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时间:2023-02-03 15:10:34 教案 投诉 投稿

【推荐】水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水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水教案 篇1

  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它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以及《忆江南》都是名家写大好河山的,画面感强,有拓展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学习通过看注释,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说出有关景物的特点。

  4.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模仿课文例段写话。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诗句,理解诗句句意,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景物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4.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古诗词三首》 3课时

  《桂林山水》 2课时

  《记金华的双龙洞》 2课时

  《七月的天山》 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教学措施:

  教学时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指导,要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思考。

  《桂林山水》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

  《七月的天山》中的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对他们的发言作评价,对独到的见解加以肯定和鼓励,不够到位的则加以点拨,引导他们再次回文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资料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以诚待人

  单元简析:

  本组教材以“以诚待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中彩那天》《尊严》,略读课文《万年牢》《将心比心》,还有一个语文园地。《中彩那天》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们懂得了诚实守信是人的精神财富,远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万年牢》告诉读者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实在。《尊严》讲了一件石油大王哈默罕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更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将心比心》虽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能给人心灵的震撼,告诫人们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四篇文章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朴实,但内容生动感人。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修养。

  学习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5、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要求。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中彩那天》 2课时

  《万年牢》 1课时

  《尊严》 2课时

  《将心比心》 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教学措施:

  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在受到精神熏陶,情操陶冶的同时,也能提升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与延伸会丰富学生的见闻,增加学生的积累。

  1.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查阅图书及调查访问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有关“以诚待人”的资料。

  2.组织学生召开“以诚待人”资料交流汇报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资料展示出来,并给予一些鼓励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的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大自然的启示

  单元简析: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学习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31个词语,会读会认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

  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自然现象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自然之道》 2课时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课时

  《蝙蝠和雷达》 2课时

  《大自然的启示》 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教学策略

  1.加强学科整合意识,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

  3.创设情境,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综合素养。

  4.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更深刻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课前准备

  1、搜集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有关材料。

  2、制做多媒体课件。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战争与和平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人类不需要战争,让我们共同祈祷未来的世界永远和平,让“和平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3、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4、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5、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教学措施:

  1.以“战争中的孩子”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贴近文本,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2.师生共同查找有关战争的资料,让孩子对战争有更充分的了解,读书时体验会更深刻,更独特。

  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4.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3、《夜莺的歌声》 3课时

  14、《小英雄雨来》 2课时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课时

  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1课时

  《语文园地四》 5课时

  教学准备:

  1.收集战争中的小英雄的故事。

  2.从报纸电视等渠道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仍弥漫着战争硝烟的地区局势。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及工作状况。

  3.收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热爱生命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共安排了四篇主体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气》,一个“阅读链接”,一个语文天地。《触摸春天》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来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人都在自己的内心创造着缤纷美丽的世界。《永生的眼睛》讲述了“我”的母亲、父亲在死后捐献了自己的遗体器官──角膜的故事。《生命生命》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对生活中极为普通的“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作了深深地思考,表达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获得更加光彩有力”的人生哲理。 《花的勇气》细致描写了“阳光下藏在花丛里的花”和“凉风细雨中一下子全冒出来的花”的变化过程,感悟到:“花朵也有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勇气”,借此表了自己对生命的意味的理解:“勇气”。 教学目标:

  1、认识22个生字,能写出17个生字;积累词语,会写会用28个词,认识、记忆31个。

  2、学习四篇课文,摘录并感情朗读自已喜欢的句子、片断,部分会背诵。

  3、领会同一个主题能用不同的题材来表达,同一主题可以有不同的命题;在最初接触文章的时候,抓住题目展开阅读是一种高效的方式。体会作者命题与课文主要内容的联系。

  4、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2、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措施:

  1、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语文园地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生命教育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2、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细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点问题展开讨论。

  3、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并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7 、《触摸春天》 2课时

  18、《永生的眼睛》 1课时

  19、《生命生命》 2课时

  20 、《花的勇气》 1课时

水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水的基本特性。

  2、初步知道水的重要性和缺水造成的恶果。

  3、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水,牛奶,醋,玩水的玩具及制作好幻灯片。

  2、幼儿经验:了解水从哪里来及水的用途。

  活动过程:

  一、探索水的基本特性

  1、动用多种感官感知水无味的特性

  (1)给每组幼儿桌上提供一杯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师:知道杯子里面是什么东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醋是什么味道?牛奶是什么味道?水是什么味道?

  (2)教师小结:水是没有味的。

  2、感知水无色的特性

  (1)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东西的颜色

  师:醋是什么颜色?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是什么颜色?

