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

时间:2022-11-08 14:44:25 赛赛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精选12篇)

  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通过各种尝试活动和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大鼓一面,大米、豆子,串铃、响板、碰铃等乐器。

  2、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声音的产生

  ①请幼儿闭眼,老师自我介绍。你们听见老师的声音了吗?(听见了),用什么听见的?(耳朵)敲鼓,什么声音(鼓声),耳朵真能干。

  ②声音是从哪里发出的?

  喉部经声带,嘴巴变形后发出的

  ③出示鼓?(敲)听见了声音,(摸)鼓面振动,产生声音。

  幼儿手摸喉部,不发出声音(没有什么感觉)手模喉部,问客人老师好:喉部声带振动发出声音,丰富词汇:振动

  (二)小实验

  1、让6组孩子分别用不同的物品进行实验,并让物品发出声音。让幼儿动脑用什么方法使物品发出好听声音的`?(敲、碰、敲击、打等)让幼儿自己总结并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

  2、情境表演

  大米(由老师扮演):“小朋友们,我是大米,我可是个舞蹈家,你们想不想看我跳舞呀?”

  把大米放在鼓上,放音乐《拔根芦柴花》,敲击鼓面,大米在鼓面上跳舞。

  (引导幼儿感知大米的跳动是因为鼓棒敲击鼓面,使鼓面振动才让大米跳起来的。

  (三)分辨声音

  1、教师分别播放好听的音乐及杂乱的音乐,请幼儿听听有什么感觉。乐音:好听舒服愉快……噪音:难听刺耳……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声音是乐音?什么样的声音是噪音,噪音对人身体有害?教育幼儿不要大声说话,要保护声带,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四)使用声音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会发出声音的物品配上音乐表演。

  四、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整个活动内容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灵活,能随机应变。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索,知道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2、了解、分辨乐音和噪音,养成轻声说话的好习惯。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课件:相关的图片及声音。

  2、操作材料:金属、塑料等多种材质的材料,小鼓、三角铁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发兴趣,感知声音。

  师"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让孩子一一说出这是什么声音。

  "我们在生活中听到过这么多的声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发现声音里的秘密。"

  二、引导幼儿自由操作探究,了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1、师:这里有很多材料,有铁制的月饼盒子、冰淇淋盒子、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等废旧材料,请你们去玩一玩,怎样让这些材料发出声音?

  2、提问:你用了什么方法让物体发出了声音?(幼儿回答)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3、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用鼓棍敲击鼓面,发现可以看到鼓面上的小珠子在跳动。

  小朋友们,小珠子真是个奇怪的'舞蹈家,她跳舞要用大鼓为她伴奏她才肯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4、教师小结:原来敲鼓,鼓面振动,发出声音,小珠子开始跳舞了。

  原来声音的秘密就是"物体振动就会发出声音",真的很有趣。

  下面请小朋友再来试试,当发出声音时摸一摸,是不是有震动。幼儿尝试。

  5、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究声音的不同。

  刚才玩的时候,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一样吗?物体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呢?(答)教师小结:

  因为材料不同、用力大小不同……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6、小朋友,想一想除了这些材料能发出声音,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东西能发出声音?请你去找一找,试一试,让这些东西也能发出声音。

  三、引导幼儿认识乐音和噪音。

  1、通过听觉感受,使幼儿知道什么是乐音和噪音。

  老师放两段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听的声音,也有不好听的声音,要是多听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健康,所以我们在游戏时,活动时中要注意轻声说话,不要大喊大叫,要懂得保护好自己的嗓子,不要产生噪音,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四、结束活动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唱首歌吧。

  活动反思:

  活动一定要让幼儿有提升、有发展,带给孩子们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力,拓宽了幼儿视野,提升了科学探究的素养,为幼儿今后科学探究精神的树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声音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十分熟悉的,在桌面游戏时,孩子们总爱用不同的玩具敲击,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对声音是怎样来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随着幼儿年龄增长,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喜欢高声尖叫。因此,我设计了这次科学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学习分辨什么是好听的声音,什么是噪音,感受声音带来的乐趣,探索演奏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发挥幼儿想象力。同时也求使活动尽可能地游戏化、多元化,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声音的多样性,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物体发出声音,感受声音带来的乐趣。

