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苹果》教案

时间:2023-03-09 14:10:08 教案 投诉 投稿

《一个苹果》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个苹果》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苹果》教案

《一个苹果》教案1

  【设计意图】: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3-6岁儿童发展指南》我选择了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这节教学活动中,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儿歌,朗朗上口;喜欢角色扮演)和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对吃的东西较感兴趣),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学念儿歌,并有兴趣地尝试仿编儿歌,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同时在迁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白吃东西前要洗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学念儿歌。

  2、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3、使幼儿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体验儿歌的乐趣。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二、活动准备知识准备:

  《我是一个大苹果》儿歌;物质准备:实物(苹果);苹果、桃子、香蕉、菠萝、西瓜胸饰各1个;PPT。

  三、【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使幼儿学念儿歌。

  难点:尝试仿编儿歌,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四、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谜语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东西。它大大的,圆圆的,红红的,吃起来又脆又甜。小朋友们猜猜它是什么水果?"2、出示一个红红的大苹果:"小朋友们真棒,老师带来的东西,就是苹果,圆圆的,红红的,甜甜的大苹果。

  (二)、初步理解,学习儿歌内容1、现在苹果要给小朋友们说一些悄悄话,我们来听听它说了什么呢?(老师拿着教具苹果说:"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

  2、小朋友们,刚才大苹果都说了些什么啊?(老师小结小朋友们的回答,诠释儿歌的内容。)(三)、欣赏和学念儿歌1、请小朋友再仔细的听一遍大苹果说的话:教师带上大苹果胸饰加上动作表演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2、请幼儿带上大苹果胸饰,加上动作表演儿歌。

  (四)、仿编儿歌1、通过请幼儿为"大苹果"的朋友仿编儿歌。

  (1)今天,"大苹果"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呢,你们猜猜都有谁?:(出示各种水果胸饰)。

  (2)请幼儿选择水果胸饰创编儿歌。

  2、为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仿编儿歌。

  3、老师总结点评:"小朋友们创编得都很棒,那么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吃东西之前要先干嘛呢?"五、活动延伸让小朋友们排队洗手后吃苹果。

  附: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

  教学反思

  《我是一个大苹果》是小班的一个语言活动,主要从孩子能听懂儿歌和会念儿歌入手。帮助孩子很好的掌握儿歌的内容。

  首先,在教学的设计上,我用了一个悬疑式的开头,先出示一个神秘的口袋,让孩子们猜猜里面可能是什么。大胆的发展了孩子的发散思维,使得孩子能自由想象。这样的设计其实也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但是在课后一想,让孩子胡乱的猜测只会导致孩子们盲目而不知选择的瞎猜。因而,在开头的环节设计上,我觉得可以给孩子一个范围,让孩子们都有目的有选择的去猜测,这样可以减少时间的浪费,才能符合有效课堂的原则。所以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的开头可能稍微改动下。

  其次,我觉得我的教具的设计是一个亮点,一个苹果两面设计不同的表情,通过转一圈让幼儿都来摸一摸苹果打开了教学活动的序幕,孩子们和大苹果亲密接触后,发现其表情变化了,幼儿在好奇心的趋势下猜测着是什么原因而导致大苹果生气,和后面的活动衔接也就更加自然。成功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也使得孩子们的对接下来的环节的兴趣倍增。

  再次,我的夸张的动作营造愉快的情绪氛围。小班幼儿喜欢充满激情的张动作,这样他们看老师会觉得特别的可爱,这样的童趣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情绪,使之他们更愿意融入到活动的氛围中。在活动中的我是一个大苹果,我采用了非常夸张的体态,突出一个“大”字,在我的引领下,孩子们也乐意用自己的动作来表演儿歌内容。

  但是,小班的幼儿恰好是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可能没有了解到孩子的这一心理特征,而忽视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所以我觉得,对于儿歌中的语句提问让幼儿回答后应该更加重点的提炼一下,这样就能够为后面的改变儿歌环节打好扎实的基础。

《一个苹果》教案2

  活动目标:

  1喜欢听音乐做动作。

  2感受一字一动的快乐。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苹果实物一个音乐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

  (一)以直观的实物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

  (1)今天有一个水果宝宝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学本领,请你们猜猜它是谁?

  (2)它长什么样子?

  (3)你们喜欢吃苹果吗?

  (4)吃的时候要先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

  (5)如果小手没有洗干净苹果宝宝回对你说什么?

  小结:

  我是一个的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

  (二)通过听一听的形式感受乐曲旋律和歌词内容(1)录音机宝宝也有一 个大苹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和老师的`是不是一样,听的时候可以拍拍手。

  (2) 你听到了什么?

  小结:原来是一样的。

  (3)再来拍拍手听一次(老师配动作)(三)引导幼儿通过动一动比一比学习动作(1)教师"一字一动"的示范同时讲解要领,幼儿随即模仿。

  (2)重点强调"一字一动"。

  (3)跟着录音机集体动一动。

  (4)角色扮演式随录音机做动作,与同伴交流自己做的感受。

  3师小结:苹果宝宝今天很开心和你们认识,还和大家一起学了很好看的动作,现在有点累了,那我们请它回去休息一下,好吗?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一个苹果》教案3

  教学要求:

  1、理解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友间互相关心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和体会“这个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的苹果所体现出的战友间的关怀

  教具准备:重点词句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引导谈话:一个苹果对我们来说并不稀奇,可在战场上,在七天七夜 没有一口水喝仍坚持作战的战士眼中,它是那么的珍贵。可是八位焦渴难耐的战士还吃不下一个苹果,这是为什么呢?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个苹果》,感受这个动人的故事 。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检查预习生字情况(用生字卡片)

  卸完 撕开 润喉咙 烟熏火燎 翻来覆去 眼眶 通讯员 面颊 一瞬间

  指名读、齐读生字卡片,注意纠正字音:

  四、学生自学课文,思考

  1.一个苹果哪儿来的?

