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味道教案

时间:2022-07-10 17:45:54 教案 投诉 投稿

月亮的味道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月亮的味道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月亮的味道教案汇编9篇

月亮的味道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真聆听雨的声音,比较不同雨声的特点,用‘_____的’的表达方式描述不同季节雨的特点。

  2、主动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秋天到来”的各种变化,描绘秋天的故事。

  3、倾听散文的配乐朗诵,跟随音乐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

  4、跟读散文,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散文,激发阅读散文作品的兴趣,体验散文学习的快乐,培养阅读的积极性。

  5、尝试并运用散文中的句子表述和表达金秋的美丽,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分组为散文创编动作,学会合作,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记录到的秋天的美。

  活动重点:

  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

  活动难点:

  为散文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不同季节的雨声录音。

  2、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秋天图景。

  3、秋天的叶子、果实等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并抓住幼儿爱玩的天性,以闯关游戏的方式完成此次活动。

  动物王国最近要招募一批英勇能干的小动物来保卫他们的森林,报名的小动物要经历听、说、仿、编、演等五关层层选拔,最后挑选最勇敢、最能吃苦、最爱动脑

  筋的小动物来保护他们共同的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参加啊?

  1、第一关:听雨辨不同(感受雨声)——听

  放音乐,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声,再不同季节的雨声,引导小朋友去感受雨声的变化与不同之处,使用‘_____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点。

  小结:教师要帮助小朋友丰富和补充语言以及纠正不正确用词,启发他们去感受音乐中雨声的细微变化,为他们打开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2、第二关:说说‘我与秋天’的故事——说

  2.1请小朋友举手发言,说一说‘我’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秋天。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用“______的”的表达方式叙述。

  2.2秋天和其他的季节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知道的或是发现的?

  天气、穿的衣服厚薄、树叶的颜色、开的花儿、成熟的果实、粮食等等,春夏秋冬各举一到二个例子。

  2.3秋天的树木和花草有什么变化?

  2.4秋天成熟的果实和丰收的粮食都有哪些?举例说明。

  2.5秋天的小动物在干什么?

  小结:本阶段既是对已有经验的再感知,又是为学习散文作铺垫,教师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小朋友用散文中的话将自己的故事,初步接触散文的语言。

  3、第三关:学我说话(走近散文)——仿

  3.1放配乐散文,跟随音乐一同走进秋天,感受来自散文的美。

  师:散文听完了,小朋友感觉秋天的雨美不美?美在哪里?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

  3.2结合画面,分段理解散文。

  1)欣赏下雨前后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导幼儿把雨比作一把钥匙。可对幼儿进行反问,进而帮助他们理解雨的清凉和温柔。

  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门?

  师:秋天的雨下过后,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变化,就好象一把钥匙轻轻地把门打开,让我们看到了秋天的一切。

  2)下雨后的画面:在画面中感受色彩的美。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重点指导幼儿说出各种植物、花卉的色彩变化。

  师:秋天到了,各种植物都有了变化。银杏树的叶子变黄了,水稻成熟变得金黄,各种颜色的菊花都开了,有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所以美丽的秋天有一盒

  五彩缤纷的颜料。

  3)呈现果实画面,引导幼儿从气味上说出秋天的雨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

  师:小朋友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这些水果有什么味道?把准备好的水果篮拿到幼儿面前,让他们闻一闻,并用“_____的”说出自己闻到的味道。

  师,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这气味是从哪里来的?

  师:秋天来了,水果成熟了,都发出很多好闻的香味。而且在秋天远远都能闻到糖炒栗子、烤山芋的香味。

  4)喇叭画面:引导幼儿感受动、植物的过冬方法。

  师:画面上的是什么?是谁的喇叭?怎么听听他要告诉小朋友什么?教师朗读喇叭的话。

  师: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落叶树的树叶纷纷飘下来,工人叔叔也开始为小树过冬作好准备,冬眠的小动物忙着造房子、储藏食物、挖洞,大家都在准备过

  冬了。显示小动物过冬的画面。

  5)水果和粮食成熟的画面,引导幼儿感受秋天的丰收景象。

  教师小结,秋天的雨给大地、小朋友带来的是丰收、快乐的歌。

  3.3有目的的再次欣赏一遍,并学习运用散文诗中的句子来讲述。

  师:这次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把你最喜欢的.、写秋天最美的句子记在心里,等会儿告诉大家。

  4、第四关:视频观赏(进一步倾听、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情境美。)——编

  4.1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再次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说出散文中的句子。

  4.2认真看视频

  4.3边听边做,跟着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散文内容进行动作创编,教师适时介入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本部分创编动作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属于最近发展区,但要对接触较少的散文进行动作创编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活动中可采取合作创编与自由创编两

