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2-08-05 10:33:32 教案 投诉 投稿

关于中班教案模板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中班教案模板六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利用各种方法创作捕螃蟹。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感受作品的美感。

  4、感受色彩对比。

  活动准备:

  捕螃蟹图片、背景音乐磁带、绘画材料(油画棒、各色彩纸、颜料、橡皮泥等等)

  重点:

  寻找螃蟹的主要特征难点:探索螃蟹的表现方法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螃蟹)师带上螃蟹头饰:嘿嘿,我是螃蟹爸爸,瞧我长得多神气。今天我把我的孩子也带来了,请你们仔细看看我的孩子长得什么样。你知道螃蟹是补上来的么?

  (二)幼儿观察、寻找特征螃蟹有一个身体、八条腿、两个大钳子,走起路来横着爬。

  请你来学学螃蟹走路的样子。(幼儿一起模仿,请个别幼儿来表演)

  (三)幼儿操作出示图片:这里有好多渔民叔叔捕蟹是的样子,请你们看。(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各种不同的螃蟹的捕蟹方法,个别幼儿进行讲述)。

  幼儿自选分组操作,教师进行指导,要求幼儿尽量表现出捕螃蟹时的主要特征,同时注意画面的整洁。

  (四)结束活动你们给螃蟹宝宝拍的照片真好看,我们一起去跟着螃蟹爸爸跳个舞吧。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对所抓握的物体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计数,并记录、比较多少。

  2、愿意与同伴交流操作方法并尝试同伴的办法。

  3、能积极的`参加操作活动及时整理材料。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分类,并计数难点:孩子要用多种方法记录数

  活动准备

  教具:红枣、白云豆、花生米、记录单、笔、黑板。

  学具:小碗(内装红枣、豆、花生米若干)、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问好,介绍自己。

  2、男孩女孩比一比师:我们班有男孩有女孩,到底是男孩多还是女孩多呢?怎样才能知道?。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引导幼儿讨论要比较多少必须数一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游戏:抓一把。

  1、抓把红枣比一比。

  (1)出示实物,师:想比赛抓红枣吗?谁想试试?请幼儿与教师比赛抓白芸豆。

  (2)师:猜猜我们谁抓的多、谁抓的少?怎样才能知道?引导幼儿检查、验证谁多谁少。

  3、抓上一把比一比

  (1)大胆抓一把。出示装有红枣、白芸豆、花生米的小碗,请一名幼儿尝试抓出一把。

  (2)数清有几个。引导幼儿认识所抓的东西,并说说每种抓出了几个。

  (3)试着记下来。师幼讨论商量,会在表格中进行记录数量。

  三、幼儿操作:大家都来抓一抓。

  (1)幼儿自主游戏。引导幼儿商讨活动规则,知道抓出一把后,数清楚并记录,记好后说说哪种最多?哪种最少?

  (2)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四、延伸活动:各抓一把想一想。

  出示三个分别装有红枣、白芸豆、花生米的碗,师:谁愿意试着每样都用力的抓一把,猜猜哪一种抓的最多?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乐趣。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起风时周围景物的特点。

  2、能理解诗歌的含义,学习排比句式的结构。

  3、初步接触重点子词:扔、花瓣、羽毛、一起。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让幼儿感受起风时周围景物的特点。

  2、能理解诗歌的含义,学习排比句式的结构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音带、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树、花、小鸟头饰各一、风车一个 、羽毛、花瓣、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

  1、谈话交流,结合生活经验讨论起风时周围的景象。

  2、出示风的图片,引出挂图,幼儿观察挂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用有……有……还有……说出图上事物)

  3、教师播放音带,幼儿翻阅图书,倾听诗歌。

  4、讨论诗歌内容。

  5、教师出示全部挂图,师幼共同阅读,理解诗歌内容。

  (1)学习第一小节

  师:我们来看先发生什么事?(师读)

  提问:

  1、 诗中的大风先找谁玩呀?

