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3-01-17 16:30:16 教案 投诉 投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时、分、秒”和“千米和吨”的知识加以巩固,提高计算和估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克千克和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各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进行各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相互交流

  1、谈话引导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数学中我们已经学了几组表示事物及其特征的特定单位。你们知道有哪些单位吗?

  如:表示时间的单位有哪些?还有表示什么的单位?

  2、小组讨论

  由小组长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展示

  并评出哪一组记录的最完整。

  二、加深体验,建立观念

  1、数一数

  出示时间单位时、分、秒。讨论:怎样才能感受和记忆这些时间单位?

  让学生从钟面的认识,1时、1分、1秒内所干的事情,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等方面复习时间知识。

  2、比一比

  出示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米和千米

  小组讨论:怎样感受和记忆这些长度单位?

  让学生通过用手比划,以及用语言描述,全面复习所学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知识系统化。

  3、估一估

  出示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

  小组讨论:怎样感受和记忆这些质量单位?

  让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全面复习所学的.质量单位及其进率。

  三 、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算一算

  出示课本第122页的第9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独立解答。最后交流自己的算法。

  2、 猜一猜

  结合课本第10页的第4题,让学生根据路程的远近,猜一猜他们是步行、乘车还是乘飞机?

  3、 估一估

  通过第125的第8题,使学生掌握千克与吨之间的计算与估算。

  四、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课本第122页的第10题,集体核对。

  五、总结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掌握的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使学生体验数学以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去春游吗?我们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碍,谁能扫清路上的这些障碍?

  口算

  35+3= 24+9= 45+30= 28+7=

  87—5= 36—8= 72—50= 93—6=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

  (一)观察第91页情景图。

  1、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问题?

  2、学生提问题。

  (二)观察第92页情景图。

  1、图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师根据生答板书:

  “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

  2、谁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3+31 32+39

  (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探究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

  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二)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师: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这两个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何?

  四、巩固练习。

  1、第93页做一做右边4题。(生做完后,师作反馈纠正。)

  2、练习十九1、2、3、4。(选加法做。)

  五、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3

  单元内容:教材第2-8页的内容。

  单元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单元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第一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4

  (一)学前准备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5

  《秒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对时分有一定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从材料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学生生活经验,力求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练习,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知道了1时=60分,但是对于秒学生可能知道的不全面,因此教学时,让学生体验1秒、几秒,知道1分=60秒

  教学重点:

  1、感知1分=60秒

  2、体验1秒有多长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奥运开幕的场景,配音展示倒计时10——1。

  教师提问:谁知道刚才晚会中的倒计时10——1是表示什么?

  师指明确记算很短的时间,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提示课题:秒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生活中的秒。

  学生例举(配合图片,刘翔夺冠12秒91,红绿灯)

  (1)回忆我们都知道了钟面上的`哪些知识(12大格,1大格有5小格,时针走大格,分针走小格,时针长,分针短。)

  (2)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秒针走1小格是1秒,1分=60秒,秒针走1大格是5秒等)

  (3)课件出示钟面模型验证

  钟面是如何告诉你时间过去了几秒?(认识秒针及秒针走1小格是1秒)

  演示并讲解:秒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秒。

  演示并提问:“秒什从12走到1走过几格?表示过了几秒?”

  “秒针从12走到3走,走过几大格”表示过了几秒?”

  “秒针从12走到6呢?又回到12呢?”

  再次演示秒针走一圈,提示学生观察分针有什么变化,提问:

  “秒针从12出发又回到12,走了1圈,分针走多少?”

  “秒针走了1圈是多少秒?”(60秒)。

  “1分是多少秒?”

