喜欢吃苹果吗?

  (4)吃的时候要先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

  (5)如果小手没有洗干净苹果宝宝回对你说什么?

  :

  我是一个的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

  (二)通过听一听的形式感受乐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1)录音机宝宝也有一个大苹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和老师的是不是一样,听的时候可以拍拍手。

  (2)你听到了什么?

  :原来是一样的。

  (3)再来拍拍手听一次(老师配动作)

  (三)引导幼儿通过动一动、比一比学习动作

  (1)教师"一字一动"的`示范同时讲解要领,幼儿随即模仿。

  (2)重点强调"一字一动"。

  (3)跟着录音机集体动一动。

  (4)角色扮演式随录音机做动作,与同伴交流自己做的感受。

  3、师 :苹果宝宝今天很开心和你们认识,还和大家一起学了很好看的动作,现在有点累了,那我们请它回去休息一下,好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4

  活动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归纳概括10的组成,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联系,初步掌握10的第一、二组加减法。

  2.提高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3.能积极探索新知,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直接快速地凑10。

  活动准备:

  1.人手雪花片10个人手这样表格若干。

  2.10个苹果卡片,10级台阶图,小狗、骨头卡片,喜羊羊手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孩子们,你们看今天谁来了?(出示手偶)大家猜一猜喜羊羊给我们带什么来了?(从桌下拿出一盘苹果)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喜羊羊一共带来了多少个苹果。(将盘里的苹果一个一个地摆在桌上)生:10个。

  (将10个苹果卡片横排摆在黑板上)10个苹果我们就用10来表示。(板书:10)师:现在喜羊羊想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可是又不知道怎样分。孩子们你们能帮喜羊羊分一分吗?

  师:喜羊羊说,今天谁分得好,她就把苹果奖励给他。

  (二)探究新知,体验发现1.动手操作培养幼儿数感。

  (1)分一分师:现在请你们听清老师的要求,请每位幼儿把桌子右上角的10个雪花片放到桌子中间。

  生:(放雪花片)师:我们用这10个雪花片代替10个苹果,分一分。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开始。

  (在幼儿动手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10个苹果卡片)(2)说一说师:请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把10分成了几和几。

  2.幼儿汇报后整理凑10法师:现在我要请最勇敢的孩子,把他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其他小朋友请仔细观察他是如何分的,方法和你一样吗?(抽1位幼儿上台分苹果)师:XX把10分成了1和9,小朋友们你们同意吗。

  师:老师也同意他的分法,笑笑的苹果奖励给你。

  师:(指图形)从左往右看10可以分成1和9,从右往左看10还可以分成9和1,它们是一对好朋友,我们记的时候就可以这样来记,(填表格1、9)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记一记吧。

  生: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

  师:现在又听老师要求,请把这10个雪花片放在一起。

  师:请你们动动脑筋,刚才我们已经把10分成了1和9,接着我们又可以怎样来分呢?分好后,把你的分法小声的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开始。

  (生动手分,教师在黑板上贴10个苹果卡片)。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把10分成了2和8。

  师(分苹果,中间用一条虚线分开)师:从左看10分成了2和8,从右看10还分成了8和2,它们也是一对好朋友。(填表格2、8)我们一起来记一记吧。

  生: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8和2。

  师:请你们又把这10个雪花片放在一起。想一想接着我们又可以怎样分呢?分好后,把你的分法小声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开始。

  (生动手分,教师在黑板上贴10个苹果卡片)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又找到了哪两个好朋友?

  (带着幼儿把剩下的几种分法一起分完,把表格完成。)师:你们真能干,帮喜羊羊把10个苹果分成了两堆,并且有这么多种分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记一记你们的分法吧。

  (三)整理算式。

  师:刚才大家帮喜羊羊分苹果,她夸你们真聪明。现在,喜羊羊还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请你们把刚才分苹果的这几种分法用加减法算式表示出来,我们看谁最能干。我们一起来看第一种分法,左边有1个苹果,右边有9个苹果,可以怎样来列加减法算式呢?

  生:(1)1+9=10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你能看着图告诉我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1):左边有1个苹果,右边有9个苹果,合起来就是10个苹果。

  师:谁再来列另一个加法算式?

  生(2):9+1=10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你能看着图告诉我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2):左边有9个苹果,右边有1个苹果,合起来就是10个苹果。

  师:谁来列一个减法算式?

  生(3)10-1=9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你能看着图告诉我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3):一共有10个苹果,去掉1个苹果,还剩下9个苹果?

  师:谁再来列一个减法算式?

  生(4)10-9=1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你能看着图告诉我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3):一共有10个苹果,去掉9个苹果,还剩下1个苹果?

  师:为了你们能更准确的计算10的加减法,我们还可以通过找好朋友的方法来计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吧。

  (师指表格,学生算)(四)应用拓展,寓学于嬉1.口算师:你们会了吗?好,老师来考考大家。现在,请大家看老师的卡片,很快的口算出答案,比一比谁算的最快最好。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2.小狗抢骨头师:(把台阶图贴上黑板)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真好,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

  师:有一天机灵狗饿了,到处找东西吃。突然他看到台阶上有一只大老鼠抱着一根骨头,(出示老鼠),于是,它就想去抢这根骨头吃。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狗抢骨头,好不好?