  (2)小实验:透明的水

  方法:将三颗纽扣分别放进三个杯子,让幼儿分别观察。

  师:能看见醋和牛奶杯子里面的纽扣吗?为什么?

  能看见水杯里的扣子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因为醋和牛奶有颜色,所以,杯子内的东西看不见,因为,水是没有颜色的、透明的,所以,能看见杯子里面的东西。

  3、出示水盆和玩具,感知水能流动和具有浮力

  师:水还有一些秘密藏在水盆里,只要小朋友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密。

  (1)幼儿玩水,老师参与幼儿的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玩具浮在水上、用手指把玩具向下按,有什么感受?水能从这个杯子流进另一个杯子)。

  (2)集体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感。

  师:刚才,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3)教师边演示边小结:水可以流动,水有浮力。

  二、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来源

  1、谈话活动:水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已知经验)

  2、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来源。

  3、教师小结:天山下雨,雨水汇集到河里、水库里,就形成了很多的水。

  三、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用途

  1、谈话活动:水有什么用处?(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已知经验)

  2、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广泛运用。

  3、教师小结:(省略)

  四、观看幻灯片,了解缺水给人类造成的恶果

  1、谈话活动:没有水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已知经验)

  2、观看幻灯片,了解缺水的严重后果。

  3、教师小结:(省略)

  五、延伸活动:环保小卫士

  1、谈话活动:怎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宣传活动——环保小卫士

  课后反思:

  1、选材好。

  (1)教材富有时代气息和一定的挑战性。“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已经成为全球性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又是水污染非常严重的一个国家之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对孩子进行“节约用电,保护水资源”这方面的教育责无旁贷,也非常有必要从幼儿时期抓起。

  (2)教材生活化,能满足幼儿好玩的天性。水对于幼儿来说非常熟悉,他们对玩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选择这个活动,能有效唤起幼儿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形成玩中学、学中玩的课堂氛围。

  2、对教材和幼儿的分析不到位,活动目标定位过高。第一,所制定的三个目标在一个课时完成,对于中班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学习内容容量过多(可以删除“水从哪里来”?和“缺水给人类造成的恶果”这两个环节),难以达成预定教育目标;第二,活动本身定位是科学活动,但由于后部分活动内容过多,采取的都是谈话活动、观看幻灯片和教师小结的方式,以至于科学活动的特点不够突出。

  3、课前准备比较充分,但对于“什么是味道?”缺乏经验准备。

  (1)人际关系准备。由于本次活动是移位教学,师生间难免会有陌生感,因此,我多次有意地与孩子们一起谈话、玩耍,尽量减少彼此之间的陌生感。

  (2)相关知识经验的准备。给孩子交代任务,去收集“水的用处和水从哪里来?”的知识,为活动中开展的几次谈话交流活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收集了相关的图片,并制作成幻灯片。使幼儿在活动中能真实、直观形象地感受水的极大用处、缺水的恶果、水的污染情况,在情感上能引起幼儿的共鸣。

  (4)课前忽视了“什么是味道”经验的准备。应在课前让幼儿闻、尝各种不同的食物,对活动中对比了解水有无味的特性有帮助。

  4、活动设计体现了一定的现代教育观。

  (1)遵循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则。活动中注重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给予幼儿表达、探索的机会,而教师的角色定位较好,重在观察和引导,使教学活动从传统的传授式向自主探究式转变。

  (2)尊重幼儿,师幼关系平等、和谐。活动自始至终我都力图为幼儿营造一种自由自主、宽松和睦的活动氛围,鼓励幼儿大胆操作,表达自己的发现,组织语言和教态具有亲近感。

  (3)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化。活动中运用了观察比较法、演示法、讲解法、谈话法和游戏法,将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有机结合,师幼互动与幼幼互动相结合,课堂气氛较活跃。

水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 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杯子、葡萄、盐、记录纸、视频“死海”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怎样让鸡蛋浮起来的吗?”(幼儿回忆经验)

  2、教师质疑小结:为什么在水里加了盐,鸡蛋就能浮起来的呢?原来盐溶解在水里,增加水的浮力,鸡蛋就浮起来。(幼儿一一说说:浮力)

  二、幼儿操作活动

  过渡:那是不是加了盐,物体就能浮起来呢?(幼儿猜测)

  1、那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呆会自己去试一试。在桌子上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杯水,要求每次加入1包盐,用筷子充分搅拌,放入葡萄,看看结果怎样?并把它记录在纸上。记住:试一次记一次。

  2、幼儿操作

  3、交流:我发现一号桌的小朋友动作很快,由请他们来说说他们的发现?(1号组:我加了1、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4、为什么加了1包、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葡萄能浮起来呢?(盐变多)