  2.什么情况下得到的苹果?(极其干渴。)

  3.划出表现战士们干渴程度的词语。

  (烟熏火燎、沙哑、嘴唇干裂……)

  4.这个苹果都到过谁的手里?用笔划出来,看共有几个人?(8人)

  五、指名读课文,讨论刚才的思考题

  (板书:极其干渴、运输员 连长)

  六、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查字典理解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做好记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1.谁来说说“一个苹果”这篇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板书:递→传→吃→泪)

  2.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吃不完一个苹果呢?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

  这个苹果都到过谁的手里?怎么传的?(板书)传了几圈?(传了两圈。)

  三、朗读,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用投影)

  思考题:①这八个人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吃这个苹果?

  (对“烟熏火燎”进行理解。)

  ②连长和战士们心里想的是什么?(战斗胜利。)说明了什么?(连长与战士们心意相通。)板书:心意相通。

  ③为什么为了吃一个苹果,连长还要作一番动员?经过动员八个人吃一个苹果,还剩下大半个,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连长心里有大家,大家心里有连长,战友之间情相融。)(板书:情相融)

  步骤:

  ①自己朗读思考。

  ②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③大家讨论分析。

  ④朗读训练。

  四、总结深化

  志愿军战士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在困难面前,他们心里想的是别人。这种高尚的品格我们应该学习,老师希望大家永远记住“一个苹果”的故事。

  我们知道:高年级在阅读方面,教学中1、一直重视积累,而不是过多地费劲“深挖洞”,2、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而不追求记忆标准答案;3重视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而不是围绕阅读的结论下功夫。可见高年级的课堂上,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自读笔记,交流讨论,评价,教师的讲解应步减少,尤其是不应该在课堂上像原来那样设计问题,安排阅读步骤,统一标准答案,一味地牵着学生走。我认为《一个苹果》的教学设计这样是不是更好:

  一、一条关系式——1个苹果8人分吃剩下大半

  在学生预习并写好自读笔记的基础上,又让学生初读课文,而后直截了当提问检查:本文说了件什么事?由学生概括初步印象,得出上列关系式。需要说明的是:此步骤务必控制在短时间内(比如10分钟),切忌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少教师领着学生在人物称呼上费功夫,在“转了几圈”、“怎么传”上面兜圈子,导致时间的浪费,注意力的偏移,客观上削弱了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思想教育。(问得紧时,学生简直如走迷宫)其实本文写的是一个群体,个体的称呼无关紧要(这可相机告诉学生);传递顺序虽有讲究,但在此并非重点,不宜费时让学生多想;至于转了几圈,则宁可作模糊状,倘若决意落实为一个小圈两个大圈,难免陷入繁杂庸俗的泥潭。

  二、三处描写——连长、小李、小蓝

  初读之后,一般学生势必理解战士们不吃苹果并非不渴,顺此引导学生细读表现极度干渴的三处描写(可取朗读形式)。这一步既属语言积累,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为本课后《怎样选择材料》的教学作准备(作者详写三个人实为第三步选材的结果)。

  三、三个词语——烟熏火燎诱人动员

  (“烟熏火燎”一词的词义结合上一步细读描写时解决,这类无碍大体的词语在初读时可跳过,以培养速度。)这一步主要采用复述形式。先从优生的回答中提取上列三个词,而后由全体学生据此串连事件经过,进一步体会战友间的关怀之情,同时领悟抓关键词语把握文章内容的方法。

  四、两个句子——“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通过前面三个步骤的学习,可望形成感情的蓄积。但“沉静”句较难,像一道闸门。教师可扶一把,以类比法启发学生理解,打开此闸门;继而通过整段的表情朗读,领会“幸福”和“骄傲”的内涵,将教学推向高潮。(这种朗读同时具有检查的功能)。

  诚然,以上建议从严格意义上说,还偏于保守,但我觉得它符合目前农村小学的实际。

  推而广之,此类课文的教学应着眼于方法的训练,确定重点后,大刀阔斧削斩枝节,决不能被课文牵了鼻子,这样才能逐渐形成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特色。

《一个苹果》教案4

  活动设计背景

  1、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结合我班开展的主题活动《长大了,学着做》,我班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而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教育题材。

  2、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而我在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这节教学活动中,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儿歌,朗朗上口;喜欢角色扮演)和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对吃的东西较感兴趣),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学念儿歌,并有兴趣地尝试仿编儿歌,在迁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白吃东西前要洗手。

  3、在教具的制作上,我采用了“大苹果”的胸饰,形象、生动的“大苹果”让幼儿更快的融入角色之中,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大苹果,更利于幼儿的学习和表演。而背景图片(各种好吃的东西),是可以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更增添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实物苹果更满足了幼儿喜欢吃苹果的心理特点。

  4、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发散思维和社会性情感,让幼儿不但喜欢吃大苹果,而且也喜欢吃小苹果。并且愿意请客人先吃苹果。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喜欢听、念儿歌、并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改编儿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使幼儿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3、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念儿歌,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2、难点:尝试改编儿歌。

  活动准备

  食物卡片若干、篮子、盘子、大苹果胸饰1个、实物(苹果)若干个、图片(小朋友、小苹果)各一个、小口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教师出示小口袋(内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二、初步理解,学习儿歌内容

  1、教师模仿大苹果的口气:啊,我是一个大苹果,谁喜欢欢我呀?为什么?

  2、(出示图片小朋友)“小朋友们都爱我,瞧,军军也喜欢我,伸出小手想碰我,哎呀,别碰我。”大苹果为什么会这样?大苹果会对军军怎么说?

  3、老师带军军洗洗手。

  三、欣赏和学念儿歌

  1、欣赏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1)老师带上大苹果胸饰:“看,我是谁?”

  (2)大苹果唱歌。

  2、幼儿学念儿歌

  (1)幼儿一起来唱一唱大苹果的歌。

  (2)请幼儿做做大苹果的样子,表演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

  1、(出示伤心小苹果)看,小苹果怎么啦?发生了什事?你们喜欢小苹果吗?(为小苹果编歌)小苹果笑了。

  2、苹果的歌和小苹果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教师引导幼儿如何仿编儿歌)

  3、请个别幼儿摸口袋内的食物,学习仿编儿歌。

  4、你除了喜欢大苹果、小苹果,还喜欢哪些好吃的东西?