  种方式。以合作创编为主,鼓励独自创编。一方面可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为幼儿在独立创编时积累一定的创编经验。创编动作的过程中,是一个发

  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一个极好的机会,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性。

  4.4分组表演与展示创编成果,引导小朋友互相学习

  阶段小结:教师对本阶段小朋友的表现要更进一步的进行指导和肯定,在跳一跳就够得着的学习阶段,幼儿通过不断的尝试与试误,自身内部的评价系统会给

  以反馈,小朋友相互之间的评价也会给以反馈,在幼儿的评价系统还未发展完善的时候,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太客观,最容易受挫,所以教师要通过不断地观察,

  适时介入孩子们的活动中,引导和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并通过总结帮助小朋友更加客观的评价自己和其他小朋友。

  5、第五关:表现散文——演

  5.1本阶段是一个融合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儿童运用普通话有感情的跟读散文,体验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情境美,从而喜欢散

  文,喜欢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5.2播放音乐视频,有感情的朗诵散文并结合本组小朋友创编的动作进行表演,在愉快的情境中慢慢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1.联想诗歌的内容自由画画,设置展示栏,让小朋友相互交流与学习。

  2.家园合作,家长在平时要注重帮助孩子收集与丰富该季节的知识。

月亮的味道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月亮的味道》,掌握句子"来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能够得着。"

  2。能用简单的形容词或简单的句子猜想月亮的味道。

  3。体验集体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用简单的形容词或简单的句子猜想月亮的味道。

  活动准备:

  《月亮的味道》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PPT通过月亮的幻灯片,引导幼儿猜测、联想,引出活动内容。

  指导语:你们看到了什么?(月亮的真实图片)这个月亮它在哪儿?—天上。"月亮高高挂天上!"小朋友们摸过月亮吗?把手伸出来,然后闭上眼睛,老师请你们摸一摸月亮,小朋友摸着月亮了吗?哦,小朋友睁开眼睛,月亮已经回去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简单欣赏故事内容。(根据幻灯片简单讲故事)指导语:哇!快看看这是什么?图上都有什么?这个月亮它像什么?这样的月亮美不美?小朋友想不想尝一口?有没有哪个小朋友吃过月亮的?那小朋友们猜想一下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呢?小朋友再看看图上还有什么?它会是谁的眼睛呢?仔细听老师给你们讲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图一)夜里,动物们望着月亮,总是这么想。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图二)有一天,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

  (图三)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龟还是够不着。海龟叫来了大象。

  提问:小乌龟够着月亮了吗?如果你是小乌龟你会怎么办呢?

  (图四)"大象,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月亮想,"这是在和我玩游戏吧!"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轻轻地往上一跳。大象还是够不着,它叫来了长颈鹿。

  提问:小乌龟是怎么对大象说的?大象叫来了谁?大象是怎么对长颈鹿说的?

  (图五)"长颈鹿,你跳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一下就够到了!"月亮一看到长颈鹿,又轻轻地往上一跳。长颈鹿使劲儿伸长了脖子,可还是够不着。于是,长颈鹿一口气叫来了:斑马、狮子、狐狸和猴子。。

  提问:小朋友想想,长颈鹿会怎样邀请它的好朋友?最后,猴子够着月亮了吗?——没有,还差一点点。那小猴又会怎么办呢?

  (图六)小动物们叫来了老鼠提问:小动物们是怎样邀请老鼠的?

  (图七)"老鼠,快爬到我背上来,我们就能爬上月亮了!"(图八)只见,老鼠先爬到海龟身上,然后爬到大象的身上、长颈鹿的身上、斑马的身上、狮子的身上、狐狸的身上、猴子的身上,然后……"咔嚓!"它咬下一片月亮。

  哇!月亮的味道真好。

  然后,老鼠又给猴子、狐狸、狮子、斑马、长颈鹿、大象和海龟,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提问:小老鼠最后吃到月亮了吗?它是怎么吃到月亮的?小老鼠是一个人吃月亮的吗?小朋友猜一猜小动物们吃到的月亮会是什么味道的?(总结孩子们归纳的味道)(图九)这天夜里,大家挤在一起睡着了。

  提问:他们为什么睡着了?