  2、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演奏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发挥幼儿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受声音带来的乐趣。

  活动难点:探索演奏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发挥幼儿想象力。

  活动准备:

  1、铃铛、响筒、口哨、竹筷、木梳、玻璃杯、瓶盖等等。

  2、录制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

  (鸟叫声、马蹄声、风声、打雷下雨声、笑声、掌声、牛叫声、公鸡报晓声音、汽车喇叭声、母鸡带小鸡声音、警车声、加油声、火车汽笛声)

  3、沙锤、盘子、木碗、锅盖若干,人手一份,听课教师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猜他是谁:请四名幼儿事先藏在遮挡物后面,分别对大家说一句话,大家根据说话的声音,猜一猜都是谁在说话?)

  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谁在说话?(请一幼儿说一句话)这是谁的声音?(幼儿猜)小朋友真棒!再听听这又是谁的声音?(四名幼儿一一说一句话让幼儿才出是谁)

  二、基本部分

  1、玩一玩,让物体发出声音

  教师:人的声音是各不相同,小朋友们都能根据不同的声音猜出说话的小朋友是谁。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铃铛或三角铁)我们来听听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老师轻敲)老师用什么方法使它发出声音了?现在怎么没了声音?(老师停止了动作,它就发不出声音了)

  小结:原来物品要运动运动起来,它才会发出声音,不动它,就没有声音了。

  2、感受声音的不同

  (1)老师准备了很多物品,小朋友想不想跟它们做好朋友?这些东西很奇怪的,你如果不爱惜、保护好他,不和他做好朋友,他生气了发出的声音就不好听了,想不想让他们发出好听的.声音?(一一出示响筒、竹筷、木梳、玻璃杯、瓶盖等,请幼儿敲敲、听听,引导幼儿说出清脆的、低沉的声音,高音、低音)。

  (2)老师改变敲物品的快慢,请幼儿听听有什么变化。(节奏快、慢的声音)

  (3)请小朋友说一说,除了刚刚听到的这些有趣的声音,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不同的声音?(要求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4)出示口哨:小朋友,这是什么?在哪里会用到它?(做操的操场上、比赛场上、户外活动时……)在这些场合,它都能帮助我们。如果老师在上课,它突然冒出声音来会怎样?(让幼儿讨论)

  小结:原来不同的物品发出的声音各有不同,物品敲动的快慢也使声音的节奏不同,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成为噪音。老师经常要求小朋友不要大声喊叫,上课用适量的嗓音读书,为什么?(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3、听录音,想象感受声音的多样性

  教师:生活中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来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听到这些声音,你们会想象到什么事物?

  (1)鸟叫声:这是什么声音?想一想,鸟儿会在哪里快乐的歌唱?我们也来做一只快乐的小鸟怎么样?(引导幼儿模仿鸟叫的声音,做出鸟飞的动作)

  (2)马蹄声

  (3)风声

  (4)笑声

  (5)掌声

  (6)打雷、下雨声

  (7)牛叫声

  (8)公鸡报晓声音

  (9)汽车:听到汽车的声音,你能想象是什么场景?在什么地方?

  (10)母鸡带小鸡声音:去捉虫子

  (11)警车声:警车出动,去抓坏蛋了

  (12)加油声:运动员在赛场比赛

  (13)火车汽笛声:火车在铁轨上飞驰

  小结:不同的声音能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听到的声音想一想,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老师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声音组成了一个小小的乐队,我们一起来演奏吧!(一一出示道具,让幼儿听听声音,说出相应的象声词。)(分组发放道具)

  小小乐队

  我的沙锤沙沙沙,我的盘子叮叮叮,我的小碗砰砰砰,我的锅盖铛铛铛,有趣的声音一起来,沙沙砰砰叮叮铛,真呀真热闹!