  5、通过请幼儿为“大苹果”的朋友编儿歌尝试改编这首儿歌。

  (1)今天,“大苹果”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呢,你们看:(出示背景图片)

  “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快上来选一个吧。”

  (2)请幼儿自己为手里拿的好吃的东西编儿歌。

  6、个别幼儿仿编儿歌。

  7、请幼儿把编好的儿歌说给客人们听。

  五、知识迁移

  1、请幼儿吃苹果:“谁想吃?”

  2、引导幼儿吃东西前要洗手。

  3、幼儿品尝苹果。

  教学反思

  《我是一个大苹果》是小班的一个语言活动,主要从孩子能听懂儿歌和会念儿歌入手。帮助孩子很好的掌握儿歌的内容。

  首先,在教学的设计上,我用了一个悬疑式的'开头,先出示一个神秘的口袋,让孩子们猜猜里面可能是什么。大胆的发展了孩子的发散思维,使得孩子能自由想象。这样的设计其实也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但是在课后一想,让孩子胡乱的猜测只会导致孩子们盲目而不知选择的瞎猜。因而,在开头的环节设计上,我觉得可以给孩子一个范围,让孩子们都有目的有选择的去猜测,这样可以减少时间的浪费,才能符合有效课堂的原则。所以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的开头可能稍微改动下。

  其次,我觉得我的教具的设计是一个亮点,一个苹果两面设计不同的表情,通过转一圈让幼儿都来摸一摸苹果打开了教学活动的序幕,孩子们和大苹果亲密接触后,发现其表情变化了,幼儿在好奇心的趋势下猜测着是什么原因而导致大苹果生气,和后面的活动衔接也就更加自然。成功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也使得孩子们的对接下来的环节的兴趣倍增。

  再次,我的夸张的动作营造愉快的情绪氛围。小班幼儿喜欢充满激情的张动作,这样他们看老师会觉得特别的可爱,这样的童趣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情绪,使之他们更愿意融入到活动的氛围中。在活动中的我是一个大苹果,我采用了非常夸张的体态,突出一个“大”字,在我的引领下,孩子们也乐意用自己的动作来表演儿歌内容。

  但是,小班的幼儿恰好是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可能没有了解到孩子的这一心理特征,而忽视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所以我觉得,对于儿歌中的语句提问让幼儿回答后应该更加重点的提炼一下,这样就能够为后面的改变儿歌环节打好扎实的基础。

《一个苹果》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喜欢听,念儿歌。

  2、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改编儿歌,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3、使幼儿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1、实物苹果一个。

  2、小口袋一个。

  3、各种水果图片。

  4、大苹果胸饰。

  5、小朋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出示小口袋(口袋内装有苹果),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里面是什么?

  (二)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拿出苹果,夸张语气:啊,我是一个大苹果,你们谁喜欢大苹果啊?为什么?

  幼:我喜欢你,我也喜欢你…

  2、出示小朋友图片(小手脏脏的图片):"小朋友们都爱我,明明也喜欢我,伸出小手想碰我,哎呀哎呀,你可别碰我。"师:"为什么大苹果会不要明明碰他?那小朋友们猜一猜大苹果会对明明说什么?"

  (三)欣赏学念儿歌。

  1、教师贴上大苹果,念儿歌。

  师:"你听到了什么?"

  2、幼儿再次欣赏儿歌,熟悉儿歌内容师:"大苹果说了什么?"

  3、幼儿跟念大苹果的儿歌。

  4、请幼儿都变成大苹果(贴上大苹果贴纸),表演儿歌。

  (四)仿编儿歌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图片,请幼儿仿编儿歌(西瓜,葡萄,桃子之类的)大苹果我是一个大苹果,哪个孩子不爱我?

  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

  教学反思

  《我是一个大苹果》是小班的一个语言活动,主要从孩子能听懂儿歌和会念儿歌入手。帮助孩子很好的掌握儿歌的内容。

  首先,在教学的设计上,我用了一个悬疑式的开头,先出示一个神秘的'口袋,让孩子们猜猜里面可能是什么。大胆的发展了孩子的发散思维,使得孩子能自由想象。这样的设计其实也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但是在课后一想,让孩子胡乱的猜测只会导致孩子们盲目而不知选择的瞎猜。因而,在开头的环节设计上,我觉得可以给孩子一个范围,让孩子们都有目的有选择的去猜测,这样可以减少时间的浪费,才能符合有效课堂的原则。所以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的开头可能稍微改动下。

  其次,我觉得我的教具的设计是一个亮点,一个苹果两面设计不同的表情,通过转一圈让幼儿都来摸一摸苹果打开了教学活动的序幕,孩子们和大苹果亲密接触后,发现其表情变化了,幼儿在好奇心的趋势下猜测着是什么原因而导致大苹果生气,和后面的活动衔接也就更加自然。成功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也使得孩子们的对接下来的环节的兴趣倍增。

  再次,我的夸张的动作营造愉快的情绪氛围。小班幼儿喜欢充满激情的张动作,这样他们看老师会觉得特别的可爱,这样的童趣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情绪,使之他们更愿意融入到活动的氛围中。在活动中的我是一个大苹果,我采用了非常夸张的体态,突出一个字,在我的引领下,孩子们也乐意用自己的动作来表演儿歌内容。

  但是,小班的幼儿恰好是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可能没有了解到孩子的这一心理特征,而忽视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所以我觉得,对于儿歌中的语句提问让幼儿回答后应该更加重点的提炼一下,这样就能够为后面的改变儿歌环节打好扎实的基础。

《一个苹果》教案6

  活动目标:

  在看看记记、添添去去、贴贴说说中感知10以内的数量。

  学习简单的统计计数方法。

  在数学游戏和竞赛中体验同伴合作、成功的快乐。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首先有一个苹果》

  2.记录卡、圆点、谜宫、图片、添添去去操作卡每队一份。

  3.统计表、笔、奖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这里有红、黄、蓝、绿四个队来举行一次智力大比拼竞赛活动,现在请每队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喊出你们的口号!