  师:我们一起先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级台阶。

  (学生数,教师在台阶上标数字)师:现在老师帮小狗爬上第一级台阶,(将小狗放在第一级台阶上)一共有10级台阶,小狗爬到了第1级台阶,它还要爬多少级台阶才能拿到骨头呢?

  生:9。

  师:怎样列算式呢?

  生:10-1=9(教师在第一级台阶上板书算式10-1=9)师:小狗接着爬上第2级台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呢?

  (抽幼儿提问并列式回答,教师在台阶上板书减法算式,继续把台阶爬完。)3.做练习。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5

  教材介绍: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酸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教学目标:

  1、透过绘本「苹果树」的教学活动,了解植物的生老病死,与人类的生老病死的差别。

  2、进而体会出关怀植物、关怀生物;

  3、进一步体会出父母亲的辛劳、多关心父母的苦心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绘本故事名称,并请幼儿欣赏绘本课件PPT

  2、分析:

  在故事中,树的一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尽他所有的爱男孩,让男孩开心,即使男孩后来对他只有「拿取」,他还是不改初衷。你觉得苹果树是不是跟爸爸妈妈很像呢?

  男孩小时候真的很爱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树的感情,不再单纯,他只有在缺乏某样东西的时候,才会去找树;他向树提出要求的时候,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好像树「理所当然」要给他……。即便如此,树对小男孩的付出依旧没有条件……。你会像这个男孩一样吗?如果我们跟小男孩一样,接受恩典的时候,没有感恩的心,你想,爸爸妈妈会有多么的伤心呢?圣经教导我们做儿女的要孝敬父母。在字典中,「孝」的意思是「尽心奉养父母」﹝动词﹞或「有孝心的」﹝形容词﹞;「敬」则有「尊重」、「有礼貌的献上」﹝动词﹞、「恭敬、慎重」﹝副词﹞的意思,结合起来,简单的说就是:在态度上,要尊敬父母;在行动上,要常常表现出你对他们的'感谢。

  你对爸爸妈妈的态度正确吗?恭敬吗?可以从以下的问题中,好好的思考喔!

  (1)我会主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例如:做功课、整理书包、整理房间等等。

  (2)我会常常跟爸爸妈妈说请、谢谢、对不起。

  (3)我会主动帮忙做家事,例如:倒垃圾、折衣服、擦地板等等。

  (4)当爸爸妈妈提醒我要做某件事﹝例如洗澡、吃蔬菜、起床﹞时,我会马上去做,不会拖拖拉拉,

  更不会摆一张臭脸。

  喔,或许你会想:这些真的很难做到耶!但是只要你开始做,就一定会进步喔!

  3、问题讨论

  1.故事中的小男孩,要求树为他做哪些事?

  2.树为什么答应小男孩的要求?

  3.你觉得小男孩知道树为什么愿意付出他的一切吗?小男孩有什么回应?

  4.说说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为你做的一切。

  5.你上次跟爸爸妈妈说谢谢,是什么时候?你常常会这样做吗?

  6.通常你如何表达你对爸爸妈妈的感谢?你又可以有什么样的进步?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6

  活动目标:

  1、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

  2、尝试运用团圆、搓等技能,表现苹果的主要特征。

  3、初步学习使用简单的辅助材料,在泥工板上进行操作。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感受作品苹果的美感。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1个,橡皮泥、火柴棒或牙签。

  活动过程:

  1、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说谜面:红红脸,圆又圆,亲一口,脆又甜。

  (2)幼儿自由猜谜语,教师待幼儿充分发言后说出谜底。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塑造苹果的方法。

  (1)出示实物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2)幼儿边讨论边尝试制作,教师指导。

  教师:请你先自己试试用橡皮泥做苹果,等会儿来教大家。(幼儿自由探索)

  (3)教师:你是怎么做的?橡皮泥怎样才能变成圆的?怎么才能在上面变出小坑呢?苹果上还有什么?怎么做?

  (4)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提炼词汇“揉一揉、搓一搓、压一压”等。

  3、集体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个苹果?为什么?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幼儿对泥橡皮泥制作很感兴趣,而且制作苹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是幼儿能做出来的。

  不足之处:

  1、活动前我也做了准备,有实物苹果,还有幼儿每人一桶橡皮泥。但是实物苹果色泽不是很好看,如果我能准备红、绿、黄三种颜色鲜艳、特征明显的苹果,那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每人一桶橡皮泥,在制作时,幼儿打不开包装袋,纷纷请老师帮忙,导致出现了一点混乱,而且,由于橡皮泥颜色众多,幼儿选的颜色也五花八门。如果我事先准备红、黄、绿三种颜色,分发给幼儿,不仅可以让幼儿认识这三种颜色,同时也避免了颜色太多的困惑,也能让孩子自由选择做什么颜色的苹果,能力强的甚至可以多做几个。

  2、活动中,我请幼儿自己先尝试做苹果,但是对于我们班幼儿来说,这是有难度的',只有个别幼儿能做到“搓圆”的这一步。因此,教师还是要先示范。活动的难点在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上下两个坑,并在圆形的基础上压出上下两个小坑。这一点我没有把握好,只是一带而过。

  3、展示评价时,由于我已经让幼儿将做好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了,所以我请幼儿分小组来欣赏评价,这样会导致秩序混乱。换一种方法,我可以请幼儿将做好的作品托在手上,大家相互展示、评价,然后送到展示台上,平时也可以欣赏,这样更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横涂、竖涂、圈涂的技能来涂染苹果。(难点)

  2、能将“小虫虫”粘贴到苹果合适的位置。(重点)

  3、体验不同涂色方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三幅“大苹果和小虫虫”的范画,分别由竖、横、圆三种线条表现。

  2、在日常活动中和幼儿涂画、剪出“小虫虫”形象。

  3、油画棒、人手一张三只苹果的轮廓图。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说明可以用不同方式给苹果“穿衣服”。

  1、请幼儿观察三张大苹果的范画。(教师出示三幅范画)。

  2、引导幼儿发现三只苹果是用三种不同的方法“穿衣服”的:“你们觉得这三只苹果涂得有什么不一样吗?”

