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2-16 15:29:58 教案 投诉 投稿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积累崩坠、忧、晓、若、屈伸、中伤等词语。

  2、理解杞人忧天的含义,并进行现代审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激趣

  《左传》鲁庄公七年(前687年)有这样的记载: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国一带,落星砸毁半个国家,房屋焚烧,大火连烧三个月。经历过此事的人,总是害怕天再塌下来。于是列子写下了《杞人忧天》这样一个富有启发的寓言故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著有《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对于列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列子封为“冲虚真人”,所著《列子》诏称《冲虚真经》;宋徽宗封为“致虚观妙真君。”北宋景德年间加封“至德”,号曰《冲虚至德真经》。列子著书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才奇简劲宏妙,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二、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文意。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序号标出情节结构。

  一、积累语言:

  杞(qǐ)人躇(chú)步跐(cī)蹈舍(sh)然中(zhng)伤星宿(xiù)

  结合注释积累词语

  崩坠:崩塌,坠落

  身亡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依托)

  忧,忧愁、担心。

  晓:开导

  若:就像。

  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止:行动和停留。

  果:如果

  星宿:泛指星辰。

  只使:即使。

  中伤:打中击伤

  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四虚:四方。

  躇步跳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

  舍然:舍弃心事的样子

  二、探究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课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

  杞人忧天地崩坠,废寝忘食

  忧忧彼之所忧者,晓之以理

  忧天者明理大喜,晓之者亦大喜

  第二步,精读课文,翻译理解。

  一、翻译课文。

  抽同学翻译: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二、理解课文

  1、杞人忧天地崩坠忧到什么程度?

  明确: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明确:先解释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无处没有空气,不会塌;再解释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最后解释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不会陷下去。

  3、你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明确: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4、课文有怎样的寓意?杞人忧天的成语后来有怎样的比喻义?

  明确:寓意:不必毫无根据地瞎担心。

  比喻义: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第三步,熟读课文,现代审视。

  一、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

  课堂探究:

  1、你赞成课文中的观点吗?为什么?

  2、学了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逐渐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兴趣。

  2、了解文章借物抒情的写法。

  3、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二、教材分析:

  作者由偶然的吃藕引发绵绵的联想:从餐桌上雪白的藕片联想到故乡清秋出产的藕,由藕联想到濯藕的弯弯的小河,担藕上街的乡民,由卖藕的乡人联想到卖藕的场景。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给读者描写了一幅生动的故乡新秋图:勤劳的质朴的康健的男女藕农;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产藕的池塘和城外弯弯曲曲的小河;原始的纯朴的买卖交易。读者仅仅想着“男的紫赤的臂膊”“女的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布”“红衣衫的小姑娘”“白头发的老公公”他们挑着拣着“玉色的藕”,这样丰富的色彩就足以让人陶醉其中了,这一连串的描写不仅写出了对故乡的藕的怀恋,也写出了对故乡的人的怀恋,从而表达出对故乡的怀恋。

  接着作者运用对比和联想的手法,从故乡的藕写到远离故乡的藕,两者从数量、价格、外形、口感方面对比,进一步写出故乡的藕的诱人,作者对故乡的怀恋之情也溢于言表。

  随后,作者又由藕联想到莼菜,再次运用“故乡”和“这里”的对比,抒发对故乡的怀恋:“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

  文章结尾的五个问句,自问自答,直抒胸臆,揭示出:对故乡的爱,不是一句空话,它是通过某个载体深入游子的灵魂,从而稍有触动,便引发无限的乡情——“所恋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

  三、教学环节:

  (一)熟读

  濯(zhuó)拣(jiǎn)担(dàn)嚼(jiáo)贾(gǔ)沽(gū)埠(bù)譬(pì)

  (二)质疑

  学生互相提问,初步理解课文。

  例:第三段“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功夫不再作别的要求”为什么孩子会有这种表现?

  答:这句话写的是孩子觉着这来自故乡的藕很好吃,吃得很满意,以至于吃完了半个钟头还不想再吃别的东西或做别的事。这样写表面上写的是眼前的藕,实际上是与上文我吃这藕的反映作比较,孩子没有吃过故乡新鲜的藕所以觉着这藕好吃,我吃过故乡的新鲜的藕所以觉得这藕难吃,这样侧面写出故乡的藕的新鲜甘美。

  (三)欣赏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读读,并谈谈自己喜欢它的理由。

  例:第一段故乡清秋图的描绘。这个描写截取了劳动场景美的一瞬间,其动作、色彩可入画、入诗。其中男女藕农的外貌衣着、担藕的矫健风姿、休息时的随意闲适,都略去了劳动的艰辛过程,而展示给读者健康、纯朴、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平和心态。而对藕的描写,更是令人垂涎: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

  例:第六七段点明文章主旨的议论。以设问的方式,逐渐点明爱故乡的原因:是故乡的物、故乡的人,是故乡有值得留恋之处,这样引起读者的情感认同——爱不是一句空话,它都有一个具体的载体。

  例:第三段孩子吃藕之后的表现。(分析见上)

  写法的欣赏:对比

  故乡的藕与城里的藕的对比;故乡的莼菜与城里的莼菜的对比

  (四)感悟

  让学生思考自己留恋的东西,它为什么值得你留恋,感悟留恋这种感情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体会这种情感的美。

  学生讲述自己留恋的东西,留恋的原因。

  板书: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长距离为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逝去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用不能再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回味,如童年的欢乐,如破灭的理想……

  (五)联想:

  1、《社戏》中结尾处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你能理解作者的感觉吗?如何理解?

  答:并不是那豆或那戏特别好吃好看,而是附着在那豆和那戏上的情感让我永生难忘,并且那情感和那个夜晚一样永不能再,于是那豆和那戏成为我的留恋。

  2、王维的《杂诗(其二)》中写到“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按理说,难得见到来自故乡的友人,想问的要问的该问的事情很多,可为什么作者一概不问,却问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

  答:梅花代表了故乡,成为自己思念故乡的载体,问梅花即问故乡,这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六)拓展

  1、拓展阅读(课后完成)

  《故乡的野菜》(周作人)《咸菜茨菰汤》(汪曾祺)《想北平》(老舍)《乡里旧闻》(孙犁)《乡愁》(余光中)

  2、调查了解同学自己的故乡,看看故乡有哪些名胜古迹,有怎样的风俗习惯,

  有些什么南北特产。成文展示(代作业)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及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有关夏季风景的画面。

  让学生说一说对夏季的感受,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及审美、鉴赏能力。

  三、作者简介。(多媒体出示)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指名朗读。

  四、检查预习。

  1、读准字词的音。

  2、解释词语。

  五、初读感知。

  1、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

  ③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哪一自然段中表现的'?