  (二)看一看、记一记。

  教师:现在我们开始第一项比赛:看一看、记一记。请听规则:等会我们要看一幅图,你们要很快地记住上面的东西,记得越多越好。(看图)这张是记录卡,在你刚才看到的东西的下面贴上圆点,一组上一张,我们合作完成。贴对一个加一颗星,贴错一个要扣一颗星哦。(幼儿操作)现在我们来看看每组的操作卡,看看你们组上可以得到几分?(集体验证对错,奖励五角星。)

  (三)添一添、去一去。

  教师:刚才这些东西还藏到了卡片里,他们和数字玩起了游戏呢。看一看这张图片,要想让**和数字变成一样多,可以怎么用什么办法呢?这也是我们第二轮的比赛。请听游戏规则,每组上都有10张卡片,把每张卡片上的物品都要和数字一样多,每个队员都要动手操作,做完一张再拿一张,直到把10张卡片都完成。计分是这样的,做对一张加一星。(幼儿操作)现在我们来看看*队的卡片吧,请小队员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做对了几题,可以得几星呀?(还有三队可以请其她老师帮忙计分。)

  (四)读一读、说一说。

  教师:这十张卡片还做成了一本书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故事吧。(看ppt:首先有一个苹果。)你们发现这本书里藏着什么数字秘密呢?(数字越来越大。)

  (五)绕一绕,贴一贴。

  教师:老师用这些图做成一个谜宫,现在我们要进行的是最后一项比赛:谜宫大赛。(出示谜宫)你们看,这个谜宫应该怎么走?谜宫上少了几张图片呢,等会就请小朋友一边走谜宫,一边观察一下缺了哪张图片,从篮子里找出来贴上去。贴对一张得一星,想一想怎么样合作才会又快又对呢?(幼儿操作)请一名小队员来介绍一下你们的谜宫,贴上了哪些图片,我们大家来看看他们贴对了吗?应该得几星?

  (六)统计得分,颁奖。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每队最后的'得分情况吧,一起来数一数。*队获得了冠军,我们为他们颁发“智慧星”奖。

  教师:猜猜猎人扔出蜂窝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最后苹果又是谁吃到了呢?我们回教室后再把这本书看完。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阅读图书《首先有一个苹果》结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结构合理,幼儿兴趣,培养了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复习数字1—10。幼儿非常积极的上前做题。但有一点,就是有个别幼儿还不会点数的,要加强数数的能力了。

  小百科:苹果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苹果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钙量丰富,有助于代谢掉体内多余盐分,苹果酸可代谢热量,防止下半身肥胖。

《一个苹果》教案7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一个大苹果

  活动准备:

  大苹果1个、小朋友、各种水果的贴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美丽的秋天来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拉!都有哪些果子呢?”

  小结: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拉,有红彤彤的苹果,有黄澄澄的生梨,有紫色的`葡萄,还有桔黄色的桔子,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二、理解儿歌

  1、学念儿歌第一、二句。(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有爱我)

  出示小口袋(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出示苹果

  小结:苹果是圆圆的的,摸上去很光滑,上面有个柄,下面有个小小的坑。

  “你们说对了,我是一个大苹果。你们喜欢我们吗?”

  2、学念儿歌第三、四句。(出示小朋友)

  “小朋友们都爱我,瞧,军军也喜欢我,伸出小手想碰我,哎呀!别碰我。”

  提问:

  过渡

  3、完整欣赏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我们一起来念念大苹果的儿歌吧!”

  4、请幼儿做做大苹果的样子,表演儿歌。

  三、尝试仿编儿歌

  1、学习仿编儿歌。

  提问:“你们除了喜欢大苹果,还喜欢哪些好吃的东西?今天,大苹果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呢,你们看:(出示水果贴绒)

  2、请个别幼儿为手里拿的好吃的东西编儿歌。“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快上来选一个吧。”

  3、集体仿编儿歌。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一个苹果》教案8

  设计意图:

  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以一个苹果展开,带来一系列食物链和关系链。Z这样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蕴含了10以内的数量关系,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而数学活动本身又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在选材上将内容锁定在7以内的数量,引导幼儿感受绘本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和各事物间的联系,让幼儿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绘本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猜猜、说说,感受故事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及事物间的联系。

  2、能准确说出绘本中的数量匹配关系。

  3、体验数学绘本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绘本故事),操作图和操作卡两人一份。

  活动重点:感受故事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及事物间的联系。

  活动难点:能准确说出数量匹配关系。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首先有一个苹果》。首先是什么意思?(首先就是第一、最早、最先的意思)

  教师:除了苹果,这个绘本中还有哪些朋友?猜猜看,他们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理解绘本内容。

  (1)仔细观察画面,目测物体的数量。

  教师:今天我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它们的。首先有一个苹果,长在哪里?它长得怎么样?。

  教师:谁来了?有几条?两条毛毛虫想干什么?

  教师:这时,谁来了?有几只?三只小鸟又会干什么?

  教师:看看它们在干什么?为什么只有两只鸟捉到了毛毛虫?

  小结:因为小鸟有3只,毛毛虫有2只,小鸟比毛毛虫多1。

  (2)仔细观察画面,比较物体的数量

  教师:就在这时,谁来了,有几位?4位猎人拿着枪想干什么?

  教师:你们猜猜4位猎人都能捕猎到小鸟吗?为什么?

  教师:我们一起看看几位猎人捕猎到小鸟了?

  小结:因为猎人有4个,小鸟有3只,所以4个猎人比三只小鸟多1。

  教师:接下来谁来了?有几只猎狗?(5只)

  (3)仔细观察画面,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猎人猎狗在干什么?什么事情会让他们这么害怕呀?

  教师:谁来了?有几只熊?熊为什么要追猎人和猎狗?

  小结:因为猎人打鸟这个行为是不对的,所以熊要追猎人和猎狗。

  教师:猎人和猎狗为了阻止被熊追上,他们就把7个蜂窝全扔向了熊。可是谁也没想到,里面飞出了蜜蜂,蜜蜂把所有人都蛰了,哇。整个场面变得很混乱。

  教师:现在你还能数得清他们分别有几个吗?

  (4)回忆故事中出现的事物,梳理事情发展的顺序。

  教师:好了,合上书,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故事中首先有什么?

  2、演示操作方法,提出操作要求。

  (1)教师示范排成阶梯形

  教师:故事里首先出来的是一个苹果,把它排在哪里?一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1)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边回忆故事边按顺序排队。)

  (3)检验幼儿排序的结果。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排的?

