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2-08-12 15:00:40 教案 投诉 投稿

【精品】科学教案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科学教案3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一、 通过游戏、讨论等活动,让幼儿感知、了解各种各样的口袋名称及材料。

  二、 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口袋的功用,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一、 环境创设:收集各种口袋(塑料袋、网袋、布袋、纸袋、蛇皮袋、麻袋等)。

  二、 操作材料:米、水、小金鱼、球、玩具、水果等,毛巾若干条。

  三、 知识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参观菜场、垃圾场、医院、马路,并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向

  孩子介绍家中所用的口袋。

  活动过程:

  一、幼儿通过玩口袋,认识了解各种口袋的名称及材料。

  1. 幼儿游戏玩各种口袋。

  2. 幼儿认识各种口袋。

  3. 幼儿根据材料的不同为口袋分类。

  二、 操作活动:尝试了解口袋的用处,并讨论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1. 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讨论口袋的用处。

  2. 幼儿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口袋装物品,并记录自己的尝试结果。

  3. 师生共同小结口袋的功用。

  4. 找出生活中最常用的口袋:塑料袋。

  5. 讨论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结束活动:把装的物品运回教室。

  总体评价意见:

  优点:

  1、在丰富的材料面前展示了幼儿活动的多样性,在不同材质口袋的对比中,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幼儿感受并理解了不同材质的口袋的特性。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通过认识、感知、分类、操作、讨论、记录等活动来了解各种各样的口袋,

  3、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分的活动空间,真正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4、教师能注重在活动中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不断提高幼儿的活动情趣。

  5、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较高,幼儿始终在玩中学,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指导思想。

  建议:如果能让幼儿分组记录,就不会太拥挤,这样效果就会更好些。

科学教案 篇2

  目标:

  1、体验绘画的乐趣,能对画菊花产生兴趣。

  2、了解菊花的基本结构,知道花瓣是长在花心上的。

  3、观察菊花的外形,会用长线条和短线条表现菊花,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菊花,了解菊花的基本结构物质准备:

  1、彩色的小棒,没有花瓣的菊花白纸

  2、弯弯的花瓣的菊花和卷卷的花瓣的菊花的范画

  3、蜡笔、绘画的纸过程:

  一、迁移已有经验,观察菊花的基本结构(出示菊花的欣赏图片):看,这是什么花呀(菊花)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菊花,谁来说说看美丽的菊花中间圆圆的是什么呀?(花心)除了花心还有什么?(花瓣、叶子、花茎)。仔细瞧一瞧,菊花的花瓣长在哪里?(花瓣长在花心上,他们2个好朋友,手拉手儿不分开)。这些菊花可真漂亮!

  二、摆一摆、说一说

  1、那我们来动手把菊花摆出来吧,在我们的'桌上有一张白纸,看,这张纸上有什么?(圆圈)这是菊花的什么?(是菊花的花心)还缺了什么?我们用箩筐里的小棒做花瓣,动手来摆一摆,摆出一朵漂亮的菊花。摆的时候注意了,花心花瓣好朋友,手拉手儿不分开。

  指导:花心花瓣手拉手不分开,说一说是长花瓣还是短花瓣,还是有长有短。

  2、摆好后①请短花瓣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摆的菊花,菊花的花瓣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

  总结:(边说边画)你摆的是短花瓣的菊花,花心花瓣好朋友手拉手不分开,花瓣还是五颜六色的呢,真漂亮。

  ②请长花瓣的小朋友说一说③请有长有短的花瓣的小朋友说一说3、出示范画弯花瓣和卷花瓣的菊花看,这2多菊花的花瓣是什么样的?

  总结:原来菊花有这么多种,有的花瓣长长的,有的花瓣短短的,有长花瓣短花瓣一起的,还要卷卷的、弯弯的花瓣,可真美啊!

  4、这么美的菊花,我们来画一画吧,请你们用长线和短线把漂亮的菊花画下来。

  三、幼儿作画

  1、指导孩子花心花瓣手拉手

  2、勤换色

  3、指导能力强的孩子尝试绘画弯花瓣和卷花瓣四、评价请你说一说你画的菊花是什么样的?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还发现在活动中幼儿似乎被教师牢牢地控制着,未能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总是教师在提问?为何不鼓励幼儿发现菊花其他的秘密?如果我们能给幼儿提供几盆真实的菊花供幼儿尽情的观察,是否就可以鼓励他们在看一看中自己提出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整理出有价值、能促进发展的兴趣点,从而教师再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发现、交流、讨论,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在开放和充满质疑的情境中学习,在不断体验探索中感受成功和乐趣。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光、物体、影子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2、在不断操作中能控制影子的动态变化。

  3、在影子实验中勇于尝试,积极动脑。

  【活动准备】

  1、在墙上贴数根纸条当做竹竿。

  2、在距离墙40厘米处拉一根绳子,在绳上挂上几个小猴子图片。

  3、手电、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互动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播放音乐《猴子爬树》,师幼按节奏做爬竹竿的动作。

  二、探索光、与影子的奥秘。

  1、出示小猴子图片、手电等。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都做了小猴子爬竹竿的游戏,这里也有许多小猴子,它们也会爬竹竿,可是今天小猴子想让它的影子学会爬竹竿,你们愿意吗?怎么样才能让小猴子的影子爬到“竹竿”上去呀?

  2、师:你能用手电筒把小猴子的影子投到“竹竿”上去吗?

  3、幼儿尝试,教师鼓励幼儿通过调试手电光源的办法将小猴子的影子投射到“竹竿”上。

  4、幼儿集中交流。

  师:你是怎么让小猴子的影子投到竹竿上去的?手电筒从哪里照过去?(屈老师 )为什么有的.人用了手电筒,“竹竿”上却没有小猴子的影子呢?

  5、幼儿再次尝试用手电投射小猴子的影子。

  三、让幼儿尝试改变猴子影子的位置,进一步感知光、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1、师:小猴子的影子都能爬到“竹竿”上了,你能让小猴子的影子站在“竹竿”的最下面吗?

  2、师:你能让小猴子的影子再爬到“竹竿”的最顶上吗?

  3、幼儿再次尝试。

  4、师:你是怎么做到的?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

  5、师:小猴子这次想让影子和我们一起玩音乐游戏,请你跟着音乐让猴子的影子来爬“竹竿”。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必备科学教案07-26

关于科学教案07-26

有关科学教案02-06

科学教案范文04-06

关于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模板03-27

冬天科学教案02-14

科学教案范文06-06

小班科学教案:糖消失了 _小班科学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