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课文教案

时间:2022-08-28 08:14:55 教案 投诉 投稿

秋天的怀念课文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天的怀念课文教案(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秋天的怀念课文教案(精选10篇)

  秋天的怀念课文教案1

  【教学目的】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引入

  齐读课题。秋天是我们看菊花的时候,在这时候作者想到了谁?(母亲)。这是史铁生为了怀念母亲,写下的文章,谁能介绍一下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资料吗?(学生介绍老师补充)然后,让学生读一读本课的生字(投影打出,读准即可)。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从整体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课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可简单说)教师板书:“关心我”

  2、默读课文,标出母亲关心我的四件事,并且画出课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动,并把简单的体会批注在书旁。

  3、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抓信“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说,尽量说得详细,让学生透过这四件小事概括出母亲的爱是一种什么样的爱? 板书:坚强、无私、伟大。

  三、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这种情感

  同学们刚才体会得不错,你能把你感受到的这种爱读一读吗?学生自由读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指名读,互评后再读。

  四、讨论交流

  然而当时“我”未能体会母亲的这一片苦心,这无私而伟大的爱,就在母亲与“我”诀别的时候,“我”才真切地体会到了母亲的深情,才真正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们想想这话是什么意思?学生读书,联系上下文后说出:母亲希望“我”和妹妹好好活着,“我”和妹妹都知道母亲对我们的希望,一定不让母亲失望。

  五、进行口语训练

  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伟说些什么呢?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概括出词语板书:愧疚、热爱、怀念。

  秋天的怀念课文教案2

  回顾导入

  师: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那么,课文中有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令我印象深刻的语句是——“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师:这是对母亲的什么描写呢?

  生:这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后面还有对母亲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

  师:说得真好。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篇课文——《秋天的怀念》。

  合作品读

  师:谁来介绍一下作者史铁生的命运?

  生:他命运坎坷。21岁时,他双腿瘫痪,他的人生坍塌了;23岁时,他母亲去世,他的世界坍塌了。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坚强地活了下去,这离不开母亲对他的细心照料和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师:很好。老师今天带来几个问题,与同学们共同品读。

  (教师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 用心品读作者对母亲的描写,说说母亲是怎样关心照顾“我”的。2. 透过文字,你能感受到母亲怎样的心理活动?3. 作者怀念母亲,为什么要写赏菊花这部分内容?)

  师:老师给同学们一些学习建议。先自主学习,认真阅读,在感受深的.地方进行简单批注;再合作学习,把自己的感受和组内的同学交流;最后进行小组展示汇报,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板演。现在开始学习吧。

  (学生自主学习,围绕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交流、品读)

  师:老师看到各小组已经把要展示的内容呈现在黑板上了。刚才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老师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就是各组的小组长能够起到组织、引领、分配的作用。组员呢,也能够积极配合,大胆地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老师给每个组都打满分,大家继续努力。

  展示汇报

  第一组展示

  生1:我们组抓住了3个关键词——“挡”、“躲”、“注意”。请我们组的组员为大家读一下,关于“挡”这个词的相关语句。

  生2:“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生3: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当时已经是深秋了,外面都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所以母亲挡住的,就是外面的一片凄凉和伤感。

  师:看到树叶唰唰飘落,大家都会有一份伤感。老师想说,一声呜咽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史铁生几次想到过自杀,母亲为他挡住的,仅仅是秋风后的萧瑟吗?她还可能挡住了什么?

  生4:她想挡住儿子心中的那份阴影。

  生5:我想母亲可能还想挡住儿子心中的那份痛苦。

  生6:还有儿子心中的那份绝望。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母亲不仅想挡住秋风后的萧瑟,更希望能挡住儿子心中的那份绝望,希望儿子对生活充满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

  生1:看这两个关键词——“躲”、“注意”。

  生2:我为大家读一下。“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动静。”

  生3:作者在自己最好的年华,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在阳光下奔跑,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他心里那份痛苦得发泄出来。母亲体谅他内心的痛苦,没有阻止他,悄悄地躲了出去。

  生4: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可是她又怕儿子在发泄的时候伤到自己。所以,母亲在儿子看不见的地方,偷偷注意着他的动静。

  师:“理解是爱的别名”是泰戈尔的名言。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爱。母亲给予作者的是真爱。“理解”这个词,老师摘录到黑板上。

  第二组展示

  生1:我们组展示的也是这个问题。其中“挡”、“躲”等词语已经品读完了。我们重点补充一下“翻来覆去”这个词。

  生2:“我却一直不知道……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生3: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这时已经是病入膏肓了。可是,她心里没有自己,只有自己的儿子。她只希望儿子对生活充满希望,却没有顾及到自己的病情。

  生4:母亲不想让儿子担心,所以才隐瞒着自己这么重的病。这份疼痛一直没有被儿子看出来,可见,母亲对儿子的爱有多么深啊。

  第三组展示

  生1:我们组抓住“憔悴”、“央求”这两个词,重点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照顾。

  生2:“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的神色。”母亲的憔悴,不仅因为自己的病痛,还因为她担忧儿子。

  生3:在刚才提到的“翻来覆去”一词中,也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情感。母亲自己宁可翻来覆去忍着病痛,也不想让儿子知道。

  生4:母亲在自己病重的情况下,还苦苦央求儿子,可以看出,母亲是真的希望儿子可以走出阴霾,找回对生活的希望。

  (其他展示内容略)

  主题拓展

  师:《秋天的怀念》让我们感受到了母子情深。但对史铁生来说,一篇文章还不足以表达这份怀念,“母爱”一直都是他写作的主旋律。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他写的另一篇文章——《合欢树》,进一步体会这份母子情。

  (学生阅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师: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生1:10岁那年,作者的作文获奖了,母亲没有表扬他,而是激励他。母亲不希望作者因为获奖而骄傲,希望他能更加努力。

  生2:“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她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儿子身上了。

  师:文中有个情节提到,母亲亲手为儿子栽下一棵合欢树。你们觉得母亲有什么想法呢?

  生3:我觉得,母亲栽下合欢树,是想告诉儿子,希望他能像合欢树一样,坚强、勇敢地活下去。

  师:《合欢树》和《秋天的怀念》,仅仅是史铁生散文随笔中的两篇。老师推荐大家阅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我21岁那年》等作品。读过之后,相信我们对人生也会有更多的领悟和思考。下课!