  小结:小朋友,生活中有各种各样有趣的声音,小朋友们以后仔细观察,试着模仿,就会发现很多乐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内容贴近幼儿生活,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我在活动开始时,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引出课题,然后出示了铃铛、响筒、口哨、竹筷、木梳、玻璃杯、瓶盖等简单直观的教具,让幼儿对声音产生兴趣,分别感受各种声音的不同,将目标重点牢牢抓住。在这一环节,还抓住了一个教育契机,通过口哨出现的不同场合,让幼儿自己分辨什么是噪音,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什么声音不应该出现的场合,引申到让幼儿知道怎么保护好自己的嗓子。接着通过分辨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鸟叫声、马蹄声、风声、打雷下雨声、笑声、掌声、牛叫声、公鸡报晓声音、汽车喇叭声、母鸡带小鸡声音、警车声、加油声、火车汽笛声,让幼儿感受声音的多样性。最后通过探索--发现—操作,让幼儿在演奏中发挥幼儿想象力,从而达到目标的难点。整个活动设计合理,环环相扣,重难点把握得当,幼儿在自主的探索中、在轻松游戏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参与的积极性高。

  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身体的声音》这个活动生成于孩子们一次早餐后的表现。"老师,你快来看看,姗姗一直在呃呃呃的,她是不是不舒服了。"伟峰小朋友着急的跑到我跟前说,我来到姗姗面前,旁边的小朋友着急而好奇地围着她。姗姗看到我哇地哭了起来:"老师,我停不下来了。"原来姗姗正时不时地在打嗝,我笑着摸摸姗姗的头,告诉孩子们:"大家别担心,姗姗是在打嗝,打嗝是告诉我们刚才她吃得太饱了。过一会儿就好啦!"孩子们听了都嘻嘻地笑了起来。此时我们刚进行完《声音梦工厂》这个教学活动,幼儿对生活中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自己身体里发出的声音却不了解,事实上,身体里的声音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它生生不息地存在我们的身体,向我们传递着生命的信息。可是它是抽象的,缺乏一定的直观性,比较枯燥,不易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纲要》中指出的.,"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着幼儿自主探究的原则,我设计、生成了"身体的声音"这个科学活动,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孩子们将在活动中探索、感知自己身体许多地方会发出不同声音,了解这些声音会传递一些生命的信息。教育载体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自己的身体。

  2.感知自己身体许多地方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了解这些声音会传递一些生命的信息。

  3.体验集体竞赛性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感知自己身体许多地方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了解这些声音所传递的一些生命信息。

  活动难点

  知道自己身体内部也会发出不同声音。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课前让幼儿对身体的各部位有所了解,知道它们的名称。

  2.教具准备:人体图一张、磁性教具若干、特殊音效课件、多媒体设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听正常心跳、呼吸的声音引入课题。

  二、教师带领幼儿做1-2分钟运动后,引导幼儿感知运动后心跳、呼吸的变化,利用听诊器帮助幼儿感知身体内部的声音。

  师:"运动过后,心跳和呼吸会不会发生变化?"

  三、出示人体图,引导幼儿探索、发现身体许多地方会发出声音,标识发出声音的部位。

  师:"除了呼吸和心跳的声音,我们身体里还会发出什么声音?" "这些声音一样吗?""它是从身体的哪些地方发出来的?"

  四、教师小结:我们身体的许多地方都能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这些声音有的是身体里面发出的,有的是外部发出的,有的声音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有的声音是不太好控制的。

  五、猜声音比赛。

  (一)将幼儿分成2组进行比赛,教师讲解比赛规则。

  (二)教师进行特殊音效课件操作, 两组幼儿轮流答题,最后以得分多的一组为胜,初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师:"下面我们来分组进行猜声音比赛,猜猜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六、教师小结身体声音的作用:身体里的声音就是在向我们传递一种信号,告诉我们一些有关身体的信息。

  师:"身体里的声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咳嗽了,告诉我们?xx打喷嚏了,告诉我们?xx肚子咕噜咕噜叫了,告诉我们?xx打嗝了,告诉我们?

  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身体各器官的名称。

  2、会念唱儿歌,体会儿歌中的韵律节奏。

  3、能借助物品进行创造声音的活动,并乐于参加创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大的身体挂图。

  2、各种声音的音效录音带(如走路、说话、吃饭的声音、拍手、跺脚的声音等)。

  3、在地上绘有身体的轮廓和主要部位。

  活动步骤:

  1、复习所了解的身体各部位器官。

  2、游戏:点鼻子。请幼儿将食指放在鼻尖上,老师说一个五官的名称,幼儿作相应的动作。

  3、出示图片,认识图片上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4、走身体的迷宫:借助音乐请幼儿用各种动作(走、双脚跳、单脚跳、或加上手的动作)走 过迷宫,边走边说:我走过……,走到哪个部位,就让哪个部位发出声音。如:走到“脚 ”的时候,用脚跺一跺或跳一跳。

  5、听录音:听一听这些声音像身体的哪些地方发出的.声音?