  3、教师总结:这三只苹果是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涂的,横着朝一个方向涂色叫做横涂;竖着朝一个方向涂叫竖涂,像画圆圈一样的涂叫做圈涂。

  4、请幼儿书空练习三种涂苹果的方法:竖着涂、横着涂、圈涂(先穿外面的衣服、再穿里面的`衣服)。

  二、给苹果娃娃穿漂亮的衣服。

  1、幼儿分别用横着涂、竖着涂、圈涂的方式在图画纸上涂染出苹果。

  2、将自己的“小虫虫”贴在苹果上:“你觉得小虫虫应该贴在什么位置最合适呢?”(提醒幼儿将小虫虫贴在苹果的身上)。

  三、欣赏作品:大苹果和小虫虫。

  1、和幼儿共同欣赏同伴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谁的“大苹果和小虫虫”,问什么喜欢?

  2、将大家选择的作品一一陈列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

  四、延伸活动:大苹果和小虫虫

  1、幼儿手拉手组成圆形“大苹果”,几位幼儿做小虫虫在“大苹果”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跑动。当教师说:啄木鸟来了!当苹果的幼儿要拉着手蹲下。在“苹果”里的虫虫即被捉住。

  2、“虫虫”与“苹果”一一交换,游戏继续进行。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8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中鸟类的不同特点、本领,有爱鸟的美好情感。

  2、能围绕问题积极参加讨论,大胆清楚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3、有进一步探究鸟类世界的好奇心。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内容

  难点:知道鸟类的不同特点、本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故事录音《小苹果树请医生》

  2、提供鸟类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故事叫什么名字?讲了一些什么事情?”

  “我们一起来听听。”

  2、了解啄木鸟和其他鸟的本领

  (1)、讨论交流

  “为什么要给苹果树治病?”

  “小苹果树请了哪些朋友,它们能不能为苹果树治病?为什么?”

  “啄木鸟是怎样给苹果树治病的?”(讨论)

  (2)、教师念谜语,幼儿进一步认识啄木鸟

  谜语:有种鸟儿本领大,尖尖嘴巴像把刀,会给树儿来治病,啄掉坏树皮,钩出小害虫,飞来飞去忙不停。

  (幼儿说谜底)

  (3)、诱发幼儿进一步探究自己的好奇心

  “你们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哪些鸟也有自己特别的本领?”

  3、幼儿听故事录音,自由讲讲

  活动反思:

  孩子们都生过病,对生病时的'情景深有体会,因此他们对苹果树婆婆的病情很着急,都能主动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为苹果树婆婆治病。通过活动他们知道了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要想办法帮助,有了初步的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活动中孩子们能安静的倾听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了解了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等几种鸟的作用和特殊本领。

  不足:活动中幼儿有抢话现象,他们很激动不等别人说完就抢着发言,这一现象还应继续进行引导教育。

  附:

  小苹果树请医生

  果园里,有一棵老苹果树和一棵小苹果树。有一天,老苹果树忽然浑身发抖,碧绿的叶子也发黄了。

  小苹果树很奇怪,问道:“老苹果树婆婆,您怎么了?”老苹果树说:“孩子,我病了,有几条虫子钻进我的身体里,咬得我很难受。从前,我的妹妹就是这样被虫子咬死的。看来我也要死啦!”

  小苹果树听了很伤心,决心给老苹果树请一位高明的医生。

  一只喜鹊飞过来,小苹果树连忙高声喊:“喜鹊先生,请您给老苹果树婆婆看病吧!它身体里有虫子啦!”喜鹊摇摇头,说:“好孩子,我只会捉树上的虫子,不会捉树干里的虫子,我不会动手术啊!”小苹果树失望地低下头,不说话了。

  夜里,一只猫头鹰从这里飞过。小苹果树连忙高声喊:“猫头鹰先生,请您给老苹果树婆婆看病吧!它身体里有虫子啦!”猫头鹰摇摇头,说:“好孩子,我只会捉田鼠,不会捉树干里的虫子。”小苹果树失望地低下头,眼泪一滴一滴掉在地上。

  每二天,飞来一只啄木鸟,它在空中绕了一圈,不等小苹果树说话,就落在老苹果树身上,不停地在树干上跳来跳去。

  小苹果树高声说:“啄木鸟先生,您这是干什么呀?”

  啄木鸟笑着说:“别担心,我看出来它有病,是来给它治病的!”说着,它用爪子抓住树干,用尾巴支住身子,用坚硬的嘴在树干上使劲地啄起来。

  小苹果树生气了,喊道:“老苹果树婆婆已经病了,您不能再使劲啄它了!”