  教师板书:1分=60秒。

  2、听一听感受1秒钟的长短。

  (1)课件演示秒针走时的“嘀嗒、嘀嗒”声,学生边听边数:1秒、2秒。

  (2)估10秒,15秒。

  课件再次演示秒针走时的“嘀嗒、嘀嗒”声(声音渐渐减弱到无),学生闭上眼睛用自己的方法估计,觉得到了老师规定的时间了就睁开眼,对照课件上的钟,看自己感受得准不准。

  3、感受1分钟的长短。

  a、闭眼感受1分(大屏演示秒针走一圈轨迹,并配音,声音渐渐减弱到无)

  b、1分钟读短文(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

  c、1分钟做数学题

  d、自由体验1分钟做什么事

  4、钟表的历史(介绍“日圭”“刻漏”等古代计时工具)

  分析: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首先通过让学生拍手、数数、写字、画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钟、1分钟的长短,在体验1分钟时还让学生体验同样是1分钟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感受。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课本第28-29页的例5和例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来看一幅画,楼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

  二.新课

  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

  0÷3=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 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2、出示例题6

  309÷3=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5)现在,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学板演)

  (6)巩固算理:

  ①404÷4=11。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为什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

  ②做一做:

  402÷2 609÷3

  汇报、交流

  3、420÷3=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

  汇报、交流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4、试一试

  750÷5 980÷7

  对比例两题,今天学习的除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P72-73页的内容

  教学要求: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不信你瞧(出示小华家到学校的场景图)

  1、小华家去体育馆,每分钟走46米,走了2分钟,走了多少米?

  (1)先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刚才看到的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

  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2)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的什么计算?(两位数乘以一位数)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要注意些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几十就要向十位进几)

  2、谈话:可是小华走着走着发现时间来不及了,比赛就快开始了,于是他就开始跑了起来。

  出示应用题:小华跑步到体育馆用了4分钟,他每分钟跑152米,小华跑了多少米?

  谈话:这道题你会算吗?列出算式,不要计算。

  152×4=

  师:观察这道题,和我们以前学的笔算乘法一样吗?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谈话:你能列竖式计算出152×4的得数吗?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先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1)列竖式计算时,哪些是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的问题?在解决新的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

  (2)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在学生回答后,指名板演。

  (3)根据刚才的演算,在列竖式计算时,用一位数和另一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乘时,怎样表示从十位向百位进位?积的百位为什么要写6、

  2、提问:看一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联系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想一想,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在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等方面你发现了什么?

  3、教学"试一试"

  (1)谈话:这时,小华的同学大生也在骑车往体育馆赶来,他也是赶来观看体育比赛的,你看他是怎么去的?

  (2)出示情境图:大生从家骑自行车到体育馆用了4分钟,他每分钟行248米,大生家离体育馆有多远?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一题的计算和上一题比起来,复杂之处在哪里?什么地方不一样?

  三、巩固练习,深化发展

  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

  让学生在书上将竖式补充完整,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

  2、算一算,看看积各是几位数。

  (1)261×3 (2)8×123

  621×3 8×312

  提问:为什么积的位数不一样?根据刚才的观察和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列竖式计算。

  131×7 612×8

  3×493 4×541

  4、动脑筋

  1□3 □1□

  × 4 × 6

  4 9 2 1 9 1 4

  四、总结提高,质疑反思。

  提问: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算题。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的简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3×2= 7×2= 13×2= 3×20= 7×200= 21×4=

  口算后讨论: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⑴出示例题插图问:你从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⑵指名说出口算方法和结果。问:你是怎样由4×12=48想到4×120=480的?

  ⑶小结。

  2.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在书上计算,指名板演。

  ⑵指名板演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⑶问:第一题中乘数250末尾有一个0,积15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第二题算过7×9得63后,为什么积的末尾要添写2个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 独立完成在书上,并进行评讲。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 组织讨论: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组织学生口算,体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几百几十和几相乘的口算方法。

  4.完成“想想做做”第 5题。 引导学生读题。问:你能看懂表的内容吗?让我们计算什么?学生填表。问:观察这张表,你有什么发现?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是怎样掌握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五、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2.5.6题。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9

  学习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学习难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9÷3   5×3

  20×4   80÷2

  400÷2   30÷3

  2、计算并且验算

  56÷4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展示

  三年级(1)、(2)两个班共捐书256本,每个班平均捐了多少本书?