  6、学习儿歌:《身体的声音》

  7、听老师完整地念唱儿歌。

  8、幼儿跟着节奏一起学习儿歌。

  9、找一找这些身体的部位,并用动作表演儿歌。

  10、创造各种声音的音效:幼儿利用教室内的物品进行创造游戏活动。

  活动延伸:

  用各种积木拼插人体。

  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音乐活动中,声音的听辨 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运用孩子喜欢的游戏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学习听辨,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是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音乐元素进行体验、经历和掌握。

  活动背景:

  小班的孩子在音乐的听辨上,需要完整的学习,包括声音的高低、音量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这节音乐活动中,运用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图谱教学法,用孩子能看懂和理解的`图形和符号,将听到的音乐元素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将各种符号用于表现他们听到的音乐元素。让孩子们从听觉到感受,从感受到思考和体验,在将这种体验转化为表达。

  活动目标:

  1.听鼓声来分辨不同的声音。

  2.学习看图谱念儿歌。

  3、能分辨两段不同的音乐,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活动重点:

  听鼓声来分辨不同的声音,学习看图谱念儿歌。

  活动难点:

  能分辨两段不同的音乐,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剪纸、黑板、音乐、鼓

  活动过程:

  一、鼓声听辨《猫来了》

  1.师带幼儿演唱《小老鼠上灯台》并做律动稳定情绪。

  2.师表演并提问:

  (1)师学小猫的动作问:

  师:“小猫走路时的脚步是轻的还是重的?迈的步子是大的还是小的?为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师学小老鼠的动作问:

  师:“小老鼠走路时的脚步是快的还是慢的?迈的步子是大的还是小的?为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出示鼓,进行声音的听辨,并引出儿歌。

  猫来了

  (1)出示鼓演奏两种声音,幼儿听辨:

  在鼓上轻拍三下。“这是谁的脚步声?”(小猫)

  在鼓上用手指频繁的轻击并划圈。“这是谁的脚步声?”(小老鼠)

  师边演奏鼓边说儿歌一遍。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和老师一起说儿歌。

  师:“小猫从远处走过来,距离越来越近了,那它的三次叫声“喵喵喵”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响)请小朋友创编一个动作来表现小猫的叫声。(注意要突出一次比一次声音大)

  师:“快点躲起来”做一个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4.带幼儿在地板上演奏并说儿歌。

  二、图谱学习:

  1.出示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这些图片。

  师: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下小图片,给小朋友一分钟的时间仔细看一看它们。

  2.引导幼儿选择能表现儿歌内容的图片。

  师:“小 猫 走 过 来”我们从这些图片中选出一个来表示小猫来了,选哪个?(将孩子所选择的图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师:“老 鼠 吓 得 团 团 转”用什么样的图片来表示呢?(将图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依次来选择老鼠逃走时“吱溜”的图形,适合小猫“喵喵喵”叫声的图形。

  最后,请孩子们根据儿歌的顺序,将小猫图片、小老鼠图片、以及老鼠洞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师带着幼儿看着图谱来念儿歌。

  三、音乐听辨:猫和老鼠

  1.播放两段音乐幼儿来听辨猫和老鼠的主题曲。

  师:请小朋友听听这段音乐是快还是慢?(第一遍音乐)

  请小朋友听听这是小猫还是小老鼠?(第二遍音乐)

  2.引导幼儿随音乐进行表演。(第三遍音乐)

  师:“听小猫在干什么呢?大家一起来用动作表现一下?”

  “听小老鼠在干什么呢?大家一起来用动作表现一下?”

  3.分组进行角色表演。

  请幼儿分为两组,进行表演。听到猫的音乐时,小老鼠不动,小猫表演。听到小老鼠的音乐时,小猫不动,小老鼠进行表演。

  四、小结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认真欣赏故事的能力。

  2. 引导幼儿模仿各种走路的声音。

  3.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 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 故事录音、图片。

  2. 动物头饰若干。

  3. 高跟鞋一双、拐杖一把。

  活动过程:

  一. 欣赏故事《脚步声》。

  1. 山顶上住着兔姥姥,她的耳朵可灵了,怎么灵法嘛就来听故事吧。

  2. 幼儿欣赏故事,教师边听故事边出示图片。

  3. 提问:

  1) 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去看望生病的兔姥姥了?