  秋天的怀念课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感悟作者意图。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

  【学情分析】

  1、感受母爱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2、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重点难点】

  品味赏析细节描写;朗读设计的评价和指导;探寻作者写作意旨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揭示课题,铺垫情感

  1、(出示轮椅)同学们一定知道这是什么吧?(生:轮椅)

  师:看到这轮椅,你会想到什么?(预设:残疾人、坐轮椅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坐上轮椅?)

  (出示史铁生照片)变点击课件,边激情讲述:这个轮椅上坐着这样一个人,……他叫史铁生。遗憾的是,在去年的12月31号,这个被称为“文坛巨星”的他,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2、那么是什么力量让史铁生写出这么多震动中国文坛的好作品呢?

  (出示——合欢树片段)(默读)

  通过默读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

  (2)作者对母亲的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

  (3)作者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

  (4)作者自己的成长,完全理解母亲了……

  看来这力量来自于他的母亲,可惜这位母亲早就不在人世了,她在儿子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当时年仅49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随史铁生走进他的母亲,走进秋天的怀念。(板书——秋天的怀念)(师生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秋天的怀念

  读课文,指导读书读出味道。

  1、请大家先把课文读一遍,在读书时,把字词的读音读准,读课文时尽量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师:有谁想给大家读一读课文,哪一部分都可以。在他读书的时候,我们大家要仔细听,一会儿我们要对他读的作出评价。

  师:你觉得自己读的怎么样,读到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哪一个层次?

  (面向学生):大家觉得他读得好吗?请说一说你的理由。

  师:其实,到底什么叫有感情呢?对一篇文章,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按自己的理解去读,读出自己的个性,我想就是有感情了吧!

  2、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课题——秋天的怀念,你感觉应该怎样读呢?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秋天”?(师生再读课题)怀念母亲什么呢?

  (要求学生连贯表达,从题目入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活动3【活动】探讨母爱的内涵

  探讨母爱的内涵

  (一)走进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

  1、作者怀念母亲是当然的,母亲的一句话永远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底,说说是哪一句话。(课件:“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2、顾名思义,这娘俩指的是——母亲和儿子两人在一块好好活。(板书:儿子、母亲——好好儿活)

  3、这是母亲对儿子说的话,那么,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之下说这句话的?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比如: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细致准确地写出了我当时的脾气暴怒无常?

  生:突然、砸碎、猛地、摔

  师:如果我们试着把这些词语都去掉,效果会怎么样?

  (课件示:两句话)(学生对比读,选择一处谈体会)

  (2)“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3)“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师:他为何这么对待自己?

  生:作者恨自己的腿废了、恨自己变得没用了……

  是啊,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所以: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唰唰啦啦”地飘落,我——————————————————。(课件:扩充句子训练)引导学生设想,没有了健全的双腿我再也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再也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讨论:你们多大?21岁蹦乱跳的年龄,可以四处周游,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没有了双腿,知道他的内心是怎样的滋味吗?

  小结:面对这样天大的打击,他活着好“苦”啊!(回扣板书的“苦”)(板书:苦)

  如果你是他的朋友,看到他这样的苦你会去劝他吗?怎么劝?(学生发言)

  5、那么他的母亲是怎么劝的呢?别着急告诉我,看看母亲当时自身的情况又是怎样?请也找课文相关句子读给大家听。

  比如:

  a、可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b、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大口大口吐血……

  6、这些痛苦儿子知道吗?除了外人不能知道的痛苦,还有一点,就是病人清醒地知道她离死亡更近的痛苦啊。然而,即使面对死亡,母亲有没有把玻璃砸碎?有没有把东西摔向墙壁?有没有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教师问一句,学生接一句)?史铁生的发怒我们都可以理解,母亲的发怒我们更可以理解啊。可母亲为什么没有那样做,而要这样做?!(估计落脚点回到“为了儿子着想”)

  小结:那么,母亲是怎样强忍痛苦一切为了儿子,给儿子以生活的勇气和希望呢?下节课我们再来进一步走进母亲的“好好儿活”。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我” 母亲

  瘫痪 肝疼

  暴怒无常 整宿整宿、翻来覆去

  我活着有什么劲 睡不了觉

  活动4【作业】课后作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瘫痪()憔悴() 絮叨()

  沉寂()烂màn()jué()别

  淡yǎ()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的脾气变得爆怒无常。

  B、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尝尝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C、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D、看着三轮远去,也绝没有想到寻竟是永远的决别。

  3、下列语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4、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1)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3)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秋天的怀念课文教案4

  一、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写了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想法设法帮我去北海,可是母亲已重病缠身,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母亲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1课时)

  二、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领悟文中蕴含着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

  读课文的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

  学生研读为主,尝试探究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

  通过观看幻灯片,来感受文中母亲的伟大形象。

  七、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

  关于母爱,古今中外多少人在真情地为她唱着赞美的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这篇课文,再一次感受催人类下的母爱(板书课题)。

  [意图:以情激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投入。]

  二、布置自学。

  1、自由读课文。

  2、根据新闻记者提示,边读边在书法上标标画画。

  三、交流汇报(以阅读提示为纲)。

  1、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怎样?(母亲犯病,竟成永诀。)

  2、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可通过以下语句,边读边悟。)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母亲虽然自己身患重病,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觉,却默默地承受着我的粗暴无理。)

  (2)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为了我,母亲虽然爱花,却没有精力、时间,没有心思再养花。)

  (3)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语虽朴素,却体现了母亲的伟大和坚强。)

  (4)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母亲是要把萧瑟的秋天挡在窗外,要把我心中的寂寞、消沉逐渐出窗外吧。)

  (5)当听说我愿意去北海时,母亲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还不停地絮絮叨叨地说着…‥(能够带孩子出去走走,母亲竟是如此兴奋!她希望我能开心、快乐。)

  (6)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春蚕到死丝方尽,母亲临终时仍挂念着孩子。)

  3、体会作者透过这些小事,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

  (引导学生注意前面语句中的重点词语,那是作者细心观察体会到的,也是令他记忆犹新形象;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妹妹的陪伴下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这些菊花,也许正是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菊花中有母亲的音容笑貌,菊花中有母亲的殷切嘱托,咱娘儿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4、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然后再交流。)

  四、延伸拓展。

  这篇课文朴实无华,感人至深,因为母爱是人类最神圣的感情。同学们,你还了解哪些关于母爱的作品、故事?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了吗?请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写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或是抄写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