  啄木鸟笑笑说:“我这是给它动手术啊!”说着,它就把坏了的树皮啄掉,找出虫子的洞口,从里边一下子钩出几条大虫子来。啄木鸟说:“手术做完了,明天我再来看它吧,因为还有好多树等着我去治病哪!”啄木鸟说完,忽忽忙忙飞走了。

  第二天,啄木鸟真的又来了,它在这儿啄啄,那儿敲敲,又在老苹果树的身上啄出一条大虫子。

  过了几天,老苹果树婆婆的病全好了,它高高地抬起头,叶子长得绿油油的,结满了苹果。小苹果树也高兴极了,它们都非常感激啄木鸟。

  有一天,啄木鸟从这里飞过,老苹果树和小苹果齐声喊道:“啄木鸟先生,您歇歇再走吧!请来尝尝我们的苹果吧!”

  啄木鸟笑着回答说:“谢谢你们,我不吃苹果,也不能歇,我还要去给别的树看病哪!只要你们健康,我就高兴啦!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大胆想像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启发幼儿用比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大胆讲述的习惯。

  3、激发幼儿参与文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指偶小猪、小鸟和狐狸各一。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幼儿想像故事情节。

  1、看课件,听教师讲故事第一段

  幼儿想像:狐狸看到了红通通的大苹果,它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狐狸真想吃苹果呀,他会怎么跟小猪说呢?

  2、看课件,教师讲述第二段故事。

  幼儿想像:狐狸会想什么办法呢?

  3、你们说的办法都很合理,但是这只狐狸想的办法和你们的有点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吧。看课件,教师讲述第三段。

  幼儿想像:小猪想和狐狸换一个苹果做种子,狐狸愿不愿意用它的假苹果和换小猪的真苹果呢?它会怎么说呢?

  4、看课件教师讲述第四段故事。

  想一想:狐狸的苹果是假的,可是小猪还不知道呢,你们想不想让善良的小猪上当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5、接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看课件,教师讲述最后一段。

  三、根据课件,完整欣赏故事。

  四、分段讲述。

  边看老师出示指偶边学习讲述故事。

  重点学一学小鸟、狐狸和小猪的'话,注意语气表情。

  理解词语:珍贵、摇头晃脑。

  五、小猪、狐狸、小鸟这三个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活动反思:

  今天语言活动的内容是“会爆炸的苹果”,这是一个故事。组织时,我一改以往的模式,没有先讲故事,而是先让幼儿自己看图片,并根据图片内容猜测、想象故事的内容和情节,然后让幼儿充分表述自己对图片的理解。虽然幼儿讲得都是零零碎碎的,只抓住了画面上一个方面的内容,但幼儿的想法却是各式各样的,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最后的关于“如何戳穿狐狸的骗局”的讨论中,幼儿也是各抒己见,连平时很少发言的幼儿也都参与了进来。

  听着孩子们充满稚趣的话语,看着孩子们兴奋激动的表情,我突然似乎领悟到了什么。的确,在这样一种氛围的活动中,孩子们找到了自我,他们活动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10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能运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型。

  2、理解图谱内容,并使用打击乐器协调一致的演奏。

  3、感受乐器音色的不同,体验合作演奏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用身体动作、乐器表现音乐。

  活动难点:情绪快乐的演奏且节奏准确。

  活动准备:

  音乐、乐器(碰铃、响板、铃鼓)、图谱 3 幅、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苹果丰收》拍手进入活动室。

  请幼儿说一说听到乐曲后的心理感受。

  小结:音乐内容说的是果园里,一个个苹果耀眼红,苹果丰收,大家都兴高采烈、无比的快乐,所以音乐才这么的欢快、活泼。

  二、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1、用身体动作表现去果园的路上及找果园

  2、表现摘苹果

  3、表现庆祝丰收

  三、出示图谱(一)引导幼儿运用肢体表现音乐。

  1、看图谱运用肢体节奏表现“苹果丰收”

  2、完整的听音乐练习。

  四、出示图谱(二)能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1、引导幼儿理解图谱内容(独奏、合奏、轮奏、)

  2、教师哼唱,幼儿用乐器打击乐,提醒运用合适的`力度。

  3、听音乐看图谱进行打击乐。

  4、互换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们今天当小乐手开心吗?老师也开心,你认为表现的怎么样?我也是这么这么认为的,那一起为我们就今天出色的表现鼓鼓掌吧!最后老师再告诉你有个小秘密,这首好听的音乐就叫《苹果丰收》小朋友回到家可以让爸爸、妈妈上网搜一搜,然后运用家里的生活乐器来演奏。好了,现在我们出去休息一下吧 全体起立!(放音乐)

  课后反思

  《苹果丰收》音乐的节奏鲜明,容易听辨,自始至终,我都将情景贯穿其中,通过找苹果园到从不同方位摘苹果及丰收后的喜悦,还有肢体动作的表现等让幼儿通过说一说、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等多方面的感官逐步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熟悉音乐节奏型。在演奏部部分我采用图谱的形式引导幼儿尝试随音乐有节奏地合作演奏,孩子们在我的指挥和引导下,能较好的进行演奏。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到了合作演奏的乐趣,并感受到了果实丰收的喜悦心情。总体来说目标完成的很好,不足之处是活动中我的语速有些快,少了情感渗透。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11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熟悉三种节奏型:︱Ⅹ Ⅹ Ⅹ Ⅹ︱、 ∣Ⅹ — Ⅹ —∣、∣Ⅹ— — —∣。

