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2-10-27 15:05:40 教案 投诉 投稿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合集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合集6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2、在游戏中感受平衡的观念,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

  3、培养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运用不同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教学准备:纸条、木头、易拉罐、塑料瓶盖摇滚玩具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感受

  1、教师把课前自制的`摇滚玩具拿出来给同学们欣赏,并给学生玩一玩。

  2、欣赏教材中的摇滚玩具。

  3、激趣: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真有趣。你想做一个摇一摇、转一转、滚一滚吗?

  二、了解制作需要的材料

  观察发现,做摇滚玩具可以用哪些材料?

  纸条、木头、易拉罐、塑料瓶盖等。

  三、学习做“摇滚青蛙”

  1、看图了解步骤:

  ①剪切纸条。注意纸条不能太窄,太软。

  ②卷贴成形。注意胶合面不要太窄,要胶牢固。卷成圆形。

  ③剪、画青蛙的形象。注意青蛙不要剪得太大,要比圆稍小。

  ④粘贴完成。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根据学生制作情况进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继续做“摇滚青蛙”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三、游戏:

  把摇滚青蛙的玩具放在桌上,用嘴吹一吹,让它滚动。比一比,看谁的玩具滚得最远。

  四、制作更多的摇滚玩具

  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摇滚玩具。

  五、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2、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和风俗画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2、这些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历史文献价值。

  3、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的生活。

  课时:1课时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脱离宗教时代之后美术创作所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并理解促进艺术家创作这些作品的社会观念是什么,以及这些作品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生活有什么帮助。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美术主要是为了宗教和政治信仰服务,比如:青铜器、秦始皇兵马俑、金字塔、《女史箴图》、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佛本生故事》等(图片展示),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人类脱离宗教时代之后,艺术家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开始关注自己的真实生活现象,美术也自然转变为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课本的第四课《人间生活》,了解一下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时期的画家所描绘的他们眼中的真实生活。(板书“人间生活”)

  二、讲授新课:

  其实早期的美术作品中并非没有表现人间生活的情景,汉代的画像砖石上就保留着很多生动的生活劳作场面,但他们不是为生人而修建的。

  如:东汉《戈射、收获画像砖拓本》

  南宋大足石窟雕塑《养鸡女》

  而真正把人间生活作为美术创作题材的美术作品在我国主要开始于隋唐时期,在西方则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我们分别来学习一下。

  <一>、隋唐时期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佛教美术最为兴盛的时期,除此之外,这时也开始出现一些表现贵族生活的美术作品,其中最为典型的题材是“仕女画”,它们不再以对女子进行道德教化为目的,而是专门描绘宫廷妇女的日常生活。

  欣赏唐代张萱的《捣练图》(仕女生活)

  (作品介绍):盛唐之际,最负盛名的贵族人物、仕女画家当推张萱,他特别擅长画女性和婴儿,所做人物雍容华贵,形成“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练”又称“缣“,为丝织品的一种,织成时色微黄,质地较硬,煮熟后加漂白之物用杵轻捣,使之柔软,然后熨平使用。

  分别展示“熨练”,“捣练”,“理线”三部分的图片,请学生回答问题“《捣练图》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有什么样的生活细节刻画?”

  教师总结:

  仕女形象特点:

  1、体态丰满,衣着华丽,姿态雍容华贵。

  2、发髻是高耸的云髻

  3、“黛眉”是宽而阔的广眉,眉间饰有花钿。

  高髻直颐,肥满健壮、衣着华丽,肃穆娴静为典型的唐朝仕女形象

  生活细节表现:

  1、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

  2、中间熨烫妇女专专注的神态

  3、小孩的顽皮可爱。

  [拓展欣赏]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宫廷画家张萱所作,此画描绘了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侍从在春天出游的情景。作品表现了贵妇人们游春时悠闲从容的欢悦情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的人们奢侈淫逸的享乐生活。画面里出游的行列呈前松后紧组合型的构图,统一中有着变化,使画面充满着节奏感和韵律感。《虢国夫人游春图》为绢本设色,宽52厘米,长148厘米,此画卷为宋代临摹本,原作已失,但临摹本犹存盛唐的风貌,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 唐 周昉 唐代画家周昉作。用笔朴实。气韵古雅。画面描绘仕女们的闲适生活。她们华丽奢艳在庭院中游玩,动作悠闲、拈花、拍蝶、戏犬、赏鹤、徐行、懒坐、无所事事,侍女们持扇相从。其赋色技巧,层次明晰,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轻纱的透亮松软,皮肤的润润光泽,都画得肖似,表现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概括能力。