  ▲教学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第十课《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板书

  秋天的怀念

  我 母亲

  暴怒 安慰

  思念 去世

  秋天的怀念课文教案5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用《游子吟》导入。这首诗体现了母亲对远行儿子的无限牵挂。一位身患重病,即将离世之前,对儿子的疼爱和牵挂,这份牵挂渗透着苦与痛,读之让人不禁落泪。一起走进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生字词。

  2.体会作者将浓烈的感情寄托在叙事中的写法。

  3.掌握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4.深切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感恩情怀。

  二、基础知识

  1、作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xx年12月31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xx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美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以至于忽视了慈爱的母亲对他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母亲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当他发现母亲病情严重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2、字词

  瘫痪侍弄整宿憔悴仿膳豌豆诀别烂漫翻来覆去絮絮叨叨

  侍弄憔悴诀别絮絮叨叨喜出望外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初步感知,:双腿瘫痪后,“我”是怎样的状态?

  明确: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2.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

  明确:身患绝症儿子瘫痪

  深受苦楚的母亲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没有大声呼喊,“我可活什么劲儿”?

  自己坚强的母亲让儿子成为坚强的人!

  四、品赏语言,学习写法

  面对“我”的暴怒悲观,母亲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A.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品味“偷偷”“悄悄”)

  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母爱是理解

  B.“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品味“扑”“抓”“忍”)

  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母爱是执着,是坚强,是生死相依……

  C.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动作、语言描写母爱是细心的呵护

  D.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地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母爱是商量,是理解。

  E.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聚焦“笑”,“敏感”透过这几个字,你看出了什么?)

  母爱是细心,是宽容

  五、深度思考,深化主题

  1、作者多次在文中也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明确:母亲带“我”看花,是想唤起“我”生存的欲望。

  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

  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也是在告诉读者“我”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

  2、细读本文,你能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是怎样的心情?

  悔恨悲痛怀念

  3、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秋天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

  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

  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母亲表示,不仅自己会好好儿活,还要带着妹妹好好儿活,让母亲在九泉之下放心。

  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鲜艳、灿烂,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活出精彩,做生活的强者。

  主旨概括:

  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六、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又是秋天,当作者站在母亲的墓前看着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呢?

  母亲,儿子来看您了。自从您秋天走后,我和妹妹都懂了您的话,您放心吧,我俩在一块,一定会好好儿活。

  七、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是啊!母爱多么伟大!妈妈每天忙这忙那,还不都是为了我们!有时候,我们不耐烦地嫌她唠叨。现在我们明白了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小时候,妈妈把好的都留给我们,长大后,我们应该体谅、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妈妈,在明年春暖花开、五彩缤纷、绿草如茵的五月,我一定送您一束最美丽、最鲜艳的花!

  秋天的怀念课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习小事体现人物精神的方法,抓住人物举止、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领悟文中蕴含着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受到爱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感情。

  预设教学思路:

  一、扣题探读,激情导入

  1、揭题: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

  2、在阅读课文之前,根据课题给自己设计阅读思考题,如: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会怀念?为什么在秋天怀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带着这些疑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后生概括。

  3、那么,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配乐朗读,使学生再次感受催人泪下的母爱,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自由研读,真情感知

  1、你觉得课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根据文中的依据,说说你的理解。让学生从课文中充分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母亲的看法,说的时候要求抓住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说,尽量说得详细些。

  2、一句句,一幕幕,多么感人!作者所写的这些都是怎样的事?母亲的爱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爱?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由表达,使母亲对儿子的那片真情,那份伟大无私的母爱再现学生心中,升华文章的主题。

  三、重点择读,深情感悟

  文中母亲的舔犊之情令人感动,那么身为儿子的作者,又会怎样来表达对母亲的这一片深情?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怀念:

  (1)作者陈述了母亲为他所做的那些小事,母亲的一个小小的动作,细微的神情,只言片语,都使作者记忆犹新,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2)、最后一个自然段,妹妹陪“我”看菊花,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那些菊花,也许正是对母亲的深情怀念。

  (3)介绍课外文章《我与地坛》节选。

  四、入情入境,实情表达

  1、述说心声。又是秋天,当作者站在母亲墓前看着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

  2、笔尖生情。回忆平日生活中母亲为自己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母亲写一封信。

  教学反思

  老师应该把课堂这个大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吐露心声,让他们无拘无束的说。

  (一)自由说。对文中自己最感兴趣的句或段让学生各抒己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例如:《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感人之处有许多,我让学生说自己最喜欢之处。学生说最喜欢第一自然段,因为“我”因瘫痪,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信心,砸东西,可是妈妈却忍受了这一切,她不但没有怪“我”还等“我”恢复时说要带“我”去北海看花。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第二自然段,因为那里写出妈妈再一次的要带“我”去北海看花,几乎是在央求“我”,妈妈之所以央求“我”是为了让“我”开心呀!有的同学说,我最喜欢最后一个自然段,因为,妈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我明白妈妈的话,懂得珍惜生命和妹妹一起面对生活的困难,勇敢的活下去。也有的同学说,喜欢文中的五、六两个自然段,因为这里讲了“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说明妈妈有病,且因为过度的操劳,病已十分严重了,这不都是为了我们儿女吗?还有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也正体现妈妈在生命垂危时还挂念着自己的儿女该怎么办,根本都没考虑自己,这就是母爱。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他们的感受是真实的都说出来吧!

  (二)补充说。对于觉得有更深入的内容需要袒露的同学,也可以给以补充说,如:《秋天的怀念》一文的教学中,有位同学站起来补充说,自己也很喜欢最后一个自然段,原因是作者写了后来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开得烂漫,作者写菊花这种能在寒风中开放的花,就说明菊花能战胜恶劣环境,依然开放,自己也要像菊花那样,与生活中的困难斗争,勇敢活下去。再如:《地震中父与子》一文的教学中,有位同学说,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赞扬父亲在危难中坚持不懈地寻找儿子,终于把儿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父爱是伟大的。另一位同学补充说,我认为儿子也是值得赞扬的,儿子在灾难中先让父亲救出同学,这种精神也是了不起的。教师把他们说的话综合起来说,这就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三)异样说。对同学的看法有不同体会的学生可以说说自己的见解。说出来,感染其他没有发觉的学生。如:《秋天的怀念》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位同学说,在妈妈离开后的日子,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看到“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觉得作者写菊花的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这就正如她的母亲对子女那种纯洁高尚、无私的感人挚深的母爱。听了这个学生的独到的见解,我很震惊,在我翻阅的许多教学用书中都没有提到这一点。学生却从读文中感受到了,这也许就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所寄托的感情吧!