  2.学习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

  3.尝试看指挥用乐器演奏。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三种节奏型、节奏及身体动作图谱、圆舞板、碰铃、铃鼓。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位小客人,咱们看看他们是谁。

  2.出示三种节奏型让幼儿认识,并用嘴巴和小手拍一拍,所以说他们的节奏。

  二、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听音乐,用身体动作看图谱表现节奏

  1.这三种节奏型很调皮,他们就藏在这首好听的乐曲里,我们把他们找出来(出示节奏图谱)

  2.引导幼儿找一找每种节奏型出现了几次。

  3.引导幼儿整体用小手拍出节奏,再用身体动作整体打一遍节奏。

  4. 用身体动作分声部听音乐打出整首乐曲的节奏。

  三、尝试用乐器演奏乐曲并学习看指挥。

  四、交换乐器演奏,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苹果丰收》是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的一首打击乐曲目,这首乐曲旋律优美,动听,表现了人们在丰收的果园里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在上课之前,我就感觉到有很大的压力,特别的`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去上这一节课,更别说是上好了。因为之前所看到的打击乐课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实在是有些难,而且没有一点趣味性,那样的模式对于我来说也实在是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好,在我个人来说是没有信心以那样的形式上好这节打击乐课的,因为无论是孩子还是我自己都是一个新手,而且对于刚上大班的孩子来说,如果一点趣味也没有的话,他们的注意力靠什么来吸引呢?因为单纯的打击乐器是很枯燥、很乏味的,所以我的压力很大。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想法去上,怎么上完全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我感觉到特别的轻松,在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也很好,我也很轻松的就把教学目标完成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1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注意:

  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

  活动准备:

  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15个梨、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喜欢。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香蕉、杏、还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

  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拿出水果勋章)你们看好看吗?

  幼:好看。

  教:想要吗?

  幼:想。

  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苹果……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好。

  (1、2、3、4、5、6、…)

  教;哦苹果有20个,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你也说我也说,那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XX你来吧)

  XX幼:20个。

  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

  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

  (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

  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经过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每步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余数的含义。

  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20个苹果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创造性地改编了教材,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结果自然出现了整除和有余数除法这两种情况,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操作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在第一次“每盘放5个”的分苹果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了第二次活动“每盘放6个”,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活动,感知、体会有余数除法,发现可以放3盘,还余下2个,而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认识有余数除法。

  3、在探究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不断发现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这个“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探索过程,其实也是培养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练习中,教材还安排了分数目比较大的物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13

  设计意图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中把鼠小弟为吃到树上的苹果,极力模仿身边的动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矮小的鼠小弟想尽各种办法也摘不到苹果,但它依然坚持着,最后在海狮的帮助下摘到了苹果。简洁的画面,夸张的神态动作,勾画出妙趣横生、情节曲折的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环环相扣,反映了鼠小弟遇事肯动脑筋,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与海狮之间合作分享的情感。在平时的日常教学、游戏及生活中,幼儿对于遇事要有耐心、能坚持、要合作分享的情感认识还不是很深刻,为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希望借助本次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遇事肯动脑筋,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与同伴之间合作分享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小老鼠和海狮的合作精神,对绘本阅读感兴趣。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鼠小弟的内心活动。

  3、能根据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大胆地表述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PPT、音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很有趣的绘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书的封面,上面都有些什么?它讲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一棵什么样的苹果树?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老鼠?(完整的语言表达)

  小结:这是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树上结了许多红彤彤、圆溜溜、香喷喷的苹果,苹果树下站着一只小小的老鼠,我们把它叫做——鼠小弟。

  鼠小弟站在苹果树下,它在想什么呢?苹果树那么高,鼠小弟怎么样才能吃到苹果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小朋友们想了许多办法,那我们接着往下看,故事里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出示故事PPT,想一想、说一说、学一学,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鼠小弟的内心活动。

  1、观察PPT第4——8张。

  提问:小鸟用什么办法摘到苹果的?鼠小弟看到小鸟摘到苹果,心里是怎么想的?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小猴怎样摘苹果?鼠小弟看到小猴爬树摘苹果,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小结:小鸟会飞,小猴会爬树,鼠小弟飞不起来,也不会爬树,它该怎么办呢?

  2、出示PPT9——17张,就在鼠小弟赶紧想办法的时候,又有几个动物朋友来摘苹果了,你们看一看,猜一猜,是谁来摘苹果了?你怎么知道的?(出示鼠小弟学动物的动作,猜一猜鼠小弟学的是哪种动物。大象、长颈鹿、袋鼠、犀牛)

  小结:大象用长长的鼻子轻而易举地摘到了苹果,长颈鹿有长长的脖子也很容易就摘到了苹果,袋鼠妈妈轻轻一跳就摘到了苹果,犀牛力气很大,往大树上一撞,就有一个苹果掉下来了,可是小老鼠既没有长长的鼻子和长长的脖子,也没有大力气,他个子那么小,连跳都跳不高。树上的苹果被小鸟、猴子、大象、长劲鹿、袋鼠、犀牛一共拿走了6个,只剩下2个苹果了,看到苹果一个一个地被小动物们拿走了,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还没有吃到苹果,鼠小弟呀鼠小弟,你要是还不抓紧想办法苹果快没有了?鼠小弟现在的心情怎样呀?(着急、伤心、难过、它想哭了)

  3、你们也遇到过让你们着急的事吗?你是怎么做的?(迁移生活经验,体验鼠小弟着急的心理。)

  4、出示PPT18——22,这时候,又有谁来了呢?(海狮)

  提问:海狮想干什么呢?它会和鼠小弟说什么呢?(想一想,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5、海狮有什么本领?它们会怎样合作?最后它们用什么办法一起摘到苹果的?