  2) 它们的脚步声一样吗?都是怎样的?

  二. 模仿动物的脚步。

  1. 再一次欣赏故事《脚步声》,仔细听听大羊、中羊、小羊的脚步声到底是怎样的?

  2. 幼儿模仿大、中小羊的脚步声。

  3. 想一想为什么大、中、小羊的脚步声都不一样呢?

  三. 走路的声音。

  幼儿模仿妈妈穿高跟鞋时、爷爷拄拐杖时、小猫走路时发出的声音。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几个环节来完成活动目标。

  一是先向幼儿提问:哪些小动物走路会发出通知声音?它们的脚步声都是什么样子的.?并让幼儿模仿。

  二是让幼儿欣赏故事《脚步声》。

  三续编故事。在第二个环节欣赏故事《脚步声》时,让幼儿边听故事边思考:大羊、小羊中羊为什么要去看姥姥?它们的脚步声是什么样的?羊姥姥为什么一猜就猜中了?最后请幼儿模仿大中小羊的脚步声。

  在续编故事的环节里,首先让幼儿想一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也来看羊姥姥?他们的脚步声又是什么样的?

  最后请几时位幼儿分别穿上不,同的鞋子制造不同的脚步声,有跑鞋、皮鞋、凉鞋等走路,请其他幼儿背对他们,猜一猜他们分别穿什么鞋子制造出了脚步声,为什么?遗憾的是在进行最后一个环节的时候。幼儿显得乱些。达不到事先预定的效果。我想,这个问题还是出在老师的身上,幼儿天生好动。这个环节又是游戏 环节,如果当初安排典型的,能让幼儿模仿就促够了。

  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故事《脚步声》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文学作品,兔奶奶根据三只羊走路时脚步声的不同,判断是谁来了。利用这个文学作品,让幼儿学习根据声音的特征进行判断,不但发展了幼儿细致的分辨能力,而且使幼儿对周围的声音产生兴趣,能够留意身边不同的声音。通过学学说说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萌发了初步的角色对话意识。

  根据孩子语言的最近发展区,孩子生长的环境,故事里的“姥姥”这一称呼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所以我把故事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故事中称呼“姥姥”改为奶奶,出现的象声词走路的脚步声也进行了简单化,便于孩子学说。

  活动目标

  尝试分辨大羊、中羊和小羊以及其他动物与人群走路时不同的脚步声。

  活动准备

  操作图片;故事动画;脚步声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听故事《脚步声》

  1、老师分段讲故事,幼儿安静倾听。

  重点提问:

  A、是谁上山去看兔奶奶了?

  B、为什么兔奶奶一听脚步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呢?

  C、X羊看见奶奶是怎么说的呀?

  (幼儿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2、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重点提问:

  A、X羊的脚步声是怎样的?

  B、X羊见到奶奶又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哦,原来大羊、中羊和小羊的'脚步声都不一样,所以兔奶奶一下就听出是谁来了。

  二、经验迁移

  你还听到过谁的脚步声

  (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三、听录音,猜猜谁来了

  这里还有脚步声,我们一起来听听。

  (放录音磁带:其中有妈妈穿着高跟鞋、爷爷用拐杖、小马跑、大象等各种不同的脚步声。)

  重点提问:

  A、这是谁的脚步声?

  B、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每个人的脚步声都不相同,仔细听,开动小脑筋,找找特殊的地方。

  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尝试分辨大羊、中羊和小羊以及其他动物与人群走路时不同的脚步声。

  2、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3、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重难点:

  尝试分辨大羊、中羊和小羊以及其他动物与人群走路时不同的脚步声。

  活动准备:

  PPT;故事动画;脚步声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听故事《脚步声》

  1、老师分段讲故事,幼儿安静倾听。

  提问:

  (1)是谁上山去看兔奶奶了?

  (2)为什么兔奶奶一听脚步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呢?

  (3)羊看见奶奶是怎么说的呀?

  幼儿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2、完整欣赏故事一遍提问:

  (1)每一只羊的脚步声是怎样的?