  三、结束部分:

  总结指导语:"原来小动物通过互相帮助吃到的月亮有那么多的味道啊,等会老师就请小朋友吃XX(水果)我们待会也去尝尝月亮像XX一样的味道。"

  活动反思:

  瑞士画家麦克?格雷涅茨笔下的绘本故事《月亮的味道》充满童趣。

  夜晚,高高挂在天上的月亮在成人的眼里已经是遥不可及的,更不要说会想到去品尝一下月亮的味道了。但是,在这则故事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被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不是吗?在孩子们的眼里,它像极了一片香喷喷的薯片,还像极了一个诱人的冰淇淋球。而故事中的小动物们,为了能吃到那美味的月亮可谓不惜一切代价。在“够”月亮的过程中,小动物们“叠罗汉”的执著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动,故事中小动物们那可爱的“坚忍不拔”“坚持到底”对孩子们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月亮的味道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夜的故事总是充满魅力的!夜色下的月亮轻盈地跳着,游戏着,等到它累了、玩够了,动物们终于尝到了月亮的滋味,尝到了辛劳的回报!”多好的一个故事啊,忍不住当下就想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故事的氛围中,我借用了“蒙氏数学”——“走线”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安定舒缓孩子们情绪的同时,利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把他们推进诱人的故事之旅,让他们随着故事的进展,环节的变换,吃惊、想象、起伏、舞动……也想以这本书为媒介,引导孩子们循着“月亮”这个轨迹查询和阅读更多相关主题的书籍,在这种有意识的寻找和阅读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在筛选和查找中得到锻炼。

  活动目标:

  1、以音乐为背景,故事为主线,让幼儿在想象中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2、体会故事中集体合作的力量。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的前几天进行阅读前的热身运动,引导幼儿说说“你知道的月亮的故事”为本次活动作经验铺垫和积极的情绪导向。

  2、物质材料准备:

  ①布置一条“蒙氏线”——奇妙的小路。

  ②事先制作一本电子书《月亮的味道》。

  ③《小星星》、故事的背景音乐、“咔嚓”音效以及最后表演故事的音乐各一。

  ④黑色的大背景图、贴上磁铁可以随意移动的月亮(可以被咬掉的部分+被咬剩下的月牙形状=一轮圆月)和小动物的图片。

  ⑤与月亮有关的几本绘本故事书。

  活动过程:

  一、随着《小星星》的音乐——走线入场,借着小星星的魔力把孩子们拉进故事的氛围中。

  1、师:“孩子们,小星星告诉老师,今天夜里神秘的故事王国有一件好玩的事情发生,它要带我们去看看。去不去呀?”(去)“嗯,好,小星星又说了,去故事王国只有这一条小路,我们要跟着它,做着星星操,才能到达哦!”

  2、等孩子们找到舒服的位置坐下来以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师:“孩子们,月亮是什么味道,你们知道吗?”(让幼儿猜想月亮的味道)

  师:“来,闻闻,它在这儿呢……”

  3、出现大背景图:黑色的背景,一轮圆月,黄褐色的山顶上,七八双亮闪闪的眼睛。

  师:“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观察、讨论,月亮的味道已经牢牢地把孩子们拴住了,看到好多小朋友咽口水的样子。止住笑的冲动,就着孩子们的猜想开始了阅读的脚步……)

  二、在舒缓、贴切的背景音乐牵引下,翻阅电子书。

  1、师一边翻阅电子书,一边踩着舒缓、生动的音乐旋律讲述故事,牵引着孩子们一起品尝“月亮的`味道”。

  2、讲述的过程中,偶尔稍作停顿,突出有趣的地方,特别是“咔嚓”一声,月亮被小老鼠咬到了,这个地方设置音效,增强效果。

  三、借着奇妙的道具,升华故事,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

  1、故事讲完了,师假装咽口水,询问:“孩子们,月亮的味道怎么样?”(……)

  2、再次出现黑色的大背景图,提供月亮(可以被咬掉的部分+被咬剩下的月牙形状=一轮圆月)和小动物的图片。

  师:“这样的夜晚,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呀?”(动物们都去吃月亮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眼睛好多,都在看着月亮。)

  3、操作、发现。借助教具引导幼儿感知动物叠高的情景。

  ①请几个小朋友上来按照动物的出场顺序合作叠高,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

  师:“那你们能告诉老师,谁先想去摸摸月亮的?”(小乌龟)

  师:“小乌龟都请来了谁?它们是怎么做的呀?我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帮帮忙。”

  师:“刚刚老师请的几个小帮手已经把小动物们一个,一个的叠高。现在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看,告诉老师,你都发现了什么?”(它们一个这边,一个那边——孩子们边说边转换着身体的方向。)

  ②谁能告诉老师动物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呀?(鼓励幼儿猜想,并表达自己的发现。)

  ③师小结:“不同的方向叠高,这样才能稳稳的,叠得高高的。”

  ④“咔嚓”一声,月亮被小老鼠咬到了。(请助教老师,播放“咔嚓”音效)。

  师:“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倾听“咔嚓”声)

  师:“小老鼠请小动物们吃月亮,也请咱们吃月亮呢。嗯~真好吃!”(撕下一片月亮,假装吃得津津有味)

  ⑤师撕下数片月亮,分给小朋友们,“来你尝尝,你也尝尝……”

  (拿到“月亮”的小朋友有些假装吃得津津有味,有些小朋友居然真的尝了一下。)

  师:“月亮好吃吗?”(……)

  ⑥师总结:“孩子们,合作的力量可大了,小动物们都知道团结起来,合作叠高,最终得到它们想要的月亮。我们也要这么做哦,遇到自己完成不了的事情,请伙伴们帮忙,这样,你们也可以吃到‘月亮’哦!”