  小结:海狮用顶球的本领把鼠小弟轻轻一顶,就顶到苹果树上去了,苹果树上刚好剩下两个苹果,鼠小弟摘到苹果,一个给海狮,一个留给自己,它们终于吃到苹果了!

  三、边看边听,完整感受故事。

  师:刚才我们已经看了一遍故事,接下来我们再来完整地欣赏一遍故事。一边听,一遍想一想鼠小弟为了吃到苹果想了哪些办法?

  提问:鼠小弟为了吃到苹果想了哪些办法?

  小结:鼠小弟为了吃到苹果想了很多办法,它学小鸟飞、学小猴爬树但是这些办法都没有成功,最后它和海狮合作,终于摘到了苹果。

  你们喜欢故事里的鼠小弟吗?为什么?

  小结:大家都喜欢鼠小弟,因为鼠小弟很不简单,它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会不断地想办法去解决困难,最后通过和海狮合作终于摘到了苹果,我们也要像鼠小弟学习,坚持、不放弃、想办法、和朋友合作。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通过合作我们就能做到平时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

  四、迁移作品经验,通过谈话,深化主题。

  师:你遇到过哪些事是一个人无法完成,需要和别人合作的呢?

  活动延伸:

  小朋友,喜欢今天袁老师带来的这个故事吗?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活动反思:《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中把鼠小弟为吃到树上的苹果,极力模仿身边的动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矮小的鼠小弟想尽各种办法也摘不到苹果,但它依然坚持着,最后在海狮的帮助下摘到了苹果。简洁的画面,夸张的神态动作,勾画出妙趣横生、情节曲折的故事。

  在教学活动中,我利用PPT的故事封面导入,重点让学生感受苹果树的高大与鼠小弟的矮小。通过跟鼠小弟打招呼,加深了幼儿对故事主人公的印象,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猜想,引出故事名称,有利于培养幼儿仔细看,注意细节观察的良好阅读习惯。

  孩子的阅读首先是自由的,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先猜测各种动物能不能吃到苹果,(大班的孩子对各种动物的本领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都能大胆地说出动物们用自己的各种本领来吃到苹果)再从PPT图片观察来大胆表达,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幼儿看懂图意和体现一种自主阅读的价值。动物们都吃到苹果了,那鼠小弟到底有没有吃到苹果呢?接着,孩子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开始仔细阅读,随着画面的点开,我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内容,感知了小鸟是怎样吃到苹果的,鼠小弟在边上看到了小鸟,是怎么想的?它又是怎么做的?在这话环节中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了鼠小弟的动作表情,孩子们看着画面,也模仿起来,“鼠小弟拍打着小胳膊,飞啊飞啊,可是只能离开地面一点点儿,然后‘咚’就掉下来了,唉,要是我也有翅膀,那该多好呀!孩子们一边看着图画,一边做着动作。有了上面环节的铺垫,让孩子对阅读其他画面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在故事接下来的环节中。我结合画面上的幽默,让学生模仿各个动物的细节,孩子们把自己融入到了故事中的角色里,如把自己的脖子伸的长长的.,使劲拉自己的鼻子。就这样,8个苹果被小鸟、猴子、大象、长颈鹿、袋鼠、犀牛拿走了六个,现在还剩下2个了。看着苹果一个一个被其他小动物拿走了,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还没有吃到苹果,鼠小弟呀鼠小弟,你要是还不抓紧想办法苹果快没有了?鼠小弟现在的心情怎样呀?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鼠小弟很伤心,很难过,它想哭了。”

  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在海狮这一组画面中,我重点让他们观察了这一副画面海狮和鼠小弟两个人的位置和其他动物的区别。感受到了朋友之间的关心。怎样才能吃到呢?小小的悬念牵引着孩子们一页页翻开去。成功的作品是要给读者一个意外的惊喜。当看到鼠小弟被海狮高高地抛到空中的画面,然后坐在高高的苹果树上,把苹果摘下来抛给海狮。他们终于吃到苹果了。孩子们会发出满足的笑声。

  这是一个令孩子们开心的绘本故事,在整个故事学习中,孩子们通过猜想、表达、想像和扮演鼠小弟的各种动作,享受了教学带来的快乐。

  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情感体验这一方面,孩子们对鼠小弟模仿各种动物本领而吃不到苹果时,说出了鼠小弟伤心、无奈,甚至还体验出了鼠小弟的孤独。当海狮出来帮忙并摘到了苹果时是孩子们又是那么地高兴。故事的结尾我加上了一个问题,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回答最喜欢海狮,因为他帮助了鼠小弟拿到了苹果,有的小朋友回答最喜欢长颈鹿,因为它有长长的脖子,拿起苹果很方便。喜欢猴子的学生说是猴子会爬树。我在他们的答案后面增添了一句,我也喜欢他们,如果他们能够帮助鼠小弟的话,那他们会棒啦!如果谁有了困难,我们就应该主动去帮助别人。如果我们大家都能互相帮助,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同时,活动中我也注意到了挖掘故事的深层精神:鼠小弟虽然又矮又小,暂时没有更多的本领,但是他不放弃,锲而不舍的追求自己想要的苹果的那种精神还没有传递给小朋友。这一点在讲述过程中我有提到,但是幼儿对此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需要在每次鼠小弟再次尝试摘苹果前提出疑问,让幼儿猜测,或在活动延伸中继续引导幼儿去感悟。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14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的开头和结尾,编构一个不同于别人的作品的较完整的故事。