  (四)选择说。就是要让没有发言的学生,对学文过程中你比较赞同或欣赏的说法,做有选择性的重说,旨在辅助差生。学生的差异是存在的,对于阅读不够深入的学生,往往是能找到自己喜欢句、段。但却说不清自己喜欢的原因,没有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当他或她听到同学所说之后,再来用语言表述哪怕是重述,也是有益的。多次的磨合,这种差异就会日趋减少。

  让学生人人都说,人人都有体会,人人有收获。改变了课堂教学以往情形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以动带静,以优促差,全班同学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了。文章中重点、难点在学生无拘无束的说的过程得以消化。更重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何乐而不为?

  秋天的怀念课文教案7

  【教学目标】

  在秋天的故事里,获得生命的启迪;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在怀念的情意里,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

  一、导入新课(出示作者照片)简介作者

  二、揭示课题

  1、(板书:怀念的秋天)同学们,读“怀念的秋天”,你的眼前会有怎样的情景、画面呢?(山上落叶、枫叶等景色。——景)那么,读“秋天的怀念”,又有什么不同?(将课题字的位置调换) ( “秋天的怀念”是一种情感。——情)是呀,将秋天的人、事、景沉淀成一种情感,那就是——“怀念”(下划标线)。

  2、带着这样的体会,我们来读读整篇文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师板书生字:瘫痪 憔悴 生读 问:读到这两个词,你又想到了谁呢?(板书:儿子 母亲)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词,你有什么发现吗?(都是形声字:瘫痪跟病有关,憔悴跟心情有关)“瘫痪”是说文中的我病在腿上,而“憔悴”是说母亲急在心上、疼在心上!

  四、细读体会,探讨母爱的内涵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怎样?(暴躁无常)我的“暴躁无常”都体现在哪里?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我狠命地捶打着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言外之意是不想活了)

  从这些文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史铁生很绝望)(品读体会)(适时板书“砸、摔、捶”)

  2、当史铁生的母亲看到儿子这个模样,心情怎么样呢?(很难过,恨不得瘫痪的是自己,希望儿子能够坚强地活下来……)可是,史铁生的母亲自己当时是怎么一种情况?

  “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吐:tǔ 可以控制 tù 不可控制 说明病情已经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

  史铁生的母亲得的是肝癌,得这个病的患者的肝会越来越硬,体重越来越轻,尿根本排不出去,肚子鼓得越来越大,还会经常吐血,疼痛难忍。而且这样的病不到三个月就会死去。

  (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通过品读,感受母亲病情的严重。)

  3、作为这样一位母亲,她知道自己要死了,但是,她有没有将自己的病情告诉儿子?(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她不想让儿子为 她担心,不想增加儿子的心理负担)她有没有像她的儿子那样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没有)她有没有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猛 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没有)她有没有狠命地捶打着自己,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没有)看到我在“砸”、在“摔”、在“捶”,她又是怎么 做的呢?

  (1)“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史铁生把东西砸碎,母亲为什么不制止,反而躲出去,任凭悄悄地儿子摔砸?(儿子的腿瘫痪了,他需要宣泄)(适时板书“躲”)透过这个躲字,你看出了什么?(母亲对儿子的理解、爱)(学生品读)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板书“扑”“抓”)母亲扑过来,这个“扑”字说明了什么?(母亲心急、担心,怕儿子不想活)抓住我的手,母亲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我的生命)

  “忍住哭声”,母亲忍住的仅仅是哭声吗?(自身疾病的痛苦,儿子瘫痪对她的打击,儿子的抱怨)这样的忍,是为了谁?(儿子—史铁生)(品读,体会母亲此刻的心情)

  母亲把“好好儿活”这句话重复了两次,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呢?

  A:要接受现实,不要自暴自弃,你的路还长着呢。

  B:要儿子坚强地活下去,不要被病痛压倒,要笑看人生。

  C:她要在仅有的时间陪伴儿子好好儿活。

  (生品读,体会“好好儿活”的深刻含义)

  4、同学们,在我们的'课文中有一段对话,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读这段对话(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并提出朗读要求): ①不同的句式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②要注意说话的语调和感情。

  (1)文中这是母亲第几次要带儿子去看菊花?(第二次),那第一次儿子是什么反应?(“不,我不去!”),而这一次,儿子什么反应?母亲呢?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抓关键词句,感受母亲高兴的心情,体会母爱的热烈)

  (2)“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史铁生看到落叶,会想到什么?(会想到自己就像那片片落叶随风飘落,会想到自己的生命像落叶那样短暂,会想到自己就像那落叶,再没有生机与活力了。)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为什么?(适时板书“挡“)

  A:因为落叶飘零,他儿子原来心里就很悲伤,看了落叶飘零就更悲伤。

  B:一片树叶落下来,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结束。

  C: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声梧叶一声秋”,即使是平常人,也会伤感的,更何况是瘫痪了的史铁生,当他看到“无边落叶萧萧下”的情景,一定会刺激他的,会让他想到自己短暂的生命。母亲不想让他看到这样的景象,就挡在窗前。

  央求:可怜巴巴地有求于别人时的样子!

  母亲为什么要一再地央求我来看菊花?

  A:菊花象征顽强的生命力,生活的希望

  B:母亲想让我出去散散心,别老是闷在家里,希望我像菊花一样坚强。

  是呀,别的花都在春天开放,而菊花却开在万物凋零的秋天,说明菊花生命力很顽强,母亲希望我看到菊花,从中得到鼓励,因为她要帮助我树立生活的信心。这是一个怎么的母亲呀?——用心良苦

  (品读,感受母亲的用心良苦,体会母亲深深的爱)

  (3)母亲的爱还流淌在哪些细节、哪些举动中?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跑、踩“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足字旁)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字吗?(跳、踢等)

  可是现在,这样的动作儿子都不能做了,这样的字眼,也成了母亲最忌讳的了,这得多小心,多谨慎哪!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同学们,课文中还有两处出现了“悄悄地”这个词,我们把它找出来。(指名反馈)

  “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学生齐读这三句话)

  如果去掉“悄悄地”,再读这三句话,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生对比读,谈感受,体会母亲的细心、耐心、关心、小心翼翼)

  其实,母爱不是豪言壮语,而是一个行动,一句话,一个神色。概括地讲,母爱就是一堆细节,一堆不起眼的细节。

  五、回归课题,探讨爱母的怀念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同学们,课文中还有两次提到母亲出去了,对比一下,这一次和前两次有什么不同呢?