  四、随着轻快、幽默的音乐,带着孩子们扮演小动物“吃月亮去啰”。

  1、师:“还有这么多的小朋友没有尝到月亮的味道呢,怎么办呢?”(师假装想办法)“有了,我们请小乌龟帮忙,带我们去‘尝尝’月亮的味道吧。”

  2、和孩子们一起随着音乐表演故事。

  五、迁移:月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1、师:“你们觉得月亮真的可以吃吗?”(……)

  师:“嗯,是的,月亮是不可以吃的。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好玩又奇妙的故事而已。小朋友真棒,可以发现这么多好玩又奇妙的地方。”

  2、师拿出几本关于月亮的绘本故事,告诉孩子们:“月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你看老师这儿有《月亮狗》、《月亮,生日快乐》、《爸爸,你能给我月亮吗》……咱们都来当小小收藏员,去书店、网上找一找‘月亮的故事’,要记得把你的故事带来,放在咱们班的小书架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六、活动延伸:

  请家长朋友帮助孩子们查找关于“月亮的故事”,利用睡前或者闲暇的时间讲给孩子听,增进亲子间的交流。

  教研组点评:

  这是一个“诱人”的语言活动,源于早期阅读当中一个普通但又魅力无穷的小故事。同时,主教老师大胆的设计、用心的编排、不断的创意,以及自身优势都在环节的进展中屡屡绽放出光彩!

  创意一,从故事的主线——月亮(可以被咬掉的部分+被咬剩下的月牙形状=一轮圆月)入手。活动中教师巧妙的把一轮看似普通的、圆圆的月亮,设计成撕下来,分出数片后,变成月牙,最后还可以拼装,回归圆圆的形状,这是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最好玩的是拿到月亮片的小朋友很珍惜的放在手心,有些小朋友经不住“月亮”的诱惑,还真的尝了起来……主教老师合理地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味觉”入手,通过语言、游戏、动作,与幼儿频繁互动,层层递进,最后以轻快、幽默的乐曲带孩子们表演故事,把整个活动推向**。

  创意二,蒙氏走线,推波助澜。蒙氏数学在本园初展拳脚,主教老师巧妙地把“蒙氏线”搬到活动当中来了,有效地舒缓了孩子们的情绪,利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把他们推进诱人的故事之旅,让他们随着故事的进展,环节的变换,吃惊、想象、起伏、舞动……真正营造了以幼儿为主的活动氛围。

  创意三,多媒体技术,巧妙介入。利用简单的故事图片,制作出一本融音乐、音效、图片、文字为一体的电子书,给这个故事穿上了一件“吸引孩子兴趣的神奇的外衣”, 从而紧紧地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创意四,环节的迁移。利用充满魅力的故事抛砖引玉,引导孩子们循着“月亮”这个轨迹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询和阅读更多相关月亮主题的书籍,让孩子们在这种有意识、有目的地寻找和阅读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增进亲子间的交流。

月亮的味道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2. 喜欢阅读,能对故事内容展开想象。

  活动准备:

  PPT、绘本《月亮的味道》、舒伯特的'《小夜曲》。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 每年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是怎样的?

  2. (出示图书)老师这里有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们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3. 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的动物是怎么想的。

  二 、看PPT,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老师边讲述故事边插问)

  1. 请大家数一数画面上有几双眼睛?有几只小动物?

  2. 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够够到月亮?

  3. 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

  4. 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里最有趣?

  5. 小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三、完整欣赏,想象迁移

  1、让我们一起再来完整欣赏这个故事。(播放配乐故事)

  2、如果让你们也来摘月亮,你们会想什么办法?

月亮的味道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用叠高的方法帮助故事中的动物尝月亮的味道,掌握科学合理的叠高方法。

  2、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吃到月亮后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月亮的味道),小夜曲mp3,咔嚓mp3、小动物图片每组一套。

  【活动过程】

  一、问题产生。(意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森林里的夜晚,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让我们去看看。

  关键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夜晚,仰望月亮的动物一共有几只呢?

  9只动物看着月亮,它们会是谁?想些什么呢?(出示幼儿猜到的动物)

  小结:你们真厉害,原来是乌龟……,它们看着月亮,心想:月亮,是什么味道?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

  二、分组叠高。(意图:用叠高的方法帮助故事中的动物尝月亮的味道。)

  关键提问:那怎样才能尝到月亮的味道呢?