  2、讨论交流。

  3、初步理解最后一自然段。

  六、研讨赏析。

  重点研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从夏天的蓬勃生命力、夏天的色彩、夏天的紧张旋律来感受夏天的景美、人勤。

  1、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师生讨论交流,在读书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读书中感受到了夏季景色的热烈、奔放以及农民们的辛劳,夏季确实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是个值得赞美的季节。

  八、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夏天的景象。

  九、布置作业。

  1、仿照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和“冬之色”。

  例: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期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2、收集有关夏的诗句及散文。

  附:板书设计。

  自然景色

  13 夏感 金黄色彩 景美 人勤

  紧张旋律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③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②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问题组: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研读与赏析

  ①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点评

  本课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

  课前安排有绘画和有微机特长的同学参与课件或画片制作,极富创意。制作的前提是吃透课文内容,并且要融入自己的想像,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他们都有一种被认同的喜悦,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刺激和鞭策。教师只做点拨,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新鲜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从教学流程看,开头用秋瑾和宋玉的文句精心导入,在感情上与《秋天》一诗形成鲜明的反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

  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研读赏析部分设计看图想像、描绘画面、体会意境的环节,激发独特的体验与感受。拓展延伸部分进行比较阅读,将本课学习引向纵深。安排摘抄写“秋”的诗文,并做点评,是培养学生养成做摘抄的习惯,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特色鲜明。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语汇。

  2、在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及思想感情的线索。

  3、让学生领悟人生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二、重点、难点

  1、感情和领会文章的字里行间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的'感情。

  2、诵读体味文章诗意盎然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教师: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见附一)

  2、印发田晓菲诗《露》给学生阅读。

  学生:1、借助工具书自学词语,每人并准备2个词语准备向别的同学提问。

  2、反复朗读,对精彩片段多读几遍。

  3、试着提出几个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十二、三岁正是充满幻想,憧憬未来的年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志当存高远”只要去努力,我想信你们最终会取得喜人的成绩,梦想一定会成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十三岁就走进北大校园的少年———————田晓菲。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由学生上讲台,请别的同学认读并解释自己卡片上写的词语。

  2、分男女生对读下列两组词语(幻灯片)。

  际遇 絮语 惆怅 沉淀 尘缘 犀利 呜咽 似曾相知

  穹窿 凝垂 绅士风度 茫然若失 迷离 安恬 白驹过隙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学习目标:

  一、掌握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

  二、背诵翻译全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三、理清情节,分析形象,理解主旨。

  四、正确认识狼的品格。

  第一课时

  一、成语积累

  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引狼入室)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

  比喻坏人当权。(豺狼当道)

  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狼心狗肺)

  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狼烟四起)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哭狼嚎)

  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

  二、文学常识

  蒲松龄,明末清初人,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创作出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相传蒲松龄曾摆过一个茶摊,为过往路人提供休息解渴之地,但是路人需要留下一个故事,久而久之,蒲松龄搜集了如此丰富的资料,写成了此书。《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三、课文翻译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一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2、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把一块骨头扔给了狼。

  3、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4、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给狼,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追上来了。

  5、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6、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屠户非常为难,害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7、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麦场中,覆盖成小山一样。

  8、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户于是奔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

  9、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10、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1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杀死了它。

  13、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从背后来攻击屠户。

  14、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x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后腿,也杀死了它。

  1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1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第二课时

  一、文言知识归纳

  (1)词语释义

  缀:紧跟故:原来窘:处境困迫,为难敌:攻击

  苫蔽:覆盖、遮盖瞑:闭眼意:神情、态度暴:突然黠:狡猾

  (2)词类活用

  1.狼不敢前(名—动上前) 2.一狼洞其中(名—动打洞)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状从通道) 4.其一犬坐于前(名—状像狗似的)

  (3)一词多义

  止:①止有剩骨(通:只)  ②前狼止而后狼又至(停止)

  敌:③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④盖以诱敌(敌人)

  意: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打算、想) ⑥意暇甚(神情)

  (4)通假字止有剩骨止增笑耳(通:只)

  (5)古今异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

  (6)特殊句式

  投以骨:状语后置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二、问题探究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2)“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狡猾

  (3)从“投、复投”等词看,屠户为什么不一次将骨投尽,使两狼并止,由此可以看出这时屠户对“狼”的心态是怎样的恐惧退让幻想

  (4)从“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可以看出狼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贪婪无厌凶狠

  (5)御狼前屠夫心理怎样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准备抵抗)

  狼的表现呢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心有不甘)

  (6)两狼的计谋:一狼径去,一狼假寐前狼假寐的姿势:犬坐于前

  前狼假寐的神态:目似暝,意暇甚前狼假寐的目的:诱敌

  后狼径去的目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阴险、狡诈、凶残)

  (7)形象分析屠夫:机智勇敢狼:凶恶、贪婪、狡诈

  (8)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叙述了屠夫智斗两狼的故事。

  (9)本文结构前三段记叙,第四段议论

  (10)“止增笑耳”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

  对待这种象恶狼的恶人就应该象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

  (11)本文的主旨句是揭示了什么主题

  主旨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主题:本文通过一个屠户智取两狼的故事,揭露了狼的凶残、狡诈而又愚蠢的本性,告诫人们:对待像狼这样的恶人,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12)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狼的角度: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如何狡诈,终归是自取灭亡。

  屠夫的角度:对待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三、教学设想

  1、以朗读训练为重点,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2、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风,学会学习。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进中学以来初次学习古诗,很高兴能成为大家的朋友,聚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古诗,请大家一起学习第三单元的第十五课《古诗十五首》。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亲密的合作伙伴,愿我们合作愉快,合作成功!朋友们,有信心吗)我们的课就要开始了,请先听一段音乐,放松放松。(放第一框听音乐)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这曲子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学生谈感受。)引:你认为怎样的人可能有这样的心境(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游子,如马致远)对!真聪明!说到马致远,就说到正题上去了。今天,我们要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我们说说马致远,谁来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放第2框)