  5、教师小结:是呀,当水喝1包盐,浮力很小,没有力量托起葡萄,加入2包盐,还是浮力太小,只有当水喝足了盐,才有一定的力量托起葡萄,让葡萄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浮力越大。

  6、还有哪一组的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2号组:我加了1、2、3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4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7、教师质疑:刚才你们介绍了你们的发现,老师有了一个疑惑:为什么一号桌只要加3包盐,葡萄就能浮起来,而2号桌要加4包盐,3号桌要加5包盐呢?(观察3桌杯子里的水,)水的多少

  8、你们都发现了呀,(出示标记)1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少,2号桌杯子里的水多一些,3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多)噢?水的多少和加的盐也有关系吗?到底是什么关系?(幼儿讨论)

  9、小结:原来水越多,需要喝的盐也就越多。只有让水喝足了盐才有力量托起葡萄,让它浮起来。

  三、观看录象

  1、除了鸡蛋、葡萄能浮起来,我们的人能不能浮起来?(幼儿猜测)告诉你们,其实我们的人也可以浮起来,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2、幼儿观看录象

  3、真是神奇呀!谁来说说看:为什么人也能浮起来?原来这不是普通的大海,而是死海,它的含盐量比我们普通的海水要高6、7倍,浮力很大,难怪我们人都可以躺在上面了。

  五、延伸活动

  刚才我们有的小朋友把葡萄都浮起来,那能不能再让它沉起来呢?你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

水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

  (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

  (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

  (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

  (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老师把句式写在黑板上。)

  (人们有的端着碗,有的抱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象脚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6)人们围聚在周总理身旁,像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周总理,表现了傣族人民的什么感情?

  (对总理的尊敬、爱戴,像亲人一般。)板书:爱戴

  (7)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傣族人民,说明了什么?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板书:心连心

  过渡: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让我们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一起扫清学习中的文字障碍。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泼:念p#,不念b#。

  乐:在欢乐一词中念l8,另一个音念yu8,音乐。

  2.字形:

  乐:共5画,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写成两笔:竖、横。

  幸:要与熟字辛区分字形,不要混淆。幸字第二横最长,下面不要写成羊字。

  瓣:左中右结构,两边是辛字,第一个辛的竖要写成撇。中间是个西瓜的瓜。要与熟字辨区分异同。

  族:不要丢了右上边的卧人。

  驶:左边是个马,右边是历史的史字,不要写成吏。要与使用的使区别异同。

  祝福:这两个字都是示字旁,一个点,不要写成衤旁。

  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上下两个火,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毛的最后一笔要写大些,把两个火都包在里面,要注意写均匀。

  3.解词:

  花炮: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

  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

  4.熟读本课生字词。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的字头。

  (六)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生字词。

  (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读后回答:

  (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

  (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三)学习1~3自然段的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边默读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

  (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

  (火红火红的。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书:1961年

  (3)那一年,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为什么还要到那么遥远而又非常炎热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呢?

  (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

  板书: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

  (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表达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周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

  (龙船、花炮)

  (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

  (四)学习4~6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一看共有几句话?(两句)请两个同学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

  (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板书: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齐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

  (1)这段有几句话。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

  (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

  (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

  (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

  (3)全班齐背。

  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图上的内容?(4~5自然段)

  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

  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

  (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这两段表达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写本课字词各三遍。

  2.熟读全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侧、卷、欣、赏、龟、镜、映、幻、演、蕉、扔、跨”等12个字,会写“失、觉、扔、掉、眼、睛、纸、船”等8个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理解课文,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生字的认与写。

  2、用“像”字进行仿写。

  教学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3、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

  粉笔,生字卡片,PPT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侧、卷、欣、赏、龟、镜、映、幻、演、蕉、扔、跨”等12个字,会写“觉、船”两字。

  2、会读20个新词语,理解“两侧”“清澈”等词语的意思;

  3、会根据句式用“像”进行说话训练,提升语言能力。

  3、通过理解课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风景的优美。

  一、直接导入(课前板书课题27 清澈的湖水)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7课清澈的湖水。(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5分钟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认真真地读一遍课文。并完成下面的要求(出示PPT):

  1、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用横线画出课文中描写美丽风景的句子。

  PPT出示,师读要求。

  师:现在开始,看谁读得仔细,找得准确。

  学生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读完,检查自学。

  师:同学们,大家读得真不错。现在让我们来解决上面这三个问题。

  首先,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5个)好的,大家都标对了。现在我们来挑战一下生字。