  (4)了解阶梯排序中的秘密。

  教师:从这些排列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

  小结:他们的排列就像走楼梯一样!从上往下数量越来越多,一个比一个多1;从下往上数量越来越少,一个比一个少1。

  三、结束部分

  1、介绍故事中剩下的三位朋友,引导幼儿自主探索。

  教师: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中还有三位朋友,我们一起看一看是谁?

  小结:他们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答案就在这本绘本里面,等会儿我们回教室一起看一看,好吗?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涉及到了计数的核心经验,计数有助于儿童理解数量,关于计数的核心经验主要包括:1、可以通过计数来确定一个集合中数量的“多少”2、计数的基本原则适用于任何集合。3、小集合的数量可以不数数就直接感知到。掌握正确的.数序是幼儿理解计数的前提,在我们约定俗成的数系统中渗透着一定的结构模式,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1,比后一个数少1、本节活动的设计主要通过“读图解意——寻找联系——排图讲述”三个环节来完成。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数感,对于小集合(4以内)的数量可以不用数数,通过感知估算获得,对于4以上的数量,能准确进行一一对应,正确计数。从活动的效果看,孩子们兴趣浓厚,在看看,猜猜,说说中习得了数量间的关系。

《一个苹果》教案9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出示小口袋(内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2.理解儿歌。

  (1)教师模仿大苹果的口气:啊,我是一个大苹果,谁喜欢欢我呀?为什么?

  (2)出示图片小朋友)“小朋友们都爱我,瞧,军军也喜欢我,伸出 小手想碰我,哎呀,别碰我。”大苹果为什么会这样?大苹果会对军军怎么说?

  (3)老师带军军洗洗手。

  3.欣赏和学念儿歌

  (1)老师带上大苹果胸饰,示范念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2)幼儿学念儿歌

  (3)请幼儿做做大苹果的'样子,表演儿歌。

  4.尝试仿编儿歌

  (1)(出示伤心小苹果)看,小苹果怎么啦?发生了什事?你们喜欢小苹果吗?(为小苹果编歌)小苹果笑了。

  (2)苹果的歌和小苹果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教师引导幼儿如何仿编儿歌)

  (3)请个别幼儿摸口袋内的食物,学习仿编儿歌。

《一个苹果》教案10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这本书,了解故事内容。

  2、初步根据事物间的关系推理出下一个呈现的事物和数量,感知故事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和递进关系。

  3、仔细观察画面内容,并能排图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教具:绘本、投影仪、角色图片

  学具:每组一份角色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班的图书角里有很多绘本,老师知道小朋友很喜欢看绘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新的绘本,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阅读文本

  1、看p2——p3,了解故事中的所有事物。

  画面上有什么?还有什么?

  请小朋友记住这些东西,待会儿他们都会跑到故事里去的!

  仔细看,记住了吗?(教师将这些出现的.图片展示在黑板上)

  2、看封面,读题目

  这个故事的题目叫《首先有一个苹果》。这本书的作者叫伊东宽,他是一位日本作家,他写的这本书非常有名。

  谁知道首先是什么意思?(第一、首先)

  3、教师讲述故事(语速慢):首先有一个苹果……两条虫子从里面钻出来……三只鸟想吃那些虫子……

  4、从出现小鸟开始,让小朋友猜测:接下来会出现谁?有几个?来干什么?

  p15猎人和小狗看见熊撒腿就跑,可是前面出现了小河,接下来会出现什么东西?有几条?

  p17猎人和小狗好不容易得救了,接下来会出现谁?有几只?来干什么?

  p19:接下来会出现谁,有几条?来干什么?

  出现蜜蜂: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场面?

  5、顺着绘本讲到27页,引导幼儿有序的回忆故事里面有多少数量的什么?

  这下脑子全乱了,现在你们还记得究竟有多少只苹果?多少条毛毛虫吗?……能按照顺序一个一个说出来吗?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逐一出示图片,并有意识的排成楼梯状。

  小朋友真棒!很快就把闹得一塌糊涂的场面理清了,你是用什么办法做到的?

  原来后面出现的事物和前面是有关系的。

  6、了解数的递增和浅显的逻辑关系。

  你看,出现的这么多东西,他们有一个小秘密,你有没有发现?谁能把这个秘密告诉大家?

  小结:原来故事里后面出现的事物总是比前面多一个。

  7、阅读整本绘本。

  喜欢这本书吗?让我们完整的来读一读。

  三、复述故事

  1、幼儿分组进行排图复述,教师指导。

  刚才林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很我轻轻的说故事,你能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老师交代排图复述的要求与方法:

  老师先请小朋友自己去讲一讲,我在每一组准备了一份图片,6个人一组一份图片,图片上有一个苹果、两条毛毛虫……你们一组小朋友一起合作把这些图片排排看,然后看着排好的这些图片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一讲,会讲了的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等一下我请你讲给大家听。

  2、幼儿看图片集体交流复述情况。

  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和在座的爸爸妈妈听?

《一个苹果》教案11

  活动目标:

  1、欣赏漫画,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讲述自己对漫画的理解。

  2、尝试用一些幽默的动作和表情,声音来体验漫画的幽默与风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介绍父与子的形象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你们想认识吗?那我们一起来把他们请出来吧?

  2、看,他们来了。猜猜看他们在干什么呀?(幼儿讨论回答)

  3、他们是怎么跳舞的?来,学学看。

  4、其实啊,这两个人啊,一个是爸爸,还有一个呢是儿子。我们来仔细看看,他们是长得什么样子的?

  5、小结:这两个人呀长得真有趣,爸爸长着密密的胡子,翘翘的眉毛,头上却没有一根头发,而儿子的头发多倒是蛮多就是太乱了,像一堆草堆在头上……长得可真有意思。他们是德国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漫画大师卜劳恩画的一个爸爸和儿子。在这个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卜劳恩都把它们画下来了,记在一本叫“父与子”的漫画书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组“最后的一个苹果”,看看他们父子俩发生了一件什么好玩的事情呢?

