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2-05-11 20:10:54 教案 投诉 投稿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4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整理1-5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进行相关的计算。

  2,进行乘加,乘减式题计算,形成相应的.乘法计算技能。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口诀,并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正确计算乘加乘减。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背诵1---5的乘法口诀。

  1、同桌合作练习

  2、全班交流

  3、板演写口诀

  二、练习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1、了解题意:

  (1)教师指导:每朵花中间的数要分别与花瓣上每个数相乘。

  (2)学生各自试练习。

  (3)指名分别说出每朵花的每个乘式的得数。

  三、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要求,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是怎样填的?

  四、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1、要求:看算式说得数,并说是用了哪句口诀。

  2、指名开火车口答。

  3、各自完成余下的练习

  五、练习第五题

  1、指导:读算式,说说分成哪两部分?每部分是什么意思,整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如33+3,33表示3个3 ,+3再加上一个3,3个3再加上1个3表示一共是4个3相加得12。

  2、同桌讨论每个算式含义。

  3、全班交流。

  4、学生独立完成

  六、总结谈话

  本节课我们练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二三得六 ( )

  () ()=6 45=20

  () ()=6 54=20

  作业设计:

  34 53-5

  45 24-8

  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主备教师:董洪伟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20xx.9.4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15 ---16页,6---11题目

  教学目的:

  1、综合练习,应用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正确地看图列出算式。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归纳出是几个几相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检查乘法口诀。

  2、板演:

  111 111 11 11 11 11

  ?个?个

  乘法算式是( ) 乘法算式是( )

  3、计算

  42-2 35+5 44-8

  二、综合练习6---11题

  1、练习:6题

  a、指名说图意 b、各自列算式 c、集体交流 d、学生独立完成 e、指名说算式说出为什么

  小结:解决实际问题,要先弄清楚求什么,如果是求一共有多少?就要弄清楚是几个几相加,再列乘法算式。

  2、练习7、8、9题

  第七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明列式理由。

  第八、九题方法同上。

  3、练习第十题

  (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

  教师问:一辆汽车几个轮子?2辆汽车几个轮子?想想5辆汽车有多少个轮子就是求()个4是多少,怎么列乘法算式?

  (2)学生看图,思考后回答问题。

  (3)各自列式、交流

  4、练习11题

  (1)指导观察情境图

  图中有哪些景物?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学生观察图意,指名说图意,指出问题。

  (3)学生各自列式,并解答。

  (4)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1、弄清求什么

  2、弄清是求几个几

  3、列出乘法算式。

  作业设计:

  写乘法算式:

  3+3+3+3=( )( )

  5+5+5=( )( )

  6 个2 相加( )

  1乘5 ( )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模拟上下车的情景,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3。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感性体验。

  重点: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难点:获得感性体验。

  教具:电脑、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口算卡片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小朋友门坐过公交车吗?汽车每到一站就会有上上下下的人,请看大屏幕:(电脑显示)

  车上原来有2人,到站了,先上去了一个人,又上去了4个人,一共有几人?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回答:一共有7人。先算2+1=3,再算3+4=7。列式为:2+1+4。

  教师板书: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互说。

  继续演示:这时车上有7人,又到了一站,上来了2人,下去了3人,该怎样列式计算?

  列式为:7+2-3=6

  还可以怎样列式?(7-3+2=6)

  2。试一试

  用自己的文具盒模拟汽车,用圆片代替乘客,教师说出各种情况,学生当小司机,模拟一次,列出正确的算式

  3。摆一摆

  同桌两人一组,用圆片互相摆,一人摆,一人列式,然后交换角色练习。

  (三)课堂作业

  1。7+2-8 8-8+4 10-4+2

  10-8+5 10-7-3 3+5+1

  2+7+1 6-3+7 3+5-6

  2。 2+2+2+2+2 9-2-2-2-2

  (四)总结

  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希望继续努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课的设计中,首先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来完成。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估算经验,自己尝试着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除法估算有一个建构的过程。紧接着让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通过对“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和“多少个纸箱能装下?”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父母外出旅游时留心在宾馆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了吗?

  1、课件出示教材29页例8。 思考: (1)从例8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问题中的“大约”是什么意思? (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由发言,大约就是大概的意思,结果要进行估算,得数不能用“=”连接,要用“≈”连接) (3)鼓励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列出算式,并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267÷3) 师强调说明:问题中“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不需要算出准确结果,只需要进行估算,求出近似值就可以了。

  2.揭示课题。 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节课我们就应用除法的估算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自主预习,探究算法

  1.引发思考。 师:你会估算267÷3的结果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1)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①267≈300 300÷3=100(元) 267÷3≈100(元)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②267≈270 270÷3=90(元) 267÷3≈90(元)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看除数,想口诀) (2)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两位同学的解答合理吗?为什么? ①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所以两种结果都是合理的。 ②第二种方法估算的结果更精确一些,准确结果应该比90少,比80多。 (3)总结估算的方法。(课件出示)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先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再口算出结果。 (4)明确:解决同一个问题,如果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采用。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和探究使学生明白,估算时要看除数,想口诀,找到和被除数最接近的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30页例9) (1)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问题中的“够装”是什么意思? (3)小组合作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①182≈180,182÷8>20,需要的纸箱肯定超过20个,所以18个纸箱装不下182个菠萝。 ②18≈20,20×8=160(个),20个纸箱只能装160个,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 (4)组织学生对以上的估算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 第一种方法与例8的把被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的'方法一样;第二种方法是把纸箱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再乘每箱装的菠萝个数,然后和菠萝总数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估算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自主探索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30页例9下面的问题: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

  2.完成教材31页1题。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3.完成教材31页2题。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只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就可以把学到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相应的补充题,练习十五的10---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第类型及解题步骤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经历交流、讨论、练习等学习过程,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3、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说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2、我们学过的解决问题有哪些类型?(出示课题)

  二、解决问题类型

  1、简单应用题的.类型

  简单应用题:指一步计算解答的应用题

  2、复合应用题的类型

  复合应用题:是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来解答的应用题。

  (1)归一问题

  此类应用题中暗含着单一量不变,文字叙述中多带有类似照这样计算的字样,其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的一种对应量中求出单一量(即归一),再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要求算出所求量。

  例如:一台拖拉机2.5小时耕地2公顷,照这样,这台拖拉机耕完4.8公顷的地需多少小时?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2)归总问题

  此类题中暗含总量不变,即乘积不变。其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数(即归总),再根据总数算出所求量。

  例如:一批货物,每箱装36件,需要40只箱子。如果每箱多装9件,可以节省几只箱子?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3)行程问题

  根据速度、时间和路之间的关系,计算相向、相背或同向运动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其基本的数量关系式为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①相遇问题,即同时相向而行并相遇(或同时背向而行)

  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②追及问题,即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速度快的在后

  速度追及时间=路程差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2-24

小学数学教案06-14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23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9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4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07-12

小学圆的数学教案04-23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03-31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6-06

小学数学教案【优选】07-06