  2、检查字词

  (1)生字 3分钟

  PPT出示:生字大挑战

  侧 卷 欣 幻 幼 龟 演

  蕉 跨 镜 映 扔 赏

  第一行:

  指名读

  预设:①学生读对。师:你真棒!这一行有好几个字都很难读,像平舌音的侧,还有“卷”是个多音字,把袖子“卷起来”读第三声(可以动作演示),在“试卷”这个词语里读第四声(让学生联系已有的认知学习生字)。(PPT出示)请你做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读一读。(全班齐读)

  ②生读错。师问其他同学:他读对了吗?谁能来帮助他?

  a第二个同学读对。师:xxx(第一个同学),你再读一遍。这次读准了,现在你带领大家读一遍。(全班齐读)

  b第二个同学读错。师:这几个字确实很难读,同学们跟着老师读一遍。Xxx,你再读一遍。

  第二、三行:指名读。重点:镜、映、扔、赏这四个字是后鼻音。

  开火车读所有生字。

  (2)生词4分钟

  师:单个的生字大家会读了,我们增加难度,词语,同学们,行吗?

  PPT出示:词语大竞赛

  ? 波纹 石龟 镜子山峦(luán)

  ? 香蕉 眼睛 两侧面包纸

  ? 卷起 欣赏 映出变幻 扔向

  ? 觉得 消失 表演跨(kuà)步

  ? 攥(zuàn)着 企盼 清澈

  师:这一课要认的词语很多,先给大家两分钟,请结合课文下方的拼音,好好地认一认。两分钟后,老师每组抽一人,读对,小组加一分。所以小组之间互相帮助。好,两分钟计时开始!

  学生认读。教师巡视。

  两分钟后,师:准备好给你们组加分了吗?(抽选平时较差的学生)

  竞赛结束。

  点击课件,出示:两侧( 变红色 )是什么意思?(指名一个学生说,说对了表扬,说错了立即引导她联系身边事物理解词语意思:

  你的左侧是×××;你的右侧是×××

  这位小朋友的左侧和右侧就是他的“两侧”;大家说一说,你的两侧分别是谁呢? 师: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些词语读一遍。

  3、抓景物特点,感受风景的优美。 共17分钟

  PPT重新展示要求

  师:同学们,我们标出了自然段,会读了生字与生词,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让我们一鼓作气战胜它。谁来向大家展示你画的句子?(PPT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1)预设学生回答

  ①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驶,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 3分钟 师:你找的这个句子把什么写得很美?(浪花和波纹或者白色的浪花、长长的波纹) 师:是的,同学们请看图,白色的浪花,长长的波纹,真的非常美。假如你就在这只游船上欣赏着白色的浪花和长长的波纹,你的心情怎样?(指名答)

  师:好,就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再请1位同学也读读这一句——全班齐读) ②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5分钟

  出示句子。

  师:你真有水平!找到了这么好的句子。那你为什么要找这一句呢?(一般学生应该可以答出:这句话把山石写得很可爱很有趣之类)

  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这个句子?你们又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呢?

  (预设:因为这一句把山石描写得活灵活现;因为我喜欢青蛙和雄鹰;因为这一句用了比喻句??

  是的,这个句子把山石比作动物,将山石写得有趣极了,请大家看山石。

  PPT出示图片,请学生辨认。师:多么有趣的山石!能把山石的有趣可爱读出来吗(学生读句子。一到两名学生)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这么读山石更有趣了。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也学习过一些有趣而又神奇的石头吗?(生:黄山奇石)是的,请大家抬头看图片。

  PPT出示其他形状的.山石。请学生自由想象,请3位学生发言。

  提供句式:

  那边的山石像( ),这边的山石像() 。兔子在干什么(相机纠正学生的语病)

  ③湖面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5分钟 (学生有可能把“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也画进去,强调是描写风景而不是感受。)

  出示句子,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湖水很清)对呀,你真会读句子!让我们看图——

  PPT出示图片,结合图片理解 “湖水像一面镜子”;

  师:这湖水就像镜子一样明亮,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结合图片理解“变幻”一词:最好是动画演示,效果明显一点。

  师指图:这湖水多情啊。课文中有一个词说明了湖水的清(清澈)(学生有困难,指课题)(——联系课文内容,反复强调湖水“像镜子一样明亮”,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清澈”一词的意思。)

  师:湖水像一面镜子,这又是一个——(比喻),你还能说说什么像什么?