  引导语:你们的办法真多,动物们也想了个办法,它们一个个叠起来,就能尝到月亮了那它们会怎么叠起来呢?

  提示语:我把这些动物都请来了,让我们分成六组,来商量一下怎么叠起来才能稳稳的。叠好了请你们来说一说,你们的理由。

  关键提问:哪一组先来介绍?让我们看看他们叠高的顺序,你们来说说自己的理由。

  哪一组和他们不一样的,也来说一说。

  除了顺序不同,你们觉得叠高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

  小结:你们想了很多叠高的方法,那怎样才是科学合理的?让我们来听听故事吧!

  三、理解故事。(意图:掌握科学合理的叠高方法。)

  引导语:小动物们都想尝月亮的味道,小海龟第一个爬到最高的山上,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龟够不着。于是,乌龟请来了大象,“大象,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就能尝到月亮了。”

  关键提问:这么多的动物,为什么乌龟请了大象?

  乌龟这么小,大象那么大,为什么乌龟要请大象站在自己的背上呢?

  小结:乌龟觉得大象在所有动物里最大,所以请来了大象,而且乌龟的壳非常的坚硬,它可以承受很大的重量,所以它让大象站在自己的背上。

  引导语:可是月亮非常的调皮,大象爬到了乌龟背上,月亮往上跳了下,还是没尝到。关键提问:这时大象会请谁呢?为什么?长颈鹿又请了谁?猜猜它的理由。

  大象、长颈鹿、斑马都是按怎样的顺序叠高的?接下去依次会是谁呢?

  引导语:小老鼠最小,它先爬到了乌龟身上,再爬到了大象身上……总算爬到了最高。

  关键提问:咦!叠的这么高了,它们会不会倒下来呢?为什么?

  小动物们除了顺序不同,它们叠高的时候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小结:原来它们除了从大到小,站在有着坚硬的壳的乌龟身上,而且还是头尾交错的往上叠,这样才会更加的稳固。

  四、感受快乐。(意图:体验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吃到月亮后的快乐。)

  关键提问:(播放声音:咔嚓)发生了什么?

  引导语:月亮一不留神,被小老鼠咬了一口,它把这一口分给了它的同伴,大家都尝到了月亮的味道,感受到了齐心协力获得成功的快乐。

  关键提问:那尝到月亮味道的一共有几只动物?

  那开始的时候,黑夜中有几只动物的眼睛你们还记得吗?

  为什么叠高的只有8只动物呢?还有一双眼睛又是谁的呢?

  引导语:原来看着月亮但是没有参加叠高的是一条小鱼,小鱼觉得它身边也有一个月亮,这是月亮吗?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结:小动物们团结合作,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叠高,尝到了月亮的味道。这是个有趣的故事,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活动反思】

  这一活动的设计虽然偏向于科学领域,但是整个活动以故事贯穿,旨在让幼儿通过操作对科学合理的叠高方法感兴趣,再通过故事把这种方法传递给幼儿,让他们能够把这种经验迁移到自己的建构活动中。

  整个活动孩子的积极性很高,也能够理解首位交错重叠的方法,并且感受到了同伴间齐心协力吃到月亮后的快乐。然而最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运用材料来进行一种科学的验证,让整个活动可以更加完善。

月亮的味道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摆放动物卡片,进行叠罗汉组合造型,丰富造型经验。

  2.在看看、摆摆、说说中感受叠罗汉造型的多样与有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结合幼儿生活经验,收集“叠罗汉”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开展谈话、区角等相关活动。

  物质准备:有部分绘本画面制成的ppt,几种典型的叠罗汉造型的ppt,操作材料(有月亮画面的底板、封塑的动物角色卡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产生兴趣。

  师:这是什么?你尝过月亮的味道吗?(出示画面一“月亮和问号”。)

  师:想尝一尝吗?你们想,我也想,有一群动物更想。有那些动物呢?(出示画面二“月亮和动物的眼睛”。)

  师:找到它们了吗?数一数,有几双眼睛?这么多动物会有谁呢?

  二、引入情境,交流经验。

  1.出示画面三“月亮和动物们”,教师讲述情境。

  师:夜里,小乌龟、大象、长颈鹿、斑马、狐狸、猴子、老鼠它们望着月亮,都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真相尝一口啊!可是,不管它们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这可怎么办呢?(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

  2.观察画面四“动物叠罗汉”交流“叠罗汉”的经验。

  师:看,动物们已经开始行动了!它们是怎么做的?

  师:它们一个一个往上叠,慢慢地想靠近月亮。它们叠上去的样子看上去像什么?像不像梯子?