  →这一次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是什么意思?过世了,去世了。)

  这篇文章,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七年后写下的,你们想想,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10个字的呢?(愧疚、悔恨、怀念、七年的悲痛……)(反复品读)。

  母亲就这样离去了,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引读)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引导学生将母亲的话补充完整)

  这就是母亲哪,临终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一双儿女,她就是带着这样的牵挂离开的。课文中的一对儿女读懂了母亲的话。你们看,在史铁生的面前,是一个何等绚丽的秋天——“又是秋天……”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同学们,在史铁生的眼中,菊花是这样的淡雅、高洁、热烈、深沉,就像母亲的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与第一自然段中的见什么烦什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个秋天里,母亲那令人心酸的一扑、一抓,那无限深情的一躲,都已经不在了,(边说边擦“扑、抓”),课文学到这,老师想问大家,母亲给你的印象仅仅是“憔悴”吗?(不是)老师要擦掉这个词(边说边擦“憔悴”)你还能换上什么?(生答:伟大、无私、坚强、慈爱等)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已经不在了,(边说边擦“母亲”)留给史铁生的,只有那深深地——怀念。(回归课题)

  我们再来看史铁生:他还会狠命地捶打着自己的腿诅咒命运吗?(不会)

  他还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吗?(不会)

  他还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吗?(不会)

  (边说边适时擦去“砸、摔、捶”)

  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史铁生?(乐观、坚强、向上……)

  是呀,我们看到的再也不是因双腿瘫痪而悲观绝望的史铁生。真的,史铁生变了,在母爱的呵护下,在自己的努力下,他成为了一位著名作家,他的作品被好多翻译 家翻译成外国的文字在世界发行,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在用笔代替双腿书写着“好好儿活”的含义。而越是懂得“好好儿活”的含义, 就越怀念他的母亲,作者在很多文章中都写到了母亲。例如:《合欢树》、《有关庙的回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这里试摘一段——

  师读: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又不能在家里呆了,又整天整天独自到地坛去,心里是 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 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49岁呀!才49岁,母亲就离开而去。”

  同学们,如果真的有在天之灵,我想史铁生的母亲看到他儿子的今天,也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现在,请同学们带着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一起来齐读课题——《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作者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呢?(引导学生答 “深深母爱” 和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板书)

  六、拓展深化,学会感恩

  同学们,其实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读着史铁生对母爱的诠释,相信同学们对爱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下面,让我们静静地回忆父母为我们做过的点点滴滴吧!(学生在《烛光里的妈妈》背景音乐中静静回忆)谁想说?(学生畅所欲言)

  是呀,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却从未要求我们回报过,我想,我们应该学会去爱我们的父母,学会感恩。在今天的课堂快要结束时,让我们共同唱响一首《感恩的心》,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恩之情——(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师生同唱或做手语舞)

  七、布置作业

  写一个妈妈爱你的动作神态描写。

  秋天的怀念课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困难和不幸,学会坚强,珍惜生命。

  2、品读细节描写的词句,带着不同的感受朗读品味描写菊花的句子,层层深入,感悟母爱的无私、博大、宽容、深厚,感受力量,感悟生命。

  3、能深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赏乐揭题。

  1.播放歌曲《叫一声妈妈》。

  师: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她愿意用自己的一生来爱你;有一种爱,她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2.点击课题。

  是啊!母爱不仅仅是爱和给予,还应担起一份责任――就是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母亲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生命的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叫……师板书《秋天的怀念》,生读课题。

  二、自由研读,真情感知。

  师:秋天的怀念,多么诗意的题目,请大家读读课文,找出洋溢着母爱的句子。

  1、学生自读。

  2、全班重点交流:要求学生抓住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说,体会母亲的心情。(结合交流,师引导。附:①母亲扑过来------这位母亲,你干吗忍住呢?你应该把你的悲伤、痛苦都哭出来呀!你为什么不哭呢?指导朗读:你真懂得母亲的心思!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母亲当时的心情吧!②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常常-----指导朗读:是啊,整宿整宿,多么漫长的煎熬啊!让我们也去体会体会!齐读------③我那个生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说话训练:母亲的这句话里有个省略号,表示——读到这儿,你能把母亲没说完的话说出来吗?)

  3、引导小结。

  师:是呀,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朴实的话语,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都涌动着母亲的爱,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母爱是怎样的。

  师小结: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作者正是抓住一个个细节来描写伟大无私的母爱的。

  三、重点择读,深情感悟。

  1、师:刚才,我们一起感知了母亲对儿子的舔犊深情,现在咱们请同学读出最感动我们的语句来,让我们再次感受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配乐《江河水》)。

  2、师:母亲的一个个小小的动作,细微的眼神,只言片语,都使作者记忆犹新,这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你能从文中找出直接表达秋天的怀念的段落来吗?

  3、交流:大家同意吗?课件出示: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①图欣赏——美吗?就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读这句话。

  ②自由读练读。③指名读。

  ④你为什么把淡雅读得那么轻、那么柔呢?

  ⑤师:这么一个伟大的母亲已经离我而去,又是一年秋来到,又是菊花烂漫时,睹物思人,思绪万千,在花丛中,“我”仿佛又看到母亲憔悴的脸、“我”仿佛又听到母亲那和蔼的话语……带着这种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从母爱中感受生命的力量。

  1、师:就是这北海的菊花,曾经使重病缠身的母亲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带我去看。现在,你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的原因了吗?你明白了母亲未说完的话吗?

  2、又一年的清明节到了,“我”来到母亲的墓前,请把想说的说给母亲听听吧!

  3、师:是啊,作者也懂得:母亲让他去看菊花,是想他学会菊花的坚强,想他好好地珍惜自己的生命,勇敢面对现实,顽强地生存下去。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我们应珍惜我们的生命,好好活下去!这里,我想送大家一段话:

  当灾难与逆境来临时

  愿我们更坚强!