  师: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下面说说“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放第3框)

  2、理解这首小令的意思

  (1)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放第4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2)感受它的意境美

  师:下面我们感受它的意境美。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喔,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

  师: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师: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3)拓展

  引:感受了这首小令的意境,我们来运用运用。

  A下面的诗句都是写秋的,请选出与《天净沙·秋思》意境不相同的一项:(放第5框)

  a沅江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选出画面的意境与《天净沙·秋思》相同的一幅:(展示画面)(放第6框)

  3、创造性阅读:

  (1)点拨:美是具有启示性的。《天净沙·秋思》充满了空白和不定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想象空间,请听听朗读,你能够想象和联想些什么(放第7框)

  (2)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我们分为六组,各选一个执笔,中心发言人,选取以下的一个问题,研究学习,把结果写出来。老师为你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这里,人人都是创造者,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

  提示:可说说你最喜欢原作的哪一句,为什么还可说说原作结构、某种写作手法好在哪里还可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如景物,可作细腻描绘,人物可想象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象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也可将原作改作画面;也可给原作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还可以联想自己或他人的一段与原作类似的思念家乡的经历。也可联想出一两句古诗(或者与原作的意境相同,或者表达的情感相同)。总之,合理想象,大胆创新,努力丰富原作的内容,让作品的生命在每一位同学那里得到延长。讨论开始,时间10分钟。

  (3)交流:以上问题有可能需要教师补充的有:

  寓情于景运用景物,创造一个十分典型的环境,深秋的黄昏,野外一片寂静,几只归巢的乌鸦栖息在缠着枯藤的老树上。这是一组令人感伤的景物,渲染出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游子孤寂、痛苦的心境,看到归巢之鸦,怎不让生思乡之情呢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悲,自然又增一分思乡之情。

  构思精巧,句法别致。全曲五句,28字,容量极大,描绘出一幅绝妙的秋野夕照图。18字,九种物象,一词一景,无一个动词,连缀巧妙,构成一个整体。因而,王国维说它“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同时,对后人影响很大。如徐志摩的诗作:《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彩。/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关于思乡主题的诗句:

  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诗》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河楼》

  读古人思乡的诗句,还会联想到哪些你有什么感想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新诗《乡愁》,表达台湾同胞盼望回归之情。还可联想到现居美国的诗人彭邦桢的新诗《月之故乡》表达在国外的华人、华侨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

  月之故乡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月亮在水里/一个月亮在天上//

  读了后我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小结: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令,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它的意象,从总体感受了小令的意境;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绘秋的思乡之情,进入它的艺术境界,我们的文学素养有一些提升。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九种景物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悲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方法,1、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2、从画面感受意境;3、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进入它的艺术境界,丰富诗(曲)的内容。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中实践。

  六作业:朗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1、体会《柳》的大意。

  2、这首诗的意境、抒发的感情与课文各有什么不同

  3、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4、由“千丝万絮惹春风”联想出描写春风的诗句。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著作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等。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其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

  二、故事背景

  马致远仕途不顺,长期漂泊,《天净沙·秋思》就是马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之一,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这首小令的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三、课文翻译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枯藤:干枯的藤蔓。昏鸦:黄昏时要回巢的乌鸦。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西风:秋风。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译文:枯藤(缠绕的)老树上落满了黄昏归巢的乌鸦,萧瑟的)秋风里走着一匹瘦马。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四;问题解疑

  1、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对全曲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古诗文描绘画面技巧法。作者极其出色地运用了白描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寓情于景,为最后的抒情作铺垫。

  2、请说说“断肠人在天涯”中“断肠”的表达效果。

  “断肠”一词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形象地突出了漂泊他乡的游子身处萧瑟、凄凉之地,由于思念亲人而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情感。

  3、《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写有何好处

  这首小令前三句共写了藤、树、鸦、小桥、流水、人家、道、风、马九种景物,藤、道、马等景物名称之前冠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景物带上了鲜明的个性。一系列名词组合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这些景物,极力渲染悲凉气氛,烘托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之人的惆怅之情和内心的悲戚之感。

  五、课文主题

  通过描绘一幅绝妙的'深秋风景图,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教学反思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作者由外界的事物触发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因此,对诗歌意象的探究是解读和教学诗歌的要核,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意象分析是起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就在于,将这个抽象的概念还原为具体的诗歌名句中意象的感悟,使用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

  我认为要让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通过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美,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因此我以感受意象为引入,特别引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这是有一个思维的递变过程的,再在这个感受的基础上提出概念,学生很快就把握了意象的基本概念。在这点上学生的思维过程有一个截面的剖析。

  进行意象分析只能举一反三,所以我选取了一些典型的诗歌意象来进行分析,月的意象和柳的意象主要是思考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文化意蕴,怎样成为诗歌意象的。学生在这两组的意象分析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是出乎我们预料的,这是教学的生成性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引导学生形成了意象分析的方法。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得出,意象分析必须注意意象的特点品质和诗人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分析意象组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的状态被学生还原了。如在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幅苍凉悲壮的秋行图。原来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断肠人,所以第一层形成的动静相迭的事态描绘的其实是天涯沦落人那种颠波流离、潦倒无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态下的情感轨迹。学生亦能从这样画面的还原和情感的体验,将诗歌意象通过鉴赏升华为一个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审美升华。

  诗歌鉴赏的教学,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从此来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养。在过去的诗歌教学中,由于应试专家和老师们精心炮制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鉴赏活动,而是追求技巧的运用和答案的要点的完整性,跳过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我认为诗歌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从术语、文化知识的抽象的植入转变到文化感悟的培养,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有关诗句的意象、意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复习导引

  (一)复习目标

  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掌握。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二)复习重点

  1、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三)复习方法

  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探究以寻求规律。

  第21课 风筝

  1、在本单元的5篇课文中,《风筝》是意蕴最丰富的一篇,应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宜从多种角度加以引导,拓展思维空间。

  2、训练探究文意的能力。这篇课文的难点较多,正是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教师教学用书里提出并解答了的九个问题,基本上解答了全文的要点,可以一次性提出来;同时,在“有关资料”中精选部分有助于探究课文主题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将问题整理一下,根据材料和课文,有步骤地研究。

  3、课文研读要以难为乐,又要把握住“度”,不要求一下子理解透彻。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是收获,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将来可以慢慢感悟,不必追求讲深讲透,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4、感受鲁迅的人格、胸怀。

  第22课 羚羊木雕

  1、可以分角色朗读。

  2、课文从孩子的眼光和心态看待——场家庭矛盾,叙事角度和叙事语气与学生很接近,据此,教师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提问: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恰当?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发生?