  三、观看典型造型的ppt,了解叠罗汉的式样、方法、重点等。

  师:这两幅图的造型看起来像什么?它们是怎么叠起来的?哪一层或者哪一个人最重要?为什么?

  1.三角形。

  引导幼儿观察并明白:三角形的罗汉是从下面往上一层一层叠起来的,下面一层最重要,下面多上面少,看上去稳稳的。

  2.太阳形。

  引导幼儿观察并明白:太阳形的罗汉师围着中间的一个叠,样子很美,中间的最重要,周围的`都是围绕着他叠的。

  四、延续情境,自主“叠罗汉”。

  1.延续情境。

  师:看到动物们叠起来罗汉,月亮想:这是和我玩游戏吧!于是它一会跳高,一会跳低。想想看,动物们该怎么叠罗汉才可以够到月亮,尝到它的味道呢?等一会儿,请你们都去试一试,帮帮动物们。

  2.幼儿根据现有的画面摆放动物卡片,进行叠罗汉造型。

  五、展示作品,感受不同造型。

  师:你的动物朋友是怎么叠罗汉的?叠出了什么造型?像什么?谁最重要?

  师:你觉得哪一幅特别有趣?为什么?

  六、在故事情景中结束活动。

  1.教师讲述情境。

  师:和动物们玩了这么久,现在月亮有点累了,它想:你们肯定够不到我的,它不跳了。可是,你们听——“咔擦”,怎么了?

  2.出示画面五“月亮被咬了一口”。

  师:月亮被小老鼠咬了一口,小老鼠又把咬下的月亮分给了其他动物。哇!大家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是世界上最美的美味。

  3.出示画面六“动物们在月光下入眠”。

  师:在我们的帮助下动物们吃到了月亮,它们心满意足地睡着了,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我们不要吵醒它们,轻轻地和它们说再见吧!

月亮的味道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根据图画线索大胆猜想故事情节及小动物的对话,并用连贯、完整的语句表达出来。

  2、理解故事内容中蕴藏的童趣,能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与表达。

  3、感受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PPT\图画书《月亮的味道》、音乐磁带。

  2、图片:月亮、乌龟、大象、长颈鹿、斑马、狮子、狐狸、猴子、老鼠。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引发想象。

  1、猜谜导入:“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白天藏起来,晚上才出现。”(月亮)

  2、(出示图书)我这里有一本书,是和月亮有关的,让我们一起来来看看吧!“书上的月亮像什么?”这本书的名字是?(《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3、让我们来看看故事里的动物们是怎么想的,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二、阅读图书内容,幼儿观察PPT图画书。

  1、观察PPT的第1页,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1)、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黑夜里多少双眼睛?请大家数一数?(九双眼睛)有几只小动物吗?(九只小动物)

  (2)、他们会是谁呢?为什么?

  (3)、他们在黑夜里望着月亮在想些什么?(引导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4)、教师小结:静静的夜晚,圆圆的月亮挂在夜空。动物们都仰着头,望着月亮。看得真专心都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2、观察第2-5页引导幼儿了解小海龟下定决心要去摸月亮并请大象、长颈鹿帮忙。

  (1)、第2-3页: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够月亮。“海龟够到月亮吗?有什么办法能让海龟够到月亮?它的好朋友是谁?那它会怎样邀请它的好朋友帮忙?”教师示范海龟所说的话,幼儿观看画面。

  (2)、第4页: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看见了会怎么想?会怎么做?月亮轻轻往上一跳,大象还是够不着怎么办呢?。会请谁来?他们会说些什么?

  (3)、第5页:长颈鹿是怎么做的?月亮有怎么做?还是够不着怎么办?

  3、幼儿讨论:“它会请谁来帮忙?”幼儿观看PPT中出示的小动物,并分组讲述小动物、月亮之间的对话,了解6-9页图画书的.内容。

  (1)、长颈鹿是怎么做的?够到了吗?他会请谁来?会说什么?

  (2)、幼师出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分组讲述。

  (3)、幼儿扮演小动物邀请帮忙,并学说对话。

  4、幼儿观察幻灯片第10页教师提问“小老鼠能够到月亮吗?为什么?”“月亮在想什么?什么样的表情?”

  5、幼儿观察第11-12页图片了解小动物够月亮的方式“叠罗汉”和规律。

  (1)、最后谁够到月亮了?为什么小老鼠这么小能够到月亮?

  (2)、小老鼠会怎样分享月亮?那月亮会怎样?

  (3)、出示贴绒图片引导幼儿巩固对小动物够月亮方式的理解。“够月亮的小动物都有谁?”“小动物是怎样够到月亮的?”“看到小动物们够月亮你感受到了什么?”

  (4)、观察12页“小动物们都怎么了?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内容,感受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1、幼儿观看PPT教师完整讲述至小动物们相互合作够到月亮。

  2、讨论:“动物们愿望实现了吗?”“那月亮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的?为什么?”