  2、 大树和大风玩了吗?

  3、 大树把什么给了大风,让大风和他一起玩?

  4、 它是怎么给的呢?(出示字卡“扔”)

  5、 大树把树叶给大风玩,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2)学习第二小节

  师:接着大风又会去找谁呢?(师读)

  提问:

  1、诗中大风找谁玩?

  2、大风找花朵玩,花朵把什么给大风?(出示字卡“瓣”)

  3、花朵把花瓣给了大风,说了些什么?它是怎么说的?

  (3)学习第三小节

  师:大风找了大树,花朵一起玩,还找了谁一起玩呢?(师读)

  提问:

  1、 大风去找了谁玩?

  2、 小鸟把什么给大风了?(出示字卡“羽毛”)

  3、 他是怎么给的呀?

  4、 小鸟为什么把羽毛给大风呀?

  (引导幼儿感知,实际上是大风把树叶、花瓣、羽毛吹下来,他们随风飘舞,就像在和大风玩耍)

  (4)学习第四小节

  师:大风真是个调皮、贪玩的孩子,找了那么多的朋友玩,他觉得还是不够,我们来看看它又去找谁了呢?(师读)

  1、 大风最后找谁玩?

  2、 小朋友和大风玩吗?

  3、 那小朋友他是怎么说的.呀?(出示字卡“一起”)

  (5)欣赏诗歌,完整感知

  教师与幼儿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朗读过程中适当地停顿,表现大风调皮、活泼的神态。

  二、体验活动

  1、大风还会和什么玩呢?

  (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的场景,如:大风吹动衣服、树枝、旗帜,吹起灰尘、沙粒。)

  2、如果大风找你玩,你会和大风玩什么?

  (鼓励幼儿设想不同的情景,如:放风筝、扫地、晾衣服)

  三、教师小结

  四、表演环节

  1、请个别幼儿用肢体语言表演诗歌内容。

  2、集体表演诗歌内容。

  五、游戏:

  《大风和树叶》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加上教师课前准备充分,幼儿学诗歌也特别的认真,所以在回答的过程中幼儿们也能够很准确的描述出诗歌的内容。特别在表演诗歌的环节中,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来进行表演,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不够精练,所以在这方面还是需要在平时就加以练习。

中班教案 篇4

  在幼儿结束体育游戏“宝宝回家”后,我立即抽取了19名幼儿对他们的“脉搏跳动”“呼吸”“出汗”情况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19名幼儿的测试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的“脉搏跳动”和“呼吸”情况属于正常范围。但有14名幼儿的出汗量偏大了些。

  针对以上测试情况,我将“宝宝回家”这个游戏的过程作了如下调整:

  一、出场:

  幼儿站成一路纵队

  二、开始:

  1、教师击鼓面,幼儿一个跟着一个沿着场地周围走。

  2、边,幼儿在场内四散走。(教师提醒感觉到热的小朋友可以适当的脱掉或敞开衣服)

  快慢变化幼儿行走的速度,(时间略短些2~3分钟)当教师重击两下鼓面时,幼儿快速躲进场地中的.小房子里。(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找人少的地方走)

  3、作适当的放松活动,休息一下。

  4、请体弱汗多的幼儿休息,其他幼儿重复进行游戏2~3次

  三、结束:

  师:“天黑了,小宝宝们回家了。”

  幼儿做“睡觉”状,休息片刻后回教室。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玩雪碧瓶,发展跳跃能力、臂力、平衡能力以及机体的协调能力。

  2.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3. 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 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 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只雪碧瓶,内装大半瓶水。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幼儿入场,听音乐绕场模仿做开飞机、小鸟飞、螃蟹走、骑马等动作。