  2、这场矛盾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留下一个空白,正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比如探讨人物语言后的许多删节符号所蕴涵的意味:比如指导学生分组,分别代表矛盾的三方,讨论这场矛盾的是非曲直。

  3、分析矛盾发展变化的几个层次。

  4、抓住人物内心变化发展的线索。

  第23课 散步

  1、先要求学生跳读课文,思考:“文章讲述的是什么事?表现哪个方面的.话题?以此来整体把握课文。

  2、问题研讨:

  ①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②散步本来是一件小事。作者却小题大做、大词小用,请把这些地方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意图。

  ⑧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3、研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比如全文中母亲仅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还是走小路吧”,因为她是“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后说的,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所以应该读成拖音“还一一是一一走小路吧”。而第二句“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不必大声,应读出母亲吩咐儿子时的坦然。而“我”的那句“走大路”,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斩钉截铁、没有商量余地的味道。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

  1、从揣摩语言入手,抓住其中的情景描写或重要语句展开讨论(见教学用书): 同时,最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想象画面和情景,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动笔画几幅诗意图。

  2、在课的最后就本课组织一次朗诵比赛,鼓励学生配乐朗诵。

  3、了解散文诗的特点,了解冰心“小诗”的特点。

  4、利用自读课本,扩展阅读泰戈尔诗、冰心小诗。

  第24课 《世说新语》两则

  1、基本教学模式应当是“诵读一讨论一—诵读”。两次诵读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前—次要求和复述故事结合起来,达到基本成诵,并且读懂,字词句过关,最好能翻译;后一次是背诵课文。

  2、探究讨论的重点可以有:

  A、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我们能想出一二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词吗?

  B、你如何看待陈元方的为人原则、是非观?

  3、简要介绍《世说新语》这部书。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1、本次活动大多是学生个人在家庭中活动,所以,教师要做好布置和安排。比如:

  A、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活动心中有数,便于活动顺利而有效地展开;

  B、活动涉及到对家长的咨询、追问或采访,教师最好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个具体的采访提纲,设计一些具体问题。

  2、提前一周布置下去,提出具体要求。在这期间可以抽查学生的访谈提纲或记录,以收到督促、监控之效。

  3、评价不可缺少。评价的方式可以有: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小组评价→教师批改→讲评作文,还可以通过问卷形式征求家长意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同学予以表扬。评价的时候还需注意定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课内活动时间:写作2教时,交流1教时、评价1教时。

  关于课后练习

  1、体现了少而精的原则。就数量来看,精读课文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三道题, 引导学生少做练习多读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

  2、练习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用。

  3、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如《羚羊木雕》—文后的练习,具体分析略)。

  4、特别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拓展,并尝试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比如《风筝》和《散步》后都附录了用来比较阅读的短文,通过课内外的比较阅读,对兄弟间的手足情和母子之间的亲情有一个更深入的体验和思考。

  5、十分强调通过诵读来理解、体味和感悟课文,有些还特别要求背诵。

  6、设计了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题目(略)。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改写,是根据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改写成另一种体裁或样式的写作训练。

  [写作要求]

  1、符合原作:要认真研读原作,掌握基本内容、中心思想和基本情节。

  2、想象发挥:由于诗歌的精练性和感情跳跃很大,需要发挥想象、生动描述。

  3、补充细节:注意运用人物的描写方法,将人物具体化。

  4、语言生动:注意描写语言的生动形象,要比原作的描写更细腻、形象。

  [写作知识]

  1、改写是对原文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某种改动的一种写法。从形式上看,有文体的改变、叙述顺序的改变、叙述人称的改变、语言形式的改变。从内容上看,可以对原文的中心从一个方面加以强调,可以对人物、情节进行必要的增删。

  2、要注意的几条原则:首先,要明确改写的要求;其次,在对原文理解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构思:想想先写什么,略写什么;补充什么,删削什么。把这些想清楚了,才可以作文。其三,在动笔改写的过程中,不要受原文语言的束缚,尽量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写。

  [训练目标]

  将诗歌改写成故事。

  [写作指导]

  1、改写的关键在于“丰富诗歌已知的形象,填补诗歌的艺术空白”,改写的步骤是:“确定故事、确定场面、再现情境、表达旨趣”。每个步骤的的操作方法是:(一)确定故事的操作方法便是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确定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二)确定场面的方法是找出地点、主要活动。(三)再现情境的关键是根据已确定的场面,丰富诗歌的形象,填补诗歌的艺术空白。具体方法如下:(1)、丰富并填补还原此时此地意象的方位、形状、色彩、声音、气味等。(2)、丰富并填补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四)表达旨趣的方法主要有(1)、直抒胸臆(2)、借景抒情。

  2、诗歌是诗人形象思维的产物,无论是摹景状物,还是叙事抒情,诗人总是把自己深切的感受和激昂的情绪,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倾吐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同时由于诗歌语言简约跳跃,讲究炼字炼句炼意,注重凝炼、含蓄、形象、生动,使诗歌在意象和诗句、章节上呈现出明显的跳跃现象,其间有意省略的过渡和关联的字句,便成了留给读者思索、补充的“空白”。因此在诗歌改写时要做到:(1)运用联想和想象把诗句浓缩的意义扩展开来;(2)把减少的成分补充出来;(3)把省略的过程焊接起来;(4)把跳跃的情感连缀起来;(5)把诗中行与行、节与节之间的内在情愫弥补起来,再现诗歌的形象和画面。

  3、什么是联想呢?我们先来看《世说新语》中一个故事: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着眼睛向外看着。谢安乘机问道:“你们看这飘飘的雪花像什么?”他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的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这里谢朗把飘飘而落的雪花比作盐粒,谢道韫则把它比作柳絮。无论是盐粒还是柳絮,都是他们因看到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