  2.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培养幼儿文学艺术想像力、独创性及口语表达能力。

  3.对幼儿进行尊敬老人的情感教育及环境保护的教育。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自制两棵苹果树(一棵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另一棵枯枝落叶)、字卡、故事磁带。

  2.知识准备:有关植物生长所需环境条件知识。

  三、活动过程与方法

  1.教师用语言和苹果树教具创设情景。

  教师:小朋友,在林子里,有一棵很神奇的'老苹果树,虽然它已经很老很老了,可一年四季都能结出又红又大的果子,今天我们就去看望这棵神奇的老果树吧!(幼儿与老师一起高高兴兴出发了,半路上一只小鸟告诉他们上次它飞过林子时,看到老苹果树无精打采,面黄肌瘦的,结的果子又少又小。)

  2.引导幼儿扩展思维,想像果树变化的原因。

  幼儿与教师一起从各个角度找出果树不高兴的原因。

  教师:小朋友,老苹果树结的果子又少又小,它这是怎么了?(如环境、身体健康、情绪、自然灾害、污染、生病、没有朋友等)

  3.启发幼儿想像出果树恢复生机的原因

  (1)小朋友关心地问小鸟老果树现在的状况:小鸟小鸟,快告诉我们,老苹果树现在怎么样了?

  (2)小鸟:老苹果树长满了茂密的叶子,挂满了又红又大的果子,果实累累的,还满面笑容。

  (3)幼儿继续前进,见到了生机勃勃的老果树,启发幼儿用自己的话来形容果树,丰富词汇:又红又大、茂密、果实累累、满面笑容。

  (4)启发幼儿多角度想出是谁帮助了果树?神话、童话、环保、科幻(如孙悟空、小动物们、科学家、超人等)

  4.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的前因后果,进行分组结伴讲述。

  (1)教师倾听幼儿的讲述,帮助幼儿整体把握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2)启发提问:老苹果树爷爷为什么会愁眉苦脸的,结的果子又少又小?是谁发现了这件事情?它们是怎样帮助老苹果树爷爷又结出又红又大的果子的?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4)教师也示范编一完整故事。

  5.对幼儿进行尊老、护老的情感教育。

  教师:如果是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事情,我们会怎么做?我们对待老人应该怎么样?

  6.对幼儿的讲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有不同的见解。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渗透有关果树知识。

  科学:有关植物生长的条件小实验。

  健康:了解多吃水果益处多,优美舒适的环境对人类的重要。

  五、生活中渗透

  不挑食。多吃水果。

  六、环境中渗透

  一些环保图片,进行看图讲述。

  七、家庭中渗透

  家长提醒幼儿保护环境。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15

  背景

  在水果中,苹果要算是幼儿最熟悉的一个,它是在幼儿绘画中最早出现的图像。选用苹果做教材在幼儿园里也司空见惯,如何利用幼儿已有经验进一步引导幼儿欣赏它圆润光滑的外表、柔和多变的色彩,却又是一个新的尝试。

  目标:

  1、欣赏经典艺术作品,感受塞尚的绘画风格,发现作品中丰富的色彩美与构图美。

  2、乐于仔细观察和表现苹果丰富的颜色,提高对色彩的敏感性。

  准备:

  1、塞尚名画数幅,局部画面“七个苹果”。

  2、纽富士苹果数个,小张铅画纸、炫彩棒、剪刀。

  3、灰绿色底板纸一张,白纸剪成的瓶罐数个。

  过程:

  1、欣赏艺术作品

  (1)再现已有经验:说说我们小时候画的苹果是什么样的,体会我们从小就会画苹果。

  (2)欣赏数张塞尚的名画:

  欣赏作品(一):观察画面上有哪些水果,从颜色上分辨有几个苹果。

  介绍画家塞尚:说起画苹果,大家都会一致夸塞尚,塞尚非常喜欢画水果,每一次都会仔细地观察,静静地想,慢慢地画,因为苹果保存的时间最长,所以,在水果中他最喜欢画的就是苹果。

  欣赏作品(二):数一数画面上有几个苹果(13个苹果),谈论这些苹果是怎样放置的。

  介绍塞尚每画一个苹果都要画得像每一个人一样,个个都不相同,而且,还要把它们有的放在盘子里,有的放在瓶子旁边,摆放得舒舒服服。

  欣赏作品(三):“七个苹果”,谈论:塞尚为什么会画得这么慢。

  选取其中一个红苹果对照颜色,找出它在画面上的位置,分辨苹果上有哪些颜色,从中体会塞尚画得很慢的理由。

  2、学学塞尚也来画一个苹果

  (1)每张桌上放一个苹果,由幼儿任选其中一个。

  (2)认真观察苹果上的颜色变化。

  (3)用炫彩棒直接画轮廓,逐步添加颜色,可以运用接色迭色等方法使颜色接近和调和。

  (4)对不满意的部分,可等炫彩棒稍干后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5)将画好的苹果剪下,贴在展示板上。