  二、欣赏漫画

  (一)第1次完整欣赏

  1、欣赏课件第一幅画后提问:瞧,他们这对父子在做什么呢?这棵苹果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树上有几只苹果?怎样才能得到这最后一个苹果呢?(幼儿讨论,商量回答获得苹果的办法)

  刚才小朋友想了这么多方法,那我们继续往下看。

  2、继续观看课件,完整欣赏结束

  提问: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哪个地方最有趣?为什么?

  (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画面、重点突出动作与情节的幽默)

  第一幅: 这幅画中有什么?儿子手里拿着什么?老爸在干什么?为什么晃树…?(启发表演)咱们一起来学学老爸撅着屁股晃树的样子吧!看谁更像漫画中的老爸。

  第二幅:儿子想出了好办法(用手杖砸),结果手杖砸在了哪里?老爸被手杖打中脑袋的样子好笑吧? (启发模仿)你来学一学,儿子会在想什么?(幼儿表演,做模仿动作)

  第三幅:哈哈,没拿到苹果,老爸很不甘心,老爸又有了什么办法了?啊呀,我的天,好可怜的苹果树(幼儿模仿苹果树的样子)

  第四幅:急中生智的爸爸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什么好办法?哦,原来是。。。。。你们有没有也这样去采过水果。

  第五幅:哎呀,不好,苹果没打着,靴子却挂在了树枝上,老爸又在忙什么?

  请小朋友到前面,学一学老爸用手杖打靴子的样子。

  第六幅:靴子好不容易掉下来了,折腾了半天,结果怎么样?(失望地走了),不料这时候……?

  (旁白) 哎呀,白忙活了!

  3、谈话:老爸和儿子虽然没拿到苹果,但却想出了这么多有趣的办法,大家一起来说一说用了哪些办法?

  4、教师小结:小朋友,这种好笑、幽默的画叫什么?请小朋友重复“漫画”这个名字。漫画最早在中国是没有的,是从国外引进来的。

  (二)第2次完整欣赏漫画

  提要求:漫画除了有幽默的情节有趣的动作,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现在请小朋友用耳朵仔细的听一听,找一找,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1、提问:除了动作以外,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有趣的.?

  (幼儿回答,教师点击相应的画面、重点突出音效与画面的幽默)

  2、教师小结:原来漫画除了画面上有趣的动作以外,还有很多滑稽的声音和幽默的形象组织起来的。

  (三)完整欣赏:(完整配乐讲述)

  1、教师:小朋友,今天咱们看到的这组漫画《最后一个苹果》,有趣吧,下面咱们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说,一边表演好不好。

  (师幼随乐共同表演漫画故事)

  2、其实,这对父子还发生了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漫画大师卜劳恩把它们都画了下来,如果小朋友还想知道其他有趣的漫画故事,可以到一本叫《父与子》的漫画书里找一找看一看。

  提问:小朋友,在生活中,你们还看见过哪些有趣又幽默的动画片呢?

  三、律动创遍表演

  刚才我们小朋友看了这组漫画,都开心的在跟那个爸爸和儿子在学动作,费老师觉得你们做的动作很好玩,现在我们来跟着音乐做做这些有趣的动作,好吗?

《一个苹果》教案12

  【设计意图】: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3-6岁儿童发展指南》我选择了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这节教学活动中,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儿歌,朗朗上口;喜欢角色扮演)和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对吃的东西较感兴趣),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学念儿歌,并有兴趣地尝试仿编儿歌,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同时在迁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白吃东西前要洗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学念儿歌。

  2、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二、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我是一个大苹果》儿歌;

  物质准备:

  实物(苹果);苹果、桃子、香蕉、菠萝、西瓜胸饰各1个;PPT。

  三、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使幼儿学念儿歌。

  难点:尝试仿编儿歌,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谜语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东西。它大大的,圆圆的,红红的,吃起来又脆又甜。小朋友们猜猜它是什么水果?"

  2、出示一个红红的大苹果:"小朋友们真棒,老师带来的东西,就是苹果,圆圆的,红红的,甜甜的大苹果。

  (二)、初步理解,学习儿歌内容

  1、现在苹果要给小朋友们说一些悄悄话,我们来听听它说了什么呢?(老师拿着教具苹果说:"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

  2、小朋友们,刚才大苹果都说了些什么啊?(老师小结小朋友们的回答,诠释儿歌的内容。)

  (三)、欣赏和学念儿歌

  1、请小朋友再仔细的听一遍大苹果说的话:教师带上大苹果胸饰加上动作表演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2、请幼儿带上大苹果胸饰,加上动作表演儿歌。

  (四)、仿编儿歌

  1、通过请幼儿为"大苹果"的朋友仿编儿歌。

  (1)今天,"大苹果"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呢,你们猜猜都有谁?:(出示各种水果胸饰) 。

  (2)请幼儿选择水果胸饰创编儿歌。

  2、为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仿编儿歌。

  3、老师总结点评:"小朋友们创编得都很棒,那么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吃东西之前要先干嘛呢?"

  五、活动延伸

  让小朋友们排队洗手后吃苹果。

  附: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

  教学反思

  《我是一个大苹果》是小班的一个语言活动,主要从孩子能听懂儿歌和会念儿歌入手。帮助孩子很好的掌握儿歌的内容。

  首先,在教学的设计上,我用了一个悬疑式的开头,先出示一个神秘的口袋,让孩子们猜猜里面可能是什么。大胆的发展了孩子的.发散思维,使得孩子能自由想象。这样的设计其实也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但是在课后一想,让孩子胡乱的猜测只会导致孩子们盲目而不知选择的瞎猜。因而,在开头的环节设计上,我觉得可以给孩子一个范围,让孩子们都有目的有选择的去猜测,这样可以减少时间的浪费,才能符合有效课堂的原则。所以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的开头可能稍微改动下。

  其次,我觉得我的教具的设计是一个亮点,一个苹果两面设计不同的表情,通过转一圈让幼儿都来摸一摸苹果打开了教学活动的序幕,孩子们和大苹果亲密接触后,发现其表情变化了,幼儿在好奇心的趋势下猜测着是什么原因而导致大苹果生气,和后面的活动衔接也就更加自然。成功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也使得孩子们的对接下来的环节的兴趣倍增。