  这就是联想。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那么,谢朗与谢道韫的联想哪一个更好一些呢?相信很多同学都感觉到了,沉甸甸的盐粒除了形状颜色与雪花相似以外,再无共同之处,谢朗的联想非常之一般。而“柳絮因风起”则传神地描绘出了雪花轻柔飞旋之状,轻灵而美丽,谢道韫的联想的确深刻独到。

  什么是想象呢?想象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例:圆是苹果,苹果落下,牛顿发现第一定律。

  圆是落日,下面是黄沙长河,“长河落日圆”。

  圆是足球,球门线前特写,进球的.精彩一瞬。

  圆是气球,儿童正在放飞理想。

  圆是殒石,飞速地冲向地球,“天地大冲撞”。

  [例文]

  将《刻舟求剑》改写成故事。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急忙)挈(qiè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挈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翻译: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急忙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上记号,并说:“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船一停下,他便从刻有记号的船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并没有跟着走,用这种方法去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改写:

  滔滔的江面上,有一只渡船横划过来。船刚一靠岸,就见一个衣冠楚楚的楚国人急匆匆“扑通”一声跳进了水里,在齐腰身的水里乱摸起来。

  岸上等着上船的人看了都感到莫名其妙,好奇地纷纷向船老大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是这样的,”船老大说,“船到江心时,这位老先生不知怎么的把剑掉到水里去了。他一把没捞着,就慌忙在船帮上刻了个记号,连声说:‘我的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我的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我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待会儿船靠了岸,好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我就说:‘你这样怎能找着剑呢?’他却不满意地斜了我一眼说:‘你是个摇船的,懂得啥?’接着就是之乎者也一大套。我没法给他讲道理,只好等着看他怎么捞法,你们看,他这不是正按着记号在捞他的剑吗”

  大家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这时,忽听得水声哗哗,那个楚国人从水里抬起了头。船老大问:“怎么样?老先生,剑找着了吗?”楚国人连连摇着湿淋淋的头,仰面长叹道:“唉——,老天呀!我明明做了记号,却为何寻不着呢?”他摇头晃脑地感叹一番,便无可奈何地爬上了船,活像一只落汤鸡!众人一看,哈!只见他浑身上下水淋淋,一只高底鞋子也不知飞往何处去了。

  “怎么样,老先生,我说这样找不着剑吧!”船老大带着嘲讽的口气说。楚国人茫然地问:“这是为什么?”“因为你的脑瓜太呆板,我的船走了,你的剑呢,难道能跟着船一块儿走吗?你的记号是死的,船是活的。只按照固定不变的记号,不管船的位置变化,你这样找剑,不是太愚笨了吗?”船老大说完,只见那个楚国人抱着头,蹲在船上,呆呆地看着他做作聪明在船上刻下的那个记号。滚滚奔腾的江水拍打着记号,发出哗哗的响声,仿佛也在嘲笑他的愚蠢似的……

  第八次作文

  将《木兰诗》改写成一篇故事,有关戏曲、动画片等改编的作品可以作为参考。题目自拟,500字以上。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匿笑、祷告、嗅、摩、衍等字词,积累语言。

  2、通过反复诵读,揣摩语言,初步体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3、初步理解诗歌意象及借物抒情的方法。

  4、感受诗歌轻松愉悦的意境美,温馨圣洁的情感美,体验人间至真至纯的母子深情及诗人博爱的胸怀。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创设情境

  教师以舒缓深沉的语气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在20xx年6月的《语文新圃》上刊载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一所破旧的山村小学,一位年轻的老师正在昏黄的灯光下,批改着学生的作文。作文题目是《我的愿望》。孩子们的愿望很多,也很美好:有的说长大要当解放军,有的说要当老师,有的说要当大老板……突然,一行字闯入老师的视线:“我的愿望是当一条狗。”老师又惊奇又好笑,接着往下看:“我爸爸不幸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妈妈。山村的夜很黑,听人家说黑夜里有鬼。我很怕鬼,妈妈也怕,只有爸爸不怕,可是爸爸已经不在了。还听人们说,家里有狗,鬼就不会来了,可我家连狗也没有。我多想变成一条狗,夜夜守在妈妈的门口,那样妈妈就不再害怕了。”读到这里,老师的眼睛湿润了。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①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以这个小故事导入,并适时提问,既开篇就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内心情感,又切入主题,一石二鸟。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出声朗读。(要求读得流畅,读准字音)

  2、指明个别朗读。(穿插识字环节:匿、嗅、祷、摩、衍等)

  3、思考讨论:诗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请发挥想象,把诗中描绘的情景想象成一幅画面,用一句话概况)

  设计意图:初读环节,意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并在通读中扫除文字障碍,落实字词教学。

  (三)美读探究

  师:诗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该如何读出这孩子的个性与情感。诗中的妈妈是怎样的妈妈?该怎样读出妈妈的心情?

  1、小组合作品读,互相揣摩朗读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情感等。

  2、指明个别朗读,读后点评。(哪句话或哪个词读得好,哪句话或哪个词读得不够好,请说出理由,并试着朗读。)

  语言品味重点语句参考:

  ①“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句中妈妈的话语要读出焦急的心情。从“暗暗”、“匿笑”中体味孩子的调皮、可爱。

  ②……我便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句中“突然”表现孩子调皮、可爱的个性,同时表现要给妈妈带来惊喜的心情。“求”表现孩子撒娇的天性和恋母、爱母的情感。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句中“坏”字读出母亲又惊喜又嗔怪的语气,贬词褒用,表现出母亲对孩子深深的关爱。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

  ——句中“不”字拉长读升调,读出孩子的撒娇、调皮、天真、得意的语气。)

  3、听录音精彩片断朗读,对比再点评:录音读得好,还是学生自己读得好,说出理由。

  (这环节有条件可尝试一下,鼓励学生说真话,敢于质疑专家,肯定自己。说不定学生的朗读更切近诗中孩子的真实情感。)

  (四)助读感悟

  师: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1、 生自主讨论交流。

  2、 借助课文注解理解: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把儿童想象成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既赞美了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着母爱的光辉。

  师:从文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 生各抒己见,体会情感。

  2、 介入资料,走进诗人内心世界:

  资料一、泰戈尔,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1924年曾来中国,并著书、撰文,表达对中国人人民的情谊。一生写有诗集五十多部,中长篇小说十二部,短篇小说百余篇,戏剧二十余种。主要作品有诗歌《暮歌》、《晨歌》、《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但是他是一位不幸的人,幼年丧母,青年失去心爱的人,中年妻子病逝儿女夭折。但这些不幸笼罩在他身上,他仍然写出如此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文章,可见他心中对生命的爱,对自然的爱,对所有一切的爱,是何其博大!