  3、引导幼儿思考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好处与价值,让幼儿懂得分享后大家的快乐与惬意。

  四、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的结尾,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和无限的思考。

  1、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图片,提问引导:“最先够月亮的是谁?接下来的是谁?它是怎么邀请小动物的?说了些什么?”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讨论:“夜晚有几个小动物看着天上的月亮?”一起够月亮的小动物有多少??还差一个会是谁?

  3、“小鱼在想什么?”“你能帮助小鱼解开疑问吗?那你会怎么说?”

  4、“你喜欢这个故事里的哪个部分?为什么?

  五、教师小结:“月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你能讲一个和月亮有关的故事吗?引导幼儿开发想象创编和“月亮”有关的故事。

月亮的味道教案 篇8

  活动设计思路:

  结合小班幼儿用嘴感知世界的特点,以"吃"和"食物"作为孩子探索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来开展小班孩子的阅读活动,将有效的提高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因此,《月亮的味道》一课将运用孩子喜欢"吃"的特点,将月亮变成了一种食物,孩子通过将"食物"来感知抽象的月亮。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月亮的味道》,掌握句子"来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能够得着。"

  2.能用简单的形容词或简单的句子猜想月亮的味道。

  3.体验集体阅读带来的乐趣。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重难点:用简单的形容词或简单的句子猜想月亮的味道。

  活动准备:

  《月亮的味道》PPT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PPT通过月亮的幻灯片,引导幼儿猜测、联想,引出活动内容。

  指导语:你们看到了什么?(月亮的真实图片)这个月亮它在哪儿?-天上。"月亮高高挂天上!"小朋友们摸过月亮吗?把手伸出来,然后闭上眼睛,老师请你们摸一摸月亮,小朋友摸着月亮了吗?哦,小朋友睁开眼睛,月亮已经回去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简单欣赏故事内容。(根据幻灯片简单讲故事)指导语:哇!快看看这是什么?图上都有什么?这个月亮它像什么?这样的月亮美不美?小朋友想不想尝一口?有没有哪个小朋友吃过月亮的?那小朋友们猜想一下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呢?小朋友再看看图上还有什么?它会是谁的眼睛呢?仔细听老师给你们讲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图一)夜里,动物们望着月亮,总是这么想。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图二)有一天,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

  (图三)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龟还是够不着。海龟叫来了大象。

  提问:小乌龟够着月亮了吗?如果你是小乌龟你会怎么办呢?

  (图四)"大象,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月亮想,"这是在和我玩游戏吧!"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轻轻地往上一跳。大象还是够不着,它叫来了长颈鹿。

  提问:小乌龟是怎么对大象说的?大象叫来了谁?大象是怎么对长颈鹿说的?

  (图五)"长颈鹿,你跳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一下就够到了!"月亮一看到长颈鹿,又轻轻地往上一跳。长颈鹿使劲儿伸长了脖子,可还是够不着。于是,长颈鹿一口气叫来了:斑马、狮子、狐狸和猴子。。

  提问:小朋友想想,长颈鹿会怎样邀请它的好朋友?最后,猴子够着月亮了吗?--没有,还差一点点。那小猴又会怎么办呢?

  (图六)小动物们叫来了老鼠提问:小动物们是怎样邀请老鼠的?

  (图七)"老鼠,快爬到我背上来,我们就能爬上月亮了!"(图八)只见,老鼠先爬到海龟身上,然后爬到大象的身上、长颈鹿的身上、斑马的身上、狮子的身上、狐狸的身上、猴子的身上,然后……"咔嚓!"它咬下一片月亮。

  哇!月亮的味道真好。

  然后,老鼠又给猴子、狐狸、狮子、斑马、长颈鹿、大象和海龟,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提问:小老鼠最后吃到月亮了吗?它是怎么吃到月亮的?小老鼠是一个人吃月亮的吗?小朋友猜一猜小动物们吃到的月亮会是什么味道的?(总结孩子们归纳的味道)(图九)这天夜里,大家挤在一起睡着了。

  提问:他们为什么睡着了?