  (2)它们见到奶奶又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小结:哦,原来大羊、中羊和小羊的脚步声都不一样,所以兔奶奶一下就听出是谁来了。

  二、经验迁移

  1、你还听到过谁的脚步声(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三、听录音,猜猜谁来了

  1、这里还有脚步声,我们一起来听听。

  放录音磁带:其中有妈妈穿着高跟鞋、爷爷用拐杖、小马跑、大象等各种不同的脚步声。

  提问:

  (1)是谁的脚步声?

  (2)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小结:每个人的脚步声都不相同,仔细听,开动小脑筋,找找特殊的地方。

  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二、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歌曲:大鼓和小鼓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及图标四张。

  三、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

  四、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

  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 篇11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二、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大鼓和小鼓图片各一

  3.每人一个空饮料瓶,小盆5个,豆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早上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1.(PPT娃娃笑声)你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是谁的笑声啊?

  2.天亮了,听听妈妈会叫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PPT大公鸡叫)还有哪个小动物也会叫的啊?

  3.你听听,宝宝现在在干什么?(PPT水的声音)

  4.(PPT马路上)你看,宝宝乘着爸爸的车要上幼儿园了,这个车在马路上是会发出什么声音的啊?马路上除了这个声音之外,还有什么东西也会发出声音的?(摩托车,自行车)

  小结:马路上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我们以后可以慢慢去听哦。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到了幼儿园看到老师要说什么啊?(老师早)听听这是男孩在说还是女孩在说。

  2.到了幼儿园问过早之后呀,老师要和小朋友做游戏了,你看房老师今天要请你们玩什么?(瓶子)

  3.看看,这个瓶子有声音吗?(没有)你有什么办法让它发出声音吗?

  4.如果我们在瓶子里放点东西会有声音吗?瞧,这是什么啊?(豆子)豆子放在瓶子里面会有声音吗?

  5.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都有声音了是吧,房老师让我们的瓶子宝宝学这两样东西。看看,这是什么?出示大鼓和小鼓的图片

  6.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就学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大鼓--我是一只大鼓,我的声音很大,咚咚咚咚咚。

  小鼓--我是一只小鼓,我的声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7.哦,大鼓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啊?小鼓呢?(大鼓力气用的大,小鼓力气用的小)

  8.刚才我们知道了力气用的大一点会发出大鼓的声音,力气用的小一点会发出小鼓的声音。接下来我们再来做个小实验再来看一看什么样的情况下声音会有大有小。(教师操作一个瓶子装几颗豆子,另个瓶子装多点豆子。摇一摇让幼儿听听哪个声音大)

  小结:原来豆子放的要多一些,不能满,力气要大一些就是大鼓的声音了。

  (三)、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教师弹奏歌曲大鼓小鼓,幼儿摇晃瓶子为歌曲配乐。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我们平时还听到过许多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到教室外面找一找,好吗?

  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听、说能力;

  2、幼儿能积极主动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瓶子、小石头;(若干个)

  2、幼儿认知字卡“耳朵、石头”;

  3、家园游戏卡。

  活动内容:

  一、 出示大耳朵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 提问:这是什么?你的耳朵在哪里?耳朵有什么用?

  2、 认识字卡“耳朵”;

  二、 出示石头,引起兴趣。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出示字卡“石头”;

  2、“想不想玩石头啊,”告诉幼儿怎样玩石头,用自己的耳朵听听,石头会发出什么声音?

  3、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教师边玩边引导幼儿根据所听到的`声音用语言表达出来,并进行创编儿歌;(如:啷啷啷、咚咚咚……)

  4、教师根据幼儿表达出来的声音完整的创编一首儿歌;

  5、幼儿自由玩耍;

  三、活动结束,带幼儿把字卡“耳朵、石头”贴在认知区,以便平时复习;

  四、交代幼儿回家找石头和瓶子与爸爸、妈妈一起玩听声音的 游戏。(放学后发一张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玩今天课堂游戏的游戏卡。)

【大班科学身体的声音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声音教案04-01

大班科学植物的“身体”教案06-23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声音04-02

大班科学教案-身体部位的转动08-12

声音大班科学教案(通用15篇)02-16

《好玩的身体》大班教案11-15

会动的身体大班教案11-25

大班教案我的身体02-09

大班《身体的秘密》教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