  二、 自由玩瓶

  1.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刺激幼儿自由玩瓶的兴趣,并交代玩瓶的要求。

  2. 幼儿分散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玩了那些花样,立定跳远的姿势是否正确,并对一些跳跃动作不正确,协调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3. 教师简单小结幼儿玩瓶的方法,并请幼儿示范:有的用瓶子练习举重;有的用瓶子练习跳,跳的方式也很多:把瓶子倒在地上,从瓶子上跳过去;将瓶子竖着放,从瓶子上跳过去…….他们都是蹲下用力蹬地,前脚掌轻轻落地,手臂协调摆动。

  三、组合玩瓶

  1. 要求幼儿自由组合玩瓶。

  2.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自由组合玩瓶的'情况,对找不到合作伙伴的幼儿提供帮助,如你愿意跟谁玩,该怎么对他说? 你试试看!

  3. 教师巡回观察各小组的玩法,并参与游戏。

  4. 请各族幼儿介绍自由组合后的各种玩法:用几只瓶子搭成正方形,双脚或单脚跳进跳出;用几只瓶子搭成波浪形,沿波浪跳跃前进;用几只瓶子搭成十字型,按一定方向单脚或双脚跳;将几只瓶子竖着放在一起,靠助跑从上面跃过去…..幼儿每介绍一种玩法,教师就表扬他们爱动脑筋玩法与别人不一样,并让其余幼儿跟着玩一遍。

  四、集体游戏“给小树浇水”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把雪碧瓶当成小树,组成一片森林。各组幼儿先依次走过森林中的小路,然后再回到起点开始比三,要依次绕过每一棵小树,不能碰倒小树,跑道终点。游戏规则:一定要绕着小树跑,如果碰倒小树,一定要把他扶起来再跑。提醒幼儿注意自己不能摔倒,比赛哪一组跑得又稳又快。

  五、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们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组织和帮助他们投入到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活动让孩子们健康身心、活泼个性,给他们带来了活动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鞋子的基本特征、种类及不同的用途,了解在合适的场合和合适的季节穿合适的鞋子。

  2、积极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男女、季节、天气、职业的人物图,与人物可以粘贴匹配的各类鞋子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老师说出谜面:“小小两只船,大小都一样,要走一起走,要停一起停。”

  2、幼儿猜出谜底:鞋子。

  3、议论:怎样能猜出谜底,我们听到谜面怎样说。

  4、进入了关于“鞋子”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鞋子的事情。”

  二、观察辨错

  1、观察自己的鞋,交流今天我穿了一双什么鞋?

  2、展示一群穿错鞋的小朋友,观察他们各自穿的鞋:雨天穿布鞋、冬天穿凉鞋、夏天穿棉鞋、运动时穿皮鞋、男孩穿女孩的鞋等。

  3、小朋友穿的是什么鞋?这样穿鞋合适吗?。他们该穿什么鞋呢?

  4、与身边的同伴议论后说说该怎样换鞋,以及自己的理由。

  三、了解鞋的`用处

  1、小朋友听了大家的意见,都把鞋脱了下来,他们发现光脚丫很舒服,不想穿鞋了,行不行呢?

  2、幼儿分成“行”与“不行”两组,交换地说说各自的理由。

  3、教师征求意见,最终发现有些时候可以不穿鞋,有些时候非穿鞋不可。

  四、鞋子匹配

  1、观察画面上的人,想一想他们需要穿哪种鞋子。

  2、从边上的图画里找出适合的鞋,贴在对应的小朋友脚上。

  3、观察分辨:他们的鞋穿得是否合适,若有疑问继续讨论调整。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幼儿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对儿童进行感性教育,应当从直观教学入手。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有助于幼儿直接感受和理解语言。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学活动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综合教案:舞龙_中班综合教案07-08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03-01

小鸡教案中班教案01-21

中班教案:魔法学校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体育教案:椅子游戏_中班体育教案07-07

中班综合教案:大南瓜_中班综合教案07-07

中班综合教案:数守恒_中班综合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