  当爱围绕我们周围时

  愿你我都珍惜!

  愿我们的生命之花

  越开越烂漫!

  愿天下母亲的笑脸

  越来越灿烂!

  板书设计:秋天的怀念

  伟大“我”

  怀念

  无私母亲

  秋天的怀念课文教案9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掌握生字新词,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抓住四件事情中蕴含的浓浓母爱之情。

  品味人物语言,从母亲的只言片语中感受母亲浓烈而深沉的爱子之情。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作者的行为,在心底形成情感的呼应。通过拓展阅读,了解史铁生其人其事,从文字中了解母亲无私而深沉的爱。

  通过反复品味“好好儿活”这简单的四个字,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文中伟大的母亲形象,树立对母爱的尊重和敬仰。

  二、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中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隐忍而深沉的母爱,教学中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披文入情,受到母爱的熏染。

  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我爱-母亲;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 1972年(21岁)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xx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代表作《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深圳中学生杨林在他的文章的鼓励下,走出了车祸带来的阴影,以《生命的硬度》夺得了一个全国作文大奖。

  本文写于1993年。

  三、朗读课文

  四、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思考:围绕母亲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照料写了几件事。

  “我”发脾气,母亲抚慰我。

  母亲为“我”隐瞒病情。

  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母亲临终嘱托。

  2、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5)看菊花

  第二部分(6)明母意

  3、一句话概述内容

  用”本文写了……”说话。

  写了母亲在“我”因瘫痪变得暴怒无常后默默地忍受并且以关爱照顾我的故事,

  五、布置作业

  把“读一读写一写”抄写5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导入

  二、朗读第一自然段

  1、哪些地方表现了我的“暴躁无常”?为什么我会“暴躁无常”?

  抓住砸”、“摔”等动词。

  痛苦和绝望

  2、母亲在我“暴躁无常”时,态度怎样?表现了什么?

  “悄悄”、“躲” 不忍心看儿子受折磨

  “听” 担心儿子想不开

  3、“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因为她一心扑在瘫痪的儿子身上,无心再侍弄花。

  这里交代“母亲侍弄的花都死了”是插叙,文中有几处插叙?分别表现什么?

  第一处:“母亲喜欢花……”。

  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

  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

  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处:“别人告诉我……”。

  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三、朗读第二自然段

  1、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母亲害怕落叶的景象更引起“我”的伤感。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2、“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3、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

  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终于又有了兴趣;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在心上;这说明母亲有着最伟大、最无私的母爱

  四、朗读第五自然段

  已悟透生活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艰难的现实处境:自身体弱多病;儿子没有走出痛苦的精神阴影;自身病情不能也不愿让儿子知道。

  五、朗读第六自然段

  1、文中最后写到“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的烂漫。”这段描写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

  文章前面写母亲要带我去看花,我最初是不愿意的,后来准备去了,可是母亲却不在了。

  一方面是使文章的结构完整,前后呼应。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我因为自己的双腿残废,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母亲却一直的鼓励我,帮助我,母亲希望带我去看花,事实上是想让我重新的振作起来,给我的生活增添点希望。母亲希望我能像这花一样,勃勃生机。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各色的花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有它自己的价值所在。母亲也希望我也一样,一样的坚强,我也可以有自己生存的价值。但是我却不知道母亲已经病的那么的严重了。现在终于知道了,所以又来看看这花,这一段的描写也是作者终于懂了母亲对我说的话的意义,寄托对母亲的深沉怀念之情,表达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者现在来看这花,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也要告诉母亲,我没有让您失望,我终于对生活有了信心。所以这一段的描写道出了我对母亲话的深刻理解,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无法弥补的愧疚之情。

  2、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活”个有什么意义?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用?

  第一段母亲说的意思是你虽然瘫痪了,但是还有娘照顾,要有勇气和信心好好活下去。这是母亲的心愿,也是母亲的恳求。

  最后一段“我”说的意思是母亲虽然离开了,仍要和妹妹相依为命,遵照母亲的意愿好好地、坚强地活下去,作为对母亲的纪念。

  这样写有首尾呼应的作用。

  六、标题分析

  1、文章哪些地方扣住了秋天?重点写了什么?

  写到“北归的雁阵”,“北海的菊花”。重点写后者。

  2、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3、本文在内容上主要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但作者却不以“怀念我的母亲”为题,而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好在哪里?

  以“秋天的怀念”为题意蕴丰富,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沉的怀念,而且展示了作者对苦难历程的生命感悟。

  (练习一朗读课文,把握全文感情基调。说说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

  七、主题探讨

  1、文章几处写“花”?

  文中一共三次写到“花”。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这“听说”表明还不那么确定,语气比较委婉。母亲意识到此时很难说服自己的儿子。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用的是祈使语气,口气是那么执着,期待是如此殷切。儿子的应允竟让母亲“喜出望外”。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这是“我”和“妹妹”对母亲嘱托的铭记,这是“爱”的传承与延续。

  2、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

  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3、文章主旨。

  用”本文写了……,表现了……,表达了……”说话。

  写了母亲在“我”因瘫痪变得暴怒无常后默默地忍受并且以关爱照顾我的故事,表现了母爱的崇高、伟大,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主旨)

  八、课外拓展

  关于母爱的名言

  九、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课外阅读《我与地坛》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除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外.还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和情感培养,先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把课文读熟,理解文中的重点句段所表达的含义.然后对文中印象最深刻的句段各抒己见.说的时候要着重抓住“我”和“母亲”的情绪做对比:“我”因瘫痪,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砸东西,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母亲”不但不责怪“我”,反而等“我”情绪恢复平静后抚慰“我”,还说要带”我“去北海看菊花。经过对比,学生懂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也更体现出 “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热爱、怀念之情。

  作者透过一些细小的情节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从而也使我想起作者史铁生苦难的一生,“没有经过苦难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吗?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生是幸运还是不幸?.......我想感受那些经历过大苦大难的人所体味到的人生况味和所获得的人生价值”这是宋秋雁在《走过苦难-----记我无比敬仰的作家史铁生》一文中的节选。使我想起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贯穿情感性教育和挫折性教育是有必要的。

  通过对《秋天的怀念》的阅读,让学生受到了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接受了一次“爱”的教育;还提高了学生的自读能力。

  秋天的怀念课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2.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活”的思考。

  教学层次:

  走进母亲怎样的好好儿活;

  感受作者怎样的好好儿活;

  思考我们要怎样好好儿活。

  教学步骤:

  走进秋天――读出味道

  走出怀念――读出思考

  一、揭示课题

  1、有一位以前就读那里的校友叫史铁生。此刻已经54岁了。母亲离开他已经几十年了。这么多年,他一向思念着自己的母亲。这是他写的一段话,请读一读,看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默读)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明白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课件)

  2、谈体会: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

  (2)作者对母亲的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

  (3)作者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

  (4)作者自己的成长,完全理解母亲了……

  小结:正如作者说“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上(板书:“苦”),其实,还有许多复杂的情感构成一股苦涩的滋味,我们能够归结为一个词:怀念。(板书:怀念)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作者写了什么季节的故事(板书:秋天)

  3、注意看,老师加上一个“的”齐读课题:“怀念的秋天”。你的眼前会有一幅怎样的画儿(景、事、人……);老师把几个词的位置颠倒一下:“秋天的怀念”,齐读课题。你的眼前会有怎样的不同(……变成一种情感……)

  小结:看来,之所以有这秋天的怀念(课件),就是秋天的故事所引发啊,作者怎样会有这份怀念让我们一齐跟随史铁生先走进秋天的故事。(在“秋天”下面做标记)

  4、为了更好理解这秋天的故事,我们先来检查一下自己读书的状况。那里有个自测题,请同学们自测一下看到达哪个台阶:(课件显示)――正确、流利、有感情。(让学生能够先自由读一读,然后让学生读书,让其他学生评价该生读书属于怎样的层次,以学定教。能够重点指导几个儿话音,比如“咱俩儿”,“好好儿活”)

  5、根据学生朗读状况得出结论。比如,提出进一步要求:(同学们说的有感情,到底怎样算是有感情有时候我们说的时候很模糊。难道是语调的高亢或是技巧的高超我们要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咂摸他人的人生,要在“自己的理解”中读出自己的滋味,即“读出味道”。(课件以阶梯状出此刻“有感情”的基础上)。你怎样理解这个“味道”(结合生活实际讲)

  6、怎样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味道”下面让我们一齐走进秋天的故事。

  二、探讨母爱的内涵

  (一)走进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

  1.请同学看课文第一段,母亲的一句话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底,说说是哪一句话。(课件:“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板书:“娘俩――好好儿活”)

  2.顾名思义,这娘俩指的是――母亲和儿子两人在一块好好活。

  3.这是母亲对儿子说的话,儿子是怎样不好好活了,母亲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比如: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回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2)“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3)“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4.是啊,我活着还有什么劲所以: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唰唰啦啦”地飘落,我――――――――――――――――――――――。(课件:扩充句子训练)

  5、实话实说的讨论:你们多大21岁活蹦乱跳的年龄,能够四处周游,有多少事情能够做!没有了双腿,他这样做,你们怎样看

  小结:应对这样天大的打击,他活着好“苦”啊!(回扣板书的“苦”)

  6.请注意:母亲的自身状况又是怎样请也找课文相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比如:

  a.但是我却一向都不明白,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之后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b.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大口大口吐血……

  7.有没有明白得肝癌的病人的疼痛滋味的,请补充说明

  8.这些痛苦儿子明白吗除了外人不能明白的痛苦,还有一点,就是病人清醒地明白她离死亡更近的痛苦啊。然而,即使应对死亡,母亲有没有把玻璃砸碎有没有把东西摔向墙壁有没有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教师问一句,学生接一句)史铁生的发怒我们都能够理解,母亲的发怒我们更能够理解啊。可母亲为什么没有那样做,而要这样做!(估计回答落脚点就在“为了儿子着想”)

  (二)、走进母亲的让儿子“好好活”。

  1、请再细细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说明母亲一切都是为了儿子

  (1)比如――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学生说到那里,教师就抓住这一“挡”,追问,挡住的究竟是什么实际是母亲像一扇门一样,挡住的不是窗外“唰唰啦啦”地飘落的树叶,而是儿子郁闷烦躁的思绪)

  小结:母亲的爱好勇敢!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这句话。

  (2)再比如“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踩’和‘跑’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母亲担心这样的话勾起儿子更大的痛苦……)

  小结:母亲的爱好细心!带着这样的理解读这句话。

  (3)“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小结:母亲的爱多么急切。再读带着感受读。

  (4)“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

  小结:母亲的爱多么热烈,读出这句话的滋味。

  (5)再看看这句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课件)

  a母亲“扑”(课件在下面加点)过来,扑住的究竟是什么

  小结:母亲的爱好坚定!送到句子中再读这句话。(重点体会“在一块儿”)

  b母亲抓住我的手,母亲“抓”(加点)住的究竟是什么

  小结:母亲的爱多么执着!送到句子中再读这句话。(重点体会“好好儿”)

  c母亲忍住哭声,母亲“忍”(加点)住的究竟是什么

  小结:母亲的爱多么深沉!送到句子中再读。(重点体会“活”)(注意:以上根据学生状况来随时调控和引导。)

  2.学生发散谈后,重点探讨下面的句子:从几个“悄悄儿”中,再细细品味母爱:

  读下面的话,比较用上“悄悄”和去掉“悄悄”有什么不一样,选取一处谈谈:

  a“……母亲就悄悄儿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儿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儿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课件)

  b调整后――“……母亲就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她比我还敏感。她又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课件)

  (2)同一个“悄悄”表达母亲不同的情感。然而,这复杂的情感又有共同的东西,是什么

  小结:母亲的爱是留意翼翼!读出这样的味道。

  3、透过体会,此时的母亲已是万箭穿心啊,自己身体的毁灭性打击让母亲“苦”;还要应对的是自己抚养了21年的儿子的瘫痪,能够说,对母亲的打击可谓“苦上加苦”。可无论如何还要让儿子好好活!母亲的爱――用心良苦!(再次回扣“苦”)

  4、我们跟随史铁生一道去体会母亲,发现母亲。那么,在这秋天的故事中,母亲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咱娘俩,要好好活,好好活……”课件再次出示,学生说出什么体会就再读这句话)

  总结:母亲的好处,蕴含于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并不觉得。但是,这种好处只有在秋天的场景中,才会凸现出来。由于母亲的疾病,失去生命夺目的光华。可我们对母爱的好处有了特殊的发现――正是她的要好好活,让我们懂得母爱不仅仅仅是爱和给予,还担起一份职责――就是教给儿子如何应对有缺憾的生命。正是她的要好好活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光亮。