  再次,我的夸张的动作营造愉快的情绪氛围。小班幼儿喜欢充满激情的张动作,这样他们看老师会觉得特别的可爱,这样的童趣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情绪,使之他们更愿意融入到活动的氛围中。在活动中的我是一个大苹果,我采用了非常夸张的体态,突出一个“大”字,在我的引领下,孩子们也乐意用自己的动作来表演儿歌内容。

  但是,小班的幼儿恰好是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可能没有了解到孩子的这一心理特征,而忽视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所以我觉得,对于儿歌中的语句提问让幼儿回答后应该更加重点的提炼一下,这样就能够为后面的改变儿歌环节打好扎实的基础。

《一个苹果》教案13

  活动目标

  1、知道吃苹果的好处,喜欢大苹果。

  2、理解儿歌内容,学会唱歌曲。

  3、用愉快的心情唱歌,体会音乐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MP3、大苹果头饰。

  活动过程

  一、入室练声。

  播放音乐《排排坐吃果果》,请幼儿跟着音乐拍手进入教室。

  二、活动导入。

  (头戴大苹果头饰)师:小朋友们好,我是一个大苹果,你们谁喜欢我呀?为什么呢?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发言。

  师:啊,原来你们都爱我啊,因为我长得又大又红,而且味道又酸又甜,我太高兴了,我来为你们演唱一首歌吧!

  三、学习歌曲。

  教师演唱歌曲。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我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的?吃了我,小朋友的脸会像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按节奏念歌词。

  教师请幼儿边拍手边念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边拍手边演唱歌曲。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小朋友演唱歌曲。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小朋友边唱边做动作。

  四、开心游戏:“我是一个大苹果”

  请幼儿围成圈坐好,教师头戴苹果头饰绕着幼儿行走,同时教师跟幼儿唱“12345,谁是大苹果,54321,把我找出来”,唱完后,教师将苹果头饰戴在一个幼儿头上,戴上头饰的幼儿表演歌曲《我是一个大苹果》。

  活动应变

  本次活动可以在活动“怎么吃水果”后进行。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仿编歌曲:请幼儿想一想,除了苹果,还喜欢吃哪些好吃的水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味道怎么样?

  区角活动

  角色区:投放音乐和苹果等水果头饰,鼓励幼儿佩戴头饰表演歌曲。

  环境创设

  用彩色卡纸或海棉纸制作水果娃娃造型,作为吊饰装饰活动室。

  家园同步

  1、鼓励幼儿演唱歌曲,提高幼儿自信心。

  2、吃水果时,让幼儿说说水果的'外形和味道,尝试仿编歌曲《我是一个大苹果》。

  随机教育

  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根据所接触到的水果进行儿歌仿编。

  相关链接

  可以请幼儿欣赏关于其他水果的歌曲视频。

《一个苹果》教案14

  一、活动背景:

  初次看到这本绘本,就被画面中以“苹果”引发的食物链,这种类似于“一物降一物”的逻辑关系所吸引,感觉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幽默有趣的故事内容中学习数学,定能轻松、愉快地积累数经验。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而数活动本身又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就把这样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绘本内容进行了一些筛选,把内容锁定在7以内的数量,然后通过积极的师幼互动,不断引导幼儿感受绘本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和各事物间的联系,让幼儿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绘本的乐趣。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感受故事所蕴含的7以内的数量关系及事物间的联系。

  2.大胆讲述画面内容,体验数学绘本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课件(绘本故事、游戏:谁的反应快),操作图和操作卡两人一份等。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曹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里面藏了一些神秘的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

  (1)第一次记忆练习。

  师:等一会儿,给你们十秒钟时间来认识一下,当我从1数到10,时间到,图片就会消失,而你们呢就要说出图片上有谁?行吗?准备开始。(1、2、3、4、5、6…10)

  师:时间到,看清楚了吗,图片上谁?

  师:到底是不是这些朋友,我们再来看看。

  师:这是…,这是…?一共几位?(4位)

  (2)第二次记忆练习:

  师:你们太棒了,一眼就看清楚了!诶,还有一些神秘朋友还没出来呢,你们想认识吗?

  嗯,这次要增加难度罗,只5秒钟,而且我还要倒着数,哎,倒着怎么数?

  师:好的,我就按照着你们的方法,来倒计时,这次可要看清楚了又有哪些朋友来了?准备开始:5、4、3、2、1.

  师:有谁?一共有几位?

  (评析:两次记忆练习,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吸引幼儿的眼球,而且也能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2.播放课件,理解绘本内容。

  (1)仔细观察画面,目测物体的数量。

  师:都认识了吗?今天我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它们的,故事的名字叫《首先有一个苹果》。

  师:首先是什么意思?(首先就是第一、最先出来的意思)首先有一个苹果,长在哪里?

  它长得怎么样?(又红又大,很健康)。

  师:来了谁?有几条?两条毛毛虫想干什么?(吃掉红苹果)。

  师:这时,谁来了?有几只?三只小鸟又会干什么?

  师: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幼儿观察画面)几只小鸟捉到了毛毛虫?还有一只呢?

  师:为什么只有两只小鸟捉到了毛毛虫?

  师生共同:因为小鸟有——2只,毛毛虫有——3只,小鸟比毛毛虫多——1。

  (评析:通过目测数量,解释“为什么只有两只小鸟捉到毛毛虫”的原因,能帮助幼儿理解“毛毛虫比小鸟多1”的数量关系,为接下来理解“猎人、猎狗和小鸟谁多、谁少”的数量关系作铺垫。)

  (2)仔细观察画面,比较物体的数量

  师:就在这时,谁来了,有几位?(4位)4位猎人拿着枪想干什么?

  师:你们猜猜4位猎人都能捕猎到小鸟吗?为什么?

  师:我们一起看看几位猎人捕猎到小鸟了?

  师:为什么没有都捕猎到?

  :因为猎人有4个,小鸟有3只,所以4个猎人比三只小鸟多1。

  师:这是,谁又来了?一共有几只?

  师:猎狗看见猎人抓到了三只小鸟,就连忙奔过去叼小鸟,猜猜看这五只猎狗都能叼到吗?为什么?

  师:看看有几只猎狗叼到了小鸟?猎狗和小鸟谁多谁少?