  资料二、“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 ——泰戈尔

  设计意图:此环节修改,介入资料一、二,①意为帮助学生更加深入解读文本,更加深刻体会诗人内心情感。②让学生在体会世界伟人博大胸怀的同时,得到情感心灵的熏陶和陶冶,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五)拓展抒写

  1、结合实际,谈谈感悟:你从诗中悟到了什么,你想怎样回报父母的爱?

  2、真情表达,借物抒情:以“假如我 ”句式,写一句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体验来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并水到渠成进行情感体验和思想教育,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母爱犹如春风细雨随时沐浴着我们的身心,只是平时缺乏感受。

  ②以“假如我_____________”句式写话,为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及时运用文中所学借物抒情的方法。

  (六)作业延伸

  1、学做诗人,请把课堂上所写的这句话,拓展成一首小诗,或一段话,来表达你对父母的爱。

  2、积累知识,收集有关母子之爱的诗文、名言或典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诗人。

  设计意图:

  作业①:为了学以致用,落实巩固能力目标。

  作业②③:学习语文功夫在课外,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拓展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

  总结:同学们,母子深情是人间至爱。母爱犹如一股涓涓细流时刻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一声轻轻的叮咛,一丝会心的微笑,甚至烦人的唠叨,严厉的斥责……都是浓浓母爱的表现。可我们有时却忽略了,不懂得感受,不懂得珍惜。如今请让我们学会珍惜,学会回报吧。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抓住细节”,这一单元的写作目的是指导学生抓住细节,刻画人物,表达情感。教材中首先指出什么是细节描写;接着列举《阿长与》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然后通过回忆学过的课文内容,简短记录记忆深刻的细节的方式,更好的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最后提示学生细节描写要注意的问题:要学会抓住真实、典型、生动的细节进行描写,才能更好地表现事物特征或作者情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写作类型主要以写人叙事的记叙文为主,他们虽然有小学六年写作经验的积累,但是缺少对人物、生活细致的观察。记叙事件不具体,很笼统,描写人物和写景状物时,不会抓住细微处具体刻画,造成文章空洞,缺少细节,不能很好刻画人物,表达情感。因此,对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指导与训练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

  四、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细节描写的方法并会运用。

  五、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典型、生动的细节来表达真情实感。

  六、教学准备

  学案:人物描写分析材料

  七、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对比句子——明确什么是细节描写

  导语:请同学们读两个句子,帮助老师判断哪一句更好。

  句子1:烈日当空,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热极了。

  句子2:烈日当空,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道路两旁的庄稼热得低下头,弯下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出示任务:

  1、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

  2、第2句比第1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增补了哪些内容?

  3、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具体的刻画。

  小结:根据表现内容,细节可以大致分为肖像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景物细节等。大家之所以认为第二个句子好,正是因为与第一个句子相比较,第二句对周边景物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描写,更好表现了天气的炎热。因此,要想更好表情达意,抓住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二)欣赏典型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作用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

  2、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3、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欣赏以上带有细节描写的语段,并说一说分别运用了什么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反馈指导:

  1、作者对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时的动作、肖像细节进行描写,写出了作者当时惊讶又有些害怕的心态,为后文表达内心的愧怍做了很好的铺垫,这种真实的感受,让读者也仿佛置身文中,令人难忘。

  2、作者对父亲踩黄泥的.细节描写,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

  3、作者描写了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的表情和动作,只用了“睨之”和“但微颔之”两个语句,就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物的态度和心理,非常精彩。

  小结:细节描写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如果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人物个性的关键。在写景的文章里,细节描写能更好地突出景物的特点,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回忆生活细节——总结细节描写方法

  请同学们说说你曾经留心过的生活细节。当我冬夜苦读时,母亲为我送来热腾腾的奶茶,这是一个爱的细节;当我不小心犯错时,父亲的手掌愤怒举起又轻轻落下,这是一个爱的细节;当我XXXXXXXXXXXX时,老师(同学、父母……)XXXXXXXXXXXXX,这是一个爱的细节。

  出示任务: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讨论细节描写的方法。

  指导反馈:

  1、善于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物,用心去感悟。发挥想象和联想,做生活的有心人。

  2、写人记事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善于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

  3、用心灵捕捉身边的一人一事一物,养成反思、省悟的习惯,在描写中渗透个人独特体验。

  (四)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学会运用

  1、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课文示例: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出示任务:先让学生比较后分析总结其中的方法,教师引导补充。

  指导反馈:这段文字增加了许多动词,从而把整个捕鸟的过程描写得细致、生动、到位,这种方法就是——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学以致用:她好不容易捉住了一只蝴蝶,一不小心又让蝴蝶飞了。

  出示任务: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

  提示:细化“好不容易”“捉住”的过程。给学生5分钟时间写完,分组交流,推荐,全班展示优秀的细节描写片段。

  2、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提示:(1)“小”到什么程度?(2)怎么个“瘦法”?(3)穿得有多“差”?

  课文示例: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小桔灯》

  指导反馈:这段文字之所以写得生动,是因为作者抓住特征,步步追问,在细微处驻足,这也是我们在写作时要学习的。

  学以致用:请抓住人物特征,给下面的句子加上细节描写:

  那天,迎面走来了一位老爷爷,他弯着腰,拖着笨重的身子在风中慢慢走着。

  提示:老爷爷什么样子?可以扣住他的脸、头发、眼睛等外貌特点来展开细节描写。

  3、出示任务:下列语段的细节描写都很成功,分析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才写得这么生动吸引人?