  (1)齐读题目,并指名说已知条件与问题。

  (2)、要每个班平均捐了多少本书应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256÷2)

  (3)教学用竖式计算256÷2

  ①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在本子上试算。

  ②师指名板演并尝试说计算过程。

  (4)、师生共同交流算法

  ①除。用2个百除以2,商1一个百,1写在百位上

  ②乘。用口诀“一二得二”算出商1个百乘除数2等于2个百,写在2个百的`下面。

  ③减。用2个百减去2个百等于0,后面还没除完,不写0。

  ④查。检查余数0是否比除数小。

  ⑤放。把被除数十位上的5放下来继续除

  (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5)指名2-3名学生讲算法

  (6)、师;这样计算正确吗?请你在练习本上验算一下。(指名板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7)、口答。

  (二)、练习

  独立完成课本第17页的“做一做”①、②并验算。

  432÷2   522÷3

  (请二个同学板演并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计算的)

  (三)小结计算方法。

  (四)、出示课件(第二条信息与问题)

  三年级5个班捐了857本书,那么每个班平均捐了多少本?还余多少本?

  1、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2、比较与前面几题的不同点。

  3、师:算式857÷5=171……2,这个结果对吗?我们用前面的方法进行验算行不行?,大家来试一试。

  指名板演并交流汇报。

  4、148×4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不等于被除数?

  要怎样才能等于被除数呢?(加上余数2)为什么?

  5、师小结①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和除数的乘积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②没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不同。(在对除法验算时,一般用商乘除数,如果有余数,还要加上除数。)

  6、口答。

  (五)、练一练

  课本第17页的“做一做”④并验算。

  635÷3

  生独立计算并验算,指名板演后老师讲评。

  (六)总结:大家通过学习知道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吗?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例三和练习二的第1.2.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汕头到广州有几千米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你是否知道从哪到哪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跑5圈体会1千米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题和第4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2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千米,知道1千米的长度,还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体会图形变换的意义,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在分组活动的过程中,与他人能够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

  加深对“对称”的理解与掌握。

  三、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活动内容,经历从数学到生活的过程。

  四、教具准备:

  玩具汽车(不同方位的图形)、一幅雪花图案、水中小房子的倒影简笔画、动画图片一组。

  五、学具准备:

  白纸、剪刀、彩笔、动物图片一组

  六、教学过程:

  学生回忆:

  我们都学过了哪些观察物体的方法和对称的知识?

  学生自由谈论,教师指明进行补充。明确所学的主要知识点:轴对称、平面对称、镜面对称

  找准位置:

  出示一辆汽车玩具和从“前、后、左、右、上”观察到的'图形

  出示表示方向的词语“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

  学生根据教师所出示的每一个形状,选择观察的位置

  同位两人相互判断对错

  个人操作:

  1、“我会剪”(出示一幅雪花的图案)

  现在利用我们学过的对称的有关知识,思考如何才能既简便有迅速地完成作品?

  课堂交流各自的方案。

  2、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图形和形状,自己设计、剪出一朵美丽的雪花。

  找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自己的剪法,并说出知识依据。

  那么你还见过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内容?举例说明

  小组讨论之后。再集体进行课堂评价

  同位合作:

  1、“我能画”(出示一幅简笔画)

  根据小房子在水里的倒影,你们能够画出它在陆地上的样子吗?

  2、学生同位合作完成

  3、班级绘画展评:

  指明对不同的作品进行讲评。那些地方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说明自己的理由。

  小组探索:

  1、“我能做”(出示一组不同的动画图片)

  根据要求贴图画:

  小猫的左手拿着一支笔。

  小猴的右手里有一个桃子。

  小狗左脚的鞋子有一个洞。

  小猪的右边有一把钥匙。

  学生根据要求,把每一个小动物的画像补充完整。

  2、小组之间相互评价。

  指名让学生自愿选择小组成果进行评价,也可以对自己进行评价

  快乐舞蹈:

  播放一块欢快的音乐,师生一起面对镜子做舞蹈动作。

  根据教师的口令,边做边观察镜子中的“你”是如何做的?