  <二>、五代南唐美术作品

  杰出的人物画作品——《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贵族生活)

  此画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绘了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通过听乐、观舞、休息、清吹、散宴等情节,叙事诗般描述了韩府夜宴的全部情景。

  内容背景:主要人物韩熙载是五代时北海人,字叔言,后唐同光年进士,文章书画,名震一时。其父亲因事被诛,韩熙载逃奔江南,投顺南唐。初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宠信,后主李煜继位后,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着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百般猜疑、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斗争激化,朝不保夕。在这种环境之中,官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但李煜仍对他不放心,就派画院的“待诏” 顾闳中和周文矩到他家里去,暗地窥探韩熙载的活动,命令他们把所看到的一切如实地画下来交给他看。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意,韩熙载故意将一种不问时事,沉湎歌舞,醉生梦死的形态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顾闳中凭借着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在家中的夜宴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李煜看了此画后,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一幅传世精品却因此而流传下来。

  分别展示图片,思考下列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言论,教师最后总结)

  1、哪个是主人公韩熙载?怎样判断的?

  答:头带高帽,与众不同,神情抑郁,心事重重。

  2、画面中的宾客听得入迷吗?怎样判断出来的?

  答:入神。人们的目光都聚焦于弹琵琶的女子身上;躲在屏风后忍不住偷听的侍女

  3、通过画面你能了解到韩熙载的心情吗?为什么?

  答:韩熙载原为北方豪族,唐末进士,富有政治才能,后逃到江南,李后主对北方人多猜疑,韩熙载未免遭不测,便纵情声色,以放浪颓废的生活来表示自己政治上的无所作为,逃避政治迫害,内心苦闷,所以端坐,神态深沉,抑郁郁闷,矛盾不安,心事重重。

  4、画像中表现状元郎粲是如何表现的?

  答:A、衣着:红色状元服

  B:动作:一只手撑在床塌,身体重心向前,坐没坐像。

  C:表情:轻松、得意、骄傲的样子。

  5、这幅作品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A:满足了南唐后主李煜了解到另一个人的私密空间的要求。

  B:从侧面反应了当时封建上层人物的荒淫奢靡的生活。

  C: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生活和韩熙载提供了宝贵真实的资料。

  [思考与交流]

  根据中国传统绘画总结出来的、表现头部不同角度画法的“一分像”到“十分像”。观察分析《韩熙载夜宴图》中有其中的哪几种?

  <三>、宋代美术

  前面几件作品都是表现上层社会的生活,到北宋时期商业的繁荣使得人们对美术品的需求大为增加,由于美术作品的市场化导致了职业画家的出现,画家开始关注平民的生活,风俗画就出现了。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平民生活)

  [思维想象]根据给出的试句,想象所描绘的繁华景象。

  《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式构图,描绘了初春北宋京都汴梁城内的繁华景象。其中对各色人等的生动描绘已经成为人们认识宋代社会服饰、风俗、技术、建筑、市场等的第一手资料。

  课件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观赏,分析画面出现的场景和人物动态,了解画面人物的服饰、家具、陈设乃至建筑、交通等有哪些特点以及与现代社会相比较的不同点。(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言论,教师最后总结)

  《清明上河图》对于我们现代生活的影响,出现在很多物品和生活中,如:邮票、十字绣、生活用品等。

  [拓展欣赏]

  《货郎图》 (南宋——李嵩)

  《风雨牧归图》 (南宋——李迪)等

  三、课堂小结:

  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细致入微的深入观察,古代画家不可能表现出这么生动的“生活”画面。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了中国隋唐、五代和宋代画家的“人间生活”。那么,西方的画家在做什么呢?直到17、18世纪西方才出现宗教题材的世俗化,请同学们课后进行预习,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人间生活》的西方部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抓住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教学、新课程要求的新方法,教学中始终注重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教学法,设置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交流,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注重创设情景;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觉不是美术欣赏的旁观者,而是融入其中,是参与者。本课由于学生参与课堂的实践活动较多,在教学时间上略显紧凑,所以教学中要注意掌控时间。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

  知道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

  教学准备:

  投影仪、名家作品、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色彩给人的联想”

  ① 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火焰、太阳火热热、温暖的`景色、物体)② 蓝、绿、紫使你联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雾等 ;宁静、寒冷的场面)

  ③ 小结: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2、欣赏名家作品,了解画家的用冷色与暖色表现的丰富画以及表达心中不同的内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线条及色块表现画面,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二、创作阶段:

  ① 提出作画要求:

  A、用线描或色块作画表现画面。

  B、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三年级时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因此本节课的难点较快突破。在作画时画面表现的冷色调,暖色调相对比较明确。

  板书设计

  色彩的冷暖

  颜色:1.暖:黄、红、橙

  2.冷:绿、蓝、紫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风筝对称的艺术美,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2、运用对称装饰的方式大胆对风筝进行装饰。

  3、体验动手制作以及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剪刀、彩纸、彩色图形、吸管、塑料袋、糨糊、擦手毛巾、棉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以猜谜的方式引出风筝。

  2.播放课件,观察各种各样的.风筝。

  二、感知风筝的对称美。

  1.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屈老师专注提供优秀幼儿园教案!

  2.引导幼儿感受风筝左、右边两边形状和图案的对称

  美。

  三、交代装饰要求。

  1.出示并介绍操作材料。

  2.感知中心线,进行对称装饰。重点强调位置对称的装饰。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跟音乐做动作。

  六、结束活动。(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屈老师专注提供优秀幼儿园教案!

  屈老师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继续用正确的方式握笔作画,尝试运用中锋画线条、侧锋涂染。

  2、学习在墨线勾勒的轮廓内以平涂法体现彩色的房间。

  3、感受画面色彩和线条的丰富,喜欢用毛笔作画。

  【活动准备】

  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活动,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教师对侧锋的运用。

  (1)教师示范侧锋涂染,幼儿仔细观察。

  师:毛笔一家要造房子了,看看是怎么造的呢?(见“教学材料”)

  (教师采用拟人的方式导入情境,并将创作过程串联到情境中。这种教学策略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从冷暖色调给人的差别感觉上进行欣赏。

  师:房子造好了。这些差别颜色的房间带给你什么感觉呢?

  2、幼儿尝试创作。

  师:如果让你也来造一座有彩色房间的屋子,你想设计哪些颜色的房间?房子应该怎么造呢?

  3、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评价。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画的'彩色房间?为什么你设计了这些颜色?你是怎么画的?

  (侧重从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和想象,以及对中锋、侧锋两种运笔方式的掌握上进行评价。)

  【评析】

  中锋和侧锋的基础练习可以分为两个课时来进行。本活动为一课时,另一课时可以用交叉的直线来分隔画面,幼儿在直线形成的网状图案中找出两个三角组成的小鱼,用侧锋给小鱼涂色,点上鱼眼睛,边画边玩。

  教学材料:毛笔一家造房子

  毛笔妈妈站着走,边走边砌墙壁。(中锋随意在纸上画线条,注意线条之间要有交叉)墙壁砌好了!纸上出现了好多大大小小的房间!毛笔爸爸要把这些房间刷成彩色的:毛笔爸爸蘸上红颜料,调色盘里穿衣裳(舔笔),躺下来(侧锋)把这个房间刷成了红色,换一件衣服(换颜色)再来刷……(可以一次将所有想染成红色的房间都染好,注意相邻的两个房间尽量不染同一种颜色)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学习山水画的一些基本技法,进一步体会笔墨趣味。

  2: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山石的基本画法。

  难点:山石质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示范工具、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合等。

  教学步骤:

  一:课件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中国画在绘画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山水画在表现自然风貌上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是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结晶。

  二:技法讲解,突破难点

  山石是中国山水画基础,画好山水画首先要学好山石的画法,先从石的练习入手。

  1:教师笔墨演示,综合讲述

  画石法:中国画画石主要是通过线条干湿浓淡来表现。先蘸淡墨再点浓墨,要求得墨色上的浓淡变化,要求毛笔含水量不能多水多不能表现石的质感。画岩石的运笔方向可自上而下,或自左而右,以中锋或侧锋线条勾画出石头的内外结构,转折有力,有背光部用短笔、短线条染以表现岩石的体积感。

  画山法:山如同扩大了的石头,与石头画法相似,一般有两种表现手法。

  (1)勾线法

  (2)点垛法

  2:小结:

  石分三面生阴阳,

  干湿浓淡要变化,

  山有高低写好峰,

  上实下虚自然成。

  三:作业要求

  把握好山石大形和气势,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用多种变化的笔墨练习画山石。

  四: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五:作业展评小结。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2-21

美术的教案11-08

走进美术教案02-21

美术教案模板08-01

小学美术教案12-29

《南瓜》美术教案02-06

美术优秀教案02-07

美术教学教案01-29

美术元宵教案02-01

船的美术教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