  (1)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2)三个月后,小草莓结出了果实,小小的果实竟然压弯了枝头,但纤柔的茎并不生气,兴奋地背着自己的硕果炫耀着:“看,这是我的果实。”

  (3)那抹夕阳红,如丝绸般挂在天边,好似随风飘舞的仙女,令我如醉如痴。

  指导反馈: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具体生动,展现人、事、物的特征,更好地表情达意。

  出示任务: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刻画细节,使下面的语句更加充实生动。

  小草发芽了。

  学生写完后分组交流。

  (五)牛刀小试

  出示任务:读一读前两个单元写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根据提示,做出修改:

  (1)修改时,注意写一些能表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或者心理特点的细节。

  (2)带上自己的情感。比如赞赏或厌烦某个人,可以在用词或者语气上有所体现,也可以直接写自己的评价。

  (3)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修改后的优点。

  指导反馈:完成修改后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关注修改前后的不同,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修改最成功的同学参与全班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修改成功的方法。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更要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发现生活中每一细微处的美,做一位具有丰富情感,细腻笔触的幸福之人。

  (六)作业: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七)板书设计:

  抓住细节

  细心观察细化动作,延长过程以小见大

  用心感悟抓住特征,步步追问画龙点睛

  运用修辞,充实生动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活动目标

  行楷字的笔画组合

  教学目标

  对学生分析楷书和行楷的关系,辨析行楷与楷书的异同。让学生理解行楷技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展示一些硬笔书法作品,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价值,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点击多媒体,显示《祭侄文稿》)

  同学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这篇作品是颜真卿为追祭在“安史之乱”中被杀害的侄儿季明的即兴之作。全文气势磅礴,雄奇豪迈,跌宕多姿,其沉痛悲愤之情溢于笔端,是一件以情入书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下面请同学们看一幅钢笔行楷作品:

  这幅作品,神态潇洒,富于魅力,字体匀称舒展,清爽悦目,很适合初学行楷字的人学习。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行楷技法。

  二、点击多媒体:行楷字的特点

  1、用笔流畅。行楷的用笔灵活、方便,一般需要逆锋、顿笔、停笔、回锋等严格的运笔,不强调用笔中更多的提按、笔画形态,只要求笔道流畅,多取顺势,变转合理,行笔巧妙。

  2、连笔。所谓连笔就是把字笔画之间的运笔过程连起来书写,即前一笔画的收笔与下一笔画的起笔相连接。连笔分为实连与虚连。笔画之间通过游丝来联系的为实连,笔画之间没有游丝但笔断意连的为虚连。连笔的原则是按照汉字书写的笔顺,除了少数的笔顺变化以外,大体上与楷书的笔顺相同。如:

  3、省笔。所谓省笔是指在行书中,有的笔画可以省去不写,或与别的笔画连起来一笔写成。在省写的过程中,有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的形态,楷书中一笔、两笔,甚至三、四笔的点画,在行楷书中可以一笔写成。注意:省笔不能自己随心所欲地减省笔画,必须合符约定俗成的规矩。如:

  4、改变原有的`笔顺。与楷书相比,行楷书的笔顺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楷书的书写,根据实际需要,个别地方由于书写到具体部位时,笔画的连结、萦带、减省等使字形发生变化,相应的笔顺也随之改变了。当然,笔顺的变化也不是随意的,也必须符合约定俗成的规矩。如:

  5、形态多样。楷书的每个汉字形态单一,而行楷字由于结字自由,字形变化多样。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只需掌握其中常见的一种即可。如:

  三、点击多媒体:行楷字笔画写法(见右表)

  练习时注意:

  1、行楷书中的点最富于变化,有时成为一条短的、斜的线段,有时直接与前后笔画顺势相连,有时需要加钩挑,加强呼应。

  2、悬针竖“”一般用在竖画的最后一笔的字,如:等,但不可写得太长。

  3、行楷书中的捺一般可以写成反捺“”。

  4、行楷书中带有“折”“钩”的笔画,要写得比较圆转,不要棱角太多,过于生硬。其中的钩已基本消失,变成了笔画的延伸。

  学生进行行楷笔画练习。教师巡视,将一些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教师进行以表场为主的点评。

  四、学生临写下面的例字(见教材第110页)

  练习时注意:

  行楷中自然连带的规律是笔画组合中最基本的规律。难就难在“自然”二字上,要达到自然须细心练习。

  “三”字是横式笔画,在上一笔收笔时,自然地带出牵丝向左下,再写下一笔。最后一笔横停笔后抬笔即可。

  “川”字是纵式笔画在前一笔收笔时,自然地向右上带出牵丝,再书写下一笔。

  “合”字是撇、捺两笔的自然连带,向左下写出撇后,不用出锋,沿原路返回一半处,自然向右下转笔写出捺。

  “少”字是左边点和右边点的自然连带与呼应。笔断意连,而最后一笔撇,直接由右点向左下带出。

  “自”字是撇和竖连为一笔书写,字框中横画笔笔相连至最后横收笔。

  写“布”时,首笔横自然提笔向上,与撇的起笔连接一笔写完。写“巾”的钩时,也是收笔后自然向上提笔后带出一竖。

  “书”字的首笔是横折,书写时直接向左折45°角,带出下一笔横折钩的书写。

  “打”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提的收笔恰好是右边“丁”的起笔,一笔连接写完。

  写“享”字横向笔画右上带向左下,是可以多处出现牵丝现象的一个例字,不要写成处处牵丝,应是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省略,“子”的钩笔和横可连可断。

  第二行:“单”字,上头是左边点与右边点的自然边带;“朴”“仙”“得”“明”“到”字均是左右结构的自然连带;“之”字,上头点与横的自然连带;“开”字,先是横式笔画的连带,后是纵式笔画的连带;“子”字,钩笔与横画的自然连带。

  第三行:“就”字,两点为左边点与右边点的连带;“向”字,竖与折的连带;“己”字,折与横的连带;“她”字,撇与横、钩与竖的连带;“两”字,横与竖、竖与折的连带;“那”字,撇与横、横与横的连带;“回”字,里面的口字的笔画连带;“经”字,绞丝旁、横撇与点、横与竖与横的连带;“么”字,折与点的连带。所有这些连带,都应重在自然。