  应该发出什么样的口令,才能让镜子中的“你”听从你的指挥?

  课堂小结:

  谁来说一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你觉得你在这节课的表现如何?(小组之间说一说)

  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树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材分析这是学生在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方的基

  础上,继续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材创设“植树”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活动中探索新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准许学生用喜欢或容易接受的方法进行计算,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三、学生状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爱新教材的情景式教学形式,喜欢体验各种活动,不仅可以动手操作也可以和全体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使学生很有成就感,乐于探索,积极求知。能够用喜欢的方法学习和计算。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你们哪位同学植过树?谁知道植树需要哪几个步骤?笑笑他们班正在植树,我们到现场去看看,检验一下你们说的对不对。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2、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明确全班一共有多少人?一组有几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每组三人,可以分多少组?”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自己观察,从情境中找出有效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探索新知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小组交流。

  学生列出算式36÷3,并尝试计算。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算式的含义,把各自的算法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小组交流讨论,体验不同的算法,感受合作的快乐。)

  2、全班交流小组选代表发言,得出36÷3=12中的36表示一共有36人,3表示每组有三人,12表示可以分12组。学生得出计算方法:

  1、因为12×3=36,所以36÷3=12。

  2、30÷3=10,6÷3=2,10+2=12。

  3、因为12+12+12=36,所以36÷3=12……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都要进行表扬和鼓励,准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感受集体的智慧。)

  4、拓展练习1:

  60÷340÷280÷4

  66÷346÷284÷4

  69÷348÷288÷4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这些算式有哪些规律,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都要给予肯定。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学生代表,学生列出算式48÷4=12并说说计算过程。

  五、教学反思

  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体验算法多样化,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懂得欣赏别人,能够取长补短。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掌握镜子内外图形对称、左右错位的规律,能利用镜子寻找对称轴(特别是不能对折的物体)。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交流,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特征的过程,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解释生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探索镜面对称的一些特征。

  教学难点:

  感知镜面对称现象,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镜子。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讲《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边有一轮圆月,猴子以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叫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问题:“这是什么原因?”(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在生活中,你们好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光滑的地板也会出现倒影等。)

  2。揭示课题。

  (1)总结,说明以上几种现象的特征。

  (2)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二、组织活动

  1。教师示范。

  (1)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看到“王”字,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图形的对称图形。)

  (4)让学生试一试。

  2。试一试。

  第(1)题:让学生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说一说,这条虚线在对称图形中称什么?

  第(2)题

  (1)镜子中的小女孩是举起了左手,小女孩其实举起的'是哪只手?

  (2)从镜子你能知道现在是几点吗?

  (3)小组讨论:你发现了镜子中有什么数学学问?究竟小女孩照镜子时是几时?

  (4)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

  3。小游戏

  模拟照镜子的游戏。

  师:假设苏老师站在镜子前,谁来做镜子中的苏老师呢?

  (师生表演。)

  采访镜子中的人:你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准确?

  (同桌互相做游戏,请一组学生全班展示。)

  三、归纳小结,提升认识

  师: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你的心情怎样?

  (评析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关注学生情感。)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地换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思,沟通旧知.

  出示:

  指名摘花瓣,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进率.

  教师依次点击鼠标出示: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开火车回答出每节车厢上的题目,其余学生判断,正确就发出火车鸣叫的声音“呜——”)

  8米=分米→50分米=米→9分米=厘米→60厘米=分米

  3厘米=毫米←2米=厘米←100厘米=米←1千米=米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出示:3千米=米6千米=米(任选1题试做)

  (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

  提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

  说明:如3千米=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个1千米,就是3个1000米,1000×3=3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

  想6千米=米,方法同上.