  3、共同安排画面

  (1)以买苹果的方式,轮换地选择同伴的作品。

  (2)选一个放一个在灰绿色的底板纸上。

  (3)放置时思考摆放的位置,例如:放在正中(稍偏移),靠得远(近)、上(下),是否要添加器皿等。

  4、欣赏比较

  将共同安排的画面和塞尚的画面作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发现自己也可以像塞尚那样画 出漂亮的苹果,从而获得成就感。

  延伸:

  尝试用七个苹果拼合成更多的画面。

  评析

  “我们画得比塞尚更美”

  经过较长时问的观察和探讨,我们发现幼儿对颜色始终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但是不同年龄阶段对颜色刺激的敏感却又有所不同。它不断经历着从主观(不顾客观事物的颜色,任意选色)到客观(关注客观事物的颜色,有目的地选色)、又从主观(在尊重客观事物的颜色的同时探究色彩的对比配色)到客观(关注客观事物颜色的细微变化)再主观(更有意识地选配颜色,表达个人的主观感受)螺旋式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既受到幼儿自身颜色知觉能力发展规律的制约,又受到周围环境与教育推动的影响。我们试图利用幼儿最熟悉的苹果,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个人自主的操作尝试,培养幼儿对色彩敏锐的观察力,从而提高幼儿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我们选择了被称为世界艺术之父的塞尚的数张水果的作品作为欣赏的材料。尤其突出其中一个局部画面“七个苹果”,意在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感受画面上苹果色彩的丰富性,进一步提高观察和表现色彩变化意识。

  最初,我们试图由七位幼儿自由结伴为一组,排列各自剪下的苹果,思考如果表现其构图美。但我们发现,由于幼儿的深度空间知觉能力较弱,在把各自的苹果进行组合安排画面时,似乎并不在意出现的问题。为此,从幼儿的现状出发,及时调整为引导幼儿共同尝试,以引起幼儿对画面安排的兴趣,为进一步探索创造条件。

  活动以后,教师提供了几种不同的底板,启发幼儿尝试自由摆放。经过不断尝试,幼儿发现有的苹果看上去很新鲜,有的似乎放了好久,甚至有的快要烂了。画面上有的`苹果飞起来了,有的苹果快要掉下来,他们就及时进行了调整。以后,幼儿又发现虽然苹果都放得很稳当,可是,有的画面高低有致,有的却又较刻板,他们再次进行调整。在调整时,他们又发现新鲜的苹果、好看的摆放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苹果,其他的水果是不是这样呢?除了水果,其他的物品是不是也能更好看一些呢…···这一切,给幼儿探索如何表现美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艺术表现是一个不断创造美的过程,无论是造型、色彩或画面的安排,都不会一成不变。美术欣赏不仅给幼儿创造了发现羡体验美的机会,更给幼儿创造了进一步发现问题、不断超越自我、挑战大师、主动创造美的机会。当幼儿将自己的画和大师的画放在一起欣赏时,他们都自豪地说:“我们比塞尚画得还要漂亮!”

  艺术家塞尚简述:

  塞尚于1839年1月19目诞生于法国南部,他的父母均来自意大利,最早以制帽为业,由于经营有方,较为富有,后有机会收购了一家破产的银行,使自己成为一位有地位的银行家。一次,塞尚的父亲在地摊上购买的一个盛满油画工具的箱子,送给塞尚。这个不经意的礼物启蒙了一个伟大的画家,虽然塞尚曾设法继承父业,但最终选择了绘画作为他终身的事业。富裕的生活也确实帮了他不少,他是当时印象派成员中少数有钱的画家之一。善良的塞尚更尽力收买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以支援他们拮据的生活。

  塞尚作画时,他每画一笔都要经过慎重考虑,仔细琢磨,下笔非常迟缓。苹果和其他水 果、瓶瓶罐罐都最完美地体现着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他打破了固有的透视法则,采用冷暖对比的方法来表现较强的体积感,以“变形“的手法创造出更为坚实的构图,从而实现了在画面上创造他心目中第二个自然的目的。

  塞尚一生保持着和谐、冷静、平衡和对形与色特殊的感觉,他对明暗、体积、层次、空间和刻画的研究,创造出一个不同于自然世界的艺术世界。他认为画面应追求艺术的真实而不是以再现自然的艺术面貌出现,画家应该根据对自然的直接感受经过重新安排,把个人的主观意念表现出来。

  塞尚的画具有丰富的量感和质感。他经过长期的摸索,起初在浪漫派的影响中成长,受 到印象派的影响之后,再将画面加以革新,转变为适合自己的风格,结果又抛弃了印象派,创造出更有个性且更真实的绘画。他的绘画一直影响着西方近百年来的现代美术,不愧被人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幼儿园大班教案《苹果》】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苹果》03-21

苹果丰收大班教案11-17

大班教案《苹果丰收》03-19

大班苹果丰收教案01-20

《苹果》大班美术教案12-05

《苹果丰收》大班教案12-21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苹果种子的故事08-20

《秋天的苹果树》大班教案06-10

苹果树找医生大班教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