  三、结束部分:

  总结指导语:"原来小动物通过互相帮助吃到的月亮有那么多的味道啊,等会老师就请小朋友吃XX(水果)我们待会也去尝尝月亮像XX一样的味道。

  活动反思:

  在整个过程中,活动的目标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过多过难。对于活动中出示PPT环节,在图片安排上可只挑少数图片进行。活动安排上,食物的利用没有到位,可将食物先放在前面,先满足孩子吃的`欲望,再让他们说味道。整堂课上完过后,达到目标的效果是很好也不是很突出。此外,由于经验不足,事先预想得太好,导致在环节设置上有点主观臆断。另外,太急于求成,直接控制了孩子自由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初次上阅读活动,这对于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选班到选材,再到内容的安排,这都是一项新的尝试。在这次小班阅读活动教学中首先,从选材来说,选择绘本《月亮的味道》不是最理想的。月亮的"味道"对于小班的孩子太过抽象,此外,绘本的整体色彩活够吸引小班幼儿的眼球,整体色彩比较暗淡,月亮的色彩太过于干净,动物的形象不够夸张。这一系列都为我下一次选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也从中吸取了经验。

月亮的味道教案 篇9

  阅读理念: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由波兰作家麦克格雷涅茨创作的著名图画书。这是一本看似简单的图画书,但是充满了童真童趣。故事本身浅显易懂,讲述了月亮和一群小动物之间的有趣故事。

  故事有趣特别的名字,足以吸引所有的孩子们。月亮可以吃吗?是软的,还是脆的?它是什么味道的?是甜的,还是咸的?这样饱含智慧的名字不但勾起了孩子们的食欲,而且也吊足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导入的环节中教师就仅仅围绕这一目的,通过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引出故事,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很自然的走到孩子们的身边。可是,该怎样才能品尝到月亮呢?一群小动物们采用“叠罗汉”的方式搭起了长长地天梯,一点一点向月亮靠近。天梯每增高一节,月亮就会跳高一点。此时,童趣便在这类似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展露出来。最终小动物们有没有吃到月亮呢?由于月亮的疏忽和大意,最顶端的小老鼠成功地够到了月亮,动物们如愿以偿地品尝到了月亮的美味,美好的愿望实现了,所以的小动物们都依偎在一起,幸福的享受着。故事本该就此结束,偏偏这时一条小鱼出乎意料地走进了故事,它在说出自己疑问的同时也把无数小读者引进了未完的思考中,这正是本书智慧之处。

  阅读准备:电子书、图画书、桔子、糖、薯片等

  阅读目标:

  1.借助图画书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真切的感受童真童趣。

  2.在理解故事的情节,进一步发展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阅读过程:

  一、导入: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想不想尝一尝?桔子是什么味道的?(酸酸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薯片吃起来是什么感觉的?(脆脆的)

  过渡语:有这么一群小动物,它们不喜欢吃桔子、糖果、薯片,它们不喜欢吃小朋友们常吃的东西。它们很好玩、很可爱,充满了好奇心。它们喜欢吃什么呢?你猜猜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的说)

  二、展开:

  1.自主阅读,感受乐趣

  指导语:其实啊,它们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月亮是什么味道的?你吃过吗?月亮在高高的天上,这群小动物怎样能吃到月亮呢?你们想知道吗?这个秘密就藏在老师带来的这本图画书里,《月亮的味道》,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读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讲述故事梗概)

  2.细致读图,深入理解

  图一:黑暗中是什么在窥视着月亮?有几对眼睛?它们是谁?(期待的、好奇的、充满等待的眼睛、发着光亮的眼睛)

  图二:所有的小动物这样叠罗汉时,它们的表情是怎样的?(所有小动物的眼睛都使劲的向上看着,为什么向上看?它们会想些什么?它们都在期待着上面的小伙伴够到月亮,还是为了那个美好的共同心愿。)

  图三:小老鼠吃到了月亮,月亮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和先前有什么不同?

  3.完整讲述,升华情感

  (1)教师有感情的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它们是怎样尝到月亮的味道?它们尝到月亮的味道后心情会怎样?

  (3)小结:乌龟是第一个有这么大胆想法的小动物,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它有着探索精神。动物们迎合了它的想法,一起去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小老鼠最终勾到了月亮,将月亮又依次传递给了朋友,大家的齐心协力、团结一致,都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实现了这个美好的愿望。所有的小动物们都幸福的依偎在一起,享受着幸福,在静静地夜里甜蜜的睡着。

  三、结束:

  (1)指导语:还记得那第九对眼睛吗?它没有参与够月亮的过程中,但它一直在关注着大家,它是谁呢?

  (2)教师讲述图画书最后一页。

  (3)结束语:小鱼是不是也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呢?水里的月亮会是什么味道的?它和天上的月亮味道有什么不一样吗?说不定第二天的夜里,小鱼会和更多的小动物一起去尝一尝水里月亮的味道。

【月亮的味道教案】相关文章:

《月亮的味道》教案09-06

月亮的味道的教案11-14

中班教案:月亮的味道07-16

《月亮的味道》中班教案03-26

大班语言月亮的味道的教案03-21

小班语言《月亮的味道》教案03-19

《月亮的味道》的教案(通用16篇)05-19

精选月亮的味道教案3篇06-28

精选月亮的味道教案四篇05-23

月亮的味道教案5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