  第四行:“发”字,撇与折的连带;“还”字,折撇与竖的连带;“要”字,横与撇折的连带;“同”字,横与竖的连带;“把”字,横与竖、钩与提、提与横折的连带;“着”字,左边点与右边点、横与横的连带;“作”字,撇与竖、横与竖、横与横的连带;“多”字,撇与折、折与点、点与撇的连带;“前”字,上头左边点与右边点、下面横与横、横与竖的连带。以上这些连带,同样要讲究自然(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练习结束后,同桌互相点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将部分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表扬好的习作。

  五、点击多媒体:行楷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见教材第111页)

  练习时注意:

  1、第一字是领头字,下笔前应认真想一想它的位置、大小及落笔的轻重等,后面的字都要以这个字为准。

  2、字距疏密要安排妥当。字与字之间既不要太拥挤,也不要太稀疏。

  3、所有文字的中心点都应安排在同一条横轴线上,切忌一头高一头低或成一条弯曲线。

  4、行与行的间距要明显大于字距,行距及字距一般自始至终都要均匀。

  5、标点符号的书写要规范。

  6、书写格式有两种:一是内容在前,作者及题目写在最后一行偏右处;二是题目居前头,写在中间,作者写在题目的下一行居中处。

  7、纸的上、下、左、右要留出适当的空间,切忌撑满,要给人以疏密得体、和谐清新的感觉(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挑出几份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点评、鼓励)。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主要介绍了行楷字的特点,行楷字笔画的写法及行楷字的自然连带。有许多同学通过两个月的练习,行楷字写得相当漂亮。请同学们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好好地练习行楷字,记住:能写一手漂亮的行楷字,你的学习、工作、生活是占尽便宜的!

  七、作业

  临写课本第110—111页上的行楷字。行楷字写得好的同学,请用行楷字抄写课文中的古诗。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

  2、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3、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概括寓意。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用具体形象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驴与愚蠢的狼》导入。

  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课堂实录

  一、文学常识简介。

  【设计意图: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二、学习《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设计意图:理解寓意,引导学生明白爱慕虚荣的危害。】

  1、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1)正确朗读下列生字。

  赫拉( )宙斯( )庇护( )粘住( )

  (2)掌握词义:

  庇护:袒护,保护。

  爱慕虚荣:喜欢名利和荣耀,羡慕钱财。

  2、研读课文。

  (1)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明确: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2)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明确: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3)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笑”说明了什么?

  明确: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4)比较赫耳墨斯与雕像者三问三答中句式、语气的起伏变化。

  明确:故事主要是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问三答的对话来叙述的。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区别,第一次用确数,第二次比较而言,只说概数,第三次不用数词,贬低得一分不值。雕像者的答语,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转,给人以巨大反差,讽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

  3、概括寓意。

  明确: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三、学习《蚊子和狮子》。

  【设计意图: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自满,忽略了自己的.短处。】

  1、集体诵读,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这则寓言的结构安排和前一则相同,也是分叙讲述故事,结叙点明寓意。先写蚊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原因,后写蚊子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

  2、蚊子为什么敢于向狮子挑战?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可以战胜对方,所以它很自信地“吹着喇叭冲过去”。

  3、“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写出了蚊子的什么特点?

  表现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

  4、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5、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骄兵必败”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课堂小结

  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两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

  布置作业

  展开想象、续编情节。

  1、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饶头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掩饰这难堪、尴尬呢?

  2、想象一个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迹情节,给寓言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板书设计

  寓意四则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寓意:批评了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通过对不同的课文写作方法的分析,理解其对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下面梳理了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

  【单元学习目标】

  一、学习用对比、象征的`修辞手法展示人物精神世界、抒发思想感情。

  二、通过对不同的写作方法的分析,理解其对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

  三、理解“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思想意义,培养勇于奋斗的意识。

  【基础知识学习】

  一、叙述方式有:顺序、倒叙、插叙等。

  二、圈划符号介绍:

  1.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意思。一般来说,词语用圈点(实点、小圈、大圈等),句段用线框(虚线、直线、曲线、粗线、线框等)。

  2.句子成分常用符号:主语(双线)、谓语(单线)、宾语(曲线)、定语( )、状语[ ]、补语〈 〉、中心语……。

  3.圈画的符号不能太复杂,杂了就会搞不清;圈画的内容不能太繁多,多了等于没有。要克服任意圈画的坏习惯。

  【教学安排】

  《密室日记》二课时。

  《你是我的辞典》二课时。

  《生命之线》一课时。

  《石缝间的生命》一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课时。

  【每周一诗】

  1. 背诵王驾《古意》: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背诵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 王驾,唐代诗人。

  3. 范仲淹,宋代文学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运用好词好句,学会写简短的解说词。

  2、能力目标: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媒体的运用 ppt课件

  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师:相传在四百年前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有块泥潭小岛,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优美便衔来一根榕树枝,说也奇怪这棵榕树很快的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浮动的绿洲。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成千上万只仙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嘎嘎呼唤,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为壮观。那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人间那得几回闻”,成了南国的一道奇观——鸟的天堂。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2、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你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成为“天堂”(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带着这种美的感受读一读课题:《鸟的天堂》

  3、质疑:“鸟的天堂”指什么?为什么叫“鸟的天堂”?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读,把课文读通读顺,注意发音,难写的字要留意;整体感知课文,初知大意,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

  次序 时间 作者见到了什么 作者的感慨

  (三)自主感悟

  a:品读“美丽奇特的大榕树”

  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进行自主阅读,要求: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各抒己见。

  1、师板书(画一棵榕树)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观看视频资料)

  2、你看到了一颗怎样的树?(大、绿、茂盛、生机勃勃……)要求学生把他想到的写在黑板榕树上。

  3、作者看了榕树后有什么感慨?(板书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认真读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大的特点: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茂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

  师:四百多年前,河中一个泥墩、一棵榕树长期繁衍,形成枝叶覆盖1万多平方米。相当于150个多媒体教室那么大)(哇!)

  师:称赞它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我有机会看请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面上,伸进泥土里。

  教师结合课件介绍画面

  师:称赞它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师:怎样理解 “卧”?

  师:称赞它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齐读第7自然段。

  (2)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四: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04-06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02-18

七年级上册语文《短文》教案02-18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2-15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11-24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12-22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的教案04-18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2-03

七年级上册语文《杞人忧天》教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