  三、探讨爱母的怀念

  1、就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引读课文,“邻居们……”

  2、原先的母爱儿子理解不了,一个秋天过去了,又一个秋天过去了,直到之后儿子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懂得的是什么

  a出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还未成年的女儿……”(课件先出示这句话)

  b把“……你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加进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中,变成“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未成年的女儿,你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好好儿活。”(课件补充完整上面这句话,然后让学生读一读。)

  3、.所以,我和妹妹都懂,因此“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课件出示该句)

  4、那么,这“好好活”,究竟是怎样活结合课文的这句话,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理解――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课件)(学生说到什么理解就把不同感受送到“我俩好好活”的句子中朗读……)

  5,透过看菊花,母亲给儿子三究竟是什么,也正是史铁生在文章中写到――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6.升华:当儿子懂得母亲告诉儿女的“好好活”的含义,那和母亲发生的秋天的故事啊,就深刻在心中,化作心中无比的怀念(回到课题怀念!)。

  7、过渡――越是怀念,就越是充满对往事的回忆,然而,母亲再也不能和我一齐吃豌豆黄了;母亲再也不能和我商量一齐到北海公园看菊花了;我再也看不到母亲为了我的回答而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了;我再也听不到因为我发脾气母亲对我的说的安慰话了。

  8、越是怀念,越是深深的自责啊,越是自责就越要好好活啊。所以,又一个秋天,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看着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课件,改造课文的训练,让学生选取一处补充。)

  9、越是懂得“好好活”的含义,就越是无比的怀念,就如飘落的树叶片片飘到儿子的心里,融入了生命,化作了血液:(播放音乐,学生静静默读下文,让后老师再读一段。)

  (1)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

  (2)我一向有着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明白我们会牵挂你不明白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明白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明白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有关庙的回忆》

  (3)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但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与地坛》(教师读这一段)10、越是怀念,就越难过,我多么想让母亲推着我到北海的公园看菊花啊,我是多么想再听听母亲对我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啊,母亲,你让我怀念的“好苦”啊。所以,为了还母亲的心愿,为了这永远的怀念,又是一个秋天――引读,“又是秋天……”(回到上面的句子中,全体一齐朗读,课件再次出现这句)

  10、就是这怀念,一个又一个秋天过去了,从21岁开始坐在轮椅上到此刻,从母亲去世到此刻,这份对母亲的怀念已经整整33年。这33年的怀念他对“好好活”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11、请读他在《病隙碎笔》中写的话: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之后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最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能够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课件)

  12、因此,这33年的怀念里,也是他和疾病搏斗的33个年头。此刻,他完全超越了一般生存的“好好活”的生命层面,已经超越到了一种漠视和超然的境界。这深深的怀念,让她懂得,好好活,不仅仅仅有坚韧的意志,而是把打击当作别开生面的游历,当作一种人生的另一种享受――他对好好活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那就是――活着就是一种幸运,活着要懂得满足。

  13、介绍史铁生的近况:由于尿毒症,造成肾衰竭,经常发高烧,有好几次昏迷,但他依然平静淡然的看待这一切,此刻一个星期都要透析两次。但他依然在――好好儿地活着。他用笔代替他的双腿写出自己怎样“好好活”的,所以我推荐几本他的书:《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课件)

  14、对于史铁生的“好好活”,我们是怜悯吗感到他活得痛苦吗那究竟是什么(对着黑板“苦”字说――是佩服,是敬重,也是敬仰――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贵。在报纸上看到史铁生和世界长跑冠军刘易斯的合影。身体衰弱的史铁生虽然连站也站不起来,但他的灵魂却在无羁地奔跑着,跑得跟刘易斯一样快,甚至比刘易斯还快。我想,如果说“好好活”是对母亲的回报,母亲必须会含笑九泉的。

  15、那么,这回应对“秋天的怀念”,在你心中,又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请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母亲推着他看到了菊花……自己用脚踩扁一个杨树花……)

  读出思考

  1、课文的学习已经结束。这个故事的确感动了我们。我们一齐跟着史铁生的情感世界走了一趟,经历他和他母亲别样的人生。一般状况下,我们的读书,读到此程度,总会说,史铁生和他母亲真伟大,活出了自己的性格和尊严。读书到此也完全能够。但我还要问你们,他们的故事感人,跟我们自身有关系吗(让学生畅所欲言)

  2、史铁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肯定不是让你明白,你看我多了不起,他肯定不是让你们宣传他母亲是多么了不起,所以,当我们走进秋天的故事――读出了书中的味道的时候,我们还要走出“怀念”――“读出思考”(课件呈梯状把这俩层次递升)那么,这思考究竟是什么

  关于活着: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不是有这样的缺憾就有那样的痛苦。世界上有看得见的痛苦打击,也有看不见的痛苦人打击。身体的局限我们这辈子也改变不了,能够改变的是我们的心理局限――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憾中找到另一种生命延展。

  3、因此,透过史铁生的和兄妹的“我俩要好好活”,经过我们的思考,课文的“俩”就应改成“们”。这句话就应说是“我们在一齐要好好活……”(板书)

  4、那里的“们”会指谁呢是谁,你就说成你和谁,你想和谁,说你就和谁说,比如:“我和家人要好好活……”

  5、就要离开课堂。如果此刻回过头来再看课题――你心中最终留下的是什么

  6、如果你对“好好活”体悟到了个性的味道,读出了属于你的思考,到那时,你必须能想起窦老师和你讨论的这个话题,更期望你能想起史铁生,想起他的这篇《秋天的怀念》。(课件)

  7、人生的道路多么漫长,我们要好好活,有了这样的思考,更需要用人生的脚步丈量,无论怎样,我们为什么要好好活,我们就应怎样好好活,我们好好活出个什么样,这是就应是伴随我们一生思考和体验的问题。

  8、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重再次朗读课题――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课文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课文秋天的怀念教案(精选7篇)08-28

初中课文秋天的怀念教案范文(通用5篇)08-31

《秋天的怀念》教案08-26

《秋天的怀念》教案02-12

《秋天的怀念》教案08-21

秋天的怀念的教案09-07

秋天的怀念教案01-31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02-26

【精】《秋天的怀念》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