  (3)归纳总结、概括算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再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因为1千米是1000米,那么有几千米就是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

  板书:3千米=3000米

  6千米=6000米

  方法:

  (4)初步练习.

  仿照例题,学生互相出题考一考.并说明思考过程.

  2.学习例2.

  (1)出示:5000米=千米4000米=米(任选1题试做)

  师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说明:5000米=千米,因为1000米=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就是5个1千米,5000÷1000=5(千米),所以5000米=(5)千米.

  4000米=米,与此同理.

  (3)总结算法.

  问:通过例2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明确:因为1000米是1千米,那么有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就是几“千米”.

  板书:5000米=5千米

  4000米=4千米

  方法: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填空.

  2.看谁填的又对有快!

  2千米=米3000米=千米

  4千米=米6000米=千米

  3.出示下图:表示两条铁路的长度.

  看图计算:

  北京→南京→上海千米

  北京→武昌→广州千米

  4.园林工人要在一条路旁植树,每5米划分一段,算一算,1千米的路要划分多少段?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课题)

  五、课堂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40×960×37×4+3 840÷4

  6×8+7 350+80 12×4 230×3

  22×48×9+4 500×7720÷9

  2.4吨=千克20xx千克=吨

  3千克=克8000克=千克

  3.小组讨论.

  园林工人要一条长1千米的小路两旁植树,每5米种一棵,算一算,路两边一共种多少棵树?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一些日常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自护自救。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啊哟加倍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教授新课

  1、防止烫伤

  烫伤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故。在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被热水、热油等烫伤。如何防止烫伤呢?

  (⒈)从炉火上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应该戴上手套用布衬垫,防止直接烫伤;端下的开水壶、热油锅要放在人不易碰到的地方。(⒉)家长在炒菜、煎炸食品时,不要在周围玩耍、打扰,以防被溅出的热油烫伤;年龄较大的同学在学习做菜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把水滴到热油中,否则热油遇水会飞溅起来,把人烫伤。(⒊)油是易燃的,在高温下会燃烧,做菜时要防止油温过高而起火。万一锅中的油起火,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该尽快用锅盖盖在锅上,并且将油锅迅速从炉火上移开或者熄灭炉火。

  (⒋)家里的电熨斗、电暖器等发热的器具会使人烫伤,在使用中应当特别小心,尤其不要随便去触摸。

  2、安全使用高压锅

  用高压锅做饭,节省时间和能源,许多家庭都使用它。高压锅在使用时,锅里的温度高、压力大,所以安全问题十分重要。(⒈)使用高压锅之前,首先要检查锅盖的通气孔是不是通畅,安全阀是不是完好无损。

  (⒉)在使用中,不要触动高压锅的压力阀,更不要在压力阀上加压重物或者打开锅盖。

  (⒊)饭菜做好以后,不能马上拿下压力阀或者打开锅盖,要耐心地等待锅里的高压热气释放出来后,才能拿下压力阀,打开锅盖。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臵

  生活中发生烫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⒈对只有轻微红肿的轻度烫伤,可以用冷水反复冲洗,再涂些清凉油就行了。

  ⒉烫伤部位已经起小水泡的,不要弄破它,可以在水泡周围涂擦酒精,用干净的`纱布包扎。

  ⒊烫伤比较严重的,应当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

  ⒋烫伤面积较大的,应尽快脱去衣裤、鞋袜,但不能强行撕脱,必要时应将衣物剪开;烫伤后,要特别注意烫伤部位的清洁,不能随意涂擦外用药品或代用品,防止受到感染,给医院的治疗增加困难。正确的方法是脱去患者的衣物后,用洁净的毛巾或床单进行包裹。

  三、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2-24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2-09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29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07-12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01-24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01-24

小学数学教案【精】01-24

【热】小学数学教案01-23

小学数学教案【荐】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