  PPT出示句式和例子(┄┄像┄┄,1、湖水像一面镜子。2、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3、天上的白云像好吃的棉花糖。4、枫叶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5、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6、小明的头发像一个鸟窝。),学生自由想象,请3位学生回答。

  学生有可能会出现“老师像妈妈”一类的错误,要强调比喻是用于不同类事物的。

  ④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3分钟

  (PPT演示)师:多么可爱的小鱼,假如你是其中一条小鱼,在这清澈的湖水中游着, 你感觉怎样?指名答后,立即要求该学生读这句:那就请你带着()的感觉读读这一句吧。

  (2)全班把以上四句配乐读一遍。师:在这如画的美景之中,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PPT出示: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1分钟 师:在清澈的湖水中,小洁看到了天上的美景,也感受到水中鱼儿的快乐,所以“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美景啊!

  课文我们先学到这里。下面我们学写生字。

  三、生字书写7分钟

  (1)学习“觉”字

  PPT出示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师:同学们,红字是什么?是我们要会写的字。现在请大家把书翻到131页。然后抬头。 觉的结构是——(上下结构),上面这部分叫学字头,它的部首是——(见字底)。伸出你的右手,跟老师写一遍它的笔顺:点、点、撇、点、横沟、竖、横折、撇、竖弯钩。好,这个字我们会写了,现在请你观察书上的红字,要把这个字写好得注意什么?

  预设:①、觉的上半部在横中线的上面。

  ②、见的横折的横在横中线稍微上面一点。

  ③、觉的上半部要写的宽一点。

  老师强调觉字上面的点、点和撇总体上是并排的。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的田字格里按刚刚提出的要求描好觉字,再写两个。

  师巡视指正,选择一到两份典型错误用投影仪进行指正。

  同桌按要求互评,好的一个字打五角星,不好的帮忙纠正。

  (2)学习“船“字

  PPT出示船字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船”字,船的结构是——(左右结构),部首是——(舟),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来写一下笔顺:撇、竖撇、横折钩、点、提(红粉笔)、点、撇、

水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写田字格里的4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2、正确认读11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词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写田字格里的4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读11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记忆。

  2、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一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比比谁讲得完整又准确。

  3、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树和喜鹊》。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三、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小组交流——全班师生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个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疑难所在,以便具体指导。

  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语句。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

  四、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2、通过编故事,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水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9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方法”。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进石子喝着了水的事,可以看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能想方法解决。这个故事内容简单明了,一年级同学大多听过。设计理念

  创设实践活动,给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同学质疑问难,开掘同学的发明潜能,激活同学的思维和想像力。尊重同学的个性,重视同学的自我反思,相互评价,促进同学的发展。注重同学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学习目标】

  1、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考虑的`乌鸦。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测

  1、读词卡。

  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

  (在“找朋友”的拍手游戏中巩固认字,激起同学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提出问题,合作初步解疑

  1、读课题,质疑,梳理问题。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读1~3自然段,考虑提出的问题。

  4、4人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把阅读和质疑问难结合起来,让同学在读中学会问,在疑中加强读,使其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初步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三、读中感悟喝不着水的原因(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考虑:乌鸦为什么一开始喝不着水?

  2、朗读指导。着重指导“到处”、“水不多”、“口又小”,读出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语气。

  3、同学自我评价朗读。

  (以读为主,通过范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的朗读方式,指导同学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使同学在多读中悟得读的方法,在多读中悟情。)

  四、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办呢?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你们来想想方法。

  2、同学自读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研究边做实验。

  4、交流合作结果。

  (根据同学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和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同学,合作动手做实验,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以做促读”的目的。)

  5、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能用它说话。

  6、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同学自我评价。

  7、发散思维:假如旁边没有小石子,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五、学会背诵的技巧

  (注意让同学自身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等,引导同学学会巧背。)

  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六、复习巩固

  1、看谁读得最快:

  ⑴ 乌鸦口渴要喝水。

  ⑵ 瓶口小,水不多,可是乌鸦还是想出方法喝着了水。

  ⑶ 夏天到了,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识字是低段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根据同学记得快忘得快的特点,在课前以游戏、词卡形式复习,在课后把学过的字放进旬子里,既巩固认字,同时又积累了语言,这样反复再现,强化记忆。)

  2、看谁写得最好。

  【板书设计】

  19 乌鸦喝水

  水不多 口又小──喝不着

  放石子──喝着

  【教学反思】

  学习过程是同学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同学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同学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方法喝着水,保守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同学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同学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同学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同学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4人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同学实验完成后,不由发出:“哟,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同学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同学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同学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教案01-15

《水之歌,水之思》教案06-23

《神奇的水》教案04-02

《认识水》教案08-12

《水的秘密》教案08-15

奇妙的水教案10-14

有趣的水教案11-14

水教案模板06-22

关于水教案06-18

水的变化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