  (评析:有了上面一个环节的铺垫,孩子们在比较数量时就会想到“谁多?谁少?谁比谁多”从而进一步感受了故事中人和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3)仔细观察画面,讲述画面内容。

  师: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猎人猎狗在干什么?什么事情会让他们这么害怕呀?(幼儿猜测)

  师:原来谁来了?有几只熊?

  :猎人和狗看到了可怕的熊,所以害怕得拼命地往前逃!

  师:逃啊逃,它们发现了什么?有几个?一起数数。

  讲述:猎人和猎狗为了阻止被熊追上,他们就把7只蜂窝全扔向了熊。

  师:可是谁也没想到,里面竟然飞出来了什么?多少只?数不清可以怎么说?

  讲述:许许多多的蜜蜂把所有人都蛰了,哇。整个场面变得很混乱。

  师:现在你还能数得清他们分别有几个吗?那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他们数清楚?(幼儿讨论:分一分、排排队)

  (评析:数、形结合,能让幼儿感受到故事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巩固了对数字6、7的认识,从而体会到从1到7甚至“数不清”的数量概念。)

  3.演示操作方法,提出操作要求。

  (1)教师示范排成阶梯性:

  师:该怎么排呢?诶,故事里首先出来的是(手势提醒)——一个苹果,把它排在哪里,好就听你们的,让它站在这条黑线上,那一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嗯把1贴在苹果后面的小方框里。

  师:接着是~(两条虫子)排在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然后呢(三只鸟)再接下来呢?那你们能不能像我这样按照故事里出现的顺序一个一个往下排?然后在旁边贴上相应的数字。

  (2)交代操作要求:曹老师给你们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份操作材料,等会就请你们按照故事里顺利来给他们分一分、排排队,然后在旁边贴上相应的数字。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边回忆故事边按顺序排队。)

  (4)检验幼儿排序的结果。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排的?(引导下面的幼儿要安静倾听同伴发言,引导大家一起说说)

  :都是这么排的吗?举起来让我看看。是呀,原来再乱的东西,只要把它们分一分、排排队,就会变得很清楚。

  (5)了解阶梯排序中的秘密。

  师:从这些排列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

  :他们的排列就像走楼梯一样!从上往下数一个比一个多几(1),2条毛毛虫比1只苹果多(1),2比1多(1);3只小鸟比2条毛毛虫多(1),3比2多(1);4比3(多1)、5比4、6比5、7比6。

  从下往上数,一个比一个少一!看6只熊就比7只蜂窝少(1),6比7(少1)5比6、、、1比2少1。

  (评析:回忆故事中的人和物,是对孩子记忆能力的一种考验,而阶梯式的'排列方式,能帮助幼儿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序规律。)

  4.游戏:

  (1)谁的反应快?

  师:真厉害,都知道了。(点击课件)小熊也想来考考大家了,敢不敢试试?仔细听,小熊会考大家什么呢。点击课件小熊出题:(4比3多几? 6比5多几? 4比5多几? 3比4少几?)

  师:真厉害,都答对啦。连小熊都很佩服你们哦,表扬一下自己!

  (2)马兰花

  师:现在曹老师想你们一边玩个游戏,一边来考考你们?不知你们行不行?好找个空一点的地方。(2瓣花,比4少1,比4多1,比5少1)。

  (评析:游戏的插入避免了枯燥的说教练习,能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练习的欲望,同时也巩固了解了数字1——7之间的关系。)

  5.环保教育、延伸活动

  (1)孩子们,到现在我始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熊为什么要去追猎人和猎狗呢?(幼儿讨论)

  :是呀,小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大家都要去保护它。

  (2)那么小熊去追猎人和猎狗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答案就在这本绘本里面,等会儿我们回教室一起看一看,再研究研究,好吗?

  (评析:环保教育能让幼儿知道“猎人捕猎小鸟”这一做法是错误的。而“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能引发幼儿自主探究绘本的欲望。)

  三、活动

  画面看似简单,却能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字融入了形象生动的故事中,以一种好玩、有趣的方式表达了数字的感念,这就是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的魅力所在。所以我感觉这个教材非常符合中班孩子具体形象化的思维特点,也符合了在“情境中学数学“的现代教学理念。活动一开始我主要通过两次记忆练习,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接着以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为导入,当每一次角色数量出现的递增、画面逐步丰富时,我都采用了“谁来了?”“有几只?”“为什么小鸟(猎人、猎狗)只能叼到(捕捉)两条(三只)毛毛虫(小鸟)?”等指向性明确,简练的话语进行提问和引导,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们在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时,不知不觉中,记住了故事中的角色,习得了7以内的数量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而最后的排序、游戏等内容,也让幼儿感受到了原本枯燥的数字学习也可以来自于绘本、来自于游戏,从而再次激发了幼儿爱学习的欲望。整个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活动氛围轻松、愉悦,师生互动好。

《一个苹果》教案15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友间互相关心的思想感情。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结尾一段话的意思。

  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鹏博士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指名背诵。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个苹果》,讲的也是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根据预习提示中的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防炮洞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讲的?

  3、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他们都口渴难忍?

  三、进一步自学理解。

  1、提出进一步自学的要求:

  (1)默读课文,把讲传苹果和吃苹果的两个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

  (2)想想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巡视。

  3、讨论交流。

  (1)课文哪个部分讲传苹果?哪个部分讲吃苹果?同座的两人分别把这两部分读一读。

  (2)传苹果的结果怎样?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练习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

  二、同座轮流朗读课文,相互评议、订正。

  三、讨论课文。

  1、“强烈感情”指的是一种什么感情?

  2、为什么说进出的泪花是“幸福的”泪花?

  3、练习朗读最后一段,读出感到幸福,感到骄傲的思想感情。

  四、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前两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概括一下。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概括,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个学生读读概括的中心思想,师生共同从内容和格式两个方面进行评议。

  4、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怎样概括?

  5、学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一个苹果》教案】相关文章:

一个苹果作文05-10

小班教案 | 小班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08-25

我是苹果教案04-21

《做苹果》教案03-14

还有一个苹果美文04-18

一个苹果课文反思07-23

《一个苹果》教学反思08-02

一个苹果作文400字06-30

《一个苹果》的教后反思04-06

《一个苹果》教后反思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